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我一个人。
文 / 刘白
前段时间我们去了北师珠演讲,因为我的纸巾用完了,去洗手间的时候,只好向一个负责活动的男生借。
他那包纸巾只剩最后一张,我有点不好意思,他笑了笑:“我还有呢,这个学校女生多,我出门都带两包的。”
讲真,我身边很少会有带两包纸巾出门的男生,他是我遇到的第一个,所以后来我跟同事说,他肯定很讨女生喜欢吧。
同事没说话,只是摇了摇头。
一。
她高中回宿舍那条路很黑,而且学生不被允许带手机,所以每次晚自修下课,都只能一路小步摸索回去。
有一次,她在课室里做习题到很晚,全班只剩下她和另外一个男生了。
走的时候,男生故意跑在她的前面,把自己的手表摘了下来。手表是那种有电子屏幕的,他把屏幕按亮,往她的脚下打出了一束光。
不过很快同事就发现,他和其他女生回宿舍时,也会用手表给别人照路;早上有女生没吃早餐,他会趁课间操的时候给别人买面包;下雨了有女生没带伞,他宁愿自己淋湿也要去给别人送伞。
原来男生的那束光,从来都不是只打在她的脚下。
所以现在,她很少会对这样的男生动心了,因为在他们身上感受不到自己的“特殊性”。
他们的“好”总要被拆开来,平均分给很多人,每个人得到一点,谁也得不到一份完整的。
可偏偏在感情里,女生在乎的不是他对自己有多好,而是他对自己和对别人,有什么不一样。
二。
我一直以为,那种出门会带两包纸巾的男生,是很容易找到女朋友的,因为他们细心、温暖、会考虑每个人的感受。
不过我慢慢发现,恰恰是因为他们细心、温暖、会考虑每个人的感受,所以才更难脱单。
毕竟,对谁都好的男生,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很难被发现。
大家都只会觉得,那不过是他日常的关心,即使能嗅到一点暧昧,也很快会说服自己,他对每个人都这样,别想太多了。
久而久之,他们的“喜欢”被大众式的“好”所掩盖了,没人能看出他们的心意。
而那些与他们相反的,对谁都很冷漠的男生,喜欢一个人的时候,反而全世界都知道。
我的朋友老周,他脸上永远只有一个面瘫的表情,即使是当所有朋友都因为一个笑话在大笑时,他也顶多稍稍弯了弯嘴角。
而我第一次发现他真正的咧开嘴笑时,是看到他正在望着另一个女生朋友。从来不关心别人的他,竟然也会时不时向其他人问起那个女生的近况。
其实老周也没做什么,但还是让身边的人都感受出了那份不一样的在意。
可如果把这份在意,放在对谁都很好的男生身上,所有的人都会觉得,这是很平常的事,这并不是喜欢。
三。
我知道很多人会给这些对谁都很好的男生,粗暴地贴上“中央空调”的标签。
但我觉得他们不一样,因为中央空调是带有很强的目的性的。
我遇到过中央空调,他们往往有一个固定的吹风模式,将自己的暖风吹向大堂里的所有人。有的人吹的久了不舒服,选择离开,有的人觉得这样挺好,选择留下。
不管有多少人留下,他们照单全收。
而一旦发现那个地方没有任何人愿意留下来,他们就会迅速改变自己的吹风模式,赶紧地吹往下一个可能会有人留下来的人群。
可是对谁都很好的男生,更多的时候是出于习惯,才这么做。
初中的时候老师罚一个男生站起来,呵斥他去倒垃圾,他痞痞地站起来说:“昨天又不是我值日,为什么要我倒啊。”
老师问是谁值日,我怯怯地举起了手,没想到那个男生看到我举手之后,立刻改口说:“我倒我倒。”
我问过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只回了句:“没为什么啊。”
他痞气十足,不见得有多绅士;他对很多女生都这样,也不见得是喜欢我。
后来我算是想通了,这就是一种习惯吧,和习惯用左手吃饭一样,没有什么目的性,也不用上升到教养和素质,那就是他们的日常。
所以我觉得,即使他们不一定适合做男朋友,但能认识这样的男生,也挺幸运的。
最后。
写到结尾了,我或多或少感到有点可惜。
对谁都很好的男生,要么容易让不喜欢的人误会自己,要么容易让喜欢的人忽略自己。无论是哪一方面,都挺让人遗憾的。
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他们能做出一些小改变,比如在给不喜欢的人送伞的时候,补充一句:“给你送伞很正常,我们是好朋友啊。”
也能在为喜欢的人排队买奶茶的时候,鼓起勇气对她说:“我可没有为别人这样做过啊。”
恰恰这就是他们最需要的。
晚安。
作者/ 刘白
如果你愿意,听听我不说话
歌曲/ keira kn- Lost stars
问两个问题:
点好看了吗?
星标我们了吗?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