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滴血4》是一部由西尔维斯特·史泰龙执导,西尔维斯特·史泰龙 / 朱莉·本茨 / 马修·马斯登主演的一部动作 / 惊悚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第一滴血4》观后感(一):回家的路如此漫長-第一滴血4
當片尾的藍波終於回到家鄉時,主題曲It’s a long road緩緩響起,看著藍波在畫面中不斷的向前走而逐漸變為一個小點,坐在一旁的J告訴我,他很感動。我只是想著,回家的路如此漫長,心生倦意與終於回歸故鄉的藍波,或許也代表了史特龍的心情。
老實說,我對於史特龍這個人實在一點印象或好感都沒有,他那有點歪斜的嘴及不夠端正的五官,常常讓我一看到他的電影就想轉台,就算克制住衝動,我也會因他那明明少的可憐的台詞,卻彷彿含著滷蛋說話般再度不耐。所以,第一滴血的前三集,我幾乎沒看過。
相較於我的興趣缺缺,身邊的男性朋友倒是興致勃勃的說他們要看「老男人的最後一滴」。老實說,對於這樣的話語,我也不知道究竟是戲謔成分居多還是佩服。一位將近五十的朋友說:「如果我六十歲時,還有他那樣的身材就好了。」的確,除去史特龍那早已鬆垮的嘴角不說,他的身材,大概是本片少數引入注目的焦點之一吧!
關於電影的情節,我想很多人都提過了,所以我也不在此多加敘述。只是,我不知道這樣一部片到底稱不稱得上好看,簡單且容易猜出的故事情節、血腥且碎肉亂噴的戰爭畫面,這究竟是反戰抑或是頌揚戰爭的美好?
整部片,除了真實的令我顫慄以外,似乎在找不出太多的感動,而藍波的內心戲確實也沒有勾起我太多的情感波動,或許是因為我沒有看過前幾集,自然不能理解他內心的掙扎與痛苦。
很多時候,我們想要改變自己,卻往往在某一霎那發現原本的真我。藍波也是這樣,他躲在緬甸那麼久,卻為了一句話改變自己,或許,這本來就是他的宿命,也或許是老天的安排,若沒有經歷這件事,我想,他該是會在緬甸老死吧!
若要說這部片有任何震撼到我的地方,我想就是那位女主角的男友(原諒我忘了他的名字)。從一開始嚴厲譴責藍波的暴力行為到最後,他自己為了生存而拿起一旁的大石頭,將緬甸軍活活打死,最後再帶著惶恐與不可置信的表情離開。他那掙扎與痛苦的表情,恐怕算是本片演技最好的一處了。
有時候,我們以為錯的事情,在某些時候,竟會成為救自己一命的行為。我問著自己,當殺人與被殺這樣兩難的選擇出現在我面前時,我應該會如同他一樣,拋棄自己堅守的信念吧!這很諷刺,你以為錯的事情,卻在最後關頭救了自己。儘管這是一部譴責緬甸軍殘暴無人性的作品,但卻極為諷刺的選擇了以暴制暴的行為。
或許,我們都在尋找一條路,一條自己堅守的原則。卻不知道,這樣的信念,往往在一瞬間就得以毀滅。
《第一滴血4》观后感(二):兰博终于回家了……
史泰龙老了……60岁的人了,深陷的眼眶,密布的皱纹,脸发福的都快和脖子连在一起了……
第一眼看到的时候,差点哭出来……
曾经奉若神明的偶像啊……相比州长的硬派,兰博和洛基这两个角色更让人感受到一种悲剧色彩,我想这和史哥那双忧郁的蓝眼睛是分不开的……
兰博是一个杀人机器,战场注定是他的归宿,他表现出来的那与世无争的态度实在是迷人……尤其是在第一滴血第一集里饰演的那个与安定祥和的美国社会格格不入的退伍军人,片尾跪在上校面前像个孩子一样痛哭,我觉得这才是真正的兰博……
片尾,兰博终于回家了,又回到了大洋彼岸的土地上,从这点意义上来说,兰博4算是个好结尾。
史大哥安度晚年,您那张光着膀子、挽着头带、手里端着榴弹发射器的形象,永远留在我们心中……
《第一滴血4》观后感(三):王者归来——西尔维斯特*史泰龙的铁血回归
凌晨三点多钟开始看《第四滴血》。之前犹豫了好长时间看还是不看,不看吧忍不住好奇,史大叔好不容易出来一部延续经典的力作怎么也得给点面子,看吧,就怕再也不想看。正犹豫着电脑已经下完了,看看还是碟版,就看吧。这年头连DJ都在网上下了。
这应该算是一部外传或者是补记前传?反正是兰博是越战,剩下的就靠编了,操作这种大腕的商业巨片还是有很多技巧和市场的潜规则在里面的,这位导演应该深谙此道,就是他本人。
影片的开始把兰博表现成一个低调生活的落难英雄,准确点说应该叫——大隐隐于市。因为虽然在讨生活,可是那身手那劲头可不是等闲之辈哟,剩下的就是等待一个契机让英雄出山了,还好没让观众等太长时间,经过一点小曲折故事总算展开了,当然也少不了一个金发美女的出现,我一边欣赏着这美女一面猜测着她和兰博可能会发生的故事。史泰龙老了。虽然身姿依旧伟岸可是面孔抵挡不了岁月的刀,松弛的面颊和眼皮让人想起了刘德华和成龙,额头上的抬头纹在某些特写镜头里是那么的清晰,所以他还是用各种款式的头带遮住了额头,口齿还是那么不清楚,只有眼神还是那样坚定执着以及那分不清是表演还是与生俱来的冷峻。
再有点失去耐心的时候终于出手了。干净利落。对敌人的观察,时机的掌握,出手的果断以及所展现出来的身手都很清晰的表现出兰博的一切过往,虽然短暂可是面面俱到,赞一个。不过画面比以往来说血腥了不少但是尺寸拿捏的还不错没给人造成反感。影片最开始剪进了大段的记实资料,着意渲染了战争之下人民的惨痛和悲伤,这为后来影片中出现的大量的反暴力提供了情感的认同。
之后按照大家的预想该出事的都出事了,只是画面的震撼力有点超出了预想,十分残酷。可是我们都相信真实的战争就是这样的,真实的东西往往就是最有力量的。不知道龙哥这么做是出于什么样的考虑,在残酷和血腥上面施以浓墨重彩,本来我是打算看着电影入睡的,可是看着漫天的血肉横飞是不可能睡着了,连一点困意都没有,贼啦精神。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这边事实在继续,那厢龙哥还在是不是陷入到往事的冲击里,惨痛不能自拔,又从一个方向论证了——这残酷的战争啊。
又出现了一位端着架子降落的爷,以表示事态的严重,这回龙哥没有推脱,因为再推脱观众就受不了了。还适时出现了一小队帮手,这类帮手都有类似的特征:良莠不齐但是有情有义,优点突出缺点也突出,混合了各种经历和性格,但是都有着过得一天算捡着的狂躁和悲凉。
龙哥还是真人不露相的冷酷着,让那帮人去发泄所有的不满。终于好坏狭路相逢,看着暴行一幕幕上演,气氛也被渲染到极致,一触即发。在引信拉开的瞬间,兰博如神兵天降一般挟风雷之势箭不虚发,连珠介的箭矢流星般的直奔狂敌,势如破竹。整个桥段极具质感,冷兵器成了战场之王,摧枯拉朽的攻击令兰博的本就英伟的身姿画上了王者的光环——杀戮的王者。转瞬间战斗结束,待那边雇佣兵们回过神来,忙不迭的冒出一句:“你是谁?”
开了杀戒就如同出笼的猎豹斗场的公牛,不死不休。接下来是一场营救的戏,滂沱的大雨和浓重的黑夜把气氛渲染了个十足,几个人幽灵一样的穿梭着,如同伺机的捕手屠杀前的舞蹈,说道这里不得不提一提影片的剪接,不知道剪接是不是龙哥自己,那样的话我对他的崇敬可多过他在表演上的,从一开始感觉到剪接极为出色,如同兰博的身手一样干净利落,但是张力十足,把影片的节奏控制的十分到位,几组蒙太奇下来使得血腥味如同潮涌般弥漫,依旧是双线并行,但是对观众情绪的调动以及影片本身的戏剧张力把握得炉火纯青,不输于《无间道》里面的那场黑白卧底首次交锋。战斗一旦打响就不会停止,直到有一方胜利,就是这么残酷。各个角色各行其是,相同的是那般的残忍铁血。层次渐进的音乐配合着流畅凌厉的剪接还有时远时近雨声把这个夜晚渲染得无比惊魂夺魄。随着瞄准镜盖子“啪”的一声落下,音乐戛然而止,一切结束了。一段足以载入教科书的桥段。
这段战斗也为最后的大战奏响了序曲,终于正面相对了。追击与逃逸都在忙碌中有条不紊的进行着,毕竟是势单力薄再加上队伍分散,终于不能再逃了,我们最期盼的一刻也水到渠成的到来了,那是兰博一个人的时刻,当他如天神一般出现在那个士兵身后的时候,我看到那个兰博回来了,一个天生的战士。一个喷薄的砍头是他射出的第一支仇恨之箭。大口径的机关炮吐着疯狂的火焰,如果上帝没有雷电也会弄一挺这家伙的。看着不成比例的对峙,却在火力上形成了反比,屠杀一样的战斗,再加上狙击手和被解救的哥几个推波助澜达到了整部影片的最高潮,可是我却只看到屠杀而没有正邪之分,只要有战争就没有真正的胜利者。再加上后来到来的游击队使得后来的一切都成了表演,尤其是与小火轮对射的场面更令人血脉贲张。火箭筒带着流星样的光芒,为整场战斗画上了华丽的句点。他躲在树后让那个被观众恨透的小头目依靠着自己奔跑的惯性把陡然伸出的刀锋送进了自己的身体,他是杀人的大师,不会浪费一丁点的力气。这是我倒是想起一句成语——守株待兔。
看着胜利后劫后余生的人们,兰博只是远远的站在山岗上,他是懂得战争的沉重的。那一刻他深深叹了口气,眼神中的悲天悯人愣是赶上了濮存昕,(:-))他不会为了胜利甚至杀戮而获得单纯的快乐。但是也只有这样的人在战场上才最冷血,他失去了怜悯。
影片的最后笔锋一转,一段温馨的吉他带出了一个典型的美国乡村的风景,把刚才的沉郁和惨烈一扫而空,也让我有点没回过神来,看着龙哥一身休闲打扮眼神平和的走在乡间的公路上,我差点以为是另一部温情的家庭伦理片的开始,难不成第五滴血要换这个路数?看着车子上漆的“兰博”字样,庆幸父亲还活着,和他背包上的“兰博”一起说着——回家了。
《第一滴血4》观后感(四):永远的rambo
比起施瓦辛格,我更喜欢史泰龙,平心讲呢,施瓦辛格的片好象更好看一些,科幻啊,特技啊多一些。但就演员而言,史泰龙身上有种天生的忧郁气质,唉,一个忧郁的动作英雄,可惜现在脸发福了,原来那张瘦长的侧面像月亮一样脸,配合阴郁的眼神,真是太酷了。
rambo4,不可否认这片里面英雄是老了,动作大大地减少了,最后只能靠狂刷机关枪了,但这片的真实血腥程度大大地弥补了这一不足。 可惜感觉片长稍短了些,再加个二十分钟的,情节再饱满些就算是完美收宫了。
看着重狙暴头啊,一枪穿俩啊,地雷炸飞腿啊,真是。。。。
给那些看惯那种打不死的硬汉的人,上一堂比较真实的课,什么AK近距离打中腿,或者身体还能没死,继续捂着枪眼走路,那都是扯,真实的是,子弹在空中是旋转的。近距离击中人体,不会只是个眼,会在内部造成巨大伤害。也让大家真实地认识到战争的可怕。给打小有战斗英雄情节的人清醒一下,战争,英雄,从来不是什么像童话光荣美好的事,那是充满了杀戳,死亡,痛苦,内心挣扎m残破的躯体,。。。。
《第一滴血4》观后感(五):等待第很多滴血
前三滴血都快远去的时候,第四滴血来了。一个小时二十分钟。小学时候两节课的时间,不占用课间休息就能看完。
兰博还是那么厉害,杀人如呼吸。而且里面还说了一句深刻的话,听起来是live nothing ,die something。这个和当年毛主席讲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结构相似,含义近似。可见英雄所见都差不多。
概括一下这个电影的内容,就是兰博又杀人如呼吸了。当然杀的都是坏人————英雄永远都是杀坏人的。
当然看这个故事的时候你也不会觉得这个电影很无趣————如果你明知道这个电影是史泰龙演的还来看的话。这种类型的电影还将长期的定时的不定时的在电影院占领一个档期或者在碟摊上占领一个位置或者在BT上占领一个页面。而且只要出,就一定有人看。以暴制暴的题材,永远都不会过时,它撩拨的,就是埋在俺们心里的一颗被压抑的种子。
《第一滴血4》观后感(六):《第一滴血4》:Rambo大战缅甸国军
版权声明:转载时请以超链接形式标明文章原始出处和作者信息及本声明
rambo_xlg
终于看到了《第一滴血》系列的第四部,这是拍摄年代距今最近的一部。可以感受一下现代电影技术了。
对于这种类型片的情节,我实在无话可说,固定的套路,固定的模式,本片也是如此。第一部Rambo大战美国国民军与警察,第二部Rambo大战越南兵,第三部Rambo大战苏军,这一部Rambo又回到了中南半岛——Rambo大战缅甸国军。Rambo系列电影就是Rambo杀人的电影,除了第一部在美国本土之外,全部都在亚洲,都在那些不稳定的国家。我曾经想,如果世界和平,好莱坞这种类型的电影是不是就拍不下去了?少了战乱的国家,Rambo也该休息了。说回电影本身,这一次Rambo是与一帮雇佣军去解救一个宗教救援队,Rambo这个杀人机器自然所向披靡,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很简单的情节。
这部电影是续作的续作,彻头彻尾的商业片,它只要“好看”就足够了,不需要有多深刻的内涵,这方面本片也做得相当到位。时长90分钟的电影,战斗场景接近60分钟,而且都是紧张刺激的枪战、肉搏戏,看得很过瘾。尤其是片尾那段大规模的枪战,画面里血肉模湖,四肢飞溅,使得做在电脑前的我完全沉浸在这些镜头中。这个场景的音效也特别出色,枪击的声音从我的音箱中轰轰而出,我仿佛也置身于其中。动作片就该如此,把各种战斗场景的戏份做足,观众自然买账。本片是《第一滴血》系列里,战斗场景最好看的一部,完全超越第三部里的直升机撞坦克。
除去火爆刺激的战斗之外,本片就没有什么亮点了。角色塑造方面是脸谱化,有爱心的宗教人士,一切向钱看的雇佣兵,以及一成不变的战斗机器——Rambo。不过也不能说Rambo一成不变,他还是有些变化,他终于想家了,想重新融入社会。这一部,也是《第一滴血》系列的最后一部了吧。
ylvester Stallone的电影在演员表演方面,总是给人中规中矩的感觉,不提也罢。值得一提的只有那位女主角 Julie Benz的美貌。她的影视作品看过不少,可是都不怎么出名,她也没有真正的红过。好莱坞的美女演员太多了,想出人头地真的不容易。
总体来说,一部好看的爆米花电影,虽然看过就忘,但是看的过程很开心。
序列:0349
Rambo.2008.BDRip.X264.iNT-NewMov
2011-05-17
《第一滴血4》观后感(七):孤胆侠不在孤单
亏于电影技术的进步,4带给我们视觉上的冲击是前三部第一滴血无法比拟的,战争的场面更加真实,血肉横飞就象身历其境一般,图象的效果也更为清晰。
亏于史泰龙已略显老态,虽然他依然身手矫健,枪法和格斗技巧依然简练有效,还有那张弓依然章显着无以伦比的霸气,但这次好像他也无法干掉这么多的噬血魔,在“战友”的帮助下,还是完成了那个遗留的“任务”。
亏于美女说服了兰博,他才能摆脱前三次给他留下的无法摸去的精神痛苦--士兵就是国家杀手,他终于离开了丛林回到了美国的家中。
亏于残酷的战争,医生才能学会不是所有杀戮都是错误的,我们某个时候必须用杀戮去终结杀戮。
亏于第一滴血4,我又多了部珍藏的电影......
《第一滴血4》观后感(八):【电影】《第一滴血4》(Rambo)- 使命的召唤
《第一滴血4》这片子真TMD爽啊,看的我爽歪歪了,最后那一场丛林混战我一口气反复看了三遍,过足了眼瘾,兰博太老卵了。
史泰龙虽然已经很老了,不过依旧老当益壮,神采奕奕,看起来还是那么的有腔调,沧桑的形象更是展现出了历经风雨后的成熟稳重。(我个人感觉史泰龙要比施瓦辛格来的有腔调)
影片简短紧凑,没有复杂的故事情节,精彩的小高潮不断。开头那段介绍缅甸暴乱的画面像是真实的纪录片。
故事的起因是由于一群比较脑残的人,自认为是宣扬人道主义的救世主,带着药品和食物等救助品给难民提供救助,思想是崇高的,不过这群人傻就傻在没有任何武装,还硬是要深入战火纷飞的缅甸。难道他们不知道缅甸那里的土将军可没有什么人道可言。
由于泰国通往缅甸的道路上布满了地雷,所以只能从水路走,他们找了熟悉这条水路的兰博做向导。此时的兰博已经隐居在泰国的一个小村子里面,每天悠闲自得的在丛林里面开着小船,靠抓捕毒蛇和捕鱼维持生计,孤独的过着简单安逸的日子(貌似英雄人物都喜欢隐居山林),兰博也似乎已经找到自己的归宿,无论什么事情都好像和他没太大关系了。
不过英雄的生活注定了是不会平凡的。兰博拒绝了救助队的请求,还好心将他们劝退,最后一个叫Sarah的死脑筋女人死缠烂打的说服了兰博(英雄难过美人关啊……)。
救助队进入缅甸的村庄给克伦邦人提供帮助时,缅甸人杀了进来,一场残酷的虐杀开始了,炮弹到处乱炸,无辜的村民被炸成了肉块,手脚满天飞。除了极少数的人被抓回去之外,其他的都被残忍的杀害了,看到那个灭绝人性的残酷虐杀场面,心中冒起一股无名之火。
差不多两个星期之后,救助队没有回来,大使馆派了几名雇佣兵进入缅甸解救人质。雇佣兵和兰博深入缅甸人的军营解救人质那段也让人神经紧张(兰博也已经非昔日所向无敌的“一人军队”了,终于也需要靠“外援了)。重狙的威力真牛逼,击中头部之后,直接整个脑袋就爆了,人也飞出很远,很真实,不像天朝的士兵被枪击中要害后还能活蹦乱跳的。
最精彩的部分就是最后那场丛林野战了,也是全片最爽的部分。阔刀地雷的杀伤力真是惊人的大,远看像是一颗小型原子弹爆炸,重型机枪的杀伤力也超级牛逼,缅甸人被打的狼狈不堪,看着心理痛快。里面的人就像是豆腐一样,兰博总是在最关键的时刻出现,有被兰博直接砍下脑袋的,有被打成肉块的,有被爆头的,有被打断手脚的,还有身体直接被打成两截的,被子弹贯穿身体的那种,已经是死的非常体面了,那杀劫场面超刺激眼球,看得我大呼过瘾。
最后结尾兰博貌似回到了老家,一派和平的景象,和之前火爆的虐杀场面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真希望还有《第一滴血5》出来(史泰龙乘着你现在还能做些激烈运动,赶快拍续集吧!),或者和施瓦辛格一起搞个《兰博大战终结者》、《异形大战兰博&终结者》。(以上纯属YY)
《第一滴血4》观后感(九):Rambo 4
我在借来的 PSP 上顺势看完了 Rambo 4,之前只看过第一滴血(第一部),但是在看四的时候没有任何影响。故事的骨脉非常清楚,即讲 Rambo 与一行美国牧师同行去某地而后牧师队离开去救难民之后被俘虏所以 Rambo 带着一帮人去救他们成功之后又战扑街了一百人的故事。
看起来是非常爽快的一回事吧?就是这回事。导演是十分喜欢血的,影片中到处都有血有肉它们在横飞。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其实是这么一回事:除了 Rambo 其他去救牧师队的人都是渣,Rambo 凭借一己之力挽回狂澜!在百人战中,Rambo 方扑街了两只运气比较背的……阿门。
影片中,牧师队唯一一位女性 Sarah 女士,乃美剧 Dexter (通常译作嗜血法医) 中 Rita 的扮演者(Julie Benz)所扮演的。摘录自 Wikipedia——“Julie Benz (born May 1, 1972) is an American actress. For her role as Rita Bennett on Dexter, Benz won the 2006 Satellite Award for Actress in a Supporting Role in a Series, Mini-Series or Motion Picture Made for Television. She also best known for her role of Darla on Angel and Buffy the Vampire Slayer.”据说本片国内要引进,我想我会去电影院再看一次吧,因为 PSP 的音效输出实在太烂了……
IMDB 评分:7.7/10 (33,166 votes)
我的 Douban 评分:5/5
《第一滴血4》观后感(十):老夫与时不俱进
岁月如梭,纽约警官麦克莱恩和越战遗老兰博转眼都成了大爷辈。前者的痞子习气一如既往,后者的大舌头变本加厉,这多年养成的习惯,想要二位改过来,恐怕很难。时代在进步,人文在发展,这一点麦大爷有着比史大爷高一筹的觉悟,在消灭坏蛋的策略和手段上,他拼着老命在《虎胆龙威4》中迎合了观众进化ing的味蕾——比如与电脑黑客联手反恐,还驾驶飞驰的汽车撞下了直升机,并不顾骨质疏松的隐患与彪悍的F-35战机跳上一段芭蕾····总之在特效横行的电影江湖中,算是凑合风光了一把。
兰大爷有点瞧不起“为票房折腰”的麦大爷,他用一身松弛的肌肉在缅甸丛林中轰轰烈烈地捣腾一番,以实际行动表达了这种不屑。“老夫杀几个鸟人还得耍花枪?靠!爱不爱看是你的事,痛不痛快是俺的事,老夫就是与时不俱进,爱-咋-咋-地!”
于是,《第一滴血4》重新启动了这台令人胆寒的杀人机器,并开足十二分马力向世人昭示“廉颇虽老,尚能饭饭”的伟大事实。被兰博大叔“呵护”过的坏分子,死法比前三集加起来都惨!利箭穿头柴刀破肚算是手下留情,不小心用力过度的话,坏蛋的气管就得改道在脖子出气,要是运气够衰撞到史大爷的12.7mm 重机枪枪口下,立马成一滩稀泥,连阎王爷都不肯要你!影片每隔三分钟就来一次血肉横飞,每隔五分钟就要死一拨人,敢情这几年落寞时光把曾经刀口舔血的独行侠给憋屈坏了,下决心要将三分之一的投资用来采购血浆和火药,好备着来过足天大的瘾。
其实在史大爷眼里,那些个凌空转身360度再连开三枪的帅锅们玩的都是些江湖骗术,严重违反人体工程学不说,还极度宠坏台下观众,此等欺世盗名之事,他史大爷岂肯为之。“暴力就是暴力,关美学鸟事!你买票捧老夫的场,老夫就算搭上一把老骨也绝不玩虚,做人做事,要以诚信为本,哦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