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足不出户》的影评10篇
日期:2018-02-27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足不出户》的影评10篇

  《足不出户》是一部由杰拉德·约翰斯通执导,Morgana O'Reilly / 瑞玛·特·维塔 / Glen-Paul Waru主演的一部喜剧 / 悬疑 / 恐怖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足不出户》影评(一):好久没看到这种片了

  开场就不错男女二人砸柜员机偷钱。

  节奏幽默感。都在最短时间展现。

  女主角车子出故障的处理略显简单,其实可以再搞一点。

  然后出现故事的最基本构架:一个叛逆女儿回到妈妈家里,在家中服刑8个月,但是,这房子闹鬼。

  女孩想打电话,却被妈妈占着,而且还关上房门

  收音机内,女孩听到妈妈讲述遇鬼经过。

  非常棒的展现鬼宅情节,比起一般的循序渐进要好得多。

  胖警官长得很像暴走大事件里的唐马儒。

  警官的反应完全就是调侃温子仁鬼片中的情节。

  那个打不死的毛熊非常可爱

  精彩部分开始调查神叨叨的邻居开始,假牙的设置很有新意,尤其是女孩要偷走一个熟睡中大汉的假牙,这段情节完全可以再做细致

  女孩在警局报警,胖警察回来,说是出了问题,这段太顺,前后可以更有冲突

  真正有趣要从那个总是微笑心理医生拿下自己假牙开始,动作、反转、黑色幽默都很到位。

  女孩拿锉子弄伤心理医生的脸是一个很有意思设计代表了他那个微笑的假面被破坏。

  胖警察中途赶来时候,心理医生拿着刀跟在后面,胖警察需要工具,回头一把拿过心理医生的刀子这种气质非常让我想起周星驰和僵尸肖恩。

  调侃类型片、恐怖与黑色幽默结合形式值得学习

  《足不出户》影评(二):剧情流水账--严重剧透--不是影评--个人备忘

  恐怖喜剧。最近看了几个这样混搭风格片子,荒蛮故事,血色孤语。有血腥,有死亡,又有喜剧色彩

  叛逆女生因炸保险柜被抓,律师为她辩护称她这样的行为是心理疾病,需要治疗。但因她之前已经多次犯同样错误,这次对她的判决是在母亲家中禁足八个月,依靠一个电子脚环对她进行监控。

  女儿多年前离家后从未回来过,母女间很是生疏,女儿要打电话时,母亲却捧着电话煲粥,接着女儿在电台中听到母亲打电话过去讲家里的鬼故事。女儿嘲笑母亲,母亲却反驳说那鬼你小时候也见过。

  接着家里开始发生离奇事件,女儿半夜被电话铃声惊醒(hello moto),

  巡着声音走到地下室,被一只手抓了一下,接着由于她的脚环越界,引来负责监视她的胖警察。

  胖警察看来也是一个灵异事件的爱好者,煞有介事的企图录下鬼魂的声音。后来他们查到这所房屋原来是一个感化院,专门接受问题儿童,进行教化,因15年前一个女孩残忍杀害而被迫关闭。凶手至今未归案。

  他们怀疑是女孩的冤魂不肯离去

  女儿想要离开,请警察和负责她案子的官员来到家中,家中突然停电,灯光亮起时负责她案子的官员被严重伤害,没有人相信鬼魂的说法,认为此次事件为女儿所为,判她继续留在家中。

  晚上,女儿被玩具熊的声音惊醒,将玩具熊扔到火炉后,第二天洗澡时又被那只破烂熊滋扰。这一切让她感到恐惧决定离开。监控她踪迹的警察说法她留下了帮助那个女孩的冤魂。

  他们找到一些线索后怀疑邻居大叔,女儿要求警察配合她拿凶手的假牙作为证据,女孩进屋后发现大叔戴着假牙在睡觉,竟然准备直接从熟睡的大叔口中拿出假牙,真够恶搞的。

  当然没成功,他们被发现后警察被捕猎夹困住,女儿跑回家中后接警察电话说大叔已经带枪前去追杀,严阵以待结果误伤刚刚回家的继父。

  警察也找到邻居大叔,得知他曾经有一个养子,喜欢鼓捣机械设备,一次因故被他爆打一顿后失踪。失踪在当年女孩被害前一年,并且他怀疑那个养子至今仍然在房间的地下室生活

  女儿先独自在家探索,发现了地下室的男子,一番折腾,终于逃脱去报警。在胖警察的证明下,警察终于决定前往她家调查。

  过程中,女儿通过一个摘假牙的动作发现负责她案子的官员有可能是是凶手,让自己的母亲困住他们后她在地下室查到那个官员当年曾作为实习生在此工作

  等他回来时官员已经漏出真面目,对他们进行追杀,并说出杀女孩的原因只是因为女孩不肯配合他的治疗方式,随后赶来的胖警察也被官员骗过打晕。

  她们逃到地下男人的房间,那就是当年的男孩,他只是自闭,当年他看到女孩被杀,但因为惧怕自己被怀疑不敢出来指证。他给女儿看了他纪录她生活一张张画,她开心,不开心,离家出走后望着她背影的妈妈和男孩。

  这里也不是最后的避难所,官员随后追来,又是一番打斗,结果女儿被击昏,妈妈被官员几乎勒死,自闭男孩拍醒女儿递给她一把叉子,女儿将叉子插入官员下巴,然后通过一根引线被爆头。

  《足不出户》影评(三):一个老恐影爱好者的极致推荐

  1.若非恐怖片爱好者,建议不要抱过高期望观摩此片,特别是当你看过我力荐之后再去观看,你会大失所望,回过头来打个二星或三星,并且在我这篇文字之后马上几句。那样于你于我都没意义。我建议你去看,但是可能会低于你的期望值。而对于一个常年的恐怖片迷来说,这片将会是你多年不见的老伙计给你灌上最甜美的三杯乐佳酿。

  2.我不想剧透,更不想长篇大论,来这里书写只是想尽可能地力荐这部片子。一句话,这是部不可多得的佳作,即便在大陆也能上映,可惜大陆编剧脑袋被黑洞吸了。。。

  3.似乎说那么多毫无意义,但是这部影片应该是我心中的2014最佳恐怖片。这片子一直在悬疑,悬疑之后让你一直等高潮,高潮之后让你一直等颠覆,颠覆以后让你一直等温馨,恨庆幸,你期待的都能得到,换句话说,这部片子能超出你的想象让你猜不到结局,而一切又都在你心里想得到的情感触觉之中。

  4.今年没有看到什么恐怖佳作。《鬼书》拍的煞有介事,虽然拍摄很成功,但看过之后除了对导演赞赏之外又实在觉得片子没什么意思。《魔字鬼谈》似乎是对大卫芬奇的膜拜,风格到位但故事太单一。《鬼遮眼》是部好看的片子,但是部看的不过瘾的片子,总会让你觉得这缺点啥那缺点啥的,换言之就是不连贯,或者小聪明耍的太少,或者节奏太慢。《死亡之雪2》B格提升,但你是不是觉得和《鬼玩人2》比较起来,其实就是个学生的临摹品吗?

  5.恐怖片玩的是想象力,超出你想象的才能达到你的心理需求。若是现代恐怖片,或近期恐怖片不能满足你的需求,建议搜罗一下早期老恐怖片,虽然意大利早期较有名气,但个人不喜欢,觉得恶心而无意义。个人推荐里程碑式的《盖棺了结》《外太空杀人小丑》《魔童村》,推荐原因是想象力非常丰富,并且现代恐怖片很多类型片,只不过是它们的重复。

  《足不出户》影评(四):《足不出户》凡事事出有因

  刚看完米帅出演的新版《阁楼》,随后,直接下到“地下室”,捉人变成捉鬼,怎么觉得有种不可名状的喜感呢?而且有意思的是,这两部电影还真有可交流的共同语言。甭管藏着怎样的秘密,水落石出真相一定会出离观者的想象,所以只需尽情地享受猜谜的乐趣。总之,揭掉罪恶面具,晒一晒人性的恶,这两部电影的主题殊途同归的。

  简单概括,这是一个歪打正着的请君入瓮的故事。暗合了一种观点“恶人自有恶人磨”。瓮是一栋阴阳怪气的老宅,有一个不光彩历史。充满戾气的年轻姑娘是诱饵,按照对灵异事件感兴趣的保安的说辞,因为姑娘一身的负能量,吸引来了阴曹地府里的厉鬼。姑娘一边与鬼玩躲猫猫,到处找他们,一边用人类大脑思考着自己正面临的险境。最后大家发现一个真理,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鬼,而是人。

  故事沉重吧?还有一点点的陈陈相因之感,那还要看怎么个讲法。讲对了路子,就有大惊喜说实话,像《足不出户》这样的恐怖片挺少见的。把它归类到鬼故事上,鬼片初级爱好者怎么想的,它就怎么演。比如黑灯瞎火地听见各种怪动静,有鬼手拽住人的脚踝,地下室弥漫着瘆人的阴森气息,家具移动,食物无翼而飞,睡觉最好像张飞那样睁着眼睡。反正,无意于别出心裁的恐怖元素,价廉庸凡、似曾相识的桥段反倒随处可见,可是给人的新鲜感却出奇地强烈,看片的过程绝对是一大享受。

  然后,咣当一下 ,在鬼片的氛围里,挂上犯罪悬疑片的车厢。咣当咣当一路颠簸,过隧道,除了动口动手,还要动刀动锯,从一个假牙到另一个假牙,当线索趋于明朗化时,一个转身,麻团被缠得更大更紧实了。显然,这是一个智力游戏,毕竟不想用粗暴的方式诱发人的心脏病,它还有少女柔心。就像一个新奇的玩具,长得跟泰迪熊一模一样,可是它会讲话,似乎还能思维,能与人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这样的泰迪熊是吓人的呢,还是吓人的呢。总而言之,我大概是太喜欢这部片子了,敲着字,几乎能感觉到手舞足蹈灵魂在得瑟了。

  说电影《足不出户》像一头大蒜,会不会影响看片的情绪呢?算了,还没开始掰瓣,刺鼻的味道已经肆无忌惮地弥漫开来了,让人醉在蒜香里也是个问题,再掺和进来韭菜盒子,是可以直接当成生化武器了。那就说这部片子像一头山竹吧,这个形象也够生动,在公众场合,好这一口也不算恶趣味

  由此,揪下一瓣来说,它的味道是治愈系温情款。品出一个有关家庭”的故事,从破罐破摔的“啃老族”女儿与母亲如何重修于好的生活点滴,重现了拒绝成长女主童年伤痛。这多亏了剧中那位藏在墙后的行为艺术家——即忍者漫画宅男,他的笔如影随形,他的存在就是为了召唤女主的回归。而女主的倒带人生是这样的,小姑娘自小生活在单亲家庭,跟妈妈住在“鬼宅”,生父给她们留下那栋问题房子之后,就去跟别人结婚生子了。

  经历了各种成长的烦恼,女大十八变,变成了愤怒的大鸟,还成了五毒俱全的女汉子,耍无赖、飙脏话、酗酒、吸毒、抢银行的提款机等等,总之劣迹斑斑。令人欣慰的是,她作恶的时候还是个倒霉蛋,诸事不顺。结果抢劫未遂,扯出她的心理问题,比如幻听、社交障碍,需要愤怒管理,更需要心理咨询师的干预。因为女汉子屡教屡犯,政府也不愿多花冤枉钱,干脆把她送到母亲的住处,开始了八个月的居家监禁。看到这儿你还不知道,但最终会明白有一种存在叫“冥冥中注定”。

  接着掰下第二瓣儿,中奖了,掰下了的腐蚀的果肉一捏就稀巴烂,我说这是重口,满满的恶意。由此我又想说,《足不出户》本质上是一部相当牛掰的犯罪悬疑片。让鬼屋里的“鬼”游离在阳界不能安息,这缘于一桩不得昭雪的冤案。逍遥法外的恶徒乐活一天,鬼屋里的怪事就不会绝迹。那么到底谁是凶手?哇喔,《足不出户》转移目标本事得益于“凌波微步”的技能,转睫间,逻辑推理什么的都烟消云散了,就是说猜错了。但这种戏法玩得绝对真诚,毫无做作之嫌,它卖关子也就卖一秒,绝不拱火惹人烦。

  第三瓣儿,个儿大鲜嫩滑,扔嘴里,还没有果核,果然又中奖了,真叫人乐开怀。没错,我说的是新西兰喜剧电影的幽默调调。从《弦乐航班》我就爱他们这种慢半拍的节奏,欢乐的氛围是由内而外扩散的。彼得.杰克逊谈《指环王》的创作花絮,他们的脑洞与谈话内容总能戳中人的笑点,你就想,我们是不是太过“奸诈”啦。在电影《足不出户》里包括恶人在内,所有人物也都有呆萌的特质。动作如此,表情亦然,尤其表现对话上。比如母女抬杠,再比如处于不同频道的女孩与保安相互干扰的谈话效果,这都是精彩的片段

  毫无疑问,女主人公是个能出戏的角色。作为各种矛盾性格的混合体,她的行为举止也就有了自然的幽默效果。姑娘是唯物论者,还是女钟馗的化身,从不撒谎,内心柔软,刺头,会女子防身术,还是逗哏的好手。想象一下令人哑然失笑的恐怖片,有这样一个活宝带着你抓鬼,逗你乐,也能吓得你黑脸,这感觉很新鲜。

  最后一瓣儿,白里透黄,黄里透着屎黄,有视觉上的冲击效果。这样换喻,我是想说《足不出户》里的血腥指数一点都不低,想看“肝脑涂地”,不会让你失望,你可能想象不到,“鬼”的脑袋可以用通电的扳手引爆崩裂,血浆四溅,这要是3D效果,你甚至可以抹一抹嘴角,感觉一下喷溅到脸上的番茄酱是“肯记”家的还是“麦记”家的。但愿,这头山竹的果肉已经引出了看客的馋虫。事实上,包在果肉上的果壳也有可咀嚼的价值

  又编又导的约翰石头先生(Johnstone)真有一手,称得上是导演界新锐,让人看得心花路放的恐怖悬疑喜剧电影《足不出户》出自他手,貌似还是处女作,打造出来的却是结结实实的第一个板凳。这位懂得把别人“垂涎三尺”的口水当钓鱼线来玩的神秘高人,或许就是姜太公钓鱼训练班海外学院远程教育旁听生。只见岛中央,他钓各种鱼,用各种姿势,让江边围观的人各种热血沸腾。要想一睹导演的俊容,人家还不爆照,我只能想象他就是蒙着白色被罩卖萌无底线的坏坏小正太。

  别说电影里的演员是他的道具,就是观者的情绪也是使其越玩越嗨的玩具。他拿着他的钩,左边甩一杆子,右边再抡一下,不仅能调度观者的耳鼻眼,还能刺激观者脑垂体、肾上腺。而且,你甚至无法用固定的某一类型片模式框住《足不出户》,所谓“姜太公在此,百无禁忌”。玩鬼,也要玩人;要清新,又不拒重口。请留意《足不出户》的海报,完全烘托出了这部剧的神经质气质。看见那四种“人类”的表情语言了吗?阴冷、怪诞、幽默、愤怒。总之,看电影的过程中,你会感受到所有人被导演玩坏了的深深的伤痛感,真真是痛并快乐着。

  《足不出户》影评(五):希望更多的人看到这部片子

  春节宅在家里打发无聊看的,搜到的时候豆瓣评分是7。按照一般规律,鉴于广大人民群众对恐怖片的某些成见,上了6的恐怖片都堪称佳作。本片又一次给这个论点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单看剧情介绍会觉得是部俗套到一定境界的常规恐怖片,叛逆少女?因为某些原因被困在结构复杂疑似闹鬼的老屋里,女主从对此说法嗤之以鼻到将信将疑到深信不疑,线索随情节展开,哦哦哦,原来是个凶宅哇⋯⋯

  为了不影响观影感受就不继续剧透了,上面的内容么稍微看过几部恐怖片的自己也能写出类似的本子,技术上来说也不能算剧透。但是撇开后面的内容不说,即使是前面这么烂俗的构架,导演也一样拍出了大大的新意。

  开头女主和同伙打劫atm 机那段基本上就简明扼要的定好了这部片子的基调,一部充满黑色幽默的温馨的恐怖片。不管是黑色幽默还是小温馨,作为调剂放在恐怖,惊悚,或者犯罪类型的影片里也不算少见。但是安排得这么自然顺畅又出乎意料的还真是不多见。不能说每个细节每个梗都完美无缺大师级的作品,但是至少对于我这么一个有一定阅片量的恐怖片爱好者来说在一部片子里能看到好几个意料之外且令人愉悦很想拍大腿叫好的小细节算是蛮惊喜的。

  从人物设定上来说,片子里的每个人都很温暖。不管是开始充满暴戾之气的女主,神神叨叨的女主妈妈,笨手笨脚的假释官,甚至是大boss 本人,你都不得不承认也是蛮有个有情怀的热血xx(为避免剧透此处用xx 代替)。

  另外,在恐怖血腥的部分做的也还算尽责,该表现的内容也都很尽责的表现了,虽然有些打斗场面还蛮无厘头的,但至少没有比一部传统意义上的恐怖片差。

  总之,这是一部非常赞的非传统意义上的非常温暖的恐怖片,有恐怖和惊悚,但是更多的是温馨,幽默和出乎意料。基本上算是打着恐怖片的讲了个叛逆少女和妈妈解开心结的亲情剧,而且观影过程还很愉快,看完满满都是正能量。

  《足不出户》影评(六):有点剧透

  看完一点模糊的想法

  平静的日子别作,尽量正能量(严肃脸),遇事要懂得沟通(很多人真的不擅长,不是粗暴解决就是回避,要有意识的培养沟通的习惯),与人为善,这样其实可以避免许多不必要的麻烦。

  遇到麻烦就请呼唤出体内的战士吧,柔弱行不通,自己不作为指望别人是最不靠谱的事。

  片子里的心理医生给我触动很大,快结尾时他说的那段话,大意是你明明想帮助人,可对方却毫不领情,你知道那是什么滋味吗。其实他才是负面情绪爆棚无法舒缓的人,所以每当超过承受极限时就会变身屠夫。我在想要是他找自己的心理医生治疗,或无法适应就干脆改行也不会把自己走进了死胡同,当然电影这么着就没法演了。

  平常生活里谁都有压抑、愤怒的情绪,一定要培养个健康排解渠道,最起码多交朋友多运动,培养个小爱好什么的。多找点方式把自己和这个世界联系起来就不太容易心理全面崩溃。

  《足不出户》影评(七):青春期躁动时该有的恐怖片

  想在看其他影评前先写几句。

  女主人公的叛逆很容易联想到自己中学时的模样。喜欢摇滚,打扮很中性朋克,社交恐惧症,和母亲吵架,离家出走(我还没到这步)。

  一幕是阁楼怪人拿出女主离家时,母亲在她身后的不舍与无助那个定格画面的绘画。女主显然后悔自己的任性给家人带来的痛苦和烦恼。

  现在的我也有时会后悔以前不懂事的种种,脾气暴躁,不好好学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考虑后果。。。这些都会让最爱自己的人陷入痛苦。

  也许,这就是每个人青春期不一样的躁动。而我的,就和电影里近似。

  再说说电影吧。一开始就被紧张的氛围给吸引,然后女主一家和警员的各种无厘头实在增色不少。最终boss(精神病)也是充满悬念。

  就是,你觉得那家伙可能吧,他就偏不是那个boss,结果也是对权力人士和高阶级人士的讽刺吧。

  作为生活在繁华大都市底层的市井小民的我来说,脏乱臭差是生活中的不变旋律。所以,影片的背景基调很容易让我感同身受。

  如果我17岁那年看了这部电影,对我的人生会改变吗?也许多少会在那一刻很感触,但之后又忘了吧。

  记得住什么呢?就像这篇即刻写出来的影评。网络带来信息输入的快速也同样是流出(兴致)的飞逝。

  再见,青春。

  《足不出户》影评(八):黑色幽默经典

  越到后面越有戏,b站看的,讨论最多是这部电影到底是恐怖片还是喜剧片,反反复复直到结束前一分钟还没定下来,总是刚确定这是喜剧片然后下一个镜头类型就崩坏了,观众心理跟过山车似的。有些无厘头喜剧,黑色幽默,血腥暴力,如果不是前半部分略拖沓,绝对五星好片,堪比《月升王国》《大话西游》《僵尸肖恩》《黑店狂想曲》。 《林中小屋》号称反恐怖片类型,但看下去依然是恐怖片。而《足不出户》可以说是真正的反类型了。好多情节就好像观众吐槽一样,让观众大呼没想到又能爽到。 前半部分有些沉闷,后半部分高潮迭起,特别是结尾,包括那个神爆头。一会儿哈哈大笑,一会儿又大呼卧槽这个人也死了,啊怎么全死了,特别是笑与角色的死亡转换节奏太快,能把观众晃晕。 有些地方笑的不能自理,我觉得这些笑点比无厘头更无厘头,很新奇,完全想不到导演会在这里设置笑点,或者想不到自己会在这里笑,值得学习: 1,刚开始的笨贼段落笑点设置一般,烂大街的方法,斧头劈atm机反弹把自己打晕,开车开到凸起卡住; 2,妈妈的唠叨话,不算新奇亮眼,但属于人物设计,贯穿整部电影; 3,阿莫斯身份的迅速转换。作为警察来看发生了什么事,凯利和妈妈决定说这里的鬼故事吓唬他。结果他立刻从迷惘奇怪变得精神抖擞,一种终于该我出场了的感觉,然后拿出专业设备(录音机),安排具体步骤(说话都变得自信流畅),原来他的业余爱好是灵异研究,这时该母女两发呆了。反差萌。这个点还是不错的,笑了好一阵儿,可以用到各个场景制造搞笑。(b站网友评论,还以为拿出个刮胡刀呢,表面上是个刮胡刀,其实它是个录音机) 4,紧接上条,上条是从弱变强产生反差笑点。这条就是他变强了,调动大家期待,大家静静看他装逼,然而装逼失败。录音失败,明明有人提醒还摸到电线等,再次反差。 5,最精彩的点,半夜鬼出现,竟然是一个会说话的玩具狗熊,略恐怖,就像《招魂》里开始那个玩偶一样。但是女主接下来掐住玩具熊的脖子和玩具熊搏斗,还把它扔到地上踩,放到壁炉里烧,就反类型了,不知什么原理,反正就是会笑。可能是反类型的效果以及长期以来被一个娃娃吓的半死的恐怖片观众的愤怒释放。 6,阿莫斯又神神叨叨地给烧焦的娃娃拍照,拿手电照娃娃的瞳孔,像对待人一般。。。错位搞笑吧。一本正经地做荒唐的事,即使有了前因后果,至少观众知道那只是个玩具熊,拿手电照瞳孔看不出什么的。 7,门忽然打开关掉的话,就直接把门卸掉。女主的暴力反类型!大快人心。 8,女主探案,此处又变成悬疑类型。根据手表和牙齿,胆大包天的拉着警察队友闯入邻居家里,去偷邻居的假牙,并且不停渲染邻居是杀人凶手的恐怖感。此时女主的行为只能用作死来形容,让人紧张的同时又有莫名的喜感,类似笨贼笑点吧。 9,女主去报警,惊慌忙乱地说了一大堆话,睡眼惺忪的警察打下一个句子,然后问,接下来呢?弹幕都在刷闪电(疯狂动物城)。这个笑点来自于差错,一个急一个缓,就像相声《急性子和结巴》,而且贴合现实。 10,后面是高潮了,笑点太多,略密。比如妈妈的唠叨让凶手丹尼斯烦不胜烦。丹尼斯拿电锯砍门时还戴着护目镜和耳机(专业配备),然后忽然停电了(前面的梗)。女主骂尤金时老妈劝和,女主骂回老妈再转回去骂尤金,发现对方不想理你并戴上耳机看电视,略萌。最最最能笑死人的是女主藏在墙里呼叫阿莫斯,阿莫斯来了,丹尼斯开门骗阿莫斯说藏在墙里的尤金是凶手,阿莫斯走上楼梯准备撬开墙壁,丹尼斯拿着刀跟在后面准备动手,危险气氛到了极点,就在这时阿莫斯说要撬开墙拿走了丹尼斯的刀,丹尼斯恍然若失间又还回来说太薄——太棒了!笑到爆! 写的不好,但这几条笑点都值得一再学习!

  《足不出户》影评(九):颜值不高 分值高

  从一开始凯莉的小伙伴拿着锤子重击自助取款机锤头飞起反而击晕了他的那一刻起,就觉着电影很不错,唯一让我看不下去的是 女主看着比我还重的体型,毛躁粗狂的人造黑发,睡觉也不卸掉的眼线 还好,没有打唇钉,那位先死在房子里的十四岁妙龄倒是美女,导演应该和凯莉换一下从宣传照上看,以为又是一家庭搬到新房开始不寻常迹象最后各个灭迹的烂俗套。妈妈前半段有种想掐死的样子 唠叨无序(这让我想起潜伏老神婆林莎华在电影死路的表演), 讨厌的双下巴,以及对自己女儿厌烦的神情。。说那位保安员阿莫斯研究鬼神的业余爱好,第一次在屋内对着录音机的对话,像是在讽刺对以往闹鬼片惯用伎俩和桥段。那两个笨笨的警察,是不是也着实说着这个国家现实生活中警察的腐败呢,又让我想起韩国电影罗宏镇的追击者咯,

  整部电影搞笑点不按套路切入,方式也是独特,我是看到新西兰的电影,除米国习惯用故事板块造电影之外 西班牙 意大利 法国什么的还是会好好拍,且有独一无二的独特成功

  《足不出户》影评(十):恐怖紧张,贵在幽默!

  如果看过90年代那部《阶梯下的恶魔》,一定会对老式房子夹层里错综复杂的结构,东躲西藏脸色苍白的小孩记忆深刻。

  本片属于难得的佳作,首先从人物设定上,女主角一改以往恐怖片弱不禁风花瓶式的设定,而是同西班牙恐怖片《妈妈》一样,朋克叛逆女一枚,俗称“女汉子”。

  如同新版《后窗》一样的故事前期设定,被禁足,怀疑隔壁古怪大叔是杀人凶手,但是电影并不墨守成规,而是一路剧情跌宕起伏,从闹鬼,到捉鬼,到凶杀案,从恐怖到悬疑,难得可贵的是,始终陪伴的是幽默风趣的调调,却不刻意做作,都是让人会心一笑的桥段。

  相信本片的创作者也是老道的恐怖片粉,但并不一味的模仿,能集各路恐怖片特点,拍出喜剧恐怖的亮点。

  新西兰恐怖片总是带着嬉戏般的幽默,人物塑造总是保持着童趣,早期的《群尸玩过界》,前几年的《疯羊》,到现在这部《足不出户》,总是让人惊艳。

  本片另一大特色,就是突显西方社会的家庭关系。女儿对母亲的态度,对继父的态度,随着剧情的推进,能感受到许多微妙的变化。老外就喜欢这样深藏不露的表达人类情感,无需过多和大段的煽情台词。

  最让人舒服的,还是对电影人物特点的把握,几个人物都很喜感,兼职捉鬼的胖子一路笨拙的笑点不断,特别是他顺手接过凶手的刀后还嫌弃工具太小扔了那一刻,笑点好极了。

  唠唠叨叨的神经质老妈,犹如唐僧附体,对着警察和辅导一路念经,简直把他们说崩溃了。

  还有躲在夹层里的男人,从一开始的恐怖光环,到后面的流泪卖萌,女主从对他恐惧到同情的情绪转变,丝毫不牵强,而是伴随着紧张起伏的剧情水到渠成。

  结尾处,家里热热闹闹,阳光耀眼,一切都是那么有趣和舒服,导演好厉害的!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足不出户》的影评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