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帮助大家做好学习归纳,文都中小学老师整理了高二历史必修三重点内容,会陆续分享给同学们参考,今天这篇文章整理的是高二历史必修三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的重点学习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高二历史必修三
第10课
充满魅力的书画和戏曲艺术
一、汉字与书法艺术
1. 汉字
(l) 起源: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原是文字是六千多年前的“图画文字”。
(3) 演变:
②趋势:由繁到简。
2. 书法艺术
(l) 发展脉络:魏晋以前处于自发阶段 , 以后进入自觉阶段,成为一种艺术。
楷书:笔画详备, 结构形体严整,实用价值高。 钟繇、王羲之、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
草书:笔画简约,勾连不断,线条流畅纵情, 审美价值高。 王羲之、王献之、张旭、怀素等。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 既有审美价值,又有实用价值,雅俗共赏。
东晋王羲之、唐朝颜真卿、北宋苏轼、元朝赵孟頫、明朝文征明等
①乾隆末年,安徽的徽剧戏班进京表演;
③经过表演实践,徽剧和汉剧兼收其他民间曲调的唱腔、剧目和表演方式,形成了后来的京剧。
④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出的程长庚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名艺人。
1. 先秦:原始社会, 生产力水平低下。春秋战国时期, 封建制度逐步确立, 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 思想活跃, 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由此促进了文学艺术的繁荣。
2. 秦汉:秦汉时期, 国家统一, 生产发展, 各民族间政治经济联系加强。西汉儒学独尊, 文化由此得到迅速发展, 文学艺术各放异彩。
3. 隋唐:盛唐时期政治统一、经济繁荣、民族融合、文化艺术全面辉煌, 同时社会走向正轨, 法度规范成为普遍的社会需要。中唐以后, 安史之乱、藩镇割据, 政治黑暗, 出现了大量表达人民痛苦、 揭露统治阶级罪恶的作品。
4. 宋元:北宋重文, 商业繁荣, 市民阶层兴起, 社会生活丰富多彩。南宋民族屈辱、山河破碎、民众痛苦激发了诗人救亡图存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元代实行民族分化政策, 汉族文人进取无望, 心情压抑, 促使杂剧繁荣。
5. 明清:封建制度渐趋衰弱, 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商品经济繁荣,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文化专制、八股取士, 从而出现了揭露封建制度腐朽黑暗的小说和艺术作品。
京剧形成发展原因:
书法艺术产生原因与特征:
原因:
1. 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汉字作为文化传播交流工具的功 能发生变化,以适应人们和社会对精神生活的需求
3. 随着文化发展知识群体形成,成为书法艺术产生发展 的动力
5. 魏晋南北朝时特立独行的士人群逐渐形成书法,成为 士人表达自我和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
特征:
1. 中国的书法艺术是一种以汉字文义为内容以某种字体的书写为形式,遵循一定章法的独特艺术
2. 汉字书法是一种线的艺术,以自由而多样的线的曲直运动和空间构造表现和表达出形式,感情和气势
3. 它以点画和结构反映文字的形体美,动态美和意境美,具有一定的概括性和高度的审美价值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给大家的高二历史必修三重点内容,对于需要大量背诵记忆的科目,抱着课本翻看总觉得要背的东西很多,其实重点内容整理出来并不多,所以大家要及时整理出重点内容,以便随时查看巩固记忆。如果自己没有时间整理的话,那就关注文都中小学高考网,参考文都中小学老师为大家整理的内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