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计2017》是一部由赵佳执导,陈新颖 / 张迪 / 陈浩琪主演的一部真人秀 / 家庭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变形计2017》观后感(一):现在的变形计真的是编导想要的吗?
这个片子的初衷已经完全没有了。17.8岁的孩子来变形就像是成年人看了一片鸡汤文,仅仅是感动在那一瞬间,也仅限于感动,完了还是依照自己内心生活。而且对农村孩子越来越不公平了,就是放到城市家庭去体验家庭温暖,城市生活的物质丰富,娱乐的多样性,完全没有引导作用。刚看的一期农村主人公叫徐鹏生的,城市妈妈在那么多人面前毫不避讳的说孩子妈妈没了,爸爸累死累活的一天赚个几十块,这孩子要一个人做饭,吃饭,自己洗衣服,完全一种还有人过的是这种生活的姿态。拜托,节目组为农村孩子找家庭的时候也筛选一下。不要只是单纯的家庭交换。想来刚开始决定拍变形计的初衷是双方互换,让双方都能体会到彼之砒霜,吾之蜜糖的道理,只可惜角度越来越奇葩,对农村孩子也越来越不公平。弃之。
《变形计2017》观后感(二):一颗星送给丽姐
三个富二代换一个农村娃,农村娃没多少戏份,基本都是富二代们体验生活,学习人类最基础的生活技能。
富二代身在福中不知福,来炼狱般的农村受“折磨”,最后反思自己然后被送回家,不知道以前的纸醉金迷现在收敛了多少。农村娃终于抛开生活的重担,体验几天梦幻般的城市生活,然后又被扔回大山里,重新扛起生活的重担,做饭,洗衣服,上学,照顾妹妹,日复一日。
结尾三个富二代挨个被接走,大量的煽情。水富好几年没见过妈妈了,与妈妈的重逢却被剪进片尾曲当了绿叶。。
节目的核心应该是各自回家之后,两个不同阶级的孩子生活有什么实质性的变化,而不是就这么换了几天就回去了,苦的照样苦,甜的照样甜。
这都播到2017了,之前换了那么多人,最后都怎么样了?引人深思啊!(跑去查百度)
《变形计2017》观后感(三):没有标题
希望他们都能变好 希望农村孩子能实现梦想 我觉得给我感触最深的是家庭教育方面的问题 孩子出了问题 家庭有很大关系 离异、教养方式等 我觉得一个家出现这种问题时 可以积极主动的去进行心理咨询 解开心结 也不一定非要参加节目与农村孩子暂时互换人生 家庭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
孩子违抗父母 父母总是觉得是孩子不理解自己 不懂自己为这个家付出的辛劳 举陈新颖的例子话 父母离异 母亲不让他见父亲 两个人相互对抗 举刘思琦的例子来说 这么大没有生活自理能力 要喂饭??? 家庭教养方式有很大关系吧 所以问题是双方的
看了这个的话 开始思考自己的职业生涯走向 想走家庭心理咨询吧 (不知为何突然要尬这么一下)
《变形计2017》观后感(四):神一般的文案,节目组终于回归初心
看完豪哥和二哥这期之后再评价:变形计从2015年以来终于做了一期回归本质的节目。
【写在前面】这期节目的文案真的太好了,比舌尖上的中国的文案还要满分作文。最后20分钟的长段旁白没有任何一丝想要让人快进的欲望,听到最后我甚至把最后一段文字整理了下来抄到了手札里:
漫漫人生,心安何处
生命无时无刻不是在暴走
或结伴而行,或独自上路
或流连徜徉,或闲庭信步
走过村舍河涧
走过山前山后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作数
青春不畏惧,暴走不停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些年变形计进入了一个误区,越来越大片化,越来越模式化,孩子越来越多冲突越来越多,失去了变形计最开始的意义。
这期节目重新回到了一对一的互换,郑子豪单独交换到湘西。本次的主题是“暴走青春”,看到这个主题真的没有想到内容是什么样的,看了之后才发现,这次就是走走走,主人公想回上海,于是从湘西的一个小村子走到了凤凰寻找上海人,又从那里准备走到张家界……摄像师叫苦不堪,几班倒来跟拍。后来郑子豪好不容易消停了,家里的二哥又开始调皮,每天穿着一双拖鞋带着郑子豪翻山越岭,摄像组继续叫苦不堪……
可以看出这次的节目组绝对没有任何剧本,因为他们是绝不希望在45度高温下走30公里这种事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这也造就了这期节目格外的好看。印象中自从多年以前赵迪的《逆风飞翔》那期节目之后,我已经很多年没有因为变形计而落泪过了,我想这也是1对1互换的魅力所在。
单论这期节目,我觉得可以给5星,真的可以给5星,希望暴走青春这个组能多负责几期变形计,只有这个组才是真的不负初心的变形计摄制组。
《变形计2017》观后感(五):对于变形计,只想说两个字:恶心
“对一个孩子最残忍的事莫过于把他送到一所富家子弟的学校中去。一个意识到贫穷的孩子由于虚荣而感到痛苦,是成人所不能想象的。”——乔治奥威尔《1984》
节目制作人曾表示:“《变形计》是我们在偏远山区挖到的一剂良药,专门治疗让很多家长失去信心的城市独生子女病”
这简直是为了城市孩子服务呀!
把穷困的农村孩子当成了药来治疗劣迹斑斑的城市孩子,真的有用吗?又有多少参加的城市孩子因此改编?
除了娱乐还是娱乐,城市孩子因此收获了名气与曝光度,回到城里继续夜夜笙歌的生活,而普通的农村孩子则变成了被丢弃的药渣,因为见识过天堂,再回到原本的生活就如同坠入地狱。
这些农村孩子呢?把他们践踏一遍,然后弃之不顾,让这些农村变成了唾弃自己生活的病态患者,生了病,谁又来变形他们?谁有来治疗他们?
《变形计2017》观后感(六):一样的套路重复那么多年,观众还是买账,唉
一口气看了挺多,三个故事套路都差不多。 以前看变形记,是在中学的时候,我的唯一印象就是中间广告太tm多了,而且旁白的那个声音太做作了。 来自城市的少爷公主们在片头都要和父母大干一场,真的是要提了刀子干仗啊,太假了~ 而且在变形过程中一定会反抗没收东西,一定会打架,一定会说网上说变形记如何假都是骗人的,在最后一定是受到了感化,回家要有所改变。 一个月的生活能给一个人带来多大改变,我也无法评断,但是每次节目都是一样套路可就没意思了。一个故事拖那么久放,真没劲。 去城市交换的小朋友几乎没什么看点,整个故事也基本是着眼于来到农村的少爷公主身上。农村小朋友根本就不需要变形嘛,反倒是这样短时间的城市生活,不知道会不会对小朋友的心理产生不好的影响。这个节目应该改名为城市叛逆青年深山改造记,而不是以交换这样的题材为卖点。
不看了,听说很多还是按剧本演的。怎么说呢,真假掺半吧。但是有的快18岁还叛逆得那么夸张,智商堪忧啊,我感到无法接受啊~~
《变形计2017》观后感(七):变形记
变形记??
大概是变星记吧。
湖南台已经越来越会炒作了啊……热搜买的杠杠的……内容上城市主人公占的篇幅越来越多了,可是观众也很想看农村主人公的!城市主人公的热度不减,甚至要出道,农村主人公的后续却几乎没有。
陈新颖拍了写真,有营销号以他为中心展开了策划,直播也有16万的评论。
刘思琦,过着富养的生活,一个“巨婴姑娘”,花钱大手大脚,生活不能自理……但她的家人并不觉得这有什么奇怪的,那她的家人为什么要送她来参加节目???以前城市主人公的父母送孩子来参加节目都是因为想改变孩子,希望孩子能够懂事点,那这一个家庭呢???想一想不觉得很奇怪吗?他们并不觉得刘思琦目前的状况有什么不好,那来参加节目是为了变网红?可是他们家也不缺钱吧?那又是为什么呢?
不得而知……
四分全给杨桐和陈新颖,这两个孩子其实并不坏,只是太渴望爱,以前从来没有看过这个节目,一直觉得是作秀,而且对农村的孩子很不公平,因为陈新颖的碎碎念视频开始看这个节目,很搞笑,来自城市的不良少年,混迹夜店,对母亲动手动口,所有人眼中的坏孩子,而他进入农村后变形相比以往几期,没有太叛逆,感觉还很乖,开始导演组没收违禁物品,没有破口大骂,但是也傲娇了一把,哈哈,后来去接丽姐放学,就算我们遇到这么暴脾气的丽姐,可能都会脾气不好,相反陈新颖只摔了一下书包,然后一路一直道歉一直跟丽姐说话,这个态度一直让网友说该变形的应该是丽姐了,哈哈,后期看这个节目,觉得陈新颖这个孩子很有担当,三观超正,而且很勤快,讲真,我也觉得他一点不需要变形,哈哈,彻底被圈粉了,后来因为他去搜了以往几期,看到呼声最高的是杨桐,一开始没觉得杨桐帅啊,但是看到他为农村的妈妈做的所有事,特别感动,平时他的各种小叛逆其实只不过想得到父母更多一点的关注,就是希望这两个孩子以后能够一直积极向阳的生活
《变形计2017》观后感(九):这部三观不正的「变星计」,却拍出了最真实的中国
(本文由电影派dyp833原创)
最近,丽姐突然火了。
社会你丽姐,人冷路子野。社会一片天,丽姐撑半边。灯红酒绿迷人醉,丽姐带你混社会。只看网友们的“尬评”,派爷还以为大家口中的丽姐是快手上某个十八线网红。
可是没想到的是,丽姐竟然只是一个农村女孩。
她的大名叫做张水丽,是新一季《变形计》中农村主人公的妹妹。
新一季的《变形计》中,她把城市主人公折磨得不成样子。
一言不合就蹲在路边哭个没完;
一个不开心就抡起木棒和城市主人公刚一波。
男主都被丽姐逼哭了。
人变好了,但是却疯了。不少网友说,丽姐才应该是去农村变形的主人公。 新一季的《变形计》没有选择在湖南卫视进行播放;
虽然上线只有几天时间,但是第一集的播放量已经超过了3000万。
之前明明是被斥责内容作假和三观不正的节目;
竟然可以继续更新,而且还能再次走红。
今天,派爷就来扒一扒这部《变形计》。
很多人对这个节目都有所耳闻。
通过一段时间的改造,让城市主人公改掉身上的顽劣;
节目的初衷,显然是一番好意。
农村和城市生活的对比;
富二代在乡村体验生活;
这些爆点也足够吸引那些猎奇的观众。
从2006年开始,十一年的时间里《变形计》一共推出了13季。
一经推出,这个节目就收获了很多好评。
和亚洲电视节的最佳真实电视节目奖。
不过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观众们更愿意去关注那些富家子弟纸醉金迷的生活。
那些城市主人公变形结束后;
有开网店的;
也有当网红的; 甚至还有走上演艺之路的。
他们中大多数都回到了参加节目之前的状态。
真正通过参加节目而有所改变的主人公,寥寥可数。
越来越多的青年,为了出名而参加这档节目;
《变形计》慢慢地变成了《变“星”记》。
而更让人担心的,是那些农村的主人公。
许多人甚至觉得,这无疑是一种摧残。
说回节目本身。
派爷之前也看过不少集。
刚开始的时候,派爷一样会被主人公们的改变所打动;
鼻涕一把泪一把的时候也不少。
可是看得多了,却发现这个节目实在是过于套路。
城市少年,一定要具备以下技能,才能成为被选中的孩子:
抽烟、喝酒、去夜店、殴打父母;
到了城市中,他们虽然不适应这里的生活,但是仍然表现得十分勤劳懂事。 中间一定会有一次因为买礼物把钱弄丢的波折。
最终在城市父母的关怀下,他们回到农村,努力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痛改前扉,好好做人。
这样的套路不止一次出现在不同的变形过程中;
城市的孩子永远是恶的象征;
而农村的孩子永远是伟光正的形象。
这也是这个节目被诟病「三观不正」的原因。
经过两年的酝酿,节目组在新一季的节目中有意识地在去规避这些明显的套路。
比如农村主人公到了城市里;
虽然城市父母依然带他吃了大餐,但是节目中只用一个镜头就带过了。
以往的话,一定会大肆渲染一番。
而丽姐的出现,则成为了这个节目最大的亮点。
不同于以往节目中农村孩子的片面单一;
丽姐的形象中更多了几分人性的复杂。
暴躁耿直以及颜控,都让丽姐的形象鲜活了许多。
而对于城市主人公,这一季的节目中也没有大肆渲染他们无恶不作的画面;
而是先交代了他们堕落的原因。
孩子不听话只是表象问题,根源还是家庭的原因。
不难发现,这些品行暴躁的不良少年,多半来自单亲家庭;
或者父母忙于工作,根本无暇照顾他们。
家庭问题的根源不在于孩子,而是他们的父母。
所以就算《变形计》再怎么被诟病,派爷依然愿意安利它。
因为通过这个节目,我们可以直面这些问题的所在。
就算它再怎么作假;
派爷还是愿意相信,少年的眼泪都是真实的。
何况,城市少年变成了网红成为了明星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虽然他们没有变得更好;
但是公众的约束,至少不会让他们变得更坏。
同样被曝光的,还有那些生活在贫困需要帮助的农村孩子们。
这样的曝光绝不是坏处。
关注他们的人越多,他们得到帮助的可能才能更大。
一档收视率不温不火的节目,而且饱受人们诟病;
却能坚持做了十年。
相比于其他的真人秀,《变形计》已经足够良心。
派爷不否认它有很多问题和不足;
但是请不要忽略它创造出的社会价值和影响。
批评不自由,则赞美无意义;
反之也是如此。
本文由电影派原创完成,微信ID:dyp833
微信搜索:电影派
《变形计2017》观后感(十):每個孩子都是天使。
剛開始知道是在電視上,我媽一直在看,我也就跟著看了幾回,我真的是無fuck說。我媽是一邊看一邊流淚呀,我。。。節目組就是怎麼慘怎麼說,我真是超級討厭這種拿感情說事的。也讓我感覺有點道德綁架有沒有,大山裡的孩子也太聽話了點,城裡的也太蠻橫了吧,我理解有些東西要放大了播才有噱頭吸引人。更可怕的是接下來,越來越離譜。而且很顯然,這個節目已經成了某些人出道的渠道。我只想說,別禍害窮人家的孩子了,本來命運對他們已經很不公平的,就別再去撕開他們的傷疤,告訴他們她們有多慘別人有多好。那些再回到家裡的孩子,會不會被光鮮亮麗的城市生活所迷惑,去埋怨生命的不公平呢。給不到孩子想要的,那些父母會不會很痛苦呢。
別去打擾他們的生活了,生活本就不易,如果沒法幫助,就別去打擾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