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国流浪记》是一部由山姆·菲尔 / 大卫·博维斯执导,休·杰克曼 / 凯特·温丝莱特 / 伊恩·麦克莱恩主演的一部动画 / 冒险 / 喜剧 / 家庭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这还是卡通片吗?
而且,母鼠居然大波蛇腰臀浪。真的是儿童的趣味到了这种地步吗?
靠!无语~
《鼠国流浪记》影评(二):没感觉出这是老鼠的故事。。。
形象设计和动作、行为设计都太拟人化了,看不出老鼠的痕迹,只是在想到“世界杯中场休息”时才会想到这是一群生活在下水道的老鼠,会被球迷的尿水给冲走,这也是影片的唯一富有想象力的亮点。
同样是老鼠题材,《料理鼠王》则比这部影片强多了,不管从形象设计还是故事情节设计方面,都充满了想象力。
《鼠国流浪记》影评(三):还不错,总体控制的不错cg也还不错
但是感觉看这种风格的多了
这个风格的还是太写实了 :-)
感觉也没有太多的看汽车总动员的冲动(俺是学汽车的,有点激情&冲动,敬业)
但是,这个片子居然说的是英国的风格,还有法国蛙的表演 :-) 还是笑点吧
故事是讲
一个家宠鼠,在主人出差的阶段,因为下水道闯来了一只更强壮的老鼠。在设计陷害对方的过程中,该鼠反而自己被踢到下水道,然后到了鼠国开始流浪。最后收获到佳人,家人。
主角老鼠一直想回家,当他真的回家后,因为得知女主角老鼠的国家将有危险,义无反顾的跳下去,最后解决了危患边和女主角在一起。
这个套路非常旧,因为意外出现收获一段感情,因为情感而改变自我,最后落个大团结。但该电影比较有趣味性的地方在于,女主角有勇有谋,和敌人纠缠的一段戏码十分有趣。
《鼠国流浪记》影评(五):太人性化了吧
本片主要讲的虽然是下水道的动物世界,但是把它拟人化的太严重了一点,简直是戴上动物面具的人类社会,所以反倒不是那么好玩了。比较搞笑的地方是那黑帮老大的两个愚蠢手下(老套啊,总是很有野心的老大搭配笨蛋手下),还是法国青蛙特别行动组,最可爱也是最恶心的是那些会搞合唱的鼻涕虫,其它乏善可陈。动物做主角的动画片我还是喜欢《疯狂的农场》这样的,还保留基本的动物相,偶尔还调戏一下人类,非常好玩。响马大日报http://niuma.blogspot.com
《鼠国流浪记》影评(六):下水道流浪记
开始的字幕就把我吓了一跳,这样的配音阵容,直接出来演绝对更有票房号召力。
快乐的小老鼠一直跳来跳去,略带腼腆的声音让人很难和金刚狼联系起来。而Kate Winslet自从第一次从《Titanic》看到这个并不十分招人喜欢,而且略显baby fat的小女生之后,每次看她的片子都会觉得有进步。Jean Reno在我心中永远是那个木讷的Leon,记忆中他似乎很少开口说话,这回居然配音。
其实电影的并没有什么新意,这样的题材大同小异,万年不变的小人物大英雄的故事。喜欢鼻涕虫们的歌声,很动听。
还有就是世界杯就是英格兰对德国,果然是世仇。
《鼠国流浪记》影评(七):Flushed Away
梦工厂所有的作品都是可圈可点的,《Ant》,《Shrek》,《Shrek2》,《Madagascar》,《Wallace & Gromit》,《Over the Hedge》……这些都是相当不错的动画片。
《Flushed Away》中文翻译为《鼠国流浪记》。
动画片的故事情节都相当简单,但总有一些积极向上的教育意义,所以容易被小朋友们所接受,而又能让他们从中学到些东西。我喜欢看动画片,因为它的展现力比普通电影更加广泛,表现手法相当多样,而且具有更多的想象力。一般电影所不能表达的场景,动画片可以表达,所以总可以看到一些不同的东西----比如鼠城。
关于老鼠的故事已经有很多了,《猫和老鼠》,《舒克与贝塔》,《邋遢大王历险记》……这部影片展现的鼠城则又是另一番景象,一个相当奢侈豪华的鼠笼和一个下水道中的鼠城。
片中有一些相当可圈可点的人物。比如说那一群鼻涕虫,每当紧要关头他们都能出现,用歌声为影片平息“紧张气氛”; Jean Reno配音的法国青蛙侦探也是一个搞笑得角儿,从一个青蛙身上充分展现了身为“法国”籍别的种种特殊品质……这些小角色着实为影片添彩了不少,让简单的影片充满笑声。
期待几天以后即将上映的《Happy Feet》!
《鼠国流浪记》影评(八):还是蛮好笑的
Aardman,英国老牌本土动画公司,可以说是欧洲的迪斯尼,小鸡快跑和酷狗宝贝系列都是该公司旗下作品(电影中可以看到熟悉的形象)。这次不搞擅长的粘土动画转向CG,显示出了其多向发展的野心。
此次最引人注意的就是超级豪华的配音阵容,一水的英国本土好莱坞知名演员献声,风头正劲的金刚狼Hugh Jackman,英国一姐Kate Winslet,boss级的爵士Ian McKellen,对了,还有法国的Jean Reno。光听声音恐怕很难与本人对上号目,也算欣赏他们的另一种孩子般的表演吧。
角色就不说了,除了男女主角其他都是无厘头,纯找乐。而鼠城简直就是伦敦的缩微版,重要的标志性场景都出现了,众多的本土名牌在暗地里做了广告,有兴趣可以数数,看看你可以认出多少来。
说几个缺点:
1.虽然有剧情的原因,但这次的故事还是让人感觉编的有点急有点粗,不同以前虽然场面小,却让人感觉精雕细琢
2.的本土性还是过于明显了些,许多小地方都反应了英国百姓的小情绪,外人恐怕难以获得最佳笑果
3.本来欣赏Aardman作品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其与美国主流动画不同的英式幽默,结果发现鲨鱼帮,马达加斯加式的夸张恶搞变成了主导,看看制品人,难怪呢。
这也是与之前的优秀作品对比之下显出的一点小毛病,但回顾本年度动画作品,貌似也没有比它强的了。
《鼠国流浪记》影评(九):很不错哦
Flushed Away虽然有梦工厂和Aradman的鼎鼎大名,但是在动画扎堆的2006年却依然显得默默无闻,因为这一年的光环都套在皮克斯的小汽车和华纳的企鹅身上了,以至于到现在才看到这部影片(还是HDTV,因为迟迟找不到此片的三区DVD)
不过看过之后却觉得非常不错
最近对剧情直截了当的片子情有独钟,本片便是如此,几乎没有浪费一分钟时间,在交代了罗迪自在却有些孤独的生活之后,影片立马就把它送进了下水道展开旅程
实际上这个故事依然是非常传统的套路,一个人(或者老鼠)融入了原本不属于他的世界,终于发现了生活的真谛,也发现了爱情,其实仔细想想,这个故事像极了汽车总动员和快乐的大脚
说实话,对于故事的流畅性来说,本片的确不及迪斯尼的产品,不过好在本片有非常多有趣的看点,同时3D的黏土动画到头来依然带着一些黏土动画的朴素(一如他的剧情),以及英国人特有的幽默,所以比起迪斯尼的流水线作品,本片还是有着一些非常真挚的快乐和温馨
至于影片所要表达的,无非是家人、朋友的重要性,说到底确实也没什么突破,倒也是大人孩子都能够获益,话说回来,想要想怪物史莱克一样成功,确实比较困难了,作为一部好莱坞动画,也只能如此。我们姑且当作这是Aradman的“附赠”吧~
虽然说的都是缺点和不足之处,但是这部片子却有一种奇怪的魅力,让我充满兴奋一口气看完。Flushed Away成功的回避了06动画大军常见的弊病——《疯狂牧场》确实够疯狂可是说教的像唐僧一样,《快乐的大脚》领着一帮一点都不可爱的企鹅讲了一个不知所云的故事、《汽车总动员》虽然优秀可是工匠气和塑料味道太浓,至于《怪兽屋》,虽然我喜欢,但是他根本就是少儿不宜。反过来《冲走小老鼠》虽然中规中矩,但是赢在实实在在又有滋有味
这部电影几乎没有任何野心,只是老老实实的讲了一个好笑的故事,可能就是这种实在,加上一些只属于梦工厂和Aradman的创意,让这部影片看起来简简单单,却能轻轻松松欢笑两个小时,就像我最近常说的,其他的,谁在乎呢?
《鼠国流浪记》影评(十):所谓英式
《Flushed Away》怎么样,众说纷纭。
比较俗套的剧情是被抨击的理由之一,但无论如何,除却《Sherk》系列和一些艺术性动画,这年头情节不弱智不老套的动画也数不出几部,通常都是励志加说教的模式罢了。
不过被拍砖最多的,还是试图把3D和黏土动画结合起来的努力。本想吸取两者之长,结果是两边不讨好,让原本的黏土动画迷们批为堕落。
无论如何,不怎么样的票房和合作中的观念冲突,它到底是让才刚刚开始合作的梦工场和阿德曼彻底拜拜了。
于是英国人与美国人的龃龉又被提到台前,相互鄙视个不停。
不管怎么说,这还是一部很难得的英国风味的片子。英国口音,英式幽默。(让我们无视皇家赌场吧……)
下水道里的黏黏虫极为出彩,堪比冰河世纪里勤奋又郁闷的松鼠。黏黏虫数目众多无处不在却总胆小无比,同时又带着一幅冷眼旁观的智者模样,无疑也极有英国本土的幽默特点。
黏黏虫唱的歌优美又有趣,只能说David Bowie宝刀不老。虽知Bowie这个百变摇滚天王对电影一向钟情,但最近在电影圈的曝光率真的很高,和此片差不多时候上的《亚瑟于迷你墨王国》《魔术师》里,也可以听到他熟悉的声音看到他熟悉的脸。
片子里真正的讽刺对象都无比符合英国传统,仍然是打仗打了上百年的死敌,法国。
让雷诺配音的小青蛙,从出场起就不分场合的玩着优雅和情调,对浪漫的无穷追求里透出的装模做样,无疑是英国佬眼里法国人的写照。
按照一般的规律,英国人会找英国人来配这个角色,然后尽其可能的在法式英语口音上大肆夸张讽刺一番,可导演还偏偏要找一个正宗的法国人。
浑厚标准的一声“Bonjour”之后就是笑料不断,数次让我想到了可爱的大侦探波洛,这只的小青蛙可谓是黏黏虫之外电影里最讨人喜欢的角色了。
阿加莎克里斯蒂也称自己是绝对传统的英国人,自称最爱典型的英国老小姐马普尔小姐,但那个虽然不是法国人但十足法国作派的矮胖小老头,实在是让人不爱都不行。
这却也是英国人有些可爱的地方,往往在他们的幽默方式之下,讽刺效果绝佳不说,调侃的对象往往也能十分可爱。
这里再感叹一下英式喜剧的没落。虽说英国片子里出现的反美情绪越来越重,英国人最引以为豪的绅士幽默感和好莱坞式搞笑已经越来越难以划分界限。即便是翻拍狄更斯这么懂得传统英国幽默的人的作品,也再闻不出一丝英国味。
虽说与梦工场合作后黏土风格有所丧失,但阿德曼试图保持英国风格的努力却是皎皎如月。虽说质量不是最上乘,这年头能有心做一部英式喜剧,已经十分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