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客剑心:星霜篇》是一部由古桥一浩执导,凉风真世 / 藤谷美纪 / 富永美伊奈主演的一部动画 / 剧情 / 动作 / 爱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浪客剑心:星霜篇》影评(一):十字伤与赎罪
这是第三遍看《星霜篇》。的确,这部作为结局的OVA并不如《追忆篇》好,相比之下,像一个凄美的童话。(有人认为《追忆篇》是童话,如果是根据“现实”与否来界定,那么恐怕也是搞错了。)剑心也好、薰也好,都有些变形。不说这些,单说两幕:薰被雪代巴的弟弟雪代缘抓走的那段,以及最后剑心归来的一段。
雪代巴爱的是那个被剑心杀了的男人。剑心知不知道?当然知道。对剑心来说,问题永远只有一个:如他自己所说,他这把刀夺去了雪代巴的幸福。——当这个问题出现以后,雪代巴注定遥不可及了。但赎罪之所以不可能,是因为剑心杀了眼前这个自己爱的人。如果说这个刽子手为道义而战,那么可能他由此会陷入迷茫,如雪代缘说的,他夺去了那么多人的幸福,为什么这种人还活着?雪代缘当然不知道他姐姐对剑心到底是什么态度,心里想不通的是剑心杀了“自己的未婚妻”,不奇怪。问题不如换个问法:
他夺去了雪代巴的幸福,为什么他还活着?
剑心本来可以赎罪,办法是由他来让雪代巴幸福。但吊诡的是,雪代巴无法接受剑心的刽子手身份——哪一面更真实?都真实。但赎罪的形式永远不可能是“假扮”夫妇,“假装”一种正常人的生活。“如果你不是那个杀人如麻的刽子手,该多好。”雪代巴说过。
多年以后,剑心对雪代缘说,自己的剑上承负了当年救他的人贩子姐姐的死、承负着雪代巴的死。站在一旁的薰知道,剑心终于找到了赎罪的方式。用《追忆篇》里剑心的台词,即是:我不知道战争结束后会不会封刀,但不会再杀人了。封刀和不杀人,个中差异耐人寻味。
“你我都随着无法消逝的伤痕活着……那道十字伤……我能做到……将剑的沉重和那个人的悲伤一起承担。”薰要承担的是剑心的记忆,而对剑心来说,赎罪,意味着面对世界的时候把剑留在家里,而面对薰时却配着它——它无法拯救世界,但可以保护身边的人。然而,薰知道雪代巴的地位无可取代,这对一个女人来说无疑太沉重,所以薰会说,“我明白,我无法改变这个人的生活方式。我明白……但是……”
但是什么呢?
在《星霜篇》里,薰总是在等待,似乎等待本身就是幸福。“樱花盛开的时候很美,而凋谢的时候也是呢。”剑心不觉得,为什么薰这么觉得?等待本身当然算不上幸福,但等待意味着承负自己所爱的人生命的亏欠,意味着成为这一亏欠的外在形式,就如同承担肉体的苦难一样,对薰来说,这是自己意义的证明。
薰终于等到了吧,因为剑心死的时候,脸上的十字伤“终于消失了”。可是,她等到的是什么呢?雪代巴的那个位置?不是的。剑心在参加甲午战争前,让薰在他归来时称呼他的本名“心太”。“欢迎回来,心太。”剑心走了好远,或许终于能够以超越所有欠负的方式回到一个出发点。——剑心的十字伤是死的时候消失的吗?错了,当他在船上看着樱花花瓣,想起一切的时候,伤已经消失了。
如果说《星霜篇》是苦情戏,那并不是因为剑心的死,而是心太的死。剑心或许已经死了,在最后一次出航前就已经死了,在剑心让雪代缘杀死自己的时候已经死了。但这死是积极的,是选择继续活着以赎罪的牺牲,因而,面对心中的雪代巴,剑心能够抬起头来了。
剑心对薰说:“一直以来都谢谢你。”
心太对薰说:“我回来了。”
……
樱花盛开的时候很美,凋零的时候,亦复如是。
《浪客剑心:星霜篇》影评(二):背负生命的罪也只能用生命来赎
第一次接触剑心,是多年前的一个夏天,和室友一起看的追忆篇。清里被刺死的那一幕一直在是在我心里徘徊不去的阴影,我无法接受那样一个曾经善良柔弱的心太会变成如此冷血无情的刽子手。最让我如鲠在喉的是他毫无愧疚的说“为了新时代,只好让你们去死”,我不觉得有什么理由可以冠冕堂皇的让无辜的人去死,对于那样一个仅仅想在乱世中守住一点点卑微幸福的人;为了美好的新时代?为了多数人的利益就可以牺牲少部分无辜人的利益,甚至于取他们的生命?再则谁能预见自己坚持的信念就一定是真理,而不是被政客们所利用的工具?
即使在追忆篇的最后,即使巴原谅了剑心,但我依然无法原谅他。
再后来翻了TV篇出来看,不可否认,明治之后的剑心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好人,连坏人也吝于下刀。但我还是无法真心的认同他,难道就可以这样完全的封印过去,心安理得的过上好日子?
直到我看到了星霜篇,当看到当看到剑心伏在地上用生命向缘谢罪的时候,当看到剑心舍弃了自己温馨的小家庭外出救苦救难直至生命终点的时候,我终于真切的感受到他的内心从未逃避过去,而是在用一生向自己曾经杀死的人赎罪直至终点,我终于能够释怀了,最后剑心临死前十字伤疤消退的那一刻,我的泪水终于喷涌而出。背负生命的罪也只能用生命来赎,当年剑心曾对着巴的遗体许下的诺言,“背负这样的罪孽虽然沉重,但我还能承受的起”,他是真的做到了,是真的令人敬佩的勇士。他最后让薰叫自己心太,是想最终回到双手没有被弄脏的时候吧。所以这样的结局是最好不过的结局了。
《浪客剑心:星霜篇》影评(三):白梅的追忆,樱花的星霜
那道被怨恨所划上的伤痕,被诅咒永远得不到愈合。起初他并不在意,毕竟那是一条没有深度的伤痕。然而,丧失幸福的人所下的死咒,却是最解不开的结。于是,他在乱世中遇见了她,一朵清丽而柔弱的白梅。她带着恨他的心情而来,告诉他:“你还真的能带来血雨腥风呢。”白梅,在皑皑雪景中,绽立枝头,美丽坚强却也孤寂见怜。“无论怎样,我会保护你。”他仗剑,以为自己能带给更多人幸福。只不过,他与她相遇在这动荡的年代里,注定是一场追忆。她在那流血的伤痕上,划上十字的交叉,“夫君,对不起。”最终,她替他挡住了致命的一击,也化解了那不愈的誓咒。
十年后,他仍然仗剑维护着人们的幸福,只是这是一把“逆刃”的刀剑。“现在我只想用我的剑保护我的身周的人们。”他想要的真的很简单。或许为了弥补曾经的那些错误,他一次又一次的漂泊着、寻找着。直到有一天,他在这里遇见了另一个她,一株鲜丽纯洁的樱花。满树的樱花被和暖的春风轻轻的吹拂着,摇曳着身姿满天的飘舞着。看着满是活力青春的她,他总是那样的包容着、关爱着。但毕竟他与她的经历太不相同,开始的他也许觉得自己不会被感动。“无论你走多远,一定要记得回家。”家,是否就是他寻找的终点?没有承诺,但每次都会回到这里,他知道这里是他的归属。每次她会等着,无论多久,她也知道自己是他会牵挂的人呐。终了,他拖着伤痕累累的身心,实践着最后的诺言,回到这里。她仿佛有了感应,从病榻上走出跌憧着,走向那他回家的路。在这株樱花树下,团聚。“我回来了,薰。”他说完最后的话语。她的泪落在他的脸颊,滑过,十字伤,消失了……
剑心,一个大智若愚的人,初看TV版的映像;追忆,原来他也有这样冲动、感性的青春岁月呀;星霜,如果累了,这真的是他最好的结局。“你这样一个温柔和激烈并存的人……”再看TV版时发现这句台词。是啊,温柔和激烈并存的人,太准确的表达了我一直想不出的形容词。
再见了,剑心。
《浪客剑心:星霜篇》影评(四):普通人的终点
剑心是英雄吗?不是,在作品的世界里,即使他做过刽子手,他在生命的最后,也只是个普通人。
十四、五岁的时候第一次看星霜篇,是跟着追忆篇一起看的。
那时候感觉追忆篇特别好看,特别凄美,而星霜篇在那时候的自己眼里太压抑。那时候正值中二的年纪,觉得剑心这样的死法太不辉煌。这样的想法残存在记忆里过了十几年,我再也没有看过第二遍星霜篇,倒是追忆篇每隔几年就会拿出来重温。
最近出于巧合,想要补习一下幕末的相关历史,于是就又把剑心翻了出来。
我万万没有想到自己的心境居然和十几年前是相反的。
再次重温追忆篇,我只是觉得很遗憾,但是看完生命中第二遍星霜篇,我哭成了狗。
各大网站不管是弹幕还是评论,都说无法忍受剑心这样的结局,甚至有人不承认这是官方制作。
但是我却觉得这是最好的结局。上了点年纪的人都应该不难理解这样的心情。
人都要经历生老病死,不管他有过怎样的经历。
大部分观众觉得作为剑客的剑心应该死于刀下,但是浪客剑心这部作品的本篇的一开始为何就是明治时期?剑心把刽子手的身份隐藏起来,想要做一个普通人。熏见证着剑心一步一步赎清了罪孽,成为了一个真正的普通人。
“刽子手到死都是刽子手”,剑心以他的故事推翻了这句话。十字伤的消失,也说明了刽子手的身份已经摆脱,他已不是剑心,是最初的心太。
不是死在刀下,也不是死在战场,而是死在爱人的怀里,他得到了最普通的幸福。
至于制作方面,OVA和TV本来就是两个基调,并且本身就是以要做成另一种基调为目的的。OVA只是把TV中隐藏的虐点放大了而已。
不管所谓的铁杆粉再怎么否定星霜篇,两部OVA都是动画历史上的最高杰作之一,借用有个评论者的话:现在可没有几个动画是一根一根画头发的了。剑心和熏重逢的那几个动作,完全能看出制作人的用心。
最后不得不提一下音乐,十几年前就已是琢哥粉,他真的是一个怪物,没有他我也不会哭成狗。
《浪客剑心:星霜篇》影评(五):终点的残酷与美好
今天终于看了几年前就备受争议的《星霜篇》,挺压抑的。记得当年刚刚播出的时候,多少粉丝怒而声讨编剧,说不应该让剑心死得如此难看,至于我,甚至无法接受剑心会死的这个事实。
怎么说呢,看着曾经俊秀如女孩子的剑心被病痛折磨得垂垂老矣,那无敌于天下的飞天御剑流也终究泯灭在时光的齿轮中,心难免还是痛了。薰也不复往日的活泼好动,蜕变成一个温柔娴静的少妇,默默等待丈夫的归来。昔日的小屁孩弥彦俨然进化为美青年,而佐之助的胡子拉喳和蓬乱的长发令我哭笑不得……
都变了。再也找不到剑心可爱的蚊香眼和畅快淋漓的身手,找不到薰怒气冲冲的野蛮样子,找不到吵吵闹闹的弥彦,也找不到桀骜潇洒的佐之助……时光真的如此残酷,编剧竟也如此狠心,索性将最现实的结局赤裸裸地撕裂在我们面前,压抑到流不出眼泪。
与近乎残酷的星霜篇相比,顿觉凄美的追忆篇是多么美好的童话。那时,15岁的少年剑客还年轻,向一身白梅香的巴伸出手,说“我会保护你”。水鸟在夕阳中簌簌飞起,巴的微笑一瞬间凝结为永恒……即使后来的结局惨烈,也能让人期待另一段幸福的开始。
难忘追忆篇的我们或许真的无法接受星霜篇这样的结局。看到老去的剑心甚至接不住佐之助扔过来的烤鱼,慢吞吞地才能说出一句话……真恨不得他能在一场战斗中轰轰烈烈地死去。但当剑心终于回到日本,和薰一样蹒跚着奔向对方,相拥在樱花飞舞的小路上,我突然就明白了——也许这样的结局才是最完美,谁说英雄一定要壮烈地死去?依偎在爱人身边,听她说一句“心太,你回来了”,曾身为刽子手的罪恶也许才能得到完美的救赎。
这样的终结无疑是残酷的,但最后一个镜头——剑路和那个女孩子一起走在樱花纷飞的小路上,说“我们真幸福啊”——却又如此美好。于是无法怨恨编剧,也许这样结束,意味着另一段美丽故事的开始。那就微笑着,接受吧。
《浪客剑心:星霜篇》影评(六):浪客·星霜·英雄殇
当我们还拥有最纯净的眼瞳时,对这个浩瀚而伟大的世界还抱有无限期冀,那个时候,我们的心中住着一个英雄。
是拥有百变口袋的多啦A梦,还是惩奸除恶的超人;是古战场上戎马一生的将领,还是金銮殿中指点江山的帝王;是F1跑道上一马当先的赛车手,还是将国旗坚定地插在月球表面的宇航员……都是,亦或都不是。
也许他只是一个虚幻的剪影,也许他真实存在于这个世界,也许他在别人看来甚至不名一文,但当你遇见他时,慌乱,或是措手不及,仿佛一瞬间被击中,然后他便住进了你的心里。你开始搜集他的故事,你会在众人面前维护他的形象,你怀着激动的心情想象着他的一生,你甚至会希望自己能成为另一个他。他是你眼中最明亮的星星,他是你的英雄。
那一年,我14岁,然后,我遇见了他。
红发,十字伤,逆刃刀。他微笑着说:“在下只是一个浪人。”
明治维新后的日本,刚刚经历过一场黑暗又血腥的幕末浩劫,一切百废待兴——他就是在这样一种背景环境中出场的。没有过人的身高,没有强壮的体魄,没有横扫一切的来福枪,也没有“生人勿近”的犀利眼神。他只有一柄刀,却是斩不死人的逆刃;他还有一身精湛的剑术,却每天任劳任怨地洗衣买菜;他一出场便承认“剑是凶器,剑术是杀人的伎俩”,却一次又一次地用这“凶器”和“杀人术”去救人去守护。他是英雄,像所有英雄一样经历了无数惊险刺激的战斗的洗礼;他又是另类的,没有用强大的力量去征服别人,也没有体现个人英雄主义,跟着他一路走来的我们所感受到的,是一种深刻的责任感——对国家的责任,对人民的责任,对朋友的责任,以及,对所爱之人的责任。
没有喋喋不休的说教,只是认真地用行动去讲述事情。过去的事情,现在的事情,将来的事情——只是承述着事实,然后让我们自己去思考,去辨别。“他们会明白的。”是的,我们都明白的。当我们可以完全担起自己的责任时,我们就变成了可以独当一面的大人了,这种转变意味着我们必然要经历些许痛苦,但是有能力去守护重要东西的心情却是自豪和幸福的——这是他教会我的。
他是这样的英雄呢,在我心中。
那一年,他16岁,然后,他遇见了她。
和服,纸伞,白梅香。她定定地看着他说:“你真的能召来血雨腥风呢。”
在没有经历挫折、苦难和疼痛而成长之前,每个人都可能怀抱着一份愚蠢的天真与单纯,固执地坚持着自以为是的正确。
就像少年时期的他,不仅不是什么“英雄”,而且还可能比年少时的我们更加单纯、更加愚蠢、更加彷徨、更加迷惘。
为了追求力量而修习剑术,为了拯救受苦难的人民而投身“革命”,然后,为了改变时代而杀人。怀抱着对国家光明前途的期望,义无反顾地投身于时代洪流之中,在多次亲手终结了别人的生命之后,才绝望地发现,在这样黑暗的动荡年代里,谁也看不到未来。什么“信仰”,什么“新时代”,通通看不见,只有浸染着大片血色的记忆成就了夜夜侵扰的梦魇。不止一次地动摇过,对一直以来的信念产生怀疑,在一次又一次的任务后不由自主地回想起下山前师傅阻止自己的劝诫,自己的所作所为究竟是对是错,他不知道,我们也不知道。在那样的乱世里,天真地轻易做出选择,却是要以性命和前途作为赌注,即使不甘,即使无奈,但最终仍只能选择继续前行。
然后,他在漫天血雨中遇见了她。苍白的面颊,素色的衣裙,一身酒气混着淡淡的白梅香。这样的相遇,究竟是幸,还是不幸。一个偶然,改变了一生。他在她的陪伴下度过了自握刀以来最单纯快乐的一段时光,却在自觉满足的时候,亲手葬送了一切——那是他挥出的最后悔的一刀,斩杀了敌人,也终结了她的生命。
左脸颊上的十字伤,铭刻了他的后悔、他的彷徨、他的无奈、他的悲伤,亦承载了她的原谅、她的倔强、她的留恋、她的期望。
那是他所不愿触碰的如枷锁般沉重的过去,用所有的伤痕与痛苦走过的一条弯路。而当时看着这个故事的我,才终于开始反省自己不知悲苦与无病呻吟的幼稚。
这一年,我20岁。
他与她,形容枯槁,光华不再。
我知道,我看见了,英雄末路,美人迟暮——这个世界的残酷。
开篇的画面是在大海中风暴里艰难航行的轮船,然后是轮船甲板上的他的脸部特写。衰老,疲惫,病态,憔悴。这不是一个好的开始,亦可以说是很糟糕。然后镜头切换,是她日复一日等待在码头上的侧影。她早已不是我们所知的那个明朗少女,嫁作人妇的她,多了一份沉静内敛,却也在身上留下了岁月的痕迹。她的表情不复当年的明艳动人,只是焦急、祈盼、失望、落寞轮番上演。这只是开头,也是梦碎的开始。
以“等待”和“回家”为主题的《星霜篇》,夹杂着如逆刃刀的传承与希望这样积极向上的细节,但贯穿始终的背景音乐和大部分画面灰暗的基调,却奠定了这个故事的哀伤氛围。
最后的结局,身染重病、记忆缺失、在历尽千辛万苦之后终于回到日本的他,和每天在痛苦的等待中煎熬、并同样身患恶疾的她,终是跌跌撞撞地在斑驳的小径上重逢了。他满足地吐出了最后几个破碎的音节,那却是她一生等待的所有意义。
——我回来了。
——欢迎回来,心太。
那一天,阳光明媚,在缤纷的落樱中,他在她的怀里永远地睡去了。
我听见了玻璃碎裂的声音,那是用所有憧憬和希冀构筑的信仰的破碎的声音。进驻在我心中整整六年的英雄,他死了。
繁华落尽,英雄殇逝,一切归于虚无。
——这样的星霜篇,绝不认可。
这个世界本就如此坚硬、铁血又现实,而动漫正是给予孩子们光明、希望和憧憬的媒介。被塑造出来的所谓的“英雄”什么的,应该要成为榜样、目标、所有正面的存在。他可以有不堪的过去,他可以有软弱和彷徨,他可以犯过一些错误,他也可以死去,但是他唯独不能以如此无奈又窝囊的方式离开我们的心。就算是死,也要死得像一棵西风胡杨,因为他必须光明,因为他必须正面,因为他必须积极,因为他必须美好,因为他是那些还如此纯净的心灵所认可的“英雄”。
成长为大人,然后面对现实,这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所有的成年人都知道,这个世界上没有彼得·潘,没有Neverland,而且“真实”往往残酷又决绝。但是所有的孩子与少年都应该勇往直前,胆怯不属于这个年龄,在被现实冲撞得头破血流之前,我们需要伊卡洛斯愚蠢的勇气,所以我们需要“英雄”,需要美好的信仰。哪怕只是幻象,但干净单纯的情感却是真实的。
“英雄”的存在,是鼓励,是指引,是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聪明的故事总是在最灿烂的地方戛然而止,以“从此过上幸福的生活”为落幕词,然后留下无限的希冀与遐想。于是,我们永远只记得他已淡褪的伤痕,和在阳光下携着妻儿的笑脸,而对于那之后的事情,嗯,我们不用知道。
《浪客剑心:星霜篇》影评(七):是痛苦塑造了他
在大多数人心里,星霜篇是狗尾续貂。抛开那些大家不满的诟病不说,星霜篇与经典的追忆篇显然是一体的,共同给我们呈现了绯村剑心明治前后的整个人生历程。很多人认为星霜篇里的剑心严重破坏了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形象,把英雄老去的结局写得过于凄惨。
当然,星霜篇相比于追忆篇,的确有许多缺陷,大家吐槽的很全面,我就不重复了。但对于星霜篇整体的调子、构思和结局,我倒觉得的确应该如此。
在我心中,从雪代巴逝去的那一刻,剑心也已经死了。雪代巴不仅给剑心带去了难得的温暖,也留给了剑心一生难以偿还的罪孽。当一个人活下去的唯一动力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赎罪,他的心会真正感受到什么?薰的爱从始至终都是一厢情愿,剑心为什么不在病入膏肓之前回到薰那里呢?如果没有左之助的帮助,薰会死不瞑目。而剑心,依然死得从容淡定。相对于对雪代巴承诺的“有你在身边,我会抛下刀剑”、“我会使你得到幸福”,剑心从始至终对薰的那句“谢谢”、“我回来了”,显得如此苍白无力。我不知道看的时候留下的眼泪,是给了剑心多一点,还是给了薰多一点。
看到一半,同伴在旁边说了一句,“薰永远不可能得到剑心的心。”
我不禁好奇,“为什么?”
“比起雪代巴,她道行太浅,她无法真正理解剑心,他俩永远不可能交心。”
的确,薰比剑心的年龄小了很多,他们成长在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剑心的经历即使向薰全盘托出,薰也未必真正体会得了。除了一味的支持和关心,薰的爱,的确给不了剑心再多了。
剑心为什么执着于时代对他重新的需要,依然选择颠簸流离的生活方式呢?我不认为是他所说的内心还有一个疯狂的刽子手,而是他从来忘记自己曾经是一个刽子手。曾经杀人无数、亲手杀害爱人的罪孽他始终不能忘怀,使得他无法安心度日,自认为不配获得如此安逸的生活。一直奔波并埋葬于赎罪的道路上,才是剑心的唯一希望。而获得爱与幸福,则是他无法承受的奢侈品。
剑心在面对替姐姐报仇的雪代缘所说的话也许是这部动画片中最完整的一段内心独白了(翻译有病句):
“死并不可怕,但是这性命并不只是属于我自己一个人,以自己的生命保护年幼时的我的姐姐们,以及巴以死换来的这条生命,来为世人带来更多的笑容与幸福,竭尽全力,为了还活在世上的人们,以剑和心来完成我这战斗人生!这就是巴对我微笑时领悟出来的赎罪的解答。”
这是剑心对自己的一生做的最好的总结,他也是这么去做的。但是,完全忘却自己,只为赎罪的人生,毫无疑问在我们看来是凄惨的。剑心有没有因为自己赎罪的行为而感到一丝释然呢?也没有,他的痛苦从来没有减少过一分,陪伴着他度过了漫长的后半生,只是对他来说,不这么做,也就失去了活下去的动力。
我无法想象作家如果因为自己的一时善心而将明治后的剑心塑造成了一个好人有好报、留得生前身后名的一代伟人、家庭圆满、子孙满堂的样子。那前半生的十字印、雪代巴、赎罪的决心,怎么能如此磨灭呢?
剧场版里的剑心并不是一个生性乐观洒脱的人,曾经经历的苦难和悲恸,他只会背负一生。这也是为什么大文豪托尔斯泰哭着把笔下的人物写死的原因,既然赋予了主人公不同于常人的性格、经历,那就前后一致得写到底。被读者、私心绑架的作者,显然不是一个合格的作者。
对于剑心来说,这个结局是他想要的。他的一生除了雪代巴陪伴的那几个月,不曾真正幸福过。剑心的一生在师傅看来早是意料之中的事情了,“拥有过分足够的力量仍不自觉地过分追求,只会令一生痛苦。”剑心年轻时想改变世界,虽然在左之助看来,剑心不仅改变了他,也改变了大家。但是,回顾一生,曾经年少的理想使自己背负了一生的罪孽,剑心会怎么想呢?事实上,是时代和历史绑架了他。
但是,我们没有资格为绯村剑心的一生贴上过多我们自以为是的悲情的标签。我想起自己喜欢的电影里的一段台词,作为小文的结尾以此向剑心致敬:
“他回首往事,审视从前所有痛苦的时光,觉得痛苦的日子才是他生命中最好的日子。因为,是那些日子塑造了他。”
也正因如此,绯村剑心才是我们的绯村剑心。
《浪客剑心:星霜篇》影评(八):傳奇與現實:悲從中來
追憶篇是早就看了的,在看完漫畫之後不久。星霜篇一直沒有看,是因爲所有人都說它糟蹋了劍心。這幾天把兩部一起重新看了才發覺,它們是一個整體。
……而且是不應該分割來看的整體。追憶篇描繪傳奇,星霜篇講述現實。前者以點的方式敍事,水到渠成的集中煽情,後者以綫的脈絡立傳,點點滴滴的渲染主題。前者造勢、佈局、命題,後者收勢、解局、破題。勢是動亂的幕末兵荒馬亂千人斬拔刀齋腥風血雨的勢,局是錯殺摯愛的劊子手單純與善良的堅持,題是殺人之劍的救贖。
追憶篇裏的劍心從一開始就帶有悲劇色彩,時代背景的混濁自然是塗抹在他身上的,善於惡的沉重他也無法逃避,因爲面前還有更爲沉重的天下蒼生。作爲一個胸懷天下心係衆生的劍客,無論其個人是如何強大,就如劍心的老師所說,在時代的洪流面前終歸是渺小的。所以煎熬是早已注定了的。對於沒有能力的普通人而言,無奈是必然的;可是對於有能力的人而言,他的能力只是讓他發現他缺乏得更多。一旦陷入對能力的無限追求,也就擾亂了自己的初衷。
劍心已然站在劍術的頂峰,也清醒地不參與政策的紛綸。他知道自己只需要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可是,他應該做什麽呢。以他現有的能力和抱負,他能怎麽做呢。
追憶篇裏高度模式化的凄美愛情感動了很多人。臨近結尾的時候劍心圍著巴的紫色披肩緩緩閉上眼睛,仿佛置身她的懷抱中。那一刻他們安詳寧靜如同新生的孩童,而我卻因爲看到了生與死的絕望距離而淚流滿面。緋村依然是那個絕世的劍客,可是他的心里已經添了傷痕。
於是便到了星霜篇。星霜片裏的劍心基本已經沒有了殺氣。劍在鞘中,光澤和鋒銳都向内收斂。強大來自于憫世的仁愛之心,那把剛柔並濟的逆刃刀回答了殺人的劍術如何實現劍道救濟衆生的真意。星霜篇沒有追憶篇森森然的大氣和行雲流水般自如的節奏收放,很多時候是在旁敲側擊,多人敍事,回憶插敘……都是些小縫小補的鋪承和詮釋,爲的是給最大的主體一個完滿。薰的溫柔滲透在生活的方方面面,她代表堅持,而巴象徵著與恨毗鄰的愛。其實劍心的老去應該是個無奈的設定,如果沒有個人的終極限度,沒有一生的分量,所謂的滄桑啊艱難啊沉重啊要如何體現。像開篇那樣墜海而亡或者是高杉那樣在事業的巔峰病逝之類的情節都過於戲劇化,而戲劇化的高度已經被追憶篇確定了。那麽惟有時間,惟有時間能吞噬過去和將來的巨大落差,也惟有時間的鈍痛感能讓抽象的形容詞具象化,讓人切膚體會到那些可以被“偉大”去形容的理想的重量。
惟有生活,惟有生活的深邃可以對抗藝術的凝練,能讓星霜篇以另外一種方式續上追憶篇的鳳尾。“堅持比相愛更珍貴。”而且在這裡,一切的一切已經在傳承之中,生命輪回與朝代更替的縱深感也已經被帶出。何況,星霜篇給出了内容的升華和真正的完結。
雖然星霜篇的日常和瑣碎讓它顯得英雄遲暮的萎頓,我依然覺得這兩部作品都很好。
--------------
其實最讓我悲傷的是劍心的這句話:“雖然痛苦,但我看我能承受得了,只要我能記得你讓我體會過的人的溫暖,我看……我能承受得了……”讓劍心背負著一切孤獨的活下去的,就是巴給他的傷痕和傷痕背後的溫暖愛意。他藉此重塑自己,哪怕痛入骨髓。
一個我很喜歡的老師談及愛情時說,別人只能給你留下刻痕,而人生始終是自己的,所以看開些。這話其實並沒有説服力吧,因爲它恰恰說出了這樣的事實:我們塑造自己和世界塑造我們的唯一過程,就是外界給我們留下印記。而所謂的自己,根本就是不可能被保留的。
所謂的自己,根本就是不存在的。我們沒有向内的眼睛,只能通過外界的鏡像判斷自身。即便有了審視自身的辦法,參照物也還是外援。
作爲太平盛世的普通公民,我的一生大概是不會有什麽驚天動地的遭遇了。然而,我所能接觸到的世界正在我身上留下印記,而這印記的深刻本應只在於它自身而不是經歷的刻骨銘心程度。可是如同其它所有人一樣,往往只有極端的,比如失去乃至某些死亡,才能讓我發覺它的重要和誠摯。否則我通常不會留意到。自己對別人的影響經常讓我始料不及,別人對自己的改變也是潛移默化。個人身処人群的漩渦中,沒有堅定的自覺就根本無力把握自己。儅我明白,已經錯過太多。
而正如同“意識到”同“領悟了”有差別,敏感與否同這個事實也無甚關係。
這無可厚非。可是我因此辜負了多少人啊。他們的善意本應接收到回報,我卻爲了別的理由自以爲是的讓它們落空。雖然它們都在我身上留下了痕跡,雖然我明白它們依然便成了我的一部分,可對於當時的對方,我又給了他們怎樣的傷痕呢。
而且,還有那麽多的際遇,已經被淹沒在時光的塵埃裏。
之所以傷感,是因爲我想起的往事讓我覺得,我實在愧對他人對我的好。
而對這一點,當時的我對當時的好是無能爲力的。現在的我對現在的境地也不可能看清。而未來的我唯一知道的是,在某個夜晚心靈的某個角落,一定會有一雙來自更遠處的自己的傷感的眼睛在黑暗中,淚光盈然的注視著自己。
而自贖之路,也就是做好每個階段我能做和應該做的,背負大家的善意好好活下去。
不過,中國何時才能有勉強能與這動畫相提並論的作品出現?
我覺得我自己是不行的了。這不禁讓我悲從中來。
《浪客剑心:星霜篇》影评(九):其实是一个很美的故事
其实我挺欣赏星霜篇的,剑心是一个注定悲剧的人物,即使漫画和tv版再怎么用西天取经似的集合同伴——打怪——通关——集合同伴——打怪....
日本作品是很擅长写悲剧故事的,但剑心能在临死前和心爱的人在一起难道不觉得很美吗。薰的病不是说剑心热不热爱生命就传给她的问题,剑心自己心中也承受着自己身躯不能忍受的苦难,而薰打从心底里愿意与他相支撑、相依偎,他们应该是带着多生活无比的幸福和满足去世的。那些就喜欢看到王子和公主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或者柯南那种十几年升不到二年级的人直接miss这部就算了
生命本就有始有终,你可以不去想这件事情,但总有一天你发现会无法去无视它,起码最后剑心死在心爱的人怀中,过了他最幸福的十几载岁月,这就已经是善终了。难道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事吗?
02年看这个片子时竟然没看完就换片子了,那时还是个屁孩儿,可现在看来虽稍有沉重却不失清新的感觉,虽然感觉还是没《十字伤》优秀,却比它厚重,《十字伤》是男子汉血与泪的浪漫,《星霜篇》却是对情感的沉湎。
我觉得那些对星霜篇不满足的人是那种卡在少年漫画,或者说是热血漫画中英雄无敌、与世长存的框架中出不来的。这种结局总比主角们活得比王八都长,子孙们都骂老不死,抓着年轻人就说以前我和你一样,直到膝盖射了一箭,临闭眼还看着子女争家产强呗
《浪客剑心:星霜篇》影评(十):我在这等你
lt;浪客剑心——星霜篇>
看星霜篇看得我五月病复发.
我以为善始善终是一件好事,但是我想错了.
之前听了很多星霜篇的负面评价,内容大致知道是关于"剑心和薰结了婚生了孩子,后来,他死了."仅此而已.按照这个模糊的框架,我一心一意地认为"剑心老成了一个糟老头和小老太薰一直一直生活在神谷道场他蹲在阳光下洗衣服孙子在旁边玩,后来,他安静地躺在薰的怀里,死了."
呐,我是不是太天真了.
大概明治二十六年,当胡子拉喳版左之助在海边破屋中找到剑心的时候,剑心遭遇海难失去了记忆,被病症折磨的身体早已虚弱不堪,他一直站在窗边望海的另一边,口中喃喃:"....绯村...左之助........薰....",他甚至接不住左之扔来的鱼.已经十几年了,十几年前挥刀保护身边人的绯村剑心早已经不在,在这里的,只是一个虚弱的病人.
但是,剑心比任何人都应该得到幸福啊.
星霜篇的最后,剑心拖着病弱的身体,跋山涉水从中国到日本,来到薰的身边,倒在她的怀里,闭上了眼睛.这算不算幸福?算不算?
骗人的吧.
那个男人挥了大半辈子的剑,为的是什么?心思单纯的男孩子只是想着走出深山,用最强的飞天御剑流拯救水深火热中的人民,于是他挥刀,他杀人,他夜夜在木盆中洗手,他的伤口一直在流血.甩不掉忘不了.
杀人这件事一辈子也抹不掉.连同刽子手拔刀斋这个名号.
那么,死吧?
用死来赎罪?
lt;浪客剑心>教会我们的就是,只有活着才能为死的人赎罪.
那么,活下去.坚定信念地活下去.
于是,我以为剑心永远不会死.我曾经想"飞天御剑流其实是驻颜术来着吧?四十几岁的比古大叔和二十八岁的剑心打扮一下都完全可以去装高中男生,啊虽然前者好像有点困难."但看到他们嘴角的皱纹,我终于知道,时间真的一直在走.我忘了,"剑心是活不久的啊."
我低估了英雄迟暮的悲剧感.
这是最让人难过的.
——"欢迎回来,心太."
——"我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