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远离人迹》经典观后感10篇
日期:2018-05-11 21:2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远离人迹》经典观后感10篇

  《远离人迹》是一部由大卫·奥霍芬执导,维果·莫腾森 / 安赫拉·莫利纳 / Reda Kateb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远离人迹》观后感(一):荒漠里的GAL GAME

  无逻辑文法死,毫无参考价值的一篇胡说八道

  荒漠里两个人和很多人的故事,关于生命的价值、关于生存、关于国家种族

  V叔太适合这样的角色和这样的色调硬朗忧郁,脸上的每一个褶子都有戏。

  可以说是铁汉柔情吧,一个退伍少校回到幼时生长地方,扎根在一个山谷里,给当地的小孩子上课甚至支持他们或者他们背后家庭生计。他也用枪,有自己坚持。不送穆罕默德去死是他人道主义的坚持,斩钉截铁拒绝分明是个内心坚定的人。

  当然也要感谢导演给达吕加了不爱洗手却非得吐口口水擦擦吃的和摸摸头发可爱细节成功规避了假大空的苦行僧形象。恭喜阿拉贡成功延续不洗头风格

  他在荒漠里默默守护的是对生命的尊重热爱

  孩子未来,一个地缘上的本地人而血缘上的异乡人在一个不毛之地构筑着人类族群的希望。不受欢迎,也许也不被理解当地人思想尘埃之中,异客在异乡挣扎

  他遇到了了无生趣,为家人求死的穆罕默德,达吕无数次给穆罕默德生的选择,为的就是人的救赎啊。他已经被强制下令无从选择,被环境所迫他的明天飘摇不定,他的剩余的人生也没有多少选择。

  然而他也杀了人,为了维护穆罕默德的正义(或者说只是为了家人的私利),他把非规则内的非正义加以别人的身上,然后责怪穆罕默德,片中两次失控都是有人或多或少地因为他们死去,这和达吕的坚持背道而驰。不知道他的内心是怎样的煎熬和茫然

  曾经参军的达吕是不是该继续参军,为老东家扑灭“恐怖主义”?可是这场反抗运动的背后是民族独立诉求。老东家违反了战争道德枪杀俘虏,参加了反抗军的老战友被老东家追着打。多么荒唐可笑啊。他既不是法国人,也不是阿拉伯人,可他也不身处西班牙。正义在这时候居然变成了两种截然不同东西

  希望工程也搞不下去了,片尾可以另起一题名为《最后一课》,恰好也是法语课堂呢。接下来他就要背井离乡,在别的地方继续漂泊和忏悔

  穆罕默德,一个想停止复仇的老孩子,珍惜人的生命却不懂得自己的有和乐趣,直到一次招妓改变了他的人生(笑)。从冠冕堂皇村子里的“规则”中脱出,寻求另一个国度的公义以期血缘的延续,他走在通往沙漠小路上时想必在心里称颂达吕的名字

  两个男人从妓院里出来相视一笑那段简直要把我笑飞,不愧是男人的友谊

  《远离人迹》观后感(二):一场被加缪预言的战争

  出生于阿尔及利亚的法国哲学家阿尔贝·加缪,曾于1954年写了一则13页的短篇小说《来客》,3年后收录于其著名的短篇小说集《放逐和王国》当中。同样是在1954年11月,反殖民争独立性质的阿尔及利亚战争,全面在该国的民族解放阵线和法国殖民军队间爆发。

  因此,这则发生于短短一夜,关于一个宪兵抓住一个当地杀亲凶犯,将其移交给一位法裔乡村教师要求送往附近城镇进行判决的故事,也就在某种程度上,预言了战争的不可避免

  导演大卫·奥霍芬将这则短篇进行了时空向度上的双向延展,大肆删减了宪兵角色,改编成为一个颇具西部片气质的逃亡双雄故事,并以此为脚本,拍摄了自己的第二部剧情长片《远离人迹》。能说流利西班牙语和法语的美国演员维果·莫腾森,成为加缪小说里的乡村教师Daru,而曾在多部法国电影里扮演阿尔及利亚故乡人的Reda Kateb,则是小说中那个因惩戒性族法家规被追杀的Mohamed。原始的族法与殖民地宗主国的法律部落对凶犯的追杀与法军对游击队的绞杀,一道在尴尬时间点涌来,成为Daru完成移交任务、Mohamed苟且求生之逃亡路上的可怖障碍

  维果·莫腾森那张坚毅的脸,非常适合荒凉粗犷的北非沙丘,他注定是一个有着暴力前史的狠角色。果不其然,逃亡中的两人落入民族解放阵线游击队之手,藏匿于山洞中时,一位位战士上前敬礼,原来在二战的意大利战场,Daru就曾是这些法国外籍军团的指挥官。如今,他们却成了拼死推翻法国殖民者的革命者。

  当然,Daru并不认为自己该是敌人,甚至不该是法国人。他出生于阿尔及利亚,作为开拓者的父母也葬在阿尔及利亚,这里才是他的故乡。他和创造他的加缪一样,都是登陆北非时有些穿的“黑脚”(pied-noir),这个名单中的真实人物还包括:路易·阿尔都塞、艾迪特·皮亚芙、伊夫·圣·洛朗、雅克·德里达……

  他们都曾实打实的是北非土地上的一员,直至1945年5月8日。这一天,盟军和群众在巴黎和法国各大城市乡镇疯狂庆祝来之不易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阿尔及利亚东部塞蒂夫的市民却为着另外的目的走上街头。他们一厢情愿的以为,在把年轻孩子们送上欧洲战场并付出惨重牺牲代价后,戴高乐理应给予他们独立;他们还要求释放阿尔及利亚人民党(PPA)领袖Messali Hadj。看着游行者挥开“非法组织”PPA那绿白相间的星月旗(现阿尔及利亚国旗)后,监控游行队伍的军警在慌乱中开枪了,并引得住在街边楼上的法国居民也向人群开火,一场混战不可避免的开始了。102名欧洲人被杀死,法国军队随即展开报复,甚至动用了飞机进行轰炸。阿尔及利亚人在屠杀中究竟死了多少,双方数据存在相当大误差,法国历史学家认定只有1500人,但阿方数据却坚持4万5千人。

  “突尼斯,摩洛哥,我们可以让他们独立。但是阿尔及利亚是另一回事,这里本来就是法国的地方。”一位法国军官曾如此坚持。而这场屠杀的下令者杜瓦尔将军,在年老后毫无羞愧地汇报工作:“我的决定将独立运动推迟了10年。”

  这些年,关于法国与阿尔及利亚纠结关系出色作品并不少见。2010年的《法外之徒》中的三兄弟,在屠杀惨案过去后,老大成了抵抗运动成员,被逮捕并送到巴黎关押;老二加入了法军参加了越战,被俘后经第三世界兄弟教育回国;老么在地下拳赛中成为最大胆的赌徒。他们从马赛开始,为生存拼杀,最终成为最有影响力的阿尔及利亚黑帮。同年的另一部力作《人与神》,则置于1990年代,战后留在当地的八名法国西多会修士,在政府军和恐怖分子谈判破裂后,成为了惨烈的牺牲品。

  而这部置景于同样山区的《远离人迹》,则以一种“明的净化”之高明手法,剔除较为复杂的历史背景,而将角色置于一场无力抵抗却又屡屡化险为夷的猎杀游戏当中,甚至心怀善意的将殖民者与被殖民者的后代升华成为西部片里常见患难与共兄弟。只可惜,那注定只是一厢情愿的美好想象,加缪小说之外的真实历史,是由铺满荒野的尸首写就的。

  《远离人迹》观后感(三):灵魂在同行的路上

  从远离人迹,他享受自然生命,同情人动物、自然,他始终是一个独立且高傲的存在。被高山的荒凉迷惑,犹如痴睡的婴儿,妄想着人就是不得自然的。在他看来,坏人才有做错事权利,一个坏人是万万不可有良心的。(当前,我面临尴尬,就是一切经思考文字矫揉造作,然而,我却失去了直白能力)在孤独的绝迹的山顶,他看着两个人一匹马走过来,对于这撕破宁静的人,他表现冷淡恐惧同情担心愤怒。远离人迹啊!这是谁都无法剥夺的,他心中的善良在梦中打败罪恶,他无法亲手给别人自由,他的自由啊!这边界就是寂寞

  干旱滋养的土地,煅烧着石头;人迹堆积的垃圾,腐臭了自由。(我想,平凡的人生,需要更大勇气吧!一个人要放弃多少欲望才能做到)若不是雪下至十月,这个远离人迹的地方,还会有人陪伴吧!这个人的到来,打破他的自由,远离人迹的自由。他指着山下,告诉他可以逃离,从此自由;然而,一切并非如愿,这个人选择另一条路。远离的他,与人越来越远,可能他真的远离太久了。

  《远离人迹》观后感(四):凌晨三點

  今年到目前為止的最佳觀影體驗!一次心靈和人性的旅行與拷問。我們所謂的正義在某一刻可能輕易地就會顛覆。押送犯人的途中我殺了威脅我們生存的人,我變成了犯人,而犯人竟深感悲傷自责,解下頭巾為亡者做了禱告;曾經一起為正義而戰的戰友,在變化的局勢中成了陌生人、甚至敵人,當立場不同,你所謂的正確、正義,是不是只是你的選擇;當去往刑場的最後一個入口來臨,你是選擇屈從于他們所謂的正義而奉獻自己的生命還是願意給自己一次改過自新的機會?如果一個人殺了人,心中沒有悔意,沒有善良,沒有感知,就算被所謂的正義殺掉又有何意義?如果一個人迫於某種壓力殺了人,心中虔誠的悔過,感知主,傳遞善良,那他能不能有一次改頭換面重來一次的機會?我們所謂的正義,只是我們的立場。

  《远离人迹》观后感(五):看不懂内容脑洞来补

  看了半天英文字幕才发现出中字了= =

  对别国历史不了解没法妄下评论。。但是有我能看懂的部分。。。叔挑的剧本大都是看有没有男男对手戏吧。。。并排躺着一个说我还没结婚做爱就要死了一个说我可帮不了你。。最后又帮对方找了女人脱离童贞。。当那个妓女拉着叔走进房间帮他脱衣洗脸。。他又哭的像个小男孩。。。。回到这个出生成长的地方大概有那么一瞬间仿佛寻回了自己的归属吧。。。。

  这又是一部一路很沉闷不理解最后还是又被戳中的片子。。。。叔的角色其实太多都是这种类型。。。无论外表如何表露出的是沉稳还是外放但内心都有伤痛秘密。。。不过大概人也都是如此。。。。

  顺便在看的过程中脑内的太多狗血的梗。。。。

  《远离人迹》观后感(六):《远离人迹》:不平凡的护送之旅

  (芷宁写于2015年8月4日)

  影片《远离人迹Loin des hommes》改编自法国著名作家阿尔贝·加缪的短篇小说《来客》,在小说里,加缪再次冷静睿智地向人类的良知提出了种种疑问,也再次表明着他对人性和战争的态度对比之下,原著显得趋于写实,并相对简洁,而电影的呈现手法既凸显了其深沉文学一面,又做了符合电影表现形式的添加、延展和升华,令两者相得益彰

  片中主人公达吕的身份十分尴尬,恰似现实中的加缪,作为在阿尔及利亚出生的殖民者的后代,在法国人看来,他是阿拉伯人,在阿拉伯人看来,他又是法国人,在阿尔及利亚独立战争期间,站在人文和人性高度作者和他笔下主人公,也都有着无法选择的两难境地

  片名叫做《远离人迹》,片中的镜头画面也常常清冽寂静、肃杀辽远到仿佛入了无人之境,可影片所述的剧情却充满了与人类世界相关的各种矛盾冲突麻烦,如杀戮与复仇、战争与独立、文明与涂炭、立场与站队等等,于是,在1954年阿尔及利亚这样的时空背景下,即便有着远离人迹、安静过活、了却余生初衷,却也不得不与人为伍、与人思虑、与人考量,继而做出自己的抉择

  影片伊始,主人公达吕的身份是一位小学老师,他在孤零零的山区教室里给当地的阿尔及利亚小孩教法语,而贫穷的孩子们每日走山路长途跋涉来上学以换取拎回家的口粮。达吕这位年纪一大把的男人的生活显得既支离破碎妻子早逝,他孤身一人居于简陋的校舍),又得其所哉(在教学时这位看上去坚毅冷酷的人有那么点温暖),然而,不速之客突然登门,让达吕的生活发生了不可逆转的改变。

  奥尔德斯·赫胥黎说过:“经历,并非是发生于一个人身上的事,而是他做了什么来应对发生的一切。”达吕是个有着过去经历的人,而他也将做点什么以应对即将发生的事——老实的阿尔及利亚村民穆罕默德选择杀死堂兄而后自首的做法,也是在现实困境与民族习俗的角力中不得不选出的一条牺牲自我以“顾全大局”的路,于是,达吕这杆老枪也不得不再次催马走天涯……

  外形刚毅冷峻的银幕硬汉维戈·莫特森,似乎很适合出演达吕这样的有过去的人,影片给达吕添加的二战时期法国外籍军团少校的身份,似乎也适合莫特森的形象,也让达吕这个人物在片中面临着更为复杂尴尬的境地,如在护送穆罕默德去警局自首的途中,他们先被阿方独立军俘虏,后又被法方政府军解救,独立军中有很多达吕二战时的旧部,他们给他松绑叙旧,而法军敬达吕是二战英雄,还当他是预备役军官,于是,摆在达吕面前的依旧是选边站队的问题

  维戈·莫特森诠释的达吕,除了眼角眉梢举手投足间的沧桑溢于言表之外,在性情方面还有些层次感,特别在和穆罕默德的相处中,从起初对其礼貌的疏离,到怒其不争,再到对其处境感同身受,从一开始的不得不护送,到沙漠里遭遇局部战时的相互关切,再到希望能给穆罕默德提供另外一个选择……而瑞达·卡泰似乎总在法国电影里饰演阿尔及利亚人,他饰演的穆罕默德一出场就仿佛有着精神上的枷锁,他也将人物那起初的绝望到最后的看到些微的希望拿捏得不疾不徐。

  影片在场景的设置表现上有着简约却明晰的美学,如再现独立军被围剿的场景时,很技巧地让观众只听闻子弹的呼啸、看到子弹的击中和人员倒地,缺省了围剿者枪击的正面镜头,却令画面充满了言语之外的东西。另外,该片的外景画面拍摄得美而壮观,将北非苍茫寂寥的山区景色尽收,当主人公改变了一个老实人的人生轨迹,乘夜色返回小学校时,镜头中北非的夜,壮美而苍凉,独行在山脊的达吕像行走在天际间,空中那一轮明月很亮,却也很凄清,令人想起巴勃鲁·聂鲁达的那句:“他就像黑夜,拥有寂静与群星。”

  在这样干净冷冽绝美景色的掩映下,第二天,既是战士又是老师的达吕给孩子们上了他在这里的“最后一课”,是的,达吕人性的良知高于战争,高于裁决,也高于世俗,这也决定着他必须离开……

  史蒂夫·罗杰斯说:“一个人也可以赢得一场战争。”是的,有的时候,可能会发生。

  (杂志约稿)

  《远离人迹》观后感(七):加缪故事的另一个结局 [猫]

  本文发表于《环球银幕》7月号,如需转载请一定告之本人并注明出处。 ------------------------------------------------------------------ 取材自加缪短篇《来客》的电影,保持警察抛给法裔教师一个杀亲犯、命其押送他去坦吉特受刑、教师放走他给他选择自由这个故事主干不变,再加入大量教师与犯人之间、此二人与他人之间的互动情节,既把故事拉伸成一部环境特殊的公路片,又涉及不少加缪本人的背景元素。 故事发生在1954年,正值阿尔及利亚反抗法国殖民统治的民族独立战争之初,原著中大段对“只长石头的不毛之地”的描写,被直观还原成影像,而常教阿拉伯孩子学地理和历史也分给他们粮食的法裔教师达吕,话少、英俊、壮实、勇敢的主角,由维果·莫腾森扮演。囚徒的形象比原著丰满,他能较清楚地表达投案是理性分析局面后的决定:我为了全家的粮食杀了堂兄弟,堂兄弟的兄弟们会来杀我,我死后我的兄弟又会为我报仇……不如接受法国人判死刑,以此结束血仇的恶性循环。他甚至客观上成为达吕的审判者:达吕误杀一名阿拉伯人后狂暴地大骂着推卸责任,囚徒则默默为亡者祈祷,埋葬;多次目睹达吕骂咧之态后,囚犯温和地问他对孩子是否也如此。 路遇的反叛游击队里有达吕在二战时的战友,这让达吕“法国人认为我是阿拉伯人,阿拉伯人认为我是法国人”的身份尴尬得更刺眼,他的立场也照搬视阿尔及利亚为母亲的加缪反对该国脱离法国的立场。他当面指责法国军官屠杀已投降的叛军,则完全像加缪附体,更不必说达吕还对加缪故乡阿尔及尔充满甜蜜的回忆。 电影对小说最大的改动在结局。原著里囚犯自愿走上通往监狱的路,达吕回学校却看到黑板上“你交出了我们的兄弟。你要偿还这笔债。”的字迹,他感到“在这片他如此热爱的广阔土地上,他是孤零零的。”这孤独就是荒诞——现实世界与人类期望之对立。而电影中,达吕为了唤醒囚犯的求生欲望,带他去嫖妓,满足他碰女人的心愿,也许这招奏了效,总之囚徒选了生路,达吕则要远离他默默耕耘的校园,他的故土。 这结局有了一丝改变命运的希望,也许代表部分现代人对自由意志能起决定作用的信心,达吕甚至相信神的保护,但谁能保证悲剧命运不会轻易覆灭反抗中的渺小个体呢? 四颗星 亮点:浓重的加缪气息,清晰的哲理内涵,另类摇滚音乐人尼克·凯夫及搭档的配乐,真实却不失美感的画面。 你还可以看:《超脱》、《空中杀手》、《种树的牧羊人》

  -----------------------------------------------

  我的公众号 树屋钓月亮

  《远离人迹》观后感(八):有维果有加缪的远离人迹

  近期《看电影》封面是《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想着家里的《达斯维德本纪》,可以对照看,买了一本。

  儿子先翻,过会儿冲我说:”你王有新电影,竟然改编自加缪的小说。维果一直这么酷炫的吗?。“哦。太不关心我王了,竟然是去年参加威尼斯电影节的作品,也好久不关心电影节消息了,除了今年的戛纳侯孝贤。

  他到网上查查,说”网上资源都有了。这种电影除了参加电影节会上影院吗?“我也不知道,在当地院线是会上的吧?至于引进大概无望。年初维果和邓腾特的悬疑片《死亡地中海》整个影院就我一个人,这片貌似更冷门。

  电影介绍说改编自加缪的短篇集《流放与王国》中的《来客》,正巧,去年看过《局外人》《鼠疫》后从书店顺来好几种加缪的集子,上海译文出版,其中《流亡与独立王国》六个短篇,没有《来客》,丁世中译。参照电影介绍应该是书中的《东道主》,山区的小学老师被迫押送一个阿拉伯犯人,小说只有十几页,顺便看完了,很简洁,立场选择都很无奈。不知道加缪的题目原文是什么?怎么一边译成东道主一边译成来客,当然从内容看哪个都成,但是法语的原词是什么呢?

  晚上看电影,电影开篇就是阿尔及利亚1954,读小说时候时间背景都没想到,电影延伸了很多东西,引入背景时间,当地的人,阿法对立,族群的习俗,全篇很沉稳,摄影很美,贫瘠的土地 山区,维果演技一如既往的好,这个人就该是这个样子。只是导演是不是觉得他有杀手潜质,眼明手快比小说里多杀了两个人!小说里只暗示他能自保什么也不怕好不。这里给他加了二战中外籍军团少校的身份,路上还遇到阿方独立军,很多他原来的手下,以及法方维护军,他们还当他是预备役军官,身份的尴尬哈;就是觉得他有点滥好人,不自觉的同情阿拉伯犯人了。小说里的他更疏离更简洁。阿拉伯犯人演员也很好。他的选择也耐人寻味。

  影片很安静,虽然冲突很多,导演没滥情。有时候看着觉得热闹的视效呢?观影习惯真给影院电影带跑了。

  有加缪有维果的电影,真的值得一看。

  《远离人迹》观后感(九):【观影随想】

  看完电影感受最深是:月光下的沙漠,晨曦下的美景,在这么美丽的大地上,尽然有这么多受尽苦难的灵魂在痛苦地挣扎。美丽和痛苦是那么显明的对比,显得那么不协调,也带给人一种荒谬之感。 电影根据加缪的《来客》改编,和小说还是很不同,感觉电影比小说更加容易读懂加缪的哲学。最近我一直沉浸在加缪的《西西弗神话》,这次重读《西西弗神话》有点震撼到我了。今天看这部电影时,就很自然地把电影同《西西弗神话》联系起来,电影中让我看到《西西弗神话》所探讨的荒谬和反抗,电影虽然沉闷,但我非常喜欢。 看完电影后我马上去读小说《来客》,让我感觉如果没有电影和《西西弗神话》做铺垫,读《来客》就很难理解书中的加缪哲学。这篇小说虽然短小,但加缪却把他的哲学思想完美地融入其中。 在那块远离世界的角落,既然有这么多荒谬的事情存在,无论是在他们的认知上,还是在价值观念上,在主人公眼里都显得那么荒谬,老师Daru清楚地看到这些事情的荒诞。正是因为老师Daru清醒地认识到那个社会的荒谬,他开始反抗,因同情被指控谋杀的男孩,他让这个男孩逃跑,离开这里,只要活着,这很清楚地让我看到加缪哲学,人也就是对这些荒谬的反抗找到自我存在的价值。 “加缪认为,存在主义对生命意义的笃信永远设定着价值的等级,而荒谬的人则是在清醒地认识到荒谬之后,最后投入到人类反抗的熊熊火焰之中。加缪就这样从荒谬推论出我的反抗、我的自由和我的激情这荒谬的人的道路。”

  《远离人迹》观后感(十):远离人迹:人性的角落

  “对于法国人来说我们是阿拉伯人,但对阿拉伯人来说我们却是法国人。”——身处于1954年阿尔及利亚的战乱背景中的教师达吕的身份归属尴尬而矛盾。他是一名隐居在荒凉的群山之间的一所小学校的地理老师,在这个土壤贫瘠人迹罕至之地,孩子们强烈的求知欲和清亮的眼眸就是他的骄傲,他的一切。他在课堂上教授孩子们文明的起源,认识欧洲的几大河流,然而陪伴他的只有空旷场地上孤零零的晾衣绳,忽明忽暗的晚霞和孤独的篝火。如果没有一个人的突然到访,他的生活可以依旧这样平淡的继续下去。

  达吕被迫接受了一项令他打心眼里不愿意做的事情——押送一名杀人犯前往边境城市坦吉特。杀人犯名叫穆罕默德,是家中的长子,因为粮食短缺杀了自己的堂兄。达吕的第一反应是:“这事我干不了,我不能送一个人去死。”逼仄的小屋,面对这种棘手问题的抵触情绪在无声的流淌。教师达吕出于人道主义的考虑留下了穆罕默德,让他与自己同处一室,为他准备床铺。夜幕降临,穆罕默德却突然走出了门外,达吕握着手枪趴在窗口上张望,此时他的心里对穆罕默德还是有防备的。半夜,穆罕默德仍不安静,口中念念有词的不知在说什么,他的怪异行为吵醒了达吕,原来穆罕默德病了。达吕喂她吃药,又给他敷毛巾。穆罕默德心存感激,对达吕讲述了自己的生活遭遇。

  到底该把穆罕默德送到哪里?达吕自己心里也没谱。他一个人在这个偏僻的地方住惯了,突然间闯进来这么一个小伙子,还是个杀人犯,他心里的纠结可想而知。但即便如此,他也没有很快的把穆罕默德交给警方或是军方。而是选择与穆罕默德一起,踏上了一条不知通往何处的逃亡之旅。

  他们接连遇到了好几拨武装分子,1954年正是阿尔及利亚的独立运动风起云涌之时,所谓的军方大肆屠杀叛乱分子,身逢乱世,一个人苟且偷安尚能勉强度日,身边又带着这么一个巨大的包袱,危险可想而知。影片中有好几次,教师达吕想赶穆罕默德走,但穆罕默德是个无处可去的可怜人,到哪儿都是死路一条。心中的人性再一次萌发,达吕陪着穆罕默德艰难的行走在风沙漫天的戈壁中。大雨滂沱,他们无处藏身,只得返回原先的住处。两人围着篝火,絮絮叨叨的说起心里话。

  又来了一伙骑马的武装分子,缴了达吕的枪,用绳子牵着他们的手带着他俩一起上路。好在达吕在军队里遇到了自己昔日的战友,战友解救了他俩,但前提是他们不能随便逃跑,实际上是把达吕当成他们的人质。达吕和穆罕默德随部队躲藏在山洞里,第二天醒来却遇到反对军的一阵密集的机枪扫射,达吕和穆罕默德紧急避险躲过了子弹,最终他们重获自由。

  两个人一起逃亡毕竟不是最好的处理办法,分手之时,达吕对穆罕默德说:“如果你去往沙漠,我会对你的堂兄说,我把你交给了警局,你已经被警察处决了,这样就不会再有复仇之事,这样做,你起码能活下去。不要回头,永远不要,不要投降。”送走了穆罕默德,达吕在这里的教师生涯也结束了。

  有时候,生活会逼迫你做一些你不愿意作出的抉择。这部改编自加缪的《来客》的电影以肃杀粗粝的影像质感展现了困境中的人性,向我们揭示了世界的巨大荒谬之处。当个人的利益与他人的利益同处于一个天平上时我们会作何选择?当良知与法律狭路相逢,我们又会如何反思这种困境?

  整部影片达吕和穆罕默德的交流并不多,达吕作为一名教师,眼神里流露的是一种智慧之光,尽管他看上去并不十分儒雅和博学。达吕作为一名结过婚的男人,在人生道路的选择上也能给予还没有谈过恋爱的穆罕默德一些指导。所以在最后他们被军方释放以后,达吕带着穆罕默德去了酒吧,并给穆罕默德找了一个女伴。多年的独居生涯,达吕在面对美色的诱惑之时,像个孩子一样将自己的脸深深的埋在女伴的胸脯之间。此时的达吕,已经无法重燃体内的激情。

  在任何环境下,决定事物发展的态势的往往是人的态度。达吕可以把穆罕默德立即扭送到警局,但他没有这样做。面对一个生命,他选择给对方一条真正通往心灵的救赎之路,让穆罕默德自己明白余下的人生之路该如何面对。这是达吕作为一名教师的人性,是一种富有良知与自省的人道主义情怀。

  《远离人迹》基本上摈弃了配乐的营造,只是间或在一些过渡的场景上若有似无的响起清冽沉静的钢琴旋律。这部电影无论从外在的形式还是内部的思想,都是极简的风格。喧嚣中,我们容易迷失自我,但如此蛮荒之地,孤独与迷失感更甚。前者是因为可供的选择太多,而后者却无可选择,只能迷失在自我的拷问和省思中。也许正是在这样一种可以放逐心灵的地方,才能真正听到人性在心中的某个角落的回响。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远离人迹》经典观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