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只在那里发光》经典观后感10篇
日期:2018-05-10 21:01:0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只在那里发光》经典观后感10篇

  《只在那里发光》是一部由吴美保执导,绫野刚 / 池胁千鹤 / 菅田将晖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只在那里发光》观后感(一):并非有传说中的光芒

  这个片子有我想要的东西,比如它的光,一开始介入了转场的BGM,部分低机位,如何将过往渐渐呈现的刚哥,一直貌似辅线但最终将叙事一气推入高潮的菅田将晖。

  可我还是不喜欢它。池胁的娃娃脸与短小身材总在画面失调。她身上背负着过于畸形命运,既让我无法共鸣,又无法同情亦或怜悯她。真不知拿她如何是好。这感觉比看了一则残暴社会新闻糟糕

  导演也一直仿佛在自己感情能力之上的地方用力,不住地用力,导致该用的都用完了,最后只能用上那么完整的一段床戏。没有节奏,没有留白,没有猎奇之外的连带感。

  一点也没有。

  最后我想问,刚哥跟池姐是怎么好上的?可目测的是,池姐对刚哥稍显主动,刚哥对池姐不过像打量妓女一样,不久他们就在海里热烈地接吻。明明一直沉溺于过往的幻听里,刚哥却爱上了跟过往一样不堪的池姐。没有谁救赎谁,也没有让人觉察出爱情端倪的台词。如上所说,这个片里的池胁完全不美,而且是失调的。我想说,既然对她的家庭那般的浓墨重彩,要爱上那样一个女孩,难道不该给出一些更为合理解释吗?哪怕是一个安东尼奥尼式的构图也好。以此类推,我倒觉得按常理说,刚哥应该爱上菅田弟弟才对。性格上至少互补了。

  说来说去似乎就是对这里的池胁不满。即便最后光辉落在了两人身上,那样充分地欲盖弥彰的打光,却还是没打出池胁的美。那种本该让我动容的美。

  冲奥?只当个精神鼓励吧。

  《只在那里发光》观后感(二):遇见

  为何让我遇见你,每次都在我最肮脏时候。你照见我所有的肮脏、不堪,哪里还有什么光

  第一面互生好感的一对男女再相见会是怎样?

  第一次,三流小酒馆,达夫醉醺醺闯进来的,看到在那里卖身的千夏。那一刻,她震惊,尴尬难堪努力装作平静地找着话题,却在他问价和貌似嘲讽的讥笑声中爆发。

  第二次,是在破败的家中。达夫送喝醉的拓儿回家,却听到她父亲房间传来的奇怪声音。他看到了更不堪的千夏,因为她不得不担起母亲逃避扔下的烂摊子。追出来的千夏笑着说达夫老大不小了还和人打架,表情难过地哭了出来。不知道这一刻千夏心里想的是什么,这一幕却是我最难过心疼的地方。谁不想在自己喜欢的人面前呈现最美好的一面,千夏却一次又一次,被喜欢的人看到自己如此肮脏不堪的样子,什么骄傲自尊全都被粉碎。或许在生活陷入困境的时候,骄傲和自尊就已经不存在了。

  第三次,他遇见的时候,她正在掐死自己的父亲。没有最不堪,只有更不堪,生活早已压断了她所有的希望。达也冲进去打断了她,这一次,她已经连哭都哭不出来了,如果没有父亲的突然清醒并叫出她的名字的话。

  这片对我来说真算不上喜欢,尤其是年纪越大越受不了这种从头压抑到尾的剧情。小年轻的时候还挺喜欢蔡明亮的,估计现在也喜欢不起来了。再加上花了好长时间刚看完《全职高手》,脑子里还全是”此生无悔入荣耀,但求一睡君莫笑“,跟这片画风差太多了。能码出这么多字来,只能说除了确实有几个点get到了,还是因为我对池胁是真爱吧。嗯!o( ̄︶ ̄)n

  《只在那里发光》观后感(三):相依取暖

  故事发生在一座远离大都会的小城市无所事事青年佐藤达夫(绫野刚 饰)曾经在某矿山工作,但在目睹一次事故后让他选择逃离。日常里他周游在城市各个角落,直到某天在小钢珠店结识了小青年大城拓儿(菅田将晖 饰)。拓儿此前因伤害罪入狱服刑,后来假释出狱,经姐姐千夏(池胁千鹤 饰)介绍熟人公司谋得一份差事。他们的家贫穷不堪,父亲卧病在床,千夏在三流酒吧内出卖肉体,日常还不得不委身与拓儿的老板(高桥和也 饰),饱受屈辱。初次相逢,似乎让达夫和千夏对彼此有了好感,他们越走越近,孤独的心靠在一起相偎取暖。然而命运的捉弄却才刚刚开始……

  本片根据已故作家佐藤泰志唯一一部长篇小说改编。

  《只在那里发光》观后感(四):不幸才是日常

  擦过陌生人的肩,你不会无聊的去想象他背后的故事,若你真去想了,千百种可能一闪而过。与你无关的是否就没有意义?是否那么肯定他的未来也与你无关呢?我想,总会有那样一种能力,遇见了那个人,才会知道。

  昨晚看了《只在那里发光》,尽管被人说闷、慢、平淡,但却是我近来少有不按暂停、一口气看完的片子。不知道被什么吸引,就像我们很多时候都说“不知道”,简单易懂不求甚解黑色系的电影,现实残酷,又渺小。片子拍得很真实,长镜头沉默,并不多的BMG,就连那种不值一提的感觉也拍了出来,生活就是这样。为了寻找那一点点光芒。

  这片子的演员却是选得好,姐姐一出场就很惊喜了。(也因为我不看电影介绍连演员导演都不看)池胁千鹤,印象中是文静清新定位,娃娃脸、身材娇小,很讨喜。这次出演千夏一角突破蛮大的,却也透出了贫民家庭长女的隐忍和坚强。我们也只看到千夏遇见达夫之后的事情。绫野刚是非常适合这种颓败的角色,再想不出第二个人来。也许就是这样的思维定势,总感觉这次达夫一角差点火候,也是背负着自身痛苦的隐士。两人相遇的那场戏觉得特别好,自然,只是互相交换一个眼神。所以,我还是相信,无论与多少人擦肩,总会有那么一个人,看一眼就知道是同类。菅田也非常出彩,角色饱满。也可以说是不可缺少的“黑暗”。典型不良少年,却说不想像父亲那样,但沉重的背负不可能那么轻易的抛开或逃避。

  所有的以为接下来会改变了,会幸福了,都是错觉。幸福只是一瞬,不幸才是日常。摆脱不了的家庭、割不断的孽缘,眼看着有一个人走进她的黑暗,见到那么多残酷与不堪,仍然在。以为终于可以朝着光而去,却依旧痛苦挣扎

  影片的最后拍得好美。一直压抑无奈中,看见了在那里发出的光。也让全片的情绪有个出口,虽然狭窄,但人类总会往好的方面想不是吗?

  仿佛不是说着我们的事,但又似曾相识。在黑暗中沉睡麻木,一点微光都那么刺眼无所适从惴惴不安。观影中,总觉得刚哥和池胁的CP感超强,想必这也是演技派的证明吧。看完后得知这是冲奥片,差强人意,肯定不太适合那些人的口味啊,倒是旬报十佳无悬念,前三甲应该榜上有名

  太久没有遇到好电影,也与心境有关。看到别人也同样身处阴暗,至少,也算有同类了吧。

  《只在那里发光》观后感(五):致信千夏

  我以为只是像往常那样叙述故事,或者是一个被加工感人泪下的淡味故事,起码我是这么一个印象的。可我脑海里情不自禁的响起一些莫名其妙对话,毕竟,千夏,你就这般活生生的站在面前,也不动容。

  父亲的呼唤,那一声一声“和子呀,和子呀”,已经要把几近溃败的家推往淹过头顶的海里,你的家近着海,而海,你于挣扎的千夏而言却久久静止,那些被你剩下的气味只能让千夏新鲜的淤肿股涨,甚至让其刺痛。只是,达夫出现了,像那朵紫阳花,当他和千夏在你怀里亲吻时,也估计是那时候,盐的味道才从千夏晦暗的碗角里逐步蔓延,我想,那刻起千夏眼中的一片海,也不会只是一汪自言自语液体,这样的想法或许会在沙响的夜晚里生起一丝两丝微妙的起伏,伴着拓儿的呼噜,挣扎着存在她的心里,唔,都是或许的吧。

  现在回忆起你们,只能想抽支烟了,而这种感觉,落进生活里,和有烟没火也区别不大呢,逼近五点的夜晚开始发冷,我口袋的烟,是不会有达夫的打火机给点着的,其他熟睡的生命,也仅仅是为了避开寒意生物而已,也仅此而已。

  最后呢,那些不能满足无法克制的男人,也要避而远之哦千夏!

  《只在那里发光》观后感(六):开山工会风尘女,一着不慎成夫君

  对于那些迷迷糊糊的人,有一种特别的迷恋啊,在三十岁以前。怎么说,就是一个有故事的人。影片甫一开场,主人公趴在公寓草席上,旁边是满缸的烟蒂,从噩梦中惊醒,平复,然后耷拉着地脑袋出门去。终其全片,他都是这样的一副游魂相。他的噩梦,他的肢体语言,都证明他必然负累往事枷锁。主梗在这里埋下了。黑暗中的人寻摸到些许微光,向着那光亮走去。

  野草野花,相互扶一把。在看片之前,初看剧本我特别不仔细。只是瞥见对话中反复提及的工作,比如要不要回到山上工作,要不要介绍这人去山上工作,这份酒吧的工作请不要做了。在常人看来视若平常的工作,基本是底层人民的首要课题收入低微,不稳定,可能还伴有危险性工作。为什么不聊这个,当然要啊。犹记得,《李米的猜想》中,爱人之所以消失不过是源于那个听似不经意诺言,挣到八万块,给女孩一家超市有钱人稍微漏一点指缝的响头,穷人如果不是得非正路,那必定是要拿掬血捧泪甚至拿小命去换的。这是两个底层主人公特别有魅力之处。他们都是单纯良善。这话是有点老套。男的非主流,因为某种原因做了不朝九晚五,但是要生存,就去做那种很危险的工作。至少他没有游手好闲,更没有投机致富。女的因为弟弟保释需要证明人的关系,被地头老大不断占便宜。即使这样她也没有要依附这个人,没有摇身一变成吸金小三。她只是默默忍受着,可能只是等待某一天与之决然分手。他们是卑微尘埃中的自带发光体。偏是这样,两人都无视自身的光亮,当他们投入水波走向彼此拥抱发现周身的闪耀。

  我特别喜爱弟弟这个人物。因为年纪小,更让人心疼。他话唠,大嗓门,总是笑嘻嘻的。明知姐姐为他牺牲,也只得默认这种事情。他也想长大,成为家里的顶梁柱。所以才不断恳求男主把他带到山里去工作。他被姐姐和男主的真情打动,无奈那地头蛇不是省油灯,对姐姐不断纠缠,甚至动了手。出于激愤,弟弟把这个地头老大给捅了。那场节庆的欢乐祥和中拿起串烧铁签慢慢靠近酒杯满斟围坐中的老大的戏特别好。那张笑脸终于变得肃穆悲壮。肇事逃逸后他第一反应是去找男主,俨然当男主是自己家人(成为你的家人是男主向女主表白),面对他又是笑嘻嘻的一张脸。谁说的,爱笑的孩子运气不会差。难道你没看见,他笑的全是眼泪

  即便情节为人诟病狗血,我也想说,来吧,尽管淋我一头。我不记得是在哪里,是在男的要女的别做那个事了,还是男的知道女的给地头老大做情人,直接去找老大摊牌被揍,然后他们再在一起,到底是哪一处情节,反正我真是掬了一把老泪。真的暖到我了。这辈子就像一条死狗一样算了,可是有一个人好像比我还倒霉,可是她一点都不怕。怎么办就当我是帮她啦,其实是帮我自己。

  苟活求存本已悲凉,最怕同类相轻,誰见识到女主那样一个残败的家庭都会躲避。但是男主没有。价值取向是有审美的。有大善就有大美。这里面可能有一些男人的责任,或者说拯救女性原始欲望,最终还是女主朴实的本真将他吸引。是题为,开山工会风尘女,一着不慎成夫君。

  《只在那里发光》观后感(七):分明季节,偾张的肉体,独立灵魂

  在日本的电影里,我总是能感觉到分明的季节轨迹

  在有些电影里,女主角无助哭泣时候,

  男主角是要上前一把搂住的。

  当女主角被欺凌时候。

  男主角是要上前铁拳的。

  以上桥段大多出现于青春偶像片中。

  见着对方哭泣时候的拥抱不是不给,只是我也形销骨立,我的怀抱里只有咯人的手骨,实在不好敞开。

  在别的电影中,一个拳头力量是可以抵得过一个星球的,从而掀起全剧高潮,便收场。

  在这里拳头只是拳头,

  是并不粗壮手臂末端的一个身体部分

  并不是挥不出去

  而是于事无补

  这部电影里的他们 都是有着独立灵魂的生命个体

  这样的灵魂是饱满的 是丰硕的

  纵然与外部世界上 所站立的地方看起来是很渺小跟不堪的

  但是于肉体内在,无论面对怎么样的际遇,或低沉困苦

  他们都是饱满丰硕的一个人物

  所以我喜欢这电影所塑造的人物

  立体的人物

  日本的电影里

  节奏都是偏慢的 就我个人看来

  当电影在二分之一前就达到了一个较为和谐局面时候

  我一看进度条 心里是揪着的

  剩下的一半进度条 要怎样发展

  烟花是衬托你我寂寞的最好作料

  要称赞的是一个小时二十五分处的那一场亲热戏,窗外的灯光映射在屋内缠绵的肉体上,灯光颜色慢慢的流转,从紫色到橙色间暧昧流动在屋内流动的人体上,之所营造的气氛成功且不能多说的。

  几次橙黄令我错觉是屋外天亮了

  缠绵是一宿的事

  于当事人的精神来说 却是称的上快乐一个世纪的快感 。这样一个世纪的心里应该怎么通过镜头去表现,当然不能爱爱一个世纪下去,就通过这样的灯光流转。

  灯光很好的衬托了气氛跟心境。

  这电影给了我挺好的印象和深刻的感触 所以我喜欢

  《只在那里发光》观后感(八):旬报十佳的节奏...

  久违的日式爱情片,今年日本申奥电影《只在那里发光》终于观看完毕。全片弥漫着一种寂寞的感觉,很容易的就陷进去了。

  快要结尾的时候总是会有一种心痛的感觉,但是是被抑制住的痛苦,每每看到小人物的悲哀时就会感到绝望。让我不止一次想到聪哥的《恶人》,最后那一抹橙色的朝阳冲破这混沌的世界,看到聪哥那挤出来的微笑,那一刻我会明白生活是多么的艰难,生命是如此的珍贵。我多希望在最后也能够有一束阳光照耀着她,只不过都太晚了,生活依旧是暗无天日。只是硬逼着自己去习惯罢了。

  说起来近几年池胁千鹤主演的电影似乎不太多,回想起看的第一部日式爱情片就是池胁千鹤和聪哥主演的《Jose与虎鱼们》啊,看起来这张截图和《恶人》里的聪哥给人一样的感觉嘛。期待什么时候他俩可以再次合作~

  由衷希望千鹤小姐能够凭借此片收获影后,你刚哥我就不说了╮(╯▽╰)╭一直无感...

  《只在那里发光》观后感(九):長夜中的一瞬之光

  也許只看海報和簡介,大概會覺得這就是一對男女的愛情故事,而且又是日本人拍的,可能還很純愛吧。然而,表面上,這部電影雖然有著最老套的故事走向,男女的相遇、衝突、和解與相愛,而他們的愛情又為彼此帶來了什麼等等,但本質上卻對於人之生死、愛情、親情、性、暴力、人性善惡、生活的失落、困境中的掙扎等種種現象之複雜及頹亂,以平靜卻幾近淡漠的敘事方式,不拐彎地提出探問。 當我們身處黑暗之境,也許都曾渴求過光亮的什麼,作為一種救贖或者至少方向的指引,但在黑暗中待的時間一旦久了,習慣了、麻木了,往往也失去了探尋的念頭和動力,只因為那求之卻不可得的失望與失落,遠比黑暗本身更加難耐。於是千夏一再隱忍著自己為家計和家人犧牲的痛苦,麻痺自我和知覺,將一切作為理所當然的生活行程;於是拓兒儘管知道姊姊的犧牲和痛苦,因為生活別無他路,只是選擇一味的依賴,選擇對那些在表面安穩和平背後的黑暗視而不見,以滿不在乎的隨便態度過著日子。 達夫的出現與介入,對於千夏和拓兒而言,帶來了許多不同的可能性,關於愛情的可能,關於生計的可能,關於支持的可能,關於終結似乎永無止盡的失落的可能,像是走在漫漫長夜中終於看見前方出現了光亮點,指引著一條可能將會與現況完全不同的路。於是往亮處走的本能開始被喚醒,他們逐漸不甘安於現狀,試圖衝破身處的牢籠,只是希望擁有更好的生活、更好的關係。 達夫的處境與千夏一家不同,他因工作疏失導致同事喪命,終日活在痛苦和自責中,自我放逐,渾噩度日,像是應然承受的懲罰。達夫無意間來到了千夏和拓兒的家,一個為世人忽略、被社會遺忘的角落,卻意外地被千夏所吸引,即使一開始有過誤解和衝突,兩人後來仍成為了彼此的支持和依賴。為了讓千夏脫離那樣的困境,達夫開始做了點什麼,而這些念頭和動作也漸漸地改變了他自己,讓他慢慢能夠走出心裡的陰影。對於達夫而言,他找到了下一步要邁向何處的方向和意義,人生又運轉了起來,可能也開始想要不一樣的生活。 然而現實總未能盡如人意,牢籠在被試圖衝破的同時,反作用力也回頭撲向亟欲掙脫的人們。再度被黑暗所攫,其痛苦更甚往昔。故事中後段盡訴了這樣的殘酷,所謂的幸褔,對於長年身處黑暗之中的人們,是否真的可遇而不可得?是沒有權利、還是沒有能力擁有幸福? 到了故事的尾聲,似乎誰都沒有過得更好。被現實和失落逼到邊緣之後,隨即而來的是再也無法忍耐的崩潰與爆發,但他們的世界也沒有因此戲劇性地逆轉成更好的景況,只留下一地仍待收拾的狼藉。然而或許還是有些什麼不一樣了。達夫終於有了成家的念頭,為了改善千夏和拓兒一家的困境,決定結束頹廢生活,面對內心的陰影,重拾風險極大的採石工作;拓兒儘管依然管控不住脾氣,還是用了最原始的本能處理事情,但他失控的原因、事後的懊悔與「我只是想讓大家都可以開開心心」的自白,多少都意味著他不再是那個不考慮家人、任性依賴姊姊的孩子;千夏漸漸地能對人敞開心胸,儘管最後壓抑不住痛苦,試圖殺死癱瘓多年的父親尋求解脫,即使不是應當的做法,但她終於誠實地面對了自己內心真實的感受。 生命中偶然出現的一個契機,雖然沒有真的將誰帶到哪個美好的地方,遠離所有的黑暗和不順遂,但那一瞬之光,就算改變不了什麼,卻也稍稍明亮了人們的周遭——於是我們可能會驚訝地發現,原來腳下所走著的路,其實比起自己以為的要寬闊多了。

  《只在那里发光》观后感(十):そこのみにて光輝く/井底之光

  片子是一个月前看的,当时只随手留了个短评。现在翻出来写评,是因为刚好看到《そこのみにて光輝く》在【日曜邦画劇場】播映时一同播出的绫野刚访谈,有些感触。

  绫野君我是最近才后知后觉注意到的。平时日剧和日影都看得不多,今年十月去日本游玩前应景地小补了一批,对《横道世之介》里加藤雄介的篇章印象不错,在日本又碰巧瞄到刚君在《浪客剑心》里令人瞩目的扮相,后来出于好奇挖出了《最高的离婚》补番(神作啊~),就被那位很飘忽的上原谅先生给套牢入坑了。这部绫野君主演的《そこのみにて光輝く》虽是函馆小制作,本土评价却很高,也曾代表日本出战奥斯卡,可以算是他的银幕代表作。

  《そこのみにて光輝く》这个片名,或有不同理解,可以是只在“那里”发光,也可以是只在“底部”发光,这是最初吸引绫野君读剧本的原因。而他才读了三行就已经决定出演,只因有所共鸣,很单纯地想要作为达夫这个人活活看。刚君在访谈里提到了一些拍摄花絮。比如他为了塑造角色,决定每天都宿醉着去片场,以求更接近达夫的状态。有一幕和拓儿的对手戏,看起来情绪很饱满互动很自然,没想到居然是他即兴加戏,突然就出手揍了上去,非但揍了,还是真揍⋯⋯所以菅田将晖当时是真的被打懵了。之后的那一段处理得也很细腻。两人坐在昏黄的灯光下背靠栏杆谈了几句,拓儿哭了起来,达夫就伸过手去搭住他肩膀,一把揽过来抱住,拓儿倒头恸哭。达夫本来嘴里叼着烟,于是一手夹起烟飞快地丢掉,然后紧紧环抱住拓儿任他在怀里哭。甩烟这个很小的细节 ,显得特别温柔,是家人的感觉,联想到拓儿的将来,让人又痛心又感动。

  像这样基调平缓压抑的影片,讲的又是蝼蚁般偷生的底层人,是很考验演员演技和观众耐心的。好在画面和配乐都做得很不错,三位主要人物刻画得入木三分,让人有认真看下去和他们一起努力找寻那一点点“光辉”的动力。菅田将晖是93年的,演技已经很厉害,而池胁千鹤更是让两位共演者都赞不绝口。达夫和千夏游泳那段据说拍得非常辛苦——因为北海道六月的海水仍然很冷,另外激情戏尺度还蛮大的,在此感叹一下演员们的敬业。

  最后说说自己,跟彷徨了大半部影片的达夫有些不相上下。他是借酒浇愁日日宿醉,我是整年都好像梦游一样,紧接着鸡血的上半年,便是垮掉的下半年,状态好比飘忽的谅桑所说的俄罗斯方块——对不起串戏了——接二连三地掉下方块来和别的方块进行组合,合上了就消失,和现在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没有目的也没有终点的感觉很像。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呢。

  そこのみにて光輝く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只在那里发光》经典观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