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看不见的世界》影评10篇
日期:2018-02-1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看不见的世界》影评10篇

  《看不见的世界》是一部由谢米姆·萨尔弗执导,丽莎·蕾 / 茜多·塞丝 / Parvin Dabas主演的一部剧情 / 同性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看不见的世界》影评(一):Lisa Ray / Sheetal Sheth

  第一次看到此二人是在ICTS里,过眼即忘了

  后来,隔很久,朋友推荐我看TWU,即此片

  记得那天都很晚了,看完后就差惊为天人,不要太有感觉,太有感触噢,哈,立马又翻出ITCS重温了一遍,直呼,大眼妹和Lisa简直就是佳配,官配,超级养眼,超级有感觉,结果那天看到凌晨1点才睡觉,哈

  对了,还看了一部也是印度MM演的les喜剧片,顺道提一下,“莲娜的甜蜜生活”,还行,呵呵

  搞得我现在都爱看英国片了,还有印度MM×_×

  话说回来,Lisa Ray / Sheetal Sheth演的两部戏,比较起来,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这部TWU,虽然只有两个模糊的KISS,没有OOXX,但是,看完之后,却令人意犹未尽,有所看有所想,在那样的历史环境下,那样的感情,不论是年轻的Amina的,还是年老的Jacob的,甜蜜里还夹杂着些许的苦涩,有内涵,挺喜欢的~

  如果把两部戏比作茶的话,

  ICTS若夏日里的一杯清新绿茶,令人清爽,快意,就如Sheetal Sheth

  TWU就如冬日里的一杯暖暖的红茶,令人回味,深思,就若Lisa Ray

  呵呵~

  《看不见的世界》影评(二):最好的相爱

  之前并不了解此片的任何讯息,看至二分之一处,才后知后觉的发现是部女同片。由此可见女同片一贯是有多隐忍、细腻、缓缓道来。而这样的特性恰好也是片中主角Miriam的性格。与Amina的一直单身自由、穿卡其裤男衬衣、留大波浪卷发、戴中性礼帽、开咖啡馆相比,拥有丈夫孩子的Miriam似乎更自由——渗透在生活里面的精神的自由,才更自由。而Amina那种仿佛一伸手就能触摸到的自由,反而觉得是伪自由。

  生活里面的Miriam看似只是个普通的相夫教子的女人,对丈夫隐忍到对于其外遇都视而不见也依然贤良淑德的地步,对孩子也十分之爱护。但透过这些,她敢于从Amina送她的诗集里勇敢自由地和Amina相爱,而相夫教子的生活只是个背景衬布。有人说的很对:“人们几乎从未运用已经拥有的自由,比如思想自由;相反倒去要求什么言论自由。”Miriam就是这样一个懂得运用自己的自由的人。一个相对比较自由的人。

  Miriam和Amina相爱的世界,是生活里人们所看不到的世界,在她们彼此各自的精神世界里很好地完成了,然后现实生活只是个背景衬布。最好的相爱,也许永远只是在看不见的世界里完成的。

  《看不见的世界》影评(三):短评已经容不下我的观后感了!!!

  I can't think straight原搬CP!真的超爱这两个赚我眼泪的大美人QAQ我从不知为毛很少有女同题材的片子能像ICTS和这部一样别太狗血浮夸非主流,可以感情细腻探讨现实问题[蜡烛]感觉这部加ICTS可以算是两位主演的前世今生,但是个人觉得这部要更好看些。Amina很多想法比较能引起我的共鸣结局也算happy ending真的不容易了!!!先给导演来一打赞!

  看到有短评说导演为了表现女性美把男性渲染得野蛮什么的,妈蛋没有事实根据导演能胡诌出来这种虐心桥段?吃饱了撑的?就算客观的来说,古今中外都有渣男在媳妇怀孕在床的时候自己出去花天酒地吃喝嫖赌,还不让人拍出来说事?lol 而且渣男还想瞒天过海偷情,反而随时疑心病怀疑媳妇又背着他干了些什么,随时不满就想动手……人干事?都说做贼心虚,在某些大男子主义的兄台身上怎么就看不太出来……非要说的话,根据我个人看法,和对后半部分台词研究,导演也无非是站在一个女权主义者的角度展示出了一些比较普遍社会问题,值得思考。。。

  并不是说异性恋无真爱影片中支线的配角黑人Jacob大叔和白人Medline小姐看起来就是真爱啊,他们跨越了种族限制,尽管当时没法将关系公之于众,Jacob为了能和Medline在一起甘愿假装是她的佣人、司机,Medline看着强忍心酸无奈的Jacob送她回家的背影,也满满都是爱啊。

  《看不见的世界》影评(四):两个美丽女人的邂逅

  官网上,这部电影的副标题是“没有什么可以阻挡相爱”。整个故事有很厚重的历史背景,那时不只有同性爱是一种禁忌,肤色都是不可以混淆的。痛苦属于大多数人,不仅仅是某一类人。

  抛开南非种族主义的背景不谈,Miriam是个有帅气老公、三个孩子的家庭主妇男耕女织看上去和谐。可家远离城市交通通讯均不便,没有一个邻里。丈夫基本不跟她说话,把她当个附属和家佣,动不动摔东西打人,甚至不对她笑,还与嫂子私通……她从里到外,是那么那么的寂寞无助。另一个美丽脸孔Amina出现了,对她灿烂的笑,体贴的言行自信的装束,如一缕阳光让她打心里温暖。主妇一看见她,眼睛就离不开她,渴望油然而生;她渴望与人交流内心,渴望可以自信、渴望从体现自己的价值开始被人尊重,渴望彼此信赖、渴望温柔呵护关怀

  两个美丽女人的邂逅,偶然又必然,相互爱慕,但欲言又止。暧昧、婉约、又有丝丝的心疼。索求爱人的一个吻,真是难啊。美丽的容颜在眼前呈现,却要为现实隐忍克制,人都要崩溃了。

  幸好导演留了点余地,爱还是有所希望的。

  有些人说不喜欢那个开放式的结果。我认为很好,Miriam不是因为有人爱她,她被迫去选择生活。相爱只是诱因,诱导她思考人生以及自己的生活方向。不是她需要工作而工作,而是她想要去工作。她找到了自我,未来还远吗

  《看不见的世界》影评(五):美丽不难,既美丽又感人就很接近完美

  刚刚重温了这部电影和它的姊妹篇《I can't think sthaight》,这两天闷闷的心情好起来一些了。它就是有这种奇效,美美的,温温柔柔的,抚慰你,像最亲爱的人的温柔的手。

  两个女孩各有特色,但都很漂亮绝对赏心悦目的那种!两部的差别就是《The World Unseen》由于故事发生年代和环境的原因情感比较内敛,就是因为这样,两位演员的演出才显得更有意义更突显水准,那种微妙震撼、渴望、狂喜、失望等种种感情被恰到好处地演绎出来,让人不自觉的仿佛感同身受情绪随着她们的命运而起伏。

  《I Can't Think Sthaight》可以看做是前一部的现代版,环境比较宽松了,所以气氛轻松许多,在OK的主要情节之间偶尔穿插搞笑的小细节,也很能让人会心一笑。虽然不如前一部那么细腻,但较快的叙事节奏和更宽广的视角还有美景华服也足以自成风格,不会让对它抱有期待的人失望。

  是值得重温的好片!

  《看不见的世界》影评(六):真的是美呆了~~

  整部电影虽然拍的没有什么张力,演员表演也一般(个人见解),拍摄手法也非大师级别,就是一部平淡的讲述在那个时代发生的故事的电影.

  美丽的南非和美丽的女主角们,两位不同肤色老人可能发生的爱情.深深的吸引了偶...

  悲伤吗?不悲伤,只有淡淡的哀愁和一丝久久不能释怀的无奈围绕着偶.

  美丽的爱情和不太"美丽"的世界构成了那个年代的南非.

  也许这就是导演的意思吧,不要悲伤,发生的已经发生,剩下的只有回忆.让偶们在回忆中慢慢品味那感情吧...

  《看不见的世界》影评(七):What are we searching for

  不能说这是一部最好的影片,但它却令人动容。

  南非广阔的草场、灼热却不刺眼的阳光、白人、黑人 、有色人种 、混血 。种族歧视依旧存在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微妙而复杂

  miriam作为一位普通的印度年轻主妇,她有照顾孩子和丈夫的责任,但她却从未真正为自己生活。她可以过得更好的。然而当时社会对女性的传统认识却将她牢牢地束缚。某一天,她看着窗外的朝阳,想着自己即将出生的第三个孩子,琥珀色的眼睛里是无奈与妥协。

  从某种程度上说,amina的出现仿佛miriam生活中的一道亮光。这个穿着有如男性的俏丽女子,自信、热情、有一种拼劲,驾车、有自己的事业,不依靠男人而生活。她的一切,不同于其他任何女人。这无疑深深地触动了miriam心中柔软的部分。她或许会自卑,但又向往渴望,会退怯,认为自己的愿望是奢求。在她们身上表现出当时社会的尖锐矛盾,但或许正因为如此,她们才互相吸引。

  amina身上的特质是miriam希望自己具有的,和amina在一起,miriam似乎逐渐找回自我、自信。miriam喜欢amina,在她身边,她便能成为那个她希望自己成为的人。而对于amina来说,miriam是爱、是归属、是那个让自己不用拘束、不用成为别人的人。这两种需求互相牵制,她们变得亲近、变得相似

  影片的最后,miriam自己开着车,来到amina咖啡店的门前。面带微笑,她决定来工作。她和她,嘴角扬起相同的弧度。这是两人关系的新起点同时也是当时社会的一种写照。为了自由和权利而抗争。

  依然记得amina送给miriam的诗集。似乎是乔治赫伯特的【爱】,很好的隐喻了两人的关系。那种忽远忽近的暧昧,目光中炽烈的渴望,竭力克制、松开的手、远离的怀抱,恰到好处同时很有力度。

  总之,很喜欢这部电影。选角也很不错

  《看不见的世界》影评(八):人为的距离才是最远的

  1952年的南非还盛行着种族隔离政策。南非法律将人种进行分隔,主要分成白人、黑人、印度人和其它有色人种。白人掌握着这个国家绝对的政治经济权力。南非种族与种族被强制隔离,各种族之间不准恋爱结婚,公共场合座位与使用以白人与非白人作为差别,甚至与白人站在一起,或者一块儿用餐,都有可能被随处可见的嚣张跋扈的警察扔进监狱。谩骂、殴打这些人身的侮辱对于非白人来说更是家常便饭

  当时的人们是被牢牢禁锢着的,身心俱是。影片《The World Unseen》中,有色人种Jacob下定决心冲破种族隔离的藩篱去追求自己的幸福。于是,他穿戴整齐出现在了邮局中,准备经营邮局业务的白人女子Madeleine Smith表达爱意,却被巡逻至此的年轻警察撞个正着。警察不仅呵斥Jacob不应该和身为白人的Madeleine站在一块儿,更准备执法。幸好Madeleine机智,谎称Jacob是自己的司机,才让Jacob免于去警局受辱。可这也正黯淡了Jacob的那份在现在看来唾手可得的幸福,满腔的热情瞬间只剩下——我不能。试想:在自己可心的女子面前,不能光明正大大地追求,甚至连在一块儿说上几句话都被视为犯罪,这份浓烈的爱意只会慢慢化为灰烬,总有一天会不复存在。正如影片中Madeleine Smith所说的:在这个地方我们都失去了人的尊严。这是南非当时一小部分尚有良知的白人无奈,但也仅仅只是无奈,他们也迫于现实,屈服于强权,他们对其他有色人种的非国民待遇也大都只是旁观同情类似Smith夫人能够在警察的淫威下对Jacob施以援手是少之又少,不可想象的。

  沉重枷锁无所不在。Rehmat与James Winston违反了1949年颁布的禁止异族通婚的法令(Rehmat是印度裔,James Winston是白人),被警察四处搜捕。为了能尽快逮捕俩人归案,穷凶极恶的警察以Miriam三个年幼的孩子要挟,胁迫柔弱无依的Miriam说出Rehmat与James Winston的藏身处(Rehmat是Miriam的小姑)。风骚的Farah为了撇清干系,昧着良心倒出了Rehmat被咖啡馆老板Amina藏匿的事实。这种赤裸裸的出卖竟然发生在尚有亲缘关系的Farah和Rehmat之间(Farah是Miriam的嫂子)。Farah的交代恰恰取悦了那帮爪牙。警察迫不及待地摔门而去,留下一脸不安的Farah……人与人之间被匪夷所思的律法驱隔,无情到了丧心病狂的地步,什么亲情友情、爱情,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顺从、屈从成了人们生活的主旋律暴力肆虐于这个国家的每一个角落

  幸好,这个镇上还有一间咖啡馆,各色人种视它为最后的避风港。当外面寒风凛冽时,这儿尚可称为温暖如春;当警察在外张牙舞爪时,这儿却可以载歌载舞;当女人们战战兢兢地相夫教子仍不免被丈夫随意践踏时,这儿的老板Amina却穿着肥大的男式衬衫和男人专用的裤子拥有了一间咖啡馆,并且敢直率地表达自己不会做饭,将来嫁个会烧菜的。此话虽不乏玩笑的成分,也道出了当时不仅有种族隔离法的桎梏,还有男尊女卑的巨大镣铐。家庭主妇Miriam和丈夫Omar已经拥有了三个孩子。就像当时的许多家庭一样,丈夫Omar主导着家中的一切,包括妻子Miriam一言一行。善良的Miriam因救助被车撞伤的黑人而被丈夫一巴掌呼倒在地上。“你的义务是照顾我,而不是那些黑鬼(“黑鬼”是当时白人对黑人的蔑称)。”丈夫竟会直气壮地支配妻子的思想、情感。难怪Amina会感慨:Mirian总不忘给别人倒茶,告诉我,有谁好好照顾过你吗?Mirian纵然心有不甘,也无能为力,唯有默默地承受。庆幸的是,Amina的出现点燃了Mirian心中沉积的火苗,也让Mirian沉寂的心泛起了丝丝波澜。Mirian不再甘于孩子、丈夫这方小天地,她积极地冲向更大的舞台。当丈夫又一次举起巴掌时,Mirian敢严正地要求丈夫和她沟通时换一种更好的方式;当Amina想要以教学车的方式亲近她时,她明知对方的用意,也答应了,两人那含蓄的同性之爱在片中耀眼无比;当Amina提出希望Mirian能到自己的咖啡馆做厨师时,Mirian最终用生疏的车技,在撞破一盆盆栽情况下,出现在了咖啡馆……Mirian在Amina的引领下正一步一步地接近她们渴望的人性与自由。她们的路能走多远,影片末尾没有交代,我们也不得而知。但能够在片中欣赏到女主人公Amina和Mirian脸上的那份坚定,那么,抗争之路绝不会善罢甘休,定会前赴后继。

  种族隔离政策无情地抹杀了世间的太多美好,南非政府却曾为臭名昭著的种族隔离政策辩解:南非共和国是一个多种族国家,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与习俗皆有所不同,言语也有所差别。让各民族各自发展,并不是种族隔离,而是各自发展。冠冕堂皇的理由掩盖不了种族隔离法的不得人心,狡辩则昭示着这一制度的腐朽与没落。三十多年后的南非,废止人口登记法、原住民土地法与集团地区法,在法律上取消了种族隔离政策。难道从此各种族之间就平等和谐了吗?男女之间就能被同等对待了吗?答案是:未必。沧海变桑田,不是件容易的事,愚公能移山,想必也能铲除这些根深蒂固的毒瘤吧,任重道远而已。

  《看不见的世界》影评(九):The World Unseen

  “你,是第一个在咖啡馆对我微笑的人…”

  怎样的孤独让她对一个随意的笑脸这般在意。

  不经意的,这个容颜打破了寂寞的心,也许从一开始就走近了她的心,那颗度日如年孤独的心。后来想,这一笑足以让Miriam心脏顿时漏了半拍吧。

  我一直在想,Amina的出现无疑对Miriam产生了决定的生活冲击。“you made me think”(多么熟悉的一句话哈~~~)生活中一直期待的不正是这样一个让你开始在意,开始思考甚至开始改变和有所追求的人?Shamim抓住了两人的表情变化和眼神,在有限的见面次数中,把Miriam的渴望和回避,Amina的试探和坚定,以及两个人的无奈都刻画到了空气中。我们凝起呼吸等待,那一个试探的吻,那一个短暂的十指相扣,肌肤之亲的奢望就像那宽阔却荒凉的土地。Miriam挣扎回避Amina,那一声颤抖的“Please”我心碎了大半。不要有人打扰,时间就此静止,低沉说出心底渴望的两个人,轻触的唇瓣终于可以让观众的情绪得到解脱,可是一声婴儿的啼哭把我们生拉回了现实。现实要面对的就是绝望,选择的余地是那么卑微,于是Amina终于服输了,当她拥吻住Miriam的脸颊,全剧最后一个吻,我的心碎了另一半…那是赌上所有也无法换来心爱的人的最后的奢望,Sheetal的表情变化真的让我心碎了T T

  当咖啡馆门前可爱的花盆又被汽车撞碎了的时候我笑了,一定是Miriam…她走出来了,两人握手的近景,Amina微笑转身,简单到有点让人怨念却满是希望的结局~还能多要求什么呢?

  TUW,les的故事线并非作为本片的主要线索及矛盾,她更是一部反映五十年代南非种族隔离以及女性意识觉醒的电影。或许这也是Lisa和Sheetal会在拍摄ICTS时看了小说为之倾心而有了再度合作的原因。小说里,两个人Miriam和Amina正真见面次数很少,可是眼神交汇时Miriam的回避和Amina的直视已经宣泄了彼此的理解和需要。电影结尾或许是另一个故事的开了了~看到Amina脸上的笑没~

  《看不见的世界》影评(十):女人花

  终于等到了《The World Unseen》和《 I Can't Think Straight》。两部一年前先后推出的片子,由同一个写而优则导的作家Shamim Sarif自编自导,同一对养眼美女(Lisa Ray & Sheetal Sheth)领衔主演,讲的是同一个主题(finding your place, finding yourself, finding your voice),聚集的也是同一个少数族群(印度裔移民),却散发截然不同的韵味。

  《The World Unseen》大背景设置在上世纪50年代实施种族隔离的南非,而《I Can't Think Straight》则选了现代时尚大都市伦敦,一个景色是非洲草原的疏旷壮美,另一个背景是英伦都市的典雅富贵;都是女女相遇、相吸继而相爱的老套故事,前一部片子像留声机里缓缓流泻的老歌,后一部则是ipod里轻松欢快的流行乐。真要比,前者无论是从厚度上还是张力处,都要胜于后者一筹,但既然人家是孪生姐妹花,放在一起对比着看,味道会更佳。

  看完后,恰巧听到收音机里传出《女人花》,不由莞尔。

  我有花一朵 种在我心中

  含苞待放 意幽幽

  朝朝与暮暮 我切切的等候

  有心的人来入梦

  女人花 摇曳在红尘中

  女人花 随风轻轻摆动

  只盼望 有一双温柔手

  能抚慰 我内心的寂寞

  我有花一朵 花香满枝头

  谁来真心寻芳踪

  花开不多时啊

  堪折直须折

  女人如花花似梦

  我有花一朵 长在我心中

  真情真爱无人懂

  遍地的野草 已占满了山坡

  孤芳自赏最心痛

  若是你 闻过了花香浓

  别问我 花儿是为谁红

  爱过知情重 醉过知酒浓

  花开花谢终是空

  缘份不停留 像春风来又走

  女人如花花似梦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看不见的世界》影评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