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李香兰》是一部由藤田明二执导,泽口靖子 / 山田邦子 / 平幹二朗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 / 日本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别了,李香兰》观后感(一):感想
今天看了89年中日合拍的《别了,李香兰》,觉得这真对得起前面的修饰词,剧中从头到尾都洋溢着一股反战情绪,着力表现李香兰因民族认同感的偏差而带来的惶惑。她只能做时局的风向标,而无力改变眼前的现状,毕竟她只是个作艺的,商女知亡国恨又如何?泽口靖子的气质仅仅适合中方视角下一个感时伤神的当红女星,最多是个反战主义者,可以搞统战的民主人士,却未表现出本尊特有的英气和劲节。
《别了,李香兰》里有这样一段,鬼子要陈云裳为短命鬼出云号的舰长献花,陈严词拒绝,但为强势所迫,最终还是不情愿地照办了。陈曾饰演过代父从军的花木兰,该电影的插曲曾闹出乌龙,里面原有一句“青天白日满天下”,被日方认为有通敌情绪,后改为“太阳出来满天下”,自算难为孤岛人士了。孤岛人士处嫌疑之地,稍不当心,便会被扣上附逆的帽子,但为求自保,难免不下水。毕竟朱惺公那样的文胆少有。何况勾栏之人,虽然风光,却也难以自主。就算当涂者,于国运也未尝抱十成的信心。凄凉蜀故伎,也知道变节从权,舞于魏宮之前。潘汉年与关露的际遇其实并不令人感到意外。
《别了,李香兰》观后感(二):别了,李香兰
quot;我,站在北京的城墙上。......这样无论从外面飞来的日军炮火,从城墙里面射出的中国子弹,都将第一个打中我......我可能第一个死去。我本能地想,这是我最好的出路。" ——1937年中南海"一二·九"死难同胞默祷会上,被问及北京遭遇日军攻击她会怎么办时,李香兰如是说。///
离开上海回日本时,她和好友踏上了上海码头的油轮,此时甲板上到处弥漫着离别的气息,海风吹拂着这些百感交集恋恋不舍已经和中国血肉相连的"日本人",大家的心情都异常悲痛。这时,油轮的广播忽然播放起了李香兰的《夜来香》,这不是告别中国最好的纪念吗?轮船启动,李香兰无限留恋地望着这片生于斯长于斯的故土,海风拂面
《别了,李香兰》观后感(三):原曲重新原创填词:李香兰
李香兰
作曲:玉置浩二 重新填词:令狐公子
A1天茫茫
汽笛响
泪盈眼眶
回头望
老电影播放
你越彷徨
今朝归国去
此生两难忘
副歌B1:啊……
花开叹时光
叶落起忧伤
夜深独自惆怅
2啊……
何日回故乡
举杯盛月光
哼曲夜来香
A2剧院墙
仍留下
天微霜
老电影泛黄
我越怅惘
凝视你容颜
久久难遗忘
重复副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