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团圆》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日期:2022-04-06 03:33:15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团圆》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团圆》是一部由王全安执导,卢燕 / 凌峰 / 徐才根主演的一部剧情 / 家庭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团圆》观后感(一):去亦难留亦难,有些爱只能纪念与遗憾

  虽然早在柏林获了奖,也有了盗版,但王全安的《团圆》却还是等了三年才选择在中秋节的前一天正式上映,显得有些无奈和意味深长。影片讲述了国民党老兵刘燕生在妻子离世后,从台湾回到大陆寻找失散多年的妻子乔玉娥的故事。

  其实像这样的故事在近些年也听到过不少,SHE早几年有首歌《我爱你》的MV拍的也是类似的故事,MV中的年轻教授留在大陆等候去了台湾的女友终身未婚,而去了台湾的女友却已经结婚生子儿孙满堂,岁月流逝,等到再见面,两人都已经两鬓斑白容貌老去。伟大的是她的台湾丈夫居然卖了一处房产给她做嫁妆让她回到大陆与老教授共度余生。电影《团圆》则就是另一番情形,刘燕生去了台湾再次结婚,现在妻子过世,大陆开放探亲,他才能回来寻找乔玉娥。而留在上海的乔玉娥则带着遗腹子再嫁他人,如今也儿孙满堂。刘燕生想将乔玉娥带回台湾,乔玉娥现在的丈夫老陆虽然口口声声答应,但却憋着一口气不太情愿。

  像1949年刘燕生没能带走乔玉娥独自去了台湾一样,影片的最后,刘燕生还是没能带走乔玉娥一个人回了台湾。不同的是,1949年乔玉娥没有找到刘燕生,他在慌乱中拼死登上的是一艘开往台湾无法预知明天的小船,而这次乔玉娥在码头挥手送别,没了当年的慌乱却心情沉重,那艘开往台湾的大船,承载的分明是一个时代的人挥之不去的伤痛。相比之下SHE歌的MV显然拍的太过浪漫,王全安的电影显然更为现实。

  中国人的饮食文化非常深厚,任何事情好像都离不开吃,王全安更是巧妙的选择了用一家人吃饭的戏来表达“团圆”这样的主题。于是,饭桌成了影片的叙事主体,每一场饭桌之上的交流都是一次复杂而激烈的情感冲突与交融,相比起一家人饭桌上的直观的激烈交锋,刘燕生与乔玉娥以及老陆三人吃饭的一场戏则看似波澜不惊,实际上暗涌更多。海峡两岸三位老人,两个“丈夫”一个妻子,从前的爱人,现在的夫妻,从前的敌人,现在却坐在了一起。

  三个人以歌传情,刘燕生情绪激动的唱着“回呀,回呀,回呀,回呀”,那歌声是浓浓的乡愁。乔玉娥这边又唱起了《天涯歌女》,一句“患难之交恩情深”更意味深长,能带走的,又无法带走的,留下的,却又留不住的。卢燕、凌峰、徐才根将三个人三种复杂的心态呈现的精彩动人,单调的场景,固定机位,不多的镜头,却鲜活生动。

  很多事情,已经发生了怎么也无法改变,就像这些已经被改变的感情又如何能追回,“我与老陆在一起四十多年,有的是恩情;我与燕生虽然在一起不到一年,但有的却是感情。”在恩情与感情面前,乔玉娥最终还是选择了恩情,这是典型东方式的价值观,两个人的命运也抵不过一个大时代的命运,从前如此,当今亦是如此。

  从商业性来说《团圆》这样的电影没有当红的偶像明星也没有富有视觉冲击力的镜头,就像身边的人们的故事,平静却有力,《团圆》的价值却远远高于一般的商业大片,它是直指历史,直抵人心的。

  《团圆》观后感(二):《团圆》:一个时代 一丝触动

  (文/小义大道)

  王全安的这部《团圆》拍摄完成有些年头了,还曾拿过柏林电影节的奖项,一直等待上映,但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此片相关消息。如今在中秋佳节上映,非常切合国人的团圆情节。尤其是对于那些常年奔波于外地的游子,那份涌动的乡情与乡愁,其间的悲凉与揪心,应该会有感同身受的触动。

  影片一开篇就采用了非常安静平缓的镜头,画面是鳞次栉比的上海老旧建筑和街景,在非常具有上海老派文化的弄堂里,散发着极为浓厚的生活气息,虽然窄小拥挤,但很有人情味。当镜头慢慢拉入到这个弄堂里的一个普通人家时,一封迟来多年的台湾来信如一块巨石掉入这个家庭,将他们的情感推进到兴奋状态,一位特殊的台湾客人激起千层浪。但王全安在表达上并没有让浪花产生,也没有让其沉到大海,他的细致入微让那股股浪在自己激起的深层浪花漩涡里旋转,变成一股股暗涌,冲击着这个普通家里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心灵。故事中每一个人物的情感表达都是那么的克制、含蓄和隐忍,就像影片的情感节制和不动的镜头一样,以静动人!虽有些许沉闷,但饱含丰富情感,足以满足我们观影的心理满足。

  故事从台湾退伍老兵刘燕生返乡抵沪开始,也以他回台湾为结束,影片将刘燕生回归大路寻求团圆的完整经历做了详尽的展现。

  刘燕生的回归有个简单而又明确的目标:将发妻玉娥接回台湾相守余年,单纯的想找回原来的爱人和家庭。这一举动始于四九年的大事件,可矛盾的是事件之后玉娥迫于生活早已组建了新的家庭,且儿孙满堂,此时与她共度生的是当年不惜放弃一片光明政治前途的老陆。影片中三位老人用朴实的情感带来过许多次感动,特别是后半段他们三人对酒当歌的段落,非常耐人寻味。

  起初的玉娥非常爽快的想过与刘燕生一起走,过她盼望了多年想过的日子去,但在老陆无私的成全过程中,那些言行举止、那一场中风,让玉娥的心变得尤为纠结、复杂。一个有恩,一个有情,两难正在于此。而对于我们观者,也是唯有唏嘘。

  影片的结尾,玉娥终究没有跟刘燕生走,留下来照顾老陆,而且搬进了新房子,外孙女做出了先结婚等着出国的男朋友的选择,最终都没有团圆,在这里团圆成为了一个希望和一种寄托,对于回到台湾的刘燕生使这样,对于玉娥是这样,对于外孙女也是这样,对于大陆和台湾当然更是这样……

  《团圆》的故事具有划时代的特殊意义,以一个普通家庭的情感故事折射出改革开放年代海峡两岸的文化大命题,这种时代感特别强烈的情节,又用团圆这一中国人古老且百年不变的幸福观得以完美衔接。分隔两岸且甲子有余的当事人,夙愿得偿重逢相聚,可置身于拖长的阴影,但终难逃脱历史的捉弄。银幕上呈现的是一个家庭三个个体的命运,折射出了更多的呼喊和细语。这是王全安从一种非常民间的角度给予当时那段特殊岁月的解读,其间的内容是相对和谐以及温情的,对于老人所经历的那段苦难岁月,在一场场酒醉中散人的苦诉与清泪中,叹息得令人深省、令人感怀,这种平实的感动是最为震撼人心的。

  在弄堂之外,电影中也有不少上海的摩天大楼剪影,有著名的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等时尚地标建筑,这里的繁华印证着上海的现代发达、时尚前卫,但与弄堂里的简陋朴实有着莫大的对比。这样的矛盾化处理体现了时代变迁的差距,同时又用这种差距将人间那份永不变迁的真情进行了强化,在矜持的叙事中,给予观众的感情波动极为强烈!

  《团圆》观后感(三):陪伴是最长情的告白

  演员的诞生已经收关,不得不说里面有些演员真的是很有实力,看完章子怡战队和刘烨战队PK的那一期,翟天临、于月仙、陈浩民饰演的《团圆》让人潸然泪下,那份大爱在心中挥之不去,于是我忙搜出原版的《团圆》这部电影,怀着激动的心情去看这一部电影。

  团圆这部影片讲述了国名党老兵陈燕生,在1949年撤退大陆的时候,和新婚妻子玉娥失散,两人从此失去了联系,后又各自有了家庭。本以为这一世的情谊缘断于此,却不曾想40年后蒋经国宣布开放老兵大陆探亲政策,。刚好燕生在台湾的老婆也病逝了,于是,燕生决定在近40年后重回上海,打算将玉娥带回台湾一起安度晚年。故事也就从此展开了。

  陆善民说我这一辈子,一没有钱,也没有本事。既不懂情,也不懂爱,但原本有着光明前途的他却为了玉娥的平安,甘愿一辈子在厂里当电焊工,如果不是爱,他又何必为了一个国名党的遗孀放弃自己大好的前程。

  陈燕生做佛跳墙这道菜时候说,“这个佛跳墙,还是我台湾的老婆教我的。她在天上,要是知道我把这么好吃的东西做给你吃,一定会生气的。她啊,是个爱吃醋的女人。”在陈燕生的心里,还有一位台湾的妻子,是这位妻子陪伴他走过大半生。看到这里,我就觉得月娥不会跟陈燕生走了。果然最后月娥选择了留下。

  很多时候我们会因为生活的磕磕碰碰,因为菜米油盐的日常,身边那个相濡以沫的人已看的不真切,忘记了陪伴才是最长情的告白。

  剧中的老演员不像演员诞生里的舞台剧,将所有的情绪爆发式的展现,更多的时候,这三位老演员将所有的波涛暗涌悄然消化,进退之间,全是人生沧桑。

  影片中除了三个老人的感情纠葛外,大时代下党派带来的伤痛和家庭的捆绑也让人注目。

  女儿不让月娥离开家,女婿想要从陈燕生那里要些钱,陈燕生来时家家户户的欢迎,走时只有月娥相送,从出门必有人陪伴,到自己打出租车回月娥家。离开上海的那一顿饭,因为席间下大雨,最终没吃成,这大概是呼应他无法团圆的结局。

  影片虽叫团圆,但无论月娥选择了谁,另一方就不能团圆,从另一个方面看,陈燕生找到了月娥,生活中没有团圆,但过往离别的遗憾画上了句号。

  三个老人对那个时代有着共同的记忆,却对撤退时那天的天气有着截然不同的回忆,这回忆如同他们当时的心境,最终同汇于一首共同的歌中。

  《团圆》观后感(四):back together

  上海人就是一种奇特的荧幕存在。他们培育出的特有气息为艺术创作带来了很多素材。甚至可以发展为一种符号。

  是什么?饭桌。

  要说具体一些,食物的种类,对吃的态度,制作食物的方式,和食材偏好。当年饮食男女给我带来的震撼已经超越了艺术本身的优秀,它的光环能耀眼到让你去思考整个东方。整个中国。再一次让我拥有这种用眼睛和味蕾去体验的东方作品,没有想到是王全安导演拍的这部团圆。

  剧本原出自女人之手,就像如果每个城市有性别,上海一定是中国的大女儿,这个大女儿知书达理细腻温润,活像2046里的张曼玉。故事本身就给我们抛出了一个苦涩两难的境地,我对这样的题材毫无抵抗。关于选择,关于如何在乱世中求得一方属于自己的安稳,关于如何平衡爱与责任,这个故事正中了我的心。

  开始用那两段英文字幕简单走了一趟故事背景,为啥不用汉字儿?可能局总们英文差吧。是说内战那几年,在大陆成家的国民党士兵由于撤退,被命令全部返回台湾,一直到87年在国民党士兵的万般争取下才得到了一年可以回大陆一次的权力。使得许多家庭失散。

  第一场戏就是在饭桌上,无人动筷子,大家都在听从台湾寄来的信,台湾人要回家了,两个女儿(与大陆夫子女)刻薄而敏感的说着风凉话,儿子(与台湾夫生)始终不认为自己跟台湾人有任何关系。就这样在敲锣打鼓中迎来了台湾人,夫妻相认时,鼓号吹的更响了,这仅仅相恋一年的恋人,彼时一边代表胜利,一边代表失败,此时他们都是战争的受害者。

  隔代亲是有迹可循的,虽说主角的两个女儿牙尖嘴利,但是孙女儿却是个知性而利落的姑娘,陪同台湾人和奶奶游览上海的时候,也巧妙的设置成“旁观者”视角,了解了两个分隔老人的心思,顺道引出了她自己的一条感情线——未婚夫准备出国两年,自己也将面对“等待与分离”。

  两个老人很快就寻回了当年的彼此,让人动容的是两人回到曾经约会的旅馆,女方突然提起当时曾听到窗外有人唱歌-人在什么时候才会注意到窗外有人唱歌?特别安静,特别安全,特别美好,他们甚至一起唱了出来。这样无声胜有声的情景,我为其发明了一个新词——对白闪回。它的画面有力的从老人的歌声穿过旅店小小的四方窗户,回到40年前某个炎热的夜晚,两个情愫满满的年轻人,其中女人坚持背着父母来见男人,他们羞涩而激动,肩并肩的坐着,甜蜜溢出喉咙让他们和陌生的行人一起唱起歌来。四十年后,这一幕还能浮在眼前。男人说要带女人走,女人同意了。

  后面有一个老陆市场买菜的戏,寥寥几句交代出的信息有:生活拮据,为人十分善良,人们都很喜欢他,待客大方。这一段与后面老刘去市场有呼应,老刘买菜的一场戏前情是出于老陆生病,他要亲自下厨照顾老陆,出手大方,与这个简易的市场也格格不入,后来索性在小贩的建议下换了一处,买了许多名贵食材,做的菜里面还出现了蛋挞。不得不分析的是,这个故事中不能逃避的一个论点是精神和生活的融合,要讲两地人的团圆,这一点必须提。老陆在台湾生活了40年,生活环境和习惯都已成形,泡脚、买菜。这两个极具生活化的片段轻轻松松就表达出两地生活上的不同,为剧情更添一分生涩。可以说编剧干脆利落,剧本没有一处是废戏,人物的角色性格游刃有余的穿插在剧情里。

  后面这场要说的戏是令我最惊喜的!办理离婚证一场,我认为是本剧的冲突顶点,此前剧情的发展已经到了瓶颈,走向向上或向下,必须作出抉择。这场戏可以说加剧了老陆的内心变化,抛出一个既正又负的情节点——要离婚得先有结婚证,去拍摄婚纱照要开心,开心是为了完成不开心的事。对于想要回台湾的月娥来说,这个剧情是正面的,因为不论怎样,所做的事在推动助她回台湾。对于老陆来说,是负面的,明明是开心的事却是要送自己的妻子离开。结果由于财产问题最终还是没有办成离婚,这张结婚证却阴差阳错的拿到手中了。两个人都不开心。

  紧接着老陆就由此生出心病而病倒,在饭桌上大谈享受生活,自我安慰的成分为这个人物与观众建立了心理共鸣。而最有力道的一笔是老刘突然放弃了月娥。这之前老刘让我有种“自私”的错觉,一路除了赔偿就是坚持要带走爱人,其余的没有表达过,自打看到月娥为了老陆这一病纠结心痛,他最深情的一举也无非就是放弃。一日三餐油米为伴,恩情不能负。后知后觉你才会发现这个人物的力量。他的戏份和性格没有老陆来的更外放,但你绝对可以感觉到。

  两人分别前的两场饭桌戏,他的歌声,也是最后的释放,就像突然下起的雨,历经沧桑的老兵躲在一旁屋檐下,与旁边看似完整的一家人格格不入,但是那一家人就又很圆满吗?有血缘的人似没有血缘,相隔40年的老人息息相通;昼夜枕边的伴侣即使恩大于天,彼此却也缺失了感情的一站距离,相隔两岸的爱人即使爱能平山海,却也不知对方冷暖。人和人实现真正的亲密太难了,可是我们懦弱到只能依赖亲密而生存,即便它脆弱又单薄,我们还要不断去尝试。片末孙女儿还是选择和未婚夫结婚,等待她的是两年的分别,大儿子也与老刘和解,而老陆的儿女自搬家后极少和老人相聚。老陆自始至终反复叨念的“自己胃口好”实际上也是对月娥一辈子牺牲感情报以恩情的一种自我安慰,告诉自己,活着一辈子吃喝拉撒最重要,情难聚,日子可以团圆。

  《团圆》观后感(五):《团圆》:正午的乡愁

  这年头,已经很难有机会在大银幕上看到一部沪语电影了,也难怪,电影作为强势的大众文化产品,自然要考虑跨地域传播的效果。就大中华地区的情况而言,由于官方语言建立在北方语系的基础之上,吴侬软语在电影对白中的地位也就日趋下降——这跟春晚其实是一个道理。

  所以,在大银幕上听到字正腔圆的上海市井方言时,那种感觉很奇妙,而且,由于《团圆》的小成本文艺片性质,已经基本断了在商业院线里公映的念想——就目前内地的电影放映制度而言,不能在商业院线里公映,也就意味着没办法跟广大观众见面了——也就是说,绝大多数上海观众是看不到《团圆》的(当然《团圆》真公映了他们也不一定会去看)。于是,位于北京一隅的某个文艺电影放映场所便成了能一睹《团圆》真容的稀罕地界。其实《团圆》的剧情并不复杂,就是讲一个国民党老兵从台湾回沪探亲,想跟失散多年的妻子团聚的故事——不过当你坐在北京的电影院里看着操持沪语对白讲述上海老弄堂故事的胶片时,那种感觉无疑有点穿越。

  《团圆》是有意反商业化叙事的,影片被导演王全安处理得很恬淡,不过德国摄影师卢茨很显功力,在一个个节奏平稳的长镜头中,卢茨把王全安对日常生活的体察细致入微的展现了出来。故事的发生地被安置在上海,这显然是导演的有意安排。时至今日,经过现代化洗礼的上海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一个醒目符号,但凡与发达、时尚、开放沾边的意象,上海都是当仁不让的形象代言人。不过上海又是多面的,对一个常住人口超过千万的大都会来说,发展的不平衡不可避免的反映在这个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但不管怎么说,《团圆》把镜头聚焦在了一个有些破败的老弄堂里,对于习惯了在影像中捕捉上海“繁华”一面的我们,这当然有些视觉挑战。

  你不能指责王全安遮蔽了上海,事实上,上海的锦绣身段在《团圆》中仍能被我们一览无余,东方明珠、金茂大厦、外滩这些时尚地标在电影中仍是随处可见,一个有趣的镜头是:在绵长的弄堂远端,东方明珠的身影婀娜多姿的矗立在蓝天下……去过上海的人都知道,这是实景拍摄——上海就像一个百变女郎,换一个角度看就会有截然不同的味道。

  片中的戏剧冲突完全集中在家庭内部,当台湾老兵提出想接妻子去台湾颐养天年时,这个上海小市民家庭的内部矛盾一发不可收拾:对于台湾老兵带来的“巨额赔偿费”,几个子女为如何分割而大打出手。应当说,这是家庭伦理剧的常用路数,看电视剧多的观众都有经验,矛盾就是郁积到这一刻才能爆发的。

  的确是艳阳高照,如今的上海,正处在一个经济社会飞速发展的盛世阶段,全社会都沐浴在正午的阳光里,繁花似锦、发展如涛,但正午的阳光下,也挥不掉那一绺深埋的乡愁。

  最后,台湾老兵只好孑然一身返回台湾。

  (刊载于《东方早报》2011年10月14日B9版)

  《团圆》观后感(六):两个好编剧,一个大嘴巴

  《团圆》观后感(七):安全王论导演的专业素养

  偶尔的在电视上看到这部电影,一开始甚至不知道导演是王全安。实话说,以前并没有看过他的电影,可以说对他一无所知。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由于当时有其他的事情,所以这部电影我是分两次看的。前面大概停在四分之三的地方(黄金分割点?)。可能也因为这次短暂的停顿,整部片子给我的感觉呈现出两种状态。我只看了一遍,只能讲讲我大致的感受。

  开始时,我感觉到电影的整个叙述语言是平缓的,这体现在大量的空镜头和固定机位运用,慢节奏的生活化内容,无背景音乐的处理上。在气氛的处理上十分到位,我十分喜欢。

  随着故事的主线开始慢慢展开,剧情本身的张力开始逐渐取代其他的东西,让我将注意力集中在其故事上。

  故事本身倒没什么特别:一个国民党老兵回乡探亲,期间想要带走自己在大陆的原配(或许他来大陆的目的就在此),而经过一番周折,终于没有得偿所愿。应该说片子有两条清晰的故事线:主线是两位老人在特定历史背景下的所谓爱情悲剧;隐线是一干渐渐老去的人在社会变革与家庭结构转变下的茫然无措,其中也隐约涉及到两代人之间的差异。

  诚然,能够获得柏林电影节最佳编剧大奖的电影,在剧情上当然精彩,这不用多说。但精彩之余,我却对影片其中一些细节有着许多的想法:

  1.关于老人回大陆探亲想要带回几十年不见的已经有一个大家庭的原配妻子,我觉得老人的这种想法在我所了解的人情常识或者说在中国人的日常观念中是不太真实的。当然,整个片子就建立在这上面,这不应多说。

  2.关于影片的高潮部分(我所认为的高潮),三老人喝酒唱歌。整个故事想要表达出的很多情感在这个段落中得到充分的展现,男女主人公轮番唱歌,交流往事。但我觉得这个段落在感情的处理上相对前面过于浪漫过于戏剧化,不真实,这一段是我最诟病的一段。不知为何我不喜欢,其实在我所喜欢的很多电影中都有类似的段落,可我单单不喜欢《团圆》中的这样一种表达,它与影片一开始呈现出来的气质不符。*后文再来赘述。

  3.关于最后一段,我认为狗尾续貂。这段让我想到了小时候看到过的一个公益广告片:老人做了一桌子菜叫子女回来云云。可以说导演的这种表达是有情怀的,是很艺术的。但如果以一种高标准来要求的话,这种表达太过于外向了。

  4.还有让我不适的是众演员的表演,我不喜欢。反而老人的大儿子和莫小棋扮演的外孙女这两个话较少的角色让我我觉得不错。认真看其余人,他们演的很好,情绪都拿捏的十分到位。可我就是觉得不够精致。

  整体来讲,我觉得这是部不错的艺术片,王全安在影片各方面都做得不错。我以上几点也只能算鸡蛋里挑骨头,因为在影片一开始我就自以为是的给影片定了一个性,我总觉得应该拍成小津安二郎或许侯孝贤的的那样一种东西,所以这只是非常个人化的一些观点。

  讲讲王全安的专业素养吧,我觉得做得非常好的一些地方:

  1.剧情:前文讲过本片的两个主题。关于两位老人的爱情,我认为是处理的非常感人的,它的悲剧性体现在时间上。一个错的时间点造成了两人的分别,一别数十年。又是时间,时间讲两人变成了垂暮的老人,尽管两人仍然有一些生活的激情,可终究抵不过现实。 二关于两代人之间的隔阂,这种隔阂被处理的非常内敛,甚至可以说轻描淡写。 还有就是影片从头至尾体现出来的老人在时代变革的这种大背景下的手足无措,导演将这主要通过住房问题展现出来。

  2.镜头语言。这部片子的镜头也让我喜欢。两老人分别数十年之后的第一次见面,特写镜头,越推越近。 两人在房间里说话,镜头移动,固定在窗外。照结婚照,众人吃饭的固定机位拍摄。 这些都是处理的十分具有艺术性的。

  3.外孙女这一人物的设置。开始我是想把这个作为影片的缺憾的,后来才慢慢觉得这个角色是个亮点。 外孙女从头至尾话不多,好像永远在担心着自己的事,她很潇洒,却又有一种孤独感在身上。她对两位老人的事情可以说冷眼旁观。最有意思的是影片最后,饭桌上她说还是准备和即将去美国的男人结婚。这一点却又恰恰像是受了外婆的感染。 按道理说莫小棋应该不算特别资深的演员,可恰恰是她这种不作为的表演方式,反而让人物更有多义性,更厚重了。

  4.关于众人在国名党老兵离开的一次室外饭局。我前面说过,对于影片的高潮段落中老人唱歌的合理性存在怀疑。可紧接着,编剧又来了一段这样的饭局,老人说了一句话我自幼喜欢唱歌云云,又使前面那段合理了。 歌唱到一半,下起了雨,众人躲雨,老人无助甚至是有些怪异的站在屋檐下。 这一段所表达出来的情绪,才像我预想中的那样。是一种建立在生活真实基础上的情感上的深邃。

  5.“王全安作品”出现前的大概十秒的黑暗。 开始我自以为是的认为最后一段没有必要,所以估计后面还有有一些俗气的收尾。可恰恰在简单的几句对话之后,电视突然黑了,又没有声音,顿时我手足无措。 十秒钟的黑色之后我才发现,故事就这样完了。 按希区柯克的方式理解,这也可能算是导演做的一个设计了。

  综上所述,这部电影使我发现了王全安的相当扎实的.作为一个导演的专业素质和相当不错的艺术品位。尽管我认为有很多剧情上的不合理,情感处理上的过于浪漫,形式上的陈腐和不作为,但依旧不妨碍作为观众的一个审美体验。

  本打算只写一个短短的评论,谁想到越写越长,竟有这么多了。键盘打字,加上只看了一遍,粗浅的地方难免。

  《团圆》观后感(八):团圆 影评

  看了演员的诞生后来的。

  太感人了,每个演员都很自然舒服,整个片子都是靠剧情的走向推动,而不是靠演员突兀的情感,连特写都不多,演得就像是我们生活中会发生的故事。然而这样的故事又绝不可能发生在现实中。

  现代人,已经把爱情弄得太复杂了,责任、恩情、家庭、依赖、习惯,我们现在对爱情有一百种一万种解答,可是在那个年代,玉娥可以清楚的知道自己的心里,什么是爱情、什么是恩情,燕生也明白,老陆更是明白。

  每个人都是如此善良,尽管风烛残年,对于爱情的态度还是那么一致,无论到了哪个年纪都有追求爱情的权利吧,家庭的责任在子女都长大成人后可以做出让步了吧,感情的深厚并不以时间长短作为凭证。

  但是我有追求幸福了却心愿的权利,但我还是愿意留下;就像你有选择带我离开的权利,你却选择了放手,上天会善待那些善良而勇敢的人。

  《团圆》观后感(九):《团圆》 :终无法圆满的爱情

  2010年王全安凭借《团圆》夺得60届柏林银熊奖,《团圆》背后中两岸的政治背景迫使3年后影片才得以在内地公映。其中参杂多少难以言喻的无奈与内地审查的苛刻。此番重映正如片中失散多年夫妻重逢见面时,不知如何开口内心早已五味杂尘。

  《团圆》中人物情感表面上是平静温和,却在隐含地冲突中释放了多年汹涌的情感。台湾老兵刘燕生(凌峰)返回上海找寻失散多年的恋人玉娥(卢燕),此时对方早已重新组织家庭,一方是十几年待其不薄的丈夫,另一方是只有一年爱情的情人。凌峰,卢燕,徐才根三位老人内心世界的感情很微妙。这种微妙还体现在子女的态度上,一幅人间众生态应势而生。

  王全安并未正面传达因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激烈矛盾,而是很巧妙的借助子女周遭人的言辞,将“外来人”刘燕生尴尬的现状表诉出来。甚至结尾,当刘燕生道别煞有其事高歌一曲,突如其来的雨水浇灭了热情,刘燕生孤零零的站在屋外,多年的生分与这个家庭的隔阂一点点揭开过往的岁月。

  《团圆》将故事背景放在上海,王全安自己认为上海是最能体现近年来中国剧烈变化的城市,同时呈现出城市最摩登和最传统的元素,这一点非常魔幻。东方明珠,金茂大厦,外滩这些标志性的建筑都尽收眼底,《团圆》则选取有些破败的弄堂,洗去繁华,弄堂像爬满虱子的旗袍充满岁月的痕迹。当听到字正方圆的上海方言时,便立刻将观众带到所设定的背景下。周旋《天涯歌女》被演绎无数版本,此番卢燕剧中清唱,三人随声附和无不热泪盈眶。更好的烘托出三位老人在时代变迁下两难的境地,时光悠悠家国情仇,爱情别离都在1949年的旧上海发生着。

  国人是讲究吃的文化,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团圆》字面上的“团圆”,隐喻着家庭子女的团聚,失散爱情的重逢,破碎亲情的弥补,两代人文化间的隔阂。借助饭桌上家人吃饭团圆,道出人物复杂澎湃的内心,几句话,几次吃饭表达出中国人的情感。《团圆》中大部分场景都是在狭小的空间中进行,大量的长镜头在饭桌前细微的表露出人物内心波动的情感。

  大时代下,人物承受情感更迭。从头到尾,刘燕生早知无法玉娥回去,玉娥也知此生的爱情早在1949未能远走高飞就已死亡。结尾,刘燕生独自返台,此生与玉娥是否能再相见不得而知,这一别或许是永远。

  《团圆》观后感(十):《团圆》一件不容易的小事

  大家好,我是哎呀!我第一次听王全安的名字是他出轨,再听就已是今天的这部电影了。今晚我们聊聊王全安的《团圆》

  1949年国民党战败,蒋介石政府退守台湾。其中就有刘燕生。随后,1987年,台湾政府开放大陆探亲政策。在此期间,刘燕生便回来了。 此次刘燕生回来的目的也很简单,想将玉娥带回台湾,弥补自己年轻时的遗憾。但玉娥现在有了家庭。刘燕生便与玉娥的丈夫陆善民展开了一场玉娥争夺战。 其实,两人的观点很简单,刘想反客为主。而陆想巩固自己的家主地位。

  第一回合,刘率先发言,但被陆拦截下来,推出玉娥介绍各位,后来想继续介绍,但又被陆的女婿的拦了下来。陆见此机会,发言到,既然回家,就要在家住。一方面,展现自己的家主地位。一方面,向玉娥表现他的宽心。

  第二回合,刘燕生与玉娥在于一起回台湾这件事达成一致后,向陆说明了此事。陆看似同意,实是以退为进,一是向玉娥表现我懂你,你和我没情分。二是将这个矛盾推给了自己的孩子们。借孩子们的手留住玉娥。

  第三回合,刘请客吃饭,陆却率先发言,说了三方面,先是大道苦水,说这些年,为他们母子做了多么大的牺牲。让玉娥心有愧。又是说刘的儿子因为他受了多大的苦,让刘尴尬。也有自己的委屈,他也说自己想不通,辛辛苦苦经营了这些年算什么?

  刘与玉娥的事情已成定局,却因陆突然中风,变成了死局……

  其实,在生活里,谁也没有对错,也谈不上谁赢谁输。

  在平淡的生活下,隐藏的是导演更大的野心。在倚靠三位老人的矛盾关系下,王全安对于中国传统思想和对现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一是对于血缘与感情的理解,血浓于水。陆家有三个孩子,两个女儿是陆亲生的,而大儿子建国确是刘燕生和玉娥的孩子。

  这个设定让大儿子在这场争夺战里,成为了儿女们争吵的主要对象。

  一场是在得知刘要回来时,二女儿说,哥你看呢?他说,他和我没关系。大女儿呛一句,怎么会没关系,你是他亲生的。

  一场是家人得知玉娥要和刘和台湾后,大儿子更愿意追随母亲的意见,却被女儿们理解为吃里扒外。

  到最后,他说你从来没有对我尽过义务,我对你也没有感觉……

  第二个是金钱是不是能弥补情感上的缺失。

  在刘提出弥补陆的时候,先是说用大部分,又说是全部,最后落实到十万。

  其中陆的女婿,也说用出钱的方式弥补陆

  最后,刘打算留钱给大儿子,算是弥补这几十年来的过错,但最后大儿子没要……

  第三点情感与责任,玉娥对刘有未完成的情感,而陆却对自己和儿子有恩情。她该如何选择。

  在戏中玉娥说,我这几十年是为了我的孩子们活,而非自己。这是责任。在自己最后的时光里,想为自己而活。这是情感。

  在陆中风后,选择照顾中风后不能自理的陆。玉娥和陆之间可能依然没有爱情,但是相伴几十年的感情,和患难后相互扶持的责任,使她拒绝和刘回台湾。

  第四点时代的变化,刘在台湾生活了几十年,他一心想回的上海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在饭桌上,一家人除了他是普通话之外,其他人都是上海话。玉娥问他,上海话你还会讲吗?他说挺还可以,说却不行了。到最后也只说了一句“谢谢侬”,他尽力了,但平淡至极。刘本是上海人,也应有泡脚的习惯,但在陆让他泡脚时,他却说没有那个习惯。

  在影片最后,依然是家庭聚餐,却聚不回来人了。玉娥说原先房子小,却是热闹。现在房子大了,却冷清了。

  以前车马慢,时间却多。每每团圆时,也热闹。现在车马快,时间却少了,每每团圆时,虽然也有热闹,但也多了一份得过且过的无奈。随着时代的变化,团圆也变得来之不易。同时也让人更加珍惜每一次相聚。身边有酒,敬这来之不易的团圆。

  谢谢各位!我是哎呀! 晚安!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团圆》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