文章吧手机版
破20亿!《流浪地球》成功逆袭,这是中国人该有的底气
日期:2019-02-13 16:54:43 作者:末那大叔 来源:末那大叔 阅读:

  无论最终结果,将人类历史导向何处,我们决定选择希望

  ——《流浪地球

破20亿!《流浪地球》成功逆袭,这是中国人该有的底气

  今天是财神节,很多人拜锦鲤,拜财神,拜信小呆,其实现实中真的有那么一位未卜先知的人。

  谁能想到,今年春季档的票房冠军,既不是浪漫爱情片,也不是爆笑喜剧片

  而是一部科幻片《流浪地球》,以黑马之势,强势逆袭完成了从排片第四到第一的壮举

  吴京,神预言家,真财神爷是也。

  每次出手,必定不凡。

  出手第一次,《战狼1》小试牛刀

  出手第二次,就创造中国电影票房的奇迹《战狼2》;

  第三次出手,直接打开了中国科幻片的市场,带出了《流浪地球》这匹黑马。

  截止目前,《流浪地球》收获了超过20亿的票房。

  可就在昨天,我发现一个非常严峻事情

  打压中国科幻片的不是别人,是自己人

  外网给《流浪地球》打出了8.0的高分,豆瓣却刷出了上千条差评

  评论就事论事的几乎没有,因为“吴京”和“国产科幻”几个字,而打出一星的评分,很多人甚至根本没看过电影

  有人说:有吴京的一律一星。

  还有比这更离谱的评论:没啥,就是想给一星。

  除了感到愤怒,更多的是一种悲哀——

  有些人,跪得久了,连怎么站的都忘了。

  1980年,《少林寺》剧组没钱了,导演张鑫炎几近绝望,他决定破罐子破摔,启用没有任何演艺经历专业武术人员

  于是,17岁的全国武术冠军李连杰,剃了光头来到《少林寺》剧组。

  两年后,《少年寺》上映,一时间万人空巷,缔造了一亿六千万的票房神话

  要知道,当时的票价不过1毛钱。

  就在李连杰进剧组前夕,一个6岁的男孩被送进了武术队,成为李连杰的师弟

  这个6岁的男孩,就是吴京。

  在提到和李连杰之间的差距时,他曾说,自己这一辈子都追不上师兄脚步

  三十多年后,吴京跻身中国顶级功夫巨星事业到达巅峰

  2017年,他搭上全部身家参与制作的电影《战狼2》,拿下了57亿票房。

  而今天,《流浪地球》正在重新上演两年前战狼二的辉煌

  吴京前期“自杀式”的投资,再一次得到了回报

  很多网友都说:吴京真的是一个很有远见的人,他命里该赚。

  如果说鼻梁断掉,脑袋开瓢,胳膊骨折,腿被打断,全身几乎没有一处不曾受伤;

  拍个片动不动就押上全部身家,这些也都是命,那就是了吧。

  实际上,这个圈子里,比吴京会赚钱、会投资的人多了去了。

  但再精妙的投资家也计算不出这样惊险的投资方案

  因为这是上天给“勇敢善良”的人,准备的“命运礼物”。

  接拍《流浪地球》的时候,吴京曾说,“即使拍烂了,也比没人拍强”。

  导演郭帆也说:“我真心希望这部电影至少不要赔钱。

  只要这部片子不赔钱,我们就可以继续制作更多科幻电影。”

  《流浪地球》耗资5000万美元拍摄过程一波三折。当时根本没人看好中国的科幻电影。

  吴京本人,是带资进组。他说,就没见过这么穷的剧组。

  有多穷?

  请不起大牌演员,费尽心思节省支出

  一开始只说是请吴京去客串,结果剧组遭遇投资方中途撤资,没钱了。吴京只好自掏腰包投了6千万。

  如果没有这6000万,电影中“空间站”这条线会被完整砍掉,观众将无缘见到太空与人类的对话

  Moss、吴京、点燃地球的最后5000万公里统统不复存在

  我完全可以想象这样做的后果——

  中国的科幻片发展之路再次遭到打击,科幻元年的到来,无限延期。

  我们会再一次眼看着中国科幻电影的希望之火,与我们失之交臂

  话说回来,吴京带资进组演了一个月之后,导演又一次窘迫的找上门。

  后来发现,不是说好的只是客串么,怎么一连客串了31天?

  最关键的是,又没钱了!郭帆跑来跟他说,你能不能不收钱?

  吴京最终是零片酬出演。

  我有个习惯,每部电影,一定要看到最后一个字母滚动完才会起身走。

  这是对电影幕后默默无闻成百上千工作者尊重

  不知道有没有人注意到电影放映末尾,有一页字幕只有简单一句话——

  特别鸣谢:吴京先生

  这是流浪地球剧组全体人员,对一个人表达感谢,也是这部电影的演员之一,吴京。

  零片酬,倒贴6千万,值吗?

  在电影上映第一天,郭帆发了一篇微博《给流浪地球的一封信》,主要感谢了三个人:

  第一位是卡梅隆。即便你不知道卡梅隆是谁,你也一定看过他执导的电影:

  《终结者》,《异形2》,《泰坦尼克号》,《阿凡达》……

  其中,《阿凡达》全球总票房超过27亿美元,打破了由他自己保持的全球影史票房纪录

  15岁的郭帆,正是因为看了卡梅隆的《终结者2》,才埋下了心中立志要拍科幻片的种子

  彼时,科幻电影由美国独领风骚,根本没有中国什么事儿

  第二位是刘慈欣。以一己之力,将中国科幻文学提升世界顶级水平

  可以说,刘慈欣是中国科幻文学的一个BUG级的存在

  52岁时,他获得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这份殊荣,全亚洲仅此一席。

  脑洞大开的能力,在中国,是稀缺资源

  有人问他,中国能养活自己的科幻作家有多少?他说,最多不超过3个。

  这恐怕是事实

  但刘慈欣在中国的成功,说明了什么?

  说明中国其实不缺科幻迷。吴京也说,中国科幻迷的欣赏水平是世界级的,他们在宽容地在等待中国的科幻电影。

  同期上映的另一部电影《疯狂外星人》,同样改编自刘慈欣的科幻文学。

  第三位是吴京。如果没有吴京的不计名利加入,小破球可能永远无法面世。

  因为,投资《流浪地球》,看起来是一场比《战狼2》更没有胜算的豪赌。

  资本天性追名逐利

  流量当道的时代,劣币驱逐良币。

  当一部成本高达一个亿的片子,其中片酬就占了8000万的时候,真正留给电影的制作资金,当然就所剩无几

  外媒总是说,中国人不行,拍不出好电影,赖谁?

  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电影常常会出现一种怪现象

  天价片酬的流量小生,来个三五天就走人,甚至台词都是12345,瞪眼就能拍完一部戏。

  全靠后期抠图,替身,以及所谓的来自好莱坞大制作的“五毛特效”。

  看完《流浪地球》,最大的感受就是自豪,服气!

  这是什么神仙制作班底?我们中国人竟然也能拍

  出这么牛叉的科幻片了?

  中国的科幻片,除了技术上的相争之力,还有了文化内核上的自信力。

  国外的科幻片,遇到世界末日,要不是少数精英逃亡到外太空,要不就是集体逃亡到外太空。

  核心就是一个“逃”字。

  中国的科幻片,也不忘老祖宗落叶归根”的祖训。

  逃是肯定要逃的,但家也是不能丢的,那怎么办呢?

  中国的科幻小说家,也是这部电影的原著刘慈欣想出了一个办法——带着地球搬家!

  建造1万个行星发动机,把地球推出太阳系!

  这种实干精神,不抛弃放弃,自古以来就是有现实投影的。

  相较18世纪,美国州政府面对头疼的印第安原住民的问题,颁布了“强盗法令”——

  规定任意到达西部印第安的居住地,就可成为这块土地合法拥有者

  掀起了长达一个世纪之久的西进运动,大量印第安原住民被赶出家园、遭屠杀,直接导致了印第安人种的灭绝。

  中国从来都是一家人要整整齐齐,一个人都不能少!

  我一直记得电影中的一幕——

  爷爷将死之时,回忆起在洪水中拣回孙女“朵朵”的情景

  地球刹车,板块变动,引发了滔天海啸地震,一半的人类死在洪水当中,旁白说了这样一句话:

  “我不知道她是谁的孩子,她是全人类的孩子。”

  当时我身处电影院,被电影背后的创作者世界观感动到了。

  导演和编剧格局代表了中国科幻片的格局。

  “天下大同”成了中国科幻最有魅力组成部分

  《纽约时报》直接把这部电影定义为中国科幻元年,称它将作为中国电影工业黎明的新开端

  阿凡达导演卡梅隆也为《流浪地球》送上了祝福

  要问吴京这场投资值不值?

  所谓的命里带钱,不过是一句笑话。一分价钱一分货。

  《流浪地球》是中国硬科幻第一个吃螃蟹的,没有任何先例可循。

  筹备四年,光是剧本构思就花了近两年的时间。郭帆和编剧们没睡过一个好觉,前前后后一共写了100万字,第一稿7万字,改了不下20遍。

  3000张概念设计图,8000张分镜头画稿,10000件道具制作,2003个特效镜头……

  与其他电影不同的是,在场景没有搭建起来之前,要先做出来动画,演员看了动态预览,才能知道大概是一个什么样的效果

  郭帆拿着30分钟的动态预览,一个个去找演员,找投资方。

  演员片酬也降到了最低。一般电影的常规预算是,演员片酬不超过制作成本的一半。

  后来拍摄期超了5天,吴孟达一分钱没要,拍完就回香港住院了:

  头盔里面的空气很低,呼吸不畅,已经高龄的吴孟达甚至头盔一脱下来就得吸氧,救护车随时在一旁待命。

  但他说,“在我有生之年机会能拍到这种电影,能够在我们中国电影史上留下一页,值了。”拍摄超期了几天,他一分钱没要。

  部分演员也自降片酬,制片人卖掉了车子,主创团队工资上岗。

  即便如此,剧组也一度揭不开锅,为了坚持下去,制片人龚格尔连车都卖了。

  钱都花去了哪里?

  光是一件防护服,成本就超过45万,并且第一次做好之后,重量超过100斤,演员穿着痛苦

  后来改良了之后,还是重达70多斤,需要四到六人穿一个半小时

  演员不敢上厕所,拍到累瘫。

  电影中,像这样精心制作的道具数不胜数,为的就是追求真实质感,能制作的就不用电脑特效。

  场景搭建也是大工程,相当于请了一个施工队建了一座城。

  后期制作更是大难题全片7000多人,光是后期人员就有3000多人。

  更让人感动的是,很多导演听说消息,纷纷前来客串,友情出演。

  宁浩、张小北、路阳、饶晓志……有的人能分到一句台词,有的人连台词都没有,但他们的加入,就是电影人的一场接力

  宁浩、郭帆、韩寒三个导演,在互为春节档竞争对手前提下,毫不避嫌的为对方电影转发宣传,加油喝彩。

  宁浩甚至把《疯狂的外星人》的太空舱和衣服都借给了《流浪地球》用于拍摄。

  昨天,我在朋友圈看到张一白导演,也对电影表示支持和祝福。

  众多导演一块发朋友圈,发微博奔走相告,大力支持。

  《流浪地球》成功了,导演郭帆在昨晚也转发了另一位科幻片导演滕华涛的一支预告片——

  由鹿晗、舒淇主演的中国又一部硬科幻题材电影《上海堡垒》。

  两大华语IP“抱团作战”,让无数科幻粉落泪!

  这是中国电影人的精神!

  有人说过,拿钱砸特效,是中国科幻电影的唯一出路

  我们一度以为,只有好莱坞才能做出来那样的视觉效果,可是,这颗小破球,中国人竟然办到了!

  视觉特效总监丁燕来说,“本片绝大部分镜头都是由我们中国人自己独立完成的!

  大家将近一年的辛苦付出,熬了无数个通宵,为的是证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特效是在进步!这些年并没有放弃!”

  好钢要用在刀刃上,中国不缺好演员,缺的是对电影的情怀执着

  与其花天价请来大牌明星,不如把钱花在剧本和制作上。

  从无到有,从有到精,从这部国产科幻电影本身带给我们的惊喜,到制作团队背后的用心良苦,都在说明,中国在不断强大

  电影如此,中国的世界影响力也是如此。

  《战狼2》大火之后,曾有人问吴京,为何你的戏中不请大牌明星?

  他回答的是:我请不起,人家不愿来。

  有很多投资商向他推荐流量明星,说这个市场好,但是对方近乎天价的片酬,让他咂舌,

  “高到离谱,高到你不可想象,拿市场来要挟我,不可能。”

  所以,吴京的电影有几个明显特征:低片酬,大制作,高票房。

  他的电影模式是,投资一部电影,努力演戏,做出诚意之作,观众买账,分红,继续找下一部电影去投。

  这才是电影生态的良心循环,然而这恰恰是中国电影最缺的东西。

  这次《流浪地球》的逆袭成功,让我们看到了又一个有情怀有追求的制作团队。

  以吴京为代表的电影人的成功,是中国电影不再流浪的标志。

  如果国产电影都能像这样,不奔着流量去,用好演员,用心制作,一步一个脚印,谁还会小看我们?

  《流浪地球》成为春节档票房冠军,已经没有悬念。

  网上还有人在为了自己喜欢的电影互怼,但其实,电影人之间,没有这么多的是非恩怨。

  最让我们欣慰的,是同行之间的相互支持,以及中国电影人的齐心协力。

  《飞驰人生》的导演韩寒,三天一秒没睡,还在微信里跟他相互打气。

  导演徐峥也来站台。

  做电影,不是打比赛。

  所有的票房都将是过眼云烟,再高的数字都将被超越。

  真正的票房,应该是好演员用心磨砺演技,电影人用心做好电影。

  几年前,外媒这样评价我们:中国的票房,只能靠外国大片来支撑。

  好莱坞出烂片的原因,是中国人总是为烂片买单,成了好莱坞的“垃圾场”。是他们毁了好莱坞。

  而今天,从《流浪地球》等众多优秀作品身上,我们有了底气,看到了光。

  现在终于有勇士去打开了一扇窗,我们也可以仰望星空。

  导演郭帆说:从没指望《地球》能赚钱,只是不想再让中国科幻电影流浪。

  现在,小球啊,回家吧!你再也不用流浪了。

  “ 你给《流浪地球》打几分? ”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破20亿!《流浪地球》成功逆袭,这是中国人该有的底气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