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黄金时代》是一部由毛钧执导,蔡楠 / 黄鹤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黄金时代》观后感(一):我的黄金时代
大一曾经看过一部电影,名字叫《我的黄金时代》,至今仍然念念不忘。说它是电影可能并不恰当,这只是西安交大的几个在校大学生拍的一部DV作品。无论演员、编剧还是导演、摄像,都是学生。由于不是专业的制作团队,粗糙是一定的,但也因此特别的贴近现实,感觉就像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一样。
记得我们青大的学生也拍过DV,而且挺有知名度,在百度上很容易就能查出来带有“青大国际商学院学生,《马加爵》”字眼的信息。很凑巧,我也是国际商学院的,但这位小导演和我不是一个系的,所以就不认识了。更巧的是,我弟弟就在马加爵所在的云南大学读书。
这部所谓的《马加爵》我没有看过,但我想八成是比不上《我的黄金时代》的。至少从立意上来说,《马加爵》很显然太过主旋律了,这也是它为什么如此有知名度的原因。
而《我的黄金时代》却是一部轻松又不乏深刻的作品,正合我的口味。
第一次听说这部作品,还是在大一上学期,不记得具体是谁告诉我的了,反正跑不了我们宿舍的那几号人,最有可能的是宗哥,该筒子当时最喜欢到“万万顺”网吧看电影,所以可能性最大。我们宿舍的所有人后来都看了这部DV,我算是很晚才看的一个,那时在宿舍老是听霄哥、宗哥、wzh他们三个人提到“蔡楠”“黄鹤”这两个名字,并笑哈哈的重复着里面的经典段子和语录,听得我一头雾水。
直到看过之后,正当我兴匆匆的跑去要和他们一起聊的时候,他们却已经转移话题了。这也难怪,即使这部作品再好,也不能聊个没完吧。
整部DV看下来,除了笑声,心里也会有点隐隐作痛。我不是在这里哗众取宠,也不是说这部作品有多么矫情。原因也许仅仅只是,这部作品拍的太真实了。而真实的东西才是最能打动人的。
真实的东西在这部DV里随处可见,这个我就不多说了,最主要的还是一种感觉。
虽然故事有点俗套,但应该不会有雷的感觉,只要你是一个大学生或者上过大学的毕业生,就应该知道,大学生活大概就是这样的:空虚、无聊、脆弱、短暂。
依然记得某次考试作弊被抓的那个片段,三个人郁闷的看着学校对他们处分的布告(如果没记错,学校给的是“留校察看”的处分),三个人为此到校外喝闷酒,回来的路上骂了一个多看他们两眼的学生,甚至还向那个人扔了酒瓶子(记得那个“路人甲”先后出现了两次,而且都是一个下场),这个场景笑死我了,对里面昏黄的路灯还有静静的马路印象特别深。
另外还有蔡楠给黄鹤画的漫画,其中有一幅说的是黄鹤向蔡楠要许巍的CD这件事。
大学之前我对音乐一窍不通,这是我第一次听说许巍这个名字,黄鹤好像有句这样的台词:“你要记住了,我最喜欢这里面的《水妖》这首歌”,这部DV里也播放了《水妖》的前奏,我一下字就被歌曲里天籁般的女生哼唱震撼了。之后又听了wzh从家带来的《时光漫步》,歌曲都不错,但却失望的发现里面没有《水妖》,在多方努力下,终于得知《水妖》收录在《在别处》这盘专辑里,于是一时冲动我买了这盘许巍的处女碟,从此在音乐的道路一发而不可收拾……
再说回到这部电影。里面的蔡楠很傻气,但我却没有他那样的执着。
搞笑的地方太多了,比如那句“给点color see see”。现在可能没感觉了,但那时真的是差点笑破肚皮。中间竟然还有几个“剧组”讨论会的片段,最后的一次男猪和编剧竟然打起来了,不管是真是假,反正是很有意思的一段。
很想知道蔡楠黄鹤现在在做什么。其实蔡楠和黄鹤不仅仅是这部作品里角色的名字,同时也是演员们的真名。
记得大四照毕业照那天,也就是距离毕业离校还有十天的时候,在从照相的地方回宿舍的路上,我和霄哥正好并肩走在一起,我便跟他搭话说:“你知道我最近在看什么电影吗?”
霄哥的眼神告诉我,他对我的这一句不靠谱的话完全不感兴趣。我说:“是《我的黄金时代》。”
那一刻霄哥的表情我永远忘不了,只见他两眼放光,说话也变得很兴奋,甚至有点颤抖:“我靠,你从哪里找到的!”
我接着答道:“在迅雷,只是下载速度有点慢”
霄哥喃喃自语了一句:“这部电影太经典了,我都四年没看了,等回到宿舍咱们在一起重温一下。”
之后便是沉默,我是为还有十天就毕业而伤感。而霄哥应该没我这么矫情,他可能是转而想其他问题了吧,以至于回到宿舍都忘记了看这部电影。
再一次想到这部DV作品,已经是一年后的今天,刚才专门把最后一个段落看了一下,并把最后的两段独白照着字幕一字一句的码了出来:
“那天晚上我和李鑫喝了一顿酒,据说喝大以后我哭了,不知道是缅怀还是憧憬,那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我的黄金时代就此结束了。
我清楚的明白,我将像这座城市里的大多数男人一样,结婚、生子、买房子、赚票子。按照王小波同志的说法,生活正在不可避免的走向平庸。这么说显得我层次不高,但是对于这一切,我无能为力。”
如果说当初上大一时,看到这两段话还只是对这部作品本身有所触动的话,毕竟那时离毕业还早着呢。但今天我发现第二段话明明就是在说现在的自己~~
我现在甚至不用仔细看,只要里面出现学校里才能有的道路、宿舍和食堂的镜头,我的心里就开始感慨万千了。
而第一段话,很显然说的是我去年临毕业前的那段日子,我的黄金时代就此结束了。
《我的黄金时代》观后感(二):挥之不去的好电影
事隔几年,重新回味,有一种不同的感觉,黄金时代也成为我心目中少有的能留下这么深印象的好电影,而且是由几个学生拍得,尤为难能可贵,从很多小细节可以看出当时的团队的确是花了心思的,后来我也翻遍了网上比较流行的校园DV,再也找不到那种感觉,尤其没有那种真实的感觉。
后来网上查个男女主角的动向,信息少之又少,听说蔡楠毕业后去北京了,09年结婚了,现在应该生孩子,买房子了吧,票子估计这两年应该是赚不到的。
而黄鹤听说04年毕业后也真的出国了,后来是不是有会过了??无论如何祝她们能幸福的生活着
《我的黄金时代》观后感(三):那时一去不返
0、天色不早,闲言少叙,刘韧体伺候。
1、这部片子是同事硬塞给我的,一直躺在D盘角落里空占着地方。今天心血来潮翻出来一看,您猜真么着,敢情还真有那么点意思。
2、这是部02年的大学生DV作品,那个时候我也在西安上学,人文景物倍感亲切。对我来说属于怀旧佳品。
3、我看到它时已经离开大学4年了,这时的我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能理解什么叫做“生活正在无可避免的走向庸俗”。
《我的黄金时代》观后感(四):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
“希望你送给我一张许巍的CD”
“希望我可以和你幸福的生活着”
“希望你幸福的生活着”
这是三个希望,这部电影中男女主角在一次双人游戏后,男主角答应完成女主角的三个愿望,第一个愿望出现在电影的前半段,实现第一个愿望后,女主角满意地坐在男主角的车上,在许巍的的歌声中走远,画面特别美...第二个愿望出现在电影的后半段,那个时候他们已经在一起了。第三个愿望出现在电影结尾,女主角从国外寄给还在读大四的男主角一张结婚照片,背面写着她最后一个愿望:希望你幸福的生活着。
很多人看到这,估计想也不想认为这就是部悲剧吧?
在电影的落幕处,男主角有这么一段低声独白,恰好对上了这个问题。
他说:
“... 我的黄金时代就此结束了 ,我清楚的明白 我将像这个城市里的大多数男人一样 ,结婚 生子 买房子 赚票子 , 按照王小波同志的说话 ,生活正在不可避免的走向庸俗 ,这么说显得我层次不高 ,但是对于这一切 ,我 ,无能为力 。”
无能为力!
所以,要是让我来回答这个问题的话,让人无能为力的事确实是值得大喊一句:悲剧啊!
当然没必要这么矫情了。整部电影下来,并不是只围绕着青春爱情来说的。
这是十年前,一群正值青春的大学生成功的用DV拍了这部名叫《我的黄金时代》的电影---当然不能拿来和主流电影作比较了。这是心理学公选课的老师作出的评价,但确实如他所说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能让人忘记的电影。电影中的各个片段真切的让人联想到自身,貌似我也那样过?图书馆、寝室、教室、社团、谈恋爱......哪个字眼都让人联想到青春,这是自然的。他们很好的用电影诠释了这些,所以,他们是成功的。
豆瓣FM正好听到了《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猛的联想到了写的这篇文。
如果我是电影中的男猪脚蔡楠:“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我想是她会不会幸福?”
如果我是电影中的女猪脚黄鹤:“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我想是他会不会幸福?”
有情人终没成眷属,这是有关爱情的一个很重要的角色,但恰恰是有这么一段不完美的爱情,蔡楠才会成为那个蔡楠,黄鹤才会成为这个黄鹤。
但,你是蔡楠黄鹤也好,你是达西伊丽莎白也好,结果好也好坏也好,珍惜当下能把握住的东西才最要,不是么?过去的才叫黄金时代,那你现在所处的时代是什么呢?
绿妖在和周云蓬分手的时候曾说过这么一句话,“刻舟求剑这个成语是我们从小就知道的一个贬义词。但刻舟求剑也许不像我们想得那么蠢,一样珍贵的东西掉进水里,既不能舍命去捞,又觉得颇为惋惜,这种心境下,在木船上刻一道记号大概是最好的纪念了,既纪念拥有也纪念失去,深知无常,却又情深义重,如果是我,大概也想不到更好的纪念方式了!”
不知道马云,比尔盖茨,乔布斯这些人有没有无能为力这个概念?但当我们无能为力的时候,刻舟求剑似乎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对于我来说,
“如果有一件事是重要的,我想,现在不去食堂的话就得吃凉菜啊!”
《我的黄金时代》观后感(五):我的黄金时代
我是2000年入学的,虽然在不同的城市,但是和片中的主人公可以算是一届的吧,记得当时是在学校影协ftp上看到这个片子的,大二时候,当时看了觉得超级搞笑,对爱情部分没什么特别的感觉。
昨天晚上12点又看了一遍,觉得有一点点搞笑,但是更多的是无能为力,就像大话西游一样,再看就怎么也笑不出来了。
看完后,我上网搜了一下,想看看蔡楠黄鹤现在在做什么,结果没有什么发现。
这样的电影每隔几年看一遍都会有不同的体验,大学时代觉得好玩、搞笑、真实;
毕业4年后再看觉得惋惜、无奈、想哭;
也许再过4年,或者成家生子之后再看,就会觉得那段记忆已经离自己越来越远,只能在追忆的过程中找到片刻的温存。
《我的黄金时代》观后感(六):水妖——那个大三的Christmas
借用许巍《在别处》这张专辑里的水妖这首歌作为题目吧,因为片中女主黄鹤的第一个愿望就是男主蔡楠送她一首许巍的《水妖》,讲真,《水妖》这首歌以前听过,但没多大印象,看了电影之后又听了一下这首歌,便开始单曲循环,歌曲所传达的意思就是黄鹤想对蔡楠所说的话吧。
其实很长时间都不愿忆起,更不愿提起,现在作为一只大四狗即将滚离学校的时候,才发现竟然会无意识的将大学的点点滴滴忆个遍,虽然很多都已经记不清了,显得支离破碎,但当时自己发誓要忘记或永不提起的却是记得最清楚的,当然,具体细节当然已记不清了,但那说不清的表情,那清澈的声音却偶尔会在心里泛起微波,现在也只能是微波,一荡而过,已不如最初那般汹涌,那两年,哎,写着写着又不知道该如何下笔了,且说,难忘吧,算了,还是换个词汇,记得,对,就用记得,人很多事都会忘记的,能记得就值得永远怀念了,还说什么难忘阿,我想黄鹤一开始对蔡楠也没有男女之情吧,只是把他当个好哥们吧,但,男女之间有没有纯洁的友谊呢?当然有,应该很少,就算有,时间长了,谁能不动情,我一直以为并坚定她就是我很好很好的朋友,但是,也是在那一瞬间我就永远坚定认为她永远不可能是我的朋友了,因为之前积淀的感情达到一个点后,就会升华变质成另一种感情,这种感情往往很要命,因为这不是短期内产生的,而是两年的沉淀阿,哎,觉得时间和世界很多时候都是错的,对的情况太少了,情况总不能向电影里的剧情那样发展,真的好羡慕里面的黄鹤,尽管经过了漫长的等待,但最终还是赢得了爱情。现实生活确实,友情不在,只留回忆残存。
前阵子听说主楼的易咖啡店因为各种原因吧,给关停了,这本是无关紧要的一件事,但我想这就像电影里面说的,我的黄金时代结束了,这家咖啡店,我开心过,也狠狠伤心过,记得那次喝醉了,和老板娘还是谁,记不得了,稀里糊涂说了好多话,说的啥,都忘了,但记得说过。
大学将成为回忆,意味着大学的一切将成为回忆,我最珍视的友谊也只能成为回忆了,曾经说过的话权当玩笑吧,未来,我有我的努力发展,你有你的独特人生,我最后一次给你我最美好的祝福。
最后引用许巍《水妖》里的歌词,看不到你的身影,今昔梦在何方,我却总回头留恋,岸上的风光。
我的黄金时代结束了。
《我的黄金时代》观后感(七):学生DV 的巅峰之作
很多人看完《我的黄金时代》,会有这样一个问题,蔡楠这么丑,且身无长技,内外皆秀的黄鹤为什么非要喜欢蔡楠啊?
我的理解是,黄鹤这个演员外形过于秀丽,这已经脱离现实。现实中多数主动上门的女生外形往往是“令人遗憾的”。然而,外形的普通却不能遮挡她们美丽的心灵。片中黄鹤最终打动蔡楠的不是她的外貌,而是她对蔡楠的体谅和关心。黄鹤是大学中平凡女孩的美丽化身。
艺术总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创作者要把黄鹤这个人物形象的内在美更充分地表现出来,就选择了一个漂亮女孩作为她的载体,将她的内在美外化。这种感觉就好像,你不经意发现和你生活多年的妻子与众不同的美一样。
我特别喜欢影片开头和结尾的设计,还有配乐,真是让人惆怅满怀。
影片开头,主要人物都已出现,大家互不相识,匆匆而过。影片结尾,场景重现,我们看到了剧中人物入学之初的场景,仿佛在一场悲喜大剧落幕后,大家重又成为人生道路上匆匆过客。
虽然很喜欢《我的黄金时代》不过我需要指出它的一个缺点。就是对“生活不可避免的走向庸俗”的遗憾。这反映了学生作品幼稚的一面。精彩的生活只存在于影视剧中,美女环绕,事业有成必然属于少数人,我辈如蔡楠者虽然有过精彩生活的梦想,但是你必须给出一个凭什么让你精彩的理由。
你希望得到与美女轰轰烈烈的爱,以成全你的不庸俗,那凭什么美女只能喜欢你,而不能喜欢他,不能喜欢我呢?美女、好工作都是稀缺资源,凭什么给你?你能不能给点理由?你要想避免生活走向庸俗,首先你要拿出不庸俗的勇气,干出不庸俗的事业来。
《我的黄金时代》观后感(八):对这一切,我无能为力。
与帅哥瞎扯淡,不知道怎么就扯到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演员的自我修养》,就想到了大学时看过的DV《我的黄金时代》。
大学在同学的带动下看过几个学生拍的DV,印象深一点的比如《清华夜话》、还有就是《我的黄金时代》,顺带还有《我的女友叫小薇》以及《魔兽学院》,其他的杂七杂八的就多了,基本上忘光了。
清华夜话印象深刻的是他的台词,基本上没有什么表演,就是四男四女在寝室里卧谈、唠嗑。不过台词够经典,以至于我现在的硬盘上还保留着这个DV,没事拿出来复习一下。
我的黄金时代是在剧情上以及表演上都算的上不错的一部校园dv剧情。记住了那辆单车,记住了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记住了那个心理揣摩非常重要的重要的角色,关键是不能动。许巍这个名字也是在这个dv里面第一次听说。晚上没事翻出来又看了一遍。
青春飞扬的年代确实是我们的黄金时代,已经结束了,以后不再有。生活正在不可避免地走向庸俗,对于这一切,我无能为力。
:他们争论的那个话题很有意思,在学校里面,凭什么要一个女孩子死乞白赖地喜欢你个要啥没啥的男生,尤其是交大这样的工科学校,万恶的交大。
《我的黄金时代》观后感(九):经历后,才更懂
多年前看这部DV的时候,正值毕业季,也许正因如此才会有这么强烈的共鸣和记忆。
看过不少大学生拍的微电影,有的制作精良,有的情节动人,有的催泪之至。比如在大学某堂课上一位老师给大家播放了一部吉林大学拍的《彼岸》,当时大家都觉得那是一部很好很好的校园电影,专业制作也令人叹为观止。但是多年过去,现在回想起来,除了记得起电影的名字,和一个叫车南的主角名字,只是隐约记得那是一个校园爱情故事罢了,其余的情节人物一概都已忘记。
《我的黄金时代》却不一样。
这是一部看时觉得制作粗糙故事俗套平平无奇,看完后却觉得异常平静,久久不能忘怀,且心中之记忆感悟随时间而愈发深刻的电影。尤其是毕业之后,每每回想起这电影里那些平平无奇的大学生活琐事,回想起结尾蔡楠那段堪称经典的,异常平淡、却无比真实的独白,才渐渐地明白,这部电影之所以能够产生持久的共鸣,是因为电影里有我们自己的影子,它讲述了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的青春岁月,黄金时代。
经历过后,才会更懂。
经历了大学时光,才懂得影片中的那些校园琐事是多么的真实而宝贵。上课时的点名,学生社团的招新,对心中那个女生的迷恋,篮球场上的投篮练习,教室里上自习,宿舍里玩游戏,一群人的争吵拌嘴,两个人的烧烤摊啤酒与心里话,喝醉之后回宿舍的路灯。。。
经历了毕业离别,才懂得各奔东西时的不舍与无奈。毕业时每个人都会面对那么一个难以躲避的选择题,再也不会有一群人一块排话剧玩游戏喝啤酒了,送别朋友的车站上有激动不舍也有平静祝福,那么多熟悉的人以后就要各奔天涯各有前程,也许你青春中最难忘的那个人以后再也不会见面。。。
经历了毕业后的工作生活家庭,才懂得那句刺痛人心的“生活正不可避免地走向庸俗”,是多么的有力。是的,是人就要吃饭,要赚票子,买房子,生孩子,过日子,生活就是这么的平淡真实,也许,庸俗。那些事,渐成美好回忆;有些人,也都会慢慢忘记。我们的黄金时代一去不返了,生活却会一直继续。。。
《我的黄金时代》观后感(十):我的黄金时代 ---写给我行将就木的大学生活
“...
我的黄金时代就此结束了
我清楚的明白 我将像这个城市里的大多数男人一样
结婚 生子 买房子 赚票子
按照王小波同志的说话
生活正在不可避免的走向庸俗
这么说显得我层次不高
但是对于这一切
我
无能为力
...”
第一次引用这句话的时候是很久以前,那时候还在高中的寝室里百无聊赖地传看《王小波门下走狗》。一晃眼,6年过去了。时间从2004走到2010,我也从15岁长到了21岁。 ---前言
早上六点不到就醒来了,再怎么都睡不着。于是兴致勃勃地到楼下吃早饭,没想到周日的时候楼下的民工饭店也休息。我知道,大学毕业或者研究生毕业之后我也只是个民工,只能被动地接受生活赐予我的一切。于是,我也没能吃到香甜的面团和豆浆。
时间再往前走,我想找一部好看的电影在周末的早上填充一下我空荡的脑门。mtime、豆瓣、IMDb,终于在《亲爱的伽利略》和《彼岸》中间找到了这一部《我的黄金时代》。
大一的时候就看过这部DV拍的学生电影,在学院一楼机房的角落里。那时候,我还是个青涩的大男孩,刚走进大学的校园,对一切都是如此的好奇。看到它的时候,我问旁边的牛哥到,这是一部怎样的电影。“咱交大学生自己拍的,还不错。”两节晚自习的时间,我终于一知半解地看完了这部电影。但那时的自己,心里有的只是对未来大学生活无限的憧憬,根本未尝体味电影表达的酸甜苦辣。
大一,打篮球,打游戏,社团,上课,考试,第一次挂科,到处乱逛,憧憬未来;
大二,打篮球,打游戏,逃课,考试,第二次挂科,班聚,春游,继续憧憬未来;
大三,打游戏,逃课,考试,没挂科,但是每科平均60.75分,还在憧憬未来;
大四,打游戏,逃课...
记得看完这部电影的时候,我还跟牛哥商量,咱们什么时候有机会能拍一部属于自己的大学生活的电影,哪怕是一部短片,只有10分钟也行。牛哥对我说,有的是时间,等大四了还来得及。
转瞬,大四来了。我的生活中还在继续,唯一少了的是对未来的憧憬。
而当我再次拿起这部《我的黄金时代》的时候,心中有百般滋味。这种感觉,也许只有经历过才会明白。有那么一瞬间,我觉得它就像是发生在我们生活中的《大话西游》,笑过、哭过之后才懂其中的快乐、艰辛。
片段一:刚办好新生入学手续的蔡楠站在宿舍的阳台上,看着楼下走过的女生:
“我终于来到了交大 学校很大,也很漂亮
这里的人很多,各种各样的面孔 真的很有意思
我知道,对我而言 新的生活就要开始了”
刚进入大学,面对一个新的环境,总是那么的向往。于是开始了各种尝试,第一次上课、逃课、考试、挂科、包夜、懒觉...但是当这一切变成习惯的时候,生活便开始变的乏味。于是我们在不断地尝试新的事物的同时,把它列为乏味。
片段二:梦境中,蔡楠身着正装,在东花园的草地上追逐婚纱打扮的暗恋对象诺萱,但直到追至面前,才发现她是一直在身边默默关心帮助着自己的黄鹤。
男主人公不畏艰难地追求女配角,最终爱上了帮他追女配角的女主人公。这确实是各种电影电视剧中用的泛滥的一个桥段,但发生在这部描述我们生活的电影中却让人倍感亲切。很多时候我们的理想看上去是那么美好,但是最末才发现身边的看似不起眼的那些越值得我们珍惜。
片段三:三个愿望。
...
“希望你送给我一张许巍的水妖”
...
“希望我可以和你幸福的生活着”
...
“希望你幸福的生活着”
...
显而易见,爱情是这部电影的主线。蔡楠从开始的喜欢诺萱到最后的珍惜黄鹤,大学生活也随之悄然走过。每个人都希望在大学能邂逅美好的爱情,即便是在交大这样一个男女比例严重失调的高校。当然,我也希望我也能像蔡楠那样,遇到属于我的黄鹤。
电影末端男主角的独白中说到,电影情节有ABC几种方式发展,但生活却以电影情节外的方式上演。那我们的生活呢?是精彩如同电影,还是苍白如同现实?抑或苍白如同电影,精彩如同现实?
而电影结束时的时光倒转彻底将我俘获,男女主配角在开始时互不相识的遇见,是否决定了生活只是从一个相遇走向另一个相遇?
最后我想以《猜火车》的片头独白来结束我的独白:
Choose Life.
Choose a job.
Choose a career.
Choose a family.
Choose a fucking big television,choose washing machines, cars, compact disc players and electrical tin openers.
Choose good health, low cholesterol, and dental insurance.
Choose fixed interest mortgage repayments.
Choose a starter home.
Choose your friends.
Choose leisurewear and matching luggage.
Choose a three-piece suite on hire purchase in a range of fucking fabrics.
Choose DIY and wondering who the fuck you are on a Sunday morning.
Choose sitting on that couch watching mind-numbing, spirit crushing game shows, stuffing fucking junk food into your mouth.
Choose rotting away at the end of it all, pishing your last in a miserable home, nothing more than an embarassment to the selfish, fucked up brats you spawned to replace yourself.
Choose your future.
Choose life.
ut why would I want to do a thing like that?
I chose not to choose life .
I chose somethin' else.
And the reasons?
There are no reasons.
Who needs reasons when you've got heroin?
(选择生活,选择工作,选择职业,选择家庭。选择***一个大电视。选择洗衣机,汽车,雷射唱机,电动开罐机。选择健康,低卡里路,低糖。选择固定利率房贷。选择起点,选择朋友,选择运动服和皮箱。选择一套***三件套西装。……选择DIY,在一个星期天早上,***搞不清自己是谁。选择在沙发上看无聊透顶的节目,往口里塞垃圾食物。选择腐朽,由你精子造出取代你的自私小鬼,可以说是最无耻的事了。选择你的未来,你的生活。但我干嘛要做?我选择不要生活,我选择其他。理由呢?没有理由。只要有海洛因,还要什么理由?)
我并不文艺,只是现实生活足够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