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大会 第二季》是一部由李诞 / 池子 / 张绍刚执导,脱口秀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吐槽大会 第二季》观后感(一):张绍刚告诉你,《吐槽大会》的段子手是怎样炼成的
《吐槽大会》第二季在开播的一周前就开始预告了,搞得观众们抓耳挠腮、翘首期盼了好几天。本来,人们都打算在新一季的第一期节目中,能够得到不一样的惊喜。因为毕竟大家都等待了那么长的时间了嘛。但真正看过了之后,才发现水平好像都不如第一季了。除了张绍刚活成了段子手之外,其他的真就没什么惊喜了。
美国吐槽大会上的情形
在小编看来,如果水平跟第一季一模一样的话,那么节目就等于没有进步。不但没有进步,而且还大大退步了。这一期的嘉宾是不是都带着玻璃心来的,动不得了?带着玻璃心的话,你就没必要到《吐槽大会》上来了。既然来了,就要把自己的尺度开得大一些,不要怕被人揭短。请嘉宾们去看看正宗美国版的《吐槽大会》吧,节目嘉宾的尺度能吓死你。男性、女性、妇女、儿童、残疾人、zhong族、tong xing恋、zheng 治梗、cheng人梗等等统统都在节目的火力射程之内。
美国吐槽大会的尺度大开
这样大尺度的节目,如果被zhong国那些道xue家们看到的话,一定得大声疾呼、如丧㛈妣、被刨祖坟。就连赵本山的小品都要被他们定义成“讽刺残疾人”呢,更何况原版的《吐槽大会》了。唉!原本就应该尺度大开的《吐槽大会》,难不成到了国内之后,就必须要变得客客气气、假假惺惺、礼貌待人?难道伊能静就只有那么一个爱哭的槽点吗?难道胡可就只有那条冻带鱼的槽点吗?难道戴军被绑jia的槽点就不能深挖一下吗?那些见不得人的事儿,就不能拿出来分享一下吗?难怪豆瓣网友调侃说:“可能真的没钱吧,除了几个脱口秀演员讲的好一点,其他人既不出名又不搞笑。根本不是吐槽而是洗白。”
美国吐槽大会上的情形
吐槽的尺度,在节目一开始就应该打好底儿,不然在嘉宾的配合度上就会出现夹生饭,届时就会定法不是法,任何规则在嘉宾那里都形同虚设。最终,节目组还要掏着昂贵的通告费,同时节目还办不好,最终观众那边又都不满意。那就惨了。
一、编剧的笔力退步了
本主咖伊能静已经就位
观众们都知道,从《80后脱口秀》到《脱口秀大会》,再到《吐槽大会》第二季,节目背后有着强大的编剧团队。之前,他们给这些节目都立下过汗马功劳。但是吐槽的笔法应该是越来越老辣才对,可是这次写给嘉宾的那些稿件,小编用一句东北话概括一下:“回旋了。”当然,也不是全部一无是处,最起码胡可、戴军两人的段子还是比较不错的。
蔡国庆的吐槽的段子很水
伊能静、蔡国庆、吴宗宪三人的稿件,不但槽点很弱,而且包袱的质量也特别水。蔡国庆吐槽戴军在北京王府井穿艳服;吐槽吴宗宪时大喘气等,那些也叫包袱?我真是醉了。再一个就是主咖伊能静,她也是只有隔靴搔yang式的吐槽,而没有让人忍俊不禁的包袱。她吐槽蔡国庆的段子,奶嘴、绿衣服等,那也太小学sheng、太班委会了。还有就是吴宗宪的段子,我估计他根本就没有采用编剧所写的段子。行了,对于编剧们的吐槽就吐到这里吧。
二、李诞、池子、王思文的段子,有喜有忧
李诞在讲吐槽的段子
作为老段子手的李诞,小编一直都很喜欢他,从《80后脱口秀》到《吐槽大会》和《脱口秀大会》,小编也一直都追随他。但是,自打《脱口秀大会》之后,他段子的杀伤力就大不如从前了。这可能是跟他的作家情怀有关吧。所以,他总要在自己的段子中加入一些讽刺、思想、观点之类的东西,最终致使包袱的数量和质量大打折扣。这次他吐槽的段子,也同样是铺垫太长、包袱太少。整个段子中,只有两个包袱get到小编的笑点了,其他的全部垮掉。
池子还是一如既往地好
这次表现不错的依然是池子,这个哥们从来没让观众们失望过。有时他说话的声调、语气和态度本身就带有笑点、就是包袱。尽管,他也犯有铺垫过长的毛病,但是他的包袱都能够翻得透,抖得响。
王思文这期的段子没放开
王思文这次的准备好像不太充分,段子的时间过短了一些。但是她段子创作的风格与技法依然很明显,那就是铺垫特别简洁、精悍,通常都是三言两语就把包袱翻透了,并且一抖就响。但是她吐槽蔡国庆在《出彩中国人》的那个包袱好像没抖响。不过,她吐槽张绍刚断腿的包袱却把小编逗得忍不住笑了。
三、张绍纲如何炼成段子手的
张绍刚挥起斧子砍河神
节目开始时,张绍刚一出场时的那根拐棍儿还有他走路的姿态,这本身就是一个大包袱。这就是张绍刚的高明之处,这让小编想起了《脱口秀大会》时的ROCK了。还有那句“让棍站一会儿”就比较搞笑。别人吐槽时可能有事先写好的段子,但张绍刚我猜测他可能没有,他可能基本上都是现场抓哏。这就是他比李诞和池子他们厉害的地方吧。
张绍刚拄着拐棍出场
之前,他的主持脱口秀节目时,小编还感觉不到他语言中包袱的可笑,但是这一季的《吐槽大会》,他语言中的包袱质量,逐渐看涨。比如他吐槽伊能静年龄时那个SNH48的哏,就特别搞笑——她们靠的是人数,你靠的是岁数。还有就是张绍刚用伊能静爱哭来翻包袱,然后到李诞的开眼角上来抖包袱。这就是段子手们的惯常技法。当然,张绍刚这样的包袱还有好多,就不一一例举了。
张绍刚正在李诞身上找哏呢
别管怎么说,毕竟和李诞、池子、王建国等段子手合作那么长时间了,耳濡目染地也该差不多学会了吧。俗话说的好,背会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作诗。而且张绍刚的段子本领如果炼成了的话,那一定是相当高级的现挂本领。
《吐槽大会 第二季》观后感(二):《吐槽大会》第二季好尴尬,本该“洗白”主咖,结果嘉宾自洗?
吐槽大会第二季第二期如期播出,主咖papi酱(姜逸磊),吐槽嘉宾刘谦,叶璇,赵英俊,华少,王建国,还有节目组常驻李诞和池子。
第二期相比第一期,看点增加不少,笑料不断槽点有趣,但也同上一期一样,有些让人不尽兴。
往常吐槽大会都是请一位主咖,然后再请其圈内好友来对其吐槽,但是第二期略微有些不同,主咖是papi酱,但吐槽嘉宾与主咖并非都是朋友关系,而是与主咖“沾边”的明星。
如果非要说是朋友吐槽,称得上的可能只有赵英俊,他与papi酱近期合作一部电影,在这之中略有关系,而其余三位明星嘉宾,刘谦——papi酱和他“撞脸”,华少——papi酱视频的说话速度与之比肩,叶璇——“人格分裂”的绯闻与papi酱的视频风格相似。
如果说吐槽大会第二季是在为明星“洗白”,那第二季的第二期并不存在“洗白”的嫌疑。主咖papi酱其实可以被人吐槽的地方并不多,要说撞脸,她是“天然撞”自然脸;说撤资,她是被撤资 ;说为母校捐款为炒作,做好事被炒作,炒就炒了 毕竟是好事,没什么不能说的。
且papi酱自走红以来,就很受网友青睐,是网红界的一股清流,她也是以吐槽走红。她的视频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琐事拿上台面,语言犀利,见解深刻,可以说是单人mini版的吐槽大会。
建国的脱口秀风格一如既往的“稳扎稳打”,观众笑点和舞台节奏把握都很强,其他两位专业的脱口秀演员李诞和池子也同样是实力担当,段子好笑,吐槽有趣。
要洗白也应该是洗主咖,但第二期主咖没得洗就只能是嘉宾自洗。小编觉得,第二期中吐槽吐的最好的是王建国,主咖没槽点,枪口就只能指向别人,所以,王建国的吐槽枪口指向了支持人张绍刚,张绍刚自第一期以来拄拐上节目以来,就是自带槽点的发光体。
建国的脱口秀风格一如既往的“稳扎稳打”,观众笑点和舞台节奏把握都很强,其他两位专业的脱口秀演员李诞和池子也同样是实力担当,段子好笑,吐槽有趣。
华少,赵英俊两位嘉宾,不论是自我吐槽还是被他人吐,都没有像往期的嘉宾一样被吐槽绯闻啊或是热搜之类的关注点,而是只吐槽了他们自身的特点,如赵英俊的头发和长相,华少的口播语速。剩余两位嘉宾叶璇与刘谦,他们更多的是吐槽自己与papi酱的相似点,对自己的吐槽是平淡如水。
总体上来说,第二期的吐槽大会相比第一期很有笑料,说“洗白”有些牵强,更多的是段子,也更受观众喜欢。
《吐槽大会 第二季》观后感(三):第二期,papi酱是中戏研究生啊拜托!
看了@papi酱 当主咖的吐槽大会,讲的真心好。台风,段子,节奏感,即使没有变音器,仍然撑得住场子。讲罗辑思维那一块,看起来是结了梁子了吧,笑。
有些人总是会对成功者流露出非常丑陋的嘴脸,比如总说papi酱的爆红是偶然,没什么意思,热度会迅速降下来云云。
然而papi酱是正正经经的中戏研究生啊,她的同学什么的,理论上是可以成为更大众更赚钱的大明星的。她来拍视频做网红几乎相当于降维打击,做的好就红了,有什么接受不了的?
那些也想拍短视频的网红,能考得上中戏么?能考得上北电吗?
同类型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看不惯@袁立 出场费80万的,觉得明星的钱怎么那么好赚。那你也可以去考啊,你去考北电,考中戏,先考上再说,我都不要求你红。
确实会有一些人红了,赚钱了,是偶然事件。但大概率上来说,成功者多半都还是有实力又够努力的。
《吐槽大会 第二季》观后感(四):吐槽是门手艺
其实吧这一季第一期节目有些令人失望,每一个嘉宾被吐槽的点基本都是同一个,因此感觉看整期节目就像是看对于同一件事情有多少种叙述方法一样,颇为无聊。
不过这一期的主持人还是张绍刚,不过感觉张绍刚老师也没有上一季的那份功底。
还有头发都快没了的李诞,因为他是第一个上场的嘉宾,所以我还觉得挺好笑的,看得也很开心,不过再也看不到那一抹耀眼的粉红还挺可惜。
最后希望后面的节目可以越做越好。
《吐槽大会 第二季》观后感(五):为吐槽大会打电话啊打电话
历史是惊人的相似,就像吐槽大会第一季一样,第一期反响平平(当然不是说周杰那期 是改版之后的)接着第二期便一鸣惊人,当然papi酱这一期仍然无法超越曹云金那期,不过观众依然看到了自第二季开播以来吐槽大会的进步,不得不说第二季第一期让很多吐槽大会死忠粉大失所望,主咖无槽点,商业化严重,硬生生的广告多到惊人,每个嘉宾都只是上来尬几分钟段子应付了事,台下观众和其它嘉宾也是抱之以尬笑应付了事,不过papi酱这一期,吐槽大会又回到了它应有的水平,这一期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便是王建国和一不小心成为主咖的张绍刚的腿了。
王建国惊艳开场王建国怒怼张绍刚张绍刚怒王建国怒怼张绍刚的腿张绍刚又怒张绍刚愤怒还击王建国“挺大一坨”papi酱再次怒怼张绍刚的腿张绍刚怒不可遏张绍刚怒扔手牌一不小心变成主咖的张绍刚表示无奈:绍刚,吐槽大会不能没有你¯_(ツ)_/¯
可以说,吐槽大会应当是当今中国最火的综艺节目,同时在中国综艺史上这档节目的影响力也同样不容小觑。要知道,在中国和谐社会这个大环境下,人与人之间都以和为贵,人们往往对于他人的缺点及糗事以及自己所看不惯的事物表面不予置评,只能在心里或者背地里狠狠吐槽。而这档节目却一反常态,将这些看似见不得人的吐槽摆到了台面上并且发扬光大,一个人吐还不够,还要找来一群人吐,更何况这样的吐槽发生在公众人物之间。其实,这样的吐槽并不是坏事,并不是专门拿他人的软肋当作笑柄的恶毒之举。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有大大小小的槽点,就算是平日光鲜亮丽的明星和公众人物也同样如此,只有敢于正视自己的槽点,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吐槽它,才能看清真实的自己,一个别人眼中的自己。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往事中吸取教训,不断完善自己。其实这样的事在生活中很常见,我们经常会和朋友说起自己曾经的糗事或者黑历史,比如你会说“我小时候淘气经常被老师叫去罚站”,或者“当初我刚工作的时候笨手笨脚经常被上司骂的狗血喷头”,可能当时的你连想去shi的心都有了,而如今的你却可以把这些曾经不堪回首的往事当作茶余饭后的消遣谈资,并一笑置之,此时的你更多的是淡然与洒脱以及心智的逐渐成熟。就像这档节目的口号一样 “吐槽是门手艺,笑对需要勇气”。
从《十万个冷笑话》到《吐槽大会》,吐槽已俨然成为了一种潮流和趋势,象征着大众思想的解放和进步,言论自由是人人应当享有的权利,同样也是时代潮流所趋,在不超越道德界限的前提下,人人都应该拥有吐槽精神,学生可以吐槽老师,晚辈可以吐槽长辈,普通人可以吐槽明星,百姓可以吐槽统治者,吐槽才是推动人类和社会进步的第一生产力!
《吐槽大会 第二季》观后感(六):这哪里是「吐槽大会」,简直就是「尬聊」大会
去年,有一档脱口秀节目火了。
一经上线,它就凭借着毫无节操的大尺度话题,引爆了舆论。
内容之不健康,甚至被官方勒令整改。
节目重新上线之后,虽然少了许多爆点;
但是凭借质量颇高的段子,节目的收视率依然不断攀升。
收官时全网总播放量超过了14.5亿次。
就在前几天,这档节目再次回归我们的视线。
新一季的节目有了更多金主爸爸的支持,制作费用也变多了;
按理说它应该呈现出更好的效果。
可是两期看下来,它却让派爷大失所望。
估计不少婊婊都猜到了,派爷说的就是——
《吐槽大会 第二季》(2017)
和第一季一样,《吐槽大会》第二季依旧是以吐槽为主。
每期节目邀请一位黑点很多的公众人物作为主咖,让他们接受嘉宾们的diss;
最后主咖再回怼嘉宾。
每期评选出一个Talk King,作为全场最佳吐槽嘉宾。
这种节目模式,借鉴的是同名美式脱口秀节目《喜剧中心吐槽大会》。
从2003年开播至今,这档节目在十多年的时间里,吐槽过不少明星大腕。
像查理·辛、付兰兰、贾斯汀·比伯,都曾经作为主咖,被嘉宾们喷得狗血临头。
当时还没当上美国总统的川普,也曾经登上过这个舞台。
不知道那些吐槽过川普的人,现在心情如何
成熟的节目分级制,让这档成人向综艺的尺度,不是一般的大。
段子基本都是以屎尿屁、生殖器为主的下三路攻击;
偶尔根据主咖的绯闻,增加一些和嗑药、暴力等有关的少儿不宜话题。
脏话什么的,更是飙到满天飞。
不论是现场效果还是收视率来看,这档节目都都这不错的成绩。
而当它被移植到国内之后,节目组确实试着秉承美版大尺度的特色。
第一集雪姨的「飙车」,着实让派爷大呼惊讶。
可随之而来的,却是整改的消息。
阉割后的《吐槽大会》没有了荤段子,但是节目组却还是走心的。
请来的主咖们,要么槽点满满,比如和郭德纲闹掰的曹云金;
要么自带段子手技能,比如大张伟和薛之谦。
虽然第一季中,部分嘉宾和段子依然会让人感到尴尬;
但是考虑到尺度的限制,节目组呈现出的效果,足够让观众们表示满意。
豆瓣评分也稳定在了7.2分。
可是到了第二季,看过两期之后派爷觉得,节目有些变了味道。
首先是主咖的槽点变少了。
第二集的主咖是papi酱,基本就没什么槽点可怼。
不止一个吐槽嘉宾说,papi酱没什么可吐槽的。
于是,嘉宾们围绕papi酱的语速和2000万广告被撤回的事,开始了尬段子。
其他嘉宾也是如此。
说到蔡国庆,关注点总是绕不过去“365个祝福”;
说到赵英俊,永远都是长得像雪村和爆炸头的梗;
说到戴军,似乎大家只记得一首《阿莲》。
就算是有槽点的伊能静,大家也只是围绕她爱哭扮嫩圣母心diss;
而她和哈林婚姻的不愉快,大家都绝口不提。
一旦小心翼翼,互相客气,那么这档节目也就失去了它的核心价值。
《吐槽大会》就是要让每个参与其中的人,敢于直面自己的过往。
甚至将其拿出来进行调侃,这样观众看过之后,才会发自内心地“黑转粉”。
除此之外,节目的广告,也实在是太硬了。
每个嘉宾上场前,都会用金主爸爸赞助的手机;
打开另一个金主爸爸的视频APP,拍一段让人完全笑不出的小片。
不知道为何,这么生硬的植入方式,在各种综艺节目中越来越常见了;
而观众们的反感度,也会越来越强烈。
两期节目下来,插播广告和主持人废话的快进时间,就占去了一半。
嘉宾吐槽的内容,也就只剩下一半。
在这一半中,又有一多半的吐槽是极其尴尬的。
比如第一期中,只有第一个上场的李诞的表演是有笑点的。
他吐槽胡可的“冻带鱼”,以及伊能静的“我们不一样”,都有着不错的笑果。
可剩下的几段表演,派爷是一脸面无表情地看完全程,内心没有一丝波动。
第二集中,赵英俊和叶璇的吐槽,也都是些十分尴尬的老梗、老段子,让人笑不出来。
台上的人在尬段子,台下的人在尬笑,让这个节目都处于一种诡异的氛围中。
幸好,还是有那么几个人,把场子救回来了。
张绍刚在录节目前,不小心摔坏了腿,不得不拄着拐杖。
于是王建国就抓住张绍刚腿脚不好的点,一直围绕这个话题展开。
在吐槽每个嘉宾的同时,他不断把观众的注意力,引到张绍刚的腿。
通过重复,加强了喜剧效果。
后来出场的刘谦,没有紧抓一点不放,而是每个嘉宾都吐槽了一番。
不仅角度新颖,笑点十足;
而且多年的近景魔术舞台经验,让他在脱口秀的舞台上,同样有着足够强大的表现力。
节奏控制的十分得当,让每个包袱都能抖响。
最终,他也获得了第二集的Talk King。
而华少、papi酱等人,也有着精彩的表现,让派爷对这个节目又重新多了一些期待。
在中国做喜剧脱口秀节目,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它不仅需要优秀的表演者,更需要大量优秀的内容产出。
而一旦内容出现问题,青黄不接;
那么节目的质量会出现很明显的下降。
《吐槽大会》作为国内最火的一档喜剧综艺节目,它的存在不只是娱乐大众那么简单。
它所传达的,更是一种自嘲精神。
就像我们在嘲笑堂吉诃德的同时,也应该感到自嘲一样。
当明星们可以把那些不光彩的事情搬到台面上来,用最辛辣的语言进行讽刺;
那么作为普通人的我们,同样也可以用一种更加乐观的态度,面对我们生活中的糗事。
也正因如此,就算节目效果不尽如人意,派爷依然不愿意用最恶毒的语言,来否定《吐槽大会》。
毕竟,它并不是一档毫无价值的节目。
尽管前两期不尽如人意,但是派爷依然希望,接下来的几期节目,能够不再尴尬;
用最精彩的段子,狠狠地打派爷的脸。
《吐槽大会 第二季》观后感(七):《吐槽大会》里每个嘉宾在台上都是一出戏,但是他们依旧真实
娱乐圈这块是非地,各种事情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谁也说不清,自己饭的idol到底是啥样,没几个人敢说自己真知道。毕竟,明星们平日里会“卖人设”,上综艺又有可能遭遇所谓的“神剪刀手”,他们的真正的样子也就愈发无从得知了。
真实,是现在这个时代的人们最需要的东西,但是它又格外的稀缺。
不过,要说如今哪档节目够得上“真实”二字,小编觉得《吐槽大会》可以算一个。记得《吐槽大会》第一季的时候,四天点击量即破亿,最后以超过 15 亿的点击量收官,而12月10号在腾讯视频上线《吐槽大会》第二季,更是在两天内播放量就破亿。
究其原因,无非是《吐槽大会》刷新了大家对于喜剧脱口秀的概念。在这个习惯于“客气礼貌”、“恭维奉承”的社会上,大家第一次看到有一个节目敢公开“diss”明星,第一次看见明星们收起自己的“玻璃心”谈笑风生地回应那些黑历史。
尤其是,作为一档强调临场演出效果的美式喜剧脱口秀节目,《吐槽大会》有别于其他节目的最大特点就是——全程无NG、无中场休息,完全以准直播的方式进行现场录制。这也让节目的真实性更上一个台阶,不存在所谓的“剪刀手”,所见即事实。在如今这个连“真人秀”都不一定“真”的时代里,《吐槽大会》可以说是市场上一股难得的清流了。
吐槽是门手艺
不怕冒犯,嘉宾敢于吐槽
《吐槽大会》,其中关键的环节之一就是吐槽,一方面要深入的挖掘明星们的“黑历史” ,另一方面又要敢于diss这些所谓的“黑点”。
说实话,就拿《吐槽大会》第二季来说,小编很多时候都担心正在吐槽的嘉宾会被揍,因为他们实在是太犀利了。
比如曾经的综艺天王吴宗宪一而再、再而三的被吐槽曾经“破产、被告、隐婚生子、退出娱乐圈、与周杰伦不合”等事,这些点随便拎出来一个都是猛料。
伊能静更是被直指“P图、装嫩装可爱、爱哭、鸡汤圣母、姐弟恋不幸福、歌曲里面读错字”等,讲道理,别说是明星,哪怕是普通人听到这样的话估计都很难笑得出来。
很久没出现过的刘谦,(复出后第一部综艺就是《吐槽大会》,不得不说刘谦胆子真的大),被“讽刺”从春晚上消失后就再也没上过,从此成为“过气”魔术师,甚至连“年轻时进过传销”这种古早黑历史也被挖了出来。
就连集才华与美貌一身的顶级网络红人papi酱,看起来似乎没什么槽点,也被吐槽遭到罗辑思维撤资一事。
主持人张绍刚更是被diss得够呛,一个“腿受伤”的梗被cue了整场,更是被华少现场实力“抢饭碗”,导致在嘉宾席看到他的时候要不就是在”摔手卡”,要不就是被其他嘉宾按住说“算了算了”。
昨天播出的最新一期中,甚至连著名的钢琴王子郎朗都被吐槽了(节目组真厉害),本来是才华横溢天才的钢琴家,在《吐槽大会》上却被吐槽说像表情包,尤其是弹琴时的姿态就像在做足底按摩一样。
不过要说最惨的还是黄国伦,全场被嘉宾吐槽说“鸟巢演唱会没人去,到处送票,88低价票、亏了1000万血本无归”,听得小编都快心疼他了。
说实话,上《吐槽大会》的嘉宾心理承受能力挺强的,嘉宾也确实是敢说。不过呢,尽管吐槽是如此的犀利,但是无论是被吐槽的嘉宾还是看节目的观众,都不会有被冒犯的不适感,反而是觉得整场看下来笑个不停。这也是体现“吐槽是门手艺”的地方,通过段子化的演绎,让犀利的吐槽点变得易于接受了起来。
在一阵阵笑声之中,大家曾经疑惑的关于idol们的流言得到了解答,比如吴宗宪为什么和周杰伦不和、叶璇到底是不是真的被下了降头、papi酱为什么会被罗辑思维撤资、郎朗弹琴的姿势为什么如此特(销)别(魂)等等。
同时,大家也对明星们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发现了许多以往不曾了解的故事——原来“著名母亲”胡可小时候也被爸爸用冻带鱼打过,原来“娇滴滴的公主”伊能静曾经靠洗盘子给家里还了一千多万的债、原来“中国好舌头”华少直到12岁才能流畅的说话,原来黄国伦的鸟巢演唱会真的没有亏本......
可以说,《吐槽大会》虽然重点在吐槽,但从来不是为了吐槽而吐槽,而是试图让大家通过吐槽背后的小故事、通过每个嘉宾不同角度的解读,去看到一个不同于以往的多面立体的明星,而不是被人云亦云的谣言牵着鼻子走。
笑对需要勇气
直面黑点、明星释放自我
之前网络上曾经流行过一个词——人艰不拆,意思是说,人生已经经历过那么多艰难痛苦的事,有些事情就不要拆穿,不要一而再再而三的拿到台面上来说,因为每一次重提,都像是“二次伤害”。
这也是为什么《吐槽大会》会说,笑对需要勇气。承认挫折与失败太难了,比当初经历的时候还要难得多。就连鲁迅先生都说过,“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
这一点不仅适用于普通人,在名人们身上更是体现得尤为明显。以往明星们面对敏感问题,往往都采取不回答不理会或者是提了就生气、翻脸的这种态度面对,一旦有记者要提问,都得先筛选良久,过滤掉所谓的敏感问题才会接受采访。
但是在《吐槽大会》上,明星们面对这种直指自己“痛点”的吐槽,不仅不会生气,还会对真诚地给予回应,或者是优雅地进行反击,这是在别的节目上难得见到的事情。
吴宗宪面对与周杰伦的争议,他丝毫不躲不藏,直接承认当初他就是把周杰伦连同自己的公司“打包出售”了。
伊能静被各种争议、流言黑到体无完肤,但是她仍然乐观地告诉大家,她就是这样的“老少女”、“公主”伊能静,她可以直面争议,但对于那些无事生非的指责,她也可以回怼。
曾经火遍全国的刘谦直面自己如今“不火”的现实,在《吐槽大会》上凭借一番精彩的吐槽拿下当场Talk King,实力证明自己不仅魔术变得最好,脱口秀也不在话下。
还有谭维维,当年她的一首《谭某某》引起轩然大波,大家都说她在讽刺当年的超女冠军尚雯婕,说她不礼貌,而她在《吐槽大会》上也是给出了回应,这不过就是歌曲的艺术表达而已。
郎朗也是,面对各种diss他弹琴姿势的言论,他也没有拿出艺术家的架子,而是真诚又耐心地解释,其实是因为他小时候不太懂钢琴的时候喜欢用表情来体会音乐的情绪。
可以说,《吐槽大会》是把明星们的“黑历史”和流言集合在了一起,让他们当面集中回应。
有人会觉得,明星嘛,何必这样为难自己去《吐槽大会》“找骂”呢?何必要把自己以前不愿意面对的那一面赤裸裸的展现出来呢?好好的做一个光鲜亮丽的完美idol不是挺好的吗?
然而,这些名人们敢上《吐槽大会》恰恰就证明了,他们具有这样强大的心理承受能力,他们敢于直面人生的不如意,敢于去面对那些争议与质疑。这种拿得起放得下的积极人生态度也让大家知道,其实过往的困难真的没什么大不了。
同时,明星们也是借着《吐槽大会》这个平台去释放自我,去卸下平日里的各种防御来说说真正的心里话。面对恶意的抹黑与中伤的时候,他们也想要解释;面对网友、粉丝们铺面而来的各种“所谓的同情和惋惜”的时候,他们也想向大家证明,其实自己真的没有那么脆弱。
作为一个从《吐槽大会》第一季追到现在一期不落的忠实粉丝,小编觉得尽管《吐槽大会》还有一些小的缺点,比如偶尔一个梗容易说得太久之类的,但是整体来说瑕不掩瑜,它之所以能够这么火确实是有理由的。
一方面,《吐槽大会》打破了人们的刻板印象,通过吐槽的方式去展现明星们的另一面。这不仅让大家觉得十分搞笑,而且还让大家看到了明星们最真实的模样。在节目中大家发现,明星们也会吐槽会难过,也会生气想要回怼黑子,也有自己的缺点,也曾遭遇过失败和挫折。他们没有大家想象中那么光鲜亮丽,他们也只是普普通通的人。
另一方面,在《吐槽大会》的真实背后,体现的其实是当下最流行的生活态度。在这个生活压力日益增大的新时代里的年轻人,已经不再适合过于那种严肃的论调,也已经吃不下心灵鸡汤那一套了。大家现在需要的,反而是所谓的“毒鸡汤”、“丧文化”,是一种通过自嘲自黑来剖析自己、苦中作乐的生活态度。
小编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最大的勇敢,就是在看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仍然热爱生活。这或许也是《吐槽大会》更想传递给大家的东西——在看清生活的不如意和不美满之后,依然拥有笑对人生的勇气。
《吐槽大会 第二季》观后感(八):第二期真的比第一期好笑太多
第一期可谓笑点贫贫,让人失望,可到了第二期却让我笑到鹅声连连腹部酸痛,因此也让我少去了一次健身房锻炼。
第二期除了叶璇差一点外,其他都有笑点。
刘谦是意外惊喜(以前一度沉迷他的魔术表演),talk king实至名归,当然建国也非常不错,他两谁拿都可以。
池子这一季感觉收敛了很多,没以前吐槽的那么狠了。
张绍刚的腿这个梗用的很好,小胖子也配合的不错。其实这节目主持已经非张绍刚莫属了,不管是舞台节奏掌控,还是吐槽嘉宾,他都做的非常好,而且有时他的笑点比嘉宾都多(第一期),如果真换了张绍刚,也许这节目就少了许多味道了。
李诞是吐前暖身的。而这两期他都在不要脸的宣传自己的新书,当然书我买了,也快看完了,还不错。至于具体如何,等看完了再写。
最后不得不说,papi酱是自第一季以来到目前为止我认为是最好笑的嘉宾吐槽。有好几个点我都笑的不行。她以前做的搞笑视频我也非常喜欢,可没想到做着做着都坐到了《吐槽大会》当主咖了,哈哈,也算是一段励志故事吧。
而这一期的彩蛋也非常不错,希望后面能继续保持这个水准,等看完了,看看整体如何,再来把评分改改。
《吐槽大会 第二季》观后感(九):他一手把周杰伦捧红 小S是他的小跟班,如今却在内地综艺做副咖
最近刷微博看见周杰伦为女儿找贵族学校的事上热搜了,突然有些恍惚,那个陪伴大家青春的周董,如今孩子都已经可以去打酱油了。
不过呢,说到周杰伦,万千粉丝都得感谢一个人——吴宗宪,当年若不是吴宗宪慧眼识英雄,发掘了当时只是伴奏小弟的周杰伦,也许华语乐坛就少了一个天王级的人物。
说起吴宗宪,大家有没有发现,当年叱咤台湾荧屏的综艺天王,如今能在内地综艺节目里看见的次数越来越少了。
还好,最近小编又在昨天播出的《吐槽大会》第二季第一期中看见他了。不过可惜的是,他在节目中只是担任了一个副咖的角色。相信不止是小编,大家应该都挺惊讶的,也有些难过和心酸,难道陪伴大家长大的童年偶像真的没落了吗?
可以毫不谦虚的说,当年吴宗宪的综艺节目影响了内地一大批八零后的年轻人,陪伴了大家度过学生时期的一个又一个的寒暑假,还影响到了很多其他的节目主持人,比如大小s、欧弟、沈南等等。这次在《吐槽大会》上,胡可、李诞也都说他是自己的偶像。
1980年,他以歌手身份参加《五灯奖》正式出道,之后就打开了他的综艺生涯,也意味着台湾综艺界产生了一个综艺天才。
之后,他陆续参加了许多综艺节目,在《笑星撞地球2:战神传说》任外景主持人,成为《超级星期天》节目固定班底, 而后又成为《天天乐翻天》节目主持人,逐渐打开了知名度。
1996年,他正式加入《我猜我猜我猜猜猜》主持群,凭借搞笑无厘头的主持风格收获了无数观众的喜爱,顺利打开了自己的天下,成为了电视综艺节目主持人中最耀眼的一颗明星。
当年他一起主持这个节目的有风靡台湾的大小s姐妹、搞怪天后阿雅、杨丞琳等。
在吴宗宪入主《我猜我猜我猜猜猜》之后,节目形态变得更为年轻化,节目单元相当丰富,尤其以《真的假不了》、《人不可貌相》这两个单元最让人津津乐道,收视率也是节节攀升,造就了《我猜我猜我猜猜猜》这个节目巅峰。
这个节目也成为了台湾影响力最大的综艺节目,引得许多综艺节目争相效仿。尤其是,节目中《人不可貌相》这个单元更是捧红了现今许多知名艺人,林依晨、明道、吴佩慈、Hebe、安钧灿、安心亚等等,堪称是另类的演艺圈摇篮,许多艺人甚至以上过《我猜》为傲。
2000年,吴宗宪凭借691.5小时的录影时间,约1.38亿新台币的收入,稳坐台湾当红主持人第一位,成为了台湾综艺黄金时代最具代表性的主持人之一,与张菲、胡瓜、张小燕,并称为台湾综艺界“三王一后”。
之后,吴宗宪连续三年入围台湾电视金钟奖最佳综艺节目主持人,并在2008年,也就是他入行20年之时,凭借着《我猜我猜我猜猜猜》最终夺魁,获得最佳主持人头衔。
除了《我猜》这档经典节目,他还主持了《周日八点党》、《天才向前冲》、《周六响叮当》、《百战大胜利》、《王牌大明星》、《综艺大热门》、《两天一夜》等节目,只要有他的节目都是笑料倍出。
大家在看吴宗宪主持的节目时,总会有这样一种感觉,这个主持人好像永远有说不完的段子和梗,反应又快,不管别人说了什么他都可以完美的接上,有他的节目氛围都很轻松搞笑,永远都不会冷场。一旦他抛出的梗三秒钟没有人接话,他必然会搭过来自己讲,滔滔不绝,其反应之机智、语言之丰富,让人感叹他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料。
更厉害的是,一直以来节目的主持人都是需要对台本、提前想好很多梗和段子,但是他不一样,许多经典的段子都是他在即兴的情况下蹦出来的。据说,他上台前从来不re词、从来不准备,可上了台就能呈现最好的状态、最多的笑果。在那个没有网络的时代,他就是最强的时代段子手,哪怕是带颜色的段子,他把握的也是恰到好处,如今的老司机在当年的他面前,简直不堪一提。
当时台湾一直有这样的的评价,“台湾一共有两种主持人,一种是吴宗宪,一种是其他”,足以见其在台湾综艺界的地位。
只可惜后来的故事,有些让人唏嘘。台湾综艺市场在政策影响下全面开放,制作单位蜂拥而至摊薄了制作资本,加上节目套路陈旧,台综的制作水平下降,伴随着收视群体的分化,使得台湾本土综艺节目式微。吴宗宪在转向内地发展了一段时间后,综艺事业也开始走下坡路。
如今他在《吐槽大会》中成为了所谓的副咖,许多人觉得惋惜、心酸,然而看了《吐槽大会》第二季第一期的节目之后,其实宪哥本人并没有这么悲观,他还是原来那个会发光的综艺天王吴宗宪。
轮到宪哥吐槽的时候,他真是段子随口就来,个个精辟到位。比如把女人比做红酒,正当大家以为他要说好话时,一句“伊能静每年都有不一样的玻尿酸味”引得全场大笑。
还有“李诞为什么身价越来越高”的神解释,保管你们猜不到,因为.......算了,你们还是自己去节目中找答案吧。
不过话说回来,宪哥这次也被吐槽得很厉害,嘉宾们每句话都在往宪哥的“伤口”上戳。
比如,戴军在节目中调侃他说,宪哥出门都得先翻十几份报纸,看看各大版面有没有他的消息才敢出门,暗指宪哥之前隐婚、破产、被告的事件。
李诞更是嘴下不留情,直指当年宪哥宣布退出娱乐圈全心经营LED灯事业的事情,大家都知道,没多久宪哥就被爆出投资失败,转而复出。
当然,大家最关注的宪哥和周杰伦的关系的话题也有被提到,当年周杰伦在颁奖典礼时说“没有吴宗宪就没有周杰伦”,然而多年后他的婚礼却没有邀请当年的伯乐,两人之间的恩怨至今是娱乐圈的悬案。
说真的,这些话题可以说是很犀利了,随便一个都是让人好奇万分且让当事人难以接招,宪哥都直呼《吐槽大会》真的很恐怖。
不过,宪哥不愧是宪哥,面对这些敏感犀利的问题,他还是选择了坦荡的面对,还把大家逗得够乐。
对于开公司破产等事情,他直接用戴军的人生经历来给了大家一个回应,歌手、主持人、商人,这几个身份他都有经历过,曾经其中一个身份的失败其实不算什么。
他还打趣说,最近自己吸尘器的生意做得特别好,连马云都十分看好,还把“人仰马翻”这个成语来了一个另类的解释,这段子还真是说来就来啊。
和周杰伦的关系的话题他也是坦然面对,直接把当年的事情始末说了出来,娱乐圈的悬案终于得到官方解答了。宪哥这样坦荡的直面过去的勇气小编真的是服气的。
说真的,看完这期节目小遍真的觉得赚翻了,一是get了很多猛料,二是觉得宪哥在节目中表现出的“直面过去、笑对人生”的态度也让大家对挫折有了新的定义——过往的困难从来不是生命中不可卸下的包袱,它本来就是多味人生的一部分,与其逃避,不如笑着面对它、战胜它。
在最近大火的综艺《演员的诞生》中,章子怡什么都敢说、不看人气只看演技的点评圈了一大拨粉,大家纷纷感叹章子怡活得真实自在。其实《吐槽大会》这个节目何尝不是如此,嘉宾们敢于吐槽,再敏感的话题也敢拿到台面上来说,比如大家对宪哥犀利的发问。而被吐槽的嘉宾也不会因此气急败坏,而是真诚真实的来回应和面对,正如今天直面自己过去的宪哥。
有人说《吐槽大会》是一个“把名人拉下神坛”的节目,小编恰恰觉得它不是把名人拉下了神坛,而是让观众看见了明星们最真实的自我,让他们也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就像这一期节目中,大家看见了那个最真实的宪哥,当我们还在自顾自的为童年偶像的没落而叹息的时候,未曾想到他其实早已笑对这一切。
《吐槽大会》的口号是“吐槽是门手艺,笑对需要勇气”,这句话其实和宪哥本人十分契合,或许这也是他加入《吐槽大会》的原因之一。前半段很像宪哥的主持风格,随性敢说,直言直语却又能适当的把握尺度;后半段则是说宪哥的人生态度,即使他事业历经起伏,即使有过不那么光鲜美好的过去,他也没有自怨自艾或者从此闭口不提,而是直视过去,笑对人生,这其实是比经历挫折更需要勇气的事情。
不过话说回来,对于宪哥这样的人来说,不存在什么过气不过气的说法,他本身就是一个经典,是综艺界的传奇。我们叹惋于他当年的辉煌不再,纠结于他是主咖还是副咖,但却忽略了他即使在最巅峰的时期也主动去做过那些传统意义上B咖才会做的事情。
例如,有一期《我猜》中的《真的假不了》环节,所有嘉宾都选择了2号,吴宗宪立马就调侃说:“2号呢,非常特别!因为它是数字中最谦卑的一个!因为啊,它永远都是跪着的。”然后,他就这样跪了下去。
对于他来说,身处哪个位置不是最重要的,给大家带来欢乐和笑声才是最重要的。正如台湾的综艺元老康康对宪哥的评价:"一个主持人到了一定的地位,就会开始自持身份,不再做那些搞怪卖傻的事情。但宪哥不一样,虽然已是天王,但还是经常在做些B咖的事情,逗人发笑。可以说,宪哥是个为娱乐大众而生的人。"
一句话,看了宪哥那么多年的免费节目,被他“娱乐”了这么多年,如今他的新节目《吐槽大会》大家怎么着也得去腾讯视频支持一下吧。
《吐槽大会 第二季》观后感(十):《吐槽大会》第二季开场,伊能静:凭什么你怼我,我不能怼你!
《吐槽大会》第二季12月10号播出第一期,主持人还是的张绍刚,还是自带“槽点”出场。第二季沿用第一季的模式,一位主咖,被嘉宾轮番吐槽,用段子讲故事。第一期的主咖是伊能静,吐槽嘉宾有李诞、戴军、斯文、胡可、蔡国庆、池子、吴宗宪。
李诞、池子、思文是专业的脱口秀演员,相比其他吐槽嘉宾来说,吐槽水平应该是更高一些,笑点也更有水平,但是从第一期的反映来看,有些不尽人意。李诞作为策划人兼吐槽嘉宾,能力是显而易见的,对每一位嘉宾的吐槽能抓到精髓的槽点,笑料不断。
池子被称为脱口秀界的Super Star,吐槽带有年轻人的视点。他的段子能让观众明显感受出杜撰的内容,但内容不会被人反感。他把有槽点的内容编成观众易于接受且乐于接受的段子,段子之间转换衔接流畅。
思文的脱口秀风格一如既往的犀利、深刻,以“自黑”开场,吐槽自己的同时顺带嘉宾,但是在吐槽吴宗宪时过于收敛,开场带过之后再无对其吐槽。
剩余几位吐槽嘉宾:戴军、吴宗宪、胡可、蔡国庆,作为主咖伊能静的好友来参加节目吐槽伊能静。蔡国庆不但吐槽主咖和其他嘉宾,而且连带自己也不放过,“三百六十五个祝福”的梗不仅他谈还自损。吴宗宪以自己的往事和与他人的交情实际作为段子,坦然讲出。
最后,主咖伊能静,伊能静一直以来都是很有争议的明星,不论是她的经历、婚姻、性格还是相貌,多少都受到过言语攻击,可谓是“行走的槽点”。她对嘉宾们的吐槽分寸,都是前面的嘉宾们将讲过的点。她在对自己的吐槽上很大方,不仅奉献自己,还带出一些正能量的东西,让观众对她有更新的认识。在最后她的那句“既然我不评价你,为什么你可以不认识我的时候,就随便评价我,在我身上施以语言的暴力……为什么你可以怼我,而我不能怼你,这是什么道理”,很符合她的性格。
不知道是因为首期的原因,还是嘉宾的缘故,《吐槽大会》第二季第一期总体给人一种不如第一季的感觉,槽点不够深,吐槽力度不够,笑点不多还没有新意,语言也不够犀利,不能让观众尽兴。但是值得肯定的是节目比起上一季有所创新,比如每一位嘉宾上场前的嘉宾身份“预告”,颇具新意很搞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