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同名人》经典观后感集
日期:2018-08-27 03:55: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

《同名人》经典观后感集

  《同名人》是一部由米拉·奈尔执导,卡尔·潘 / Irfan Khan / 杰茜达·芭瑞特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同名人》观后感(一):追随你的赐福——评电影《同名同姓》

  这是一部与名字有关的电影。一对印度夫妇阿索科和阿诗玛新婚后旋即来到遥远陌生的美国谋生。丈夫阿索科用他最喜爱作家的名字为在美国诞生儿子命名——果戈理。

  当果戈理长大之后,他却因同学们的嘲笑厌恶自己这个怪异的名字,他甚至自己改了名字。在他成家立业之前,父亲说出了名字背后的故事

  当阿索科还在印度读书时,有一次坐火车旅行。坐在他对面的一位老者对他说的一句话让他无法忘怀:“你应该打点行李,去看看这个世界,这样你才会一生无悔。”这句话以及随后发生的火车出轨事故深深影响改变年轻的阿科索的人生。因为阿索科手中颤抖的几页书页,他才被人发现,从火车残骸中救了出来。

  果戈理的书让阿科索获得了新生。他把此后的人生看作是一份额外的礼物,分外珍惜,包括新婚的妻子,来到美国的全新的生活,以及随后降生的两个儿女

  正当生活变得美满幸福时,阿索科却突然因病去世,令家人悲痛万分。妻子阿诗玛最终克服了伤痛,回到想念已久的印度。儿子又重新改回自己的名字,并从破裂的婚姻阴影中走了出来。

  这不仅仅是一个与名字有关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家庭,婚姻、爱情成长、死亡和文化冲突的故事,包含了每个人在人生各个阶段可能遇到的经历需要面对的问题。这更是一个关于珍惜生命追求幸福的故事。正如约瑟夫·坎贝尔所言:“当你追随你的赐福……你原以为不会有门的地方也会为你开门,这扇门只为你而开。”

  《同名人》观后感(二):那些你永远无法摆脱的牵绊

  先说阿索科和阿什玛让我印象最深的四次互动

  第一次是相亲的时候

  阿索科的父亲问阿什玛:你愿意去一个寒冷blabla的异国吗?

  阿什玛的回答是:他会在我身边,不是吗?

  阿索科听完之后就勾起嘴角笑了一下

  看完电影的时候我觉得 阿什玛赌对了 他活着的时候真的陪在你身边

  第二次是回了印度 两人在外面散步

  阿索科问阿什玛:当初为什么会同意嫁给我?

  阿什玛说了一个很好玩理由:因为你是所有候选人里最好的,比拖着四个孩子的鳏夫好,比单臂漫画家强,还有,我喜欢你鞋子

  阿索科当然不乐意,但也只能失望的说:哦,好,好

  阿什玛又很调皮的说:你是想让我说“I love u” 是吧?

  阿索科就笑了说:yes

  阿什玛回答说:“yes”

  然后笑着跑走了 阿索科笑着在后面看她

  第三次是在泰姬陵

  阿什玛说:当初国王肯定特别他的妻子 才会费尽心思建泰姬陵

  阿索科回答:其他的男人也很爱自己的妻子,阿什玛

  然后两人第一次在外面牵起了手 虽然很快因为儿子过来就放开了

  第四次是在医院

  阿索科知道自己要死了 他应该是做完了检查才出来和阿什玛打电话

  他一个人倚在电话亭里和阿什玛平静的说笑

  他告诉阿什玛,不,我还没检查,因为很多人,我在排队

  然后他回头看了一下医院的走廊空荡荡的让人难过

  他最终选择欺骗阿什玛 他还陪着阿什玛在电话里笑

  那么温柔那么平静的笑

  在看这部电影之前 我是先看了拉希里的另一部小说 不适之地

  然后就不自觉的做了对比

  我觉得同样是第一代移民夫妻

  阿索科和阿什玛要比不适之地中Ruma的父母幸运也幸福太多

  至少他们之间是真的有爱情存在过 尤其是经过时间的沉淀 感情珍贵

  就像阿什玛在最后说的:我在这里了解并爱上了我的丈夫

  然后是阿索科和阿什玛的女儿 忘记叫什么名字了

  第一次她出场的时候 我就和朋友说 这完全一小太妹啊

  阿索科去世之后她再露面 发型变的成熟 服饰变得正式 像个上班族

  再来就是最后 阿什玛要回印度 女儿和白人结婚

  那个时候的女儿完全就是一个幸福的小女人感觉 不管是发型服饰还是举止 和第一次出场感觉差的太多了

  岁月和生活赋予她的不仅仅只是年龄增长 更多的是心态变化 以及棱角趋于柔和 言语不再尖锐

  她的脸上不再有不耐烦或者明显的憎恶 取而代之的是包容理解

  至于果戈里 我始终觉得他这个形象尽如人意

  当初阿索科在车里和他讲自己遇到的车祸的时候

  我一度以为果戈里会有所改变 但是一到家 果戈里还是和女朋友一起去度假 然后把父母抛在脑后

  我觉得很多父母可能都体会过 在家不停的给子女打电话 但就是没人接听 一边难过一边担心 幸运的话过了很久子女会回一个过来 不幸的话子女连电话也不回 只有你再坚持不懈的打 打到子女接起为止

  阿索科死的时候他一个人在异地他乡

  阿索科死的时候阿什玛一个人在家里担心着不在身边的另外三个人

  阿索科死的时候果戈里和女朋友在一起开心的忘记了一切

  即使在阿什玛打电话到女朋友家 女朋友的父亲告知果戈里他母亲打过电话过来的时候

  果戈里的回答是 知道了 明天我再回她

  然后 果戈里的妹妹刚好打过来 阿索科去世了

  果戈里和白人女朋友分手 和一个同为移民的孟加拉女孩结婚

  那个时候他才终于明白 有些东西 他一辈子也摆脱不了

  或者说他以为他丢弃了 其实他只不过是把它放在自己心里最深处的角落而已 然后它依然会慢慢生根发芽 从最深处开始蔓延

  他的印度传统婚礼 他的婚后生

  他执着于妻子冠以自己的姓氏 虽然最后因为妻子的不妥协而放弃 但他一直因此而觉得不满

  果戈里曾经因为妻子在她的朋友面前说起自己名字的事而生气

  他说,我和你说我名字的事,那是我的私事

  他老婆则很无所谓甩手说,没人在乎的好吗

  看到这儿的时候我就想,可能这一辈子,果戈里也放不开他的名字

  他老婆的形象可能偏向于消极方向

  最初一言不发又肥又丑还高傲无比 让人看见就觉得不喜欢

  后来声称因为知道自己找不到爱人所以开始在巴黎放纵

  结果就是变得开放大胆而又性感无比 极具独立自我意识 最终出轨

  二人分手之时 他老婆说:我看到自己停滞不前,也许我还是不满足我们两个都是孟加拉人

  虽然这个女人为人所不喜 但这个女人从未掩饰自己的恐慌困惑无助

  移民家庭的第二代可能学业优秀事业有成 但是在心理上的困惑依然让他们茫然不知所措路口不同人选的不同的路

  开篇阿什玛偷偷穿了阿索科的鞋子走了几步 然后又脱掉进屋见阿索科

  阿什玛在阿索科和各自的父母面前念了一首诗

  后来阿索科死去 阿什玛决定回到印度 她再一次在风中歌唱

  我觉得阿什玛始终还是幸福的 她回到故土 找到了自由

  就像当初她念的那首诗

  阿什玛在得知果戈里的婚姻出现问题时曾经想过留下来

  但是果戈里说,我知道没有你们陪在身边我可能会崩溃,但是我想说,现在我才终于觉得没有负担

  我想对于不管对于果戈里还是阿什玛甚至是果戈里的妹妹来说

  直到现在 他们都是终于觉得没有负担了

  果戈里身上承载的 不仅仅是第一代移民父母所给予的种种期望

  更多的是他自己强加于自己的 有美国式的期望 也有印度式的期望

  他与孟加拉妻子的结合 也许是有爱 但更多的 可能还是无法摆脱那个有些模糊但依然坚定的存在着的印度之跟

  他们的分离 可能让果戈里觉得终于可以到外面的世界去看一看了

  亲人陪伴可能会让他不孤单 但是何尝不是一种压力

  果戈里终于打开了父亲送的毕业礼物 一本果戈里的书

  他踏上开往远方的火车 开始了新的旅程

  他决定披着那件孕育了父亲以及自己的overcoat 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

  《同名人》观后感(三):逃不脱的命运

  我看完之后是另一种感觉,我觉得全篇不仅是在描述人在异乡为异客的生活,也是在描述主要人物们早就被名字所“定义”的命运。gogol从出生开始一被子都在尝试打破自己命运的限制,但是从来都逃不出命运的囚笼。他一被子都在尝试做一个美国像Maxine一样的美国人,但是生活的种种总会把他拉回现实。而这一切都如小说标题一样跟名字有关。

  他小时候曾经有机会丢弃gogol这个名字,但是因为自己的无知错失。当他上高中大学,他意识到了自己名字给自己带来的与众不同,所以把自己介绍称Nickhil,并且还正式改了名字,但是当他父亲在他生日与他谈话时,他意识到了自己名字的分量,再一次产生犹豫。他后来和Maxine Retliffs(我认为作者在这里是故意在玩一个文字游戏,retliffs读起来像reckless,意味着他们家不像gogol一家这样有着这样那样的culture barrier和identity issues)的恋情也是在逃离自己在家庭中受限制的生活,逃离“被定义”的人生,但是由于父亲的突然去世,他又再一次体会到自己对父亲应尽的责任,选择了陪着亡父的空宅而疏远了Maxine,从而再次回到Bengali life-style中。后来Gogol认识了moushumi,一个受西方教育的印度女人,这似乎不仅满足家族期待也满足了自己的需求,但是最后结果证明这只是一段错误的婚姻(有一点有趣的是在以moushumi为第一人称叙述的那一章里,moushumi在提到Gogol的时候用的都是“Nikhil”这个名字,也就是说,但是在她第一次遇见Gogol的时候,她却是以Gogol的身份认识的他。名称的变化,亲疏的变迁)(还有一点有趣的是,Gogol自己也曾经跟一个已婚人士发生过婚外情,这是上天的安排?)。

  总而言之,Gogol一被子都想跳出Bengali的生活方式,跳出Ganguli的家庭牢笼,让自己成为像Maxine一样的reckless的美国人,但是现实一次次提醒他,你是Gogol,你有一个很有意义的来自于你父亲的名字,你应该以Gogol的生活方式生活,而不是nikhil那样(跟女人***,融入美国家庭的生活,与一个在巴黎学文学女子的婚姻,这都是他以nikhil的身份出现时的表现)。你只是一个Bengali,你的命运如此,并且不可逃避

  顺带一提,另一个角色Ashima,也是个被名字“定义”的角色,她的名字Ashima,就想楼主所说,代表无拘无束,没有疆界”。尽管Ashima一生都在追寻家庭的意义把家庭的永远放在第一位。她想念Bengali的家庭,但是亲人朋友一个个离去,自己也远离生活了19年的地方千里之外;他想在美国建立自己的家庭,可是丈夫的突然死亡让他的家庭不可能完美。于是最后她也不知道自己的家在哪里,当她终于离开丈夫呵护,要独自做决定时,她毅然决定一年中半年在美国生活,半年在印度生活。因为她不知道哪个才是真正的家,他只能把自己劈成两半,各分一半,而这样看起来她有两个家,实际上她一个也没有,只是一种“无拘无束,没有疆界”,这是她的名字给她的命运的定义。

  《同名人》观后感(四):回不去了

  片中有一句很重要的话,就是果戈里小说里的一句话,也就是每个人都在自己套子里。作为第二代移民的果戈里,他本身像其他美国青年一样,是轻松的,没有历史感和民族感的。但是由于家庭的变故,父亲的突然去世,在回到印度将父亲的骨灰洒向恒河后,他突然有了一种强烈回归感。

  他曾经有反叛的时候,他曾要改变父母给他的名字,这个名字使他屡屡陷入被嘲弄和窘迫境地。他的愿望得到了实现,他还和美国女孩恋爱。在父亲死后,为了让母亲高兴,他和一个印度女孩好上了。这个原来因为她的呆板被嘲笑的女孩,到了巴黎后变得妖娆迷人,他们按照印度的传统方式举行了婚礼。婚后不久,他的妻子却出轨了,他的牺牲并没有换来自己的幸福。

  他们都回不去了,他回不去了,他的妻子moushumi mazumdar回不去了,只有他的母亲回去了。在电影的最后,他的母亲恒河边吟唱唱着。那古老歌曲久久回荡在古老的河畔联系着过去的那座桥已经坍塌,不知所往。他们想回去,去发现已经无法回去,如同一个再也无法踏入同一条河流,就像最后电影结束时歌曲唱到的:“Behind me the bridges have crumbled,No question of return ”.一切都回不去了。

  《同名人》观后感(五):还好

  Jhumpa Lahiri 是个美籍印度裔作家。有点像华裔作家谭恩美。 2000年Jhumpa 出了她第一本书《Interpreter of Maladies》(中文大概可以翻成“把脉人”?但是书里需要把脉的大多不是得病的人,而是得病的婚姻)。这本短片小说集一炮当红,得了当年的普利次奖。《同名人》(The Namesake)是她之后写的第一个长篇。最近给拍成电影。今天去看了。

  《把脉人》那个短篇集非常好。里面有好几个精品。《同名人》当年看书就觉得也还好,但也只停留在还好上,整体说没有《把脉人》好。今天看了电影,感觉竟然和当年看完小说一模一样,就是还好,仅此而已。

  讲述印度移民家庭在美国的生活。两代人的代沟。和中国移民非常之像。电影里老一代的笔墨多些,也传神。印度人至今很流行的“包办婚姻”那场戏拍的很好看。印度传统的生活方式和街景都拍的极好。精致而且真实。新一代的笔墨少了很多,相比之下空泛了些,没有底气的样子。

  《把脉人》里的短篇有的写老一代的移民生活,有的写新一代在美国出生长大的印度裔年青人的婚姻和苦恼。两种短篇各有各的精彩。《同名人》则试图两者都写,结果似乎有点顾此失彼,或者说,生活中两代人的代沟在书里依然存在,两代人的故事依然是油与水一样无法溶在一处。很尴尬地隔着“沟”对望。所以最终总觉还是少了点什么。所以只是还好。也许最终问题还是出在书名上面,“果戈里”这个名字成了两代人间唯一的联系,太单薄了。

  说到底,如果你喜欢《同名人》这本书,那么你应该也会喜欢这部电影,因为电影非常忠诚地再现了书。我看电影时和看书时一样,在该哭的地方哗哗地哭,该笑地地方呵呵地笑。如果你看过《把脉人》并且喜欢但是还没有读过《同名人》,那么不妨去看《同名人》这电影。在里面你可以看到《把脉人》的一些影子。如果你看过《同名人》的书,并且有失望,希望电影把它改好的话,那么这电影不看也罢。

  《同名人》观后感(六):The Namesake

  其实,去看这部电影之前我就知道,它在艺术上不会有太多可圈可点之处,Mira Nair的前两部片子《名利场》(Vanity Fair)和《雨季婚礼》(Monsoon Wedding)都老实平常,我也预计电影一定不如小说,把一个移民家庭三十年的生活纳入两个小时的叙述,必定牺牲太多的细节。但是我知道自己一定会被感动,就像第一次读到Jhumpa Lahiri 的短篇 A Temporary Matter。人在异乡的困惑与迷失,永恒的陌生与疏离,无所不在的错位和异化,和稍纵即逝的沟通与温情。海那边的过去和海这边的现在,重重叠叠,没有开始,也无所谓结束,错综交织成一片斑驳的底色。新大陆有无限可能,只是,我们的画板上已经有了底色--名字,便是这底色的表征之一。

  Ashoke和Ashima要等远在加尔各答的老祖母赐给新生儿一个好名字:“没关系,我们都有两个名字,长大后再起学名不迟。”美国医生和蔼地坚持:“抱歉,在这个国家,婴儿出生证上必须登记大名才能出院。”于是,这个男孩子被叫做Gogol,跟那位大名鼎鼎性情古怪的俄国作家同名,为此没少遭到同伴的嘲笑。直到很多年以后,他才从父亲那里得知这名字的来由。

  Ashima向同事抱怨儿子宁可跟女朋友去度假也不回家看爸妈:“你说说,什么样的女孩子会起名叫Maxine?”美国同事耸耸肩轻描淡写:“也许根本是个男孩?”

  Ashima打电话去医院询问丈夫的病情,“我姓Ganguli,G-a-n-g-u-l-i,这一通电话,我已经把名字给你拼了五遍了。”

  丈夫去世,儿女成家后,Ashima决定回加尔各答,拿了文学博士的儿媳赞同道:“这才像你的名字,无拘无束,没有疆界”(It’s just like your name, Ashima means limitless, no boundary)。

  我不知道,这种对于命名的执迷,是不是只有东方人才会理解,珍妮或者迈克,丽莎或者约翰,并不承载如许回忆与期盼吧。甚至,作为整个故事核心的Gogol,除了纪念父亲的过去,也可以看作一个隐喻。有趣的是,Ritz的观影手册上总结说,《同名之人》试图探讨的核心问题是“成为一个美国家庭究竟意味着什么”(What does it mean to be an American family?)。这真是单纯可爱又自大的典型美国式解读。

  《同名人》观后感(七):Asian Americanness in an Adopted Home City

  This is a review that I wrote a long time ago. I was checking and recycling the trash from my old blogs when I found this article. So here we go again:

  It has been a long time since I felt touched in U.S. until I watched this film tonight. I was kept in the mood of being in the cinema and I could not stop myself from talking to two Bengali-like strangers on the Cambus about the film. Unlike "Slumdog Millionaire", which inserts flashbacks of the ghetto memories into a pastiche of TV quiz show clues with perfect beats and well-shaped structures, "The Namesake" drags its audiences into the story without a hint of formalism. Setups are non-detectable until they are reinforced again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film. The story flows naturally, starting with the Father's encounter of a train wreck, the inspiration and encouragement to see the world that he got from the old man who is not lucky enough to survive, and his complex of Nikolai Gogol.

  quot;Everything after that is a gift." The father says to his confusing son, whose name, rather than identity, seems to be more bothersome to himself. The film develops as the son gradually finds his Asia Americanness of being in a second generation of an immigrant family.

  Racism is merely mentioned. Xenophobia is overwhelmed by nostalgia. The filmmaker attempts to deal with life in the context of an immigration family in New York city, and it is successful in shunning from the conventional Asian American films that are politically and ideologically stressed. The film achieves the epistemological level of finding freeness as its final resolution - Ashima's going back to her homeland and learning singing from the master again.

  《同名人》观后感(八):名字与书与生命的宇宙原色

  现在我们要面对一个叫做果戈里的人。而故事从一次印度的火车事故开始,然后是瓦赛特·潘查米节的准备。

  关于印度

  如果从移民的角度去解析本片,我想意义并不是很大。倒不如直接从印度出发,来理解我们所看到的一切。本作是非常贴切地反映印度人的生活现状的影片。宗教节日、古典音乐修养、包办婚姻、移民问题、各类大小仪式、丧礼的剃度、骨灰入恒河等等等等,都在本片中一一表现了出来。

  拍摄

  导演的拍摄手法显然不同于一般的宝莱坞电影。所以这使得我们有了一个对比,在总的意义上来说,本片似乎要比较为虚浮的宝莱坞影片来得踏实,但这更可能是拍摄手法带来的幻觉。实际上许多本土印度电影都是顶着压力进行拍摄的。可没禁播那么简单,如果挑动了宗教激进分子的神经可要有小命不保的准备哦。言归正传,我喜欢导演对于色彩的铺设及沉淀,这样的印象没有给我一种过度绚烂的感觉,反倒让我感到有一种“治疗”的意义存在。在静谧无声又不断被切分的巨大空间中,我们看到了印度与美国的距离,人物仿佛是生活在幻境中般,只有他们的服饰、肤色、与风貌能提醒我们他们依然未变。

  情节

  我认为故事情节方面确实讲述得非常细致入微。每个环节都紧扣着另一个,提供给我们多重的视角——我们既可以把他们当作印度人、印度人的生活加以评论,同时又可以看到他们身为普通人的珍贵的那面——而这也是印度的电影往往强调的东西,总是被一股浓厚的情感所包围的世界(有时候也不是,而是道德说教之类的东西)。

  名字与书

  这才是真正与书有关的作品。果戈里。看完本作让人不禁想读读看果戈里的书了。似乎那个时代的印度人阅读俄国作品的颇多,让我不禁回想起奥修的少年时代疯狂买《母亲》和《复活》的经历,觉得非常有趣。另外,书这条暗线又引出了主人公果戈里的名字,两条线索不断交织,谱写出别样而优美的旋律。被铭记在心的父亲的自白,以及那句陀氏的名言。

  Ashima

  这是在本作中我最喜欢的主人公。美丽优雅到不似凡人的Ashima。我们怎么能忘记她刚到异乡时昏黑的眼圈以及消瘦的面庞呢?而这个名字又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当她说:“我终于知道他为什么要去克里夫兰了,他是在要我独立。”在片尾,潘查米节再次来到的时候,在加尔各答的顶楼上轻抚西塔琴高歌的Asihma,看上去更加美丽动人了。

  音乐

  我喜欢那个吉他演奏出的颇有治疗风韵的旋律。而Susheela的歌曲的出现则让人又是一度惊喜。

  当然,其实像这样的一部电影我们可以任选一个角度来加以解读。但本作实在是一部结构精巧、密不透风的作品,所以就不在这里多说了。

  如果你想欣赏一部关于印度与人的情感、灵魂、以及美所演绎出的作品,就请一定不要错过本部。导演确实是一位对印度了如指掌的优秀者(或者是摄影师),在镜头下不断挪移光景的泰姬陵实在是太美太美了。

  《同名人》观后感(九):如果这是我的故事

  下载的时候我还很犹豫了一下,因为担心太闷,我电脑里太多我觉得闷没有耐心看下去的片子了。

  看到相亲的时候,就差不多进入了状态,等到故事到了一半的时候,我按了暂停键,到厅里和妈妈说这个故事,我说很象我们家的故事一样。妈妈就听我把那一半的故事说完,然后我说,我继续回去看了,事实上我觉得我的心情还有点小小的激动,只能借助于这样的讲诉让我的心情平静下来。

  故事后来就看完了。

  事实上要我说我也不知道说什么。

  我姐姐今年的回国,是她离开家第二次回来,转眼之间,她已经去了八年。嫁嫁(就是外婆)去世,是大前年的事情,有一年我姐姐准备回来,可是却怀孕了,然后又觉得孩子太小,飞机上可能不行,所以我外婆死前,是没有见到我姐姐的。前年我与我姐姐分别五年后再在美国相见的时候,姐姐说,她怎么就没等我呢,语音之中是难过的,但是我和我姐姐都没有哭。

  故事里的一对印度人也是,在美国的北方生活下去,离开家,生了孩子,然后有第二个孩子,以为一切都不会有变化,一切还在原地等待,然后传来的是她的祖母去世的消息,那是她第一次回国。她第二次回国时,儿子是高考的那一年,一家人回到印度,给所有人带上礼物,礼物有什么不记得了,只记得还有一把伞,丈夫还写了一个单子,每分配出去一个大概是划掉了一个。

  姐姐也是如此,零零碎碎的,只是有一次她和我说,好象国内的人都不怎么用美宝莲了,是觉得便宜吗?他们在国内用的,都是我在美国也不会舍得用的。我都不好意思送出手。

  我说,东方本来就是世界奢侈品的大国。我后来还加了一句,因为我们都不怎么化妆,所以你送也没有用。

  猫说,你姐姐显得好老呀。她只比我大一岁。

  有海外亲戚或者是件值得羡慕的事情,我辞职的时候,单位里有很多流言,大意就是,自然是出国了,才会辞职。我愤愤不平,有一个同事说,你为什么生气,这又不是什么坏话。花花安慰我说,没什么,那些人都是俗人。

  我并不无意在比较两国的政治制度,或者经济环境,或者大的发展,小的进步。

  但是真正让我难过的是,在意亲情,在意除了社会环境除了金钱以外的人与人的牵绊的是不是真的那么少?是不是所有人真的觉得,时间不存在,家里的白发之人既然能将白发染黑,自然就是没有老的。

  那些我觉得就象是墨汁中间一块白一样明显的东西,从来没有人看得到一样。是真的是因为认识的浅薄,书读得不够多,还是仅仅只是因为,那些心里的感情早就变质的太多了。

  我离开电脑时,故事里正放到那样一段,爸爸给儿子取名字叫果戈理,这个奇怪的名字,让儿子在读书时受到了一些嘲弄,果戈理是一个有点精神问题的人没有什么朋友孤僻的人,当然也不怎么符合现代的审美,我想他也没有什么钱。在儿子高中毕业的时候,爸爸辛苦地在书店里订了这本书,经过了几个月到来,显然,谁还在现代看那么一本古老的书。爸爸试图向儿子解释,这个名字的由来,儿子当然是不在意的,后来爸爸说,他和我一样,都在异乡渡过了半生。

  这是这一句话让我有点看不下去了。我和妈妈说这个故事,说这句话,妈妈说,当然他不能理解。我说,笨笨要是在美国长大也是这样。妈妈说,是呀,他在美国长大,他以为那里就是他的家。我们都有点难过,只是妈妈用格外乐观的语气说,“好在,他马上要回来了。”

  我们同事都喜欢问我,你们家笨笨的外语一定很好吧。

  我们都被英语考到怕了,怕到都忘了知道,英语只是我们一种选择。

  妈妈总说,笨笨回来时还是要在北京去玩一下,我也总反对,他那么小,能看明白一些什么呀。

  年轻时,你可以等自己,但没人等你。

  故事里的爸爸去世了,当我妈妈后来进来问我故事的结局是什么时,我告诉她。

  那个男孩子正一心想融入到美国的主流白人社会里,那时正在谈恋爱,他的妈妈花了很长时间,一个人在孤伶伶的房子里打了很久的电话,找到了他,告诉他这个消息。

  去美国的印度人,我想和大多数的中国人一样,都是在从事基础学科的研究,死是很意外的。

  男孩剃了头,想象一个印度人一样活着,他后来找到了一个印度圈子里的女孩子恋爱,结婚,他以为他懂得的文化,那个女孩子也懂,然后,那个女孩子爱上了一个白人,离开了他。

  故事的结局,男孩子在火车上看着《外套》,象他爸爸一样阅读。他的妈妈回到了印度,在恒河边唱歌。

  我和我妈妈讲完了这个故事,妈妈说,哎,你想认识你的文化的时候,她没有认识,她又想融入白人社会。

  不过我倒不是这样理解的,事实上,这个故事没有在反复强调两个民族,或者东西方文化的差异冲突,事实上,不管你接受不接受我相信这个世界总是会慢慢缩短各种差异,你选择一个所谓的正宗美国人,和打上各种印符的,美籍华人或者美籍印度人,并无太多区别,区别只在于,他是不是愿意和你拥有同一个世界。

  故事也没有反复强调作为第一代移民者和后来者之间的冲突,反而在强调这两代人之间的某种理解。

  一直到故事的结尾,男孩子都没有和他的两位爱人谈起他名字的故事,关于各种各样的好几个层次的理解的故事,也许他自己都觉得他可以去理解一生,但是还没有找到值得分享这些体会的人。

  回头看下载时,网上提供的资料,仍然想不起来到底是什么让我下了这个下载的决心,不过我喜欢里面的团结着“名字”的展开的故事,因为是美国的故事,属于印度文化特有的歌声和舞蹈都减少了很多,但是结婚的那场戏中,两个美国长大的印度孩子仍然表现了一些在他们血脉之中的美。

  不过有几处,我是觉得并不那么重要需要描写,比如,回到印度时,男孩子去长跑,家里的仆人去追他,想表现一下美印的差异,我觉得不大有必要,这样的差异,一定有的,但是对于整个故事情节都没有太多的意义。还有,男孩子因为看到了世界七大奇迹的泰陵姬,决定报告建筑也有点让人觉得转得太快了。

  事实上我觉得用了一个俄国的作者是比用一个印度的作者的名字更有意义的,人生的答案,也许并不是从一个狭隘的国家限定的文化中给出的,而是在于这个世界上存在过的,各国的伟大的人,他们也许已经共同给出,或者正在共同给出。。。

  《同名人》观后感(十):一点点巧合

  说一件相干又不想干的事情,大约五年前,我乘坐火车回家看望父母,在火车上阅读贺拉斯的《诗艺》。当时这本薄薄的小册子着实让人头皮发紧,我竟然无法读完。不想我的对面坐着一位老先生,对这本书发生了浓厚的兴趣。那时他看着窗外,对我说,读不懂很正常,也没有必要读懂,应该多去外面的世界看看,年纪大了就会懂。

  再说一件相干又不想干的事情,五年后的前几天,我渡完暑假,离开家乡回到大学返校。回来后就是吃喝不断,杂事满身,完全忘记了上车前母亲叮嘱到了要挂个电话报平安。后来母亲打电话过来我立刻哑口无言,连道歉也不好出口。

  所以,今天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我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不能仅仅说是共鸣了。在这个电影的开头,当父亲年少时,他乘坐拥挤的火车去家乡看望父母,手上是一本果戈里的《外套》,对面的老先生对他说,要走出去看看啊。如果说和我相比情节有所误差,那么只有之后的惨祸了,老先生一定是死于火车里,而年轻的父亲把生还后的每一天都当作恩赐,之后他去了美国,给自己的儿子取名叫果戈里,然后在五十岁因心肌梗塞猝死于他乡的医院。那一天前他的儿子果戈里带着美国女友见过了父母,然后去海滨别墅玩乐,把母亲叮嘱的平安电话忘到九霄云外。

  关于“移民电影”这个标签,总是过分地把电影内涵划得过窄,以至于让人兴味索然。事实上,对于每一个离开故乡的人来说,对于每一个身处西方文化和价值观冲击下的人来说,内心里都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移民。一代又一代人迅速老去,我们沉默的拥抱新世界,身不由己。当我们摆脱了移民两个字来看这部电影里一个普通家庭的三十年,就可以很平静、很淡然的去体会细微的情感细节。Mira Nair的前两部作品我并没有看过,但是可以想见,她并不会像李安一样,在电影笔触里承载那么厚重和深沉的文人气。虽然她想表达一些特殊文化氛围里的矛盾和冲突,但是这并非她所擅长。比如电影中段有一场儿子带美国女友见父母的场景,母亲对恋人牵手依然特别在意,但是镜头一笔带过,情节火速回归父子主题。似乎这只是为了应和一下移民家庭的背景。存在与否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什么呢?是母亲与父亲初识时父亲穿的那双鞋子,是儿子忘记打给母亲的平安电话,是毕业礼物——印度版的《外套》。

  Mira Nair的编剧精力,主要用在了亲情和爱情两条线上,不管是不是她本意,这或许是一个女性导演电影语言的必然所终。以至于,这部电影的所有闪光之处,都让我忘记了移民之类的狗屁,而专心致志于家庭里温馨复杂的感情流露。镜头干净整洁,剪辑有序,配乐也别出心裁,非常自然。不过可惜的是,如果我是Mira Nair,我就不会浪费一半胶片去讲她不擅长的画外音,当电影有了这种女人肌肤般温暖的节奏和质感,你没有办法也没有必要去讲那些“文化冲突”。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同名人》经典观后感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