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飞书》是一部由威廉·乔西 / Brandon Oldenburg执导,剧情 / 动画 / 短片 / 冒险主演的一部美国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神奇飞书》影评(一):没看懂的进来
当我们受到前人力量的感召与鼓舞,投身到知识的海洋之中,将一生奉献给人类的文明的时候。
我们已经接过了人类的接力棒,我们成为了一名真正捍卫人类文明的战士!
当我们沉睡的时候,是前人的知识唤醒了我们。
当前人的知识面临绝境的时候,又是我们通过不断的探索努力一次又一次的挽救了它们、学习它们、升华它们!
当我们不断地把积累下来的知识传授给人们的时候,接受了教育的人们从此不再黑白单调,他们终于开启了色彩斑斓的人生!
当我们经过一生的奋斗,终于书写了属于自己的故事的时候。是到了我们终于该离去的时候了!
我们的肉体将永远的离开这个世界,但是我们书写的故事,我们掌握的知识将永远的留在这个世界上,继续指引后人!
每一个为人类文明做出卓越贡献的人,他的身影将永远高悬于人类文明之墙!
从此永生!
《神奇飞书》影评(二):读书是一种生活
看完之后有一种想哭的冲动,我知道一直以书相伴的人大概都会有相同的感受。书里面有一个广袤美丽,永远不会消逝的世界。这是我们的秘密。
刚开始的几分钟让人觉得无聊,我讨厌病恹恹的灰色,但是从那些飞舞的书和漂亮的女孩出现的一刹那,我就觉出了这部短短的15分钟的动画片强大而活泼的生命力。我深深的知道,因为从小到大有了书的陪伴,我很少会觉得生活是无趣的,我永远忙碌着,因为总是有新的东西充实我。因为有书的陪伴,经历了那么多难过、悲伤我还是相信希望,追求着自己的梦想。所以,我并不觉得莫尔斯先生的一生以书为伴是多么的不可思议,在书的世界里,时间不能衡量你生命的长度,因为你的灵魂会得到永生。
每当我与好友聊起书,聊起那些虚无缥缈又不会有结果的话题,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喜欢。在这个利益驱逐行为的社会里,大家似乎关心股票关心外币汇率远远大过了对一些看似毫无价值的问题的探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追求,无可指摘。但我清楚的知道什么可以带给我幸福的感觉,所以我觉得读书、思考、探索永无止境,这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我希望我能一直坚持到老。
这部片子的音乐和画面配合的都好极了,我相信爱书之人在看到之后内心都会涌起一股语言难以言表的温暖。而这种温暖是我在看书之时经常会有的,美好的东西总能带给人美好的感受。我想这种美好的感受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正能量。正是这种正能量能够让一个人的生活变得更好,就像片中一样,生活会因之充满了颜色。
“如果有天堂 那天堂一定是图书馆的模样”——博尔赫斯。爱书之人共勉。
《神奇飞书》影评(三):一本书的万千世界
一场风暴,房子坏了,书没了,平静的生活被搅和得乱七八糟。多彩的人生霎时变得灰暗。陪伴自己的文字随风飘逝,只留下一个熟悉的标志,提醒着自己已是物是人非。
一切的开始,又是另一本书,一本乐谱书。它的到来点亮了色彩,有它的引导才看到了想都没想过的书的世界。
在那里,书籍就像孩子,要吃字母饼,要穿干净的衣裳。当然,也有老矣的书,残破的封面,散架的内页,破损的纸张已经支撑不起这厚重的本书了。挽救这本书也是一个新奇的过程,将内页都粘贴好,整理好,老书却没有反应。那本小乐谱书翻到了读书的画面。原来是要阅读它啊,读懂它的每一句话,品味他们每一个字,进入文字的世界,那里散发着智慧的光芒。
我们是孤单的,多亏有多彩的生活,我们能经历不同的事情,看到不同的人群。如果连生活都失去了色彩,没有关系,我们还有书籍,那些黑白的字体下是斑斓的世界,有不同的世界,有瑰丽的风景,有怪异的物种,也有戏剧巧合的事情。正是这些,让我们发现了想象力,好奇心。让我们看到了菩提树,彼岸花。让我们品味到了亲情的浓,爱情的痛。让我们知道了坚持的力量,放弃的代价。让我们知道了万物的规则,人性的善恶。
如今还有多少人会花一下午的时间来拥抱书籍,还会有多少人会在大晴天带它们出来晒日光浴。如果,你想让生活更多彩,如果你想一直保持着年轻的心,如果你想俯览万物,选择书籍,它们才是带你高飞的羽翼。
《神奇飞书》影评(四):世界最后将剩下什么
片子讲的是一为男作家被一阵莫名的龙卷风吹到了一个萧条的地方,随着他的只有他手里未截稿的书,在他充满灰色的生命中,突然被一群飞翔的书带向天空的女孩看到了,她留下了一本书给了男作家,男作家尾随这本书来到了一个布满书籍的神奇城堡中,这本书便是男作家的“保姆”,这里的书都是有生命的,这是书的海洋,他被引领进来的主要职责是将这些书籍悉心呵护,用心照顾它们,他在这里经历了很多,如用阅读的方式救活了一本已经散架的老书,每天放飞所有的书,后来将这里的经历续写成了书,他自己也变老了,但经过所有书的洗礼后,他又变的年轻起来。
最后他选择了离开这里,当他像以前那位女孩又飞书牵领着在天空飞翔时,也遇到了一位迷途的小姑娘,于是男作家讲他写的书留给了这位小姑娘,又这本书引领着这位小姑娘进入了这座城堡,继承着男作家的经历……
本片获2012年最佳奥斯卡短片奖,在本人看来立意非常精准和独到,导演通过一阵龙卷风将世界变为乌有的时候,只留下了书籍,通过书籍将知识一代代的进行传承,旨在知识可以诞生的一切,可以将生活重新点燃,可以多姿多彩,整个片子使观众在轻松的环境下进行欣赏,毫无说教意味,完毕后意犹未尽。
全篇没有一句话,全部使用音乐完成伴奏,7、80&都是由钢琴完成,随着剧情的起承转合,音乐也此起彼伏,在描述老书和新书的关系时,时而用轻音表达新书的清脆,重音表达老书的老态龙钟等等。恰到好处的使音乐将剧情推向了一个个的起承转合处。
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也是相当独到,如在创意方面,将所有可以表达意思的书籍,都由快速翻页来完成连续动画的形式,已达到顺利表述的目的,即达到效果又不能够和书的特质完美的结合起来,不会显得突兀。色彩的运用也是很别具匠心,如女孩在天上飞翔的时候是彩色,一片萧条的环境为灰色,当“保姆”书出现在男作者身边时,周围的色彩逐渐被点亮了,意在书籍能够让你低沉压抑的生活变的丰富多彩,一点一滴中渗透着深刻的内涵。书籍拟人化也做得很写实,将美国式的想象力发挥的淋漓尽致,如男作者在放飞书籍的时候在衣服杆上取下书皮,给每一本书穿上,书籍于是自由的飞翔出去。在抢救老书的过程中,“保姆”书暗示他要进行阅读,于是他拼命的阅读这本老书,在阅读的过程中,时而被剧情感动落泪,时而被惊吓的面露惊悚,完全被情节所吸引,老书有此获得了新生,导演也意在只有阅读才能够让书籍拥有第二春和永久的生命力。最后男作者在众多书围绕旋转中逐渐变年轻,也体现了导演表达书籍可以使人青春永驻的神奇功效。
回味此片,在给你美的视觉享受和美妙音乐的洗礼后,还有更多的意义可以使观众回味,无论过了多久,细细回想一下总能有新的收获和心的触动,这应该也就是一步经典、优秀影片的魅力所在吧。
《神奇飞书》影评(五):几个关键点的联想
片头有一段黑白的片段,在一栋大楼上有标示97,这里和后面的风暴让我联想到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连一个只在家读书做学问的人书中的内容都会被吹散。
片中风暴来袭时,Mr.Morris Lessmore在风中追逐属于他自己的那本红书时,那个画面对比让我一下想到了在《辛德勒名单》中在黑白人群的背景下出现的那个穿红裙的小女孩,就像在那无望中新生的一点希望、那抹红,红的那么炽烈,足以燃烧掉无声的黑白。
还有中间的地方,拯救那本散架古董书时,整个图书馆的紧张,当书被阅读时的愉悦,人阅读书时被吸引后的种种表现--这也非常吸引我。 一本书也会因年老色衰而崩散,因被珍惜被阅读而重生,来自他人的认可改变了它的命运。
其实我很好奇的是,为什么Mr.Morris Lessmore会是在97出现在图书馆,11或12离开图书馆,换一位更年轻美好的女孩子来担任新的图书馆管理员--这背后是否也有对现在社会的经济有所隐喻??他在图书馆的工作其实一直是有一位书中人指导的,也就是鸡蛋头/洋葱头先生。
《神奇飞书》影评(六):I will cherish all my books.
I AM totally moved.
也不知道是自己敏感还是本身就处于低谷期,15分钟的小故事也要哭得稀里哗啦。。。
就小故事本身而言,主旨明确得不能再明确Fantastic books can bring us the fabulous world. 在一场狂风肆虐之后,世界已俨然黑白,面临剧变的人们茫然若失。平时爱读读写写的Mr.Morris Lessmore 碰巧见到了被一群会飞的书带走的女孩,他发现自己周围的世界变成了彩色,女孩儿温婉一笑。WHAT HAPPENED? 他带着颗好奇心跟着以Mr. Egg为主角的插图书来到一个宛如鸽子棚的书屋,从此与那些可爱的书们度过了后半辈子。他记录下和书在一起的点点滴滴,并让其他人同他一样爱上书,找回曾经色彩斑斓的世界。最终他也和当时引领他来的女孩一样,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和飞书一起离开了书屋。当书们依依不舍时,另一个小女孩却悄悄进入这个神奇的世界,阅读着Mr.Morris Lessmore写下的那本书。
我只是在落幕一刹那绝对愧对自己桌上,手旁乃至书柜里那一本本书。无论是考试必备,学习必用,或是一时冲动,很多都看了一半丢在一旁。至少,庆幸我有把每一本书保存得很好——书皮配以精美书签。想起学生时代,座位四周那一本本像油渣一样皱的书的主人,相信他们的书会更寒心。书带来的色彩被视觉时代所逐步取代,毫无疑问电视电影动画等等所带来的直观感受更吸引21世纪迷惘的一代,我们或许已经习惯只用眼不用脑的消闲方式,来逃避各种生活压力所迫下超负荷的脑力劳动。另一方面,科技智能化不断发生也令人中毒至深,PHONE or PAD的便捷性也使越来越多的人放弃了传统的阅读方式。
好怀恋自己制作的书签。小时候每次去成都都要跟着外婆去教堂的银杏树下捡大大的金黄树叶,然后放在最厚的现代汉语词典里压上个把月。树叶变干后做成书签的样子,再偷偷把妈妈的香水撒上些许~这样夹着的书都会透着幽幽花香~ 现在倒好,满城市的银杏树也没了做书签的兴致;买书看书各种方便,也没了宁愿不睡也要看完一本书的意志。不得不承认长大后的世界越来越灰白。童年的梦想泡泡一个个的破灭着。Sometimes, It is believed that being pratical means being dull.
赶紧去拥抱我那些应考的书,双手触摸粗糙的书页,问问油墨的清香,找回那些彩色的回忆吧。
《神奇飞书》影评(七):书的神奇之旅
看到主人公最后在阅读和书写书本中度过了自己的一生,直到圆满写下“End"是,相信他的心是充实和满足的。
在信息高速化为任何文化都带来了狂风暴雨,很容易让原本简单的生活方式失去色彩,让人迷茫,让人悲观,就像片中主人公看到风雨后的家园一样的灰暗。幸运的是,飞书带来了一位色彩斑斓的女孩,她带领着他走进了一座梦幻的藏书别墅。在这里主人公精心照料孩子一般的书籍,理解他们,同时还书写自己的人生,并且还将这一份美好分享给更多的人,为他们的生活带来阳光。
自己因为李海鹏的《佛祖在一号线》算是正式步入了属于我自己的书的别墅。虽然这里藏书有限,并且总是因为自己的天资有限,或者是后天的发育不良,总是不能很好的照料这些”书宝宝“。但是,尽管如此,我仍然能从每一个”书宝宝“里得到甘雨或是彩虹一样的惊喜。不知道以后是否也能完成自己的”书宝宝“,让更多人分享它,或者在自己年老时能够心满意足的划上一个End。
《神奇飞书》影评(八):The Fantastic Flying Books of Mr. Morris Lessmore
片中的莫斯先生在书屋时写下一句话,大意是:“如果觉得生活本身就是一种享受,那它还一定要有意义吗?”
像片中莫斯先生那样虽孤身一人,却在书中得到了富足与浪漫,爱书之人都会明白这样的感受!
片中没有微言大义,却自然流露出一种哲学大义,爱书之人并非怀揣着“从中获取并传递希望”的大愿,喜爱书本身并无理由,享受自身乐趣已足以,或许它也如同莫斯心中的生活一样,“如果觉得生活本身就是一种享受,那它还一定要有意义吗?”
影片的成功之处,在于并非引导受众体会所谓“意义”,而是在悠扬的钢琴声中,在浪漫的画面里,在你亲自拿起一本书,并喜欢读书的时候去细细体会。
《神奇飞书》影评(九):就这样与书为伴度过一生
我是从来莫斯先生遇到飞走的少女开始明白短片的主题的。房子里的来莫斯先生一面修书、一面渐渐老去,让我想起《似水年华》里朱旭演的老修书匠。就这样与书为伴度过一生,是多么浪漫的事!
画面从彩色到黑白再到彩色的变化,是人们从幸福生活到对生活的绝望再到对生活充满希望的变化过程。龙卷风带走了人们的幸福和希望,来莫斯先生将修补好的书发给人们,它们带回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望,而来莫斯先生就是完成这个使命的执行者。
影片最后,临终来莫斯先生恢复了青春的容貌,像之前在小路上的飞走的少女一样,在书的牵引下飞向天堂。那么之前那个飞走的少女,就是来莫斯先生上一代的修书人。她在书的陪伴下度过一生,带着内心的富足飞向天堂。影片最后一个画面,书之屋又迎来了下一代的修书人。
片中,来莫斯先生貌似一生孤身,但实际上,在他的心中,他的一生是富足和浪漫的。我想,爱书的人都会理解这点。
最后想说,我很爱这间满是图书的小屋。我不懂任何动画或者电影技术,只是凭故事情节、画面和音乐给了五星。如果不是这个短片赢得了奥斯卡金像奖,估计我也无缘看到它。好莱坞虽然看上去是物欲横流的世界,但如此推崇文化,可能也是它八十多年来始终处于世界电影艺术塔尖的原因之一。
《神奇飞书》影评(十):书心
有人说世上最坦诚最简单的一种交流便是读书,约莫是因为书里有真心。
好的写作必得真诚苛刻地面对自我,很难自欺欺人。
无怪胡兰成对张爱玲说,你这样的破坏佳话,难怪讲得好故事。
看《莫里斯·莱斯莫先生的神奇飞书》,莫名的戳中泪点。
看见被书带着从天上飞过的女子,她放下一本书引他前行进入飞书之屋。
自此,书为桌,书为床,日日饲书,晒书,伴书,如养孩子般。
人间日夜短,书中岁月长,与书常伴不觉年光流逝,一抬头已是皓然白首。
收拾齐整离开,书伴他最后一程,竟恢复青春年少,身盈体轻的随书飞到天上。
引一段文:
至少,我有时就梦见过: 最后审判日来临,那些征服者、法官、政治家都来接受他们的奖赏——他们的冠冕、他们的桂冠、他们的雕刻在大理石上的永垂不朽的名字,这时,当万能的上帝看见我们胳肢窝里夹着我们心爱的书本走过来了,他转过身去,不无妒忌地对圣彼得说:“看,这些人不用奖赏。我们在这里没有什么东西好给他们。他们爱好读书。”
诚然也。
还有一个被震动的场景,破旧的濒临老死的书,最需要的拯救不是修补而是阅读。
莫里斯先生在书中文字间跳跃旋转,带动书的脉搏使其起死回生。
来到人世间便渴望被倾听被了解,这是书之心。
人之心呢?
莫里斯先生把书交给人们带回家,小孩子翻开书的瞬间书中世界的光芒令他目瞪口呆。
莫里斯先生离开,黑白颜色的小女孩向飞书之屋走来,当她触到书并微笑的瞬间忽然有了色彩。
书是生命之光,书是世界之色彩。
但祈终我一生,不负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