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和声》观后感精选10篇
日期:2018-06-24 21:43: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和声》观后感精选10篇

  《和声》是一部由康大奎执导,金允珍 / 罗文姬 / 郑秀英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和声》观后感(一):和声随感

  在回家的火车上看的,哭的一塌糊涂,止都止不住。女主角第一眼就很面熟,看到后面想起是《mistress》里面的Karen,真心感觉她能驾驭《和声》这么走心暖心的片子,简直和《mistress》是个颠覆。而就角色来讲,我更喜欢这个!演技自然,丝毫不作。该流泪的地方,止不住。就是在哭的时候,我在想,像我们,一个个普通的人,或工作加班或考研刷题或为生存苦恼,可是我们的人生还是不那么确定的,我们这样努力是因为我们知道我们会变得更好更富有幸福才愿意如此努力,而她们的人生却已经板上钉钉或者说抹上了污点,对于那些判了死刑的人,人生有什么意义?努力有什么意义?干嘛那么累作死?最后不还是要死吗?我们不在监狱里就永远不会懂那种感受,觉得自己脏了,觉得自己人生都脏了,别人看不起自己,自己也瞧不起自己。这样的人生难受了,我都不敢确信我会否有运气像他们一样勇敢的去活出美好过程,不计较结果。当你知道你再怎么努力也只是个监狱女囚犯,再怎么努力也只是死刑,你还会对生活满怀希望,像她们一样深爱这个世界,努力的活着吗?我看到的他们是,因为音乐而变得对生活充满希望,流露内心真实样子,那些女人们,他们都不美,但是真的都好可爱,因为真实而可爱。不管是双胞胎妈妈凶巴巴的样子,还是胖姐姐等待笔友羞涩的样子,或者是女主角在里面傻傻的样子,都因为真实而可爱,让我感觉囚犯是人,只是因为一时的误念而犯下了难以弥补的错误,尽管难以原谅,但只要他们真心愿意变好,还是值得我们去拥抱他们,关怀他们的!而我看了之后更多的感动是,连他们都这么努力,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好珍惜生活呢?最后,我想教授离开满足的,在最后的几个月,她真正做到了对这个世界没有遗憾,她努力活了,带给了别人改变,给了这个世界改变,而她所做的,我甚至觉得比许多不在牢狱中的人伟大多了。

  《和声》观后感(二):哭片

  让我哭的片子不多,哭不停的更是屈指可数。韩国电影擅长这招,之前看过很多次的 脑海中的橡皮擦 是之一。

  这部片子看了两个周末,断断续续,让我哭出来的有两个片段

  去演出时候被冤枉,脱光衣服,所长发飙。“都是善类!”一旦犯错,就被贴上标签,承受更多的异样眼光,更多的不公平待遇

  哭不停的是最后,老师和她儿女见面,她女儿多年之后再哭着喊妈妈,我眼泪就已经掉下来了。这难道不是日子已经订好了以后,最后的一点安慰吗?

  《和声》观后感(三):人总要一个依靠

  对于泪点低的人来说,看这样的电影就是自虐。

  韩国的电影总是这样,映射一些政治上的东西,熔炉,素媛,黄海,杀人回忆,好多,这一部,又是这样。

  人总是需要一个依靠,才能够完完整整的活下去,比如,孩子,比如,母亲,比如。。。音乐。

  我喜欢他们在受邀去首尔市场的那首歌,冬日不久留,春天就要来。

  是的,春天总会来的,可是春天来得那么急,短短一站,就要走了。

  温情如他,心碎也如他。

  主角最后挽留老婆婆的时候,忘情的哭叫着,妈妈,妈妈。

  人总共要个依靠,没有婆婆,或许这样一个孤儿很难在失去孩子后还能如此坚强的活下去。

  大家都是因为被伤害,痛了,才想要去伤害别人。

  就不能原谅吗?那么久过去了,即使要惩罚,也选那些真的天怒人怨的人不可以吗?

  我不想老婆婆走,哭死了,真的哭死了。

  法不容情,真正的罪犯,是那些心理变态恶魔

  可是,我们曾经视为恶魔的这群人,原来可以这样温情。

  《和声》观后感(四):母爱救赎

  引吭高歌欢畅与舐犊情深的母爱,都洋溢着幸福和温暖光芒。而高墙囹圄所透射的是冰冷禁锢阴沉。二者就像两组迥异的弦律,断然调奏不出和谐乐章

  “佟掌柜”(主演像极了佟掌柜闫妮)领衔的这部《和声》。却奏响了这二者和谐的华彩强音,自铁窗之内,如唱诗班天籁之声,吟唱出一个永恒主题——母爱的救赎!

  以唱诗班来形容《和声》。不仅是因片中合唱的形式清澈的音色。而更多的是因为影片对主题的诠释,如赞美诗般平和舒缓,沁人心脾回味悠长

  影片着眼于一群个性不一,背景各异的女囚。随着情节的推进,女囚们逐渐回归于“女性”——为人女、人妻、人母的情天恨海;并绽放出女性特有的能量——母爱!借其中三个主要角色:佟掌柜,音乐老教授和孤僻少女关于母爱的救赎完成了乐章的演绎

  佟掌柜在狱中诞下儿子,迎来了短暂而幸福的与儿子共处的18个月——儿子满一岁半后就要送出监狱给别人领养。儿子的呱呱坠地、嗷嗷待哺牙牙学语、蹒跚学步这些寻常家庭喜悦历程,对这位铁窗母亲而言格外珍贵又格外矛盾。看着儿子沿着成长轨迹越长越大的同时意味着儿子的身影渐行渐远。儿子最终离开,使佟掌柜万念俱灰。泛滥而无处寄托的母爱淘空了身心。是老教授的“就是再苦也要笑着,为了那一天的到来也要笑着”这句柔软而坚强的开导让她重新选择达观。给她来了“和你在一起或不在一起都没关系”这样飘渺清晰信念责任。经年后,佟掌柜借外出演出机会,见到健康和幸福的儿子,虽相见不相识,也不敢相认。母亲却已然心安豁达了,沉重的母爱得到了安置。

  正是在合唱团组建时缺少一位高音时,孤僻少女出现了,她因抵抗养父的侵犯而失手杀人。锒铛入狱的她把自己的内心和对她母亲的恨也深深的封锁起来。这仇恨的自我封闭远比高墙铁窗令人窒息和扭曲。豆蔻年华充满乖张而愤懑——年迈母亲每每来探监均拒而不见,冷漠眼神与跋涉在寒风中母亲凌乱白发折射出少女的绝望。而这颗自我放逐的心终于被老教授的母爱感化,教授在琴键上灵动手指,叩开了少女的铁石心门,无边的憋屈和纠结在教授母亲一样的怀抱里化作泪水终于嚎啕出来......当最后她与白发母亲拥泣的刹那,高墙中的母爱彻底敞开了她接纳自己母亲的内心。

  “狱中的母亲”本是位音乐教授,因不堪闺蜜丈夫的苟且,犯下罪孽原本温婉,加之服刑多年,更是千帆看尽心静如水。唯一耿耿于怀心结期望有生之年得到亲生女儿的宽恕。可女儿的固执和决绝,让老人惶恐失落。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垂老之心,由于这一份母亲的愧疚,像秋风枝头飘摇的残叶,不安无助。但狱中的女囚却更像她女儿们,依偎着她的温润,仰慕着她的知性。在死刑即将执行的时候,所有女囚,各自在囚房齐齐哭唱起那首童谣,用歌声送狱中母亲踏上人生最后一程......老人这份飘零的母爱,伴随着这幕盈泪的华彩,终而得以反馈

  母爱的安置,接纳与反馈,就象合唱队的高、中、低音,在教授母亲的指挥下,完美和声,高歌出一曲催人泪下的乐章——关于母爱的救赎!

  :尤其喜欢合唱题材的电影如: 《放牛班的春天》、《修女也疯狂》等,让我们极好地享受天籁之音,又感动于爱和善。这样的正能量远比自鸣得意喧嚣的红歌,要充沛深入真切得多。

  《和声》观后感(五):《和声》:用母爱编织的人性之歌

  作为一部以讲述母爱、亲情核心的影片,《和声》从第一个画面起就表达了明确的精神指向,在中国民间,我们习惯称它为“儿的生、母的苦。”而女子监狱这个故事背景的设定,也是在无形中放大了“伟大母爱”这一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共通价值观。让人在整个大氛围烘托下,始终处于泪腺崩溃的边缘

  然而,导演并无意编排一部泪点频出的苦情戏码,而是用积极乐观态度,为我们讲述了一个身在监牢的母亲对孩子无私付出。这很容易让人想到罗伯托·贝尼尼执导的那部意大利经典名作《美丽人生》,同样是残酷环境,却都为孩子的童年撑起一片明媚纯净天空。虽然相比《美丽人生》里纳粹集中营这个极端环境,片中的母亲和孩子要幸福了不少,但影片中处于上层角色的冷漠和无情,仍然对普通个体人权进行了毫无人性的践踏,甚至于当你获悉每个女囚的遭遇时,更能感觉到国家权力机构愚昧无知,和对整个男权社会的无情嘲讽,从而顿生怜悯之心。

  事实上,影片中多次强调了法律和人性、亲情的对立,比如,孩子在抓周时抓了一副手铐,母亲却是正在坐监的女囚,而当孩子生病时,母亲即便是带着手铐也要守护在孩子身边。这种温情与悲凉之间的强烈反差,瞬间就击垮了我们的心理防线。不过,导演在这些泪点的处理上只是点到即止,没有做大量刻意的渲染,金允珍的表演也自然、真实,值得称道。除了这对母子之外,影片中另两对母女安排,也旨在点明现实中的亲情隔阂,留待开解。

  如果单从故事的层面讲,女囚合唱团这个点子并不算精湛,但从净化心灵,消除隔阂这个立意而言,音乐却是最贴合主题,而充满力量的。在音乐中,无论是唱的一方还是欣赏的一方,都是站在同一个层面去对话交流,在音乐中,他们可以互相倾听对方心声,从而达到哪怕只是瞬间的共鸣,这样的共鸣不再有世俗的判定,而是相互理解,相互交融的完美共鸣。所以,影片中无论是赞成合唱事宜却略带犹豫的典狱长,还是处在尴尬局面下的母亲和女儿,都可以在音乐中消解彼此的对立关系,在人性和心灵上最终完成《和声》。

  不过影片结尾,导演再次将镜头拉回到现实,金允珍母子相见而不能相认,罗文熙饰演的可敬仁慈的妈妈也最终没有逃过法律的裁决,让人倍感惋惜。可以说整个影片在情感细节的营造上十分出色,镜头语言流畅、自然又不失关怀,演员表现更是不着痕迹、相当抢眼。我很喜欢影片结尾老太太那句安慰性的言辞,“因为不是蒙羞而去,所以没事。”不要因为社会的丑恶而污蔑了人性的清白

  《和声》观后感(六):声音里流不尽的苦

  硬盘里有几部怎么也不愿意看的电影存了好久好久,当然不是因为不好看,而是因为故事里有流不尽的泪,想要找一个合适时间地点心情鼓起勇气哭一场。哭到心都硬了。

  然后在没天时无地利更别提人和的晚上 鬼使神差的 翻出了其中两部开始看,第一部是《入殓师》 看完就感觉要脱水了,又鬼使神差的在睡觉前看了《和声》。我承认我手贱!

  现实就是夜已经深了 但怎么也擦不干的泪和说不出地话,还是如意料之中的包围着我。写点什么却感觉说什么都很苍白

  女子监狱,就像是教堂里的忏悔屋。

  女人们的罪恶多没有本性上的邪念与贪欲,屈服于罪恶的现实又或自我保护超出道德限度,让女人们被法律惩戒。

  女人们柔弱善良脆弱的本性在高墙下被放大。

  不要唾弃他们野蛮扭打撕扯的样子,她们要显得强硬才能生存。

  不要指责她们背负罪责的过去,她们只是在沉重的现实面前示了弱。

  活着活着就知道那么多的苦涩无能为力组成了我们的生活。

  以为唱完了这首歌,就能获得特赦,不过是提前面对分别。

  以为是光彩邀请函,却换来了冷眼的蔑视和无情的羞辱

  以为是冰释的亲情,其实只是尽头前的怜悯。

  如果觉得现实太过残忍,觉得要坚持不下去 要流泪的时候就唱一首歌。让声音带上流不尽的泪,说不出地苦,离开身体。也许有人听到,明白了你的歌里除了伤痛还有期待新生夙愿

  眼肿的夜里写字是非常不明智行动逻辑意识正在慢慢退去。可是现在不写,这份感动是不是就会在梦里发场洪水呢。。。

  《和声》观后感(七):Harmony。

  平凡女子的犯罪大多是被逼入绝境里的最后反击。这样的自卫往往是被动的并且结果不可挽救。对象通常是男人和男人外遇的女人。她们的初衷无非是守护自己捍卫家庭。电影《和声》里的女犯也大多如此。

  孤女贞慧在监狱里生下自己的孩子。收留她的男人在一日习惯性的家暴里,惊乱中被推向茶几。压碎的玻璃插入男人的后脑。那时,孩子正在她体内安静的成长。他带给她反抗的力量。这种力量是潜意识释放,具备毁灭性。但是孩子带来的只能是光明天地

  贞慧与孩子共同生活的时光短暂,但十分美好。她和同房的狱友以及年轻警官为孩子过周岁,并且拍照。合影在六个月以后,随同孩子被交给一对教师夫妇。是他的养父母

  回到六个月以前。贞慧在看完一场合唱团的演出之后,决定成立清州女子监狱合唱团。她说消极改造对我们并不公平。最终建议得到典狱长的同意,六个月以后检验结果。好的结果不仅是合唱团未来一直存活的根基,也是贞慧特赦外出的奖励基础

  六个月里。贞慧说服同房最年长的文玉,作为合唱团指挥。大学音乐教授文玉在亲历闺蜜丈夫的双重背叛后,驾车碾过他们的婚姻。结束丈夫和小三的生命,与此同时,她生命里的某些关键部分也在不动声色的死去。儿女的谅解是她生命存活的时光里仅存的念想。

  合唱团成立之初,团员岁数不一,资质有异,良莠不齐。音质清远的由美作为高音演唱者,最后加入。学音乐的由美在遭遇继父性侵时,用手边的铁质饰品砸向他的头。闻声进来的母亲看见血泊里的男人,扑向她。出口的不是担忧,而是怨。由美入狱以后,一直拒绝她的探视。觉得被遗弃。因此经常试图自杀。以此解脱。但和文玉在一起,她觉得温暖。而且这种温暖是彼此的,她们相互填补了各自的内心空洞。

  六个月后的首次演出里,她们的活力演唱证明积极的思维行动能让人看见希望所在。消极的改造只会点滴的蚕食罪犯仅剩的正能量。她们用六个月探索出了满足规定标准又符合内心特质的路。在演出后的时间里,她们所有的感官神经还醉倒在初次成功的自豪与宽慰里。此刻,贞慧却被告知特赦,以孩子外出的方式。这是规定。翌日,她走出狱房的铁门,提着孩子的物什。受疼爱的孩子一出门就追着玩具跑远,她们来不及告别。婴儿鞋跑动起来的声响和闪烁的彩灯,留在她们的视线里,逡巡。

  再见,是四年后的平安夜。

  合唱团作为特邀嘉宾参加演出,被准许可以邀请亲人前往。在演出前,她们被作为嫌犯搜查。人权与尊严被罪犯的面具赤裸裸的覆盖。被踩在最底层。最优秀的模范犯人标签也不能使世人重新接纳她们,给予平等的看法。曾经的错误在有偏见的人看来不能被救赎。毕竟,犯罪具有摧毁一切平凡美好事物的邪恶力度。她们深谙世人的被损害心理,在走道里相遇,会转过头面对着墙。这完全是一种自主的自我行为。改造留下的烙印和自我的内心责亏在付出长时间的服刑之后,依旧不是音乐能够洗干净的。因此她们的愤怒在表演的面前又是如此的渺小。因为她们太珍惜这样的机会。为这样的表演走了太长太长的路。包含曾经走过的弯路。所以,舞台上,闪着泪光演唱。

  表演结束,台上的人接受台下的人的掌声。灯光一暗,黄丝带合唱团的孩子,秉烛拾阶而来,烛火在清亮的圣诞愿歌里,随着童音摇曳。而贞慧的内心随着领队的孩子的走近,波涛暗涌。这是她的孩子,她可以感应得到。尽管他们之间脱节四年光阴,这种感觉是超出语言行动之外的笃定。尽管在孩子的眼里,她也只是陌生的漂亮阿姨。她依然没有后悔来时的路。他对待生母的态度大方有礼,养父母给他的教养很好。这与贞慧想要给他的生活不谋而合。

  离别之前。贞慧与孩子拥抱。由美与母亲拥抱。文玉与儿子拥抱。歌手与双胞胎女儿拥抱。摔跤运动员与男笔友拥抱。然后,再见。

  没有人知道下一次见面是在何时。或许明天或许永不再见。或许在她们的心里,出狱和死刑已经不是身在囹圄的她们最关切的焦点。重要的是经历过合唱团,打开心结后存下的情谊,无论生死,都是一笔贵重的财富。这种真实丰厚的情感是她们与过往未来和解的最好方式。它带来一种非常正面的力量。以至于死亡也可以安之若素。

  “白色的野玫瑰绽放在妈妈上班途中。它们洁白的花瓣是如此芬芳。当我感到饥饿,就摘几片品尝。我边吃边喊“妈妈,妈妈。”夜色茫茫,妈妈赶路回家。她独自行走,裸露着苍白的脚踝。每个夜晚我都在白色的梦里见到她。见到她为了我再次回家。”《和声之尾》

  这是和声合唱团的最后一首歌。合唱团指挥文玉被执行死刑。她们唱这首歌送别。这首歌曾经在贞慧的孩子哭闹无法入睡时,被文玉唱过。歌声深美,孩子在她的肩头安然入梦。文玉在离开5号狱房前,整理好乐谱铅笔和土黄色的狱衣。安慰哭着喊妈妈的贞慧与由美。她说我走得并不耻辱。只是不能陪伴走到最后。而儿女的原谅和狱友的深情,是她会永远保留在心底的记忆。即便独自行走在茫茫夜色里也不害怕。她深信她会出现在和声人的梦里,纯洁美好的白色梦里。所以,走廊的尽头,她,微笑向暖。

  这是美丽动人的韩国故事,淹没在泪水里的故事。

  《和声》观后感(八):他们同样也是受害者!

  今晚看了电影《和声》,一路都被感动的稀里哗啦,因为亲情的力量,也因为人性的美好。更多的是因为阴差阳错之间的无奈,以及一次偶然的过失,导致无可挽回的人生,还有比这更苍白和令人痛苦的吗,这会是他们一生的噩梦。

  因为丈夫精神失常,怀孕的贞慧在丈夫殴打的情况下出于自卫,杀死了丈夫。学音乐的少女宥美因为从小受到继父的性骚扰,在继父企图强奸自己的时候,出于反抗,失手杀死了继父。因为有一对特别可爱的双胞胎女儿,为了抚养他们长大,去借高利贷,但是却被高价勒索,于是酿成大错。音乐系教授因为看到丈夫和外人偷晴,于是开车撞向正在调情的丈夫和情人。

  他们都是生活的被害者,但他们也是事件中的害人者,只是因为人性中的自卫,愤怒,无助。造成致命的过错,于是他们都进了监狱。

  虽然这些不堪的过往仍旧时常出现在他们的噩梦中,但是生活仍然在继续,正如音乐系教授老奶奶说的,“心很累吧,我也累,但是既然已经这样了,为什么不在活着的时候,笑着活下去,总是因为思念一些人,很累;想到一些往事,很累。大家在一起,在累的的时候,一起聊聊。在思念的时候,一起哭泣。”

  在累的时候一起聊聊,在思念的时候一起哭泣。在哭泣中他们打闹欢笑,因为音乐,他们彼此敞开心扉,原本愁云惨淡的脸上,被欢乐阳光的笑脸取代。

  但是生活仍然有让人心累的地方,老奶奶每次给女儿写信都换不来一封回信,每一次战战兢兢的给女儿打电话,电话接通之后,一句对女儿最深切的呼唤,却只换来,一句冷漠的你打错了,便急匆匆的挂上了电话。

  在无数次的请求之下,终于迎来了女儿的一次探监,却只换来了一句:“为什么还要来打扰我的生活,你害人害的还不够吗,你知道当一个杀人犯的女儿有多痛苦吗”?

  只这一句话又一次戳动了我,这种情形与东野圭吾的《信》是何其相似,哥哥为了帮弟弟筹措学费,失手杀害了一个老奶奶。此后弟弟一直背负着杀人犯亲属的标签生活,无论是求学,找工作,还是爱情,都因为有个杀人犯的哥哥,而导致人生进入一个又一个黑暗。

  我们很多时候,总是把视线转向事件的受害者或者是害人者,但是关于受害者和害人者的亲属,他们的心理状态是怎样的,却总是被我们忽视。其实在往后的生活中,他们一辈子都要背负着这个标签和包袱去生存。在工作生活中处处受人指点,人心可谓,人言更可谓。想要重新开始,便想与过往一刀两断,但最终又是怎样一种结局呢,在亲情面前,每个人的内心都是柔软的,但是在生存面前,又不得不做出冷酷的选择,正如电影中老教授的女儿,一直都不愿意去见妈妈。

  也许在生活中,曾遭受过太多这样的迫害了吧,而且她还有一个女儿,正如《信》中的弟弟一样,他不想自己的女儿也要背负着杀人犯亲属的标签去生活。

  不过得知妈妈要被判处死刑后,在特赦那一天的夜晚,她偷偷的握住了妈妈的手,并躺在她身边。转身的下一个镜头,确实她在洗手间里无声的哭泣。这是让人多么煎熬却又痛心的亲情。爱而不得······

  《和声》观后感(九):人性的细节

  今在电影资料库看的。

  在开始的时候我认定它不是一部好电影,因为亚洲人不会拍关于社会的写实电影,如果想拍的好看只有夸张/搞笑之。一直以来我们没有社会的概念,只有人/家/国与国,即使小日本也拍不出来这样的好电影。而且镜头真的比较粗糙。

  但是随后被一些煽情镜头和歌声彻底迷晕!迷晕我的是那些人性的细节!人性的温存!温存是个奢侈品,在我天朝太少。我们更多宣扬的是狼的精神,女孩喜欢的是大男子主义的理工科男,必须要先有稳定的物质生活、安全的环境,才可以谈心与心得交流。

  但我们真的很需要她!不久我们会有类似的电影出现的。现在此类的电影绝无仅有!

  《和声》观后感(十):世上只有妈妈好

  电影描写了监狱的女囚犯和狱警的故事,似乎每个人都有着不堪回首的过去,而因为组建合唱团而使得他们从彼此互看不顺眼到最后相亲相爱,为我们奉献了一出既感人又无奈的人生故事。罗文熙饰演的音乐大学教授,让人同情,结尾处虽然和女儿重归于好但却从此天人永歌,她表演真挚感人却又恰到好处。金允珍饰演的为保护腹中孩子误杀施暴丈夫的母亲,在孩子一年八个月后,不得不把孩子送出监狱给别人收养,却在几年后合唱团演出时“意外”重逢亲生儿子却不得相认。前摔跤运动员与监狱外的笔友互通信件暗生好感,却在演出时面对倾心的人,不敢表白只能把这份爱情默默珍藏……电影有些造作,刻意营造煽情氛围赚人眼泪,在我看来却仍然不能自已地被感动了,算是近来看得比较出色的韩国电影了。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和声》观后感精选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