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迪熊》是一部由塞思·麦克法兰执导,塞思·麦克法兰 / 马克·沃尔伯格 / 米拉·库尼斯主演的一部喜剧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年底了,各种事情缠身,看了电影好久,也来不及写点什么。此刻记得的已经不多了,还在循环听着“再见二丁目”,满脑子的都是我喜欢林夕。就先这样吧。
某个周末,和Rachel参加了一场豆瓣小组的观影活动。看的就是这部“TED”,不知是哪里的碟片,字幕全是令人费解的粤语,必须得借助苟延残喘的英语才能了解对白其意,可惜如此错过了很多逗乐子的笑点。
TED是讨人欢喜的。
TED是一个造型尚且可爱的娃娃熊,他因John的生日愿望而降临人间,他才是真正的Born to love you。TED的一切都是后来John赋予的,但是有一点是与生俱来的,那就是他和John的关系。所以,在雷电交加的夜晚,他们用被子蒙了头,发誓做永不分开的雷友。
TED履行了自己的诺言,在他刚刚走进人世的那些时日里,他成了户户皆知的明星,是一个人人喜爱的神奇的存在,但是大明星TED只属于John。
TED就是这样一个朋友,他一大早的赖在沙发上,抽着水烟袋;遇到美女兴奋直上,也会找个美好的夜晚来个惬意的四人约会;开PARTY遇上了John的偶像,三连CALL的叫来一起分享……情投意合也就不过如此了,细枝末节样样合拍。
John怎能不欢喜?那些美式尺度的玩笑,看者皆欢乐,真是令人欢喜的尤物。
怎能讨人喜欢?
TED就是这样的一个角色,他是讨人欢喜的,他的欢喜是所有人都明了和可以接受的,没有伤害力,没有压力。谁不希望有这样一个伙伴,他有各种好,不会被背弃,还有乐趣。可是,这样的一个独属性的角色是要怎样讨人喜欢呢?他是邪恶的你,是懦弱的你,是懒惰的你,是放纵的你,是不负责任的你……他是样样契合你的内心,但是样样抢占着别人位置的角色。你可能是伪善的你,它却是随心所欲的你。这样一个TED是如此的苍白和单调,简直是要浪费了一个梦想娃娃的角色设定。
我不是那个John,就不会喜欢这样的一个TED,他是一个男人梦想的狐朋狗友的角色,有着成年男人喜乐的情趣,情绪暴力的要求忠诚。这的确是太不符合我的审美了,我期许的TED是个可爱的,无害的,温暖的,柔软的,不太入世也不太出世的角色,这样的朋友才能在共享快乐之外,还能理解人世的无奈和悲哀。
每个人的心中都有着不同的TED。
《泰迪熊》观后感(二):请给自己一颗永不长大的心。
预告片看得笑得不行,于是首映日就跑去电影院看了。人很多,但是蛮幸运的还是坐到了很好的位置。
表示虽然语言水平提高了不少,但是连英文字幕都没有的纯生肉啃起来还是有点困难,有时候周围一帮美国佬笑得喘不过气来了我还是呆愣愣地坐在那里,脑海里不断闪过一行大字:“what's up!!!!!!!!!”
可是不知道为什么,到了最后居然掉了眼泪。——我真的不是文艺青年了啦TAT。
从哪里说起好呢。最开始的镜头就是John被所有的小男孩拒绝的镜头,然后他许愿,美梦成真,Ted突然就开口说话,三观突然就被刷新。
岁月这个玩意儿不吭一声就斗转星移,那个操着一口正太音的正太突然就变音成大叔,披着萌物的皮爆着粗口抽大烟,载着John去上班的时候很有潘长江开车的效果,一张粗眉毛囧脸颇有喜感。
Ted跟John一起27年,打下了无比坚固的基情。他们一起在雷声滚滚的时候对着雷声比中指,话说我一直在想Ted有手指这种东西么...Ted可以让John翘班去跟他一起抽大麻,可以让John从妹子的Party上赶来去见自己心中的英雄。
妹子说,如果Ted不搬出去的话他们就没办法继续生活。所以Ted说我懂了然后就双目痴呆地搬了出去。
可是他对John影响太大了。Ted一边打着John一边说了“她和你才认识四年,我跟你都二十七年了我特么的戒指呢”之后,Laura打开John送的礼物,里面并不是一只戒指...- -,好吧事实证明了基情是真实存在的...
我只是在开玩笑,可是所有人都认为John是因为总和Ted呆着一起才会变得永远长不大。所以当Laura愤怒地把车开走要离开John的时候,John把一切都怪在了Ted身上。
我看到John转身离去,留下孤零零的Ted站在那里,看Ted抬起手按向自己的心,“I love you”。
真心就突然掉泪了。
可是真的就跟Ted说的一样,他不过是只teddy bear,毫不费力地就能得到工作跟升迁,可以毫无顾忌地摸妹子的胸,甚至可以轻易得到美女cashier的心,他不用担负人生的责任(或者熊生...)。可是John不一样,他总会长大,总要担负起责任,总要为工作和爱情烦恼,他是个人。他拥有Ted,可是不能变成Ted。那根本不是Ted的错。
Ted和John终于打了一架,天昏地暗惨不忍睹,真的是认真地打了一架。其实离开Ted的John也没有好过很多,他在Ted的帮助下站在舞台上五音不全地为妹子唱了首歌,虽然最后还是以暴力结尾被cop带走了但是毕竟还是打动了美人心。
但是这么坚固的基情必然会遭到愤恨。原谅我实在是记不清人名,反正就就是遭人嫉恨然后Ted就被绑架了...绑架犯的弱智儿子还硬生生地撕下了Ted的一只耳朵,然后Ted很硬汉地找了个订书器就把自己的耳朵钉上了...看着我都觉得疼啊。
Ted骗小弱智说来玩捉迷藏吧,然后悄悄地去找了个电话给John求救——所以你看,最困难的时候,Ted唯一能想到的就是John。
其实想一想,作为一个人来说,John已经拥有很多了,可是Ted除了左拥右抱一堆美女,呼朋唤友一起吃吃喝喝,就只剩下一个John,或者说,还好,他还剩下一个John。
Ted说,我只属于John。
就算是身体被撕裂成了两半,Ted也还不忘了告诫John说,别忘了Laura对你来说才是最重要的。
Ted的死对于John来说几乎是个毁灭性的打击,但是Laura的愿望让Ted又死而复生,刚刚“活”过来的时候Ted也还不忘搞怪一把。
怎么说呢,这部片子看预告好像根本就是部喜剧片,可是人家的级别限制在那里摆着呢,自然是免不了低级趣味和黑色幽默,但是还是觉得很有代入感。
泰迪熊本身就是童年的代表,所以这部片子真真地是毁了童年刷了三观啊。
回头想想,每个人都会长大,总有一天要面对那些我们可能毫无准备的事情,总有一天要承担起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总有一天,会变成一个大人。
简单的生活背后,谁还有一颗永不长大的心。为什么Ted对John来说那么重要,还不就是因为在忙碌和压力之后,他还有Ted可以解解闷抽抽烟爆粗口扯闲篇儿,可以一起做一些平常不能做的事情。
Ted是他永远忠实的朋友,是他苍白生活里的英雄梦想,是他不忍心放弃的童年记忆,更是他不能舍下的美好情谊。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只泰迪熊,代表着我们美好得五颗星都打不住的童年生活。我还记得那些动画片,葫芦娃猫和老鼠鸭子侦探蜡笔小新樱桃小丸子聪明的一休多啦A梦七龙珠四驱兄弟...我可以无穷无尽地列举下去。还有那些现在还在我屋子里的毛绒玩具,我根本就离不开。
那是我的永无乡,是我的移动城堡。那是我们可以短暂离开现实生活的唯一一小块净土。
请给自己一颗永不长大的心,在你的衣冠楚楚的外表下面,让自己尽情地撒野。
《泰迪熊》观后感(三):成年人的哆啦A梦
很简单的故事。窝囊的男主角和逗比的Ted,然后男主幼稚的长不大屡遭女主责备。感觉有点像大熊和哆啦A梦,不同的是Ted更加适合成年后的我们,一起嗨一起哭一起笑一起讲黄段子,见偶像 翻脸喝酒打架和好。
女主挺美的,能忍男主四年也是真爱了,男猪脚确实幼稚都35了。就不懂怎么那么多人骂女主了,要是现实中你男票这样别说四年,四天看你忍不忍得了。
看到泰迪给腰斩的的时候真的泪崩了,那一幕有点象征成人童年的死亡,人总会长大,总要放下回忆,藏起孩子性的一面。还好最后是Happy ending ,不然影迷就也要把编剧导演撕成碎片了。
总的来说,挺好的一部喜剧片
《泰迪熊》观后感(四):美国版《那些年》
跟很多人一样,我第一次注意到ted也是因为那张ted捶打john要戒指的动图,后来也忘记是自己搜的还是朋友给看的,各种预告还有资讯,总之是无比期待。后来得知大陆不能上映之后,着实在心里竖了一下中指。最后,你懂的,各种枪版各种坑= =
说实话,作为一个被人们热赞为“真汉子”的姑娘,我真是太喜欢这电影了,打心眼里喜欢。
去年火了《那些年》,因为初恋,因为回忆,因为青春。虽然细节不同,但情怀相同。其实ted说的也是一个意思,只是台湾离我们很近,美国离我们太远。地理上还有文化上。
东方人含蓄委婉,所以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是清纯美丽爱哭学习好的沈佳仪;东方人喜欢留白喜欢欲言又止,所以沈佳仪最后嫁给了别人,她是我这一辈子最美的残缺,没有之一。
东方人热衷悲剧也是这个原因。生活艰难啊,所以东方人用悲剧寻找共鸣寻求安慰。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童年是幸福的,令人向往的。所以,美国人就用他们的方式贴近理想,安慰各种受伤的心。
我的泰迪熊tmd会说话!虽然我没钱没上进心,却有一个10分女神级的女朋友,而且她tm还觉得我是这城里最棒的男人!我的熊可以陪我撸管抽大麻,我的女神听得懂我扯淡!(话说主角名字叫john啊,有暗喻所有美国男人的意思吧,dear john的典故为证啊)
当然,life is difficult,总会有些人出来捣乱,虽然费了一些事,我最终还是像儿时的英雄一样把所有事情都解决了,女神主动要求和好,我的熊也比以前懂事。最重要的,那个不要脸的富二代tmd自杀了。爽快!
膝盖中箭没?
不要跟我说你没想过这些。还是那句话,细节不同,情怀相似。
在我看来,ted也是事关回忆,事关青春。对于失落的我们,意义重大。而且,《那些年》带着一种面对既定事实的自我安慰,以过来人的身份,让人感到悲伤。而ted却带着对美好梦想的信心和热情,虽然单纯却让人振奋。
不得不说,ted的梦,令我激动。当看到一个能动会说话的玩偶时,我不自主的想起自己的小时候,然后,那些故意非故意藏起来的小想法大梦想都跑出来提醒我质问我,如果现在的我面对儿时的自己,会不会感到羞愧。
生活的确是艰难,但是生活在继续。
《泰迪熊》观后感(五):每个男孩在长大之前都有一只泰迪熊
《泰迪熊》是导演塞思•麦克法兰首次进军大银幕,自编自导的作品。
《泰迪熊》讲诉了一个没有朋友的小男孩在圣诞节得到了一个泰迪熊,在一道流星划过的时候他许下了自己的愿望,第二天他发现自己的愿望成功了,他的泰迪熊变成了一个活的泰迪熊,并且成为了他最好的朋友。但是影片并没有像我们预想的那样发展,从此小男孩和泰迪熊过上了幸福开心的生活。
影片中,时间飞逝,很快小男孩长大成人,来到中年。泰迪熊也不像我们通常想法中的一样,充满童真,可爱。影片中的泰迪熊却是一只充满重口味能力的泰迪熊。他满口脏话,爱好吸大麻,喜欢勾搭大胸妹子上床。
而他陪伴长大的小男孩强尼,到了35岁,依然是一事无成,整天无所事事,和泰迪一起抽烟喝酒吸大麻,过着醉生梦死的生活。直到他遇上美丽的劳丽。
女孩们喜欢一个男孩子是喜欢他的自信,浪漫,幽默,可爱,带着点邪恶的帅气。就像劳丽在舞池中遇见强尼一样。放浪不羁,幽默,真实是她一见钟情。充满想象力和总是给她带来惊喜,使她深深地爱上了强尼。这些全都是他儿时的泰迪熊带给他的。而强尼也愿意为这美丽的女神下定决心改变自己。当女孩子和男孩子在一起时间长了总会觉得男孩子是幼稚的,老是心里住着泰迪熊是不应该的。
想象力和激情是属于小孩子的,就像影片开头所说的,魔法消失了很久。因为没有人愿意相信魔法。强尼对自己的老板托马斯说了《壮志凌云》的经典台词时,托马斯一脸茫然和无动于衷。虽然自己刚刚炫耀自己和汤姆 斯凯里的合影。当小强尼告诉父母泰迪活过来时,他的父母就当他在说一个可爱的童言。而真实的活着的泰迪熊站在他们的面前,并给他们打招呼时,他们便吓得一蹦三尺,拿起手边的东西做为自卫武器,想拿枪给这个毛茸茸的东西致命一击。而孩子当然不明白这个可爱的东西有什么威胁可言,值得大人们如此大惊小怪。
女孩子总是比男孩子要成熟的早,也比男孩子更容易现实。女人是靠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的。所以女孩子总是想靠着自己比男孩子多出的染色体去改变一个男孩子。女孩子会站在道德的制高点要求一个男孩子有上进心,将他改变成为一个可以任凭自己依靠的男人,而这样的代价就是杀死他心中的泰迪熊。
女人喜欢做的是单项选择,答案非A即B。劳丽要求强尼在他和泰迪之间做出选择,在现实和过去之间做出选择。而自己也会在心理精打细算做出选择,自己多金但无趣的老板还是幽默有趣但不靠谱的强尼。虽然影片中老板和劳丽的可能性被打断,但是如果没被打断呢?
而男人则希望是多项选择,一个是陪伴自己度过无数低潮失败孤独的挚友,一个是此生最爱的女人,怎么选。
男孩子在追求一个女孩子时,总是把她当作女神,当作鲜花。觉得自己追到之后,一定要把她当作捧在手中的宝贝,放在温室里好好的呵护。 将女神拥入怀抱时,自然是欣喜若狂,百般疼爱,尽一切满足她的要求。而慢慢发现女神的要求自己永远无法全部满足。
你也会慢慢发现你自己想要的是一次征服,自己其实需要的是一个贤妻良母或者是乖乖等你抚摸的小宠物。过去和现实,女神和朋友,自由和爱情,等等等等难以选择。
想要偷着出去和朋友放纵就会伤害女神的心。而只顾着女人则是见色忘义,重色轻友。如何选择。
不是对方变了,是自己慢慢变得自私了,对方曾经的魅力没用了,就要抛弃了。对方没按自己的想法成长就觉得对自己不好了。
改造和征服都不是爱情,容忍和接纳才是爱情。
每个人的成长总得牺牲点什么,通常男孩子在遇到自己的公主时会主动把自己的泰迪熊关进小黑屋里不再想起。而没有泰迪熊的男生怎么去吸引一个女生呢。
女孩子若是想杀死那只碍自己事的泰迪熊,得先考虑那只泰迪熊的生命力有多强,否则很可能两败俱伤。结果可能是你得到一个爱你的或者是恨你的没有了曾经吸引你的那些魅力的平庸男人,你可能会继续爱他,也可能突然觉得,这不是我喜欢的人了。
影片的结局,我觉得是个男人意淫的结局,男人 女人 男人的好基友共存了。这真的可能吗?
我觉得影片最真实的结局当然是泰迪熊了死了,而男人和女人在悲伤过后,很快的忘掉了一起,之后幸福的在一起了。当然这违背大部分观众的心意,好的票房当然要好的结局。
每一个男人都是在女人的怀里长大,每一个男人在心爱的女人面前都会幼稚不堪。女孩应该包容男朋友的傻乎乎,因为他爱你,才在你面前放下戒备。
每一个男人都应该感恩任何时期陪在自己身边的女人,你的不安和稚气全是靠这些女人抹去的。
每一个男人都应该去温暖,疼爱,呵护,自己的柔软,美丽的天使。
虽然影片戛然而止,但我们或许可以想象,男孩长大成人了,不在幼稚,不在整天只知道陪着泰迪熊无所事事,毫无进取之心。同样的雷鸣之夜,强尼没有感到害怕,也许根本没有过害怕,害怕只是因为从前有个亲密的雷友,一起唱雷雷兄弟之歌。他为了自己的女神做出了改变,他会积极的工作,重新开始。为了自己的女神和自己的家庭不断努力赚钱,会变得富裕,也许和大部人一样,像强尼的老板一样把钱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标准。像劳丽的老板一样,家里成列着在内心中有着高额标价的所谓艺术品收藏。“这是艺术,你懂吗?”其实我也不懂,只知道它很值钱。
魔法消失了很久。但是,每个男孩子长大以前,心中都住着一只泰迪熊,后来……。
《泰迪熊》观后感(六):你到底是要你内心的毛熊还是身边的妹子!选一个!
貌似看过不少电影里的米国小孩子都有一个毛绒玩具做自己的朋友,跟它讲话比跟自己爹娘讲的话还多。其实我小时候也······不不我小时候可没那么孤独!这电影直接把玩具弄成个大活人,然后告诉我们如果你小时候的玩具互动性这么强,那他就是你成为一个被妹子认可的男人道路上最大的敌人!(???)
所以说,如果心里老装着儿时动漫的偶像,光靠着跟电子游戏、烂片剧集共度一生,甚至到了30多岁高龄还分不清现实世界在哪里;又或者是20多岁了还只想着衬衫上印着的或者抱枕上画着的妹子,橱窗里摆着的拼装模型之类的,那多半会是个卢瑟。即使走了狗屎运让哪个好妹子不小心被你吸引了,她可接受不了你那满是毛绒玩具的内心,让你选:是要妹子还是要毛毛熊?
影片前面1个多小时差不多都是这意思。
可最后女主居然接受了和男友以及男友的毛熊一起生活的结局!这是何等的胸襟!我就想要是那货不是个玩具而是个活生生的机油你怎么办啊!?何况那熊已经够黄够暴力超过一般小流氓了。
当然谁又愿意扔掉自己小时候喜欢的玩具,删掉珍藏的动画片和电影,放任过节时候各种熊孩子把自己的刚普拉拆掉,放弃自己二十几年来发呆时yy的超级英雄梦?只为证(假)明(装)自己长成了个成熟男人?
尤其对于本就卢瑟的穷宅男来说,这些东西几乎就是我们人生的全部意义啊!
况且毛熊不需要担负作为人的责任,梦想(YY)永远是我们最轻松就能办得到的事情,美好得无压力,是逃避现实最简单的解药--虽然不一定长期有效。
电影却实现了老宅男既保留了毛熊又得到了妹子的逆天结局,莫非是教我们在白日做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也或许人之成熟,不代表一定要放弃自己儿时喜欢的东西,而是学会和它一起接受现实,就算是我,也不会把刚普拉们摆出来摆来摆去地模拟打仗了,也知道光看动画片和电影是没有未来的,但并不代表我不会攒着钱买RG(我还要入合金坑!入假面骑士!),也不表示我不会每周追新番隔几天看一部电影。但在这之上,还有更多的现实等着我们,不能因为打游戏和熬夜看球睡懒觉,也不能因为玩模型就把工资月光,还要为了更加出息而拼命工作,这样,才能不失为一个成熟了一点的宅男吧。
《泰迪熊》观后感(七):每个人都有一只泰迪熊
今天中午,把最近很火的电影泰迪熊看完了,于是很插科打挥的在微博上发了这样一句话:好基友,一起走,抛掉妻子闯天涯。的确这是一部十分典型的搞基片,虽然有点人兽的虐,但是还是搞基片。最,男主角很幸运,好基友和老婆都保留住了,而且老婆还救了好基友的命。这种混乱的关系,会让你觉得这部片子很烂吗?不,你错了!这是部很好看的喜剧片。
首先是一种反差,在我们心目中的泰迪熊一般都是比较萌,但是这部电影却成功的塑造出了一个满口脏话,性欲旺盛,还喜欢抽大麻的流氓熊,所以长大的熊一出现,所有人都忍俊不禁。
其次是一种传统的美国性喜剧的传统,当然,主要还是依靠口淫,这样的小幽默还是很有效的。
最后是一种意外,我们都不知道接下去这只可恶的熊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惊喜。
哪么现在关于这部搞基片的吐槽完毕,现在要说的就是比较感性的方面。
每个人都有一只泰迪熊,他并不是抽象的,他其实是一个很实际的东西。我们每个人小的时候总会有孤独的时候,而这个时候,总会有一个东西出现,也许是一辆小火车,也许是一个小机器人,但在小的时候,他们就是我的一切。其实久而久之,那些替代品就变成了我们自己。。
我们身体内总会有两个自己,其实他们都是我们自己。
每个人都有一只泰迪熊,每个人都有一段童年,每个人也有一个陪你成长的人。
长大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所以我们心中的一个角落在呼唤我们,拒绝长大,既然那种痛苦,我们无法承受,那么活在过去中似乎是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这种状态叫做逃避,而我们心中那个永远对我们友好的泰迪熊就成为了我们拒绝成长的借口。
可是我们永远无法战胜的是自己,那些诱惑永远在那里,长大和不长大的区别就在于,不长大的我们可以听取别人的意见,谁让我们干什么,我们就干什么,也不会有什么太大的责难,但是长大,我们就必须学会如何控制自己。
长大就是失去自我的过程,就是学会控制自我的过程。
所以,那些童年终究会老去,那些回忆终究会消失。
只是那只泰迪熊不死去,我们就又重新开始的机会。
《泰迪熊》观后感(八):Good bye Ted
可能没有美式经历的我真的感受不到里面的很大的幽默,温馨是有些温馨,可是比之相应的票房我就不理解了,但是也能看到让我反思的一面:那就是成熟。你喜欢你的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你感觉这就是你想要的生活,你有一万个理由去向别人解释你的生活,别人也有一万个理由反驳你,但是一旦面临更多的时候你会发现可能你喜欢的生活给你不了你更多了。
老婆孩子热炕头是现在男人戏谑的一种说法,平淡幸福的生活,偶尔平添一些小温馨小乐趣,确实感觉不错。就想我们心里常想的那样,我想抛开一切和心爱的去我理想的天堂,我想远离这喧嚣的钢筋混凝土的城市去海边的村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或是去西藏带上个数年净化心灵。没别的原因,因为这是你的理想这是你想要的生活。
然而一旦回到现实你会发现很多,可能喧嚣的城市是你生活的保障,你在这种环境下才能让你挣到去旅游的旅费,你去了西藏你发现你吃不惯住不惯呆的时间长了你也会和现在一样厌倦自己的生活。与其这样不如让自己活的庸俗一点,物质一些,在事业和生活中实现自我的价值而不是玩玩乐乐。
回到电影,结局是男主角在女主角的帮助下让Ted回到身边,看似圆满,但是经历了这些之后男主角已经变化了,已经变成熟了,Ted也成熟了,他们可能以后就远离他们从前感觉完美的生活,向另一种生活靠拢,不悲观,他们是自己意识到的,没有被生活所迫。
Good bye Ted。。。。。。
《泰迪熊》观后感(九):彼此更加宽容便是
4.5星没有。四星低了,所以5星。
这是一个抉择。类似于“妈妈和女朋友掉河里,你要先救谁”。你必须做一个选择。这是个类似于朋友却高于朋友的。他从来就住在你家,属于你,除了你,他不曾拥有别人的存在。一个是你的爱人。这样的事情却需要做个抉择。
泰迪死掉的时候,我居然掉眼泪了。虽然我的泪点是很低。但是这不是丢了一个玩具那么简单。那是你一生的朋友,但他死去了。这样的活生生的价值毁灭在人的面前,便成就了一代悲剧。
也好,我只能说,这样也是个好结局。男女主能和平共处了。回过头来想,那曾经就没有和平共处吗?也不是没有,只是彼此都不曾退让自己的生活。
直至泰迪复活,双方的心态都有了改善。故事才有个更完美的结局。
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幸福的结尾,却又哭出来的影片。
既然有了这样的第一次,就值得打个高分。
再回过头来说整体,故事谈话涉及面相对广。【主要就是泰迪的知识面不简单。】泰迪相对的淫荡无耻下流。可是就是惹人喜欢。哈哈。
《泰迪熊》观后感(十):感谢生命中陪你度过童年的那个存在
电影的迷人之处就在于主人公从未失去童年的那片欢乐,Ted来到了他的生命里,陪伴着他,一起二,一起成长,当主人公发现自己幼稚的心终究成为不了真正的男人,放下了那个生命中重要的存在,最后在失去中成长,在失而复得中懂得了珍惜。在我们现实的生命里,儿时的伴侣只是暂时的,还记得家里小狗从领养、喂食、教它在哪里拉粑粑、溜圈、在沙发上滑滑梯、还有到后来给它找只小母狗,再到得了病默默的躺在那里再也不动。多么希望自己像电影里的主人公,小时候那个至亲至爱的同伴能永远在自己身边,看着彼此的改变。但这终究只有魔法才能实现的,结局只会是亲密的同伴从你生命里消失,而自己学会了一个人孤单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