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劳伦斯》是一部由泽维尔·多兰执导,梅尔维尔·珀波 / 苏珊娜·克莱蒙 / 纳塔莉·贝伊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双面劳伦斯》影评(一):人生若只如初见
最后一组闪回镜头,是从即将跨越千禧年,受访时着了粉蓝衫的女诗人Laurence坐在咖啡馆的窗边,回到他跟小佛第一次相识的那天。还留着寸头笑起来娘痞的一塌糊涂,一枚蝴蝶曲别针打下的赌赢了小佛20块的Laurence,10块钱加了油,10块钱请了小佛喝饮料。
—— Fred Belair.
—— Laurence Alia.
—— Alia.
—— It's Laurence, anyways.
你看,从认识的那天起,我就说过,Laurence, anyways. 不管怎样,我都是劳伦斯。却在那之后,要花十年那么久,去重新告诉你,即便我从男人变成了女人,我依然爱你这件事。
——《Laurence Anyways》
《双面劳伦斯》影评(二):理解----到底如何看待“多兰美学病”?
很多人不理解多兰大量慢镜的运用,之前我也觉得不适应,但那天看到一篇多兰的采访,他说他观影量其实不大,所以其实不太受其他电影风格的影响,因此抄袭等说法不成立,其次他的电影没有立足于太大的基础,都是很生活的想法、感受的抒发,他说他的电影表达的是感受,他用自己觉得合理的方式表达感受,传递给观众,这样想来这些慢镜近景就都可以理解了,因为这些细腻的感觉,真正是对话、台词无法筑造的,所以他用尽一切细节,包括服装,背景,光,音乐,演员无声的表情、动作等,加上他标志性的慢镜,来给观众这种感觉。他是想摆脱条条框框的束缚,无视别人的声音,用自己的想法和方法,最大限度地把观众带到他营造的氛围和情感中去,因此他会受到别人对技巧的诟病,而这些人反而太注重于形式,忽略了多兰真正想表达的东西,这些诟病也似乎就没什么意义了。而很明显多兰对音乐、美术、造型艺术、空间感的品味是他天才之称的重要来源,我也相信这都是他“从心”,注重表达感受的结果。所以,热衷于诟病多兰美学的童鞋们,我不否认你们,世界因不同而美丽,真心希望彼此认同,对于冗长、过多慢镜、剪辑细碎等等问题,多些思考和理解,你会得到收获,因为换位想一想,多兰一定也认识得到这些问题,而他这样做的原因,如果你足够了解他,或者对一个年轻和涉世未深,挫折不够又初生牛犊的导演多些包容,你会得到满意的答案。
前半部没有很认真的看 后半部很认真的看了
我把你看做我的女儿了
他披着长发 穿着风衣出现在她家门口 风衣鲜红色的里衬偷偷从袖口露出来
背景音乐也实在是太棒……
结果人都是要长大的 一个想要永远飞得很高 一个想要过脚踏实地的生活
没有人 能得到他想要的全部
哎 我写得真无聊……就这样
《双面劳伦斯》影评(四):情比金坚
他想跟你好这个最难得了,给你孩子给你家你还想怎么样。多让人心疼的男朋友啊!!!!搬去乡下开个酒庄或者牧场!!!!换成我,碎尸万段也不会离开他!没感情的人才是人渣,有感情的人都是天使!!!!必须去心疼他,壮大自己的温暖和心!!!!与他共处的生活,心脏波动的力量源泉!!!!!
究竟你有什么让他那么想你??发型像只犀鸟还是战士一样的宽肩,礼服除了露个后背其他地方都得包起来!好在你还知道哭,哭得毫不做作!
好吧那个线索,那块红色的砖!你崩溃了吧!他一直就在你身旁!所以你们疯了一样把三小时当成一辈子来度过,拥抱和亲吻,除了这样没有更好的解决办法!你们和好了!你们又有了清单!
跟我走吧。跟我走吧。你插透自己的心也拒绝不了这双深情的眼睛。妈的连孩子都可以不要。所以自然界动物的规则母性和爱情不能同时存在。哺乳期的雌性会抵御一切外敌包括所有想要靠近她的外来雄性,哺乳期不发情。一旦崽子被弄死之后才被迫发情。
为么子最后还是没能在一起你都离婚了。他又没去变性,好吧卷发是有点不容易接受可以习惯吧!或者让他拉成直发!我怎么就从来没有过我爱他他也爱我的人能在一起!你们就作吧!::>_<::
《双面劳伦斯》影评(五):给全世界的劳伦斯
首先必须对多伦献上膝盖!电影太美了,从配乐、色彩、镜头、用光、剪辑到故事情节、设计,还有我没能力评价的东西,都太棒了!再次献膝盖。
然后就是劳伦斯。所以性别究竟是什么?以生殖器来区分人类,合理规划这个世界,让大家生活的井井有条,OK,我接受。但总有人会拒绝,比如劳伦斯们。1989年,多兰选择上个世纪作为背景一定有他的道理,我可以理解成在每一个时代都有劳伦斯,他不是潮流不是二十一世纪的新新人类,而是在人类出现以后就存在,被性别这个名词所禁锢,的人。近三个小时的电影看完想总结点什么却发现很难,它给我的东西太多了,记得劳伦斯和酒吧里的胖子打完架在rose baby家里打电话给他妈妈的时候说:我在没想清如何面对自己之前,怎么能面对你们。大意就是这样,我突然掉了眼泪,猝不及防,经历了变装、失业、情感变故、被怀疑之类等等,劳伦斯为成为自己所付出的,我说不清。
然后是佛瑞达。一个想变成女人的男人的女朋友,就像她的名称一样纠缠不清。她脚踩在地上,劳伦斯飞得很高不想掉下来,即使爱也不是没有都可以调和。爱情必须是两性的结合,这又是一条规则,人类束缚自己的规则,小佛为了束缚自己而放弃劳伦斯,她不后悔。
最后是结尾的劳伦斯。双面这个词恰当,回到最初还是前往未来,本质是一样的东西而已。
自始至终不认为要拿男或女这两个字来定义劳伦斯,不是性别认知障碍,不是LGBT,是个勇敢的人。
看完之后还以为是个老片子,原来近几年拍的啊,感觉其实是挺奇怪的,有点嘴馋了却只能吃冰糖的感觉。看过Dolan的幻想之爱,不知道这是他一贯的节奏还是加国的片子都是这个调调(我加国片子很少涉猎),有点奇怪,不是那种有噱头的形式上的奇怪只是隐藏在表达含义中以及呈现画面的奇怪。还有一些画面很好看或者很有意思,比如说手指上的曲别针。导演很年轻,89年的~这点很了比起,不过讲故事的能力还欠火候,就算是爱情长跑,也无需面面俱到,而且故事情节有点牵强。他的party总是拍的很MV感(幻想之爱也是)叙事感和戏剧感混在一起,基调还是有点不明言状。一些镜头上的不成熟对于年轻导演来说也不是什么多大的瑕疵,换个角度来看也会很有意思,有一些可以看出来导演的第一感觉的直接介入和表达,比较没有什么修饰的或者说比较直线的表达方式却很有一股真实感以及莽撞的力量。一些场景运用也很有意思,当然也不是那种很有好感的奇怪,比如说从男主角头上空间的大型流苏悬挂物、天花板倾泻下来的水(是不是类似时时刻刻的桥段),漫天的衣服······还有一些远镜头,事实上我是远镜头爱好者,聚焦点很容易吸引观者的视线。服、化、道很有年代特点,有用心。总体来说,对这部电影比较没有很多的好感,但是从长远来看,随着导演的成熟,片子还是会有很大程度的上的进化,这会是很有意思的事。
《双面劳伦斯》影评(七):左右劳伦斯
目光,一个接一个;近景,回头,错愕。景象影片里还出现了两次:劳伦斯第一天女装教课,下课去食堂时路过形色各异的学生;劳伦斯在酒吧与人斗殴,带着伤口在雪里向路人祈讨硬币打电话。可只有在学校那一次是目光是平等的,有轻松的音乐。
三十五岁时,劳伦斯决定要成为女人,应该说是回到女人的身份。母亲不意外,起初只是以为他是同志。女友芙蕾得因爱伤心,却决定面对,陪他化妆,送他假发。到底她还是需要一个男人,尽管彼时的劳伦斯生理上还是一个男人。
分开了,劳伦斯的嘴里飞出一只蝴蝶。
芙蕾得轻易得到了一个男人,与他结婚生子。可劳伦斯一直在她心里,哪怕与儿子的游戏都是他们的回忆。一天,芙蕾得收到了劳伦斯的书,明白她在跟踪她。挣扎后芙蕾得翻开了题为《她们》的书,写的是她们的爱情。回忆像潮水般淹没了她。于是她们重逢,又决定一起去向往已久的黑岛。一切看上去都美,不是不爱,她们只是回不去了。劳伦斯去了美国,多年后再回蒙特利尔,还是要见见芙蕾得。
看《幻爱》,只觉二十出头的导演有意思。《左右劳伦斯》则让人钦佩其导演和编剧实力。题材看似荒诞却源自真人真事,个中情感的细腻和承转处理得恰到好处。导演的年纪不应该被区别对待,就像剧中的劳伦斯。难怪导演说每部电影或多或少都有他自己的影子。
劳伦斯的选择注定艰辛,可如芙蕾得所说,他一直活在云端。对,人怎能没有自己的世界?劳伦斯还鼓励母亲走出单调无趣的夫妻生活,重新拿起画笔。母亲画了一个孤立山头的女性送给劳伦斯,称劳伦斯女儿,漂亮的女儿。和父亲的关系让人会心一笑:父亲不转头地守在电视机前,回了一句你好。之后世界安静到只听得见电视机的声音。
关于演员,劳伦斯、芙蕾得和母亲都异常出色,配角如五朵玫瑰也属锦上添花。据说一开始找的是Louis Garrel演劳伦斯,想来没有Melvil Poupaud好。Louis 太理所当然,却少了Melvil身上的平凡和冲突。
音乐和摄影也是不多说的好。想起近日读的蒋勋:知识越多,成见越多。回到电影标题,左右都是劳伦斯,为什么要在乎是左还是右呢?
《双面劳伦斯》影评(八):是我,都是我,我的打扮有了变化,但还是我。
一开场BGM就炸了,眼神杀,剧情里有几次眼睛的特色,每一双眼睛都带着情绪,真是让人打CALL。
真是细节控的我,被每个定格的镜头撩得不要不要的,灰尘在阳光下纷飞的细节。
主要还是是感情戏为主线吧,男主突然爆发,把自己最想要的那部分人格展示出来,或许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女装大佬,但他喜欢的是女人的这个身份,在他35岁生日的那天坦白了,一开始女朋友还是觉得说爱他要接受他,那刻我觉得,这可能就是爱得纯粹了,翻转之后他最爱的那个女人因受不了这样的变化,抑郁,离他而去。可惜了,最后他发现他爱的那抹光已熄灭了,作为朋友或者是曾最爱的人也好,他属于叛逆派,但他爱的那个女人已被世俗同化了,组建了新的家庭,为了不破坏她的家庭,他终于回国了,虽然还是爱她,但隐约已回不到过去,用最初相遇那天来结束了这部电影,挺惋惜的。另想说,这搭讪技巧真是让人难以拒绝的俏皮。
男女主角的对立,女的没法接受世俗异类的眼光,也就没法真的从内心里接纳这个女装大佬,但女装大佬也有过自己的痛苦,也有过挣扎,钦佩他的敢做敢当,想做便做,果敢率直,棱角分明的五官,忍不住犯了花痴。
细节控开始记录那些让自己喜欢的镜头:首先BGM是没得说的了,明明是一部带些压抑的电影却被整个BGM带动起来变得轻快;蹦迪的镜头也是很简单的魔幻;大雨时,路过街道的理发店,老人们的翘首的眼神,电话亭里的人们,小孩无邪的汪汪大眼,还有貌似黑金的路人女,邪魅一笑,跌进了那让人毛骨悚然的眼神里;毛糙的头发,银黑相间的发丝,粗糙得更真实美丽。
导演很厉害啊,面部的情绪写得太逼真,当我拍过写真后,才知道想要把情绪表达并记录是一件多么困难的事情,然而导演真的很厉害。
不太明白黑巧克力的点是什么?
“试问真有哪种文学能伟大到,让我们去原谅一个排除异己,并且让不同人受害的作家,而换一个时空,我们可能就是受害者”。
“每天早上醒来看着镜子,这就是我想要的样子,我不后悔,在我们成为边缘人前,我们其实早就已经在边缘”。
都是劳伦斯,都是我。
《双面劳伦斯》影评(九):爱情里的两个人需要相互满足
今天看了一部比较特别的电影,叫双面劳伦斯,结合自己之前稍稍了解到的药娘(男性性别认同异常者),对这部电影更有体会。大多数药娘,在发现自己想做一个女性的时候,都十分痛苦,但是又不能忍受继续欺骗自己,这一点随着年龄增大,变得越来越明显。
这部电影讲的则是恋人中,男方在30岁之后,越来越渴望变成女性,并且决定做回自己内心的角色,于是开始变装,但是内心深处依然爱着小佛。这一点与很多药娘有很大区别,虽然劳伦斯渴望变成女性,但是其内心还是爱着小佛,而且并没有放弃生殖器功能(可能国内受日本影响较多,也或者是有的性别认同异常者厌恶自己的生殖器)。毫无疑问,这是一场十分痛苦的恋情,有几个女人接受自己爱的男人变性,但是爱着劳伦斯的小佛依然坚持着,哪怕是给劳伦斯买假发,教他化妆、鼓励他继续前行。
但是,人是社会中的人,群体中的人,在变性的过程中,劳伦斯遭到很多不理解甚至是嘲笑,作为他的女友,压力也非常大,他的变性,让自己丢掉了工作,让爱人错失拍西部片的机会,两个人都陷入巨大的人生低谷中。小佛内心一直比较强大,还经常为劳伦斯担心,最后甚至在餐厅里因为服务员的恶意调侃,第一个站出来与其争辩。个人感觉,最终决定小佛离开劳伦斯的原因是怀孕,当然她是爱劳伦斯的,所以不愿意失去这个孩子。然而作为孩子的母亲,怎么会容许孩子的爸爸是个变性人呢。于是后来选择离开,去化妆舞会找新的配偶,最后生孩子,过上稳定的生活。其实也可以理解,女性在社会中一直担任的都是抚养下一代的任务,所以稳定的生活十分重要,即使内心强大的小佛,在怀孕后,也慢慢变得柔弱,选择去过安稳的人生。
然而两个人的爱情之火并没有熄灭,劳伦斯经常去偷窥小佛,小佛也经常在家玩曾经和自己爱人玩的游戏,洗澡 的时候,也总是在哭泣。所以,当劳伦斯寄给她诗集的时候,在电影中,当她读到劳伦斯为她做的点点滴滴的时候,从天而降的倾盆大雨淋在房间里,而后泛起整整潮水。从此,小佛的平静生活被打破,她迫不及待地写信给劳伦斯,说她的门永远为他打开,此时劳伦斯已经有了新女友,但是仍然不管不顾地抛弃了新女友。去找小佛,两个人见面后如胶似漆,视乎回到了原来的幸福状态。然后两个人一起去原来梦想着去的黑岛,岛上也有一对变性人情侣,男方变性,女方不离不弃,代价就是永远生活在一个荒芜的小岛上。劳伦斯试图说服小佛跟着他继续打破世人的偏见,但是成为妈妈的小佛此刻更加需要稳定,于是两个人变得不可调和,小佛也认识到自己爱劳伦斯胜过自己的孩子。劳伦斯的前女友给小佛的丈夫告了密,于是小佛想要的稳定也毁于一旦。
最后随着岁月的流逝,已经到了1999年,劳伦斯回到故乡,但此时他的内心已经变得十分强大,坚定要做女性,两个人见了一面,但是此刻小佛作为单身妈妈,是非常需要稳定的,所以两个人再也不可调和。虽然两个人都爱着对方,但是都意识到永远不可能再和对方在一起。
在一段感情中,两个人的需求都是不断发生变化的,如果两个人不能满足对方需求,那么即使相爱,这样的感情也会爱得越深痛得越深。
《双面劳伦斯》影评(十):我不能搞砸我的一辈子好让你找到自己。
看影评大多都是站在劳伦斯这面的,什么弗罗德和劳伦斯不是一个层次的人,劳伦斯只是想做自己,而弗罗德却害怕社会上的闲言碎语而放弃了她的灵魂伴侣。
而我却觉得多兰只是想借助这个特别的例子来讲述一个很普遍的事情。
控制欲。情侣中有一方一定常是主动的,亦或说是占决定权的。劳伦斯就是这么一个人,在我看来他是一个自私的人,相遇时掩盖最真实的一面,这从开始就是一种欺骗。在决定做自己时,并没有过多的自责自己,一副我就要这样了,你想走想留?
弗罗德是惧怕失去这段感情的,因为他们之前爱的那么刻骨。
可是她想要那么一种平平淡淡的生活,不要你给我什么轰轰烈烈。而你却硬要着我追随你的脚步,我要的是你我的爱情,不是你任性的摆布我去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