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多自在4》是一部由麦曦茵执导,杨淇 Kate Yeung / 盧鎮業 LO Chun Yip主演的一部剧情 / 短片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女人多自在4》影评(一):其实幸福是不是都在旁边
这是一个疑问句,我不敢肯定。但是这部片子好看是肯定的。片子很多细节,或者是有许多设定、对白都很得人心。
或者是清新可爱的男主都让大家昏了头。21岁和27岁还是有现实的差距的,哪有男主说的轻易,“你到底仲有咩问题?”我地未结婚咯。
女主起初还是比较理智的,你既问题就系当咩都唔系问题!你以为结了婚就解决了所有的问题了么?她想到了以后的问题,以后不是换了灯泡煮个面的问题了,更不是BB眼睛小就戴大眼仔的问题了。但是到了最后,结局还是如大家所愿的,女主还是被男主的花言巧语迷住了,(对不起,原谅我)从医院逃跑那段够浪漫了,我承认,他们的相处一直都那么甜蜜,当然他们在一起是没有其他问题的了。要解决的问题还是没有解决的,只不过被男主年少轻狂的语气抹去了女主心里的不安,这应该是暂时的。
哈哈。太现实了太现实了。
不过男主是超级萌了啊!我也很稀饭距啊!!!O(∩_∩)O
很久没有打这么多字了啊。
《女人多自在4》影评(二):幸福的标准是什么?
在开始的时候,杨美玲对于幸福的认识就是朋友们所期盼的:有一场得体的婚礼,让孩子读名校,40岁赚够钱退休。。。一些这样的对将来生活的美好规划。这些对一个奔三的正常女人来说是很正常的憧憬。但和“表弟”相处中,她发现原来幸福可以是很“低”标准的,只是“煮个泡面换个灯泡”而已。
其实,正如本片的编剧和导演麦曦茵所说,“很简单地,女生可能只是渴望有个人可以依靠。究竟那个幸福是什么,可能要大家一起去争取。有一个可以依靠的人,然后他和你一起去建构幸福。”
这样的故事,或许有人会觉得不大现实,或许是自己给自己附加的标准太多。要是有这么一个男生,他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对我那么好,却很确定要付诸行动去养“我们”的话,为什么不嫁呢。
《女人多自在4》影评(三):看了不下十遍的电影
其实这部片子讲述的故事非常简单,还在念大学的21岁男主与失恋孤单的27岁女主一夜情之后,女主怀孕了,女主想打掉孩子男主却一心认定女主就是自己毕生珍爱要娶女主并组成家庭。
可是这样一部片子我却看了不下十遍,因为人设既矛盾又有趣,男主不帅但是可爱得让人怎么看都不厌,女主不算漂亮但是笑起来眼睛都会说话,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大场景但是每一幕都让人觉得温馨,即使是人造雨再假我都还是愿意翻来覆去看男主拉着要去“对面海”的女主那个转身。我就是这部片子的脑残粉,超级超级脑残那种。
只可惜也许只有在这部戏里,才会有像“表弟”那样真挚单纯的感情,现实中羁绊太多有哪个男孩子轻易敢说“我娶你” “我养你...我想说你们,我们一家三人”。唉,现实这个词太残酷,而何彦君对未来可能面对的种种艰难都一副无所畏惧的样子,只要你在身边,只要我们在一起,什么都不怕。仿佛有了战无不胜的铠甲。这也是最最让我动容的。
我期望的,不过是有一天,我对自己说,这个男人,我非他不嫁。不管在一起多么艰难,不管未来会发生什么破事儿,只要能跟他在一起,我什么都不在乎。
《女人多自在4》影评(四):两种人的两种思维
有的东西也许不是年龄的问题,不是你年轻,你帅,你就不负责任。不是我老,我是剩女,我就保守或放荡得不行。
多在思维的不同。
男孩子很多时候会觉得女孩子的逻辑不可理喻,或者说,很多时候我在看别的女孩子说出的话,提出的要求的时候。
她们会说,他不关心我,他没有想过以后怎么办,他没有规划,他不上进,他家没有钱,他每天打游戏。
但是我想说,他们其实没有错。
女孩子说开心,他们就觉得你说了一定是你想的,就认为了你开心,而女孩子,却因为男孩子以为你开心生气了。
他们不很多的考虑未来,觉得当下我会负责任,我喜欢你,而我喜欢你,没有那么多原因。
他们不太觉得自己不好,并不那么觉得自己没钱,当然,可能也没有攒钱的想法。
但是没有人是错的。
在看到帅帅的男主角说那一段一段的话的时候,我第一次觉得喜欢一个人是可以没有理由的,因为,他真的很喜欢,他牵挂。
爸爸某天出门,一直没有回来,电话也不接,妈妈很担心,担心爸爸开车出事情,担心在紧急的时候发生他没有办法处理,于是忧心忡忡了一个下午。
而爸爸,从来不担心离家的妈妈。
有一次,我问我男朋友,如果我说出门一会儿,但是一直没有回来,你会担心么?
他说不会,我问为什么,他说,你肯定是有事耽搁了,或者是突然想到什么去做了。
我想,这也许就是思维的不同,一个总是容易担心,另一个总是相信自己。
《女人多自在4》影评(五):真的是一个梦吗?
其实姐弟恋在这个世界还是存在的,不相信是因为这个事情发生的可能性跟中头奖的机率一样。
记得看过一本网络小说叫做《君生我已老》,其实两个人相爱就在一起,跟我们的年龄没有太大的关系,只不过结婚一起后面临的是,女人年纪已大,怕生不出小孩。
其实恋爱跟婚姻的区别,婚姻在恋爱激情的结束,要维持,给双方一个新的希望,是很必要的,例如生小孩。
所以丁克家庭会比较少。
这个剧本只能说,很对我的味,毕竟姐弟恋本人也曾经挑战过,各位姐妹,要有幸福的婚姻,除了有勇气和爱人的能力外,更重要的是,你拥有健康,可以在你想生小孩的时候就生出来。。。
《女人多自在4》影评(六):他和她的故事
并不是每段姐弟恋,都可修成正果。结婚,并不意味着可以做一世爱侣,但至少大家都愿意给继续相爱一个可能性。不如在一起,本来就不是一件复杂的事。
【21&27】
21岁和27岁,何彦君和杨美玲的年龄差距,是六岁半多一些。
他是即将毕业的大学生,白天读书、晚上在夜店打工,赚钱不多,但算是个懂得早早自食其力的好青年。
她是27岁多一些,即将奔向28岁的中女,婚纱店的普通小职员,母亲再嫁去了澳洲或者三藩市,为她生了一个仍然很小的弟弟,在另一个城市开始新的生活了。她一个人留在香港,爱过一个叫做Alex的男人,无结果的分手,然后继续一个人生活。我们都知道的,所谓的天长地久,不到最后一分钟,都可能是骗人的。
【第1夜】
婚姻,就是把自己包得像件礼物,送出去。
应该是上一次恋爱结束后,她就对结婚的话题不再关心,所以在朋友讨论这个话题时候她宁愿整晚在那里玩愤怒的小鸟;所以因为朋友的未婚夫提起要请Alex做伴郎而饮醉酒。那晚的雨,只是将酒精蒸腾为寂寞的催化剂,在极度的孤冷时一条围巾的暖已经胜过所有的密语。
当然,他和她一般都不会这样的。所以,第2天的清晨,他靠在门外轻声说,不如在一起。她只是清醒的想到了那六岁的差距,回答他,不如算了。那么小的年纪,仍然有大把的青春要玩,27岁的女人早已经等不起。
【2个月】
为了把故事在45分钟内说完,他和她再见面的间隔时间,应该是2个月了。
发现自己怀孕的她,在仍然无法跟远在另一边的妈妈说之后,还是想到了他。即使不寄望有何可改变,也至少有一个能够陪着面对。
他仍然是挂住她的,所以当有理由再去见面和关心,他会尽力去做他能给的最多。当她尴尬的在医生面前称他是表弟的时候,他眼中闪过一丝的不悦,然后又马上被超声波上的那个新生命所吸引。他买了新的平底鞋送她,替她换好灯胆,煮完面洗碗,看着睡着的她,调皮的画下生长的图案。不过,他并不知道为什么在家具店里,她会忽然生气的站起逃离,对于21岁的男孩来说,女人的情绪仍然是不可预计的复杂,所以不用去想。
她不是没有考虑过,他的要求。但是,结婚真的不是一起逛街、煮面、换个灯胆,即使是真的相爱,也未必过得那么多茶米油盐酱醋茶的琐碎考验。对于孩子,更重要的是一份应该不离不弃的责任。小一码的鞋,在这里变成了一种隐喻,本来就是不登对的,怎么可以在一起。
如果是Alex,你会不会也叫他表弟?
如果经手人是Alex,杨美玲会不会真的同意结婚。
答案,应该是未必。
【Get away】
因为和他的争吵,因为第二天即将进行的手术,她的不安开始在这一夜达到顶点。在临出门去诊所的时候,接到妈妈的电话,但是焦虑的她却没有心思再听下去。当妈妈说,让她不要一个人去面对时,她终于说出了那句一直被电影在说的话“可,我真的只是一个人。”
匆忙答完考卷的他,用自己最快的速度奔向诊所。因为,他知道即使他没有说得出为什么对她那么好,可是他内心里是真的在意她与孩子的。他在诊所里,大声的喊着她的名字,想找到她,告诉她他们应该是在一起的。
见到他的那分钟,她的内心其实已经动摇了。即使没有婚礼,只是签一张决定命运的纸,也会愿意与他走下去。他们逃离了诊所,也逃离了世俗眼光在前四十分钟里为他与她之间设下的禁锢,年龄不相称又如何,幸福相称就足够。
童话。到这里就足够了。
现实中,我们遇到这样真的懂得担当的小男孩,可能性也许是百分之一,更可能是零。
但是我们仍然愿意相信会有人去遇见这样的故事,至少,让我们可以相信世界仍然有童话。
《女人多自在4》影评(七):在青春的尾巴你遇见了他
在你步入20岁时你憧憬没有钱没有房子没有车,愿意花不到20块两个人领个证也可以过日子,因为你觉得只要有爱就能度过。步入社会后,你看到形形式式,利益化的一切后。你开始要求自己也要买上一两件名牌儿,可以随手拦部的士,随时挥霍大把钞票。我们的对爱情的信念就已经变了。
21的男主角跟27岁快28岁的女主角一块有了孩子时,在我看来是荒谬的事情。杨美玲一个人在hk无依无靠,又有了孩子,给妈妈打通电话重要的事情也欲言又止。在准备拿掉孩子的时候秉承拉走美玲。说要她嫁给他,承诺给她三个人的幸福。
但是在这偌大的城市,稚嫩的秉承又怎么知道生活跟爱情不一样,生活需要油米粮盐。买一个月的奶粉也许会少吃几顿饭,还要拼命的赚滴水那么点的钱。
看到美玲最后由口中的【表弟】变成老公。我太能理解,我们可能需要在孤独的城市找到属于自己的一双手握紧自己。强而有力的臂弯来拥抱脆弱的自己。美玲在无助下接受了小他快7岁的秉承。带着现实接受幻想。
如果可以换个时间遇见,如果可以换个身份相识,如果可以不被现实所困。也许美玲真的遇上了的这个他应该算是真爱。
《女人多自在4》影评(八):GET AWAY...
看了之后单纯的小幸福
刚开始只是愤怒的小鸟
只是简单的"既然没事 那干杯"
只是我的假装无意的看 你的认真的关注
好像我们之间第一次开会做斜角时无意间对到的眼神
好像打牌时你呆呆的看着我
好像那次你对别人说"干嘛欺负我"
一瞬间的冲动
就好像那晚莫名的kiss
一切似乎开始变得一发不可收拾
一起做检查
一起逛家具店
一起在家里煮东西
好像我们把彼此当成生活的一部分
我挂断过你的电话
你疯狂的找我
你说过"一直这样子就好"
封藏许久的记忆被一部短片拉了出来
回忆是幸福的
起码曾经的我是开心的
但幸福的过往不能被抹掉
偶尔回味下...也是件开心的事情
《女人多自在4》影评(九):ⅩⅩⅠ 旁落的幸福 ——一种社会学视角的分析
“不如……一齐咯?”
“……”
“食早餐。”
“我平时唔喺咁噶。”
“我平时都唔喺咁噶。”
“咁不如算了。”
你是一个27岁的……女生,有份工作,一个人住;朋友陆陆续续都准备和感情稳定的伴侣结婚了,而你和前男友分手已经不大记得清是多久之前的事。
一次很偶然的、你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的ons之后,你怀孕了。
对方、在第二次见面的时候告诉你,他21岁,在念大学。
为了讨论问题的方便——这也是片中的事实——我们假设,他和她,是爱上彼此了。
可是在每一段幸福的婚姻里,除了“两情相悦”以外,好像还需要一个叫做“门当户对”的词。那么,他和她门当户对、相衬吗?
一个是21岁的还没毕业的男大学生,一个是27岁的婚纱店女职员,好像真的不太衬啊。
我们在讨论“衬不衬”的问题的时候,其实是把人按某些指标分了类的。你是港女、潮汕女仔、中产阶级或者知识分子家庭的女儿,对你就有相应的期望;依着这期望,你要按部就班、合宜得体地过活,如果能努力进取飞上高枝当然更好,至少也要安分守己。所谓“刻板印象”,其实就是社会对某一群体的偏见,是固定化了的分类方式和对每一类别特征的描述;刻板印象名字不好听,可它其实不一定是错的、甚至常常是对的——想想有多大比例的27岁港女终于顺利和31岁的写字楼男白领组织起小家庭你就明白了。分类除了很有效率之外,还是人类的一种情感上的本能——清清楚楚整整齐齐总让人比较有安全感,不是么?社会学戏剧分析理论的创始人,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曾引用萨特的一段话,其中一句是,“我们就好像生活在一种永恒的、人们要逃避的恐惧之中,我们恐怕人们会忽然一下超出和躲避他的身份。”
正如不断重复的社会行为会形成社会结构一样,社会结构也往往被内化成为人际互动中的准则,两者在某程度上是互为因果的。所以,尽管我对爱情有许多浪漫的幻想,我希望他高、瘦、穿淡色格子衬衣V领套头毛衣——但我通常不会希望他比我小6岁;所以,尽管她说“我都想结婚生仔啊”,但是,“但喺唔喺宜家咁咯”——不是和一个还在念书、没有固定收入、认识不到三个月的被自己对外宣称为“表弟”的人,在肚子里怀了个小孩子的情况之下。社会公认的合理模式,往往也会是我们认为令人满意的人生规划。
可是我们除了是“社会中的人”,我们还是“我们自己”,除了“台面上的我”,还有“内在的我”:她和朋友聚会酒杯交错间其实在打手机游戏,她买鞋买小一码因为sales说这样显得腿比较细,她练习好几遍还是没法在和妈妈打的越洋电话里把“妈我有咗啊”说出口——最重要的是,她会爱上酒吧里打鼓的那个朋友的表弟。
在最合乎理想的婚姻里,当然是又有爱情又很合适,相处得很快乐旁人看着也觉体面;既相爱又相衬,于是台面上的我与私底下的我用对讲机说:“一切按计划进行,over。”
偏偏不是。于是,“不行,不能这个样子!”,这个台面上的、“理智的”我在说。所以尽管两个人说“我平时唔喺咁噶”“我都唔喺”,尽管他说“不如一齐咯”,她还是说“算了吧”;尽管她被感动了无法抗拒了可是不愿承认两人关系的表现还是会让他发脾气说“你会唔会叫Alex做你表弟啊”。
幸福是什么?具体到一段关系里,我想,和喜欢的人以舒服的方式在一起,就是幸福了吧。他是一个让人很安心舒适的人,当然我指的是私底下的他,不是“21岁没有固定收入的大学生及酒吧兼职音乐人”这个“社会角色”:她脚痛了他钱不够用也要搭的士,会买运动鞋给她,会说“你着唔着高踭鞋都系女人来噶啦,唔使做埋啲表面嘢噶”;他觉得很多东西都不重要:一纸婚书和把自己包装得像礼物一样的婚宴、申办亚运;他喜欢说“唔关事啊”,年龄差距什么的有什么紧要。他也不知道他为什么对她那么好——可是,这重要么?与其说他是太年轻太冲动,我宁愿认为这是不同的价值观所致。是“经济基础”比较基础,还是“和爱的人一起生活”比较重要?是“别人会怎么说”比较要紧,还是“我们心里怎么想”是关键?
很多人说这样的好男人绝种了;我倒觉得,少有的是这样的女生。最后她都考虑起要生几个孩子了呢,多勇敢啊。
幸福对于她来说,是旁落到了另一个、那一个“内在的”“我”身上;全盘计划都被推翻了;这突如其来的意外对她的人生来说多么危险!情感专家们不都说,女人最需要的是安全感么。
他们是相爱的,爱不用问理由,硬要给出个证明的话,跟预想的不一样竟然还是想一起,和客观条件相左却竟然放不了手,大概就是爱了吧;他们是相衬的,都像小孩子一样简单天真又终于,有为了葆有这孩子气而生出的独立、勇气和担当,多自在啊。
社会学里对“社会”的两大观点之一,被称为“社会实体论”;这种观点认为,社会不等同于个人的简单相加,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会产生一种实体性的、相对个人而言是客观的的力量,对社会中的个体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往往是根深蒂固、力量强大的,既影响行为又形塑性格。作为一个将在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里以社会学为伴的人,我实在担心我在这里给社会或社会学抹黑了;实际上,社会结构也好角色期望也好,对于社会的正常运作、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维系来说都是意义重大的。然而,存在的并不一定合理,你若想看见社会改变,最简单的方法是从改变自己开始。
说远了。要是把这么浪漫动人的爱情小品熬成了一锅心灵鸡汤的话,真太罪孽深重。然而我实在觉得,幸福不但要靠争取,有时甚至需要被“接纳”——其实,除非你胆怯闪躲,要不然就在旁边的幸福怎么会旁落呢,不是么?意料之外也可欣然接受,计划什么的……两个人一起重新做一个就好啊,要不就见步行步吧。
“等阵我大咗肚俾人炒……”
“都话我养你咯。……你地啊。三个人吖嘛。”
我是有多没有脸才敢提“社会学”这三个字啊。
视频地址在这里: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JKTGxTNBi0E/
《女人多自在4》影评(十):爱里不说爱
麦曦茵应该是男人吧?这部电影完全是站在男性角度,为男性说话,批判女性,亏了她的性别是女人,不然一定会被女性观众骂死!这完全是男性的YY!麦曦茵一定投错了胎,其实她骨子里是个男人!要不就是麦曦茵喜欢上一个男人,喜欢到失去自我变成了他!
在过往的影视剧里传达的所谓爱情,男性角度是辛苦挣钱养家,挣钱挣到顾不上家!女性是寻一份安定,婚姻搞成求职一样,只在乎薪水高低,甚至忽略了自己的喜好。你不再欢喜落泪,自然也就不再在乎工作是否做得开心。剧中的男主小男生酒吧打工,服务生还客串鼓手,不上班没事还往酒吧跑,这工作一定很开心!
也许是相处太短,还没来得及说爱,站在剧中大龄未婚恨嫁女的角度,根本就不到说爱的阶段。我也不好说爱是什么,但是我可以形容一下爱好,爱好是我要做这份工作!不给钱也要做!现实是大多我们只对两年内跳槽月薪从1千涨到一万的帖子感兴趣!
剧中情形停止在马路上幸福拥吻的两人,若干年后若女人现实起来,或者甚至真要是连奶粉都买不起,一定会广大小小女人帮的同仁骂到狗血领头!没有识人之能,不会抓潜力股!没有面包的爱情注定悲剧!贫贱夫妻百事哀!此类的言语可以瞬间将人击垮!
片子里麦曦茵站在男性的角度讲述了爱的本质,本质不是物质,也许这只是理想国!但是我喜欢这样极端的观点。你为什么对我那么好?你又为什么回望我一眼?她一直说着各种现实,却不敢说爱,钱钱钱!养不起孩子!这时如果小男生是个富二代,那一切问题也就真的迎刃而解了!但是那只是电影里解了!现实呢?
电影给了什么?普通的我们,同样的压力,太过强调物质,所有的问题都变成了难题!不用有情饮水饱,起码吃得起生力面吧!于其相信贫贱夫妻百事哀,还不如相信两人和心,其力断金!敲到船头自然直,考虑到65岁拿养老金真没必要。
麦曦茵就算不是基于男性角度,也是一直做着改变女性的努力,使女性更自我自强自立!彭浩翔却是出于一个男性相对“恶”的角度获得相对较好的结果,AV里出于忽悠AV女优,志明与春娇里不小心碰到小弟弟成就一段“真爱”都是如此。而叶念琛出于各种可能的角度,把形似的真爱变成一场骗局。这投机取巧的三个人,我最厌恶彭浩翔,最喜欢麦曦茵。
叶念琛太过客观,把电影变得无趣了。电影总要给人些许希望。就算明知不可能!但是我相信电影的力量!我们现在的错误观点也是逐渐形成的,我希望麦曦茵的作品可以引人思索,可以改变一部分人,使大家回到正轨上来!
过去的诸如泡妞指南追女仔之类电影中,无一不是送花装酷,N多年过去了,女人也当真变成了这么肤浅的动物,没事关心关心送个花说两句我爱你,富二代更是无往不利!麦曦茵今日所做,一直是在改变这些女人的“遗传特性”!使女人更像一个独立思考的人!而不是如电影开头般讲述那样的“爱情”!臭PIAN似的让人羡慕。
电影里多么美好的结局,我还真以为小男生一直拉着她往“民政局”跑呢?我知道,女人考虑的远比片子里的她考虑的更多,现实中,28岁的女人更不会看21岁的小男生一眼!也根本不会发生这样的一夜情,更不会怀孕!但是,真的,你以为自己要的很多,但是,也许,也没准一个拥抱就够了!
生活是很难,但是解决困难的不是金钱,是你的勇气。你自己的勇气,相爱的勇气,爱给你的勇气,爱人给你的勇气。真的,于其念叨什么贫贱夫妻百事哀,还不如把“两人和心,其力断金”当做爱情的座右铭。
向麦曦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