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火狐一号出击》经典观后感10篇
日期:2018-06-21 20:05: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火狐一号出击》经典观后感10篇

  《火狐一号出击》是一部由若泽·帕迪里亚执导,裴淳华 / 丹尼尔·布鲁尔 / 埃迪·马森主演的一部剧情 / 犯罪 / 惊悚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火狐一号出击》观后感(一):想抛观念炸弹,最后却不得不抛出真实炸弹

  大多数反恐电影以军人视角,本片比较特别主线在两个德国劫匪和以色列高层,男劫匪是个理想主义者,很天真,又胆小,这种人都能成功劫持飞机可能劫持飞机并不像本狼想象中那么困难,也可能那个年代的安检没有现在这么严格,一直很好奇他们是怎么把枪带上飞机的,都不用组装,直接从包里掏出来就能用,女劫匪倒是有死亡的觉悟的,就是想表达出自身理念,算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呐喊,平时的电影里看惯了劫匪们对待人质残忍粗暴,没想到这片子里的劫匪还挺人性化的,除了痛打了一个人质之外,绝大多数人有吃有喝有马桶,水管堵了还可以自己跑去屋顶修,以色列高层的压力很大,对于如何应对部分为鹰派和鸽派,以总理为首的鸽派犹豫不决担心这个又担心那个,前怕狼后怕虎,鹰派就一个字,打,到了最后关头,还是统一意见,搏一把,算是很成功的一次营救行动,只死了一个士兵,四个人质,毕竟以色列的特种部队世界上也很顶尖的,标题看还以为会从特种部队的视角来演绎,其实只给了十几分钟左右的时间,伴随着舞者舞蹈节奏密集的鼓点与密集的枪声互相呼应音乐得到升华,跳的居然是脱依舞,汗。胖机长的角色塑造得很好。 总评三星7分,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的恩怨情仇本狼不大了解,从小到大新闻联播就没少提到他们之间的战争,当然了很多年也不看新闻联播了,了解得更少了,也没兴趣去了解

  《火狐一号出击》观后感(二):战争与和平

  “我战斗,所以你可以跳舞”

  卷发帅哥幸福平淡生活一跃而起,他像所有男人一样,接了个电话,转头遗憾地说,我不得不走了。美丽女友也像所有女人一样,她失望,说咱们不是说好了吗?这可是我的首演。男人感到抱歉,说我没得选啊。女人感到愤怒,说出了本片的经典台词——

  “如果没有选择,你也是人质。”

  然后男人眼睛定定地看着自己的爱人,说出了本节的题目那句话。

  他成为战士,是为了她可以选择舞者的生活。但她的舞蹈,却是为了控诉战争。

  坐成半圈的舞者,西装革履的沉思者依次变成疯癫的木偶。在鼓点和战歌的激励下,跟不上节奏的她显得像只初生的小鹿,她扑倒在地,她艰难爬起,她仓惶不安,她手忙脚乱

  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不起舞就是原罪。

  “如果我们不能谈判,战争就永远不会结束

  在接到劫机通知前,首相Rabin(以下称首相R)正在努力压制国防部长Peres(以下称部长P)提高军事开销的提案。已经占到GDP的31%了,他说,我们还需要钱花到文化教育医疗上。然后劫机的消息就到了。

  部长P说那是法国飞机所以是法国佬的事。首相R说上面有80多以色列人所以是我们的事。部长P马上开部署军事策略,召集最优秀的士兵,准备战斗毫不犹豫。首相R说我们不能拿人质冒险我们要选择谈判。什么?部长P好像听到笑话,以色列永不谈判。可如果我们不谈判,首相R盯着他的眼睛,全以色列人民就都是人质。

  劫机者终于发来要求释放全部在押巴勒斯坦恐怖分子,否则就杀害以色列人质。

  部长P笑,我说什么来着?不可能谈判,这条件不能接受

  首相R于是发布公告:我们要谈判。

  当然谈判最终变成了拖延时间的幌子。部长P的战士飞在救人的路上一边呕吐,一边收到通知内阁刚刚全票通过了部长P的营救提案。

  “只要死亡者少于25人就算成功。”首相R准备好了辞职信。一切都在按照部长P的剧本走,但他要承担责任

  最终只有4位人质死亡,1位战士牺牲,可以说是非常成功的营救了。部长P得意地看着首相R。

  但是首相R脸上的表情却是失望:如果我们永不谈判,战争就永不结束。

  以暴制暴,何时可已?

  “救救我”

  这才是被关在航站楼的第一天晚上,已经有人疯了。老妇人用德语惊恐地呼救,她掏出身上所有的钱,对法国机长说,求求你救救我。

  法国机长自始至终是人质中的精神代表。最开始他就有机会逃走,可他选择留下。甚至在恐怖分子释放法国人质的当口,他也说服机组人员服务乘客到最后”,只给妻子捎了一封信。他看出劫机者Boni(以下称男B)是理想主义者,于是利用一切机会和他对话,说服他革命者只会毁灭,而现在人类需要的是建设。最关键时刻是以色列突袭部队到来之后,男B接到命令要杀害人质,机长死死盯着他的眼睛缓缓摇头。男B大吼:所有人趴下

  但这个法国机长听不懂德语。然后男B又出来了。这位原本的德国的出版人,这位总是把枪忘在墙角的恐怖分子,他把惊慌的老妇人带到门外的长椅上,并排坐下。他想了想,握住她的手。她犹豫了一下,把头靠在他的胳膊上。男B的目光落到老妇人的手臂内侧,他看到一串数字

  犹太人幸存者

  “我们不要你的钱。”他对这位死里逃生者说。“我们不是纳粹。”他对巴勒斯坦恐怖分子说。

  “我恐惧意义人生

  rigitte(以下称女B)第一次出场的时候,我脑海中下意识出现一行弹幕:神经质的女人。和《Gone Girl》相同,这双看似冷漠而疯癫的眼睛自始至终看得比她的对位男B更远更透。当男B还沉浸在英雄主义式“革命游戏”中时,女B已经意识到革命是要杀人的;男B还在期待赶紧弄完这一票就可以回德国的时候,女B却清楚明白他们永远回不去了。

  其实从最开始就很好奇,为什么这两个德国人会成为巴勒斯坦恐怖分子的同盟?

  男B的理由大概有两个:客观原因是,他出版革命图书,被其中的思想激励,同情巴勒斯坦人,要用行动贯彻自己的思想;主观原因是,他不满于屠犹历史造成的德国人对巴以关系被动沉默,他觉得过去的已经过去了,自己要代表德国人往前走。

  女B的理由大概也有两个:表面的原因是在以国监狱中被羞辱和最终自杀的革命领袖,是被她害死的,她要为她复仇;深层的原因是她无法忍受平淡生活的无意义,她希望通过革命给自己的生命注入力量和光。

  但显然,这些肉食者的苦恼战场上被分分钟碾成粉末

  “你不杀人还可以滚回德国过你的日子,我不杀人我和家人就得死。”巴勒斯坦人瞪着男B的眼睛说。“不用狡辩了,你就是纳粹。”

  “我也想和你逃到另一个地方生活,但我知道不可能了。我害怕没有意义的生活。”女B对着听筒留下近似遗言告白。但世界对她的回答是:“对不起,女士,这边的电话坏了,您可以用那边的。”

  就像不合时宜的小丑,从平庸的和平走到硬币的另一面,却发现他们的诉求无人应答。人们只记得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却不承认战争与和平其实是人性的周期轮回

  但其实这些都是有意义的。那是阳光下人孩子们足球赛,是被释放的法国人质中被混入的犹太老妇人,也是交火中拒绝“杀死人质”命令而死在尘埃中的男女B。

  尘埃飞扬,生命消逝。就像激昂的鼓点渐密,戛然而止,所有人都脱得只剩底裤,气喘吁吁,傲然挺立;只有那初生的小鹿,仍执着地从地上爬起,衣帽整齐回归沉思。

  《火狐一号出击》观后感(三):选择

  两位德国人为了自己内心坚持参与劫机和恐怖组织

  同情人类对真理追求,但终究在始终考验弱点。这都是英雄的试炼。

  人性都有弱点,你可以选择崇尚理想,甚至为此背叛自己的国家。但家乡痕迹不会从你的本能里抹去。

  一个反叛分子说,我杀人是因为我爱我的国家,你杀人是因为你恨你的国家。但你真的认为这样的恨意可以促使你杀人和做这些事吗(绑架人质)。

  政治之上没有对错,最后让步和进攻。现在的德国依旧被绑架在过往历史的沉重中。

  “他们(犹太人)当然会认为你是纳粹,因为做威胁他们事的你,是德国人啊。”

  反思与同情。

  选择怎样的路就代表你是怎样的人,永远反思永远坚持你所做的选择。

  《火狐一号出击》观后感(四):恩德培7日

  1976年6月27日,一群巴勒斯坦恐怖分子劫持了从以色列飞往巴黎的法航客机,飞到以色列仇敌乌干达的恩德培机场。恐怖分子要求500万美元赎金并释放40多名被关押的恐怖分子。艰巨的谈判破裂后,以色列开展了迄今人类反恐历史上最为空前绝后的“雷电行动”,亦称“恩德培行动”。

  四架以色列C-130大力神军用运输机在两架波音707的支援下,载运100名突击队员,低空飞行近4000公里,突然出现在恩德培机场,除打死全部劫机分子及机场的乌干达军人,炸毁乌干达空军1/4的战斗机外,106名人质中的102人被救,于1976年7月4日顺利返回以色列。

  这一天是美国独立200周年,也意外地见证了人类反恐史的巅峰之作。以色列突击队唯一的牺牲是当今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的亲哥哥。18年3月16日,根据这个事件拍摄的英国电影《恩德培7日》将在美国上映

  《火狐一号出击》观后感(五):即使走出影院,我们也依然无法对历史释怀。

  柏林电影节观影,4/5 一部完成度非常高的影片,节奏流畅,张弛有度层次丰富。短短107分钟,展现了一个复杂历史大事件以及事件里许多个牵涉其中的小人物细腻人性,足见导演功底,不愧是出自神剧《Narcos》导演之手。 影片涉及的许多主题都足以让人深思:英雄主义人文主义,政治博弈,暴力对抗,革命。 电影自始至体现强烈人文主义关怀,或许这也是放映结束时全场经久不息掌声的原因之一。 这一次震惊世界的劫机事件,最终以以色列出动军力、劫机方(两个自称revolutionist的德国人,和一群自称freedom fighter的巴勒斯坦人)的全线阵亡结束。 结尾,一直在紧张等待军方行动结果的以色列总理及其同僚,在收到“102名人质全部安全登机回国”的消息之后,露出了释然的表情。可是对于银幕前的观众而言,看着躺在地上的尸体们,我(们)却无法释然,甚至走出电影院后,依然不能。 也许,这个世界上从来没有绝对正义可言,但有时候英雄主义仍能让人热泪盈眶。片尾打出一行字幕:一直到2018年2月,巴勒斯坦和以色列政府,依然不曾和谈。 好的电影,真的让人反思历史,以及人类存在正当性。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火狐一号出击》经典观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