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伦敦一家人》观后感精选10篇
日期:2018-01-18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伦敦一家人》观后感精选10篇

  《伦敦一家人》是一部由罗杰·梅因伍德执导,卢克·崔德威 / 吉姆·布劳德本特 / 布兰达·布莱斯主演的一部剧情 / 动画 / 家庭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伦敦一家人》观后感(一):最美的时光

  时光若水,无言即大美。日子如莲,平凡即大雅。   我们每个人来到世上是偶然的几率,并且变成伟大人物的几率更低。这注定了,我们大多数的人生爱情都将是微不足道的平凡日常。但日常的一生对于我们来说,又是如此珍贵,即使平淡如水,即使不值一提,都是我们终有的一生。对于平凡的我们来说,出生、恋爱结婚、生子,直至死亡这一连串的人生变化无法在历史上留下任何一笔。 我们承认我们的人生不够独特,但当我们将它拍成一部电影的时候,我们会看到在漫长短暂的一生里,其实我们一直是岁月主角。   我们的故事没有千回百转曲折,没有光彩照人的惊艳,却自有一份细水长流的平实之美。   当我们穷尽一生的时候,会看到生活即使如此平淡,我们也没有得过且过。   而是用珍惜温馨希望与热情将它雕琢成了璀璨的钻石,照亮了属于我们的渺小的历史空间。   让我们过完这一生,还想要相约来世。

  《伦敦一家人》观后感(二):自己的第一部影评

  看过不少好片子,就今年来说,阿米尔汗的《摔跤吧爸爸》应该算上一部。满打满算,半年加上线上的观影,大概也有四十部。左右,借着去上海签证之机会,到上海电影节,去看倒也没什么特别期待的《伦敦一家人》。

  总算,他戳中了我。

  其实一直在思考什么是好电影。走出电影院我在想,阿米尔汗式的将各种他的三观硬塞给你的电影好吗?其实不差。只是无非你可能要抛弃一点自己的陈旧,去迎合他塑造的理想境界。确实,让我累的不是阿三给我的文化冲击,而是不断的灌输者的价值观

  至于《伦敦一家人》的清素,则是格外适合在没那么想拯救世界,没那么想装个文艺的13的下午静静的去看,或者说,去体验

  画面很美,原作的漫画叠加出层次。自己并非专业人士,只觉背景真实感,迎合着手绘的线条,将历史感流畅的呈现。至于几个画面画风的变化则出现重要的剧情节点,让人由视觉到感知,迅速消化。情景配以人物情感得以最大程度的还原。最后Ethel及Ernest的去世,一个用了大量描绘,一个却只用了定格。你好像哭不出来,却又明明哭了。

  但好的故事永远是第一要义。是啊,细水长流。不自觉的哼起《红豆》,想起曾经一直在身边的人。往往是感同身受的,毕竟故事是一种理想,谁人不想与自己的Ethel走到尽头呢。一段世人好像都大概了解一点的历史,一些大家好像都经历过的故事,一些大家都会有的幻想,一些我们终不愿看到的现实。也许方二十的我没什么资格把人生看得那么远。那我只有通过他们的故事去憧憬·属于我的细水长流。

  喜欢这样的电影,用最大的真实,给予看客最直观的感受。他离你不远,他的故事可能在老王老李老张身上再发生一遍。但你却永远希望自己也有一段这样的故事。

  好电影,没有道德绑架,也没有国产电影《八月》一般散而无神的情绪表达。平淡而有神,令人怀念却又向往。

  《伦敦一家人》观后感(三):怎样相爱怎样生活?

  看到前半部分时候,我觉得这个电影很不现实,两个主人公也很不现实。Ethel两耳不闻窗外事,活在自己温馨的生活里,Ernest也只是略微关心战事和局势。看到最后,我才发现这就是最最普通的人是生活啊,但是ethel和ernest算是很好的榜样了,经历了这么多,还是一如既往热爱生活,看着他们从相遇结婚买了房子,一件件添置家具,他们一起有了自己的家,有了收音机电话汽车电视,他们爱每一件物品,以及每件物品陪伴他们的生活。不管是战争和平,家里总有鲜花。Ethel到老了还是个小女孩,lovely girl and lovely flowers。虽然觉得这两个人物非常的相似,都很乐观和蔼,但是Ethel内心追求中产阶级的,认同丘吉尔,虚荣心强,而Ernest依旧认同自己的工人阶级,支持工党。一般这种结合都不会太和平,想到bojack的爹妈。虽然两口子不只一次地说到这种分歧,但是他们总有一个人会妥协,即使是讽刺地说“那是你们工党的错“,他们都不会再争论。他们爱对方远远大过自己的的政见,这样才能相濡以沫吧。

  所以到底怎么才能做到保持对生活的热爱呢?Ethel要清洁屋子,Ernest要去送牛奶,这就是他们每天起床的理由?为什么他们不会觉得生活实在是fuck up呢?有挚爱的彼此就足够了吗?真希望自己有这种能力啊。最后老两口都走了,剩下一个充满生机的漂亮的房子,我真想在这房子里痛哭,卧室里依旧挂在他们想要孩子时的婴儿海报,墙上照片挂了几十年,背后的墙纸焕然一新,后院的梨树也长大。生活还是要继续。

  《伦敦一家人》观后感(四):99%的人都错过的好动画,每一帧都暖到哭!

  首发于[君君电影院]

  微信公众号TVwanda

  转载请注明出处

  钱老先生说:

  婚姻是一座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

  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婚姻依旧是围城,不同的只是——

  城外的人不一定想进去,城里的人很会玩。

  《伦敦一家人》观后感(五):光是平凡的一生,就已足够荡气回肠

  爱情是什么幸福在哪里是人们永远都无法精确定义的两大难题,毕竟谁都能够根据自己的经历、心得,说出一套完整而毫无破绽的理论。这是谁说谁有理的事情,其中滋味只要是满足的幸福的都是值得的。

  《埃塞尔与欧内斯特》讲的是一对夫妻每一天的日常,一天一天的累加之后凑成一生,然后故事至此完。即使经历了二战、战后恢复重建、国家政治动乱……这些看似能够把平凡的故事变得荡气回肠的曲折都没有影响他们的普通日常。

  他们……就只是如我们所有渺小得不值一提的普通公民一般,在流水似的生活里,结婚生子变老,没有传奇没有大起大落没有大悲大喜,真的就只是生活里的鸡零狗碎。

  然而看完后竟会忍不住热泪盈眶,这些琐碎这些日常距离我们如此遥远却又如此贴近,原来时光带给每个人的意义一样的,原来我们真的只是随着时代潮流自然而然消亡的有机体,原来认真经营好一生是如此美好的一件事情,原来接受细水长流的日子,安心生活下去是如此伟大的一件事情。

  就是这般美好

  【从你的名字开始

  埃塞尔与欧内斯特的故事开始于一个平凡无奇的早晨,上流家庭女仆埃塞尔站在窗口抖灰尘,然后看到了阳光开朗的送牛奶工欧内斯特,然后两人相视,挥手致意,然后引发了一种类似爱情的悸动。埃塞尔整天趴在窗口等待、窃喜、紧张失望,反复循环,一天又一天过去。突然欧内斯特就捧着鲜花敲开了大门,他说我觉得我应该自我介绍一下,因为你朝我抖抹布抖了够多次了,我叫欧内斯特。

  我叫埃塞尔。

  恋爱、约会、见家长、结婚一切都水到渠成,埃塞尔辞职的时候高兴的说我要结婚了,欧内斯特大声喊着说我也是。

  从此他们不再是独立个体,而是相互牵绊一生的夫妻,在往后的故事里再也缺一不可

  他们贷款买了房子,然后一点点把家具买齐,孩子出生,慢慢的把贫瘠的日子过得越来越丰满。

  欧内斯特活泼开朗对生活充满热情,是典型大男孩;埃塞尔敏感贤惠持家,是典型的小媳妇——还是和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一样,毫无特别之处,但真实可爱

  【最差的日子里有最好的生活】

  1928年一战结束十年,墨索里尼、希特勒掌权,各个国家不是内战、侵略他国就是被侵略,剑拔弩张,接着二战爆发,英国参战。

  德国的空袭、与法国的结盟、制定的把各家儿童送到乡下寄养的政策

  埃塞尔与欧内斯特在朝不保夕岌岌可危的生活里仍旧带着热情与希望。

  两个人争论政党的问题、整天报不离手的欧内斯特、因为孩子的卷头发被剪而伤心大哭的埃塞尔;欧内斯特十年如一日的送牛奶,到处搜集便宜的家具,包办屋里屋外的所有粗活重活,悄悄的买了车,在后院修防空洞,不叨念家长里短抱怨生活;埃塞尔做沙发套做门帘洗衣服带孩子打扫卫生,为了贴补家用也去上班,闲时就和邻居吹嘘一下自家争气的孩子,偶尔也抱怨一下生活。

  在最艰难的日子里他们都是这样过得平淡而踏实,无论政党怎样变换,无论世事如何变化,战争来了就响应国家政策把孩子送到乡下寄养,然后欧内斯特参加消防队跟着灭火救人,埃塞尔继续打理家务

  战争结束后把孩子带回来,欧内斯特拥有了一辆升级版的送牛奶车,埃塞尔升职;雷蒙德越长越大,上大学女友结婚,欧内斯特退休。

  时间就这样一晃而过,不知不觉已相守半世。

  【我们平凡无奇但足够荡气回肠】

  随着雷蒙德的长大结婚,埃塞尔与欧内斯特一天天老下去,埃塞尔身体每况愈下,欧内斯特也渐渐秃头,原以为永远不会结束的日子在彼此的生命尽头摇摇欲坠

  这就是我们,这就是我们普通但却平实丰盛的人生。

  埃塞尔大欧内斯特五岁,是典型的姐弟恋,但欧内斯特一直称呼埃塞尔为小可爱,想要组成一大家人的愿望因为埃塞尔是高龄产妇而作罢,孩子出生后第一句话是“她怎么样”而不是小孩子怎么样,永远都有小惊喜,也永远都顺着埃塞尔的心意;埃塞尔嫁给欧内斯特的时候两个人一贫如洗,但埃塞尔永远都把家里打点得井井有条,从没有嫌弃过欧内斯特低薪的送牛奶工作,在欧内斯特沮丧失望的时候也永远以亲吻、以拥抱的方式鼓励安慰他,生活里虽有小争执但总以大局为重。

  就这样温馨的过完一生。

  电影里小雷蒙德带回一棵小梨树苗把它种在院子里,待父母过世后雷蒙德和妻子站在一棵枝繁叶茂大树下,然后雷蒙德说“这树是我用果核种出来的”,这样的一幕竟然和《项脊轩志》里“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透露出的寂寥思念之情不谋而合,让人禁不住潸然泪下

  埃塞尔大欧内斯特五岁,他们于1928年结婚,1971年同年离世,是雷蒙德·布里格斯根据父母真实人生故事所著的绘本改编而成的手绘动画电影。

  因为有真实的基础,所以更显得动人

  我们来到世上是偶然的几率,变成伟大人物的几率更低,因此注定了我们大多数人的人生与爱情都将是微不足道的平凡日常。但一生对于我们自己来说,又是如此弥足珍贵,即使平淡如水,即使不值一提,都是我们仅有的一生。

  对于平凡的我们来说,出生,恋爱,结婚,生子,直至死亡这一连串的人生变化是无法在历史上留下任何一笔,我们自己也知道我们的人生不独特。但当我们将它制作成一本书或是一部电影的时候,我们会看到在漫长短暂的一生里,其实我们一直是岁月的主角,我们的故事没有千回百转的曲折之美,没有光彩照人的惊世之美,却自有一份细水长流的平实之美。

  当我们把那样的一生穷尽的时候,再回顾这样的一生,会看到即使是如此平淡的时光,我们也没有得过且过,而是用珍惜温馨希望与热情将它雕琢成了璀璨的钻石。

  照亮了属于我们的渺小的历史空间,让我们过完这一生,还想要相约来世。

  《伦敦一家人》观后感(六):短评盛不下我的碎碎念

  "Old Chamberine has given Hitler half of Czechoslovakia."

  "Oh,yes?"

  "He says it's peace with honor. Peace in our time."

  "Thank goodness for that. Don't you want that bit of toast, Ernest?"

  关于爱情

  一个每日翻看报纸关心时政,一个更担心政府拆了他们漂亮的铁制围栏;一个是坚定的工党支持者,一个更喜欢结束二战的功臣丘吉尔……

  我不知道鸡同鸭讲的爱情在现代还有多少存在,可是这样的故事在以前太普遍了,以至于你会发现,这可能就是我们的父母的故事。它可能发生在英国、法国,也可能发生在中国。他们把这叫做细水长流。

  有时候我在想我是不是考虑得太多,多到不愿意接受一个像Ethel那样只囿于家庭琐事爱人,总觉得和那样的人没什么共同话题,那怎么走得到一起?可是,总有些东西维系着两个人,那是什么呢?我还没想清楚

  关于生活

  老旧的收音机时不时传来的外界消息推动着时间线慢慢向前:慕尼黑协定,张伯伦的绥靖政策,英国割让捷克斯洛伐克;爱尔兰共和军制造爆炸事件;德国入侵波兰 英国对德宣战;苏联入侵芬兰;丘吉尔组阁;德国连续57天对伦敦进行轰炸;美军向广岛投放原子弹 二战结束;工党通过煤炭国有化;苏联原子弹爆炸成功……

  即使在战时状况下,Ethel仍关心着她的多萝西蔷薇"The old Dorothy Perkins is still in bloom"。Ernest仍一如既往地在餐桌前翻阅报纸。

  生活没有大的起落,没有过度的悲痛和喜悦,有的只是平淡生活里零星散落的小惊喜、小失落、短暂的哀伤……

  《伦敦一家人》观后感(七):平凡生活中如暖流的温情

  英国著名漫画大师雷蒙德·布里格斯(Raymond Briggs),1934年出生在伦敦南部的一个工人家庭。代表作有《雪人》。改编自此的同名动画短片《雪人》(The Snowman, 1982),由大卫·鲍伊出演引述,著名歌曲《Walking in the air》正出自本片。

  2016年,画家的绘本《埃塞尔与欧内斯特》( Ethel & Ernest)被搬上银幕。这部描述画家父母相伴一生的真实故事,在柔和精致的手绘画中,仿似涓涓细流,温暖地直达人心。

  1928年的伦敦,28岁的欧内斯特与比他年长的5岁的埃塞尔相遇。缘分就是你站在窗口,而我刚巧经过。此后的43年中,埃塞尔与欧内斯特结婚,生子,经历战争,抚育儿子成长,看他结婚,直至携手老去。正如雷蒙德自己所言,父母的一生,平凡无奇,但也许正是这种平凡、这种生活中的琐碎,打动了无数同样平凡的读者,让它成为了畅销绘本。

  埃塞尔与欧内斯特,像所有年轻情侣都会做的一样,约会,去电影院看一场电影,拘谨地互见家长,物色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畅想此后如何把它变成梦想之居所,设想在按揭后的第几个年头将全权成为自家的产业,穿上礼服和白纱,邀请至亲来见证神圣的婚礼,请摄影师把彼此最美的时刻映上胶片,用双手一点一点将“家”慢慢打造。

  也许是从连像样的窗帘都没有开始,在地面上直接铺了床褥入睡。今天改造旧的壁炉,明天添置一组二手沙发。厨房灶台上摆了整整齐齐擦拭得干净发亮的下午茶茶具,花园里逐渐长满繁盛的玫瑰和金黄向日葵,墙壁爬满紫色藤萝。白手起家。

  如果没有战争,这种平静的幸福便不会中断。而那场战争也教会了他们如何守卫家园,在随时可能拉响的防控警报中寻找保全家人的办法。青年的大男孩、大女孩长成坚强而伟大的父亲、母亲,勇敢面对生命中的危难。

  和所有平常人一样,和所有父母一样,埃塞尔与欧内斯特也要处理婆媳关系,他们期待儿孙满堂,盼望儿子考上名校,寻一份薪水高的、体面的、最好是坐办公室的工作。他们有点遗憾,成绩本来优秀的儿子选择走上艺术的道路;他们有点难过,在面对抱孙的愿望将无法兑现的时现实;他们选择理解和支持。他们有一天也变成了唠叨固执的老太,或是深沉寡言却慈爱包容的老头。

  如果亲身来到欧洲,就会发现动画中的道路、房屋、田野,如今依旧。石头铺就的狭窄马路笔直地躺在一排排鳞次栉比的三四层高的建筑之间,清脆的马蹄声回弹在街市的墙壁而洪亮悠长,小楼内年迈的木头阶梯咿呀发声,落地窗占了大半壁墙。这么多年过去,欧洲的外貌似乎鲜有变化,而时代却恰在平凡人的指尖流淌变迁。就像是和影片中的埃塞尔与欧内斯特一起,流光见证丘吉尔V字手势的传播、苏联第一颗原子弹的爆炸、贝弗里奇报告出台、26岁的玛格丽特·希尔达·罗伯茨竞选议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了……

  《伦敦一家人》观后感(八):平淡之光

  一个动人的故事,从来不是因为他的完美,而是因为他触碰到了人的心灵。

  影片的 结尾已经写在开头,生老病死本就是自然界最无可避免的规律,作者父母已经离世,不过是用一种绘本形式来描述了他们平淡且真实的一生,以此来缅怀,并且还自嘲父母会觉得有点尴尬或者会反驳他说才不是这样子呢。当看完整部电影再回头看一眼,泪流不止,大卫芬奇说,我们注定要失去自己所爱之人,否则,怎么知道他们在我们生命里如此重要呢?

  1982年,他们相遇了,上天用一个美丽的误会开始了他们相爱相守的一生,恋爱结婚终老,听起来如此乏味,像万千中的普通夫妻一样,可是,这份幸运却弥足珍贵,毛姆也曾说过,我用尽全力,过着平凡的一生。他们之间没有小三,没有出轨,没有被战争冲散,没有被柴米油盐磨烂,这是求之不来的幸运,也是"我心匪石不可转也"的坚定不移.

  quot;无论贫穷还是还是富裕,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健康或者疾病,你都将毫无保留的爱他,对他忠诚直到永远吗?婚礼上的誓词,哪一个不是期望着”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这是最朴实的日子,可是做得到却是这世间稀奇之事,卓文君的白头吟写出来是为了挽救她的婚姻而不是纯粹的抒情,”闻君有两意, 故来相决绝“,唏嘘一场,毕竟一生也算是漫长,但埃塞尔做到了,他拒绝了他人主动提供的诱惑,选择了忠诚,这就是爱为什么能是平淡生活里的英雄梦想,为什么取我的人是一个盖世英雄。

  我的父母也如此平淡的过了半生,原生家庭这个词越来越被提到,成长环境对人性格的形成产生了无法明确界限的影响,漫画家之所以能够成为漫画家,也是埃塞尔夫妇给了孩子足够的选择自由,给了阳光水和土壤,让艺术家这颗种子得以生根发芽,纵使他们的概念里可能坐办公室里是更好的工作,这是多么正确的教育观,选择成为一个什么样子的人是一生的课题,可是没有捷径,你要一往无前,风霜雨雪里披襟斩棘。

  平淡才是生活里的光,美好,真实,隽永。

  《伦敦一家人》观后感(九):我可以等你,但你一定要出现哦。

  其实观影一直是非常私人的事,我的感动到不行可能对于别人就是哦。比如我看爱乐之城都没湿眼睛(二刷爱月补,都怪第一次看观影环境太差,其实我还是看得边抹鼻涕边擦眼泪),但这部动画却让我在寝室嚎啕大哭。 今晚老妈打电话跟我说奶奶可能撑不过今年了,也许这对她也是种解脱吧,毕竟对这个世界也只有不解和难受了。 剧中妈妈老了也得了老年痴呆,她认不得爸爸,却还可爱的说自己是lucky girl,却还说自己的老公是老公喜欢的男星。这也许是艺术的美化,当真的触动了我。 相比较,奶奶也是老年痴呆,但我爷爷就极其自私和冷漠,他们从前的感情如何我不知道,但我知道我爷爷绝不会为我奶奶放上那一份已经没人动了的碗筷。我从来就不喜欢我爷爷,算正直的人吧,但就是自私且没情商,学着我党那套表面工程,他不会去理解我奶奶到底想不想吃那个菜,只是在家庭聚餐时仿佛爱你似的硬夹给你。 看到我爷爷奶奶那样我是悲观的,所以在看到埃塞尔和欧内斯特时我是有一种在绝望之中看到光的感觉。尤其它还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片中每一处细节都让我为之动容。收到鲜花的雀跃,党派争辩的拌嘴,得知有小朋友的兴奋,送别孩子的不舍,哭泣时的摸头安慰,结婚照旁褪色的墙纸……每一点每一滴都叫人热泪盈眶。 爱情,我想我有幸遇上都会飞蛾扑火式的全情投入。和你在一起相伴的每一天,一定琐碎又温暖,我想每一株黄水仙都不会枯萎吧,年年月月,也可以铺成大鱼里那样壮观。 所以,嘿,你在哪呢?我可以等你,但你一定要出现哦。

  《伦敦一家人》观后感(十):奇妙的约会

  1 儿子被捕的时候bgm 应该是作为后来鬼畜神曲奇妙的约会的原型。

  2 老爹的配音极像超级无敌掌门狗的那个男配音

  3.开头5分钟跪 一是为了当中秒速一星期的元素 二是为5块钱我拿不起,1块钱乡下的舞会我可以请你去 在当下物欲横流 情窦竖开的环境下,相信没有理由不被击中

  4.老辈的片子 其实并不适合 90和00后 我这90初后勉强看的津津有味 因为我家平 也经历了时代变化 这一部勉强片勉强露了腐,露了絮,就是没有露黑,如果对于熟悉或不熟悉英剧的人来说,可能会误以为这不是我爹妈的一生吗? 帝国主义不也不是没有那么黑暗吗?这就是本片的最大特色, 让全世界人都可以找到影子的尝试。不是卡哇伊的日本漫画 滥情 没有一丝的谄媚,不是美帝的英雄,力拔山兮气盖世,也不是时不利兮啥不是,而是不怨天不尤人,平淡接着平淡,似乎是没有感情 却让我一整部片都在反思,真让我搬砖,你是能搬两块还是搬三块,是搬两天还是搬三天,再简单一点,学习是学一上午还是学两上午,是学一天还是学两天。恐怕我早已是叫苦连天咒骂不止了。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伦敦一家人》观后感精选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