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 天 陪 你, 一 路 读 行
点 击 上 方 蓝 字 关 注 一 读
马薇薇当众哭诉,
文| 树树
前两天看了《奇葩说》,“离别致辞”环节中,马薇薇说了这一路走来的心路历程。
因为长了一张“刻薄”的脸,所以她多次遭受铺天盖地的网络攻击,甚至一度患上严重的抑郁症。
马薇薇讲完,全场都变得安静,嘉宾、观众都深受触动,蔡康永更是直言心疼。
这时高晓松却云淡风清地来了句:“你那不算什么,我们被骂得比你惨多了……”气氛顿时有些尴尬。
幸亏蔡康永及时打断:“你不能跟痛苦的人说那个不痛,我这个才痛。”
高晓松这样说,本意或许是想安慰马微微,但听来却有一些不以为然的味道。
明明想着要安慰别人,说出去的话却适得其反,非但没有达到安慰的目的,反而让对方雪上加霜…… 生活中,我们又何尝不曾如此。
最近和闺蜜聊天,她吐槽了几句最近赶项目老加班,实在太累了。我顺口跟她讲,小张去西北出差,一去就是一个月;阿花到年底反而被辞,年终奖都没有,我自己昨天也工作到两三点……
闺蜜沉默了下,弱弱地说:“想想也是,都比我惨多了。”然后就岔开了话题。
到了晚上我突然明白过来,她联系我本身是为了寻求关爱,而我的回复让她连说出口的机会都没有。
仿佛在说,这世上比你惨的人多了去了,你怎么好意思在这抱怨,哼哼唧唧呢?你的痛苦根本不算什么呀。
但人世间的痛苦是不能比较的。我们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感受不同,哪怕无数人比她疼,比她惨,她的痛苦也真实存在,该疼还是疼。
真正的安慰不是用“比惨”弱化对方的痛苦,或许她需要的只是我陪她坐一会就足够了。
除了“比惨”,面对示弱的人,我们也时常会站在高地,无意识地对其横加指责。
或许你也听到过这样的对话:
你家庭条件这么好,老公疼孩子爱,工作也很稳定……有什么好不开心的?
我看你呀,就是没事瞎矫情,忙起来就好了……
当一个人向别人吐露心声,其实是把自己最脆弱的一面展示了出来,然而多少倾听者却无情地指责“都怪你不够强”。
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那些你看起来无所谓的事,在对方那里可能是晴天霹雳,你看来他在云淡风清地倾诉,实则他内心早已千疮百孔。
一个患抑郁症的朋友曾告诉我最怕听到的一句话是“没什么大不了,开心点”,让他觉得患病都是自己的错,反而更加难过抑郁。
当你以强者的心态轻视别人的痛苦时,别忘了若你们有相同的经历,你或许不一定有他坚强。
曾经看过一条新闻,一对相处5年的情侣,结婚没多久就闹着要离婚。
导火线其实很简单,女生工作上被上级无理责难,心情很差便跟老公诉苦,想着可以获得一些安慰。
没想到,丈夫刚听了两句,上来就是一通大道理埋怨她不成熟,不知如何变通……
后来女生火了,两人大吵一架。
大部分情况下,“倾诉”是为了得到一种情感慰藉。就拿上文的例子来说,丈夫所讲的道理,难道妻子真的不懂吗?
她之所以向丈夫抱怨,是因为他是她最亲近、最信任的人。在丈夫面前,她可以大胆释放情绪,不用假装坚强。
沟通时应该时刻记得彼此的关系,将安抚对方的情绪放在第一位。毕竟道理谁都懂,但TA要的不是道理,是爱。
当讲道理发展到一定程度,就成了横加指责,而这也是很多感情出现裂痕的原因之一。
同事微微最近动了与发小绝交的念头。自从发小结婚生娃,每次聚会都会夹枪带棒地催她赶紧结婚,别挑了,语气中还透着一股“我是为你好啊,你还不领情”的委屈。
他通过抽烟为自己减压,她喜欢发自拍来记录生活,他爱好玩儿游戏体验乐趣……这些都是个人的选择。
特别喜欢王小波说过的一段话:你有美好的信念,我很尊重,但你要硬塞给我,我就不那么乐意。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只要不犯法,不伤害别人的利益,便有它存在的理由。
鲁迅说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的确,这世上恐怕没有哪两个人可以完全彼此理解。
但我们还是在努力靠近,毕竟生活如此艰辛,倘若没了互相的交流,彼此的慰藉,那些艰难的时刻必将变得更加张牙舞爪。
没有谁是一座孤岛,朋友、恋人、妻儿、父母……和他们丝丝缕缕的联系构成了我们有温度的人生,而语言永远是最有效最直接的媒介,将彼此串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