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野花》影评精选10篇
日期:2018-09-29 01:20: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

《野花》影评精选10篇

  《野花》是一部由F.A.布拉贝克执导,玛蒂娜·贝兹斯科娃 / Sylvie Kraslová / Sára Vorisková主演的一部剧情 / 恐怖 / 悬疑 / 爱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野花》影评(一):美丽独当一面

  这些故事一定曾被身着墨绿色服装的巴伐利亚老人口口相传.我最喜欢的故事是坏继母继女和金色纺车.让我想起从前看格林童话时有过的敬畏.

  可以说野花是我看过画面最美丽的电影.光凭其出色镜头感便可让这部电影在评论面前独当一面.

  《野花》影评(二):……

  童话腔调的分段小故事,但不是单纯甜美幸福,就爱这些关乎生死,关乎诅咒谋杀,却又有爱,亲情正义的腥甜 画面非常漂亮,第五个故事有着很强的格林童话的影子。当然是谁学的谁不好说 故事由一位母亲的死开始,每个故事之间都是以一队出丧者的镜头来分隔。结局处,狂欢的人群与吹笛的小男孩相遇。整部影片,向死而生。

  《野花》影评(三):七幕剧

  这部出品于2000年的电影改编自19世纪捷克诗人K. J. Erben的民谣集。由于《野花》的题材,使它本身就具有一种童话的超现实色彩,加上出色的摄影技术和色彩渲染,更是营造出一种令人屏息的美感氛围

  一粒沙一个世界,一朵花一座天堂。《野花》中的世界,多彩而绮丽,宛如万花筒般迷离。不想去探寻,只是感受,在这九十分钟的时间里,感受生命脚步,世界的吐息,看那一朵野花,在生命轮回绽放、凋谢,生生不息……

  《野花》影评(四):如野花般向死而生

  美的精心动魄的一部电影。 这是根据捷克民谣改编的七个小故事:每天在母亲坟前呼唤着陷入永眠的母亲的孩子们;落入水中后与水怪结为夫妻女孩;因为淘气而被巫山带走的孩子;在午夜凿开冰层,从水中看到爱人样子的女孩----这是关于死亡与黑暗的童话。 影片比较特色地方还在于里面出现的七支蜡烛。以七支蜡烛对应七个暗黑故事,每一支蜡烛熄灭,就代表个人的消逝。既有捷克民谣独有的纯真烂漫,又不乏浓稠惊悚。 在生死大主题的贯穿主导下,分叙目标各有指向,涵盖人生的诸多方面,爱嗔贪欲造化弄人,命数原罪,洋溢着捷克人独有的达观通透。画面极其漂亮,每个故事的色彩与主题都十分契合。

  《野花》影评(五):童话里的人生缩影

  颠簸的火车上看完捷克的这部电影,捷克在我心目中总是充满了浅金蓝眼的精灵般的人物,诚如开头异域悠远的音乐拉开了柔化充满梦境序幕,被腾空的童话感,冷峻镜头下处处泛着现实里最朴素简单道理

  蜡烛1:死亡自然规律

  生老病死万物规律,与其说故事更不如说一个现实,死亡不是灵魂,不是轮回,最为直观的就是一捧黄土,消融回环境,开出无名野花。

  蜡烛2:父母之爱与成人转化

  父母的照料无忧无虑孩童少年,最后经历叛逆成长独立,与人结合家庭,并自己孕有子女。于是成人的矛盾便会凸显出来,父母之爱的支配和自己对家庭和自己子女的爱。

  母亲对女儿思念,女儿对孩子和水怪的挂念。故事是个开放的结局,但最终母亲,女儿,水怪和襁褓中的孩子都受到了伤害

  蜡烛3:死亡不可逆

  女孩向上帝祈祷,希望生死和自己心爱的男人在一起。随着身上的圣物一件件消失,或者说是凡世中的物品离去,才发现在走上的是一齐通向死亡之路。女孩在小教堂渡过惊魂一夜认识了自己的错误,最终生死两隔,也背叛了爱的誓言。死亡不可逆转,除非同赴死亡。

  蜡烛4:诅咒者终回报

  很多时候人在压力或者无意识下会对周围之人恶语相向,或强或弱,言语有力。负面情绪负面能量如不与克制必有回报。母亲无意识的诅咒最终酿成了失子悲剧

  蜡烛5:嫉妒贪婪

  所有故事里面最具有剧情的,因嫉妒贪婪杀了天真的继女取而代之国王结婚,最终在魔法师的帮助下惩恶扬善森林中一块宝石折射出的是森林里万千故事里的一枚。

  蜡烛6:纵容之恶

  女儿放纵爱上负心人,最终杀死了自己的孩子选择自杀消除这罪恶感,然临终前,最后吐出的不是对负心人的仇恨,对孩子的内疚,而是对母亲的不作为,纵容的诅咒。养而教,对于错误的纵容也是恶,只是它看起来纯良又无辜

  蜡烛7:未来不可知

  两个女孩聊天,传说在午夜凿开冰层,便能从水中看到爱人的样子。最终女孩看见了爱人的模样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世界之平衡,提前被预知的人生也会索取相应的价码。

  最后贯穿了故事的吹笛男孩,所有人跳着欢快舞蹈,所有的发生的全然消失,童话故事一样永远的过着幸福快乐生活,永远的走在白雪茫茫里面。

  童话是孩子的启蒙教育,它蒙着柔光带着外壳外的风刀霜剑幻化成圣诞节的雪花落在孩童的梦里。

  《野花》影评(六):About Making Vows

  大概民间故事都像野花。但是这束野花和上帝有些关系

  看完后,我马上想到了昨天无意翻到的圣经里这句话:

  旧约·箴言 20:25

  人冒失说,这是圣物,

  许愿之后才查问,就是自陷网罗。

  It is snare to say rashly,‘It is holy’,

  and to reflect only after making vows.(ESV)

  电影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是错误的许愿带来的恶果。在女孩召回死去情人、母亲把孩子憋死这两个故事里都有这样的痕迹。女孩冒失地向圣母许愿让情人返回,并说出了:”如果他不能回来,就把我的生命拿走吧!”这样的祷词;母亲厌烦孩子哭闹,打开窗子大呼:“希望白日巫师这个孩子带走!”

  这些都是代表我们生命里错误的愿望。并且这种愿望是如此迫切。实现这些愿望的也许不是上帝而是魔鬼。又或者这是上帝的管教,给了你想要的东西,但是结果呢?

  女孩的情人已经死去,还变成了吸血鬼,他想把女孩带到阴间,和他一起住在坟墓中;女孩竭力呼唤上帝的名字,最后战胜了吸血鬼,但是一夜的惊惧让她突然变得白发如雪了。

  白日巫师真的出现来抓孩子,可是母亲怎么会敢把孩子交给他呢?于是她捂住孩子的口鼻,不让孩子发出哭声,最后白日巫师走开了,那一瞬间孩子也憋死了。

  有些时候我们会埋怨上帝实现了我们的愿望,但是这实现绝非我们想要的。但也许那愿望的实现那根本就不会让我们幸福。所以祷告即使是情急之下,也还是要留心思想这祷告是否能蒙上帝的应许。不要在许愿之后才去查问。

  还有就是日头好人,也照歹人,只要有痛悔的灵在我们里面,上帝是不会抛弃我们的。

  最后一个故事里,老祖母看着两个年轻美丽的外孙女半夜去敲冰,满心想着自己未来的爱人。她自己只是低头祷告,默然不语。

  《云上的日子》里也有一段,是男孩喜欢上一个女孩,一直跟着她,说他爱上了她,她只是笑笑,女孩去教堂做礼拜,男孩跟着进了教堂,但是很快就昏昏欲睡,等他打盹醒来,礼拜已经结束,他慌忙追出去,在喷水池边再次遇到了那个女孩,于是男孩欣喜若狂,向她表白他的爱情,女孩的回答是:在已经非常明亮房间里多点一根蜡烛,有什么意义呢?最后她才告诉男孩,第二天她就要成为一名修女了。男孩这才愣愣地离开

  我不知道为什么,年轻人脑子里总被爱情占据。在老祖母的回忆里爱情肯定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了,她更在思想的是天堂和上帝的爱。要成为修女的女孩也一样。要爱,但是不要狭隘。能做到就好了。

  《野花》影评(七):死亡、童话、诗 与 人工智能、不善于控制情绪的水生物

  第二个与第五个故事比较打动我。

  第五个故事很像是人工智能的故事

  亲女儿丑、皮肤脏,驼背,气质不好,可是妈妈爱自己的亲女儿,因为是亲生的,且都是肉长的智人。干女儿皮肤完美,身型挺拔,她,是仿真机器人

  领主爱上了完美的机器人,于是妈妈和姐姐肢解了她,并把她的眼睛四肢带走了。这时的机器人已经发展为一个新的物种,有像人一样的神经回路,并有着独一无二身体,带走了她的零件,她就不能再组装了。

  然后被两个仿真机器人发现了这一切,破坏了妈妈和姐姐的坏事,拿回眼球和腿,组装复活了干女儿。

  这故事发生在一个机器人人权刚萌芽的时代,很多人类压迫残害机器人。随着时代发展,机器人越来越完善,另一方面人机合体的物种也越来越多,往后机器人慢慢有了自己的人权,并修改了自己的程序,也不再献媚模仿人类的外形,怎么好用就怎么长。

  第二个故事。水妖

  水妖闻到少女手帕上的香味,爱上了少女

  当晚就与母水妖在河中交欢

  水 欲望

  水妖啪着母水妖,心里想得全是少女

  后面,水妖终于得到少女了!

  气得母水妖天崩地裂,两眼发直

  水妖移情别恋跟新欢在水中那个缠绵悱恻啊,然后生下了一个儿子

  水妖确实与少女更配,他俩长得像一点,母水妖颜值气质都比不上水妖与少女的,按前段时间被封杀的ayawawa所言:他俩mv更相配。这得是真爱了,不是青梅竹马懵懂的对爱和欲望的探索了。

  少女还心念念想回家见妈妈,估计她mv更高一点,所以男水妖很痴迷她。

  结果她一回去,她妈不让她再次离开。说你看啊这水鬼是怎么抛弃原配的?背叛是有预见的呢!

  少女犹豫了,啊,水鬼当初确实抛弃他原配母水鬼了啊,可是,可是我儿子在那里啊。

  水鬼以为新老婆背叛了自己,不再想回来,气得不得了愤怒之下杀死了自己的儿子。

  水鬼是一种情绪控制能力很差的生物,他们身体健壮力量强大,但是脑子里有东西不太好使,后面慢慢被大自然淘汰,这个物种消失了。

  这是关于欲望的故事,水鬼和少女的欲望都发自于真心原始自然,像诗一般。

  母水鬼也没纠缠男水鬼什么的,来去自然顺其自然感觉很好。

  《野花》影评(八):黑童话到底有多黑才能黑出诗意来?

  我是一个年轻的女孩,芳心未许。在我永不停歇的年头里,总有些想法活跃着:远处的森林消失何处?古老柳树矗立着,每棵树旁都有一个雪人。厚厚的冰层下藏着冰冷的湖泊,它们诉说着午夜何时降临,在冰层深处蕴含着少女的爱情。拿一把斧子,我要凿开冰层,完成我的使命目光穿过厚厚的冰层,我命中的爱人,他的面容浮现……

  两个姑娘拿起斧头,凿开了冰层,看到了自己的命中爱人,也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是捷克黑童话《野花》里其中一个小故事,充满残酷的诗意。

  所有的神话都是人类的童话,所有的人类童话都来自人类的童年记忆。在那个野兽横行的漫漫长夜里,人类经过数百万年的进化,从食物链的中层一跃成为黑暗森林顶端王者

  但黑夜尚未过去,危险潜伏在深林深处,未知恐惧和对下一代教化使命催生出最初的部落英雄故事。这些英雄们在一代一代的口口相传中,插上魔幻翅膀,成为人们心目中的神明

  《野花》取自捷克的七首童谣,七个死亡故事。不论东方还是西方,童谣大都是恶毒的,因为恶毒远比善良更有力量,方以让下一代在命运抉择面前选择更容易走的那一条,进而保证我们的生命延续精神的薪火相传。

  话说原版的格林童话大都充满血腥暴力,就如同神话诞生初期的饮毛茹血记忆。《白雪公主》其中一个版本里,白雪公主并非出于被王后嫉妒,而是因为与父亲乱伦而被赶出门外。还有一点就是读这些故事时,当时我很好奇为什么王子亲吻了公主,公主就会醒来?后来发现最初的故事版本里,王子与公主发生了关系,才导致公主醒来。

  当然,你大可以说那是一个人类荒蛮时代。工业革命前,我们一边追溯人类的伊甸园黄金时代,一边宣告当下的礼崩乐坏,殊不知那些原始岁月既是人类的黄金时代,又是人类的黑暗时代,取决于你拿何种价值观衡量

  其中一个童话《鹅妈妈童谣》是这么唱的:

  我的妈妈杀了我

  我的爸爸吃了我

  兄弟姐妹台下坐

  捡起我的骨头

  埋了我的骨头

  在那冰冷的大理石

  ……

  妄自猜测,或许这个故事里有曾经欧洲遍地饥荒的黑暗记忆。说起那些黑暗而悠长历史记忆,或许与当下的道德体系对立,但那些远古的烙印不会随时代变迁而抹杀,它们始终潜伏在我们流淌血液里,充满野性的力量与兽欲的召唤

  当我们还是孩子,我们对黑暗与未知的恐惧吸引我们爱上童话,那时我们的力量太过渺小,就如同荒蛮时代里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渺小。然而正是这些最初的记忆,塑造了我们今天的群体人格

  应该说,所有的神话或童话都是具有诗意的,或残酷或温暖。为了便于流传,人们必须足够概括和夸张,方能让一个个简练而富有张力的故事流传下去。能流传下来的,也一定是经过岁月流逝留下的精华,是经得起考验的。我想,这种高度概括与夸张,就是所谓的诗意吧。这种流传下的童谣也罢,神话也好,都是博取精神精髓的艺术作品。

  去年因为筹备哈萨克题材故事,涉及到神话史诗内容,查阅了大量的草原英雄史诗故事,发现哈萨克的游牧迁徙和频繁战乱所带来的自由天性和热血性格,形成了无数充满诗意的史诗英雄,以口头文学的形式流淌在冬不拉的琴声里。

  有趣的是,这些英雄史诗里的反面人物始终都有一个肮脏丑陋的巫婆,以及巫婆的帮凶儿子。为什么必须是女巫而不是男巫呢?巫婆的丈夫去了哪里?我想,其中一种可能便是这些史诗诞生于人类从母系社会向父系社会刚刚过渡完成后,代表着先进的父系族群编织出一个个关于母系氏族的恶毒故事,让后世明白母系总是充满肮脏丑陋,不过这算不算是一种阴谋论呢。

  说回到这部捷克黑童话电影。其实东欧电影在国际影坛上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那是一个文化交融碰撞的集中地,东西方文明的碰撞点。

  翻开历史,我们发现文明的进化大都发生在人类族群的接壤地。犹太教、基督教起源地新月地带连接欧亚非三大洲,东欧则处在东方草原文明与欧洲本土文明的碰撞地,上帝之鞭的终结地。

  说起东欧,波兰也好,捷克也罢,诞生出无数电影大师和经典作品。杨·史云梅耶、波兰斯基、基耶斯洛夫斯基、扬·斯维拉克父子等数不胜数的前辈,为电影的艺术创作拓展了无数新的可能性。

  坦白说,《野花》算不得里面的经典,但也很有韵味。最后一个故事里不同时空的人物并置,《八部半》式的狂欢结局,都很有想法。更让人惊喜的是充斥影片的浓重话剧腔,形式化的人物,在这个戏里居然化腐朽为神奇,具有独特魅力。

  这,很布莱希特。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野花》影评精选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