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老头!》是一部由杨亚洲执导,李雪健 / 黄磊 / 宋佳主演的一部剧情 / 家庭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嘿,老头!》观后感(一):感人
相信看过《嘿,老头》的都会被里面黄磊和李雪健演绎的浓浓父子深情所感动,或许为人子女,我们做不到这么极致,这么完美,但还是可以尽可能的不去做伤害父母自尊的言行,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不容易,不论生存环境的贫与富,父母为孩子付出的恩情都是一样的,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路,即使你已成家立业,父母白发苍苍,也依然会为子女操心,每个老人都希望的是子女的温情暖语,而不是冷漠以待,或是语言暴力。养儿方知父母恩,父母对待老人的态度,直接关乎子女对待父母的态度,家庭关系里,不是谁控制谁,或是谁是谁的标签名片,不是因着父母才有所谓的面子,大树底下固然好乘凉,却也失去了创造力的发展。美好的家庭,是对老人孝顺有余,对孩子亲切慈爱,夫妻和谐稳定,父母之于子女,切莫在孩子面前说诋毁另一方的言行,这样是在毁掉孩子对父母的信任,也直接影响孩子以后对家庭幸福感的判断,家是一个整体,为人父母的以身作则,永远不是面子上的敷衍,言行一致的表率,才能给孩子最好的引导!
《嘿,老头!》观后感(二):看剧一二事
在如今这世风日下的时代,在全民都钟迷于成功时代,在如《小时代》《爸爸去哪儿》这种烂剧烂片盛行的时代,这,是难得的一部好剧,感情戏很足,但又丝毫不做作,很现实但又不是无限制地重复、放大现实,以一个有阿尔茨海默症的老头来贯穿故事情节,引出故事主题身边的亲人、朋友的故事。李雪健作为电影协会主席无疑是演的最好的,当然黄磊演的也不差,一个周旋于老年痴呆的父亲、喜欢多年但对方却不是很喜欢他,且一直坚持着美国梦的姑娘、社会残酷的周遭,这三个中的一个足以要了我们的命。电视剧感动我的是那真情的缓慢流露,是黄磊恰到好处的独白,是李雪健画龙点睛般无意道出的“人生”二字......人,出生是偶然的,死亡是必然的,衰老也是必然的,谁又能保证自己能健康一辈子呢。
《嘿,老头!》观后感(三):父亲和我
(我的父亲和李雪健长的特别像,我是好几次含着泪花看这部电视剧的,这不是影评,我只想说说我的父亲)
我是父亲的第二个儿子,为此,父亲超生被罚款,乡村教师的父亲那时候的工资只有200多,因为我的降临罚了500。父亲在结婚之前一直是体育教练,在他手上曾一度出过两个省级田径冠军,那时候的父亲曾经声名显赫,风光一时。后来父亲却主动申请,回到家乡甘愿做了一名普通的体育老师。听母亲说,生我的那天正好是立春,下着大雪,父亲却不在家,正在兰州参加百名优秀教师的颁奖大会。
父亲在这个中学一呆就是三十多年。如今这个学校的老师几乎都是父亲的学生,甚至学生的学生都来这个学校成了老师。父亲的脾气很暴躁,动辄吼叫、挥拳头,这也许跟他曾经做过体育教练有关。乡下和城市不一样,在我们那里,学生犯错,打骂就是教育,父亲当了一辈子的班主任,学生都怕父亲。父亲的衣着永远只有两种,不是运动服就是中山装。在学生面前,父亲的表情永远严肃,冷俊。父亲热爱体育,忠诚教育,父亲今年五十七岁,在操场上依然亲自做示范动作,无论是跳沙坑还是打篮球。父亲的脸色很黑,几十年露天操场风吹日晒,那是一种沧桑,一种见证,一种刚强,那就是父亲的本色。
听母亲讲,我第一次开口说话是喊着父亲的名字,当时奶奶在叫父亲,我咿呀跟着喊出了人生第一个声音。童年的记忆里,父亲总是在晚饭后架我于肩头,我一双小手揪着他的头发,一家接一家的到巷子里的邻居家串门。那时候,我的口袋里总是满满的。可是我不像别的孩子那么调皮,因为我有病,身体弱,不能跟别的小孩一样野。我孱弱的身体没有遗传到父亲半点的基因,父亲是那么强壮有力,而我却皮包骨头那么瘦小。我的眼睛在大约5岁的时候开始痛,后来就很痒,痛痒难忍之下我得不停的眨眼睛,眨眼的感觉就像瘙痒难受的背上用手挠过一样舒坦些。可是慢慢就成了习惯,我开始不停的眨眼,比正常人眨眼的频率快得吓人。由于长时间的眼睛磨损,我的眼角破裂,发炎,感染,严重的时候甚至眼睛会流血流脓。见过小孩哭吧,看过小孩的眼泪,可曾想象那泪水是红色的?我不敢再眨眼,不能再睁开眼睛,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只能眼睛蒙着白色的纱布静静的躺着。我只说我要瞎了,我还没看清这世界的样子,难道从此我只能在黑暗中摸索吗?看惯了这光明,黑暗中叫我如何生存?
这期间,父母为我四处奔走,去了好多的医院吃了好多的药,都没有好转。绝望的父亲背着我上了省城最大的一家医院,医生说是先天肝脏发育不全,肝脏和眼睛有密切的关连,只能吃着药看情况,也许随着年龄一天天增长会自己好起来。我每天吃着那苦的要命的中药,难以下咽,后来我开玩笑说我吃的药可以将一只山羊喂大的。在我生病的日子里,母亲老是偷偷一个人哭,父亲只是一个劲的抽烟,连做梦都在咳嗽。为了给我治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钱,那时候哥哥刚上了学,父母省吃检用供给着我的医药费和哥哥的学费。为了挣几百块,父亲寒暑假也不住家,给学校看大门。晚饭后,父亲就拿着手电筒走了,我躺在炕头上,母亲在厨房,哥哥在写作业,家里安静的可怕。在我幼小的心灵里,仿佛这一切不幸都是我造成的,都是因为我的到来,使这个原本幸福的家变得如此贫穷、落魄。
渐渐的,我的病情有了好转,我可以半天睁开眼睛,但不能长时间用眼,不能见强光。没法正常上学,父亲就是我的老师,他利用有空的时间给我教课,不能睁眼我就听,那几年时间虽然困苦却也是我和父亲最融洽幸福的日子。父亲给我讲的故事让我终生难忘,父亲教我做人的道理使我受益此生。14岁那年,我的一个姑姑给父亲一个好消息,离我家很远的山上来了个云游的道士,他用针灸治好了不少有眼疾的病人。父亲又背着我上路了,为什么记忆深处总是闪现父亲的肩膀和脊背?在那个开满桃花的山上,我半月去一次,坚持扎了一年的甘针。最多受针的一次,身上扎了74根银针,我开玩笑说我已经万箭穿身千疮百孔了......一年后,眼睛奇迹般痊愈,欢得我一个人跑到山上,远望那不怎么漂亮的原野,世界像刚下过雨一样清晰,没有绿色的山竟也是那么美丽动人。父亲大悦,破例喝了酒,滴酒不沾的他两杯就醉了。长这么大,我第一次那么清楚的看父亲,他熟睡着,父亲好瘦,黑黑的脸,父亲好憔悴,花白了头发。我给父亲盖好被子,忽然想哭。
我像一匹脱缰的小马驹一样对这个可视的世界好奇,也许父母心中对我一直感觉有愧,他们对我没有象要求哥哥那样严格。记不清犯了多少错,闯了多少祸,父亲总是沉着脸一声不吭的给人家道歉致意赔东西。我总是屡教不改,甚至变本加厉。中学时候的我,放荡不羁,抽烟、喝酒、打架、早恋、偷家里的钱......几乎青春期所有的错误我都挨个触犯,如果不是小时候不能疯,不定我变成个什么样子。终于,在一次我嬉戏时落入村里那条大水坝被人救起后,父亲愤怒了。父亲第一次打我,他真的生气了,关起门来,拾起笤帚对我一阵海扁。我开始惧怕父亲。
我离家出走过三次,每次都走不远,天黑了害怕了肚子也饿了,又自己给自己鼓气,一路唱着歌上气不接下气的跑回家。父亲还是沉着脸一声不吭,连看都不看我一眼。吃饱了饭,钻进被窝里,奶奶告诉我说自从我出门后父亲就没回家,肯定是找我去了。我开始后悔。
到杭州读书是我自己瞒着父亲填写的志愿,杭州是那年全国招生最远的地方,这个只停留在电视印象中的天堂。父亲知道了,暴跳如雷,说离家太远。由于生气,他脸上的的青筋隐约可见,我胆怯却坚持着,父亲要去找老师改回来,我喊着说我就不!父亲愤怒了,一巴掌狠狠掴在我脸上,火辣辣的疼。长这么大,父亲再一次打我,他复杂的眼神中透露着不安和焦躁,还有不解。父亲将手掌高举在半空中,那么地望着我,眼神像一匹老马看着自己带大的一只小鹿。
天黑的时候我不敢回家,不敢看父亲那张生气的脸。我站在家门外,家里静的很,偶尔几声父亲抽烟被呛得咳嗽的声音。不知道什么时候,父亲出来站在我的面前。他只说了句,进来吧。父亲长叹一声,沧桑的老脸满是无奈的表情,我不忍心再看。父亲到底还是默许了我的决定,他悄悄为我打点着远行的一切,粗糙的大手接过母亲新做好的被褥,弓着腰,眼神往前凑,仔细的叠着,很轻,很轻。 父亲老了。
杭州真是个好地方,我以极快的速度融入这城市,我改变着我的衣着,我的言行,我扩展着我的朋友圈子,我和所有人一样出入着肯德基、麦当劳;我和所有的朋友一样,恋爱了,分手了,分手了,恋爱了;这是个堕落的城市,这是个安逸而有舒适的城市,这里没什么激情,没有家乡看不见绿色的山,没有家乡浑浊了的黄色的水,没有木呐而善良的村民,城市的人互相猜测着,算计着,追逐着,抛弃着。我完全丧失了我做为一个穷山僻壤、来自大山深处人的朴实和质朴,我奢侈的进出着还不属于我享受的高档场所,我迷恋着江南女子小鸟的温柔,我完全没了我自己。我以为我可以带着我单纯的心去流浪,去歌唱,去追随我的理想和抱负,却发现,那原来只是儿时的一场梦。梦醒的时候,我大彻大悟,其实我丢弃了我身上最最宝贵的东西,家乡人用它追求梦想,我却用它换取那一丁点微不足道的“爱情”。
父亲每搁一段时间会打电话给我,他叮嘱着我要吃饱穿暖,要节省要好好学习学好专业。我嘴里应着,心里却充满愧疚。我无耻的花着父亲每月寄来的钱,每月都超支,假期过年回家的时候还要跟朋友借钱买车票。父亲说,没钱的时候打电话,我的心就被刀子割一下,那血淋淋的感觉能让人发抖。一个下着大雨的夜晚,我从寝室的二楼跳下,那天是为了心爱的姑娘。没有人发现我不在了,我蜷缩在楼下的水渠沟里,望着黑漆漆的天,滂沱的雨,靠着冰冷的石壁,昏了头脑的哭,象条狗一样!去死吧,所谓的爱情,伤口是痛的,情感是真的,在这个离家千里万里美丽城市的山脚边,有谁知道一个想死的狗在哭呢过年回家的时候,一出站台就看见父亲站在出口处等我,下着大雪,父亲定是一大早就出发赶来火车站,浑身象个雪人。而我,却是下午两点才到的火车。父亲看见我,激动的从我手中接过包,我想自己背,他固执的不肯。我从后面看着父亲走在大雪纷飞的天地间,雪海一线。望着父亲的背影,我第一次有了男人的痛。
第二年,哥哥参加工作了。那个温暖的9月,我读着亲爱的哥哥的来信热泪盈眶。父亲,您该高兴点了吧?我开始强制自己节省,下午放学后别人都去街上逛了,我爬在上铺光着身体看着小说,那段时间吃了太多的黄瓜,女生开始给我起外号。秋天的时候我第一次拿到我人生中第一笔自己挣来的180块稿费,父亲拿着我的书稿送给他所有的同事,我第一次听见父亲在电话那头笑,我仿佛都能看见那笑容,想象阳光绽放在父亲的脸上,我激动得彻夜未眠。
毕业后,虽然也经历了坎坷,瞬间的停止、失足、滑落会让我觉得百年流于一瞬,但我从没停止过追求。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又爬起,父亲总是在背后默默支持着我。当接过父亲扔过来的一颗烟,父亲坐下来和我商量事情的时候,我终于明白,自己已经长大。而父亲,也终于把他的儿子当作一个男人。还有两三年父亲就退休了,父亲说他现在唯一操心的就是我和哥哥能够早点成家立业。
身在他乡,最担心的就是父亲的身体,年轻时候的锻炼使得父亲的身板还算健朗,看似依旧坚强的体魄。可是父亲明显比同龄的人要老,父亲为儿子太过操劳。父亲从不抽我给他买的好烟,家里来人了才拿出来,每次都不忘告诉人家,这是杭州的特产烟。父亲不不胜酒力,可是每次我回家的时候他都会拿出锁在柜子里的珍藏,要跟我喝两杯,酒后的他总是滔滔不绝。父亲依然不在乎穿着,可是电话里不时会告戒我,有什么时兴的衣服要舍得钱去买。父亲永远担心儿子在外面有没有吃饱肚子,有没有闯祸生病。父亲每次打来电话,总是说躺着躺着就想和我说说话。我强忍着泪水,听着父亲每次重复说着家里一切都好的那句老话。几年在社会摸爬滚打的历练,让我开始不断成熟,曾经觉得自己早已经长大,曾经以为我已经象父亲那样坚强。而现在,我又觉得在父亲眼里我永远是个孩子,而现在,我只想说,我爱父亲。
《嘿,老头!》观后感(四):我们总是慢慢长大,我们总是很快变老
我们总是慢慢长大,我们总是很快变老。
前几天接在上幼儿园的三岁的外甥女放学,放学后她总喜欢在校园里玩一会,滑滑梯跷跷板之类的器械,我对她说“在舅舅小时候上幼儿园时,是没有那么多好玩的玩具的,你现在多快乐啊!”她回头对我说:“那等舅舅长到小的时候,和我一起在幼儿园玩吧!”是啊,在她这个年纪,时光总是那么慢,有无数的时间去玩耍,没有忧愁,总是慢慢才会长大。
刚开始没太关注这部片子,而是每晚在自己房间听到这个片子的片尾曲《当你老了》,是我爸在看,后来,就在今天,逢着周日,这个晚上,找来看看。
李雪健的本色出演让人触动,第一集里手握酒瓶,两手发抖,这些都已经不受他的控制,因为他老了;镜头随之切换,海皮在酒吧觥筹交错,人值壮年,灯红酒绿。我们都会变老,但老的时候谁会在我们身边?刘二铁孤独的生活在自己的宅院,经常忘记回家的胡同。第二集里,老头在医院查出老年痴呆症,回到家中,老友相约,三个年迈的老头,颤颤抖抖的碰杯,说着青春的故事,让人伤怀,当我们变老的时候,还有几个老友能够把酒言欢,触景伤怀?
刚看了两集,还在继续,写点东西,告慰一下自己的内心。
:《当你老了》
当你老了 头发白了
睡意昏沉
当你老了 走不动了
炉火旁打盹 回忆青春
多少人曾爱你青春欢唱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 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人还爱你虔诚的灵魂
爱你苍老的脸上的皱纹
当你老了 眼眉低垂
灯火昏黄不定
风吹过来 你的消息
这就是我心里的歌
多少人曾爱你青春欢唱的时辰
爱慕你的美丽 假意或真心
只有一个人还爱你虔诚的灵魂
爱你苍老的脸上的皱纹
当你老了 眼眉低垂
灯火昏黄不定
当我老了 我真希望
这首歌是唱给你的
《嘿,老头!》观后感(五):当你老了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走不动了,多少人曾爱你青春欢唱的时辰,爱慕你的美丽、假意或真心,只有一个人还爱你虔诚的灵魂,爱你苍老的脸上的皱纹,风吹过来,你的消息,这就是我心里的歌,这首歌是唱给你的。
这真是一个慢节奏的故事,但是满满的都是感动~~老年人这个问题真是一个社会性的大问题,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都会遇到。所以我特别佩服海皮的魄力,敢问有多少人可以为了陪自己爸妈辞去了工作,这么多年都是单身一人。看的过程中总是联想到自己的家庭,想到爸妈老的那一天,自己会不会、能不能像海皮那样孝顺。必须会、必须能。
感觉剧中的一句话说的特别好,“年轻的时候感觉爱情比亲情重要,经历的多了才发现,真正永远爱你的那个人绝对是你的家人,你的爸妈,兄弟姐妹。
说一下对演员的看法,感觉这次小宋佳应该是本色演出吧,潮。很喜欢黄磊,不是因为他的可爱的多多,就是因为他的演技。第一次看岳云鹏的表演,有点失望,感觉和小沈阳一个节奏了,太娘。大赞一下李雪健,绝对的艺术家。
最后,希望大家都对家人好点,多陪陪他们,好人一生平安。
《嘿,老头!》观后感(六):父母在 不远游 游必有方
昨天在youtube上把全剧刷完了,之所以用刷这个字,是因为这部电视剧真的非常拖沓。有些易爽母女的对话,狗子照顾孩子的情节真的是有些看不下去。
剧情简介说的是,主人公海皮经历了变故从而成长成真正的男人。其实,在我看来,海皮是在前几集就已经完成了成长,他在家人朋友中都是一个乐观,可靠,善良的人。黄磊演得很好,在我们眼里,黄磊本人也是一个没脾气,有耐心,但是也敢讲敢说的人。
他的唯一的弱点就是痴情,喜欢一个不喜欢你的人,还非要喜欢那么多年。换作更年轻时候的我也许还会佩服,不过现在,我只是觉得,人和人之间,没那么多的坚持。曾经多深厚的友谊,多美好的回忆,那也是曾经。人是会变的,当两个人的轨迹,渐行渐远,就不应该绑在一起。同样,人还是会变的,渐行渐远的人,也许说不定就走回来了。易爽和海皮就是这么个情况。所以,坚持一个世界观可以;但坚持一个人就不必了。
故事的主线还是说的父子情深。在中国,或者说亚洲这样的社会里,孝顺是一个很传统,却又很含蓄的事。你看电视剧的题目叫 嘿 老头,还不是我的父亲。父母常常会为了孩子好,却又做了很多事与愿违的事。中国式的爱,不管是父母的爱,还是恋人的爱,都有一种容易泛滥的感觉。不是强加自己的意愿,就是不讲原则地溺爱。
剧中,海皮轻轻地叹道:“你说,我们是不是就这么被老人绑住了。” 到后来,他说 :“我现在哪儿都不想去了,只想好好照顾老头儿。” 海皮的改变是心底里的。一开始那只是社会对一个孝顺儿子的期待,而海皮自己的心里还有一个社会对事业有成的年轻人的期待,还有一个对青梅竹马美满爱情的期待。说到底,那些都不过是来自外部世界的幻觉,然而觉醒的海皮才认识到,什么是他真正在乎的。
在我看来,无论是孩子还是父母都要学会的是真正地为自己生活。因为生活中有太多的情节,都是夫妻俩结婚生孩子之后就开始没有生活,生活中心完全变成了孩子。大人们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和承诺,转而把自己的对未来的期待和对生活的不满全部强加给孩子,然而这正是许多早早结婚生子的人们可悲的地方。
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孔子说的这句话,其实非常的好。他推崇孝顺,却也没有把话说死。
做一个有理想,有担当的人,而我,正在这样的成长路上。
《嘿,老头!》观后感(七):狗血中带些感动
我怕死,我胆小去你的没劲,我怕见不到我儿子海皮了,海皮,海皮你们不知道,就是刚生下来叫你们给起的名,你们没文化,起的什么名儿啊,孩子淘气,特别皮,所以叫海皮,海,有水,有喝的,大海,不听话,从小淘气,那我也不能失去当爹的尊严啊,我有办法,我揍他啊,那当然有真揍,有假揍嘛,喝酒了就真揍嘛,没喝酒那就假揍嘛,真揍也好,假揍也好,没过两年孩子长大了,不回来了,走了,平常我去上班开车,回家见着他不显,好,现在可好,我,我上班回来没人了,见不着了,还真想他,怎么办,喝吧,他没去找他妈,他闯荡去了,闯荡去了,这孩子随我,实诚,心眼好,没心眼,脑子笨,可怜啊孩子,所以我也想他---15集
《嘿,老头!》观后感(八):本来让我弃剧我是拒绝的
之前感觉不出来演什么都像自己的演员和演什么都像角色的演员有什么区别,这戏帮我把这搞清楚了。
我觉得黄磊算是典型的演什么都像自己的演员,大概是接片子的时候也选的合适,反正在每部电视剧里看着都挺舒服。
宋佳在这片子里总感觉她憋着一股劲儿演戏演的特用力,每一集看得我都累得慌而且居然从某些动作看出了张歆艺的影子。之前看她的小儿难养觉得嘿演的还不错,结果这剧一开场就把我惊着了。先不说剧组到底为什么这么想不开让一个土生土长的东北姑娘非得说北京话,东北话的威力有多大估计大家都知道,既然真的想为了把剧演的接地气,演戏的时候好歹真的去琢磨琢磨发音什么的,这一口东北仿北京儿化音听着我浑身难受。
演什么都像角色的李雪健老师的演技真的感动cry!!!感动cry!!!感动cry!!!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就这么说吧,在他从一个傲娇老头儿一下变成阿尔兹海默症的时候我还以为他是想骗海皮对他好点儿的呢!我一直在想他是不是真傻了。。。演技好真的太唬人了。。。
说真的要不是小岳岳的对手戏老是宋佳我真的一定会把这戏看完的!!!但是只要宋佳一出现总会具有摧毁一切剧情的力量= =
《嘿,老头!》观后感(九):不错的剧,三观有点不正。
越看越觉得这个剧三观有点问题。
酒鬼父亲,年轻时除了开火车其他时间都在酗酒,然后气走李克花,不管儿子成长,思想毛左,情商还不高,长大后因为和儿子的冲突最终痴呆。儿子从小想脱离父亲,因为妈妈被气走自己成长得不到关心而记恨父亲,然而到了三十多岁又不得不拿出全部时间精力来照顾父亲。
试想这样的两个人,如果不是李雪健黄磊在演,没有这么多搞笑的包袱,没有那种可爱的表演,这样的两个人安在你我身上,会是个什么场景。
而易爽的妈,思想前卫开放,有自己的追求和理想,想在儿女们都长大之后去追求自己的人生,却又不得不因为子女的不成器放弃理想,甘愿为其束缚,然后转而又去束缚自己女儿的自由。
把全部时间耗在父亲身上的黄磊,编导为了使其行为更具合理性,居然就让他稀里糊涂创业成功了,真是光环加身。
还没看完,只是一些感想。
另外,怀有恶意地揣测,这剧和贵国将来的养老政策应不无关系。
《嘿,老头!》观后感(十):点了火才发现这是个哑炮
看完整部剧,最动人的是老头的演技,由他得病的主线索贯穿始终。但是却烂尾了,最后的结局略显仓促,就像是前面铺垫了一个大大的双响炮点了火发现是哑炮。
刘海皮这个人可以说是被生活打击了一次又一次的人但是却坚挺过来了,但是从黄磊的表达上并没有将这个人物的精髓传递到观众的心里。他的发小狗子说话带有口吃,但是从黄磊的言行举止,我还以为他也有呢。先看了一点深夜食堂再看的这部剧,对黄磊二度失望,两篇对比,演得都差不多,都没有真正感动到我,反正。
在剧情和台词方面,真的让观众着急。一是这堪比韩剧的狗血剧情,不符合常理。比如最后老三卖房,委托人光有身份证缺并没有把委托说明摆出来。好些点真的缺乏考究。二,刘海皮每次与人对话就让我糟心,编剧的安排可能是出于想要制造矛盾的爆发点,制造误会。但是每一次刘海皮或者其他人遇到突发情况就言不达意,比如搬婚纱的事件,明明一两句话就可以说清楚的偏偏要拿五六分钟纠结在这个上面,表达得干巴巴,观众看得也两眼发直。
最后,无关演员,但就剧情,不得不吐槽的是小爽他们一家人,就比樊胜美一家有一点良心而已。老二和海皮分手,现任男友一再刺激海皮;老三卖了海皮祖宅,骗海皮钱,还让海皮差点坐牢。这些事情发生在一起之后,特别是老三的事情发生后,小爽一家人并没有表现得很愧疚,依旧那么地理直气壮、咄咄逼人。我觉得可能是这样的家庭氛围才导致了老三的悲剧。但是这个刘海皮吧,也是个没心没肺到了极点的主。祖宅都被卖了,就因为是心上人的弟弟做的,原谅了,不计较,不给心上人添麻烦。完全将他塑造成了一朵白莲花。
整部剧就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苦了什么都老年痴呆的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