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一部由陈俊良执导,董洁 / 何润东 / 陈冠霖主演的一部爱情 / 武侠 / 古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新梁山伯与祝英台》观后感(一):爱小马,但坚决站稳原cp!
最近重温中,请让我吼一句:这令人作呕的友情哦!你们怕不是对友情有什么误解!!!
看评论,竟然都独爱马公子…那我就弱弱的表白一下我们梁祝原cp吧…
个人觉得,这个小时候看过的三部电视剧版本中最好的一部了。无论是场景服饰色调,还是故事人物设计,编剧还是很有逻辑性的。
首先要申明,很喜欢小马同学的,心疼这孩子但无奈,三观不同怎么谈恋爱呢?祝英台的个性注定了她不会妥协自己去怀揣着一个人又爱上另一个人。
好像挺多人吐槽梁山伯的,我是没什么感觉,反正除了动画版,这版是最让我满意的梁山伯了,颜值什么的就更是无所谓了,何润东有那么丑吗???
但这部里,梁山伯和祝英台的契合度很高,让人莫名感觉暖暖的。所以虽然小马同学很帅,但我依然很难想象祝英台选择他是什么样的。
《新梁山伯与祝英台》观后感(二):文才与英台
陈冠霖饰演了史上最高富帅的马文才,因为长相标致的他,多少人看不下去梁山伯,完全盖过了男主光环!他把反派角色演得有血有肉,有款有型。祝英台居然不要这样的马文才,和那样的梁山伯在一起了!人高马大,形象粗犷的何润东完全不符合梁山伯文弱书生的形象。也许,换个人来演梁山伯,大家也不会一边倒的喜欢陈冠霖的马文才了。我认为,梁山伯的选角是本剧的败笔,后段的剧情相比前半段书院部分的紧凑精彩也过于扯和拖拉,倒是这版电视剧的服化道是目前为止多版梁祝里最华美的。书院场景景色宜人。剧中书生们的多套服装都很养眼,白衬蓝纱学士服,白长衫黑罩纱亦或是一袭黑袖边的白衣,还有紫白相间的练武服,看得人赏心悦目。尤其穿上这些服装的陈冠霖是那么英俊,他跟董洁扮演的祝英台站在一起画风和谐,而一看到五大三粗的何润东出来装文弱书生,我就快进。董洁有段在青楼高台上长袖起舞的画面很美,她本来就是学舞蹈出身,整段舞行云流水让人难忘。这剧让我深刻体会到颜值和气质是多么重要。
最近脑子一热看了董洁版的新梁山伯与祝英台,看了十几集,完全沉迷于马文才(陈冠霖饰)无法自拔,小时候看的时候很讨厌来着,现在他简直是全剧的颜值担当啊向男色低头……个人认为这个马文才是全剧最大的亮点啊,古代版的霸道总裁,能文能武,帅气多金,骄傲的他为祝英台付出了太多,一往情深,却始终得不到对方心里的一点点位置。不太喜欢何润东版的梁山伯…太傻太笨而且又是现在不受欢迎的老好人……不说了,沉迷陈冠霖大叔沉迷马文才无法自拔英武霸气马文才
《新梁山伯与祝英台》观后感(四):回头重看,颇多感慨
其实剧本应该加大士族与寒门的明争暗斗。梁山伯与寒门子弟,马文才和士族大家,而祝英台却去打破这种深深社会隔阂,所以招到了士族子弟的刁难,梁山伯不幸中枪。
这禁使人想起徐克版梁祝的一句台词‘’要怨就怨你们生错了地方,生我们这个汉室没落的时候,人人都那么虚伪,迂腐和势力,要怨就怨你们太多想法,年少无知到以为你们不喜欢就可以改变周围的人,以为靠你们两个人就可以改变这个时代!”而祝英台,过于理想的自由主义精神,又错误的把同袍之情当做爱情去看待。她对梁山伯的种种好,其实混淆了爱情与友情,甚至她并没有想过,梁山伯需不需要这段婚姻,梁进入书院是去读书,做官,孝顺他的母亲,而她和马文才这种类型是去拿个镀金证书。马文才与她下山的种种,英台公众场合提钱,相信一位陌生大叔,无不表现她的任性,最后如果结局能够改成,梁山伯爱的是相同样貌的祝英台而非九妹,祝英台最后知道了真相,这种命运的作弄与玩笑,终于使得这个女子尝到了苦果,最后在坟前自刎以这种悲壮的方式像天意做出抗争,结束了这段世俗无法容忍的爱情。不过编剧们总是峰回路转,紧急刹车,立马让梁山伯爱上女性祝英台。
以往版本中马文才总是要么就是人渣要么就是小丑,而此版高明在结合时代背景塑造了一个真实的士族子弟,残忍好斗冷酷优秀,恰恰梁山伯被塑造成了理想的人,祝英台大胆追求的完美爱情挑战男权社会的衬托。
最后马文才变狠着实狗血,不黑化怎么能显得这份爱情的悲剧?其实仔细想想,悲剧制造者
难道不是祝英台的任性和对这个社会浅显的认知,以小儿女情,毁了一个大好青年梁山伯呢?
《新梁山伯与祝英台》观后感(五):小剧评
提示:本人梁祝党,文里有提到马文才,纯粹个人想法,不撕。。。
这剧就是所谓的“前面笑得有多欢,后面就哭得有多惨”。。。前面让我笑出猪叫声,后面用掉了一大堆面巾纸。。。
本剧让我最惊喜的就是配乐,真的特别优秀啊~片头片尾特别好听,感染力强大到我一直跳过片头片尾,因为我担心会听哭。。。
至于剧情还可以吧,但是有些地方真是分分钟想给编剧寄刀片。。。
对于马文才,评论很多人都说他是因为小时候的家庭环境造成他如今的性格,但是他的所作所为就可以因此被原谅吗?别反驳我说你没有这个意思,既然能说出“都是家庭环境造成的”的话那就是持有“情有可原”的态度。
还有人说后半部分马文才被强行黑化,我想说与其说后半部分被强行黑化,还不如说是前半部分被美化太过头,他本来就是个心理扭曲的人。所以颜控们请说你们是喜欢陈冠霖而不是马文才,不然你的三观会有点吓人。。。
再说他对英台的感情,英台男装时拼命接近他对他好,个人认为他只是想和梁山伯竞争,特别是当梁祝两人名状第一的时候他的这种情感更加强烈。
知道英台是女的后,其实也只是想和山伯竞争,剧中马文才对于英台的感情多次表现出“比赛”“打仗”“抢”,到最后当马家父子得知祝家同意梁祝婚事时他竟然说出“我不爱她了”的话,然后开始强行下聘。这时的马文才让我彻底颠覆,他纯粹是在占有。
再谈梁山伯,我当初就是冲着何润东来看的,果然没让我失望,并不觉得他的身材和颜值有多对不起这个角色,因为他的演技是真的好,把山伯的憨厚、温文诠释得很好,而且还有呆萌的感觉2333特别是他的哭戏让我真心佩服。很多人评价他是“整容般的演技”,可见他的演技毋庸置疑。(虽然我觉得并不是整容般的,因为我觉得他很帅很耐看啊~而且他笑起来真的特别苏特别暖~!除了这张是在豆瓣抱的之外其他都是自己截的图而祝英台,这个就不多做评价了,很有英气而且活泼可爱又长得美,嗯挺成功的演绎。个人最喜欢八哥、祝爹、巨伯和山伯,各有各的萌点呢~
《新梁山伯与祝英台》观后感(六):几多滋味几多愁
莫说故事老套,莫说陈词滥调,新瓶装老酒,几多滋味几多愁!
再看梁祝,被何润东的男孩式傻笑吸引,被董洁男装版的潇洒俏皮吸引,
被马文才出挑的气质吸引(暂忽略他坏人的角色本位),被曲鑫演的巨伯和英台的大哥所吸引,还有诗经的美好意境,及片尾何润东那浑厚低沉的《双飞》。
-----------------------
看到后来来补充的,太喜欢马文才了(怀疑编剧也是马迷~!)我们的才才为了英台可以委曲求全,可以忍痛割爱,可以心急如焚,可以放下他那高傲的头颅,可以为她勇敢地追求,连我都要质问英台一句:为什么?!为什么你不可以给我一个机会呢!!
------------------------
不等来世再相约今生就要无恨无悔
不问前缘我是谁只管今尘和你日日月月
我愿与你雪中泥红尘寸寸泥中血
朝朝暮暮相依偎
我是萍你是水
相逢相爱不是罪
地久哭天长泪
为你染红我的血
我愿与你双双飞我愿与你双双飞
今生有了你我梦一回
来世等你将我醉
我愿与你双双飞
飞离红尘是与非
不如天上比翼蝶
--- 双飞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衿,悠悠我思。
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
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 影评
《新梁山伯与祝英台》观后感(七):浅评07版《梁山伯与祝英台》
07年五一期间的4号及5号,在一连串泪水的陪伴下,看了由董洁、何润东主演的07版《梁山伯与祝英台》:
祝英台-董洁饰演
清新、可爱的董洁将一位才貌双全、胆识过人又异常坚毅、勇敢追求真爱的家户喻晓的古代传奇女子-祝英台诠释得相当到位,表演也不落俗套,很是清新自然,让人耳目一新。片中的男装打扮也颇有英气。
梁山伯-何润东饰演
刚开始看何润东饰演的梁山伯时,心理很有排斥感的,后来随着剧情的发展,就潜移默化地接受了他。扮相有点怪,怎么看都不觉得像一位文弱书生的样子。虽然装扮确实有些差强人意,不过表演还算蛮到位的:梁山伯的大智若愚、大勇若拙及温文尔雅、善良质朴的形象表现得合情合理,一点也不唐突或者夸张。所以总体上,还是不错的。
马文才-陈冠霖饰演
该片的另一亮点,就是帅气、霸气的男二号。该片塑造了一位有血有泪的有别于以往版本的让人又恨又怜的马文才,陈冠霖也将这位霸气十足、时而深情,时而自私、暴戾的反面人物演得有模有样,现在仍能清晰记得他含泪的眼眶及悲戚的神情.
此外,还有万弘杰饰演的宽宏大量且对妹妹疼爱有加的八哥祝英齐、岳跃利饰演的把女儿当做生命来疼惜的祝员外、邬倩倩则饰演严肃但其实爱女心切的女强人般的祝夫人、寇振海饰演的明辨是非曲直、正直公平的尼山书院山长王世玉、詹小楠饰演的绝色才女谢道蕴、姜鸿饰演的由大家闺秀沦为青楼歌妓的黄良玉.......在我看来,该剧对人物的塑造,总体来说是较为完整和到位的。每一位剧中人物都有自己的个性,都不是可以用绝对的好人或者坏人来评判的......
还有值得一提的是该剧的主题曲《远方》及片尾曲《双飞》,都是很好听、很感动人的音乐。每次听都有想哭的冲动。
远方
演唱:红布条 李悦君
怎奈黎明不懂哀伤 双人成单。
风 吹不动沧桑。
雨 轻弹在眼眶。
我在远方 盼到心慌 山海苍茫 触景情伤
我在远方 花落心残 生亦何欢 死也难安
你在远方
我在远方 最是情难忘 忍不住惆怅
我在远方 惜君如常 天上人间 蝶舞成双
你在远方
《新梁山伯与祝英台》观后感(八):千丝万缕
好久没有花这么多时间来看一部电视连续剧了。特别是现在,各种事情纷至沓来,忙不完学业,做不完的功课,还有众多一直想探的究竟。但看完第一集,就再也放不下,所以任它何事也没有能够动摇我一鼓作气看完《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冲动。本以为,看完了,也就放下来,但却发现脑子里已经被这千古绝唱所有沾满,梦中,课堂上,走路,无时无刻不在回味着这部放人流够了眼泪的巨制。
说起这部改编过的《梁山伯与祝英台》,第一个让我喜欢的理由是董洁的表演。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微笑,每一个动作都拿捏的恰到好处。不多不少,不做作,不拖沓,让我见识了一个心中理想的英台形象。说起,在这部剧中,英台承受的甚至要多于山伯。英台是对这段恋情的未来认识最深刻的人,她知道她如果爱上山伯会面临什么后果,加上临行前在祖先面前的重誓,英台所承受的远比山伯的一腔治水热情要多的多。纵观整个剧情,英台从未退缩,不管是在尼山书院,还是回到祝家庄,英台总是非常勇敢的去爱。直到最后,受到八哥过世和家庭重担的双重打击,才不得不有所妥协。但即便如此,在见山伯最后一面时,还是倾诉其心;并在山伯离去后,到其墓地,完成拜堂这最后一环。看到这里,我已经泪如雨下。英台最后对山伯的深情诉说,想着就会觉得心痛。没有琼瑶式的肉麻语言,简单的几句话自然深刻,而董洁的表演则入木三分,将这最悲情的一幕刻画的深刻动人。得不说,英台是一个奇女子。有才,有爱,有勇气,有信念。
反观山伯,怎奈感觉少了一些坚持和勇敢,而一直存在一些弱气。可能是源于其家庭的背景,考虑问题的时候总会瞻前顾后。而面对勇敢的英台,山伯数次放弃。在尼山书院,迫于王大人的压力,与英台断绝兄弟之情,害的英台差点丧命。而在和祝母交谈后,再次放弃,即便是英台拖着病中身躯的主动叫他的时候,也不敢多说一句话。而英台在面对家庭和世俗的巨大压力时,更多的时候选择了抗争,不惜以生命为代价。到最后,当英台再也无力继续反抗的时候,山伯没有给英台更多的支持和依靠,而只是悲观认定感情真的走到了最后。没有挣扎,没有反抗,也没有勇气去争取,最后郁积而终。他的离去也直接导致了英台最后对世间彻底的心碎。应该说,何润东出演的山伯神似百分百,将山伯的形象也是刻画的淋漓尽致。或许我们已经无法要求太多。
最后想说的是八哥。出身豪门,性格豪爽,对妹妹的疼爱无可附加,却一生情路坎坷,最终倒在了自己所救之人的刀下。这样的悲剧加上《梁山伯与祝英台》本身的悲剧色彩,让整部剧看到最后让人无法自拔。也许世间真有这样的人,也真有这样的事。人间百态,当我们欢笑的时候,可能正有人在哭泣;让我在舒适的环境里享受各种自由娱乐的时候,正有人挣扎在生死的边缘。
现实社会中,实在很难碰到这样的爱情故事了。所以,称《梁山伯与祝英台》为千古绝唱并不为过。也看到《孔雀东南飞》,虽然均是凄美的爱情故事,在历史上后者甚至更为著名。但不得不承认,董洁与何润东所演的《梁山伯与祝英台》从演员的表情和整个故事安排来说,高出一截。我想,这样的经典是很难复制的,也必将久久流传!
《新梁山伯与祝英台》观后感(九):为了这版文才兄
我觉得没有比好好活着更重要的事了。祝英台和梁山伯的死,对幼年的我产生了好大的震撼。
即便他们化蝶了我还是认为他们死了。
其实这个故事里有很多更深层次的命题,看你怎么解读。本人认为,祝英台的任性妄为和对晋朝社会(梁祝故事本虚构,但剧中有陶渊明,且当晋朝)认识太浅是导致了这场悲剧的主要原因。作为一个表达反抗精神和追求自由平等的士族大小姐形象,由于出身的富有和父兄的宠爱,现实少有压迫于她,在她身上便显现出了理想主义萌芽,同时给了她绝对的自信,以及她能够去追求她一切想要的东西的错觉。
以她的理想爱情观为例分析,她认为的理想的爱情就是和梁山伯双宿双飞,在男权的书院和社会里有她不同寻常的一席之地。她作为一个隐藏身份的女子,在人群中保有一个秘密是她骄傲所在,她需要的正是梁山伯这样的一个附庸和衬托,来满足她的理想精神状态——即由她主导的、众男子处于被动地位的打破男权绝对的生活状态——而马文才的存在就是不断的提醒她现实真正的模样。来自于王蓝田、马太守和王太尉的现实压力真正倾斜到她身上时,英台心中理想的面纱屡有被撕破之险,马文才对英台一往情深为爱付出,竭尽所能帮她抵挡压力化解生活危机,而正因如此,马文才为她付出的一切带给她的感觉就成了焦虑、危险和厌恶——这正是现实生活会对她的所做所为造成的真正碾压,每当她开始接近生活压力时,她就会这样感觉,生活如此真实便不浪漫了,不能够成为她理想的爱情。
再谈一下为什么在观众眼里马文才的好感度这么高。因为他符合普罗大众对于基本社会生活规律的价值判断。通俗的讲,就是人在社会上上学工作长这么大,有些生活道理大家都是在潜意识里知晓并认同的。出身太守府的马公子,和出身县令遗孀的山伯兄,是绝对不可能拥有同等的教育资源的,马文才从小被严厉的教导习武练字,被父亲无比重视,一直有着齐全的书房和演武场——书房上背景是全幅的《兰亭集序》,演武场有标准靶、弯弓骏马和大量的士兵,当然也有合格的拳脚师傅教导他,同时他也是个要强的人,一直勤练不辍,未曾沾染酒色纨绔的恶习,剧中夸他文武双全是最多的,也是他担的起的应得的评价。从观众的视角,他的出身、努力让他文武骑射的出色有迹可循,合情合理,符合观众对于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的认知。再论山伯兄,就不按传统农业社会的推测小村庄里的孩子要放牛务农了,剧中没有交待他的童年,只说他曾四处奔波考察水利,回到家里母慈子孝代写家书乡亲父老踏破门槛,后因对对子得山长赏识,又得谢道韫谢安青眼,与王凝之祝英齐交好,以此侧面来道出山伯的才学。挑水,和英台上课讲小话,照顾英台,陪王兰探究医理,种桃花,救心莲,照顾王太尉,山伯兄如此之忙,生活异彩纷呈,观众不知其才学从何而来。对对子,治水方略,从观众的角度来说,实在难以感同身受,让观众有感受的是:山伯与道韫交手,笨手拙脚弃剑于脚下,受伤体质,马文才出场时恐吓王蓝田,他去接箭撞紫额头,接空心的蹴鞠,被踢得好像要出血,下雨闪电,树倒向他不知闪避,为什么要这样频频受伤呢?不能好好保护自己吗?现实生活对于一个大男人来说这么危险吗?笨拙就是单纯善良吗?这样粗笨的表现想说服观众他是一个才华横溢之人吗?就当他天赋异禀好了,这就是角色上的缺乏一贯性和基于生活常识让观众判断他是个难以出彩的人。
祝,马,梁,都谈完了,综合分析他们的感情,又该何去何从?祝英台身为一个大家闺秀,毁了哥哥和良玉的姻缘,八哥未娶横死,良玉与马太守都能产生感情,心性软弱动摇,英台为何不相信八哥能给良玉幸福?于男子之身对梁山伯芳心暗许,丝毫未顾及手足情与男女爱的区别,在书院缠闹出头,自负有理,为山伯缝衣煮汤圆,甘当仆役之事——这不是爱情与付出,这是强抛下世俗礼教,盲目的追求她心中幻想。与文才下山寻人,文才闹市搭弓挂幅,虽未能成功,到底还是吸引了陶渊明前来,才能结识之!市井中大声宣告身携黄金,遭劫反怪文才与人动粗,后来饿了又伸手要食;投宿为显机灵才智会与人交道相信两面之缘的房主,冷落文才,使同行之人尴尬难堪;前有害文才失马,却又怨路远腿疼,后有桃林羞涩一笑,反念山伯温暖过他。冷落他,训斥他,游戏他,文才兄一颗心被她踩得七零八碎!若真为大家闺秀,对文才,温良恭俭让,何德之有?若真心为山伯,礼义廉耻孝,全然不见!梁山伯去书院是读书的,应该专心学业,出仕做官,考品状排行,报答母亲含辛茹苦之恩;英台和文才是去镀金的,家大业大,前途无忧,家学渊源从小私塾已经饱读过人,高端玩家自定义配置,普通玩家标准配置,英台你可曾想过那时的梁山伯并不需要一个媳妇儿!只叹这一个个错把芳心付,梁山伯卷进来实属无辜,他本不该早死,好好一个贤弟,竟让他搭上了性命去爱,三年尼山结束,竟仍不知英台男女,如何去爱?英台不懂《木兰诗》,花木兰替父出征,保疆为国,而她一直以来斗争的都是爱她的家人,护她的马公子,三年尼山,她为何不懂那时社会动荡?寇匪横行,为何弃家而去?越读,越不懂!无解!无所去!无可从!
以上。
《新梁山伯与祝英台》观后感(十):多少柔情多少泪
《梁祝》的故事流传至今,从最初的成型,到如今的丰满,血肉具实,历尽了多少文人骚客的笔墨浸润,也汲取了多少看客的眼泪。
待到这个时候,无论是文字或者电影、电视、动画都算是旧瓶装新酒,或多或少都写不出太令人惊喜的新意了。
诸如以上种种理由,这部连续剧整整拍了41集,其剧情的拖沓、罗嗦是由此可见的,特别是前十几集的剧情以及台词真有时候看的我想吐血了。
不过从收视率和观众的反映来说,这部戏还算可以一说。从后面的剧情来看渐入佳境。
其实开始预告何润东演梁山伯还真是吓了一大跳,对他所有的印象都停留在了《卧虎藏龙》的罗小虎那种痞子的流氓的笑容上了,实在太深刻也太喜欢了,一直不能想像他演这个角色到底怎么演的下去。
但是他还是演了,并且可以说真是演的不错,真的不错,带点傻气,有时候又古灵精怪。所以董洁说他是块:“木头”,是“呆头鹅”,真是很形象啊。
董洁最开始看见她的时候,是有一年的春节联欢晚会谢霆峰唱一首《今生共相伴》,旁边站着一个着婚纱的漂亮女孩子,当时全场轰动,第二天就掀起了悍然大波,后来才知道那个只是伴舞,再后来知道那个女孩子叫做董洁。再后来就慢慢看见了她的片子,不多,却都很安静的样子。她真的是很可爱、一直有很纯真的笑容。
这个电视的一大亮点放在了反面角色马文才身上,在这里他并不仅仅只是一个坏蛋,他拥有了自己的感情,自己的无奈,自己的追求,自己的执着。观众对于他的感情也不再局限于厌恨。更多的是又爱又恨,恨他的残酷坏心眼,爱他对于爱情的执着和追求。加上演员是一位养眼的帅哥,所以支持率更是大大的提高了,简直是在为马文才平反。其实总觉得他有时候 看起来也是呆呆的样子,不知道把他和何润东的角色对调一下会是什么样子。
这部戏的亮点还在于加入了谢道韫和陶渊明的故事,谢道韫在影视文化方面鲜有涉及,但其实这位伟大的女诗人在文学史上站了不可忽视的一角,扫眉才子加上美丽和王羲之的儿媳妇这样的名头,况且也有着一般男子不具有的勇气和见识,让她身上披满了传奇色彩。这部戏里面两个人代订婚的时候那出戏是比较好看的,其中联词结句很出彩。
但是抛开以上几点,我觉得演的最好的是那个陈子俊陈夫子,长的很好玩配上说话的那种表情,简直把一个爱财、贪心、懦弱、小气、虚伪的读书人形象刻画的入木三分。王大人也演的很好。
祝夫人和师母都算是大美人啊,形象很符合。荀巨伯的演员应该是《红苹果乐园》里面的一个,其实觉得那几个男孩子有两三个还是满帅的,但是非要拿出来跟F4比,就觉得有点过了,后来他们也销声匿迹了,想不到这里又看见了,他演的还算不错,没有什么演技,但是傻傻的挺可爱。
都说人穷志不短,可是看见陶安和那个余心莲简直肺都要气炸了,人穷心眼却坏到底,真是让人恨之入骨。后面那里简直看不下去,直接拖完了。
相比起祝英台和梁山伯,我倒是觉得祝英奇和黄良玉的感情更为悲惨一点,他们既没有感情生死与共的许诺,而是错误的擦身而过,并且阴阳隔绝,永无再见之日。到是梁祝也算厮守了三年,并且生死与共,死后化做了一对翩翩的蝴蝶,也算是美好的结局了,那个结尾应该算是模仿动画的,转眼间,坟上绿藤叠翠,化做满地盛开的桃花。然后是一堆彩蝶款款起舞,翱翔在天与地之间。无太多新意。
怎么听我说起来仿佛觉得还算是皆大欢喜,呵呵,其实不是啦,我花了四个晚上才看完,有两天一直看到了凌晨6点,特别最后一天哭的稀里哗啦,直到早上去上班的时候才发现眼睛都肿了,真的是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