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狱 第二季》是一部由Brett Ratner执导,温特沃斯·米勒 / 多米尼克·珀塞尔 / 罗宾·汤尼主演的一部冒险 / 犯罪 / 剧情 / 惊悚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越狱 第二季》观后感(一):越狱八人组
阿布鲁奇:挺喜欢的一个角色,教父即视感,可惜领便当得太早,这个人物还有很多挖掘空间的啊……
富兰克林:其实是很善良的人,在便利店的那段很感动,可惜智商不够又总爱卖主角;
T-BAG:复杂的人,可恨之人必有可怜之处,看他最后放了susan一家还是挺触动的,对他们是真爱吧,如果他能遇到一个同样黑暗的人互相给予温暖的话或者会幸福些,susan真的不适合;
神经病:自行车王子,前期的画风太欢乐了,对荷兰的执念啊,唏嘘…
其它人都有和陌生人很温暖的桥段,反而主角老是被卖233
虽然知道兄弟俩是善良的,但总觉得其实骨子里是偏冷血的,虽然一直不想伤害别人,但其实寻求别人帮助时就应该想到可能造成的后果,被他们拉下水的人太多了…
男主的弱点该狠心的时候心太软,反而女主比较果断有仇必报,在火车上试图杀死kellerman,逃跑时果断按下车门保险不让kellerman上车,最后对kim的一枪,不圣母的女主真是太好了……
Mahone:高智商的角色,但真的太像看过剧本的角色了,每次都是能突然想到主角的计划,反而没那么惊艳……
kim:这个角色除了让人讨厌没作用,没啥技能值的小人,塑造失败的一个角色……
kellerman:从对杀sara的犹豫就开始逐渐洗白了,这才是经典的反派,有复杂的人性~挺喜欢的,当然也因为颜好= =
llick:你真的不是来搞笑的吗2333不喜欢但真的撑起很多笑点…
《越狱 第二季》观后感(二):加强美版基督山伯爵
很多人联想起《肖申克赎罪》,《越狱》其实是一加强美版基督山伯爵。
这一点我是看到第一季结尾处D.P.cooper临死前告诉micheal埋钱的农场以及500万时突然明白的。这个和基督山伯爵的故事何其相似。
那个墨西哥情种,micheal的室友,对他忠心耿耿,也有基督山伯爵的渔民朋友的影子。
所以micheal不会去巴拿马,他们要留下来复仇。
尽管在大师的阴影下构建故事,依然不掩《越狱》编剧的优秀。其中T-Bag这个人物写得非常成功。再加上演员演技,直逼林肯兄弟,到显得哥哥这个角色有点单薄。疯子带狗坐木筏去荷兰简直太棒了,神来之笔。还有很多细节,比如belink被怀疑杀了他的同事接受警察询问时,女警察脱口而出broke back令人狂笑不已。
估计T-Bag这个人物不会太早退出故事,如果林肯兄弟想复仇需要很多钱,而钱袋子还在T-bag手上。
这里又有一个好玩的设计,T-bag叫做bagwell,难道因此他要拿着钱袋子不成?
我想编剧开始可能设计了一个人物拿着钱到处跑,就管他叫T-bag。至于恋童阿什么的这些东西可能是后加上的。
由此又可以怀疑其他哪些人物的外号,黑人军士叫c-note,呵呵
《越狱 第二季》观后感(三):[越狱笔记]第二季第7集:大卫之死与世界本相
死真的是无法预料的事情。对于部分宗教信仰者、民间术士来说,也许他们会掐算出自己的死期;而对于一般人而言,真的不知道哪一天哪一刻被拖走。大卫的死就是这样没有暗示。
我没想到他会死,心里也并不希望他死。
起先,他刚来到狱中的时候,很随便的样子,一副随时都在说唱似的动作:身体总是弯曲状态,手臂不自觉地摇晃,面部带着玩世不恭与泄气的表情。他努力地想在狱中找到靠山,试图和这个套套近乎,和那个粘乎一下。结果很不招人待见。
为了得到狱警贝利克的照顾,他对那帮企图有所动作的人进行盯稍,然后向贝利克汇报,换取一顿美味的汉堡什么的。不过,活做得并不漂亮,渐渐地成了“里外不是人”的角儿。
尽管如此,斯考韦尔德在越狱的时候,还是带上了他。因为大卫曾经帮了他的忙。而大卫并不能让人充分信任,这是尽人皆知的,所以他得到回报也是有限度的。在逃狱的途中,斯考韦尔德转身对大卫郑重地说,到此为止,你走吧。
从这里开始,大卫有些不一样了。我想,他可能理解到了别人对他的失望,自己不免带了些忏悔之意。
在越狱的最后一关,长长的布条儿一边拴在窗子上,一边夹在电梯里,想通过电梯的上升之力,来打开窗子。按了电梯按纽,却没有反应。时间紧,人心急。此时,大卫主动进入电梯上三楼,窗子拉开,他下来。这么做是很危险的,容易暴露自己。但是他还是这么做了,说明他还希望得到别人对他的肯定、信任。
这个希望很深。他的入狱和这有关。他偷了一个球迷收藏的棒球卡,棒球卡对他来说并没有多大的意义,他大概是出于某种心理,想偷取一个人最爱的事物。不过,很不幸,他所偷的棒球卡中,有一张价值连城,如此,他被定了大罪:特级盗窃犯。
一张棒球卡,对他来说,一张纸片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在这时候,谁会给他信任?当然更没有人听他的陈词。人们更愿意从法律方面提供的证据的来判断他。
外在的事实判断阻碍了一个人对这个世界的信任。斯考菲尔德对他的失望,让他开始重视自己,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有所反省,也让他觉得自己应该承担起证明自己的责任,这个责任他曾一度放任了的。
这个心是有的。直到他遇见那个女孩儿,我们也看见了这颗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这是一个信任他好女孩儿,喜欢上了他,甚至是深深地爱上了他。在她得知他是通缉犯之后,离开他,也给了他逃脱的机会。
信任与爱注入了大卫的心。所以,在被FBI抓住之后,他没有透露斯考菲尔德同伴的任何蛛丝马迹。而是来到了他所爱的女孩儿的门前,对她说,生命中从来没有人像她那样对他那么好,他的真名是什么,他欺骗了她,请她原谅,他会给她写信,并且万分期望她的回信。表情坦然,再也没什么别扭、泄气的样子了。大卫被警察铐住带走,他回头,四目相对:他带着微笑,她也是。好像有什么光芒照耀着他们彼此的面庞。
在这之后不久,变态的FBI冲大卫连开数枪,倒毙在车门旁,手里被放上了一支诬陷的枪。
手枪似乎提供了法律上的证据,却掩盖了这个世界的真相。
我不希望大卫死,是因为他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告诉给人他的内心的变化,告诉世人这个世界的本相。本相在人心里。
巫塔
2006.10.14
《越狱 第二季》观后感(四):“我不玩了”
《越狱》19集,Michael趁女总统与民众会面之机,塞到她手里一个纸条,让女总统明白录音在他们手里,因而投鼠忌器,事态在按Michael的预料发展,虽然Kim一再阻挠,甚至使Michael面临生命危险,关键时刻,倒是女总统赶来救下Michael,一轮谈判后,女总统答应发布特赦令。
Michael以为自己胜利了。
但其实,变化在酝酿中。Kim也以知道女总统的秘密相要挟。
女总统的声明,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她宣布患恶性肿瘤,将不再担任总统职位。
对于Kim,对于Michael,对于Kellerman,都在算计之外。
但对于女总统,这是一个聪明的决定。退出,则游戏规则对她不再产生作用,所以,Kim无法再挟制她,而Michael的威胁也不再有用,至于Kellerman,想必也会影响他刺杀女总统的决定,也许对他来讲,甚至是希望,因为不再追逐权力的女总统,对他来讲是有了在一起的可能性。
退出游戏,“我不玩了”,是类似于齐王后解玉连环的办法,破釜沉舟,孤注一掷,逃出生天。仔细分析一下,对女总统,似乎是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法了,所以这一招实在是“置之死地而后生”。
这一集中,Mahone和Sara的对阵也很精彩。开始的时候,感觉Sara太笨,门是从里面扣上的,所以Mahone完全可以确定里面有人,关门声只是使诈,而Sara看到了门扣,但没有想到这点,枪拿到手也太容易,但她没有料到Mahone的计策,所以中招。后来同事说人在紧急关头的反应,和正常状态下的反应是不同的,感觉也是自己的忽略,没有以换位思考的方式替Sara考虑得周全一些。
《越狱 第二季》观后感(五):当我们不在监狱里的时候我们忙些什么
之前听看过越狱全部的朋友说第一季之后都不怎么好看,但是自己看完了第二季,还是觉得相当好看,一如既往的喜欢剧集给人的惊喜和刺激感,然后享受或者忍耐着某些情节的跌宕。就个人喜好而言,自己一直在期待着mahone能早点被谁干掉,然后Scofield和Sara早点能在一起,然后,Kellerman不要那么快死掉——
不知道是不是每个看越狱的人都带着一份自己的期待在跟进剧情的发展,尽管那不是我们自己的人生,但是很明显,我们已经为这种生活方式深深着迷而且无法自拔了,有的时候倒也还能意识到也许在这种观看的过程里我们只是被编剧天马行空的想象牵着鼻子走而已,所有的喜怒哀乐为你哭为你笑付出的时间与感情,都不是真的,不过是一部电视剧而已,但是,知道这些又能如何呢,还是要继续追下去看第三季,大概我们都在人生的其他的地方体会到过这种类似于心有不甘以及欲罢不能的情感,对此,我表示毫无办法。
22集那个海边捧着箱子卖东西的巴拿马男孩让我印象深刻,像是一种幸福的征兆,只可惜,Scofield的幸福总是来得很突然,结束的很匆忙。
由此可见,我对人生幸福的认识以及美好愿望,大概还停留在小时候读格林童话的阶段。
《越狱 第二季》观后感(六):T-bag的救赎
越狱第二季17集中的T-bag性格越发丰满了。如果上一季给susan的52封信只是一种模糊的痴情和混合着恨意的思念,那么这一集中的T就有点象传说中的情圣了。想不到他竟然会把爱情作为自己的救赎。
他会在孩子面前伪装成善意又智慧的父亲,在陌生的来访者面前伪装成幽默又持家的男人。他会在爱人面前大喊:我不是你心中所想的那头野兽,我是我父亲的罪孽!
他承认自己所犯的罪,他也知道自己的残忍,他不相信世人,也不相信世人给他的承诺。然而他却相信一个人的爱情,相信自己给自己的那么一点希望,那不是信念么?他要重生的鲜活的血脉,他相信有了susan的那么一点的爱情,她的孩子也会成为他的新生和希望。
真是很人性,因为英雄主义的主流剧情,t-bag终究也没有被塑造成魔鬼。
当然,希望是没有的。他哭了。。。
信念失去之后,我不知道他会如何走接下来的路,如果susan是他的弱点的话,现在这个弱点至少在表面上已经不存在了。
《越狱 第二季》观后感(七):还有没有人一样喜欢T-Bag?发一组他的照片。
个人觉得Robert Knepper(T-Bag的演员)是《越狱》中演技最高的人,他可以不用语言,完全靠表情、眼神、动作来传情达意,在邪恶、残忍、深情、痛苦、绝望、调侃的各个氛围中行走,游刃有余。
You think you are the only one who feels betrayed? I…loved you, Susan. Real love. For the first time in my life... And then…and then what you do to me like that just throw me back into the dark and toss me out of the back door...I have sins in the past. But when I met you, the person, that one who did all the terrible things, he died. And I was reborn. By the grace of your love I was a new man, a better man. When you sent me here to this place with these people, you bring that dirty bastard right home.
(你认为只有你觉得被人背叛了吗?我。。。曾经爱过你,Susan. 我生命中的第一次真爱。而你。。而你所做的,却是把我扫地出门,重新赶回黑暗之中。我过去是有过罪恶,但当我遇见你的那一刻,那个做尽坏事的人就已经死了,而我则获得了重生。在你爱情的光辉中,我成了一个新的人,一个更好的人。当你把我送进这里,与这些人为伍时,过去那个肮脏的罪人又复活了。)
这一段是第一季中,Susan来探监时他说的。然后就是那句名言:
You know, I'm gonna...I'm gonna get out of here someday. And when I do...don't think I won't remember what your front steps look like, Susan.
(你知道,我。。。我总有一天会出去的。而那时。。。不要以为我会不记得你家门口是什么样,Susan.)
愤怒背后,是被心爱的人出卖的绝望。
第二季中T-Bag拿到了那五百万,他做的第一件事不是逃跑,而是驾车奔向那个他梦想了无数的地方--爱人的家。我们意外地看到他买了一束向日葵(其实也不必意外,T-Bag本就是情场高手),但是小屋依旧,却人去楼空。向日葵掉落在地。也许他早就想到会是这个结局,只是潜意识里不愿接受,依然幻想着她会等他。
再后来,就是挟持着Susan与孩子们来到自己的老家,强迫他们听自己过去的历史。准确的台词记不清了,大意是:
usan:你为什么要说这些?
T-Bag:因为我要你了解我!我爱你!我不能生育,我是Bagwell家族的最后一代,我要让这罪恶的血统在我的手里终止。这两个孩子就是我的救赎!我希望你试着爱我,哪怕一点点!
老天,被一个这样的男人爱上,是幸福还是不幸?如果Susan能够像C-Note的老婆一样,舍弃一切跟他亡命天涯,T-Bag会从此改变吗?
不过,我们只知道Susan没有这样选,而T-Bag把他们一家关在地窖里,然后又打电话报了警。
长长的公路尽头,T-Bag绝望地坐在车里。如果我没有记错,我是真的看到他在痛苦落泪。他放走了他们,这漫长而孤寂的逃亡之路,以后就要一个人走了。
相比之下,米勒固然帅到家,但是表演比较呆板。(这个评价希望不会得罪米帅的粉丝。)
因为豆瓣不能贴图,所以只好发一个链接,希望大家去看:
http://www.mtime.com/my/304332/blog/388869/
《越狱 第二季》观后感(八):为什么都说不如第一季
看完第二季觉得很棒啊!个人认为甚至比第一季更好。在一个更大的世界中描述从狱中出来的人物经历和心里经历。感觉与第一季大家都以Michael为中心,第二季是各有各的生活,人物的选择和经历更是给第一季中狱中人物的性格和作风给了解释,看了第二季生活中的他们才更能理解狱中的他们为什么是这样的。比如我第一季就不太喜欢德里克,性格急躁,感觉到一点越狱不能成功的趋势就开始威胁麦克,后来才知道he just cares too much about his family 本季中结局是最早拿到happy ending的一个。除了他其他人的日子都变得不好过了。炒鸡喜欢狱友们在外面的世界里巧遇的情节,自己看的时候都会觉得 诶 好巧啊!
最喜欢:Michael, kellerman.
Michael这一季个人觉得是最帅的,衣服比第一季好看,戴帽子露出一点眼睛炒鸡帅气。
没想到前一季恨透了的kellerman这季我特别喜欢,从他接到要杀sara的电话那声what,我就感觉他要变好。果然sara的事是他转变的契点,以及Kim的阻挠,既然不能与心爱的女人一起工作,那我就不干了。逼急了竟然和男主组队了,这是我完全没想到的!后面的kellerman真是大写加粗的帅气,穿着军装把勋章擦亮摆的整整齐齐地样子很让人心疼,这些他当初最珍惜拼尽全力拿到的东西,在女总统面前什么都不是,他为了她 为了自认为的国家和政府,已经丢掉了。他丢掉了军人的身份,丢掉了自己唯一的妹妹,最后公司把他的记录抹杀,他终于又回到了军人kellerman。
最痛恨的:Alex mahone。当之无愧,神经病一样很拽的痛斥下属,杀掉David,黑帮老大等人。当然我知道他有难处,但是杀了就是杀了,难道他还以为仗着FBI杀了几个囚犯还能跟老婆孩子过好日子?他和kellerman最大的区别就是,他逃避不承认这些过错还想着杀更多的人用更多的手段来满足他根本不配拥有的奢求,而kellerman是只要做过的都承认,不配拥有的就不会再逞强去拥有,反思自己,趁还来得及就去弥补犯下的过错。kellerman更加理性,一切听指令不会一时冲动。mahone太容易冲动,当然这和他嗑药有关系,经常性狂暴,一言不合就仗着FBI欺压比自己弱小的手无寸铁的人(David, 德里克)一言不合就仗着位子比其他特工高就拿权利压人,所以后来那个特工举报他我特别开心,you deserve it.
《越狱 第二季》观后感(九):如果prison break在国内拍摄
rison break 国内版:
各位观众朋友们晚上好,今天是2006年11月20日星期一。
今天新闻联播的主要内容有……(以下省略若干字)
贯彻十六大精神专题:
在狐狸河监狱看守干警的关怀与教育下,多名重犯在狱中改过自新,重新做人,努力学习文化知识,掌握了多门劳动技能,成为对社会的可用之才。
镜头中的这位小伙子是来自甘肃省X县的史可飞(Michael Scofield),他曾在一年前因为抢劫银行被当场抓获。由于犯罪情节较轻微,他被判处八年有期徒刑。
刚入狱时的他精神面貌极差,自暴自弃,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监狱领导和干警的不断鼓励与教育下,小史重新拾起了信心,决心用实际行动报答监狱部门的关心、证明自己的改变。在狱中,他是劳动积极分子,曾多次被评为监狱劳动标兵,多才多艺的他还经常参加监狱部门组织的文艺演出,受到上级领导的好评。与此同时,小史还报名参加了法律专业的自学考试,决心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他的行为影响了狱友们,在监狱内形成了一股学习热潮。
面对镜头,小史说道“以前我不懂法,不知道很多事情其实是违法的,所以一时冲动,走上了犯罪道路,今天我在这里学到了法律知识,不仅个人修养提高了,以后出去了,还可以在人民群众中普及法律知识,使年青人不再走我走错的路。”
监狱干警表示,像小史这样的犯人,当初只不过是走错了一步,只要努力改造,洗心革面,他们都可以有光明的前程。监狱管理层也称,小史这样的模范犯人,应该可以获得三年左右的减刑。
(镜头切换)
观众朋友们,我们眼前这家气派的服装厂看起来跟东莞市的各家服装厂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谁能想到,厂长,这家服装企业的负责人芭乐氏(Linc Burrows)就是从狐狸河监狱走出来的刑满释放人员呢?
芭乐氏回顾道,在监狱干部的帮助下,杀人未遂的他表现良好,终于提前出狱。在走出监狱的日子里,他也曾度过了长达半年之久的社会适应期。但,在父亲和儿子的鼓励下,他走出了阴影,借助在监狱里自学到的经济课程,芭乐氏仔细分析市场,决定开办一家服装企业。当地信用社在党委的担保下,为芭乐氏提供了优惠的贷款支持。凭借出色的经商头脑,芭乐氏将服装厂办得有声有色,不仅在一年内就还清了贷款,还成为了本市的纳税大户。
吃水不忘挖井人,芭乐氏在阔别三年之后,回到了狐狸河监狱,现身说法,以自己的经历鼓励正在服刑的犯人们,给他们上了生动的一课。同时他也勉励自己的亲生弟弟史可飞好好改造,争取提前出狱。
芭乐氏在经营服装厂的同时,也没有忘记那些曾经同他一样,彷徨在社会边缘的狱友们,他对自己说,一定要拉这些人一把,不能让他们失去信心,走回违法犯罪的老路。如今,厂里的中层领导中,有好几位都是当年同芭乐氏一起服刑并刑满释放的人员,比如技术科科长茶包(T-bag),办公室主任施诺德(C-note),厂刊物主编苏克雷(Sucre)等等。他们在刚刚回到社会的忐忑不安中,得到了芭乐氏无私的帮助与鼓励,终于鼓起勇气和干劲,在各自的岗位上干出了成绩。
本台记者岳不群报道。
转载请标明,免得有人说我是d版。。
《越狱 第二季》观后感(十):About Prison Break 2 - 悲情的T-bag
看到第二季最後一集結尾的時候,鏡頭隨著Michael的腳步徐徐拉開,映入眼簾的是昏暗的牢房,污濁骯髒的牆壁,集結的三三兩兩的犯人,女犯人們粘在Michael身上挑釁貪婪的目光。然後,當Michael走到轉彎處,門外漆黑的夜中瓢潑的大雨。天,這是怎樣的一個SONA監獄啊,這樣相比,Fox river簡直就如同天堂一般了。美劇的結尾往往總是給人以無盡的懸念,第一季中五個人一頭扎進黑茫茫的夜色狂奔的景象也許還讓你記憶尤新,那麼,這一季中Michael突然間的鐺啷入獄以及周圍更加可怕的危險會讓你更加迫不及待的期望8月29日第三季的播出時間快點到來吧!
先說說第二季中的人物。
首先當仁不讓的要講講我們的米帥了。看了這麼多,我居然還不是他的fan,不過不得不承認,他確實把Michael這個角色拿捏的分毫不差,再加上天生麗質,呵呵,不風靡全球也怪了。其實我也一直好奇,為什麼在<恐龍敵國>中的米帥沒有讓女fans想要尖叫的欲望呢,同樣是一個人,越獄中的那個米帥更加自信真實,犀利自然,與劇中的Michael恰如其分的融合在了一起。看來,一部精彩的電視劇才能成就一個出色的演員啊。有些時候,並不是像你所認為的,金子到哪裡都能閃閃發光一樣。在第二季中,很多人抱怨Michael沒有先前那樣自信,冷靜與果斷了,其實已經逃脫出來的Michael在失去了獄中絕對的領導地位之後,再加上不斷的內心的譴責,這種心裡上的掙扎和猶豫很容易理解。但是,誰都知道,他已經不可能再回頭,唯有堅定信念一路走下去,直到揭發出這背後巨大的陰謀,讓所有含冤死去的人得以安慰。所以,看到後來,你會發現,在第一季中那個我們熟悉的Michael又慢慢回來了,他與T-bag的對峙和搏斗,他的精心設計讓狡猾的FBI探員Mahon最後功虧一簣,最終讓他們都淪為了階下囚。而結尾中,當Michael雙手插在褲兜中冷峻的掃射SONA監獄中所有的一切時,你在擔心的同時卻不得不感歎:Michael, you are coming back!
然後是T-bag。毫無疑聞的,第二季中他的形象和人物性格更加豐滿起來。就我個人來講,他這樣一個罪大惡極的壞人,我卻絲毫對他恨不起來,甚至心底還有一些憐憫。我覺得全劇中最悲情的一個人物就是他了,充滿了邪惡與困惑的矛盾統一體。你不會忘記他跟其他女人調情時低沉和故意拖長的音節,放電的迷離的雙眼以及富有誘惑力的笑容。更不會忘記他狠心斬斷自己剛剛愈合不久的左手掙脫警察的追捕──那暖氣片後的一只血淋淋的斷手的鏡頭讓你無法呼吸。然而,最讓人難以釋懷的還是T-bag童年時代灰暗的記憶。他一直躲避它,對他的過往深惡痛絕,然而最後他還是回到了那個帶給他屈辱與罪惡的地方。當T-bag的爸爸向他的朋友眩耀小Teddy是如何聰明,以後可以當總統時,當小Teddy從容不迫,口齒清楚背誦字典上damage的近議詞時,你也許覺得天堂裡聖潔的光輝在一點一點灑在小Teddy的身上。然而,當他罪惡無恥的父親將他骯髒的手放在小Teddy的腿上並關掉臥室的門時,轟隆一聲,天堂倒塌了。所有那些光明的,溫暖的,純潔的東西徹底遠離了T-bag,命運之神無情的把他逼迫到通往地獄的黑暗中。那本藏在牆洞中沉封的破舊字典,此時此刻,被T-bag以殘缺的手顫巍巍的捧著,而那些不堪回首的童年又給了我們怎樣揪心的疼痛啊!可是在劇中,沒有人知道這些疼痛,所有的人都認為T-bag十惡不赦,那麼,他也只能繼續邪惡下去,繼續艱難的在生活中掙扎與流離,並以更加邪惡的手段回報這個給了他無盡屈辱與痛苦的社會。這樣的一個人,心底最後的一點對家的渴望也被現實一點點殘忍的澆滅,當他聽到Susan含淚說:“I can’t. I’m sorry I can’t”時的勃然大怒,和最後他手中頹然倒地的斧頭,以及最最令人難受的放聲大哭,一個最壞的壞人的痛徹心扉的哭泣。唉,人世間中,最大的痛苦也莫過於此了。完全絕望的,不得不再一次深入泥沼永世不得翻身的黑暗前途,還能有比這更糟糕的嗎?
唉,同樣糟糕的還有,我的思緒無法再從T-bag身上轉移到劇中其他人物身上。那麼,只能且讓這篇文章先行打住,改日再繼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