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十夜》是一部由实相寺昭雄 / 市川昆 / 清水崇 / 清水厚 / 丰岛圭介 /执导,小泉今日子 / 松尾铃木 / 氏木毅主演的一部奇幻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梦十夜》观后感(一):再往前走你就明白了
是梦的写真。
第一个爱情的梦,導演實相寺昭雄的画面迷幻而明艳,故事时空观一下子错乱。有种舞台剧和现实剧,时间、空间穿梭交错的感觉,线索却很隐晦,比看西方导演拍得短篇集还要费力…
第三个梦“孩子”,是传统惊悚片风格,在多重空间中的叠加,一个男人在梦境中,以东方轮回的思路,经历过作恶、自我杀害、宿命复仇、前生来世的感受而觉醒。从这部来看,日本人中国人在内的东方人都是善于向内深挖根源的,也因此用先自我后外界来观照检肃内心和世界的关系。(大叔主角眼睛好大很好看)
第四个梦“童年”很明确,是试图追溯童年记忆来联系解决现实的困惑。红衣女孩,蛇,失踪的大海,呕吐的现学,生病的童年,半壁上的“正”字。我们善于遗忘拐走童贞的怪老头,却忘不了贯穿其中的迷惘和孤独。
第五个梦“恐惧”,典型日本恐怖片,血腥场面+惊悚氛围营造。很熟悉的被追击的恐惧,应该是来自于对未知的逃避。本以为是讲人生没有办法重来一次避开罪和祸,后来发现,是在讲人类对自我的厌恶,每个人都有更丑陋的个性层面,试图在人前掩盖却无法摆脱,最终是,相亲相爱的美和丑 苟且在一起,是所谓真实的世俗生活,有意思。
第六个,“奇迹”,电子乐和breaking、locking歌舞的荒诞和主角灵活的肢体语言,让这短片完全变成了一个超级恶作剧,斧头帮的日本分会。心里有手下才有,不拘招式,这是天才和平庸的区别。里面有个大咪咪女人一闪而过。
第七个,“孤寂”,动漫唯美营造的凄绝。。。就是画面美得不行,还是没耐心看懂。
第八个,没耐心看完。困。
第十个梦很好玩。人类,讽刺调侃男人食色欲望的丑陋,最后升入太空,幽默十足。日本的猪的形象让我想起了千与千寻里的食客。
……
对日本人对玄学和哲学的理解和解读方式,表示永远不能完全领会。
以后也要把自己的梦也整理到一起。
《梦十夜》观后感(二):一点点感想
2 、与很多大家理解不一样。武士为何要去悟道,悟道本就是和尚的事情。可能夏目所处的时代中,很多人用自身所专要求夏目和他们一样精通,但是这根本不可能啊。最后武士因为长期悟道,却难以再拥有武士精神,有点邯郸学步的下场,和尚竟说了足以。社会有点残酷啊
3、带有点小恐怖啊,谋杀了自己的童年让人痛苦,可以这样理解吗?
7、没仔细看,看了评论后,或许正如评论家所言,表现了夏目对于日本肆意扩张军事版图的担忧,所行之路必将孤寂切毁灭。
8、没仔细看,小孩子挖出来一个奇怪的东西,爸爸开始幻想了,到最后吃饱了。这是什么???额,或许当时就觉得东西越大就越好,比如中国是个好地方,根本就不管对日本有没有用,就要拿回来,里面的大叔表现的是美国之类的国家,坐享其成,然后觉得要一点好处就饱了?对于那个欧外老师,也不明白,夏目的外号?精通西方的知识吗?带了帽子好像是有点这意思,也表达夏目他是一个自由派,而对面那个人是保守派。从天而将的大物(中国),该怎么处置,或许也夏目当时在思索的
10、哈哈,松山演的,蛮好玩的。不可以貌取人~!大概这个意思吧。
《梦十夜》观后感(三):我做了这样的梦
今天的电影导演×百年前的夏目漱石
爱情悟道孩子童年恐惧
奇迹孤寂灵感离情食色
前面说到《梦十夜》差点跟《果酱短片集4:五目迷色》(目迷五色?)一样留下遗憾,同是水果拼盘的两部电影,管它里面是香蕉苹果哈密瓜,其实不用瞧也知道它们的可看性往往只够还行的评价。原因在于:即便有那么几个家伙才华过人,却没办法避免被其他晕招连连的人拖后腿。
但如果你因此就惊呼要节省时间,投入其他新片怀抱又实在过了。至少在2008年,只要天不塌下,《东京》、《8》、《纽约,我爱你》还是会继续一人一段的“拼盘热”,放眼前不想看都不行。
在《梦十夜》中,个人的出发点是看市川昆、西川美和。11个导演中(天野喜孝、河原真明一同导演了其中的第七梦动画一章),实相寺昭雄与市川昆先后在2006年和2008年去世,这也给《梦十夜》的百年之说更添了些死者已矣的严肃色彩(一梦百年?)。夏目漱石在1908年完成《梦十夜》,一百年后,如同遵照当年的约定,它以十个短片的形式被搬上了银幕。它采取了不同的表现方式,舞台剧、默片、恐怖片、诙谐剧等等。最后的奇趣效果也是大相径庭,有些故事简直真是该导演在做梦时拍出来的。如果观众困惑,最好的搪塞理由就是:我做了这样的梦……注意,是我。
当初在期待影片时恰好看过了原著,所以对几个故事印象深刻,尤其市川昆、清水崇外加恶搞的最后一梦。相比较下,第六梦跳舞的工匠运庆倒不是我所兴趣的一段。想想没心没肺的庄太郎,后头还跟着一条狗在追咬他的肠子,实在乐得不行。这可不是猛然在范桑特的《迷幻公园》里见到半(两)截人——更千万不要想到杜可风的“三条人”去,就是纯粹为了恶搞。至于数美女、划正号的恶趣味,倒可追忆起当年《果酱》行定勋的“正义”,稚气未脱的妻夫木聪用另外一种方式打发青春的无聊。
能引起同类联系的梦有不少。第四梦中,原著中的变蛇老头被拓展延伸成少年往事,末世色调中,借题发挥的失事飞机扑向大海,将故事呈现出了如盐田明彦《恋爱复活》般的生死情境。第七梦中,极尽能事的动画效果渲染,成就了一条死亡后永生的发光大鱼,疑心在那一刻见到了天上的星云,俨然《珍爱泉源》的动画翻版。便是上面说到不算喜欢的第六梦,从演员的相仿和可怕的KUSO,一样可以联系到去年的《舞伎班》。然后呢,山下敦弘的第八梦死活没看出个所以然,而西川美和的第九梦更是在高期待下,化为一个错愕:这个“家国梦”就是她导的?
我并不急于说出我所喜爱的几个梦,当然它们一样可能成为他人榜上的黑名单。那先说说比较 “飘”(意为抓不住的梦,即通常说的不知所云)的梦。第一梦,百年的爱情,好吧,是我没进入做梦的状态,我应该去重翻夏目漱石的原著小说,末了,嘀咕上一句实相寺昭雄的晚节真是不保。第五梦,这个“现代梦”的乐趣远远比不上调侃市川实日子的眼睛部位像哪个朋友,又或者她总算比松子里的妹妹气色好了些,以及荻上直子的《眼镜》快要出来了吧。
市川昆的第二梦应该是最接近原著的翻拍,打出来的对白完全就是在重现。他采用了戛纳60年致敬短片中葡萄牙99岁老人奥利维拉一段相近的方式——似乎没有先后之别。有点黑色幽默的悟道,也许真有一把年纪了才能那样豁达,市川昆的梦中还有老和尚的几分面目狰狞。唯一疑心的是这种褒奖里有多少对于老人的同情分。
中意第三梦绝不是因为拜得清水崇的恐怖大名,事实上我一直觉得拿小孩鬼头尖叫来吓人的方法是最无趣且低廉的方式,所以恐怖大师的头衔更愿意封给怪叔叔三池,而不是中田清水。这个背怪物的梦中,清水崇找到了他所擅长的瞎眼小孩,丑陋不堪。然而,它却不是为了恐怖那么简单(比方还可以减弱树林中的光线)。断头的地藏菩萨像,即便只是在文字中表达,都有一种可怕的力量,将之称为阴影不知道是否合适。在解梦上,第三梦套上了夏目漱石的真实经历,同时将菩萨故事换成了妻子的说法,反而在“杀死自己”的第三梦中有了全新的力量。然而,你也可以相信,它不过是个怪梦而已。
http://www.mtime.com/my/moviel/blog/976972/
《梦十夜》观后感(四):夜夜忐忑 恶梦连连
夏目漱石 短篇改
6奇迹 机械舞奇人造木雕 像由心生
梦氛围 超现实表现
7 C6 T5
《梦十夜》观后感(五):这是特别不美的恶搞
为了阻止恋人相会而学鸡叫的天探女,在电影里变成有着恐怖独眼会喷血的木乃伊加咒怨女鬼。
我虽不知道真正的天探女是什么德行,但夏目漱石书里绝不会给人这么恐怖的画面的。本是一个女人骑着白马要赶在天明鸡叫前见将死爱人最后一面,却被小鬼阻碍而在悬崖边岩石上留下永远遗憾印记的美丽故事,被拍成了百分之二百没有美感没有爱的恐怖片,那天探女爬出来的时候我唯一的反应就是,卧靠,有没有搞错!
还有那个等待百年的爱情,男人看日出看日落,等到一天看到女人墓前突然盛开的百合花,他亲吻百合花然后猛然意识到,啊,原来百年已到。这个关于爱情考验的平静故事,被弄成特别莫名其妙的舞台剧形式,莫名其妙的烟雾和灯光,窗外巨大的摩天轮,死掉的金鱼和一个不知有何作用的色老头。它想表现时间混乱,一个时钟来来回回,女人面无表情说:“金鱼再买一只还是会死的。”那已经是等待一个一百年后的事情了,那爱情变成了一个无限制百年循环夹杂恐怖白面具的惊悚续集了。可那本就是个爱情故事啊,爱情故事即使在梦中也不应该变得诡异混乱啊。
总之,把我看得折磨得半死。
夏目漱石是个特别敏感并容易神经紧张的人,但他对爱的渴望一直都是那么的严肃和热烈。
《梦十夜》观后感(六):百年十夜梦
因为看过《梦十夜》而又不觉得有传说中那么厉害——“在漱石的创作生涯中占有奇瑰的一页”、“异常奇丽”等等——所以很想鉴定一下同名电影,看看日本电影人如何理解国民大作家。
我忘了一点,读译作总是隔着一位译者,看改编电影同样隔着编导和演员,且后者的自我意识越强,越难忠实原著,所以电影《梦十夜》就成了一锅荟萃十样小菜的杂煮,偶尔出场的夏目漱石于纸上写下“我做了这样的梦……”,旨在点明影片出处,事实上,连在这个“我”里,夏目漱石的存在感都稀薄得很。
现今的日本电影界,确也难以找出一位堪负重任的导演,拍一部完整、细密的《梦十夜》,所以《梦十夜》百年祭之时,上来的仍是一碟拼盘,就像当年为纪念卢米埃尔兄弟和电影诞生百年而拍的《卢米埃尔与四十大导》。每人一块地各自种花,看上去极是异彩纷呈,却早已远离为“生存罪恶感”所困又神经衰弱的夏目漱石。短片集的好处是,你总会发现适合自己口味的那盘菜,也会在品评高下中获得愉悦。我期待的是市川昆和山下敦弘,结果发现清水崇和松尾铃木更出彩,这也算意外的收获。
梦境给人的印象是否强烈,除了复杂的情节还应该看其氛围,这部电影里要说气氛,还数实相寺昭雄的第一夜和清水崇的第三夜最高。实相寺昭雄的画面感很出挑,一股浓郁的和风幽香与《姑获鸟之夏》、《乱步地狱·镜地狱》一脉相承,而同样一以贯之的还有内容的单薄。清水崇的“孩子”仍秉承他擅长的“咒怨”风,紧张感夺目而来。清水厚的第四夜“童年”则纯以色调取胜,给人整体印象比较平淡。
再说脚本的功力。市川昆的第二夜“悟道”与原著的感觉最搭调,黑白默片复制了一个压抑的梦,修改后的情节更像一篇微型小说,将夏目漱石的困惑化为市川昆的豁朗。要说这一段有多好,其实也未必,但对已故的市川昆,毕竟怀有一份尊重。第五夜“恐惧”与原文出入较大,从一段神治时代的怪梦演变为现代人的精神压抑与内心分裂,不怎么好看。最不着调的还是山下敦弘,原本第八夜我就没看明白,他的短片更匪夷所思,大概他自己也在做梦……
松尾铃木的第六夜“奇迹”我最喜欢,主演阿部隆史及片中大量论坛用语、夸张表演都令人想起去年的《舞妓班》,乍一看去纯属恶搞,实际上却相当忠于原文。喜欢它是因为它很提神,之前的五部要么压抑要么惊悚,好歹来了一部娱乐点的,不免令人心怀感谢。第十夜“食色”当然也很kuso很强大,可惜一鼓作气,再衰三竭,看到结尾我的兴味已差不多阑珊,要怪就怪《梦十夜》是一部短片集,而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吧。
至于天野喜孝的第七夜与西川美和的第九夜,一个无甚惊喜一个令人疑惑,水准平平。综上所述,参差不齐、情趣不一的十段短片凑成了一部中庸的《梦十夜》,看过之后也许会激起人们阅读原作的兴趣,却无助于理解夏目漱石的用意。百年之前的深切与疼痛,百年之后只剩下了一点风格一点想法。回过头来看那张电影海报,漱石的黑白头像叠在花花绿绿的人面拼图上,一脸忧怨,倒是有几分讽刺。
http://bodhicat.blog17.fc2.com/blog-entry-222.html
《梦十夜》观后感(七):梦本无限
我不知道别人的梦是怎样的,但在我的记忆里,我的梦似乎总是一个个断面(picture),而不是连续的motion pictures。如果普遍如此的話,那么用电影的形式来表现梦境,本身就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更别说整部电影只用来重现梦境。这就相当于仅仅靠几个记忆的断点,期望复原一个完整的故事。断点之间的线还有线组成的面,完全依靠创造力和想象力,好比站在一个只有立足之地的孤岛,周围是浩浩汪洋,唯有四顾茫然。因为无限的可能性,因此可以有无限的演绎(interpretation),当发现电影的演绎和我们所预期的大相径庭时,我们应该妥善处理这份失望。
电影给我的总体印象是四个字,离奇怪诞。而离奇怪诞恰恰是梦的特色,如果梦和平时的生活无异,还是被强大的必然律束缚着,人类便丧失了自己仅有的乐园和仙境……电影把握住了这一点,成功与否暂且不論,但我们就不能說它失败。
真正将我击倒在地,让我久久不能起身的是第七夜-孤寂。从第一到第六夜,实在是越来越离谱,第七夜干脆成了动画……可是无论动画或是真人,目的都是还原梦境,只要能再现梦的氛围,任何形式都无所谓。梦本来就是一种精神氛围,它是弥散态,而不是凝结态的。放在电影上,它就要求电影能用第一个畫面营造出一种恰当的氛围,将观众的心包裹托起。
我就喜欢看第七夜,反反复复地看。里面的英语实在太悦耳,百听不厌……
巨人船工吟诵的诗句,总是让我想起屈原的《天问》。这种似问实答的诗句“西沉之日的目的为东方,是是或非?东升之日的故乡为西方,是是或非?寄身海上,随波逐流……”,只属于深味生命之孤寂,“流光匆匆把人抛”的那少部分人。
最后跳海那段实在震撼,孤寂的生命如何实现飞跃,如何融入到永恒和无限中去?它让我想起了泰戈尔的一首诗 Brink of Eternity,而主人公纵身一跳的船尖便是他的Brink of Eternity。
quot;Oh,dip my emptied life into that ocean,
lunge it into the deepest fullness.
Let me for once feel that lost sweet touch
in the allness of universe."
《梦十夜》观后感(八):梦境的真实
晚安,好梦......
365天,每天道一次晚安,足够让你安然入睡么?
梦十夜,爱情、恐惧、梦幻、回忆纠缠在一起。谁能把一场梦的原因理清晰呢?为什么我会做这个梦,从入睡后第一次睁开双眼就询问自己。所以十夜不足为到把梦境的原理讲求清楚,或许算作一种选择和代表性的征兆。
变身为巨型火红的鱼,身后长长的飘带般的鱼鳞飞扬,在漆黑的夜空划出一条优美的弧线。只有梦中才有的景象,只有梦中才有的自由。
关于心底最害怕的事情,一一呈现,似乎要隐瞒的情节,让人也面面相觑坦然告之。
虽然是十个不相干的故事构成,并用十位风格不同的导演指导,但是它们展现的不但是书中曾提到的瑰丽梦幻的场景,更是人生层面的剖析,用荒诞和离奇的情节搭构出理性的认知。我想这就够了,有机会还是要看看这本书,呵呵。
《梦十夜》观后感(九):仅仅靠荒诞的第六夜和第十页撑起整部电影
要说电影中这几个导演的水平参差不齐绝对没有冤枉的意思。
是个梦境中,很多篇章我都有忍不住去快进甚至是直接跳到下一个章节的冲动。
很多故事给人故弄玄虚,却又经不起推敲的感觉,包括后来的清水崇,清水厚的恐怖风格的梦境,我也是完全不感冒。(想当初我初中看清水崇的咒怨是睡着了的)对这个电影就丧失了不少的信心,因为确实当初是抱着很大的期望看的,毕竟梦境是个很好的题材,一不小心可以发挥成很优秀的作品。
电影试图表现梦境的场景和其中隐藏的潜意识,并且反射梦境在现实生活中的影响。但虽然说是梦境,但要让观众被其打动并且信服你不是在扯淡,不仅仅要做到有梦一般效果,而且梦的实质也应当是很重要的成分。一些导演便是犯了这样的错误,把短篇拍得不明不白,搞不清楚它想要表达的是什么。如同豊島圭介执导“恐惧”的一篇,刚开始女主角在一篇雾霭笼罩的平原上骑马奔腾的话画面让观者感觉“OH YEAH,精彩的故事终于要来了” 结果到了最后,发现故事确实实在是太单薄,过于形式主义,题材也相当的不新颖了,尽管美工做得极其漂亮(第七页的CG短篇也是,做得真的是美轮美奂让那个人陶醉,可是故事确实太&……%¥),演员市川实日子的加盟也增色不少,可依然会让本来观众在刚开始升起的热度冷却下来。
但我依旧给电影打了“推荐”的评价,是因为第六夜和第十夜做得是非常之优秀。
在经历了前面失望的观感,演到第六夜的时候我确实已经是提不上力气。可以英文出现的有趣的字幕对话的出现让我有了些兴趣,黑白的胶片,却很闹腾,电影节奏很快,直接进入了主题。在一个荒山野岭般的地方,一个仿佛还没有开花的村落,疯逼了一样的崇拜一个雕塑家运庆。只见次男一出,十分精湛的机械舞加迷幻的电子乐配合,实在是搞……值得一提的是雕塑艺术家UNKEI也的确是找来了在街舞界相当有名气的机械舞强人TOZAWA(尖叫)来“饰演”,TOZAWA的怪异而精彩的舞蹈和周围演员夸张的表演让电影一下子从之前的沉闷跳了出来,具体的不用多说,想看的看一遍就好了。导演松尾スズキ是当年《恋之门》的导演。当时看得我之吼:短篇就应该这么拍嘛!!!
最后山口大雄的第十夜,由新一代偶像松山健一主演。在一开始我对这小子在电影里面的表现是很期待的,一等就等到了第十夜。的确是颠覆性的认识……边走边掉内脏,肠子还被狗咬的出场很是暴躁。松山健一饰演的庄太郎外貌协会的设定也很有趣,满是让人喷笑的环节,相当漫画的拍摄风格。让人不禁觉得是《杀妻总动员》和《恋之门》的结合,甚至比二者在拍摄手法上还咬夸张大胆。
光是仗着这两个梦,就可以买个碟回来看。若是想省钱下载的话,必定不能享受D9效果的震撼了。纵使是那些内容上不太优秀的作品,但摄影都相当不错,整个电影的摄影、音乐(前面几章的配乐通通是远藤浩二!!!)都相当不错,值得在背投电视机上播放。
《梦十夜》观后感(十):市川崑最后一页与夏目漱石的一个梦
古老的寺庙,幽深的长廊。无法悟道的武士。
市川崑给夏目漱石的故事添加了情节。
“唯有一死。”“下不了手。”
“你连切腹也办不到……”“如此已足矣(それでいいのだ)。”
“如此已足矣。”92岁老人通过影像留给人世的最后一句。对白?独白?“如此已足矣。”黑底白字,是巧合,何尝又不是命运的安排。
附-夏目漱石原著
梦十夜之二
做了这样一个梦。
退出师傅房间沿着走廊折回自己房间时,只见房里已点上昏黄的座灯。单膝跪在座垫,拔去灯芯时,花形的丁香油噗咚掉落在朱漆的灯台上。同时房间也顿时明亮起来。
纸门上的画出自芜村(译注:与谢芜村,1717-1783,是俳人亦是画家)之笔。墨色的柳枝浓淡分明,远近散布在画中,打着哆唆的渔夫斜戴着斗笠,走在堤防上。壁龛上挂着文珠菩萨的挂轴。香已燃尽,但房间角落仍飘荡着香味。这是个偌大的寺庙,附近一带万籁俱寂,冷森森地毫无人迹。圆形座灯的影子映照在黑漆漆的天花板上,仰头一望,总觉得影子活像是有生命似的。
我依然单膝跪在座垫,再用左手卷起座垫,右手伸进去一探,那东西果然还在。既然在就不用担心。把座垫铺平,再盘坐其上。
你是武士。既是武士,不可能无法开悟。师傅如此说道。又说,看你修行了这么多天仍无法开悟,你大概不是武士,是人类的渣滓。我笑着回说,您生气了?
师傅愤愤回道,不甘心的话拿出你已开悟的证据出来!说完把头转向他方。真是岂有此理。
待隔壁大厅壁龛前的座钟下次敲响前,我一定开悟给你看。等我开了悟,再入师傅的房间。那时,再以我的悟道交换师傅的首级。若无法开悟,便无法夺取师傅的性命。所以,我非要开悟不可。因为我是武士。
若无法开悟,只能自刃。武士一旦受辱,怎能苟且偷生?不如死得壮烈。
想着想着,手又不自觉地伸进座垫下。顺手抽出一把朱鞘短刀。紧握着刀柄,甩掉刀鞘后,冷峻的刀光瞬时划亮昏暗的房间。宛如有一样骇人的东西,自我手中嗖嗖奔逃出去一般,然后再聚集在刀锋上,将所有的杀气凝聚于一个点上。当我凝视着这把被缩聚成针头形状,又在尖端被强迫磨尖的锋利刀刃,顿时兴起一股想扎人的冲动。全身的血液均流向右手手腕,使得握住刀柄的手掌湿黏黏的。双唇抖颤不已。
将短刀收进鞘内搁置在右后方,我结跏扶坐。……赵州曰无。何谓无?我咬牙切齿地骂了一声臭和尚。
由于臼齿咬得太用力,鼻孔猛冒热气。太阳穴抽筋得很痛。双眼也睁得比平常大两倍。
我看得到挂轴。看得到座灯。看得到榻榻米。更看得到师傅的光头。甚至听得到师傅咧嘴嘲笑的声音。真是岂有此理的臭和尚。说什么也得砍下他那个光头下来。好,我就悟给你看。舌根不停地念着“无”、“无”。明明在念着无,我还是闻得到房里的香味。搞什么鬼?也不想想自己只是根香!
我出其不意地握紧拳头不停殴打自己的头。再咯咯作响地咬紧臼齿。两腋汗如雨下。背脊僵硬得像木棒。膝盖骨突然疼痛不堪。即使膝盖骨折了,我也不在乎。可是,好痛。好难受。“无”却久久都不显现出。以为已进入“无”的境界了,却立刻被疼痛拉回。气死我了。既懊恼又不甘心。双颊泪如泉涌。我真想一头栽到巨岩上,来个粉身碎骨。
不过,我还是强忍着痛苦扶坐着。即使胸腔充满无法忍受的苦闷,我还是忍住了。那股苦闷急躁地想抬高我全身的筋肉,再自毛孔往外逃窜,可是四面八方都被堵住了,找不着出口,状况极为狼狈。
不久,我有了异样的感觉。座灯、芜村的画、榻榻米、棚架,好似都消失了,可是又好似都仍存在着。话虽如此,这并不表示“无”已现身在我眼前。我只是马马虎虎坐着而已。然后,隔壁房间的座钟开始响起。
我吓了一跳。右手马上搁在短刀上。时钟又敲了第二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