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士比亚重现》是一部由布莱恩·派西维尔 / 马克·布罗泽 / David Richar执导,莎拉·帕里什 / 戴米恩·路易斯 / 比莉·派佩主演的一部喜剧 / 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莎士比亚重现》观后感(一):这算是哪门子爱情?
先评论剧,再评论bbc改编版本。
===================================
我不想对莎士比亚大人有任何不敬,但是这部剧将我心中的疑惑推到了极致,那就是:莎士比亚剧里有真正的爱情吗?
如果驯悍记也算爱情,那么约会强奸便是增进感情的最佳手段;如果罗密欧与朱丽叶也算爱情,我们就不要再责怪青少年沉迷网恋不思学业;如果Much Ado About Nothing里面的Beatrice和Benedick真心相爱,那么只要你散出传言某两人相爱,那么那两人基本上就真的会相爱。莎翁似乎太不会表现人物之间如何相互产生牢靠的,可信的,能说服观众的感情。
悲剧喜剧看下来,觉得悲剧中的莎翁犀利而透彻,喜剧中的这位Bard on Avon是那么虚妄和荒谬。
有一天突然发现,也许莎剧中的爱情故事或多或少是仲夏夜之梦的变奏。曾有一位老师对我们说,你们以为柏拉图真的认为理想国里面的人口繁殖机制实现了才好吗?柏拉图不傻。他为什么要采取对话的方式,而不是写成散文或者诗歌?因为他知道他是在探讨,是在疑问,是在making fun。他讲了这么多如何安排节日让适龄男女见面之类的东西,只是为了让我们想想,这样做[取消家庭,取消个人财产]的后果是什么?
那么莎士比亚呢?我猜他非常狡猾。他写这一部部欢乐而圆满的喜剧,不是为了给我们爱情的教科书,反而是为了讽刺我们这世间的“人间喜剧”。我们身边有多少恋情是看似完满,实则不过镜中花水中月的?
有多少热恋中的人热恋之后慨叹自己只是被魔药迷了双眼?有多少人爱上对方是因为觉得对方先爱上了自己?喜剧的结局越是完满而欢乐,越是与这段爱情的开始的荒谬形成鲜明对比。只是这种冷漠与犀利是否藏的太深,我们被欢乐的情节吸引,不能看出来莎翁的真意。
十四行诗中的莎士比亚真诚动人,当然,有时候还相当调皮;但在爱情喜剧中,却在悲喜的双面具之后,藏了一张狡猾的脸。我甚至揣测,他是拿自己曾经吃过的苦头和受过的伤来调笑,因为他,也许和我这个挑剔的读者一样,也有“感情洁癖”。他也许内心真的相信真爱,但是他在喜剧中只是玩弄着情节,像Dark Knight里面的Joker一样,说一句Why so serious?
===================================
再说这部bbc的改编版。在ShakepeaRetold里面,我给这部打了三星,其他都是五星。因为我很喜欢看到他们与时俱进的改编。比如Much Ado About Nothing里面,让Hero最终拒绝Claudio的求婚这一改编让我很欣赏。但是这部驯悍记却让我比较失望,尤其最后Katherine的独白让我很惊讶,我不敢相信这种“your husband is your lord, your life. He's the boss”的台词出现在这样一部现代情景的剧中,这简直令人喷饭。最好的解释大概就是bbc和莎翁是沆瀣一气的,大家说好了就是要反讽,哥儿几个可着劲儿的反讽,你反讽爱情我反讽女性解放运动。
另一方面是Shirley Henderson这位演员,在其他ShakepeaRetold里面都没有像Katherine Minola这么漫画化平面化到不合情合理的角色,不知道为什么这一部风格如此特别。很抱歉我看的影视剧都不多,我唯一见过的Shirley Henderson是在哈利波特里面饰演桃金娘,还有在DoctorWho里面演古怪的Ursula,我承认她经常演eccentric的角色,可能很需要这种表演,但是我每次见到她都觉得她的表演有些过头,过于集中于人物动作语言神态之类的爆发力。imdb上有人指出她的声音是不是就是这么独特的,我想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么对于她的演艺事业真的是一个很大的局限因素。
《莎士比亚重现》观后感(二):谁来拯救下一个碧特丽丝?
对于时下热衷于翻版名著的BBC来说,莎士比亚的伟大就在于他开了欢喜冤家的先河,继他之后简•奥斯丁写出了《傲慢与偏见》,简姨妈的这本小说虽然当时不受主流社会的待见,但在400年后的今天却被人们发扬光大,并翻拍个不停,直至今日,简姨妈的孙女们仍然从中收获甚多,《哈利和萨利》使好莱坞记住了美国甜心梅格•瑞恩,更不要说被翻拍了四次的《傲慢与偏见》和由它衍生出的数不清的现代版,全世界人民都好这一口,谁说只有爱出人命才叫爱情,小打小闹也是爱情,更温馨的爱,当然,结局必须是好的。
但我最爱的还是碧特丽丝,伊丽莎白和达西的爱情毕竟还是带着点阶级差距在里面,当然我们的主人公最后是跨越了差距幸福的生活在一起,但是我觉得这给我们广大做着灰姑娘梦的女同胞们树立了一个坏榜样,达西成了她们心中跨不过的一个槛儿。碧特丽丝和本尼迪克之间就不存在这种差距,他们都是贵族——这样他们爱的显得更单纯,他们都傲慢不可一世——这使他们的爱更好笑,他们都带着各自的偏见讽刺着对方——这使他们的爱更具才华。本尼迪克不像达西那样一本正经,他的尖酸刻薄使他看起来更有生气,他的絮絮叨叨使他看来更亲切,05版的《无事生非》还给他加了一个恋爱中的男人共同的特点,不那么自信,当本尼迪克冲着镜子遮住胡子仿佛BBC主播时,我们不仅笑他的可爱,还有他对自己事业的追求,也是男人最可贵的特点——进取心。当这样一个男人遇到碧公主的时候就大有看头了(当然,电影中的碧特丽丝论年龄应该是王妃级的了)。她嘲笑他的胡子,恶搞他的牙齿,让他在直播时出丑,当她在化妆舞会上误把他认成是克劳德并对他进行一系列人身攻击时,不能不说大伤了他。最有意味的是他们过后一起跳舞,两个不相信爱情的人一起望着舞池对面的希罗和克劳德,酸酸的给那对热恋的情侣配音,只是还不知道此时彼此相拥的就是自己的真爱。
本尼迪克和碧特丽丝误以为对方爱上自己各自有一段独白,加上徐徐的海风做背景音乐应该是电影里最美的桥段了吧,他们误以为对方爱上自己,直到自己真正爱上对方,爱情这个东西真的是不可理喻,但是碧特丽丝毕竟还是遇到了自己的本尼迪克,偏见过,嘲讽过,笑过,骂过,还是棋逢对手,皆大欢喜。谁来拯救下一个碧特丽丝呢?
《莎士比亚重现》观后感(三):这里的一美令人恐惧
【莎士比亚重现·麦克白】2005 (迷你剧莎士比亚重现的其中一个单元,合集共83分钟相当于一部较短的电影时长) 简介:三星级米其林餐厅恩仇录/一个女人和一堆男人的爱恨情仇/一美如何走向变态之路/天使堕落记/看一美小厨娘如何共闺蜜谋杀父夫!!
观后感:看【莎士比亚重现·麦克白】令我想起了之前看过的小甜剧【都柏林餐厅】。虽然风格迥异(这个一点都不甜!不甜!!不甜!!!),但都是餐厅背景,而且男主角都是主厨。难道只要是餐厅背景,相近年代,用的bgm就都是统一风格?!那个诡异的bgm旋律如今还在脑海中“叮叮当当”,估计就算哪天忘了,一去餐厅也会马上记起来,简直魔性!! (为什么凡是餐厅前台经理,不论男女,都会跟老板/主厨搞上!!?
.自认看的恐怖片惊悚片也不少,但为什么这部大家认为吓人效果并不明显的,看完竟然留下阴影!主角们的眼神儿太有深意了,还有那三个垃圾工也是既搞笑又神叨,看的渗人。明明是个常见的杀人致郁套路呀!!(自感这部里一美的演技开挂似的!一步一步陷入深渊的情绪转换非常的自然完美,看的好入戏,有点阔怕!吓得我赶紧把小学妹翻出来缓了缓!第一次有这样的感觉。。。,明明是冲着詹小厨娘和比利的吻戏去的,结果渗得整晚没睡着!!谁说甜的!!╭(°A°`)╮╭(°A°`)╮
《莎士比亚重现》观后感(四):为了JM自找虐
第一次看JM演这种几近分裂的角色,演技真是很好呐,从开始的阳光mad boy到后来的癫狂状态的神经质男人。
于是第一次没有不住HC他的美貌,就因为实在已经被剧情和演技所打击的来不及HC辽
也算第一次在影片中听到了他真实口音,一向地,英国演员变换口音的能力实在是太强悍了
男人也开始很喜欢露肉了么,矮是矮的,不过身材还真是不错,胸肌腹肌该有的都有,身体线条也挺赞
而且亚,看到这个男人,谁还在意他的身高呐
一直不喜欢MM的wife,不过那种creepy的amazing woman(RA在剧中所说的么)也是演绎的丝丝入扣
不过这片子从开始看到结束,看得觉得自己都要裂了,内脏都无法handle辽。。。
佩服下英国的编剧,能把这剧改编成这样,那三个垃圾工太神奇了,pigs will fly,囧到
最后说一句,RA你还真是带着美貌到处酱油
hakespeare Retold系列四部作品中唯一的悲剧「Macbeth」,同样作为莎翁的四大悲剧之一,我对这部作品的印象远没有哈姆雷特和李尔王来得深,至于据此改编成的影视作品亦只是草草看过由McKellen爷爷主演的79年那版;这次BBC的版本中,麦克白摇身一变成为顶级餐厅的当家主厨,原著里发生在皇室中的阿谀我诈,也转换场景至奢华且深浅难测的料理世界,唯一不变的是麦克白那颗被欲望所吞噬的心,并最终将这个故事引向悲剧,似乎从另一方面印证了无论过去多少年,莎翁的作品始终能萃取生活中被我们忽略的种种,放大后呈现在我们面前;
编剧很见功力,改编后的情节更贴近现代人的思考模式,更像一部心理惊悚片,虽然故事节奏稍显缓慢,但人物的心理主线却始终绷得很紧,让人一点也不感觉拖沓沉闷,只感到深深共鸣,通过对吊诡人心的剖析,展现了一个命中注定不可逆转的毁灭进程,这也是莎翁悲剧作品的最大魅力,仿佛那样灰暗和不真实,然而那种无力感却总是直击我们的心房~
演员们的表现让人眼前为之一亮,虽然大部分都只是在英国TV圈的陌生面孔,但演技绝对各个过硬,经得起考验,尤其是James同学的表演整个大加分!几乎把同戏其他演员的风头完全盖过;原著中的麦克白就是苏格兰人,James同学无疑占得先机,Scottish Chef的造型很适合他,加上可爱的口音,纯熟的台词功力,所有这一切都凝聚成微妙感觉的帅气,选角的人真是有眼光XD
与「Inside I'm Dancing」和「Last King of Scotland」中的感觉全然不同,实在是超赞!几次场景转换中的眼神,或志得意满、或困惑迷离、或无助绝望,每个层次都表现的相当到位,你会相信他就是剧中那个倍受妻子与神秘预言困扰,被心魔所掌控的可怜人,真的很难想象一个生活中那么可爱的演员,能演这样的一个麦克白,更别提后半段重头戏里瞬间提升的戏剧小宇宙,那不是简单的提高音量,故做嘶吼状,而是由内到外的情感迸发,就犹如在观众眼前上演的话剧一般,你能够真切的触及角色的内心和此刻的灵魂脉动,相信也能透过这个角色看到一个对表演无限忠诚并贡献全部的优秀演员~
《莎士比亚重现》观后感(六):闲话小麦
如果我告诉Vivian我要专门为James写一篇,她一定会隔着MSN也送一连串香吻过来。我甚至能想象她那花痴的模样。她是我所知的James McAvoy的狂热影迷之一。
“祝大家每晚都梦到James”;
“他的新造型让众多包括俺在内的hc女神魂颠倒”;
“How can he be so lovely like this~ oh my James~”;
“看这个男人就足够了~”;
……
《通缉令》中飞奔、耍枪、翻跟斗、青筋迸出、面红耳赤,表情、动作都太激烈太夸张,小麦不擅长这个。非要拧巴成动作型男,也就只剩出水芙蓉一幕露出一身壮硕腱子肉够养眼了。可我还不怀好意地怀疑是不是如奥兰多一样装了假胸。
呃,那个,Vivian不要打我,小麦的的确确是以文艺片胜出的嘛!
《赎罪》、《成为简奥斯丁》中大放异彩,古典的气质、优雅的卷发、纯净的眼睛、含羞的嘴角、纯正的英式发音……地地道道的英国人小麦演绎这类文艺片驾轻就熟,搭戏的女主角在他巨大的戏剧张力面前几乎扛不住。尤其是美国甜妞安妮,演过公主的那位,怎么看怎么像一位气急败坏却又不服输的小母鸡。能征服达西先生的那种高傲却不生硬的英国小姐哪儿找?能跟小麦娴熟对戏的姑娘哪儿找?
《麦克白》里终于看到了一位。
好了,重点也不是说她。继续啃咱们小麦。这次《麦克白》之现代版本,小麦完完全全回复正常人装扮,没有鹿腿、没有燕尾服,也没有刻意的发型或化妆。这下看到的应该是比较真实的小麦了吧。
首先,老实讲,我不觉得他有多帅。他个头1.70,不,高,哎!——等等,先别扔砖头——肌肉还是蛮壮的,反正露出来绝不含糊,一场做爱的戏背部肌肉线条相当有力量美。嗯,屁股也翘翘的,就是腿实在不长!不好意思,又绕回去了。
但是,但是,听我把话说完,他确实很有魅力。
魅就魅在他的细节之美,脸部细节之美。不是每一个演员都经得起这么长时间的特写的。肩部以上,一张脸几乎占据整个屏幕,持续10秒,30秒,你试试,换个比较僵硬的木偶脸,你早就受不了要换台啦。别人也许是空洞无物,但他留给你的却是内容,丰富的内容,是生动,是深刻!
那双眼睛,风情万种。且不说幽蓝的眼珠是一湾深邃的湖水,让你跳进去就找不着北;那眼睛会说话——但凡世界顶级演员都是这样的——所以在很多空镜头中,没有语言,甚至没有背景音乐,你仍然能从他那扇窗户潜入他的心灵,躺在强大的情感气场中跟他一同呼吸。
Vivian说《成为简奥斯丁》中跳舞的一场戏,小麦的眼神是“暧昧中的极品”(她激动的语气几乎令我相信这眼神能杀伤世界上所有雌性动物)。而在这部相当惊悚的《麦克白》中,多少次,他的犹豫、恐惧、惊慌、孤寂、绝望……都从那水汪汪的眼睛里涌出来,我的心为之颤动。哥们,你是在演戏吗?我就把你当成那个人了!
这还只是说到眼睛,还有语言呢,小麦的台词功力也是一级棒。正宗英式英语就不提了(乖乖,《通缉令》中又换成娴熟美语了),语气、语速,以及情感的流露自然得体。(不像很多国内肥皂剧里的所谓偶像演员,明明脸已经装出了紧张的样子,声音还是松弛得不在状态。国内总是不强调语言的运用,反正后期有人给配音,镜头前演员只要装装样子就行了。久而久之,空剩一副皮囊!成不了大器。)
扯回来。我还发现了小麦一个特质:他的肢体很灵活。不仅仅是《成为简奥斯丁》里展示两下拳击那么简单;当然《通缉令》能找上他应该也有这方面原因——我们一直说他是文艺小生,动作片不是强项。未来会不会转型都在次要,作为一个演员,能够“静如处子,动如脱兔”是表演功力全面性的潜力储备。再说了,肢体灵活,能够让身体语言更丰富,表演内涵更有层次。比如这部《麦克白》中,他的跑动、耍刀,以及一场跳上桌子飞奔抢手机的场景,都显示了他良好的身体柔韧性。一位优秀演员旺盛的生命力以及强大的表现力在他这里有了最好的诠释。就好比他身体里有个小马达,蕴含了无穷的能量,有什么戏不可以尝试?我都可以秀给你看!
小麦绝对有这个自信。
鼓掌!聚光灯!
等等,还没完,回顾我对小麦的感觉,有文为证:评价《末代独裁》(2007-6-26)里“至于演员嘛,英俊小生的戏份一点不比黑人少,怎么连提名都没有捞到?”——看到没,那时候我就为他鸣不平了!或者说,那时候我就注意到他的演技了。
这个男人不简单。一年多过去,一共才看了他屈指可数的几部片子,就见证了一位巨星的诞生。充分证明那句话:长相和身高都不占优势的男演员,靠什么窜红?只有演技了。我想我找到了众多女生狂迷小麦的真正原因。
好了,Vivian,这样交稿还满意吧。
1,我记得先前查到小麦是舞台剧出身,怎么现在不见这段经历了?
2,有没有觉得咱们国内的潘粤明有点像小麦?
3,小麦找的老婆大他9岁,还早婚,连结婚都这么有个性,赞!(就是要哪壶不开提哪壶:)
4,对不起,Vivian,我心底那个位置留给Johnny Depp啦。不过我会支持小麦的。
5,我突然想到好多著名演员都是小矮个,比如达斯丁霍夫曼、艾尔帕西诺、西恩潘,所以说身高真的不是问题,嗯……算了,还是不要创PS记录了,免得挨打,哟。
《莎士比亚重现》观后感(七):Memo on Much Ado about Nothing
Characters: Beatrice (Sarah Parish)- Benedict (Damian Lewis), Claude- Hero- Don
+ Tom Jones <Help Yourself> 很好听很赞!
+ It is bigotry. There is no proven connection between height and the ability to fight crime. —— Mr. Berry (一个因为身高差10cm而当不了警察的保安头头)
现实世界就是这样,我们反省了,我们斥责了,但情况终究不会改变,forms prevail over contents anyway.
+ Well, I suppose, I'll just have to love her back. Yeah, there'll be some fun at my expense of course, but a person's allowed to change his mind as he matures. Love's just one of those things a man grows into, like jazz and olives, and I'm not going to let a few sarcastic remarks change the way I feel. After all, the world must be peopled. When I said I'd die a bachelor, I just didn't realise I'd live this long. —— Benedict
After all, people can change, can't they? It is possible. —— Beatrice
巧妙的呼应!
+ I just wanted to say it for you... to you...
大爱Benedict给Beatrice念Shakespeare sonnet 116的这段,妙绝了!
+ I'm so bored of people using love as an excuse. That's not love anyway. That's just... possession. And I'm bored being owned too, by you, by my dad... —— Hero
+ 男主角名Benedict,意为“原来似乎坚决抱独身主义而新近结婚的男子”,完美概括了男主角心态的转变。
《莎士比亚重现》观后感(八):演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
莎士比亚的现代版,充分说明了那句名言:演戏的是疯子,看戏的是傻子。初看时只是觉得荒诞,变态,夸张。。。。。。突然峰回路转,让你会心微笑,理解了戏剧的张力无非是要把人物的性格和命运推向两个极端才能彰显出来。那个凶的要死的女人,其实只是害怕受伤害,那个要驯服她的骄傲男人,原来更加缺乏安全感。突然懂得了最后女主说的那句:your husband is your lord, your life and your keeper。这才是女人多少年来都屡试不爽的糖衣炮弹啊,不然怎么让她的那位keeper, load心甘情愿得为她做早饭,还当了三胞胎的奶爸。而那个凶婆子继续在议会发彪,最后还住进了唐宁街10号。所有希望得到家庭温暖的女强人都应该看一看,对付男人有时候需要以暴治暴,更多的时候需要以柔克刚。-向莎翁致敬!
《莎士比亚重现》观后感(九):经典永不老
为了James McAvoy重看老片,剧终时却感叹莎士比亚的妙笔与改编者的匠心。经典改编说难也难,说易也易.
下流者,不知哪里塞进几个正当妙龄无脸易无脑的女演员,哭哭啼啼无事生非造出一番桃色花边,便美名曰"英雄之人性"与"时代要素".而好的改编,却能直指原作核心,牢牢抓住亘古不变的人性与冲突.于是,时光流逝,铠甲变为白袍,麦克白依然是麦克白.
就在开场十分钟前,他快乐而鲜活,做喜爱的职业,在工作时欢唱,为人尊重却无需暴虐,沉醉于爱情之美,沐浴于友情的活力.一句话,在谋生之途上实现理想,每一分每一秒都做真实的自己----如此完美,多少人渴望而不可求.
接着,预言出现欲望浮现,快乐如潮水般退去,露出底下狰狞的礁石.他得到了"公平",夺回了"应得"的.自此失去爱、信任与快乐,染上谋杀擦洗不净的血污,生活中只余阴霾与错乱。
:以古典式背景为幕布,以高声呼和为背景的激烈对撞,几乎是莎翁悲剧的一大标志。编剧以家具装潢及街头常见的球迷冲突巧妙嵌入,可谓举重若轻,丝毫不见经典现代化易有的突兀与生硬。
:James McAvoy 超美阿~~~看起来纤细瘦弱的身板,将厨师白袍穿得宛若T台走秀,迷人啊迷人XD
《莎士比亚重现》观后感(十):随感
【悲】麦克白:罪恶是源于预言,贪婪的渴望,还是近旁的挑唆?短暂的拥有不等于幸福。一个小小的念头,一时冲动,让原本专注生活和工作的麦克白堕入了地狱,失眠、猜忌、幻象,一步步堕入更深的人间地狱。一部压抑的悲剧,吟唱着“知足常乐”。
【喜】无事生非:爱情是可以被操纵的吗?或许朋友的小计谋可以挖掘出埋藏在内心深处的感情。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在两个相爱的人口中,散发着玫瑰香味。如果足够相爱,就相信自己和伴侣,因为小小的阴云去伤害所爱的人,不值得。但是现实和剧本的差距就在于,现实中很难找到自己所爱的人,在圣坛前站在你旁边的那个人未必是命中注定的那个人吧。
【喜】驯悍记:"I don't wear sneakers at least on holidays."一句话把老公收归麾下。剧里转折来得有点突然,不过结局还是满满的恩爱和幸福。婚姻就是信任彼此,坦诚相待,爱惜对方,包容对方的小嗜好和小缺点。现实生活中如果有这么一对儿,每天的生活肯定很欢乐!
【喜】仲夏夜之梦:if you feel offended, pretend it to be a dream. 西方的童话故事,神仙和凡人一起成长,一同get to know women,一同走进婚姻&be romantic. Always see the bright side of life. True love will come to you when it is 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