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马普尔小姐探案 第一季》经典观后感集
日期:2018-02-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

《马普尔小姐探案 第一季》经典观后感集

  《马普尔小姐探案 第一季》是一部由安迪·威尔逊 / 查理·帕尔默 / 约翰·史翠兰执导,杰拉尔丁·麦克伊万 / 佐伊·沃纳梅克 / 迈克尔·兰德斯主演的一部剧情 / 犯罪 / 悬疑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马普尔小姐探案 第一季》观后感(一):整理了一下每一集的标题,便于有针对性的观看

  01E01 藏书室女尸之谜 The Body in the Library

  01E02 寓所谜案 The Murder at the Vicarage

  01E03 谋杀启事 A Murder Is Announced

  01E04 命案目睹记 4.50 from Paddington

  02E01 神秘别墅 Sleeping Murder

  02E02 魔手 The Moving Finger

  02E03 拇指一竖 By the Pricking of My Thumbs

  02E04 斯塔福特疑案 The Sittaford Mystery

  03E01 伯特伦旅馆之谜 At Bertram's Hotel

  03E02 无妄之灾 Ordeal by Innocence

  03E03 零时 Towards Zero

  03E04 复仇女神 Nemesis

  04E01 黑麦奇案 A Pocket Full of Rye

  04E02 杀人不难 Murder Is Easy(有BC!!)

  04E03 借镜杀人 They Do It with Mirrors

  04E04 悬崖上的谋杀 Why Didn't They Ask Evans?

  05E01 破镜谋杀案 The Mirror Crack'd from Side to side

  05E02 蓝色天竺葵(某短篇改编,暂未确定原著,期待补充)

  05E03 名苑猎凶 The Secret of Chimneys

  05E04 白马酒店 The Pale Horse

  (第5季顺序已经修改,感谢@云上吉他 的补充^_^)

  《马普尔小姐探案 第一季》观后感(二):非常精彩的一部,百转千回

  这是一部非常非常经典的侦探剧。整部剧紧凑感十足,每个人物都有自己故事,包括最后pip的出现,这个有点意外,不过可以说明她为什么也会出现在这个大家庭里面。问题是我现在也想不通:emma很可能认出来pip,就算自从3岁就分开了,但是毕竟是一对亲姐妹,那么马普尔是怎么认出来的呢?这点我一直想不通,而且也没有给具体细节分析,不知道,我认为这是编剧上的一个邋遢,有时候为了凸显侦探的神勇,来几个小爆点是不让观众看出来的,最后拿出来炫耀一下。女管家米琪有点神经质,但是说的话却都是真的。。。这个从开始就预见了,所有剧集里面都是这样,神经兮兮的家伙其实从来不是个说谎者,而且到最后除了警察和马普尔,她在知道amy死后就知道凶手是谁了。

  本片一直在暗示所有的人都有秘密,所有的人都有嫌疑,反而看起来最清白的人其实隐藏了一个最大的秘密,这当然也是很多侦探片的模式。受害者皆是因为祸从口出而惨遭杀害。小细节是最值得留意的地方。马普尔在分析案情的时候一直在纸上写一些单词,其中有珍珠,当时我十分不理解,看来侦探就是高人一等啊,她那个时候就知道珍珠所掩盖的秘密了,难道只是因为佩戴者一直不停的抚摸她的珍珠项链的原因吗?估计当时马普尔小姐就已经有结论谁是凶手了。可是还是无法阻止amy的死。。

  当bunny死的时候blacklock说她是自己与过去最后唯一的联系,也消失了。此时就觉得blacklock肯定有什么秘密在过去,这个是最大的秘密,没想到也是所有罪恶根源

  本来最大的嫌疑犯肯定是pip和emma,因为毕竟只要blacklock死了,什么都是他们的,但是他们没有杀人,这也许就应了马普尔小姐的话,谋杀从来不是简单事情

  最后唯一的疑点就是,我对英语的迷惑。瑞士小子真的认出来谁是姐姐谁是妹妹了吗?因为他说的是我记得你和你的sister。sister不是姐妹的意思吗?不代表他就知道她到底是谁啊!不过马普尔给了一个小解释,就是到时候如果她继承了财产肯定会登报,她不能冒“可能”被人揭发的冒险。我觉得瑞士男不一定记得谁是谁,却引发了几人死亡的惨案,这就是人性可悲吧。

  最后总结,这么多侦探片,就是,不要轻易就跟好久好久以前不太熟悉的人相认- -否则会死的很惨滴- -“

  《马普尔小姐探案 第一季》观后感(三):有关键情节剧透,没看过请绕开

  我喜欢这个老太太演员感觉很符合马普尔小姐的气质,是个可爱的老太太。但是看过看改编就会觉得有许多地方都违背原著的原则。阿婆是一个很有道德也很善良的人,她虽然自己第一段婚姻不幸,但是她作品里总是促成不是凶手的青年男女喜结连理。她笔下的凶手很少因为感情原因去杀人,永恒的原因是贪欲:金钱与性。这就是改编的失误之处,《寓所谜案》中写道:如果一个丈夫被杀了,首先受到怀疑的是妻子反之亦然。凶手就是利用这一点策划的谋杀。而且与真情并无多少关系,如果两人想在一起,大可以私奔或者离婚,但是俩人偏偏选择做掉老头,就是为了老头大笔的钱。原著是老头死了,妻子可以继承一大笔财产,俩人之间除了性就是钱。这部剧非得展示多么高尚的爱,真令人发笑。感觉编剧为了迎合现代爱情至上的原则抛弃了阿婆书里的三观。

  另外马普尔小姐是非常正派的老太太,非得安一段婚外情。

  《马普尔小姐探案 第一季》观后感(四):It's so nice to meet u,Miss Marple

  马普尔小姐完全可以当选我最喜爱的老处女。柯南道尔和钱德勒都决无可能制造出这样一位侦探:老得连走路都有些不利索,一双婴儿般湛蓝的眼睛(阿婆一定把自己所有的神经质都给了她),苍苍白发加上瘦削的身影,想不让人对她掉以轻心不行

  然而,当阿婆笔下的马普尔与荧幕上的角色重合时,我的第一反应是选择了拒绝,因为我始终觉得Geraldine McEwan的眼神太过精明,笑容不够慈祥,我脑海里的马普尔,始终是一个更加神经质,眼神更加无邪的老太太。这也是为什么我虽然已经把阿婆全集看了N遍,但是对于改编的电视电影始终有所抗拒,因为这些人物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实在太过鲜明,太过精确,容不得一点点的出入。唯一100%符合我的人物设定的,恐怕也只有唯一一部先看电影后看书的《阳光下的罪恶》版波洛。

  于是,带着成见,我错过了与马普尔小姐的第一次荧幕见面会。但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过了两三个月,当因为KAY的推荐,这部剧集再次出现在我面前的时候,我突然毫不犹豫的接受了。在难得闲下来的年前最后几天,我把所有时间都献给了《马普尔小姐探案》。

  每集一个半小时的长度果然很过瘾,虽然在我这种走火入魔的书迷看来,很多人物和剧情的细节还有待诠释,但从制作水准和演员阵容上来说都无可挑剔,英国人电视剧就是让人放心。这出剧对原著的改编很大,我觉得很好,如果只是COPY,根本没有拍出来的必要,即使是第一集把凶手从奸夫淫妇改成了奸妇淫妇的拉拉组合,我也觉得能够接受。

  令人心旷神怡的英国口音,无数的俊男美女,充满怀旧气息服装造型,让看这部剧的过程成为真正的享受。我的最爱老处女马普尔小姐依然保持着100%的破案率,顺便成全了无数对痴男怨女的终身大事。请忽略主演那过于精明的眼神,其他的一切,都很完美

  http://understrange.ycool.com/

  《马普尔小姐探案 第一季》观后感(五):阿婆不死

  五十年代,二战结束后的大背景繁华雍容的都市或者乡野味十足的小郡乡村。离奇的命案,多角色群戏,每个人都有可能是凶手。永远猜不透的真凶,只在最后十余分钟由Miss Marple娓娓道来。第三季的At Bertram's Hotel和第二季的The Sittaford Mystery都很精彩。

  .s. 那是一个完全不同于现在这个时代的年代,优雅从容。2004年起开始的这个改编剧集版,画面呈现油画般的隽永清新质地。想想,那时候的犯罪手法与高科技是沾不上边的,死法不外乎是被勒死,毒死或被子弹射死。而破案之道也仅仅遵循着一条经典原则,推理。所以在今天看来,这些似简单似古朴的东西,反倒值得回味良久。

  《马普尔小姐探案 第一季》观后感(六):杀人动机是什么?

  因为看的时候比较马虎,偶尔有快进,所以不是很明白动机,看得迷糊所以给三颗星。

  写在这里是想有明白的给我讲讲,我大概写一下剧情:

  死者1:藏书室女尸,女童子军

  死者2:舞女,鲁比

  首先是死者2的舞女表姐“乔西”把脚扭伤,不想失去工作把死者2找来跳舞,之前“乔西”和有钱老头的“儿媳”是girl's love,但是死者2讨好老头,老头想收她为养女,给她遗产五万英镑,这样一来老头的一对儿女就分不到遗产了,“儿媳”自然也分不到了,“乔西”和“儿媳”这对GL就没幸福了。于是起杀心。

  杀了死者1伪装成死者2,嫁祸他人,只为逃避不在场证据

  杀了死者2,烧车焚尸,伪装成死者1,作不相干的案件。

  而马普尔小姐发现这两个案子是相关的,确切的说是一个案子。发现的破绽,

  一指甲垃圾筒中指甲是咬掉的,和死者2的不同

  二“乔西”对于死者2的死一直无动于衷,只是很生气,一提起来就生气,非常明显,于是怀疑有利益冲突

  于是马普尔小姐下套,让老头宣布要重新立遗嘱不给儿女,于是凶手再起杀机,要在老头没下遗嘱之前杀了老头,于是警察在杀人未遂的现场捉到了凶手。

  好象是这样子,一时想不出别的了。

  迷惑之一:咬掉的指甲,片中明明是用剪子剪掉的,难道是“绞”,当然“绞”掉的指甲截面(死者2的)和自然磨的短指甲截面(死者1的)是不同的,但发现指甲的是警察,马普尔小姐没见到断甲,难道就不能猜是死者2的长指甲剪掉了然后再打磨吗?

  还是我的角度从开始就是错的,不是磨不磨的事?

  迷惑之二:老头说儿女有财产,是之前分给他们的,过得不错,那就奇怪了这“儿媳”为什么还要这遗产,而且再分也只是分二分之一,莫非为了这二万五英镑杀人?也许是我不理解杀人犯的心理

  迷惑之三:真的是“虱子多了不咬,债多了不愁,罪多了不怕,一个也是杀二个也是杀三个也是杀”,居然可以遥远的找一个不相干的女孩杀掉,难道逃避不在场证明只有这一种吗,也许还是我不理解杀人犯的心理。也许是作者编得有点诡异,太悬了~~

  别的一时想不出来了~~写得有点乱,凑合看吧。累。

  《马普尔小姐探案 第一季》观后感(七):迥异的英伦味

  为什么选择力荐,在这部马普尔小姐的疑案中,起码这部的杀人手法以及所以细节问题我都搞清楚了。虽然风格不是我所喜欢的,有点阴森的感觉,我的最爱还是象寓所迷案那样的—风景艳丽、阳光充盈中发生花园命案,在这样的故事中,是能够满足我对英伦田园生活向往的…然而这部命案目睹记中有了LUCY的加入还是引起了我的好奇兴趣的,毕竟人都喜欢美丽的东西,扮演LUCY的那位演员真的可以称得上为美女,在我眼中太过艳丽的我也不会很admire,但是她的确自然不做作。

  说实话这个疑案中我真的没有想到最后医生会是凶手,我一直一相情愿的以为帅男人通常是风流的,或许他杀了自己的情人什么的,我所说的帅男人就是那个带着个孩子的BRIYN,貌似是这么拼写的来着。不过对于马普尔小姐系列我还是很喜欢的~毕竟是BBC的电视剧,而且又带有疑案,如果多拍几集就好了~HOHO

  推荐此案,有时间还会去看下原版的书~~

  《马普尔小姐探案 第一季》观后感(八):改编的幅度太大了吧,一些地方没看懂

  把它当成一部新剧看还是蛮好看的。但看到指甲那里看不明白,为什么确定那死去女孩的指甲是咬掉的而不是剪掉的呢?凶手既然聪明注意指甲长短的细节,怎么可能注意不到咬掉的指甲和剪掉的指甲不同呢?

  去翻阿婆的原著,指甲这里仍让人困惑,更让我惊讶的是,凶手根本不是女女组合,而是男女组合。

  书里提到这对男女组合的漏洞时说——

  某某话太多:“鲁比的牙齿七高八低”

  而藏书房女尸的牙齿“向外突出”

  所以马小姐发现藏书房的尸体可能不是鲁比的。

  书中提到的这个细节让马小姐的推理看起来自然多了

  电影里把这个给舍掉了

  我想不清楚在电影里马小姐究竟从什么地方察觉到藏书房里的尸体并非鲁比的。

  书里的犯罪动机也比电影里的看起来更顺畅

  为什么电影要更改凶手呢?

  真奇怪

  发现马普尔小姐系列很喜欢讲女同的事。

  谋杀启事里就把艾米和利奇拍成了女同,看书的时候可真没看出阿婆有这个意思。

  复仇女神里又来个好女女的修女,原著里也写的也不大像女女之爱啊

  现在英国很流行女女剧么?

  《马普尔小姐探案 第一季》观后感(九):悲哀的故事

  当夏洛特因为利益杀了自己最好的朋友多拉,她已经把自己与过去一刀两断,再也没有什么让她和过去联系起来。在这一刻过后,她再做任何恶毒的事都不需要顾虑,甚至不需要忏悔。这就是为什么她最后甚至没有向Amy忏悔的原因——多拉之后谁都不重要,信件不重要,照片不重要,无辜死者不重要,只有利益重要。我相信她真的爱多拉,但是她的利益不容许多拉继续活下去,于是她给了她一个美丽的死亡,让她快乐舒服的死去。

  当马普尔小姐猜出了真相但却没有救活Amy时,我想,这是马普尔小姐最为内疚的一刻了,所以她才会在大雨当中抱着Amy的尸体放声哭泣,没有了往日的镇定自若,没有了往日的优雅睿智,只有一个内疚的女人,释放出她的一切感情,什么情商智商都离她远去。在那一刻,我竟然也随着马普尔小姐哭喊,为什么明知道凶手还让谋杀发生,使又一个无辜的人死去?

  我有时会想如果利蒂在天堂看到自己深爱的妹妹竟然能够做出这种为了利益杀害自己好友的卑鄙行径,她会有多悲哀多愤怒。

  看电影时一直希望编剧能够好心地让Amy活下来,可是作为目击证人,她是不允许存活的。编剧只是让欣奇和Amy变成拉拉,让Amy在死去之前来一段爱情,殊不知这样的好心,只会显得Amy和欣奇更加可怜,更加悲哀。

  她们都是无辜的人,她们却要承受这一切由贪婪引起的痛苦。

  悲哀的故事。

  《马普尔小姐探案 第一季》观后感(十):马普尔的魅力在于生活的褶皱

  看了第一季,想立马来看看豆油们的评论,也是第一次客服心理障碍没有去搜索影片历史演员经历等等躺在床上用手机一点一点敲打出一篇影评来,也许这个晚上也不想说什么严肃的话,想法也是如同落叶般零零碎碎的,姑且当成呓语一听。

  看这部片子的初衷,一个是在于想要看探案故事(英剧形式而非文字阅读),把卷福看了梅格雷看了突然不知道该看什么了,随便在微博上搜索了一下就出现了这部,于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存到了百度云。

  另一个,卧槽熟脸演员太多了简直是英伦全部的阵容了吧!!!每看一集就处在认熟脸的痴迷状态中无法自拔。。。不用说卷福麦哥和德爷爷,《木乃伊》里的可爱哥哥来当警探我也想来看一看啊!

  马普尔小姐是个很特殊的侦探形象。她不是官方警探,也不算是个私家侦探,私家侦探也有个侦探的样子啊,比如福尔摩斯的会客厅。可她一看上去,就只是个亲切聪明的老奶奶,行动在老人中算是便捷,脑袋灵敏得让你忍不住跟她掏心窝子(感觉每个案子都是这样破解的凶手们你们能不能长点儿心!),但不会感到迫人的威胁。她的名声不像福尔摩斯那样所向披靡,而是一发生案子就会联想到有一个聪明的老太太能看出端倪的那种,温暖又有点儿恼人。

  每一集都会出现一个和她合作的警探,配合的不配合的,最后都会对她心生敬意和爱怜。每一集也都有一个助手,和她同属一类人,不可貌相的老太太们真是惊喜十足,让你觉得比正当青春的年轻姑娘们还可爱。

  没看过原著,只从剧本身来看,每个故事的逻辑都不算复杂,讲故事的节奏也很平稳没有刻意制造许多悬念。但这不是这部片子的特长,我相信它想突出的也不是精彩绝伦的推理和令人窒息的悬念,不然马普尔小姐那捉鸡的步速就已经让人无法容忍了。这部片子最吸引我的,是试图以马尔普小姐的角度来展示平静生活中可能的罪恶,以及每个人的悲喜掺杂的生活。第一季的三个故事(藏尸室女尸、寓所谋杀、目睹谋杀)都是因爱而犯罪,故事中的每个人都有着自己复杂而真实的境况。他们在马普尔·简的面前主动或被动地卸下防备。包括马普尔小姐本人,也是经历了情人(已婚的)在战场上牺牲而一个人终老,而如果不是这样,她便不得不在道德和爱情中做个选择,如同上校夫人一样。但其实她在当时分别的时刻就已做出了选择,所以她能够平静而无愧地生活着,而上校夫人选择了杀死自己的丈夫。这个对比虽然只是在第二集结尾短暂地显现,但细想却触目惊心。

  世间众人的生活如同一匹匆匆织就的布,某处针脚细密精致,也有许多地方粗粗带过,一戳就破。这匹布也有些平滑光艳处,更多的是褶皱斑斑。众人的善恶就在布中行走蔓延,那些褶皱汇集着痛苦与挣扎,以及从皱痕织向平坦处的欢欣。

  马普尔小姐就是这布中一根坚韧的线,带我们经过世间种种,最终得以平静安然地看着那些褶皱与坦丽。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马普尔小姐探案 第一季》经典观后感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