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无味神探》观后感10篇
日期:2022-04-05 03:04:37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无味神探》观后感10篇

  《无味神探》是一部由杜琪峰执导,刘青云 / 李若彤 / 庹宗华主演的一部动作 / 犯罪 / 剧情 / 惊悚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无味神探》观后感(一):庹宗华的这个角色惊艳了我。

  这其实更像一部爱情小品剧,虽然有一个杀人不眨眼的毒贩存在,但是电影的主基调仍然是不紧不慢地淡淡地进行着。以至于庹宗华扮演的毒贩,也给人一种淡淡地冷冷地感觉,这个角色连名字都没有出现过,但却经验了我。原来《天若有情》里的展家大少爷也可以是这个样子的呀。电影中有许多不合理的桥段,在最后炸了TVB大楼那个地方时最浪漫也是最理想化的了,人的速度超过了爆炸的速度,最后除了坏蛋,好人都安然无恙。

  主线刘青云和李若彤总令我想到《三个受伤的警察》里的郑则仕和他老婆的事情。只不过,这部片子里,刘青云最终和里李若彤重归于好了。刘青云那两个倒霉的同事不多的戏份也很令我在意。

  只是不知道,TVB大楼为什么晚上连个保安都没有,他们不是要24小时赶工拍戏的吗?

  庹宗华那个角色,最后受伤吊着绷带追杀刘青云还是很带感的。

  《无味神探》观后感(二):《无味神探》的“问题”,杜琪峰的野心

  《无味神探》的“问题”

  保罗·施拉德曾说,电影通常让我们面临一个问题(problem),并解决(或最终无法解决)这个问题,为此,必须为电影找到一个隐喻,通过隐喻来探讨这个问题。

  保罗·施拉德创造的隐喻是出租车司机穿越城市,为此需要设置一个情境。主人公trivas是一个出租车司机,游走在城市的夜色中,他被身边的人所包围,却完全无法融入其中,问题被简化为孤独。

  游乃海创造的隐喻是警察追捕毒枭。情境则是:主人公阿海是一个警察,他完全沉浸于追捕毒枭的案件中,他对身边的人漠不关心,问题被简化为冷漠

  在此之后,主人公开始解决自己的问题。冷漠给阿海所带来的困境是人际关系的疏离,妻子的背叛。随后阿海开始通过种种途径重建自己与妻子、同事之间感情。影片用了大量篇幅展现这种重建过程,重建工程之所以巨大,是因为,在重建之前需要表现人机关系的崩坍,因此在影片前三十分钟也就是主人公阿海失去味觉和嗅觉之前将阿海如何将自己一步步走向绝境展现了出来。但是短短的时间内除了阿海的人际关系还需要照顾到类型诉求,即展现警匪对抗所带来的故事张力,事实上,三十分钟的时间非常有限,但是编剧游乃海显然找到了解决方案,即前文所述的情境:主人公阿海是一个警察,他完全沉浸于追捕毒枭的案件中,他对身边的人漠不关心。如此便将类型诉求与情感诉求可以放到一块来讲,这样的处理手法像极了一个编剧老手的做派,俗套而有效,游乃海之前跟随韦家辉在TVB从事编剧工作,显然具有电视剧编剧的高效写作习惯,但自己看本片又会发现本片并不那么俗套,属于在俗套中取新,做类型片的变革。影片的主创太在意这种革新,以致于担心观众看不出来,便在各种边边角角加以提示,影片宣传海报的主题词:唤醒那久被遗忘的爱。本片的英文名是:《loving you》,这一切都与警匪片的类型片种背道而驰。为何主创会如此在意?只因里面包含了导演杜琪峰的狼子野心。

  杜琪峰的野心

  众所周知,杜琪峰在拍摄本片之前遭遇了创作瓶颈,他感觉丧失了拍片热情,梁朝伟在拍摄《阿飞正传》之前也有过类似苦恼,他们的原因很一致:他们都觉得自己成为一个产业链中的工具,而不是艺术创作者,杜琪峰此前确实是香港炙手可热的商业片好手,既能拍摄《八星报喜》《审死官》《济公传》这样的喜剧片,也能拍摄《阿郎的故事》《爱的秘密》这样的苦情片,同样能拍摄《东方三侠》《现代豪侠传》这等动作片,拍出来不止卖座,而且从不超支超期,显然属于最让制片人省心的那一类导演,但正如杜琪峰自己所言,这些都是没有个人风格,他只是一个片场打工者,尽管当时香港影坛能做到像杜琪峰这样出色的打工者也寥寥无几。

  当一个导演试图建立自己风格时,往往只是始于不满足此前风格,而不是始于内心已有一种风格样式。因此创作新风格的开端是破坏,而不是建立。莱昂内想拍一些不同于美国人的西部片,拍摄《荒野大镖客》时,他最坚持的一点原则是主人公的出场要从马屁股拍起,原因是美国人从来不拍马屁股。戈达尔拍摄《筋疲力尽》更是愿意做到处处跟好莱坞不一样,但是所选取的题材则是源自好莱坞土生土长的黑色电影,莱昂内和戈达尔试图确立新风格的处女座都取得了成功,而且属于同时满足了观众和影评人的胃口,观众喜欢看类型片,类型片充满了情节套路和感官刺激,大脑不需要过度思考,相反通过感官刺激,享受了一次按摩,影片人往往不喜欢类型片,一方面因为影评人是意见领袖,身上一厢情愿的担子重一些,希望能够提高一下观众的口味,同时他们阅片量导致了对俗套情节和感官刺激产生不了足够的愉悦感,他们渴望的是新鲜的影片组织元素。渴望创造新风格的导演实在太需要反馈,因为他们所做的是破话原有主流风格,破坏是导演青春期的叛逆行为,没有掌声或骂声的叛逆行为持续不了三天。而最容易带来反馈的便是革新类型片。

  或许杜琪峰太喜欢梅尔维尔,他选择拿警匪片开刀,香港警匪片的主流形态是由多位导演合力构建而成的。

  1、新艺城以《最佳拍档》系列为代表的动作喜剧。

  《最佳拍档》建立在007电影的基础之上,然后加以诙趣化处理,但不像周星驰电影一样加以大肆颠覆,因此新艺城的《最佳拍档》具有宏大的动作场面、琳琅满目的高科技元素,华丽的明星阵容,和大量的诙谐笑料,属于比较合家欢的动作电影。

  2、成龙以《警察故事》为代表的警匪动作片。

  成龙讲究巴斯特·基顿式动作的杂耍,对于枪械并不感兴趣,虽然在常规的警匪片中,枪始终是最核心的情节道具,但成龙用自己的明星魅力遮掩了《警察故事》的类型模糊问题,除暴安良的香港皇家警察陈家驹已经成为香港警匪片的鲜明标识。

  3、吴宇森以《英雄本色》为代表的周润发枪战片

  4、林岭东以《龙虎风云》《监狱风云》《学校风云》为代表的写实动作片。

  林岭东追求残酷美学,动作写实而惨烈,故事创作严谨扎实而冷峻,在丝丝入扣的故事推进中逐步将暴力的残酷展示出来,场面常常触目惊心。

  以上那些警匪片固然各异其趣,却都对主人公的感情世界着墨甚少,相比之下更关注警匪对决中的事件演进、动作场面的铺陈。

  场面营造的失败

  杜琪峰在风格成熟时期最让人津津乐道的便是其出色的场面营造,动作性电影的核心是用动作解决争端,用暴力决定胜负,由此决定其永远无法回避暴力,决定其动作叙事的性质,为此如何处理暴力性动作便成为动作电影的重要问题,如果选择做类型片的革新,对于类型片常用动作风格的改变才是一个导演首要需要思考的问题,看得出杜琪峰在《无味神探》中已经决定作出一些动作革新。

  杜琪峰的动作场面的典型风格是通过静态构图凸显心理节奏。选择把人物固定和限制在有限的空间内,让人物好似舞台剧演员一般把动作表现出来。在这种场景中,人物动作的幅度和火爆的场面不再是他场面调度的重心,取而代之的是人物的站位、移动和默契的配合以及摄影机位置的变化和不同景深镜头的选择。他追求的就是这种通过固定空间和人物站位等造型感的营造,以静制动,在相对平静的场面和紧张的气氛中形成一种巨大的张力。

  《无味神探》的开场天台枪战是杜琪峰尝试作出的一种动作场面改变的创举之始。如何通过更少的动作传达更大的张力是这场戏的核心。

  首先,导演动用了环境,高手过招往往需要动环境,《姿三四郎》是环境运用的典范,杜琪峰曾经专门拍过一部《柔道龙虎榜》来致敬黑泽明和《姿三四郎》,本片所动用的环境便是漫天的纸币和不断塌陷的屋顶,纸币横飞,这在《PTU》的广东道上曾经被运用过,但是这里的纸币横飞对张力塑造的作用只存在于导演的大脑中,原因是多方面的,诚如谢晋导演所说,拍摄一部电影就是用手鞠着一捧水,任何细节的缺漏都会导致水从指缝间溜走。纸币纷飞的张力不足最主要是纸币的特性交代不足,在这里纸币更像是废报纸,而纸币本应代表枭雄的动机,其次,纸币应当是飞,而不是在半空飘,由场务随意的抛到半空让纸币的飞舞态丧失了运动美感。越是有美感的东西越有生命力,生命力越强,张力也就越强,死气沉沉的东西不会有张力。

  塌陷的屋顶则是能够看到后期杜琪峰风格的重要细节处理,杜琪峰有自己独到的时空观。他的时间是封闭的,常有倒记时的压迫感,他的空间也常幽闭。这种幽闭的时空常使人产生压抑感和恐怖感。同时在将叙事时间严格限定之后,情节进展更为集中,从而产生极端的戏剧化效果。如同前苏联M·瓦依斯菲尔德所言:“剧作性的空间结构,是富于表现力和富有容量的”,“阴暗封闭的农舍与隐含着焦虑不安气氛的景物的全景镜头组接在一起。事件的内容和强烈的对比使观众熟悉的故事发生地点具有了不同的含义,静态的空间变得充满了动势”而塌陷的屋顶首先会给人物带来行动的阻碍,因此动作会减少,屋顶的不断塌陷会产生一种时间的压迫感,人物在屋顶某一处呆的时间稍微长一点,观众变会为其生命安危担忧,张力便产生自观众的同情心里。

  在结尾的TVB仓库大战,导演完全放弃了风格上探索的努力,转为用最平常的爆炸解决一切动作难题,野心也消失殆尽了。

  《无味神探》观后感(三):无味则无关,爱情有关

  喜欢杜琪峰的片子。在bc影展上看到了这个片子。

  其实不是警匪片,是爱情片。

  杜琪峰早期的电影,有着杜琪峰特色的风格化镜头。有个朋友说过,杜琪峰拍的男女爱情,用的也还是拍警匪的一套。深以为然,所以进退之间,看到的是刀枪剑戟。动作干净,但是感情到位。

  喜欢那段刘青云让老婆留下、偷听电话、回来两人买菜做饭、掀桌离场。舍不得是正常的,放不下是正常的,难舍难离也是正常的,本来没法按是非对错来决定一切吧。

  看完个人觉得,其实男主不是失去一味,才是无味神探吧。而是在失去老婆前、枪伤前,就是无味的,失去感受生活之味,也没了人味。

  枪战部分还是不够帅气,大家夸的悍匪我觉得是一般啦。不过李若彤真的好美~

  喜欢插曲to love somebody

  《无味神探》观后感(四):神探到来之前,扯扯无味神探(旧文)

  应该是很快能看到了,最近上网,遇着神探两字都得绕道儿,生怕谁不道德地剧透个给我。杜韦加上刘大黑,你们的《神探》最好有滋有味,没味儿好意思比12年前差那两字儿么。

  扯个《无味神探》的淡。

  我虽然是杜琪峰先生的影迷,但是还远不到捧臭脚的地步,所以说《无味神探》的印象,也只能老实讲他是个质素不错的片子,再上纲上线地夸,我就不好意思了。《无味神探》值得大书特书的意义,更多的是对杜琪峰自己而言的。想当年,香港二流商业片导演杜琪峰,拍罢《无味神探》,好似小青年儿初尝禁果,爽到不行,一拍大腿道,电影史上那么多牛逼大师,那么多卖座商业片导演,还有什么没拍过啊?那就是属于我杜琪峰自己的没拍过嘛,不是人家说的,而是自己知道:他娘的,这是我杜琪峰的东西!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杜琪峰拉起大旗,网络了一批青年才俊,韦家辉、游达志、游乃海、司徒锦源……成立了个名为“银河映像”的电影制作公司,撒欢似的一气儿拍了《一个字头的诞生》《两个只能活一个》《暗花》《非常突然》《真心英雄》《再见阿郎》《暗战》《枪火》《大只佬》《柔道龙虎榜》……

  1997年的《十万火急》常被称作银河映像的集体亮相作,事实上那个片子是大都会出品,银河的创业作是《一个字头的诞生》。而且杜琪峰的团队也不是到《十万火急》,才一下子拉起来的。这些人是慢慢走到一起来的,这也是银河映像很团结的一个缘故,毕竟大家都是相识并且合作很久的嘛。杜琪峰的这个团队骨干主要都来自他无线的同事,比方韦家辉,1990年杜琪峰帮邵氏拍《爱的世界》,他两就是合作编剧。比方游乃海,是韦家辉的徒弟,1993年杜琪峰帮邵氏翻拍张彻的《洪拳小子》,他做编剧,一路走来,成了杜琪峰的御用了。比方武指元彬,亦是杜的邵氏同事,杜的片子武指基本上都是他。比方罗永昌,在《无味神探》里做场记。比方摄影郑兆强,音乐钟志荣,也是合作良久的了。甚至是茶水、打杂的亦是长久合作,最出名的两,一个是林雪,一个是赵志诚。

  演员也是如此,刘青云是韦家辉在无线的剧集《大时代》捧起来的,银河映像早年的片子,主演都是他。后来银河映像加入中国星,刘青云也成了中国星的签约演员,演了好些《绝世好B》《喜马拉雅星》的片子,郁闷的很。2003年去拍尔冬升的《忘不了》,杜琪峰看罢,打电话去问:你怎么演的那么差啊?刘大黑默默无语两行泪,只好回他:我也不知道。那届金像奖,《忘不了》的张柏芝拿了最佳女主角,刘青云的最佳男主角则输给了刘德华,后者凭的是杜琪峰的《大只佬》。后来看他凭刘国昌的《我要成名》拿最佳男主角,作为他的影迷真是心里很矛盾,既替他高兴,也替他不值。刘青云自己的讲法是,我演的好的,都是杜大炮的戏,但是他得罪人太多,所以我只有演别人的戏,金像奖才给我最佳男主角。现在终于拿了,了无牵挂,所以回头找老杜,演他的《神探》了。

  扯远了,回《无味神探》。杜琪峰影片,一个突出的特点,即是严重模式化套路化的商业类型片种的杂糅,这点也是不少有想法有特色的港片的共性。其中的缘故,当然是港片导演普遍的是拍商业片出身,各种类型片的俗套烂熟于胸。“出新”往往是在类型片上做文章。新浪潮的那批人,以谭家明为例,即是如此。谭的片子自《名剑》到《杀手蝴蝶梦》(《父子》不谈),都是商业片,但是显著的特色是类型片的互鉴和整体叙事比例上的调整,以《杀手蝴蝶梦》来看,是个杀手片+三角恋的底子,都不新鲜,但是重组和互动是新鲜的,比例的调配是新鲜的,比方遭遇祸事、亡命天涯占去影片1/3的比例,重逢和逃亡相对较少了。即是人物、事件的铺垫很充分。事实上,谭家明的问题向来是铺垫过于充分了,以致每每收尾都仓促草率,终为败笔,为人诟病。

  作为“香港第一流的风格家”,杜琪峰的影片风格,当然不限于此。倘若讲银河映像影片在故事上(主题、结构等)的出新是韦家辉游乃海司徒锦源鸥健儿叶天成一干精兵的功劳居多,那么杜琪峰的影像风格则是复制不来的。

  是举一点,即是所谓静态的影像风格。以同擅长于拍动作场面的徐克、吴宇森来做个比较,所谓的杜氏风格能阐述的更清晰些。徐克拍动作,全在一个“动”字,人动、镜动、剪辑动。镜头是取景怪,多特写。剪辑是碎、快、杂而有序。举例言,《刀》中赵文卓与熊欣欣的终极大战。精髓就是动、快、有力。并不以演员动作繁复取胜(事实上,赵文卓只使用了一招,即是转陀螺似的杀招),而是靠镜头,靠剪辑,靠布景,靠造型来营双方的疯狂决战。比方不断用眼部特写来呈现双方癫狂的精神状态以强化杀气;比方剪辑点多在发力和受力点上来表现动作的迅速和力量感;比方用弥漫的烟尘来表现动作的狂放和交锋的混乱,比方纹身、服饰、怪异的兵器的辅助作用。需要特别提下的是,以往评论徐克拍动作,往往只局限于个“快”字,事实上,徐克并非一味求快,而是快而有序,慢下来细看,一刀挥出,砍在哪里,如何回应,发力和受力点都交待分明。这玩意儿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就不是那么回事儿了,港片中学徐克拍动作疯狂求快的片子很多,做到徐克份儿上的,只此一家,别无分店。

  吴宇森的拍动作,人所共知,出了名的是慢镜,这点,当然来自他的老师张彻,但是深究起来,张与吴在慢镜的使用上,还是各有侧重的。张彻是充分利用慢镜的放大效应,使得动作看起来有种仪式感,突出呈现身着白衣的侠客,那血染的风采。比方《新独臂刀》中姜大卫断臂,慢镜个没完没了。而吴的慢镜,则量多而且密集,最爱呈现恶人中弹或者爆破的力度,更像是某种正义暴力的疯狂宣泄,比方《英雄本色》中发哥刺杀一段,那个倒霉大佬中弹后,慢镜来慢镜去。简单说,即是张的慢镜爱拍好人死,吴的慢镜爱拍坏人死。吴宇森的拍动作,以《辣手神探》中的医院大战为例,最了不起的是他的场面调度,怎么利用空间,吴宇森纵不是港片中最好的,也是数一数二的。比方击毙恶人,当然不是血浆狂飙,恶嚎两声便罢,空间才是王道,门、墙角、屏风、玻璃都是,举个突出的例子,一恶人在玻璃墙后,意欲突袭,发哥挥手一枪,人影翻到,血染玻璃,慢镜,当然是慢镜。再是吴宇森对爆破有种疯狂的热爱,总是不惜教他的演员去最接近那个爆破点,慢镜一面展现爆破惊人的力度,一面则像作画,翻起绚烂的色彩(尘雾的、火光的、血浆的),有种既骇人又迷人的独特魅力。吴宇森的拍动作,其魅力亦在于此。血浆狂飙,不至于令人生骇,是因为那好像作画的颜料嘛。吴宇森骨子里是浪漫至死的,怎样暴烈残酷的场面,总是要突出豪气干云的气质,非但如此,还要来点儿调剂的幽默,比方尿湿发哥裤子的BB仔。也因为此,所以林岭东才会委屈不已,老吴的血浆比自己使得多,凭什么他的不是三级我的是!人家那么浪漫,哪像你嘛,哈哈。

  港片的拍动作,多少都受徐与吴的影响,不向快靠,即向慢靠,总是脱不了干系。除此外自成风格者,只有写实,比方古惑仔中刘伟强的手提摄影那种,拿纪实风格来拍动作,你挥拳过来,我挥刀砍去,暴力是暴力了,美学个P。直到杜琪峰和他的杜氏风格的探索和继续探索,情况才有所改观。

  杜琪峰的拍动作,与徐、吴的拍“动态”不同,侧重在拍“静态”,拍“状态”。人不动,镜头缓,体位多,剪辑多。好的例子,比方《枪火》中的荃湾商城之战,《PTU》的终极遭遇战,《放-逐》中的枪战,都是。《无味神探》也是,举例言,刘青云遭邵美琪出卖,在咖啡店被袭一段。邵美琪意味深长的一个打量的眼神后,起身去洗手间。由此到开枪,再没有一句对白,镜头一是围着刘青云来,呈现他的状态(由酒醉的浑浑噩噩到意识到危险开始警惕),一是以他的观察视角,来拍环境(剪辑以他的视线顺接,注意到危险的逼近)。再者,后门受风,不断撞击门框以及卷帘门拉下来的效果音放大,渲染神秘难测的气氛,和危机的步步逼近。这即是非常典型的杜氏风格,人是静态的,镜头是舒缓的,剪辑不断切到特写,拍细微处的变化,渲染出或静谧或紧张的气氛。当然,这个片子在多数情况下,并未保持这样的风格,后来的枪战和温情,都落了杜琪峰早年惯用的俗套:暴烈与煽情。

  于银河映像的fans而言,《无味神探》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即便如此,我以为看个两会叨叨两句也得了,再怎么捧就犯不着了。杜琪峰不是F4,不用我们喊“我爱你,我们永远支持你”什么的。杜琪峰到《黑社会》和《放-逐》,横竖看都走到头了,再往下走,我都担心他得往回了。《铁三角》好看,但是没什么新东西,毕竟是个游戏之作。接下来的《神探》和《文雀》会是怎么个样子,我还真想象不来。快要看到《神探》了,叨叨些废话,大家共同期待吧。

  《无味神探》观后感(五):一个味道的诞生

  严格来说 这部在我心里没有完全达标4星 但又确实超出3星 考虑到年代稍微早点 也就Ok啦

  “无味”都跑到片名上了 自然是个关键点 这就是个刘青云的“寻味之旅”

  之前他超敬业 但却整个人却“无味” 不但别人觉得他“无味” 由此把自己的生活也搞得索然无味

  后来 他失去了生理上的两大味觉:气味和味道 但在心理上逐渐尝到了人生与情感的味道

  这个“寻味”也可以换成“补脑” 刘Sir的“补脑之旅”:之前脑是漏的 后来给补上了

  看看这些小隐喻和小意象 就很明白了 其实这个关键的“味”不是刘Sir的 而是银河映像的味道

  如大家熟知 这个算银河映像风格的正式开端吧

  一则是老杜自己导 二则游乃海编 三则刘青云演 连林雪和赵志诚这种一个镜头君 也被目光雪亮的群众发现了

  片子有些稚嫩和老套的地方 也有不少新颖、用心和有趣的地方

  看到那个TVB的破楼 觉得真搞

  银河印象的黑帮片质量比较有保障 所以还真是容易帮演员上位

  那个庹宗华以前在其他地方应该见过多次 但真是完全无视不留印象

  这次像发现个新人似的觉得还比较亮眼 这难道是刘德华这条“智贼”的前身?

  啊!于此2年后,阿海就可以联合司徒锦源编出惊人的《暗花》啦 进步好快 真是不容易啊!!

  《无味神探》观后感(六):神經漢和無味神探

  餐廳等外賣看到有人在一碗魚蛋湯河加胡椒粉, 很正常, 但他打開了胡椒瓶蓋, 把整瓶倒了進去, 象投毒, 我嚇一跳, 干嗎? 他拿了鹽瓶, 又倒了. 燒鴨好了, 趕快走.那是個大肥佬(比我更肥雖說我很肥), 大黑眼圈, 大眼袋, 他買給誰? 第一個想到的是他老婆, 他爸? 他媽? 難不成自己??

  往好處想, 啊, 沒有味覺吧!

  無味神探, 杜琪峰1995導演的警匪力作, 應是他拍的首部劉青云先生作主角的電影. (不是主角是現代豪俠傳)故事來自真實事件, 重案組陳神探在大角咀(我工作了14年的地方)舊樓里, 圍捕槍王, 因上峰外籍警司安排失當, 點三八左輪對大火力, 頭部被打中, 大難不死, 卻失去了昧覺. 劉青云和李若彤小姐演出那種浪漫又火爆, 尤以大結局在大火中神探勇救懷孕妻子一場最為感人, 杜導得方逸華小姐力撐, 在無線電視臺廣播道舊大樓大爆特爆, 我有幸在杜SIR焦點展大銀幕觀看, 杜韋劉組合可謂開天辟地(估韋家輝先生有參與), 隨後即合組銀河映像, 正是一個字頭的誕生!

  此案當年轟動一時, 才入得名導法眼, 而現實中陳先生為此次重傷向警方索償, 獲賠145萬, 他女兒今年17歲, 算來真是1995懷上的, 電影跟的很足, 陳生最近又戰勝癌魔, 死里逃生2次, 戲里戲外一般精彩.

  到底貌似神經漢是自己失去味覺/親人失去味覺, 還是為報復要他買外賣的人, 難道真是精神病人? 我恐怕永遠都不知道難道他和我是一個硬幣的2面, 我因無聊做了無數傻事, 他也不過在尋找--找到自我/找到味覺.或是他的現在即我的未來, 不敢再想下去.

  《无味神探》观后感(七):[转]《无味神探》始,惟闻已叹息

  (这是一篇转贴文,为什么不自己写呢?因为我以为这位作者已经说了我想说的。)

  “杜琪峰的警匪电影更多从人物本身角度出发,着墨于普通人的内心状态和情感纠葛,在充满个性的刻画和展现中并不避讳人物身上原有的缺憾和惰性。反倒令观众有一个新的角度重新从电影中认识人物本身,反思传统的警匪电影。”这样的构思在杜琪峰近几年的作品中屡见不鲜。大家熟悉的有如《非常突然》、《真心英雄》、《再见阿郎》、《暗战》等。而最先的一部就是《无味神探》。

  故事的开头,一如以往的警察抓贼的故事,结果警察没有抓到贼,我们按以往的经验,会以为故事会一如既往的发展警察与贼之间的斗智斗勇。然而在这部片中出乎大家的意料之外:警察原来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好警察,在下属心中他不是一个好上司;在同事心中他是个不近人情的家伙;甚至在她老婆心中,他也不是一个好老公——结果是:老婆不堪忍受,红杏出墙。

  当我们看到这里的时候大概已经忘了它原本是个警匪片来着,而都着重关心他与自己老婆之间的问题将如何解决。这时,在警察郁闷无比和酒吧女出街饮酒时,贼便出现在镜头上。重新把观众拉回到紧张的剧情里。杜琪峰的高明之处就在于非常注重对剧本本身的雕琢,往往在悄无声息的剧情中让人屏住呼吸,紧张的透不过气来。于是我们看到警察被击中,血从鼻腔中不断的涌了出来。杜琪峰的另一高明之处就是对人物性格的细致刻画。杜琪峰的英雄可以不帅、不潇洒、不完美、甚至有时候还有点龌龊(比如刘青云和林雪),在影片中他们似乎总是没有敌人那么酷和有型。但是总有一股精神,让你不得不对他们刮目相看,你可以理解为执着,但有时也不完全是,或许就是一种人的本性驱使。

  结果警察虽然身负重伤,但还是抓到了贼。警察受了伤,结果命是保住了,但是却失去了味觉和嗅觉的能力。妻子回到他的身边,但这时只是尽一个妻子的本分,她并没有奢望警察会有怎样的改变。而一系列发生的变故,特别是从死神的身边走过一回之后,多少还是会令人有些转变。剧中并没有描绘枪伤本身给警察带来的改变,而是通过警察醒来之后重新看自己的环境——他开始注意自己的妻子,开始注意下属的反应,开始注意他身边的每一个人,包括警局门口的那个警卫。而这一切都是他往日根本不会留意到的。

  当一个人失去某项功能的时候,他才开始注意到原来并不留意的功能原来是这么重要。同样,会发现平时不注意的人或事,事实上都有他们存在的意义。于是才会学会珍惜。——为什么非要等到失去以后才明白珍惜呢?

  还好,我们的主人公——警察同志并没有醒悟的太晚:于是他开始在上班的时候顺便带上蛋糕给同事,于是他把自己的保险金给了因为自己告发而失去一切的老警察,于是他开始关心自己的妻子,甚至在妻子妊娠期抽筋时帮她按摩——尽管他知道孩子不是自己的,而这时:他仍然有一个死结:就是这个孩子。

  他认为是个野种。当妻子揭开他不愿面对的事实时:我们看到他原来还是很在乎。在乎妻子的红杏出墙,尽管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导致这样的结果,可是他仍旧无法认同这个与他没有血源关系的还未出世的孩子。这或许是全天下男人都无法坦然面对的事情。

  而这个时候:贼又出现了。他成功逃脱,并对抓他的警察展开疯狂的报复。警察发现了贼的逃脱也开始进行对他的追捕。这时,我们已经注意到受伤后的警察与原先已经判若两人:他不再像以前那么神勇而果断,甚至在搜查一间可以的民居时,也显得紧张得有些神经质——或许是经过一次死里逃生的经历,任何经历过的人都会比没有经历过死亡的人更加畏惧。而正是这种畏惧,让原本紧张的警察躲过了被一颗装在汽车里的炸弹炸死的命运。

  但是贼并不会就此罢休,他绑架了警察的妻子,并以此威胁警察。警察奋不顾身前去救妻,经过数番搏斗之后,贼枪中的子弹打光,警察举枪对准了他。可是贼闻到屋中弥漫的瓦斯味,便以为警察不敢冒险开枪——疏不知警察早已失去了味觉,果断开枪。结果瓦斯爆炸。(这一爆炸场面是杜琪峰电影中为数不多的大场面)

  如果说第一次的死里逃生让警察失去的味觉,但明白了如何去珍惜身边的东西,那么第二次的死里逃生则让警察彻底的放弃了对人生无谓的挣扎。有些事情,发生了就是发生了,即使不愿去面对,也无法改变已经发生的事实。那么与其逃避,还不如放开胸襟,坦然接受,当以一颗平常的心去看待世界,美好的事情便会发生。于是我们看到了一个美好的结局。

  杜琪峰影片中常见的警匪对峙像是猫捉老鼠的斗智游戏,无谓胜负的两败俱伤,唯命运独大,凸现人生的无常。在其早期的这部〈无味神探〉便已凸现弥端,尽管它有着一个光明的结局,但是一种宿命的气息始终弥漫其中。而《暗花》《非常突然》和《暗战》更是把这种宿命发挥到极致。人们对照他的电影感到自己内心的唏嘘,沮丧间盼望奇迹的出现。然而奇迹有时会发生,就像这部《无味神探》;但是命运始终难以捉摸,并非每次都那么好运(如〈非常突然〉)。

  戏如人生,命运难以捉摸,唯有好好过现在的每一天,珍惜眼前。这是我从杜琪峰电影中的感悟,借以为跋,以飨各位。

  题外话:本片是其中女主角的扮演者李若彤最喜爱的影片之一。黄卓玲在片中扮演与刘青云有着暧昧关系的酒吧女,她在后来的杜琪峰影片中常有出现,表演也十分到位。是本猪比较认同的香港女演员之一。

  《无味神探》观后感(八):只有狗熊

  看完这个电影我最大的感想就是让一对失和的夫妻复合要多大的成本:炸毁一栋大楼,几条人命,可谓九死一生。

  知道这个电影完全由《神探》起,事实上我对杜琪峰基本属于讨厌的(很大程度是因为感觉 放逐 很装b吧,神探我是实在没有觉得有多好,一下子七个人格,我的想法就是哪有这么简单粗暴的),但他的《枪火》属于那种貌似吴宇森却比吴宇森好很多的电影,好在一个黑色幽默,很屌吗?其实他是想把男人拍得很逊很渣。

  这个早期的电影同样如此,这里我不想唏嘘什么银河风格的开始,我只是偶尔看到这部电影,叫什么《最爱是你》,琢磨刘青云总可以看看,竟然,竟然就是我在电骡上久久无法下载下来的《无味神探》。

  说起来如果要研究电影香港电影实在是个好选择,且不说录像带时代可以看多少大银幕牛逼一下,现在各个电视台轮番播放的香港旧片也是层出不穷,比什么日本,欧美电影好找太多,就像路边的茶餐厅大排档,贱而泛滥。

  电影开头那个套着雪碧瓶开枪我记得作用是可以收音,记得看《血色浪漫》里提到的,我的确没有想到那么干脆的就把差不多上半身全裸的女警察给爆头了,总觉得很cult,琢磨这个大概是什么重口味枪战片吧(另外一个身上插满针筒的家伙我想到《双瞳》了,其实那样死不是high到爆了吗,虽然吃相实在难看),天台追逐战也像极限奔逃,琢磨杜琪峰早年实在下本钱,但就在我想该流更多血,更多血肉横飞的时候,电影的气氛改变了。

  一部电影我觉得有一点往往是值得玩味的,就是他的气氛有时候发生改变了,如果是有意为之,一般可以提高电影的格调,譬如武士无刀兵气。因为我直接看到了如果杜琪峰去拍琼瑶片会怎么样。

  刘青云演的警探破案未果,将对自己能力低下的埋怨发泄在酒吧女郎的肉体上面,发泄在对同事的斤斤计较上,然后对老婆的覆机要求置若罔闻。这个镜头拍得非常有味道:bb机滑落在肮脏拥挤的车座下(我看见了和记的标志,恭喜李长治兄——李嘉诚孙,李泽楷子,不知道二李是谁的百度),无休无止的雨洒在车上,睡得死死的,一切与之无关),然后演变到当众抽妻子的耳光扬长而去,很屌的样子下面显得这个男人傻逼到了如何的地步。

  直到自己被爆头失去味觉和嗅觉,想起了相声《五官争功》的那句话:不客气地说,您一想吃饭就奔厕所去了。然后还是坏脾气的余波,但马上没有力气发火了,静静地看这个其实没有任何变化的世界:看着因为自己迁怒而被发配去看门的小弟,看喉咙开刀还得打更的白发翁(最近看到还是《夺帅》),看着妻子挺着大肚子蹒跚过街。

  李若彤是我一直不觉得好看的一个女演员,唯一一个例外就是在《战狼传说》里陪着甄子丹(冯文炳)看夕阳,这次她托着腰过马路的样子是第二个例外,如此含辛茹苦,如此习以为常。刘青云所扮演的警探还威吗?虽然他过不了多久就把整桌的菜给掀翻了。

  然后呢,自然是浪子回头,没有用。妻子还是准备跳槽,同事又岂会被他的蛋糕打动。

  如果停在这里,就太残酷了。电影是娱乐的不是。

  于是大战,破旧的TVB大楼(杜琪峰一定怨毒不轻)被再次炸到面目全非(这种当量堪比《虎胆龙威》第一集),我视而不见,我只听见李若彤扮演的妻子撕心裂肺地叫:“老公”。看其实一点不神勇的神探手足无措地救赎自己的妻子,那个慢慢勾动椅子的神探何其猥琐,何其无助,他只想着不要让妻子死去,至少不要带着因他而起的愚蠢死去。

  结果自然皆大欢喜,当他发狂地抱着即将临盆的妻子上了担架,领导拍着他的肩膀在责备他,他不管了,他已经昏倒,他已经做了所有可以做的事情,原来,老天还给了他一个可以做的机会。

  结尾其实比较多余,但这种温情是必须的,因为如果千山万水之后,妻儿尽殁,主人公被告知所做的一切都是徒劳的,何止何以为堪,而是你他妈的想得奖也不要这么编剧吧?

  不过,如果真的是银河鼎盛时期,一定只能那样,不为了得奖,而是生活中从来没有可以重新来过,改过自新。

  要让一对已经没有感情的夫妻复合靠得不仅仅是最后那个可爱的婴儿,而是两个人都要死一次,还要陪着死很多人,炸毁很多东西,恩,九死一生的意思就是基本就不存在生。

  电影中屡屡想起浪漫的情歌,似乎提醒我们听听歌就是了,什么都只能这么隔岸观火。

  看到最后杂务林雪的名字,突然想林雪的妻子在那么多年是如何想的呢。

  男人很屌吗,男人都很逊的,都很渣的,我感觉这就是杜琪峰所独特的地方。

  没有英雄,只有狗熊。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无味神探》观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