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街区大作战》经典影评10篇
日期:2022-04-06 03:34:18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街区大作战》经典影评10篇

  《街区大作战》是一部由乔·考尼什执导,卢克·崔德威 / Adam Leese / 尼克·弗罗斯特主演的一部喜剧 / 动作 / 科幻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街区大作战》影评(一):街区大作战—混混 VS 外星生物

  影片的名字其实很土,不过问题并不是在于国内的翻译问题,而是影片本身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名字。看这部影片的很大原因还是冲着西蒙佩吉和那个猥琐的胖子这两个在英国很火的人,曾经的《僵尸肖恩》和《热血战警》让我们对其和他那个胖子搭档有着很深的印象。虽然电影当中没有西蒙佩吉不免让我有些失望,但是影片本身还是让我觉得颇有亮点。

  本片的剧情背景同样是个电影界经常套用的外星入侵的类型片题材,但以往的外星入侵的剧情架构总是相当庞大。在这样的影片中,爆炸和毁灭几乎是片中的主题曲,电影内轰炸各种建筑,电影外轰炸人们的眼球。不过本片却令人意外的将这样一个看似全人类都应该参与进来的情况仅仅局限在了一个小小的街区内,几个小混混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拿起手中的武器与邪恶的外星生物对抗。

  如果我们过于严谨的去看这部电影的话,他其实是很不合格的作品,外星人的攻击力总是随着影片剧情的发展而起伏不定,有时轻松的破墙而入,然而下一个节骨眼却被轻松地被人用床单搞死,不过对于低成本电影这种本身就是夹缝中求生存的影片来说,能够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很好的展现电影特色而又没有因为刻意宣传特效让故事剧情大打折扣的情况下,实属上乘之作。

  影片当中充满了英国特有的街头风格和荒诞主义。片中的人物基本上都是一口一个man的标准英国街头青年,尤其是里面的街区老大,伴随着左摇右晃的身体和一口流利的Rap,这种人却在影片中与外星生物殊死搏斗,可以理解荒诞精神在影片中发挥有多么充分了。不论是《两杆大烟枪》还是《僵尸肖恩》和《热血战警》,这些英国影片中的荒诞喜剧风格,总是能把看似严肃的问题演绎的如此幽默,再加上英国本身就独有的冷峻幽默,确实形成了一种英国喜剧的独特风格。

  再说回影片,导演看似是在讲一个荒诞至极的故事,但实则是把话题引向了英国社会当中那些被边缘化了的街区和混混,导演能够很大胆的把问题摆出来并且让人对影片产生好感,对于一个第一次指导长片电影的乔·考什尼来说,确实是本片的难能可贵之处。电影当中,主角们躲进朋友家里的时候,Moss的一个想法可以说是本片的一大核心问题,“我觉得这些东西是联邦政府派来的,他们先送来毒品,然后是枪支,现在是这些外星生物来杀我们,他们不在乎,他们觉得我们自相残杀的速度还不够”,这些社会问题并不是本身就存在的,而是政府对他们的漠视和正确的管理导致的问题的一步步恶化。导演利用影片在娱乐大众的同时,也对社会话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这种社会责任感确实是我国导演普遍所缺乏的一种精神,而这种精神并不是随便的拍几部主旋律电影,然后靠公共发票和偷票房就能完成的事,这不是一个指标,而是一种导演实实在在应该去做的事。

  虽然电影在细节或者剧情逻辑上经不起深刻的推敲,但导演能够在第一次指导作品时就能够很好的把握住叙事节奏,难免对他以后的作品有了些许期待。我个人比较喜欢《街区大作战》这部电影,喜欢片中这些满嘴MANMANMAN和FUCK的混混小青年的独特气息,同时导演也很好的达到了他的另一个目的,让我引起了对社会问题的一些反思,有的时候,看问题如果能多从几个角度去考虑的话,我们也许看到的会更多

  《街区大作战》影评(二):科幻外衣包裹下的教育片

  一群伦敦街区黑人小混混放着烟花打败外形人的狗血故事 全身黑毛只有牙齿是钻石加亮型像狗又像猩猩的外星生物的确是小成本制作的科幻片该有的CG效果 从科幻片的角度来看这就是不折不扣的来自英伦的劣等烂片 但是如果你只是冲着总给人热血沸腾感觉的地球人打外星人情节来看本片的话那你就输了 在狗血的打外星生物间歇用来舒缓剧情的小故事小情节小对话才是本片令人欣喜的地方 这部电影其实是科幻外衣包裹下的教育片

  黑人多少与犯罪联系在一起 本片利用外星生物再一次为这些饱受歧视的黑人小混混正名 就像最后人群的对待英雄般的欢呼声那样 被白人警察押解着的莫斯受到广大人民(呵呵 这个词…)的尊敬 这些黑人小混混有他们自己的街区生存哲学 比如看到一个打劫打到一半发现是自己街区的人就不打劫了 这些成天被警察追捕的小混混多少让人想起了今年夏天伦敦爆发的骚乱 骚乱时街头小混混可谓功不可没 而本片在展现这些小混混的混的一面 又将这种混回归到国家意识 莫斯放完烟花炸光所有外星生物后依靠一面英国国旗获救 这一幕让我想到了我英勇红军接二连三牺牲也要扛起红旗的画面 这不过是新形式的展现罢了

  有一段关于朋友在非洲加纳做援助的时候的精彩对话 话中疑惑为什么要到遥远的非洲做援助 英国的小孩就不要援助吗?这个话题让我们想到了郭美美和她的红十字会 慈善中透着腐败 不过这样的命题其实是个伪命题 再怎么好意思也不能拿非洲跟英国相提并论吧 可能非洲的孩子需要的是救助生命的紧急援助 而英国的孩子需要的是关于如何合理支配零用钱的援助 这本来就有区别

  对于本片可能看科幻元素会让你沉闷 但是如果试着去思考片中镜头和对话的含义并且离开屏幕后还能在大脑中过一遍 那会发现很多趣味

  《街区大作战》影评(三):街区大作战——预示了现实

  一直觉得英国电影和美国电影的区别在于一个含蓄一个直接,一个有内涵一个讲究刺激和视觉效果。虽然这个【街区大作战】也隐喻了一些东西,但是总感觉应该比现在看到的期望值更多一些。

  影片里孩子们从小就向往暴力,可能类似那时港片【古惑仔】系列那样,很多人都向往做黑社会。或许这次英国暴乱也是说明了这个问题,很小的事件导致了全国多个城市暴乱,很值得反思的。

  其实国内这种情况也不少见,来自不同阶层的孩子们的矛盾最后总会撞击爆发的。不过国内的事情不能多说,不然涯叔又把我封锁了。

  影片推荐指数:二星,看小孩们拿把小刀就砍死外星怪兽很好玩,不过电影本身的特效和情节很一般。

  《街区大作战》影评(四):据说,看完这部电影的小混混都去打外星人了

  片名/街区大作战

  导演: 乔·考尼什

  编剧: 乔·考尼什

  主演: 卢克·崔德威 / Adam Leese / 尼克·弗罗斯特 / Jodie Whittaker / John Boyega / Alex Esmail / Franz Drameh / Leon Jones / Simon Howard

  类型: 喜剧 / 动作 / 科幻

  制片国家/地区: 英国 / 法国

  语言: 英语

  上映日期: 2011-05-13(英国)

  片长: 88分钟

  IMDb链接: tt1478964

  剧情简介:

  伦敦巴拉德街区的一群小混混莫斯(John Boyega 饰)、丹尼斯(Franz Drameh 饰)和卡文等人在夜色中打劫了女护士萨姆(茱蒂•惠特克 Jodie Whittaker 饰),正在他们作案时,一不明生物从天而降,将莫斯咬伤,萨姆趁机逃脱。愤怒的莫斯将这只非猿非犬的小生物杀死,带着尸体拜访种植大麻的朗与高帽等人,在得知该生物可能是外星来客后,莫斯萌生了赚钱的念头,但在他们出门后形势急转直下,先是天空降下大批体型庞大的同类生物,而后莫斯又被萨姆带来的警察逮捕,一番混乱中,莫斯与同伴逃出,因为半路冲撞了高帽的车子不得不躲在萨姆家中,以此避开外星怪兽、高帽和警方的追踪。莫斯率领众伙伴试图保卫街区但只能在怪兽的追逐下亡命奔逃,而且更糟糕的是,这些怪兽的主要目标似乎是杀死了小怪兽的莫斯……

  本文一共1417字,你数一数看对不对

  如果你看惯了我们的大英雄去攻击外星人,如果你看惯了用先进的武器去攻击外星人,如果你看惯了用一些比较俗套的故事去攻击外星人,或者说你仅仅是看惯了外星人。那么外星狗,你看过吗?外星狼与猩猩的结合体你看过吗?如果你都没看过,那么快来看本片吧。可能会失望,但是前提是你抱有了太多不切实际的希望,如果没有。那么你还是会很欢乐的。

  有的外星人是非常智慧的,比如说《超级八》;有的外星人是非常炫酷的,比如说《星球大战》当然也有一些比较蠢笨的外星人《第九区》。但是本片当中的外星人则是另类的存在的。或者不需要称他们为外星人。仅仅是一些外星生物而已。就像是藏獒或者狼没有了眼睛而已。单从这一点上,这种给人非常凶残的视觉冲击就少了一半。再加上夜光属性,我们能看到的外星人或许还是很可爱的。

  一群小混混抢劫了一名护士,然后顺手宰杀了一头外星生物,在这之后故事慢慢的开始了。事实告诉我们对于未知的生物,我们要保持敬畏的心理,你的举手之劳可能会招致日后的杀身之祸。但是这些冲动的青少年是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自己宰杀的这个小生物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内给他们找了一个大大的麻烦。即使他们还是个孩子,也没有理由面对数十只猛兽的攻击。虽然这种攻击具有一些可以避开的属性。

  为什么要攻击这条街区,显然目的很明确,这些混小子们将小兽的尸体做了标本。虽然没有眼睛。但是这些猛兽的嗅觉异常灵敏。一路上跟着味道就可以跑来这个大楼。同样的这个事件告诉我们,对于未知的生物,把它搬回家并不是一个好的方法。

  进而在他们看来自己做了一件非常厉害的事情之后,就需要开始炫耀一番。找到真正的老大并不是一件难事,但是困难的事情是。如何再次面对那些“失孤”的野兽们。当小混混们和它们二次相遇的时候,显然就更加的精彩了。如果给那段勉强可以用惊心动魄来形容的追逐战加一点跑酷的元素的话,倒是可以一试的,但是这里是英国,并非法国。

  而这个时候最终的尘埃落定时刻当然需要街区老大来收场的。老大的出现当然也是非常装逼的,左轮在手,天下我有。当然这个天下只能指的是地球。对外星生物有时候冷兵器似乎更加管用一些。因为至少冷兵器不需要装弹。这样一来小手枪的用处就非常有限了,对于皮糙肉厚的外星猛兽,子弹似乎只是扮演了痒痒挠的作用,当然近距离的杀伤还是有的,要不然,那个街区老大也不可能在电梯里“施展拳脚”。

  在面对共同的敌人的时候,那些之前仇恨的事情就不算什么了,当摩西一伙人和萨姆和解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咱们一起打怪兽的基调了。基本上到了这个时候,如何发展观众的心里已经渐渐的明白了很多。

  本片还有的意义就是某一种语言,因为本片在英国的上映时间是2011年5月13日。时隔不久,就是震惊世界的英国伦敦骚乱。而影片中描述的故事,几乎就是那场骚乱的预言。绅士国在骚乱之前已经给予了人民充分的隐喻,但是似乎是没有任何人引起了足够的重视。结果就呵呵了。

  而里面的讽刺也是显而易见的,当萨姆说她的男友在非洲当志愿者的时候,白人小孩就开始发问了。这也从侧面说明了对于看似高尚的人是否是在做了一些沽名钓誉的事情;而萨姆去了摩西的家里的时候,环境的描写给我们展示了摩西生长的环境。这当然是他之前的行为的一种补充说明。这些都是在提醒着绅士国的政府人员,似乎在某一些不曾察觉的角落,生活着一些我们不曾注意过的人们。

  也许本片是一部最不像科幻片的科幻片了。但是或许他的真正意图并不是让人们沉浸在外星生物这件事情上,而是仅仅想要告诉人们,某一些社会问题的严重性。

  《街区大作战》影评(五):《街区大作战》——充满戏谑的先知箴言

  这部被定义成科幻喜剧的影片,在英国的上映时间是2011年5月13日。时隔不久,就是震惊世界的英国伦敦骚乱。而影片中描述的故事,几乎就是那场骚乱的预言。

  几个贫民社区的黑人孩子(仅有一个白人),抢劫了一个刚毕业的白人护士,又顺手宰了一个外星生物,他们将那怪物的尸体,留在了街区公寓的最顶层的大麻种植室内,结果引来更多的,黑毛,无眼,牙泛荧光的猩猩样的大怪物,故事由此展开。黑人在英国人的眼里,往往意味着贫穷、暴力、毒品、野蛮和犯罪。影片里的人都是这么认为的,“the Fucking Monster”就是这些人的代名词。而《街区大作战》则是用将这种论断做了一点儿浅层次的推导。黑人如此,白人呢,难道英国社会乱象的根源仅仅是由于肤色不同?

  影片里面,原来那个白人护士,也住在贫民社区里,替黑人老大种植大麻的也是白人(《僵尸肖恩》里也有他啊),嗑药嗑的浑浑噩噩的生物学家也是白人。可见黑人并不是犯罪的代名词,白人也不是省油的灯。“如果知道你是这个街区的,我们就不打劫你了”。从他们的言语我们发现,他们这些处在社会最底层的黑人,仍然具有朴素的道德观念。

  “今晚他为什么不来保护你?”

  “他在加纳。”

  “你和一个非洲男人约会?”

  “不,他在帮助孩子,他是红十字的志愿者”

  “哦,是吗,他为什么不帮助英国的孩子们呢?不够洋气,是吗?晒得不够黑?”

  这段对话直指问题的要害,(可以援助日本2万吨油,也TM不给老百姓降油价),不是黑人和白人之间的矛盾,而是社会阶层的矛盾,一种把持社会大部分资源的阶层,对另一个弱势阶层的放任自流和不闻不问。(这点有些类似于法国的《暴力街区》)。

  “他们等不及了,先是毒品和枪支,看我们自己毁灭的还不够快,政府放出了它们”。而那些从天而降的怪物,让我想到了英国的警察(也许导演并无此意)。怪物的颜色用了英国警察警服的两种配色,黑色和荧光绿。而且没有长眼睛,见人就追,像极了警察这一“物种”。笨重健硕、暴戾强势、头脑简单、战力低下这些形容怪物的词汇,完全可以不改一字的用在警察的身上。

  故事的最后,当配角演员死干净了,主角将所有的怪物引到了充满煤气的房间,在英国国旗的庇佑下,顺利的解决掉了所有怪物,手法之干净,让续集的拍摄根本找不到任何理由。象征意味也颇浓厚,看到了嘛,在国旗的庇佑下,一切外星怪物、哥斯拉、丧尸、病毒统统都是纸老虎。一个黑人混混拯救了那个阶层,而他的名字,竟然叫“摩西”。

  很难界定导演的初衷到底是幸灾乐祸谐谑,还是严肃深刻的预言。没有一贯的英式幽默,甚至有些演员的口音竟然是美式英语发音。当同一社会结构下的人群,被经济、教育等因素划分出不同的阶层之后,矛盾就必然会出现。而且,如果阶层之间的人员流动近乎停滞时,矛盾是不可调和的。我们试图找到每个阶层的“摩西”,他们个人拥有强大的人格魅力,遇事会有各种超凡的应对办法,既善恶分明又嫉恶如仇。可是,如今的社会,如今的体制下还允许他们发展成为“摩西”吗?影片中,摩西第一次被抓,如果不是自己的人舍命相救,恐怕早就命丧黄泉了。

  任何社会都不会完美,所以是否会出现社会动荡并不能构成评判好坏高下的标准;然而一个社会在出现动荡之后如何进行自我修复和自我改进,却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出这个社会的健康文明程度。我们在叫骂着对方“低劣、贫穷”的同时,请先想想,身后是不是也有一只蠢蠢欲动的怪物要伺机飞扑过来呢?

  《街区大作战》影评(六):好点子就得配上青春劲。

  why dont they name it "Defend the Block"

  i think it's better....

  放在最前面我还是要提,

  怪物形象弱爆了好不好,好不好,好不好。尽管可以理解成颜色对比暗讽着英国条子,但是形象实在是太像狗了,与电影里描述出的秒杀喷血的攻击力反差好大有没有。好囧。

  整个片子的idea非常棒。人物定位细节描写也很到位。这是小成本片最让人舒服的地方,细节真实有趣。

  因为小众不受关注而缺乏广告投资,缺乏投资的好处其实是减少了束手束脚。该是什么就是什么,影片描写一群街区孩子,那就背VANS包骑小轮脚踏车手机只剩一块钱,而且不给任何品牌特写。他们的烦恼不像大人那样拯救地球与否,他们想的只是,一这片街区是我罩的,二这事不能让警察知道。

  植根于朴素而准确的定位就会让影片很有代入感,每个人物的设计真实可靠,逻辑有迹可循,90分钟看下来会在心中不自觉承认整个故事的可行性,这就很靠谱了。

  另外,

  查询花絮导演是个编剧出身,处女长片。

  看丫片的时候就隐隐约约觉得是个处,果不其然啊!

  对于影迷来说大部分导演的第一部片都有非常强的可观赏性,因为那时候他们尚未成名,更重要的是尚未被流程化和生产链化的电影工业节奏所控制,投资方的观望更多是你这个故事行不行,你的想法新不新,而不是你这个导演被人喜欢是因为XXX,所以你一定要去XXX。

  许多大导演到了一定程度会为名所累,拍出来的东西必须顺理成章,《无耻混蛋》是好片,但是不割头皮他就不是昆丁,这也是昆丁走到现在的拘束之处。新人不一样,新人可以任其自由天马行空,机位,光线,布景,对白,线索衔接方式,全部不按套路,ATB就是这样一部片子,整部片子充满了处女作的青春劲,诡异的镜头取舍时而文艺片般焦点涣散,时而大片不得了的连续剪切。影片对白也极其街头,但是故事却是偏离街头风格的科幻片,这若放在大导手里投资人一定会吹着胡子说,俚语话严重,会影响票房。而还好作为知名编剧&新人导演,没人给于joe太多的苛刻,让这样一部细节非常本土的伦敦小众片最后成型。

  看片的时候脑海会不时的闪过疯狂店员又或者肖恩,甚至莫名的对白方式里还有点烟枪的插科打诨。所有交出漂亮答卷的处女作,我是说所有类似的处女作,都会有一种无法收敛的青春气息,这种气息里的迷茫和探索意味对于任何无法自己去拍上那么一部电影的影迷来说都是一种可以共鸣的真实感觉,好像第一天上班的学生,那种好奇敬畏又带着摸索和不怕碰头的精神劲让这部片子无时无刻不刺激着观众的荷尔蒙。

  落水狗如此,血迷宫如此,阳光灿烂的日子如此,近期的moon和第九区如此,街区大战也是如此。类型不同并无法掩盖这种嫩青草香般的新鲜,这些片的共同点就是不守规矩不知道界限,每一次在类型片框架中出格又出彩的探索都让人觉得大跌眼镜大声叫好,江山代有才人出这个世界才美好。

  导演是编剧出生,知道怎么样写一个能自圆其说还让人拍手叫好的故事,衔接得当,发展流畅,无逻辑硬伤。我非常非常喜欢最后分泌素这个解释,完美的阐释了两个出彩的小孩子无伤的原因,以及被困在垃圾桶里哥们的窘境,同时让人觉得合情合理,因为自然界中确有其事。同样我也很喜欢摩西房间摆设对其性格的补充和炫技一般的慢镜头以及最后米字旗的恶搞。

  然而这部片子亦让我觉得有其明显的弱点,导演故事高分的同时,对场景节奏和对白节奏的掌控力太弱,这也体现出一个好的作家不一定是一个好的朗诵者。

  片子有许多英伦风的幽默小段,但是叙述节奏完全不对,导致喜剧气氛根本没有出来,大麻猥琐男布鲁斯是个非常失败的塑造,人物所背负的所有作用,就是抖包袱,但是仍然没有一个地方让我不知觉的笑出声来。

  其发现车子被毁翻墙给胖尼克打电话段落,其电梯门口发现hiphop男满脸血色段落,其烟雾中被pest一棒子打在脸上段落。

  以及其他段落,例如一行人去姑娘家,瘦姑娘絮絮叨叨。这些段子所背负的喜剧作用在其他故事里常常让人喷笑不已,但是在这部片里就让人觉得做作和啼笑皆非。

  最恐怖之处,大家笑不出来反而会思量,为什么以前看这样的段落会笑出来。 一个糟糕的魔术师不仅砸自己的饭碗,还会揭秘别人的魔术。 希望导演多像好友埃德加·赖特学习一下拿捏尺寸,shaun和hot fizz实在是英伦幽默中极品到不能再极品的好教学。

  另一问题所在在我看来,动作衔接<<故事衔接。

  好的动作片如果比为游戏,一定是即时演算的对打内容。坏的动作片重中之重就是变成了回合制游戏。

  一只猛兽扑过来,然后它不动了。等主角站起来,侧过身,把车子甩向它,然后它再跳起。

  这样的动作内容在片中多次出现,按通俗说法就是,拍的太假了。。

  这也是一个值得指出的地方吧。

  总之是一部难得的,恩,不知道800W磅是不是真的还算小成本运作,人民币8000多W可以拍窃听风云了。。。

  我想如果怪物的形象不出现是不是会省很多效果费用,而特定场景用怪兽的第一人称来杀人,也肯定比出现一只绿色藏獒要令人恐怖的多把亲。。

  《街区大作战》影评(七):那面英国国旗哪来的?

  joe_cornish是出名的英国幽默电影导演,同西蒙·佩吉和尼克·弗罗斯特 合作过多次。这一次他选择了单独和Nick_Frost合作。

  这部街区大作战的亮点其实并不是很多,故事发生的地点如同僵尸肖恩一样选择在了伦敦的贫民区。天上也一如既往的掉下来了陨石,陨石里面藏着以前没出现过的外星人……

  片子里若有若无的体现出了对种族主义的思考,警察形象变得非常2D,基本上什么事情都没做= =

  笑点也并不多,是因为江郎才尽么?还是本来本子就不够好呢?不合理之处还是有几处,当然,作为喜剧片来说倒是也不值得深究,不过最让人搞不懂的地方就是……那面救了男主角一命英国国旗哪来的!?!?

  《街区大作战》影评(八):一场青春的科幻式春梦

  这部剧挺欢腾。说是一部科幻片,我觉得有点侮辱观者智商,还是称为一部青春荷尔蒙片吧,虽然里面的人物个性树立是靠与外星物拼杀来成就的,而且情节也是围绕此事件开展的。街头混混无所事事,持刀抢劫来体现下已“长大成人”的力量,谁知一时兴起猎杀的怪物却引来了一场腥风血雨,远比现实生活中帮毒枭运毒更来得刺激。

  最让我觉得英式幽默的是,面对面目狰狞、成群结队的外星怪物,几个十几岁大的小屁孩,个个都是热血沸腾不说,怕字怎么写恐怕都没想过,完全是一副见血如打鸡血的样子,中间仍不忘把妹、调教更小的屁孩、逃避警察等等。当然当然,处处将死亡当做笑话的调侃精神,更是最好的见证。见孩纸们搞的挺兴奋,也就看看热闹,但片子想说的显然不仅仅是小屁孩们在科幻世界的插科打诨。

  随着大战日渐酣畅之际,几个主角孩子的家庭背景从几个简单镜头一一呈现,原来导演在这里等着大家呐。缺少温暖、没有关爱,周围只有喧嚣、毒品和无聊,少年成长需要一个能量喷发来证明自己。而且,台词也是处处心机,昭示此片并不是专为满足感官刺激而做,它用少年这个群体反映的是冰冷的英国社会。

  随着男主角被带上警车,听着周围人群对他的欢呼“Hero”,少年露出全场唯一一抹微笑,ok,梦该醒了。

  《街区大作战》影评(九):披着恐怖外皮的社会讽刺剧

  首先,这片子要是没nick,估计观众就少一半儿,可见,现在nick也可以独当一面了,呵呵。

  本片可以看到很多的英伦青少年文化,如果编剧没有胡乱写的话。他们打xbox,玩儿fifa,看naruto,这些都和国内的90后们如此相似,本片描述的都是边缘90后,毕竟都是些缺少家庭关爱和疯狂的年龄,只不过,这一代的疯狂比较有资本,比较高级和更现代化。

  其实,本片是一部出色的社会讽刺剧,里面很认真的讨论了英国最大的社会问题,也是这次英国闹事的原因之一。借助外星生物的肆虐,本片让人们看到了,这些年轻人也是人,还没有丧失基本的道德标准,对那个东西,用和卖,可是两码事。片子里的对话和剧情也时时的敲打着当今的社会,一两个人出事儿,是个人问题,而一个群体出事儿,就是社会问题了。英伦年轻人闹事,似乎比美国还严重,广大留学生估计也没少吃过苦头。英国,如果想再次强大起来的话,也需要开始反省反省了,就像现如今的中国。

  希望将来,也能出一部描述中国90后遇到特殊事件时的片子,不需要大明星,但是需要洗练成熟的班底去制作。

  《街区大作战》影评(十):综评3.5星:自我救赎即英雄

  街头混混大战外星人,想法其实不错,不过限于影片的小成本,外星怪兽的憨傻造型让人不敢恭维,在失去了恐怖氛围的基础后,混混们的逃杀反击战多少显得像办家家酒的小打小闹、自娱自乐,也因而在惊悚与搞笑间,显得成色不足、两头不靠。影片真正的亮点,在于男主角在故事中段的一句台词:“我怀疑这些怪兽是政府豢养用来屠杀我们的,因为他们给我们枪、给我们毒品、不在乎我们的死活,却还嫌我们自相残杀的不够快。”

  ――――――――――――――――――――――――――

  人生必看电影三千部,尽在我的电影收藏夹(dyscj.com)

  ――――――――――――――――――――――――――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街区大作战》经典影评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