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响悠风号2》是一部由石原立也执导,黑泽朋世 / 朝井彩加 / 丰田萌绘主演的一部动画 / 音乐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吹响悠风号2》观后感(一):字数太多了才写的
哇 真的气人 看之前我以为这个番的主次排序是这样的:管乐大于爱情大于亲情大于友情 看了之后才发现 管乐约等于友情大于亲情大于爱情 去你丫的啊 玩姐呢 男主被虐的不要不要的 以上都为玩笑话接下来 写一下边看边想的东西:
管乐社
我看到了很多
首先社长 她是个表面上温柔而知道内幕很多的人 很多事情不亲自出面 主要负责和学校老师沟通 还有比较正式的事 也就是所谓的比较重要的大事
副社长是个很会做人的人 玩得了心机 看得破很多事 聪明的要死 这种人是真的厉害 日常说一些“诶 不会吧 真的吗 哈哈哈”之类的 严肃起来立刻收起笑容 她就会管社团内部的事情 还有招生什么的
希美 那个退社的女生 性格上我和她挺像的 很多事情看不惯改变不了就会自动退出 不愿意纠缠 很大程度上也有很多可以一起玩的人 但对于心细的人的感受 我就没法照顾到
只是高中生而已 却装作什么都懂 装作成熟 认为世间就是如此 把一切都忍耐下来 但是这么做毫无意义
《吹响悠风号2》观后感(二):吹响悠风号2
北宇治高中吹奏部赢了府大赛后,接着就是关西大赛以及最后的全国大赛。鉴于一定要进军全国,所以关西大赛的结果顺理成章,当然由于只练习了一年,所以在全国大赛的结果也是正常的,这点到是非常的现实。
而此剧相比起上一季,成员们的“真正面目”也渐渐显现了,总体来看,黄前久美子就是一个“旁观者”的身份,通过她的眼睛和行为,吹奏部成员们的过去故事一个个出现,当然作为励志类作品,人们都是好的,向上的。作为动画到是表现出了一些人性的复杂,只是这种复杂没有办法挖掘得更深了,无非是让受众感动和励志,最终其实也许是非成功的,但其精神内核则比较全面的表现给观众,就是青春、友谊、团队和成长,很激励人心。
吹2一开头就是紧张的社团氛围,个人把2的剧情分成两部分看了,先是铠冢霙和希美的部分,然后是明日香的部分。
因为竞赛的关系所以不能让曾经退部的家伙回来影响大家的心情,这种,不大不小的矛盾真是学生时代会出现的东西呢。一般这种情况,希美自己诚恳一点加上旁边的夏纪帮忙,早晚都会回到部里吧。但是因为铠冢霙,绝对不能让希美影响铠冢霙什么的让人超在意这两人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啊。当然,并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只是希美独自退部没有告诉铠冢霙而已,只是这么一件小事啊。但是对原本孤单的铠冢霙来说,希美是唯一的朋友,明明自己是因为希美才加入吹奏部对方却一声不响离开了,明明自己把对方当成特别的存在而自己在对方心里却是可有可无的这种心理落差让人很容易选择逃避啊。强烈的感受到了铠冢霙这种微小的自卑感和失落。而希美没有告诉铠冢霙的理由也是普通,不好意思让那么努力练习的朋友跟着自己一起放弃。。。但是啊,那家伙是因为你才练习的啊!因为这么一点小误差两人就差点错过了,再次感慨,真是青春的烦恼啊,那个年龄真的会被这些奇怪的事困扰到不行啊。这种莫名其妙的误解和与朋友的交恶真是现实感满满,与希美一样钝感的人表示深痛恶绝。。。女生之间的感情真是,相当微妙啊。
最后,两人和解后的日常简直闪的人没眼看,可喜可贺。现实中就没那么幸运了。
然后是明日香前辈了。前面也有一些小铺垫,这里就可以渐渐发现久美子的姐姐和明日香两条线是一起对应发展的了。姐姐的处境处处对应着明日香的现状,京都一点一点的铺垫着情绪,然后从第十集开始爆发。姐姐过去选择了所谓成熟的决定,然而现在却后悔着,想要改变,选择自己真正想做的事,而明日香也是选择了看起来对大家都好但违背了自己心意的决定。姐姐的事刺激着久美子,而明日香可能会像曾经的姐姐一样,特别是到前辈家补习的时候,久美子知道了前辈其实很想参加全国大赛的。(前辈你冷静过头了啊,顺便说下,之所以会邀请久美子是因为明日香说过久美子很有悠风号的感觉,明日香所向往却没办法做到的感觉ww。久美子真是被前辈爱着啊。)久美子对姐姐的感觉和对明日香的感情开始重叠了,所以在听到姐姐坦白说“明明只是高中生装什么成熟,如果那时坦率的说出自己的心情就好了”之后,久美子做的事就是去找明日香前辈。久美子喜欢吹奏是因为姐姐,想要和姐姐一起演奏,但是姐姐放弃吹奏了。现在明日香要退出了,不想让前辈像姐姐一样,不想让曾经的遗憾和寂寞再次出现,因为喜欢明日香前辈,想要和前辈一起演奏,所以有了午休时的谈话,然后前面所铺垫的情绪开始爆发,一场极具冲击力的情节。
这里有个很有意思的小动作,久美子去找明日香前辈的时候,明日香给了她一颗糖。这颗糖在之后毕业式的时候又出现了,原来这糖没有被吃掉呢,当时就有种:啊,这颗糖被珍视着呢,因为是喜欢的前辈给的糖吗?www迷之少女心。
《吹响悠风号2》观后感(四):她们踏上了不同的轨道,但引力没有消失
她们踏上了不同的轨道,但引力没有消失
这是一份迟来的剧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第二季的变化太多太广以至于不知道该从哪里谈起,或者是一些感想过了很久才发酵成型。对包括自己在内的很多观众来说,我们期待《吹响!上低音号》第二季的故事里出现什么?能够察觉到,久美子和丽奈没有继续第一季中那迷人的关系,她们依然很要好,但有什么东西变了。主线剧情被严重稀释,久美子成了摄像机,对比赛也不上心了(其实不是)。在2016年的10月番中,隔壁《排球少年》的运动热血故事稳扎稳打扣人心弦,相比之下,京吹第二季是不是就变得剧情松散而寡淡无味了呢?
其实不然。这部番表达的情感依然饱满而深沉,只是因为叙事上的瑕疵而被掩盖了一些。对我来说,情绪的回味是事后越来越强的,就像本季中久美子很长时间没有什么大的情绪波动,却在第十集的电车上想着想着突然泪如泉涌一样。
那么首先,“美丽大法”变成什么样了?其实,“变化”说明京吹依然描绘着具有现实感的人物关系,这种现实感我理解为【不断的流动与重构】。毕竟现实中的人际交往哪会像少女漫里那样,届到了就是大胜利呢。再登大吉山发生的那次争吵只不过是前10集累积下来的矛盾的一个小结,谁让久美子冷落了人家呢(笑)。两人的分歧其实从第一集的“烟花对话”就露出了端倪,久美子曾不只一次感叹“真不愧是丽奈呢”——这话的另一层意思是:这的确是丽奈你的风格,但我不能全部认同(比如对希美学姐的事)。另一方面,丽奈也不止一次惊讶于久美子的一些变化,比如这么积极地帮助希美,帮助明日香,在三年级毕业时感到失落,明明你之前还是个对人冷淡的家伙啊。
类似的摩擦感在剧中此起彼伏,不过,正是这样的“碰撞”让两个人没有停滞于想象和依赖,在误会之后认清差异其实也巩固了关系。在这样的对比中,作为主角和摄影机担当的久美子展示给丽奈的(也是给观众们的)是一种与日俱增的意志力,从第一季到第二季,久美子内心的困惑从“要不要吹奏”过渡到“为了谁(为什么)吹奏”,因此苦练技艺,为希美和明日香操心,为姐姐惋惜都是这种困惑的外化,也是她对抗现实的形式。而久美子回过头来也发现,丽奈不是永远目空一切盯着前方,她也有着为谁吹奏的问题。从小到大除了对小号的热爱,对泷的爱慕是她坚持至今的巨大推力。
另一个现象是,久美子和丽奈在大多数场景里是分开行动的。这或许是我们容易忽略的一件事,既两人不是天天黏在一起的那一类朋友。到了第十二集全国大赛,在等待结果的无所事事的时间里,丽奈一个人在草坪上发呆,绿辉和叶月在纪念品区买买买,久美子在人流中跑来跑去寻找姐姐,总之每个人都有的忙。但我们还可以分辨出,比起丽奈向老师告白的忐忑不安,动画的描绘重心放在了久美子那焦急的,内心有什么呼之欲出的心情上。当久美子终于在夜幕下追上姐姐完成了对她的“告白”,她那萦绕两季的,青春期特有的内心痛苦也彻底得到了释放。这一场景让我想起电影《洛奇》的结尾,史泰龙扮演的拳击手坚持到了比赛最后一刻,不顾四周挤成一团的记者和观众,他和爱人呼喊着寻找着对方,最后紧紧拥抱在一起。
何况还有第十三集同明日香的告别。这部动画的情感升华,看似没有,实则隐忍而凶狠。
《吹响!上低音号》第二季把“夺金”位移到背景的位置,让我们可以专注于分享久美子的成长,分享女孩子们或纤细或粗粝亦或滑稽的互动。相似的,我曾见过有人这样评价《轻音少女》从第一季到第二季的变化:“音乐的概念渐渐模糊,但女孩的概念渐渐清晰了。”只是对一些事情,从作者到观众都没有办法,比如离别,比如完结。姐姐外出谋生了。明日香也毕业了,她拒绝任何形式的“告别”,但在久美子的挽留下,送出了与动画同名的乐谱。新旧交替,久美子和丽奈继续一起上学,放学,练习,北宇治吹奏部在为新学期筹备着。春寒会过去,前人的脚印会随着积雪融化而消失。但是有人相信,还有什么东西留存着。
是的。她们踏上了不同的轨道,但依然遥相呼应。久美子曾以为,她和丽奈的关系会像烟花一样短暂易逝,但结果表明她们更类似大吉山上空的双星,尽管会因为不同的运行轨道而拉开距离,但宇宙中各个方向力的作用,使得她们之间依然维持着引力。或许借助这一点,久美子对走的更远的姐姐和明日香多了一丝释然?。对于久美子,或者对武田绫乃,亦或是山田尚子,亦或是写这些文字的我来说,他们中有人愿意让这种引力多维持一些时候。
那么为什么要这种引力多维持一会呢?因为我们还有三部剧场版可以期待不是么。(幸福的笑)
完
知乎传送门: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1876528/answer/330257236
《吹响悠风号2》观后感(五):恩,虽然我有点失望,但是《吹响!上低音号2》依然很优秀!
结果第五集之后就更注重人物性格内心描写了呢,虽然感觉是很细腻,但是当初看这番的初衷大概就是把她当热血漫画看呢。结果后面变成了情感剧,画风变的太快,大概还是我自己的初衷错了,把这动漫的定位搞错了。个人感觉还是第一季和第二季前五集更有意思呢,人物情感变化细腻的描写都是为了吹奏比赛做铺垫。每一次的转折最后都能在下一次演奏突出,人物的情感变化最后是通过音乐的改变这种形式来体现的。《吹响!上低音号》第二部感觉后半段太注重情感描写了,倒有种少女情怀总是诗歌的感觉了。让我不禁快进了好多次,毕竟有些太郁闷了,然后又没办法通过音乐来发泄,画风和第一部有些不一样。我倒是更愿意用音乐作为主体来体现人物性格情感变化。这样既细腻又不失作为音乐大赛番的作品呢。虽然第二部的制作依旧很优秀,也更深刻的挖掘人物内在,制作也是很精良,但是总有些失望啊。果然应该还是我自己的喜好问题。毕竟,我一开始看的是音乐,通过音乐含蓄表达情感的表达形式真是太爱了。音乐也是激昂为主,毕竟管弦乐队给人的感觉就是大气为主,阴柔婉转的是过度,多重表现能让乐曲更丰富,就像不同人物情感的不同和同一人物经历的变化。有现实有激昂,对于没看过小说的我而言,觉得大概这番最终想表达的还是积极向上的东西吧。其实最后没能拿到冠军这事很值得写。确实要承认,很多事不通过长时间积累还是很难的做到最好的。那种一堆放羊式的天才只要被聚集在一起,短短时间就能的全国第一的也太假了。就像湘北最后没有拿第一,但是有遗憾的青春也是很美的。然后下一曲,继续努力。果然我还是不太适合看这类型的作品啊。有点点小失望,我可是专门为了这番充值了黄金会员呢。但是不可否认,《吹响!上低音号2》是很优秀的作品。
《吹响悠风号2》观后感(六):明日香,你找到你想要做的事了吗
田中明日香,可以说是本作中重中之重刻画的人物形象,同时也是我感触最深的一个,因为可以从她身上看到太多想看到的,和自己吻合的地方了。
我们可以看到,田中明日香在吹奏部中的职位是副部长一职,可疑问是:有着如此优秀的实力为何不去做正部长?在第一季明日香就给出了适当答案:只有笨的人才会去争正部长这个职位。我,不能说这就是什么所谓的“语言的艺术”,因为这话其实更像是直观表达,可在我们听起来这话的意思就是“只有聪明人才不会作践自己”。话语这个东西,其实有些时候很不靠谱,朴树有一回上XX访谈节目的时候说了一句比较经典的“话这玩意是极不靠谱的,有时候你说着说着就已经不是你想表达的了,所以我更相信音乐”。其实这大可能是每个人脑内是否有清晰的思维逻辑图的问题,但也不可否认这句话的真理性。话语这个东西是非常不能信任的,它就像双刃剑,表达着自己也出卖着自己,你既表达着自己的观点,别人也在同样吸收着,但你是单方面的,而对方往往是多方面的“听取,分析”工作,这就让你在这方面少了太多优势,所以朴树说的也不一定错。回到刚刚的话题,明日香在话中所阐述的观点十分锐利,她不可能不懂得上述论点,于是这就等于故意向别人暴露出裸露的自己一样等待别人察觉。这是一种极力想要让对方孤立自己的行为,就像划38线“你走你的路”这样。我们即可想想人物内心的心理变化,孤立别人的时候也顺便孤立了自己,这味道绝对不好受。明日香有一颗绝对孤独的心,她既伤害着别人(话语通常是不经意的表达着自己的想法)又渴望着别人,真是复杂的女孩。
话说回来,田中明日香究竟为何要吹上低音号来着?第二季给出了一个非常非常中立的答案“为父亲”。这其实就是一个完整角色的软肋点,数年来一直努力坚持的上低音号其实还是有人牵着她向前走的。面对明日香,居中很多角色都是相同面:丽娜年幼时也因为家里占有绝对的音乐氛围所以与小伙伴不谋而合;久前子则是因为自己吹得太好了所以与比自己大的学姐发生争执。这样的例子在剧中并不少见,而明日香的被孤立则更像是自我的意识,所有人的目标都与她不同,她唯一的目标就是通过吹出好听的上低音号旋律来得到父亲的认同,所以上低音号吹得再好可能也只是一个媒介,这就是为什么“不走特长生路线”的缘故。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对物件产生了依恋——当然上低音号在明日香心中可能永远只是上低音号,而在时间流逝下所替代的更像是父亲,以物待人才像是田中明日香的作风,也就是为什么明日香会在空无一人的地方一遍又一遍地吹响《吹响!上低音号》。而情感像是空气中的味道,最终招引来了黄前久美子的注意。
在这里注意一个问题:明日香吹上低音号究竟是不是快乐的?明日香那暧昧的境界其实骗了吹奏部的全员也骗了观众。这一问题可以分成很多很多小问题,篇幅问题我就不一一阐述了,总而言之可以划分两部分:在父亲脚步下的和与吹奏部各位的。可以说明日香吹走上低音号的最起始原因就是为了追随父亲的脚步,而在父辈的注视下压力只会越来越大——虽然从一开始就没人看过田中明日香,但自身的压力始终大于周边人的观察结论,于是自己便在死循环中无法自拔。因自身个体的不断完善,周边观察到的结论就是“哇这个人吹奏的好厉害”,而明日香一些列在剧中性格上的变化就像是自身完善后的结果,而外部原因又一次又一次在追随父辈的路上迷失,所以在最后上台之前,很大一部分都可以总结成“不快乐”。另一方面就是在于吹奏部成员打交道,吹上低音号是否快乐这一问题。期初,并没人发现明日香的表皮这一问题,即使发现了也笑而不语,直到新生的到来,在故事上也是正片的开端。随着故事的进展,外部与内部矛盾积累越发越多,而明日香则选择的“退让”,也就是不管这烂摊子,因为从哪个角度讲明日香都没有理由,她只要不断磨练上低音号技术就成了,不管最终是否要给那个人听,在内心上也是一次非常好的锻炼。而黄前久美子这一个体的到来彻底打碎了这个平衡,她接受并理解了明日香化作思绪的愁苦,明白了她内心的不安,最终真正意义上的接受了这个个体,明日香的思绪也才化为现实。
可是面对着自己始终不敢逾越的压力还是变得愈发的胆小,但这一切到了全国大赛结束后一切都变了,明日香得到了父辈的夸奖,明日香也把父亲亲手谱的乐谱送给了久美子,可面对突如其来的空虚谁都会不知所措。明日香究竟是不是快乐的,我觉得我可以给出一个肯定的答案,那就是明日香也是乐在其中的,不管是面临着父辈给自己的自身的无形压力,还是面临社团活动的繁琐,明日香还是能从中榨取出自己真正想要的。再来回忆明日香最初面对的两难地步,没人与自己目标相同,自己只想一味提升;而现在高中毕业了,上低音号不再吹奏了,人都走了。
那么明日香,现在你找到你想要做的事了吗?
《吹响悠风号2》观后感(七):个人感受记录
9-好きとか嫌いとかじゃない、だって母はどこまで行っても母だから。どう足掻いてもその人から生まれたとゆう事実は動かない。枷ね、一生外せない枷。-明日香
10(这一集简直能封神 \(*T▽T*)/ )-私も…寂しいよ-久美子 在各种铺垫和回忆后说出的这句话非常感人。作为独生子女可能还无法完全体会到这种姐妹情吧……
明日香这样的人设简直是动画里少见的让我很喜欢的女性人设。人物性格和感情都描写得很细腻。她对很多事情和问题总能看到本质,虽然表面上总是很开心,对一切都游刃有余的样子,但越是这样反而更让人心疼。她虽然有着不输给他人,希望参加比赛的理由和渴望,可是没有以自己的隐情作为借口,对自己和他人一视同仁,不想给大家添麻烦,默默退出。可是在主角说出“前辈也不过是和高中生”这句话时,还是动摇了。尽管她的家庭环境历练出了她远超高中生的成熟,可是在这种成熟的背后又怎么可能没有过一点点委屈,没有希望过自己能和其他同学一样,能有作为一个普通JK,不时任性一下的资格呢。
而这样细腻而真实的人物心理设定也成为了劝归明日香回归,合理的理由之一,也是这部动画的精彩之处。普通动画大概会是通过女主一开始说的“大家都在等你”的理由而成功劝归。而京吹却把这个常见的故事情节无比精彩的展开了。从而让明日香这个人物更有深度。
另外,之前女主姐姐的问题,在劝归明日香上也起到了合理且至关重要的作用。“後悔するで分かってる選択肢を自分から選べないてください”这句话,成熟的明日香是不可能不理解的。劝归也在这两个非常符合人物性格和心理的理由下成功了。
劝归成功后,京都对明日香的描写也简直精彩至极。终于有人给予明日香一个作为普通高中生,可以任性得为了实现自己的心愿,而不顾大局的许可。这种如释重负的感觉,这种终于可以不再压抑自己心愿的感情,以及自己后辈如此支援自己的感动,交织在一起,流泪的表情,又怎么能描绘得出来呢?所以京都故意的没有让观众看到表情,只让观众看到颤抖的双腿,侧面闪动的泪水,以及让观众听到略带哭腔的声音,还有明日香最后的逞强,剩下的都交给观众想象。真的是太能打动人心了(T▽T)
至此我能理解到为什么京吹这部作品能如此打动人心,它靠的不仅仅是作画品质。部分人物设定和故事情节以及总体的思路都非常好。对于那些没接触过吹奏乐器的观众来讲,如何让这部动画打动他们?当然是要靠热血和感情。认真地设定人物的性格、背景和心理,交代她们的对比赛执着的理由,让每个人物都怀着不同的感情与渴望,去一起努力去赢得比赛胜利。这样才能让观众带入人物的心情,才会更加感受到热血也更加渴望她们能胜利。这种渴望不单纯是观众渴望主角团能龙傲天,能赢得比赛,而是还加入了观众对人物的喜爱与怜惜,希望人物能实现自己心愿的心情。
音乐本身就能打动人心,更何况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怀着不同的心愿,经过各种艰辛与努力,所演奏出来的音乐呢?
真心希望京都能用这样的人物设定故事情节和制作水平来制作一部女性向的番啊啊啊〒▽〒女性向的番本来就少,有非无脑套路剧情的就更少了(T▽T)
《吹响悠风号2》观后感(八):黄前久美子提不起劲
《吹响吧!上低音号》第二季和第一集有太多不一样的地方了,吹奏的部分大幅减少,部内的关系变得复杂,人物的性格更加真实。如果第一季的主题是“热血”的话,那么第二季的只能用“现实”来形容了。
缺少了第一季那种激情澎湃的演奏,有很多观众不买账了。但是我觉得这也是官方一种讨巧的做法,毕竟大多数观众不是专业的演奏鉴赏户,如果像之前一样,主打音乐的话,不仅浪费钱,也可能养成他们的审美疲劳。于是,他们大刀阔斧,干脆把人物的关系,把过去的黑历史做到极致,甚至加进了原作里没有的剧情。结果就是这一季的百合情节风生水起,后期几乎每集都可以和第一季的第八集相比了,而另一方面,所谓的BG线随着丽奈逆天表白被拒绝就只剩下路人男主秀一同学这个独苗了,可是看这趋势,官方一点都没有发糖的意思。
丽奈的光环被削弱,秀一的戏份几乎没有,这一季实际的主角就是⑨和明日香。
为什么呢?因为,前面说了,第二季的主旋律的人物间的矛盾,是现实的束缚,而这两个人,正是社团里最复杂的两个人,最后一集,明日香送给⑨的小本子里写着“吹响吧!上低音号”完全点题,那一瞬间,仿佛把前面丽奈积累的第二女主的羁绊打碎了。和⑨妹子羁绊最深的变成了明日香。
我很喜欢向明日香和姐姐表白的那个⑨,比喜欢上一季怠惰的⑨更加喜欢。因为心疼,心疼一直洞察别人内心,稍显冷漠情绪缺失的久美子突然在电车上痛哭的样子,心疼她在寒风中寻找学姐的样子,心疼她那个慵懒的表情中突然露出一瞬寂寞的样子。
丽奈的是她的挚友,丽奈说要剥去的伪装,可她是没办法办到的,和丽奈在一起是开兴的,所以这根本无法让久美子感受到自己正在失去什么?甚至遗忘了支撑自己走过来的东西。
直到有一天,姐姐离开了,她躲在地铁上啜泣。
直到有一天,明日香要离开了,她跑遍了整个校园寻找那个憧憬的学姐。
然后,她真心实意地表白了,在大赛失利的夜晚,人来人往的街上,隔着一段距离,告诉几年没说过话的姐姐,我喜欢你。
在毕业典礼上,告诉即将离开的明日香,我喜欢你。
黄前久美子,只是一个单纯的女孩,只是一个没有被爱眷顾的女孩,用了这么长的时间,那个提不起精神的她终于意识到,她终有一天会因为憧憬的对象离开自己而空虚。她努力地翻开学姐送给她的日记,如果想要追赶一个人,也许就要走完她走过的路吧。
你不希望她离开,我也不希望你离开呀。
《吹响悠风号2》观后感(九):让我这个死宅也体验了一下青春
没有看过原作小说,所以不知道小说讲什么,但是动画却看了得有3遍,有些集(比如5、11、13)看了不止5遍。然后感叹:京都真棒啊。顺利成为京都粉。另外,不懂什么原画分镜演出之类的。
先说一下的我印象深刻的几段。
第1集,南中那段,BGM是ダッタン人の踊り。画面配合BGM显得格外的悲伤,而且节奏也掌握的特别好,音乐情绪转换时画面也随之切换。然后就是特别喜欢希美前辈(和声优也有些关系吧),完全就是一个傻傻的男朋友形象。我觉得希美前辈长笛的实力也不能差到哪里去吧。
(我才不会说泳衣那段我看了更久,我是认真分析人物去的)
第4集,希美前辈带着单簧管去找老婆的时候,和之前一点优子前辈把霙推倒那段。其实让我分析这无非就是老婆和老公吵架和好嘛,互相表述内心。其实....真的如明日香前辈说的那样啊,事实就是这样,我虽然没有参加过社团,但是小心思我经历的不少啊。
第5集。爆炸了!!7分钟的演奏,这能不叫爸爸吗?看的太爽了,即使我这个完全不懂吹奏乐的人看的都特别爽,浑身起鸡皮疙瘩。明日香前辈、香织前辈、优子前辈的眼神变化,很好的说明了吹奏部的变化。啊啊啊,演奏之前,霙和希美、丽奈和久美子这两对之间的互动太可爱。女孩子真是神奇的生物啊,说是友情,但还过了那么一点点,但是又绝对不是爱情。
第10集,久美子和明日香前辈那段。(抱歉,这个我没有下面那个看到次数多)
第11集。所以说,女孩子的友谊真是神奇。知道这是藤田春香的分镜的时候我整个人都特别兴奋,因为第一季的8集真是太棒了!!好吧好吧,我看了至少5遍之后,得出了这个结论,什么百合线都是YY,但是这么认为也是没有错的,本来界线就模糊不清。恩,这集结尾有点不含蓄,就这么直接的用了一个带鹰的分镜表达感情。虽然好懂到我都能明白,但是和整体的节奏有点不搭。
第13集。这段对话超级逗。ーなになに、もしかしで恋の相談? ーそうです ーマジかよ 每次看都笑出声。久美子已经完全掌握了对付明日香前辈的方法啊。这种对于前辈的感情,第一遍看可能不懂,但是看了几遍之后就懂了。前辈毕业了,这种内心很空的感觉。明日香前辈的音色,大概是经历了好多之后才会形成的吧。
虽然从二季1集就感觉久美子声音有很大变化,和一季有很大不同,我想说:观众都听出来的不同监督们能听不出来吗?这么变化只能是有原因的。比如说为了体现久美子的性格,冷漠。这种性格也很好懂,我就差不多是这样的。所以虽然有违和感、棒读的感觉,甚至可以忽略过去(不)。
动画大概是比电视剧更好体现人物心情和感情的了,人物还要求演技,动画则靠原画师了。我爱京都动画啊。每集原画人数都吓死我,那么少.....
《吹响悠风号2》观后感(十):吹21话杂谈
按照这节奏吹2的定位应该(真的)是热血吧,第八话开始就觉得丽奈这个角色真的是非常理想化的,第二季第一话结尾处丽奈的台词,比如“用实力征服”、“无论如何这就是逃避”等观点正好印证,而且在丽奈看来,持有这种观点是理所应当存在于生存法则中的,相对来说, 9美子就感性多了,认为“喜欢没有得到回应是痛苦的”。所以主题应该跟之前讲的“少女情结”关系不是很大(☜戳7)。不过要说我最喜欢京吹的地方,就是这些复杂、微妙、深入又让人觉得特别真实的地方。
说一下对丽奈一直以来的感觉,就是,早熟是有点的了(顺便我觉得久美子就晚熟一点,对恋爱什么的既不敏感也不会把握),不过不太懂人情世故,却意外一直感觉是坏坏的,这可能是因为丽奈基本上很直接,不会掩盖内心,特别是对她自己认为喜欢的人,如果不喜欢,就不接近,然后让自己变得特别,不变成自己不喜欢的人,倔强,这种感觉。花火大会说要的刨冰味道是“蓝色夏威夷”,记得幸运星里也有吐槽过这个,因为最后是由美幸回答的,所以有点大人的感觉,可爱的丽奈,恋情能不能早日开花呢。关于她最大的一个特点,很明显,应该就是非常理想化,或者说,这对于即将成为大人的自己,对这样的自己来说,从这方面来说,丽奈是一个理想的象征,对“不要逃避,要用努力争取,不要随波续流,要让自己变得特别”、“即使多困难也要变得与众不同”这种很坚强的特点,真的很憧憬,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坚持着,一直说出这种台词。
另外一点值得注意的是,第一话三次提起久美子姐姐,第一次在房间直接互动,关系还是那么恶劣,即使最后姐姐敲头祝贺了,第二次是久美子要出门前,看着姐姐空荡荡的房间问姐姐是不是回去了,第三次是与丽奈看烟花对小时候和姐姐一起玩的事无意间脱口而出,可以看出姐姐对久美子影响颇深,甚至到了潜意识的层面。姐姐在这里到底充当着一个怎样的角色呢,我觉得虽然作用和影响力都没有特别的大,但是还是起到了丰富剧情和“解说”的作用,特别是对久美子的变化成长起到了串联的作用,一开始作为久美子的启蒙者,后来又作为泼冷水的人,对于久美子除了有点点激将法的作用,更暴露出久美子内心多次动摇,最后却选择前进的心意,如果没有姐姐,久美子的内心可能不能被很好的全面窥探到呢,毕竟面对家人的时候,很多动作话语都直接反应了内心,并不会故意要去掩盖。
杂碎的感想和推测见之前的刷屏,最后一如既往,感谢京都动画վ'ᴗ' ի。
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