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情人》是一部由诺亚·鲍姆巴赫执导,格蕾塔·葛韦格 / 罗拉·科克 / 希瑟·林德主演的一部喜剧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美国情人》观后感(一):Another Story In New York
我要和你选在时代广场碰头,maybe it's the coolest place for us to meet.
最大的观影感受,情节脱线,台词脱线,(就是忽然想起,“主创觉得本片有一点三、四十年代Screwball Comedy的风格”)在别墅里一起翻看Mistress America那一段,超喜欢。
这是我看的Greta出演的第一部,说实话在别墅戏那一段,脱线地已经让我看不懂了。在推销restaurant那一段,即使有Tracy的帮助,还是很僵硬。(除去情节本身来看也很僵硬)。而在发现T的小说过后,生气的状态更像是流露在台词的生气。
Tracy在最后向Brook发起邀请一起过Thanksgiving时候,忽然哭了出来,真是演技巅峰时刻。看到自己哭的时候,也是那样,忽然会忍不住,即使语气还没有多大变化。
每次看和American High School 或者College的戏,都会发现自己喜欢的soundtrack。
这次也一样。
Dean Wareham&Britta Phillips
“Those people were nothing compared to her. They were matches compared to her bonfire.She was the last cowboy, all romance and failure. The world was changing, and her kind didn't have anywhere to go. Being a beacon of hope of lesser people is a lonely business."
小小吐槽一下电影简介。“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xxx所隐藏的秘密逐渐浮出水面”。。。感觉是无数部电影简介的浓缩精华版本。
倒是意外很喜欢原声带的简介,贴在下面
As Noah Baumbach’s second film of 2015, “Mistress America” shows a director hitting his stride. A screwball comedy abou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wo young women in New York, “Mistress America” is stuffed with outlandishly funny moments grounded in the fatuousness of self-absorbed people. The movie follows Greta Gerwig as Brooke, a boundlessly energetic self-styled renaissance women with New York wrapped around her finger. As her widower father prepares to marry a divorcee mom (Kathryn Erbe), Brooke finds herself thrilled with the admiration of her college-aged stepsister-to-be, Tracy (Lola Kirke). Faced with a personal dream on the brink of collapse, Brooke, Tracy and a few friends pile into a car heading for Connecticut, where complications of every kind arise. A hilarious take on the dynamics of female friendship and the unbreakable confidence of someone on the brink, “Mistress America” is one of Baumbach’s finest works. The score to the film was composed by the duo of Dean Wareham and Britta Phillips (The Squid and the Whale, Tenure), former members of the dream pop band Luna and longtime collaborators of Noah Baumbach.
《美国情人》观后感(二):这个电影歌颂的当然是那种敢想的人和每个平凡人的伟大梦想和自我才情, 就算他们不一定成功你不一定看得到他们成功, 就算有无数的别人让他们相形见拙
这个电影歌颂的当然是那种敢想的人和每个平凡人的伟大梦想和自我才情, 就算他们不一定成功你不一定看得到他们成功, 就算有无数的别人让他们相形见拙这个电影歌颂的当然是那种敢想的人和每个平凡人的伟大梦想和自我才情, 就算他们不一定成功你不一定看得到他们成功, 就算有无数的别人让他们相形见拙这个电影歌颂的当然是那种敢想的人和每个平凡人的伟大梦想和自我才情, 就算他们不一定成功你不一定看得到他们成功, 就算有无数的别人让他们相形见拙这个电影歌颂的当然是那种敢想的人和每个平凡人的伟大梦想和自我才情, 就算他们不一定成功你不一定看得到他们成功, 就算有无数的别人让他们相形见拙
为什么我要这么说?因为我相信这个世界最需要这种人而且向来就是依靠这种人才真正推动发展的而不是那些hoarding money的人抑或守财奴(比如美国)
I think I'm sick.
And I don't know if my ailment has a name.
It's just me sitting and staring at the Internet or the television for long periods of time intersperesd by trying to not do that. And then lying about what I've been doing.
Then I'll get so excited about something that the excitement overwhelms men. And I can't sleep or do anything.
And I just am in love with everything but can't figure out how to make myself work in the world.
I wish we lived in feudal times where your position in the world couldn't change, If you were a king or a peasant, you had to just be happt with who you were.
最后一句并不完全同意, 这个社会是太细分的过分了, 资本主义的确给人很多美梦但是并不那么容易实现, 女主活了30岁还是很天真
但是这这片子缺乏对社会的大批判, 毕竟女2弄的片子, 和她演的人一样很浪漫很积极, 问题是她本人已经出名了, 所以说实话对普通观众来说稍微动动脑子就缺乏说服力, 反正就是那个意思, 结尾的确是有点妥协, 不过整个片子就是在对现实美化和妥协。
片尾曲和片尾言都太upbeat了, 感觉又转回到女2梦幻出场的地方, 有点雷, 至于女主自立门户这个吗, 你高兴就好!不要也被人骂的时候感觉自己很可笑哦
女2演员说话喜欢平淡的口吻歇斯底里,后句开始就干发声 感觉气不足, 不知道是个人喜好还是故意的还是什么习惯
《美国情人》观后感(三):今晚我想活过来
1、弗兰西斯开始摆脱别人的依赖,她一步步挤进纽约的上流社会。但她毕竟还是弗兰西斯,他站在空荡荡的房间里对着Tracy说她受够了一直追随别人的脚步,她想要有一个这样的饭店,那些和她一样需要温暖的人可以来到这儿,那一刻她的脸上全是弗兰西斯的脆弱。
2、Tracy。似乎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中总会有这样一种人,她们很聪明,她们好像很难接近,因为在她眼里,周围所发生的一切她了若指掌。但其实她很想融入最普通的生活,她同样渴望获得成功,或者说在她心里她已经成功了,只是等待别人见证她的成功。当她试图想融入这样的生活时,次次都失败,也许是偶然,也许是她本来一开始就决定走向“他们”的另一边。不知道为什么,想到了张爱玲或是某个寒气逼人的女作家,也许她们生活在纽约,会不会选择和Tracy一样勇敢的打破层层壁障。
3、想说很多,却突然忘记了,配乐太好了,不知道导演是不是听过大量的佛教音乐,这是我最近听过最好的配乐,我好像又看到了弗兰西斯不顾一切的奔跑在纽约的街头,不过这次她拉着行李箱,去往另一个城市..........
《美国情人》观后感(四):总能看到自己生活的影子
喜欢这一段。
I think I'm sick.
And I don't know if my ailment has a name.
It's just me sitting and staring at the Internet or the television for long periods of time intersperesd by trying to not do that. And then lying about what I've been doing.
Then I'll get so excited about something that the excitement overwhelms men. And I can't sleep or do anything.
And I just am in love with everything but can't figure out how to make myself work in the world.
I wish we lived in feudal times where your position in the world couldn't change, If you were a king or a peasant, you had to just be happt with who you were.
《美国情人》观后感(五):寻找美国情人
如果《Mistress America》真指的是传说中的美国情人,那么片子里最有资格去追求的,就是Brooke的前未婚夫Dylan。Dylan其实在故事的一开头就被提到,Brooke把他描绘地如此风流倜傥,如何性感又巨有钱,而当一行四人真的开车到美国的富人州Connecticut找到他时,出现的却是个大腹便便胡子拉碴的中年大叔。他住在乡下的大房子里,去社区敬老院打发无聊的时光,还弄个什么社区农场,与漂亮却无趣的妻子貌合神离。于是他说起自己在拥有这一切之前的时光,进入高盛之前是个教书匠,曾经也是人穷志不短。然后是他终于说出来:“i miss New York, man.”还偷偷地去网上谷歌前女友的生活照片。对于Dylan来说,他想念的其实并不是前女友,更是前女友身上所代表的纽约的生活
,那座城市系的所有精彩和光环。他现在有了自己所想有的一切,离开了纽约,却再也找不到那种梦幻般的感觉。纽约,和这座城市的生活方式,才真正是那个Mistress,因为你会爱她,恨她,羡慕她,喜欢有她一起美好时光,最终,却发现不能将她据为己有带回家——这样的残酷不仅是Dylan,还是仍然生活在其中的Brooke也终将体会到。Dylan说:“Whatever that you're doing, it's working.” Brooke答:“No, it's not.” 对于跟她命运交错并爱上他的异乡人来说,城市的奢华,财富的诱惑,以及与之带来的神秘,让自己的皮肤里充斥着兴奋和热情的瞬间,甚至夜不能眠。她的魅力诱惑着他,激发他,满脑子是梦;尽努力地想去得到她,拥有她,整个亢奋到曾经不顾一切。
《美国情人》观后感(六):取名废不取名
没想到我也开始喜欢这种尴尬的喜剧了,笑得停不下来。优点是台词真的写得很好,Tracy的独白、Brooke的絮叨、两人自说自话、群戏间快速切换、尴尬碰撞、歇斯底里,都很喜欢,忍不住一直反复回放。这可能要成为我最想读的剧本了。
话唠片成功的重点是看起来毫无意义的台词堆砌实际都是服务角色塑造,并且给观众带来欢乐,让人回味无穷。这部编剧真的很擅长细节描写,能仔仔细细戳到心肝儿那种,有几处印象很深刻。
1. T在故事里写,She could see the whole world with painful accuracy, but couldn’t see herself or her fate. And because I was in love with her, I decided I couldn’t see it either. 你眼瞎看不清自己的命运,我喜欢你那我也眼瞎好了。
2. 在别墅拉投资被问到T是做什么的,B说Tracy is spiritual guidance and waitress. 你以为我没听进去,但我全都听进去了,然后还要牵手手。
3. 小说被发现后大吵一架,T回到宿舍和妈妈哭诉刚刚分手了。
4. B要去LA,T说It's going to be hard for me not to look at New York and think of you somewhere in it. 有点“世人谓我恋长安,其实只恋长安某。”的意思。
5. 结尾一段话。She was the last cowboy, all romance and failure. The world was changing, and her kind didn’t have anywhere to go. Being a beacon of hope for lesser people is a lonely business. 我本来觉得本片可惜的是,Brooke这个角色塑造得似乎并没有结尾文字中描述的那么...“伟岸”?但转念一想结尾的文字其实是T的故事选段,T的视角T的独白,一切都make sense了。
最后,不排除以上的一切可能是我的百合眼自带滤镜加戏太多。
《美国情人》观后感(七):Defend me against these monsters!
美国情人
这部电影非常温和,它没有尖锐地指出任何人的过错或者社会的病态,而且即使是小角色也是充满个性的,让人能找到生活的共通点。通常情况下,人无法忍受过于尖锐的作品,尤其是触及非常稀松平常的生活题材,稍一不留神,充满朝气而敏感的抒情就会变成虚无主义的讽刺,披着看似是文学青年的哲学思考,实际充满着肤浅的牢骚。导演和主演合作的先前一部作品Frances Ha就有点陷入我上述的矛盾中。Frances Ha里Frances与现实社会的不相合性过分理想化。在Frances Ha里,主线之一的友情也被描写成不牢固的:朋友和自己给世界的形象反差太大,朋友Sophie远去日本在临行前才告知自己,朋友对生活和爱人的选择和自己的人生观念相差巨大...在Frances Ha中,Frances Ha是近乎被背弃的角色,她面对陌生人,上司,朋友都用尽了真诚,只讲对错,不谈利弊。这是一种勇气,却也是一种挥之不去的无力感-----这种无力感来源于对生活敏感而真心的体悟。Frances Ha对外界是近乎indifference的,从而少了一种对生活的焦虑感。角色个人的进步到尾声变成了一种真诚的必然结果。
相比之下美国情人里的B和T的故事,他们的冲突就显得更有活力,在活力中弥补了 Frances Ha里欠缺的个人在社会中地位的焦虑,从而更加写实。美国情人通过一系列纽约繁华而有趣的生活抓拍展现,没有涉及性的男女情感展现,戏剧性的反差,横向的性格反差,和纵向地故事发展的反差来展现青年摸索人生的故事。
导演和编剧在美国情人没有只主要立足于这类充满热情而或许无法适应社会的青年人无力,继而坦然地在日继麻木中期待未来,美国情人中安排了很多冲击性,将人物社会性的一面和文学化的平衡了起来。在普通文艺电影里,充满了创造力的Brooke,可能不会同时是健身教练,而且是在纽约拥有很多朋友的社交达人,而且她非常用心地着手经营一家餐馆;Tracy作为一个倾慕文学的大学生,也不会有刻意涉足进他人的生活中,机警地发现并攫取一起素材的行为。这两个主角色的个性设置,都突破了常规此类型电影中的单一感。
-Brooke
“闻着腐烂”,“注定失意”,“世界最后的牛仔,充满浪漫和失败”。
rooke会因为看电视而激动地睡不着觉——她是一个很敏感的热爱者。相比 Tracy的尖锐,她是一个包容者。她的热爱胜于一切,热爱本身比热爱内容重要很多倍,所以很多热爱都可以不被付诸实践。然而她又会在时候很天真而又一本正经的抱怨,好像不好的结果应该都是别人的错。她本质,像所以过分聪明又过分真诚的人一样,是很自恋的。他们看到自己的智慧和创意,知道这样的品质是世界推崇的,因此为理由挥霍。听起来像是不争气的孩子,但是那种无法持之以恒已经属于这种性格中的一部分。他们知道自己如果在理想的世界中会是多么完美而可爱,因此他们把现实降了级。纵然现实里他们的套路行不通,他们还是会坚持自己的聪明,可爱和善意——这些优点非常纯净,在必要时候会令人感动地流泪,但是,他们也总会有一些无法在现实生活的时候。
遇到这样的境况,就出现了两种评判的人,一种反对者和一种支持者。反对者的理由我们已经听过太多遍,支持者的理由似乎也千篇一律。但看起来所有人都在支持和自己相像的那个人物模型,配合着无所事事之人的一些幻想。而真正的公平,应该留给不给过分主观的人——真正审视权留给那些,愿意抛下自己的概念自己的历史去审视一种生活,一种价值观的人。虽然不把角色与自己身上的特点重合是一件很难做甚至无法做到的事情,但是当我们真正看到Brooke,而并非有我**特点的Brooke的时候,我们就能理性地看她的热爱,她的热爱方式,她的对与错,她的方向和她的反方向。
那些“浪漫和失败”都是相对的,那么从一个作家(Tracy)口里说出来,又会是怎么样呢?
-Tracy
Tracy是个毒舌妇。但这种言语上的残忍不是她内心的黑暗赐予的,而是专属于一个作家的敏锐赐予的。这种作家的天才迫使她去审视身边的人,审视一切那些被隐藏的或潜意识的想法。有时候,他们因为能看到的太多而不能承担。那些不属于这些敏锐的洞察者的东西,却落在了他们的眼睛里。这些细节,性格,穿透性,消耗着他们——他们通过这种方式对世界越来越来熟悉的惊喜路上转到对对世界越来越失去兴趣甚至绝望的路上。他们跟人相处一个晚上,就能看清楚那人的生前身后事,了解清楚那个人会在杀人游戏里选谁当杀手又选谁当警察。而Tracy,也作为这样一个“天才少女作家”,没有白白浪费她的才华。
她近乎残忍的描写了Brooke,近乎残忍的引导故事的发展。如果用很幼稚园式的心理分析,Tracy在Brooke身上看到了一种未来的影子,这种未来虚幻但充满活力,满足了T每一种积极的幻想,而又留下一个悬而未定的结局。 T热爱B的才华和积极。但是每一个积极的人都会招人喜欢;而作为傲慢的作家,能够扮演上帝角色的身份基础是对被自己宰割的众生有一种坚定的(即使有爱和敬意)轻视。这就是T对B怀有的情感。她不像一个摇滚小孩,在遇到鄙夷的东西必须要大声骂出来并乐意为此打一架,她拥有足够的普通人社交技能可以让自己敬佩与轻视共存,并在说话的时候完全放下身躯,两眼闪光的真诚。
但是即使更相信自己的才华和毅力,T依然热爱着B,即使纽约城再大,即使某个人的缺点再大,美好的事物总是美好的。Tracy的才华不仅仅再看清,更在于区分。在电影的最后一刻,T说其他类别的人相比较B什么都不是,那些人只是她篝火的火柴。从一种角度,这是一种对美国文化的抗议,那种再崇尚创新和热情也最终通过资本来评判的价值体系。这种资本的最终成功,是很广义的,也是扎根在每个人心里的,即使是这个非常有洞察力的大一文学女青年。她区分出了B,知道她是个失败者,但是在怎样的框架下失败呢?她无法精准的定义,那样做的话对谁都很残忍。但是她同时知道这种“失败”的所有根基就是一种框架,这个框架倒塌了,B就是那个世界上最后的牛仔,只不过完全充满着浪漫没有失败。B浪漫的对象是生活本身,是被偷走的花t恤的创意,对前男友淡然的嘲讽,对于T一阵无力的咆哮,重新考SAT, 申请大学,搬家,和仇人一起过感恩节。
和B相比,T的确还是个孩子。或许她作家的犀利洞见让人觉得她更加成熟。然而她的整篇故事,也可以戏谑为——一个纽约大学生的过家家游戏:今天我要让她当一个失败者;明天我要让她穿上最好看的裙子,她要浪漫而成功。到头来,失败与否,以及浪漫与否,都是T一个人定义的,而被那种生命活力吸引的感觉却是自己无法控制的。
T冷静而克制,一个人吃饭,在乎成绩,不过分在乎社交,开心时有热情的点子,不开心的时候走到party门口又折回宿舍。她是一个不典型的酷小孩。但是她再酷,都有终结。在一步一步发掘一个有趣的纽约人的时候,她的内心也同时被各种颜色各种款式的氦气气球包围。她感到充盈和兴奋,作为一个观察者。B就是她青春火焰的消防员——T的笔下可以讽刺男女老少每一种人,唯独B这样的,像高中的那一种神奇的同学,可以把本来一清二楚的数学题问得自己也有点晕头转向,于是接着想了很久,才发现,哦,这里错了。T太聪明,太敏锐,太习惯聪明,太习惯敏锐。T是温泉,泡着舒服就再也不想出来了,B于是运了很多很多冰块过来,这样温泉上空得氤氲全部散掉,T可以拿着镜子,看到自己的眼角也是红的,但自己依然很可爱,很美,笑起来可以迷倒一片男生,可以豁然开朗地说:“Yeah, fuck those Columbia girls, and those self-elected douche bags.”
但是实际上,看不看得清又有什么要紧呢?我们能看清一秒,也永远不可能长久。现实点又浪漫点地办法就是,学会那种看不清状态下准确摸瞎的本领。
《美国情人》观后感(八):30岁还不成功的女人
这部电影中的女主角Brook,让我相当有共鸣。看起来,是那么一个阳光、好看、不错的女性,但其实,她与自己的同龄人、过去的好友相比,已经落下了一大段。他们结了婚,有了大房子和孩子,有自己的事业。但她,总是轻易地放弃,与人的关系难以维持长久,工作上也总是跳来跳去。以至于,当18岁的半个妹妹Tracy出现时,她是如此地感到幸福,她有太多的东西要倾诉和分享。
一开始,Tracy是崇拜Brook的:住在纽约,有自己的一套(虽然是租来的)房子,看起来很漂亮,即将开设自己的餐厅。但很快,她发现Brook是个失败者,甚至需要自己去帮助她。她怀着一点冷眼相待的态度,将Brook的故事写成了小说。当Brook发现时,两人在尴尬中撕了逼。但最后,她们明白,在相处的那些日子里,她们是真心实意地欣赏着、关心着对方。
《美国情人》观后感(九):提供给所有人的生活范本——要么爱她,要么就变成她。
《美国情人》观后感(十):Romance and failure
开始还挺喜欢的 但一定要拍的节奏这么快吗 一定要扯一堆文学词装逼吗 一群神经病【褒义的】看到女二说我们家的人就会放弃 hang in there 我有点理解她了 她整天匆忙 得到了一切 也什么都没得到 她急于输出 急于精明的奔着目标而去 女主早就把她看透了 嗯 这群人都觉得自己很牛逼呀 假忙 your ego is big 这群中二少年等你们上了中学就好了 但说起来我又能苛责他们什么呢 看着女二我仿佛是看到了未来的自己 进入那个行业到底是对是错呢 是不是最终守着自己穷酸的高贵落魄的死去呢 但对我有启发的是一定要有创意 一定要做自己
你看你三分钟热度 别人说两句就轻易放弃 然后改主意 讽刺吧 本来以为女主预言的不成功是指借不到钱 没想到是自己放弃了 谁都知道成功概率小啊 不然呢大家不就都成功了吗 你事先没有想清楚吗 我知道我要进入的这个行业比其他行业更tough更主观一些 所以我一定要付出更多努力 不断学习不断提升 让自己变成更好的人才能survive并且live啊 我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之前 我问自己了 你是不是真的有这种程度的爱 我想答案是yes 哈哈哈后面有点精彩了 女二想翻页后面的人都不让翻戳我笑点了 真的 这喜剧效果太讽刺了 这就是女人 人类的站队本能啊 以及他们讨论的时候的上纲上线也让我心烦
给女主上了一课 她自己搞砸了 她在发现别人的自大和悲剧的时候 不知道这也是她自己的自大和悲剧
两个女生都很幸运 很多bgm很好听 这两个女生都太有魅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