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动物》是一部由张德托夫执导,张德托夫 / 唐冠男 / 杨柏秋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完美动物》影评(一):真实,应该是这样
记得第一次看这部电影还是在UK留学的日子。日子也算作是过的平淡,于是上网找电影看。因为家就在沈阳,所以对里面的对白印象非常深刻,于是觉得,话就应该是这样的,东北话就是这么说的。感觉亲切的想掉眼泪。仅仅是因为自己刚刚结束了大学4年平淡的生活,刚刚开始另一段学生生涯。
最近有机会和朋友坐在一起又一次重温了这部电影。理解也多了很多。其实更多的并不是慨叹大学4年的生活,国家的教育机制。更多的是觉得,其实大学就是一个游戏,就算你知道游戏的规则,也免不了要继续这个游戏。漂在他乡,再次听到熟悉亲切的地方话,再次回忆起大学四年的日子,唯一不变的感动是,大学生,是这一个样子,大学生活,也应该是这么过来的,对白,也是应该这么说的。很亲切,很真实。
《完美动物》影评(二):这才是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
逛“电锯”的刃尖,这趟舞蹈真刺激,一下子撞上了03年就看到的这部被挂大学生张德托夫的惊世之作。
别挑刺,他就是值5星,我对自己说,有本事你丫也整这么一个出来试试。
[那是一段如此不知所措又自以为是的岁月,装过逼更装过乖,更多的是发呆,目瞪口呆,紧接着一个匆匆的转身,义无返顾或者无可奈何地投入这西装革履千人一面的日子,偶尔回头,手忙脚乱地挥起那把被叫做记忆或怀旧的大扫帚,把它们一股脑儿扫进那个叫做青春的盒子里,外表华丽实则不堪一击的漂亮盒子,紧紧抱着,说它很甜,但从不敢打开来看,是的,曾经,我想把它叫做〈青春盒子〉。
道路,还是绳索,这是一个问题。]——这是我写在自己的回忆性小说《果冻帝国〉前面的话,我想,它代表了我们这被时代的变革给牺牲了的一代人的青春原色。
而我是不怎么敢像托夫同学这么放肆回忆的,我免不了装了装逼装了装乖。
所有80左右10年的青春,这就是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
《完美动物》影评(三):走过大学
一转眼,走过大学这么多年了。仔细一看,却原来正和片中的时代。
怪不得自己在那个年纪的时候更年长的人看过来的都是一副鄙视的眼光,如今自己回头看,也觉得那些青春的颓废迷茫呐喊彷徨根本都是无病呻吟。如果大学时有远见,知道学点对未来生活真正有用的东西——未必是书本上的知识——那算是提早开会,没有虚度时光;如果和大部分主流大学生一样喜欢非主流,那也没什么不好,如果青春注定是要付出代价的,大学也不是太大的成本,何况这当中的痛苦也都是收获都是经历。也许,必须拥有无处安放的骚动,才是完整的大学吧。
回过头去看,大学时的男孩女孩的确是青春,有着淳朴的美丽,但也的确是土的确是幼稚,缺少成年人的味道,没有生活的历练哪来沉稳成熟的气质呢?什么时候就做什么时候的事,挺好,大学就尽管尽情青春迷茫恋爱失恋吧!只是对现在这个年龄的我来说,怎么也不会对那样的毛头小子动心了,也很难想象自己怎么会对当时一样的毛头小子如此沉沦,好在他现在看起来好多了。
任何情绪在时间面前都显得如此不堪一击,所以经历青春的人就去经历吧,不管你的青春有多残破多不堪,他年回首时,都只不过是嘴角的一抹微笑。
《完美动物》影评(四):完美动物=不完美人物
在没进航院之前,就听过航院的学长们说起过这部片子,真正看它是在进了航院两年以后。其实一个纯理工类学校的学生能拍出文学性较强的片子非常的难能可贵了,这也说明了航院不光只有SB,也是有人才的,无论曾经还是将来,整个片子的过程基本上可以说就是一个学生在大学中的缩影吧,你可以对号入座,在里面找到自己,找到那个以完美的心态进入“锻炉”中,出来成为人格分裂的不完美人物,那一句“操!大学不是那样的”说出了压抑在心中无法言语的声音。还记得刚上大一那会儿,一次偶然路过正在上课的高年级教室,老师在上面呱呱不停地讲个没完,而下面真是气象万千,看小说的、睡觉的、唠嗑的、发短信的、打毛衣的、当然也有上课听讲的,就这短短几秒的一幕,让我印象深刻至极,当时就在问自己,未来有一天我会像他们中的哪一个呢?结果,一本杂志、一个MP3基本贯穿了我的大学四年上课经历,一张《青年参考》的报纸可以帮我完成一学期的形势与政策课的论文作业......
还有20几天我就要离开生活了四年的航空工业学院,沈阳本地人都叫它“航院”,而大部分人都不太了解它,隔壁邻居总是问我爸,我将来毕业是去开飞机不?写这篇评论的时候,正在听青蛙乐队的《分手的拥抱》,第一次听它是在念大一的时候,旁边大四寝室里放的音乐,现在轮到我来听了,总之对航空学院的感情是复杂的,就好比一个对白马王子怀有美好憧憬的公主,被貌似“野兽”的up了,追悔莫及的时候发现,其实它是天下最最好的王子......
《完美动物》影评(五):走过大学
一转眼,走过大学这么多年了。仔细一看,却原来正和片中的时代。
怪不得自己在那个年纪的时候更年长的人看过来的都是一副鄙视的眼光,如今自己回头看,也觉得那些青春的颓废迷茫呐喊彷徨根本都是无病呻吟。如果大学时有远见,知道学点对未来生活真正有用的东西——未必是书本上的知识——那算是提早开会,没有虚度时光;如果和大部分主流大学生一样喜欢非主流,那也没什么不好,如果青春注定是要付出代价的,大学也不是太大的成本,何况这当中的痛苦也都是收获都是经历。也许,必须拥有无处安放的骚动,才是完整的大学吧。
回过头去看,大学时的男孩女孩的确是青春,有着淳朴的美丽,但也的确是土的确是幼稚,缺少成年人的味道,没有生活的历练哪来沉稳成熟的气质呢?什么时候就做什么时候的事,挺好,大学就尽管尽情青春迷茫恋爱失恋吧!只是对现在这个年龄的我来说,怎么也不会对那样的毛头小子动心了,也很难想象自己怎么会对当时一样的毛头小子如此沉沦,好在他现在看起来好多了。
任何情绪在时间面前都显得如此不堪一击,所以经历青春的人就去经历吧,不管你的青春有多残破多不堪,他年回首时,都只不过是嘴角的一抹微笑。
《完美动物》影评(六):随便说说
大二的时候在警校的大朴给我推荐过这个片子,一直没怎么当回事儿.前天胖胖突然也说起它,两个人便在优酷里下来看了一下.大朴和胖胖都说,它真实.
也许是因为我很单纯,也许因为我很傻很天真,从来没有跳出大学这个圈子看大学生活这个问题.就我自己而言,四年下来,觉得除了比别人多看了几部英语电影,好像再也未收获什么,没有充实的生活,也没有真正的爱情.
这部片子不能说是拍得好,但的确真实.像胖胖说的,他们不是在演,他们就是在过自己的生活.我建议不要让家长看到它,那样他们会疯掉(嗞~~),也不要给刚上大学的小朋友们看,那样他们会堕落得更快(请允许我用堕落这个词,因为它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贬义).
不再多说了,手边还有很多工作,有时间再继续絮叨吧,我飞~~!
《完美动物》影评(七):颓废的延续
三四年前我还在学校里乖乖的念书,不过那段日子在寝室呆的时间要比在教室多得多。我有一个哥们儿,他们寝室的人经常集体消失,有的从新学期第一天就没再来过,有的跟女友在外面租房了,还有一个每天活在网吧里,人家天天玩魔兽,要的就是那氛围。
于是我没事儿就喜欢去找他聊天,其实我在潜意识里把那里当成了一间吸烟室,那阵子我刚学会抽烟不久,为了防止那些老烟民笑话,只好躲开他们自己悄悄的练习,巧的是,我的好哥们儿也刚刚学抽烟,于是我俩经常拿最便宜的中南海练,把屋子弄的乌烟瘴气。
有天晚上,丫兴奋的给我发了一条短信让我下楼去他屋,进门之后问他干嘛,他说看电影。我说没兴趣,我们屋老三电脑里多的是。他说不是,你误会了。我说哦?他说你看看就知道了。于是“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歌声响起,片名出现——《完美动物》。
那会儿这种自拍DV剧还不怎么流行,后来才知道这部片子可以称得上是大学生自拍DV的开山之作,确实名不虚传,看的我唏嘘不已,如同看到了世界末日一般。我很惊奇这种深刻的感受居然延续到今天,又让我鬼使神差的把它重新翻了出来。
导演的名字是张德托夫,如果你没听说过,那么他的另一部作品你可能听说过——《流血的黄色录像》,比胡戈牛逼多了!关于这部DV剧,感兴趣的可以看一下,它描述的是相对真实的大学生活,据说片子里的大学正是张大导演的母校——沈阳航空学院,估计所有人或多或少都会看到自己的影子。引用张导的几句话诠释一下吧:
大学,什么是大学呢,我们为了什么上大学呢,为了自己的青春,还是为了自己的父母那从儿时就有的期待的目光呢;
爱情,什么是爱情呢,我们为了什么寻找爱情呢,为了自己的欲望,还是为了满足了自己的那颗虚荣的心呢;
理想,什么是理想呢,我们为了什么追求理想呢,为了自己的未来,还是为了填充自己这充满未知的一生呢……
《完美动物》影评(八):10年后再来写这篇评论,正合适!!!!!!!!
大学接触到这部片子。大二吧应该。
那是大学最好的岁月,也是大学中最迷茫的岁月。
那年我大二,她大一。
后来我们谈崩了,属于没摸到手没亲过嘴没见过面。
我就投入了感情的柏拉图,那个年代,我就是这样。
跟电影里的一样,无条件的去付出。
后来,大学毕业那年,我最后一次偷偷浏览异地女神的空间。
她看起来也好久没更新了。
最后一段话是:我们都是傻逼。
我不知道我们的大学到底怎么了。
假如那时好好读书多好。
假如大学我守身如玉。
假如那时破掉那个处女多好。
假如那时勇敢一点,女神就是我的。
假如。。。。。。。。。。。
彻底把自己埋进那个青春燃烧的岁月。
有回忆多好啊。
最近让我感动的片子不多。
但《完美动物》一直在我内心的最深处。
是的,这片很阴暗,几乎把大学里的一切狗血都吐了出来。
但我要说这片子真正抓人东西,是那种学生时代的无奈。
当我们这些学生走向社会,奔累了,忙怕了。
回首过往,会发现,我们其实早就无奈过。
大学生是否是动物,我不知道。
但我的说动物也是有感情的,何况人呢?
别荒废自己的记忆。
《完美动物》影评(九):中国二三流院校的大学生活
《完美动物》的电影技巧很娴熟,几乎让人忘了这是一部学生DV。演员演技、摄影、剪辑都很精彩。节奏略有拖沓,不过还是可以看下去。
很多人评价很高,说是大学生活特别真实的反映。不过我要说的是,这可能仅仅反映了中国二三流大学的状况,不足以代表中国大学的整体面貌。在重点大学里很难想象会有群殴,日常说话带满脏字,无人自习生活糜烂到如此地步。难怪女主角考虑放弃文凭走向社会,这从侧面说明这个学校的文凭本身价值也有限。
普通重点大学里,群体打架斗殴之类的几乎绝迹。大学同学都忙碌着参加各种社团,为未来毕业找工作创造一些有利条件,多数时间用于自习。更难想象像片中人物那样连英语四级没过也能坦然坐到大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