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血战钢锯岭》的观后感10篇
日期:2018-04-20 20:02:1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血战钢锯岭》的观后感10篇

  《血战钢锯岭》是一部由梅尔·吉布森执导,安德鲁·加菲尔德 / 萨姆·沃辛顿 / 文斯·沃恩主演的一部剧情 / 传记 / 动作 / 历史 / 战争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血战钢锯岭》观后感(一):小人物世界大人物战场

  我不知道为什么那么多人都要将这部电影和《比利林恩》作比较,非常不理解

  钢琴沉顿稳重,小提琴流畅优雅。君不见,多少曲目通过它们演绎出了不同风情。甚至,多少钢琴曲目被成功地演绎成了小提琴版本

  票房,只是数字而已。如果因为一部电影的票房不好就否定它,或者因为一部电影的票房很好就眼红贬低它,都是片面的行为。同理,评价也如此。另外,两部电影战争发生的引线都不同:伊战完全政府发动,而二战时美国可是全民自发参战的。甚至《钢锯岭》中还提到了,有两名青年报名参军失败自杀。这,是不是他们做出的选择

  二战以后,世界再也没有发生过如此惨烈、如此大规模伤亡的地狱般的战事。对于我们来说,那个世界太过遥远,只是一个抽象化的、存活在模糊记忆中的世界。在那个年代,探讨个体本身就是难能可贵的,多少人被生生拖入了历史洪流身不由己。没有现代战争这样复杂精密的战术布置,只是最原始冲锋陷阵。前一秒还活生生的人,后一秒就身首异处、穿肠肚烂。在那个年代,战场,是没有条件允许你探讨个体思想的。

  我想说的是,《比利林恩》也好,《钢锯岭》也好,都是在特定世界环境下的产物。二战战场上比利林恩比比皆是,伊拉克战争中戴斯蒙德也无能为力。小人物自有他的世界,大人物亦有他的战场。毕竟在大环境面前,我们每个人,都是弱者,不是吗?

  《血战钢锯岭》观后感(二):为何我们被梅尔·吉布森的战争片所深深吸引?

  赶上最后的的末班车去看了《血战钢锯岭》,看完回家时一路花痴梅尔·吉布森,秒变迷妹。甚至都开始幻想和他见面的情景。第一句要说什么呢?

  嘿嘿~

  还是废话少说,正经地聊聊这部片子

  影片改编自二战上等兵军医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实经历,讲述了他拒绝携带武器上战场, 并在冲绳战役赤手空拳救下75位战友传奇故事

  故事探讨了一个不带枪如何打仗的问题

  靠什么打呢?靠信仰

  现在,我们不谈信仰,只谈谈这信仰背后的东西

  因为这些东西才是梅尔·吉布森拍电影所运用到的艺术手段

  那么,信仰的背后是什么呢?

  柔情

  很多人都被梅尔·吉布森的“暴力美学”深深吸引,却鲜有人知道他到底是如何做到的。

  中国古典哲学中有两个词语刚柔并济以柔克刚

  战争片最关键的就是,要用情感去打动人。梅尔·吉布森的秘笈就在于此,他永远是站在“柔”的角度去讲“刚”,用“刚”去体现“柔”,用“柔”去战胜“刚”,正所谓,刚柔并济,以柔克刚。

  大家都知道,《勇敢的心》和《血战钢锯岭》中都不乏柔情。刚和柔,强烈对比跌宕起伏情节,张弛有度,让人直呼过瘾

  不得不说,梅尔·吉布森很懂得如何去撩拨观众的情绪,一哭一笑似乎都在他掌握之中。都说他是“世界上最性感男人”,现实中是否如此,不得而知,但他的电影绝对是性感的。

  《血战钢锯岭》中,吉布森用三个场景再现了这个故事。

  一开始,梅尔·吉布森先把观众推入了地狱。战场上的残酷画面让人不得不带着沉重庄严心情去观看。

  接着,镜头推向远山、树林,故事从男主人公童年开始。

  这第一个场景是在家乡

  这一段主要是做铺垫,讲了信仰,从小时候兄弟之情讲到了长大后的爱情,给观众喂了一颗糖,甜甜的。这里就不多说了。

  第二个场景是在训练营。

  看到这里,真的是满满的男性荷尔蒙扑面而来,挡也挡不住。

  所有的男性气息,似乎在这里都能感受得到,玩笑、无厘头、性的直白、冒险、力量争斗

  其中最引人发笑的就是那个裸体肌肉男。梅尔·吉布森加了一个这样的人设真是绝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到了战场上,他的胆量身材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影片中,最让女人流口水的应该是萨姆·沃辛顿扮演的队长葛洛佛。我差点以为这是年轻时的吉布森。形态真的是太像了。

  所以说,最性感的男人不是裸体肌肉男那种,也不是说话快准狠的霍威尔中士,而是葛洛 佛这样有着磁性嗓音,说话不紧不慢的,气质沉稳的男人。真的是令人垂涎三尺啊!

  第三个场景就是在战场上。

  这一场真的是太令人揪心了!不多描述了,自己看图感受一下。

  在这一场,故事的主人公多斯发挥了不抛弃的精神,不给伤残者划分等级努力去救治每一个人。最后凭借一己之力拯救了75个伤者。

  同时,他也用自己的“柔情”打动了“刚烈”的伙伴们,并以此精神为美军赢得了最后的胜利

  所以说,刚劲的东西,不一定要用更刚劲的去征服。

  永远不要忘了战争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平,拯救每一个人,即使在战场上也不能忘了初心,只为战争而战争。战争背后对和平、柔情的向往才是我们所真正追求的。切勿舍本求末

  同样,战争片也不是为了重现“暴力”,如果你只看到了这些,这部片子一定也好不到哪里去。

  当然,《血战钢锯岭》成功还是在于细节。梅尔·吉布森的艺术表现手法真的是令人叹服

  精彩的细节之处真的是太多了,这个需要自己去看去感受。

  在此只说一个细节,梅尔·吉布森用多斯第一次从钢锯岭下来后在阳光下冲洗自己的这一幕,将这个人物的光辉形象真实地展现在了观众的眼前。

  而在我心里,这个也是梅尔·吉布森的光辉形象。

  《血战钢锯岭》观后感(三):“医疗兵!救我!”

  从来没有对战争题材的电影写过影评,这是头一次。

  影片的开始符合美国电影的风格,爱情与矛盾同在,庆幸的是它们没有相互排斥,而是在各自的轨道并驾齐驱,偶有交集。这些交集,也正是影片的转折点。影片前半部分阐述着主人公的成长与信仰的产生。

  进去军营后,军队体制约束以及战友的不理解行为,都在从侧面描绘着战争的残忍以及作者内心信仰的坚定

  战争开始后的dos让每个人都刮目相看,而那些在平常在军营里飞扬跋扈的人却显得格外懦弱。血腥的场面让人感觉不适却又能让人真实的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在坚守阵地的夜晚,dos在梦中被日本兵用刺刀刺死的画面让观众看到了所有人内心所担心的一幕。直到所有人都撤离。在即将撤离的时候,dos问过自己该怎么做,而这时传来的呼救声似乎是上帝指引,dos选择了重返战场救人。dos与中士配合击杀敌人桥段充分展现了在战场上战友情所带来的默契

  dos再一次的冲入了战场,并最终负伤,抱着自己的圣经离开了战场……

  《血战钢锯岭》观后感(四):最近几年看过最好的战争电影

  赶在影片下档前,和“真爱”看了这部今年豆瓣评分最高外国电影,看完已经大半夜了,电影非常精彩,有一些感慨,整理了一下,水平有限欢迎拍砖。 1.关于战友情。 战役第一天夜里,多斯与史密提两个人在弹坑里交谈那一段拍的特好,两个完全不同却又一样不羁的灵魂,在经历生死考验后终于坦诚相待,真正了解接受对方,虽然我知道你是个混蛋,但我就是爱你,我愿意用我的生命保护你,而且我知道你也一样。当多斯在日军炮火逼迫下不得不撤下钢锯铃,也是抱着史密提的尸体一起下去的,这就是战友情。我突然想,那些有过实战经历的战士可能最懂人性,他们也许粗俗蛮横,还有心理障碍,但是真实纯粹,有人性。 2.关于电影套路 与以往老梅导演作品相比,这次他懂得取悦观众了。影片为三段论式,第一部分先是英雄个人长成经历和甜蜜爱情,为后面的大场面做铺垫,这部分节奏明快色调温暖,充满了套路;第二部分是英雄经历磨难,“行弗乱其所为,增益其所不能”,这部分应该是借鉴了一些战争电影表现手法,能够看到《全金属外壳》《锅盖头》的影子;第三部分英雄开挂,完成奇迹,而且关键时刻一定会受到被其精神感动的吃瓜群众大力支持,加之恰到好处的配乐,是我最近今年看过最精彩的战争片,最后神迹完成,耶稣光加特写,美式主旋律完美升华。但人家套路的用心,我们就爱这一套啊。 3.关于战争场面 非常写实,震撼,避免了过度宣扬暴力,而是通过色彩,快慢镜头和局部特写渲染出战役不同阶段人物不同的心理状态,例如刚刚登上钢锯铃时,画面是暗色调,烟雾弥漫气氛诡异,体现出人物恐惧不安的心理,当第二次登上钢锯铃,美军大举进攻时,阳光明媚,以慢镜头拍摄前进的脚步,弹出的蛋壳,挺近的冲锋枪以及呐喊的面孔,有一种吴宇森“暴力美学”的感觉,一种必胜的信念油然而生,而不是“手撕鬼子”的血腥粗暴…… 4.关于“主旋律” 给我印象比较深的有两点,一是美军的法治精神,我可以遭遇不公,也可以成为被告,但我终归有说理的地方,宪法保障我的权利,二是对日军切腹自杀的描写,体现出战争对参战双方来说都是残酷的,正义和人性才是世界主流,是可以超越国籍的(老美的医疗兵在救自己人的同时也顺带救了几个日本人,只不过他们身体素质不行,没挺住自己挂了),所以老美要做“世界警察”,将法治和正义的阳光播撒到世界每一个黑暗角落,让世界充满爱,这是美国的“核心价值观”,这是美国的“主旋律影片”。不过老美向来说一套做一套,不然也就不会有棱镜门了,不过我们只谈电影不谈现实。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时候我们的“主旋律影片”能达这个水平?我们的核心价值观可以冲出国门走向世界?湄公河是一个不错的开始,比去年的《战狼》好多了,但只有一部《湄公河》远远不够……

  《血战钢锯岭》观后感(五):看完《血战钢锯岭》你会发现大爷永远是你大爷

  昨天去看了梅尔吉布森的《血战钢锯岭》,有意思的是,我原以为这是部很low的片子,但是!看完之后简直燃爆,不得不说,梅尔吉布森宝刀未老,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

  其实每当看到手撕鬼子的某抗日神剧,真的好想对主人公吐槽:先生,您的血浆袋掉了,估计主人公还会诈尸起来说:“不,是群演的血浆袋”

  《血战钢锯岭》观后感(六):再肮脏的世界也有你可做的干净之事

  01

  钢锯岭为什么叫钢锯岭呢,除了悬崖式的外形,还因为上面的日军机枪火力之猛烈,足以像钢锯一样把美军士兵拦腰截断。这是一场硬仗,年轻的小伙子们就像是送进绞肉机的馅料,不过就是在推动战争机器的运转而已。军装虽然帅气,可是被子弹贯穿撕裂以后就再也不能讨姑娘们的喜欢了。

  在这样的战场上大家都恨不得左右手各一只抢再背上炸药包和火焰喷射器,却有一个士兵坚持一支枪也不拿。他的存活与其说是侥幸,不如说是神迹。但我并不想讨论宗教,我更愿意相信那是最简单善恶选择。当医疗兵多斯看着最好的战友死在钢锯岭上他却无能为力的时候,他不知道为什么看不到上帝的旨意,然后他选择听从了伤兵的呼唤和他自己内心的善念。

  当他说“让我再多救一个人”的时候,身为真影迷的你一定会想到另一部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结尾男主辛德勒为自己还拥有一辆汽车和一颗金胸章而懊侮:

  “我为什么留下这辆车,它能换十条命,多救十个人。这枚胸章可以救两条命……我本可多救一个人,可我没有,可我没有……”

  医疗兵多斯以命搏命,救了75个人(据说这是个估计数),而辛德勒散尽家财救了一千两百多个人。比起那些自扫门前雪的人和杀人者来说,这已经是圣人所为了,但他们还是觉得不够。我们可以称之为英雄,而英雄只不过来源于一个可以不必做出的选择。当哈利波特问邓布利多他和伏地魔一样是蛇语者,要是自己也有黑暗的一面怎么办?邓布利多告诉他,善恶在于他自己的选择。

  02

  这部电影讲述的不是战争也不是反战,也不是爱国。它是讲在任何环境下你都可以选择做一个更有道德感的自己,只要你愿意接受代价。战时人们抛弃了杀人是最大恶行的常识,认为在战争面前很多道德准则变得无足轻重了,但是多斯不这么看。就算是上了钢锯岭他仍然认为人命是最宝贵神圣,最不可侵犯的。他愿意用生命去修补这个破碎的世界。

  并不是每个选择做自己的人都像多斯这么幸运,那你还愿意做吗?

  人生处处是战场,不喜欢写字间里的尔虞我诈,那你还会不会去学呢?

  多斯本来是不想做士兵的,威廉华莱士也不想。这个角色当年正是《血战钢锯岭》的导演梅尔吉布森扮演的。华莱士本来是苏格兰一个幸福家庭丈夫,为了亡妻才揭竿而起。最后英格兰国王需要把他五马分尸分葬在不同的地方,以此来压制他对反抗民众的号召力。行刑前那句“freedom”把多少人变成了最忠诚的影迷。

  战场无处不在,有趣的是,自由也无处不在。有人之处就有束缚,而有束缚之处也从来不缺少自由,这是生而为人的骄傲和尊严。无论这个世界有多肮脏,也有你可做的干净之事。

  03

  我所厌恶的是,一旦一个人被称之为英雄我们就理所当然地把自己和他区分开,从而特别心安理得地认为自己不必履行更具有道德感的行为了。

  我所厌恶的是,不管在影院里看得多感动,出了影院还是该谄媚谄媚,该拜金拜金,做地沟油的依然毫无心理负担地做地沟油。理由是反正别人也这么做,然后一边抱怨世风日下。

  男男女女都抱怨这个世界已经没有爱情了,很多姑娘希望有个像jack一样的帅男友愿意为自己去死,但她们却永远做不到,也根本没想像rose一样放弃救生艇跳回泰坦尼克。电影院的感动就留在电影院里,出了影院还是一点点利益也不愿意放下,还是要做得到最多好处的那个自己。

  世界如此,所以你的选择又是什么呢?

  观影建议:

  强烈建议观看,但由于炮火音效和流血场面太逼真,建议心脏病人和孩子不要观影。

  当我和世界不一样

  那就让我不一样

  坚持对我来说就是以刚克刚

  我如果对自己妥协

  如果对自己说谎

  即使别人原谅

  我也不能原谅

  最美的愿望一定最疯狂

  我就是我自己的神

  在我活的地方

  (《倔强》词曲:阿信 演唱:五月天)

  《血战钢锯岭》观后感(七):惟愿世界和平

  1.主人公与军队的在军事法庭之争体现了:制度应该在坚定与弹性之间平衡,设立规范的同时,允许个体以自己的方式执行指责。2.信仰分很多种,宗教是其中带给人安宁和勇气的一种,当多斯独自救下一个士兵的同时,他有了巨大的动力,“再多一个,再多一个”,从生理学的角度,其实分泌了更多的多巴胺和肾上腺素,也就滋生了无穷的力气和勇气,救了一条有一条活生生的生命,此壮举令人动容。3.而从大的格局来讲,战争其实谁胜谁负,都没有赢家,都是一种灾厄,奠基于累累白骨。美国对冲绳掌控至今,同时也成为超级大国至今,传播其民主主义的理念,很多时候却是以枪炮开路,无数人流离失所、家破命殒。4.但也许没有美国,也会有另一个类似的“世界警察”国度。人类生命与生俱来的破坏力、死亡冲动,尤其是将这些难以接受的冲动投射出去,形成强大的“团体内-团体外”动力,将坏的方面归咎于对方,形成讨伐的檄文,也许是浩劫不断重演的原因。5.愿祈祷,愿世界和平。

  《血战钢锯岭》观后感(八):關於「信仰」的反戰爭片

  #一部關於「信仰」的反戰爭片#

  很幸運,在電影院看的第一部戰爭片是『血戰鋼鋸嶺』。他對於愛情與事業那份忠於內心的真摯追求,讓老套的英雄個人主義不再虛偽。

  最喜歡的台詞是「雖然我們不理解你的信仰,但是我們都明白你對信仰的堅定」

  最喜歡的一幕是最後一幕,聖經、擔架、他,與背後的鋼鋸嶺。

  一開始,我自以為很理解他的「信仰」,只是理智上不贊同他的「信仰」於戰爭上的「無力」以及其對他人徒增的「負擔」。在他的戰友離去之後,他說出「我不明白」時,我甚至認為他應該放棄他的「信仰」了。

  但是,當我看到在地道中救下日本鬼子的他時,看到他一次又一次的祈求「只多救一個人」時,我才真正地理解他的「信仰」,無關國家,無關仇恨,只關一個字——「人」。

  《血战钢锯岭》观后感(九):信仰能带给你什么

  因为了解自己的脆弱,对血腥暴力色情的影片都不敢轻易去看。所以差点因为“血战”二字错过这部电影。是的场面血腥,是的好莱坞主旋律,是的槽点也不少,然而它却让我几轮又哭又笑。

  这是个真事改编的电影。男主戴斯蒙德小时候将弟弟打伤,在弟弟可能会被自己杀死的恐惧中看着十诫第六条产生的心理冲击,引导了他余生坚决不杀生的行为。我看到他母亲脸上欣慰的表情,也知道信仰产生的那一刻,是有多值得庆幸。意外、困苦、挫折,只要能将你导向信仰,就是你的福气。

  他持续的福气是竟然遇见了一位和自己拥有同样信仰的女子,影片中是她给他的圣经支撑他在每个艰难的时刻没有退缩。每次镜头对着圣经,也都是夹着未婚妻美丽照片那一页,这可能让一些人认为是爱情给了戴斯蒙德力量,而实际上,爱情与他的信仰是一体的,这个女子全然理解他,支持他,因为有超越爱情的、共同的东西在指引他们,相信自己是对的。现实中,他们是在教堂认识的。

  如对约伯一般,对虔诚的人,上帝是会给些考验的,(不虔诚的他老人家可能懒得理你)。所以有了入伍后种种难忍的困难,无端的责难,殴打,甚至是道德上的诋毁,这个孩子都以温和的坚持平静地度过了。给他带来困境的,并非是敌人,却是战友,甚至是同样有信仰的人。声称自己和你一样有信仰,却坚持你是错的,误解是加倍的,此时最煎熬。因为信的程度不同,YOU SHALL NOT KILL被理解为YOU SHALL NOT MURDER,战争中的杀戮被合理化,战争中不杀成了愚痴。戴斯蒙德很少为自己争辩,他有些许迷茫无助的时候,正如耶稣在客西马尼园哀哭,在十字架上呼喊,“我的父,你为什么离弃我?”戴斯蒙德也曾在监狱挣扎,在战场说,“我听不到您的声音了”。但这些时候,信仰也并未离他而去,并且你竟然看不到他有剧烈的反抗,总是那么温和。没有歇斯底里,没有呼天抢地,他做到了没有感觉自己在忍辱的忍辱。信仰有多坚定,内心就有多平静,能量就有多强大。

  这种能量的强大,当然体现在最后他在战场上一个个救伤员的执着。战友感激他,佩服他,误解得以弥合,奇迹由此产生。据报道,日军看到他,开枪时子弹总是卡壳,我知道他的祈祷在起作用。

  影片的结尾,空中的担架上,一个艺术感很强的画面,我想如果戴斯蒙德此时死去,定有天使迎接,骄傲地去到上帝的国。

  我坚持我认为是善的,我做到我认为是善的,其它的,会自明。

  我常常因为别人的不理解感到困苦,明白自己的软弱,感谢梅尔•吉布森,感谢戴斯蒙德•多斯先生,让我能在将来对自己增加一些笃定。巧合的是在圣诞节这天看的这个电影,也算是对基督教信仰的致敬吧。

  (最后说点关于演员的题外话。选角很不错,每个演员都很符合他们的角色,女主是我最喜欢的类型,最佳表演给戴斯蒙德的醉鬼老爸,去搜索了一下,发现他竟是我当时很赞赏的《V字仇杀队》的男主,可惜没得过什么奖。)

  《血战钢锯岭》观后感(十):无题

  作为一部为颁奖季量身打造的产品,它既富社会关怀,又符合主旋律,还关于对爱情的坚守。而在带有左翼平权色彩的政治正确早已于好莱坞横行泛滥的当下,又能不落俗套地将反战思想建立在个人信仰的基础上,自然给诟病于那套僵化价值观的观众耳目一新的体验。但这种附着上去的新鲜感仅此而已,除去这种观念的而非艺术的新意以外,整部电影纯粹是一份华丽的粗制滥造。在开头一大段情节剧般的成长和恋爱故事后,主角道斯带着不可杀人的信念开始了兵营生活,矛盾随之呈现出来,是坚守自己的信仰还是按照军人的职责拿起武器。然而此时导演却舍弃了这个基于真实人物经历的故事中真正有意义的地方——价值观的冲突与抉择下人的处境,道斯如何使得内心矛盾的价值间相互妥协并赋予自己的行为以合理性,又如何逐步地将这种合理性传递出去从而形成他人态度的转变。整部电影完全基于一种混乱的逻辑,它将人物置于中心位置,却不去探讨人物真正的思想,也不去建立观众对人物行为的认可,导演将这些有生命力的东西全部抹杀掉,代之以两段极度模式化而互相割裂的叙事。前半部分的冲突被这样表达出来:士兵的霸凌,长官的刁难,法律的威胁,爱人的劝说,好莱坞兵营故事的惯用桥段如预期般逐个上演,主角却只是在反复而无力地强调自己有信仰的事实。剧情的发展伴随矛盾不断地累积与激化,却自始至终没有得到释放,而是告诉我们可以假装矛盾并不存在。战场上的剧情同样机械式地推进:欺凌道斯最重的士兵不出意外地救了他一命,又不出意外地死在了道斯面前,道斯因目睹他的死而不出意外地获得精神上的升华。剧本完全就是程式化的,或许它要用改编自真人真事来作辩解,却不曾想过用艺术描绘真人真事的魅力来源何在,这里所谓对真实事件的改编如同道斯不断提及的信仰,它本身毫无说服力却要强调自己的不证自明,从而为这个既无趣味又无思想的剧本提供存在的合理性。剧本的全部意义只在于给导演展示自己所钟爱的暴力场面提供机会,而这个毫无美学理解力的导演忽略了对暴力行为的形式化与节奏化的处理,纯粹的大场面的呈现在技术上达到了完善,从艺术的角度看来丑陋无比,充其量是一种对美学的暴力。电影脱胎于真实人物的故事,却没有试图去建立一个人,或者说角色根本没有作为一个人而存在,它按部就班地完成剧情,无需面对任何现实化的困难与冲突,并将成功归结为不断重复且无限扩大信仰的作用。这个几近于道德完美而无所不能的机器最后如十字架般降落时,恐怕作为其创造者的梅尔吉布森已经在以救世主自居了。当然这样的指责是多余的,剧本的模板无处不在,只要再加上一个可以套用的真实故事和装腔作势的政治姿态,便可以到领奖台上去捞取荣誉。让真实的人物在片尾出现无疑是最好的煽情方式,由此产生的感动是真实的,但却是非艺术的,而在展示完毫无生命力的角色过后让角色的原型出现在荧幕上,恐怕是为了表示对这些人物的莫大讽刺吧。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血战钢锯岭》的观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