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影评精选10篇
日期:2022-03-15 10:5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影评精选10篇

  《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是一部由伊利·曼佐执导,伊万·博尔内夫 / 奥德里奇•凯瑟 / 尤莉亚·延奇主演的一部喜剧 / 剧情 / 爱情 / 战争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影评(一):侧视|反讽是有力的,反省却没有答案

  《我曾经侍候过英国国王》是一部华丽的电影,男女欢爱,纵情声色,觥筹交错的场面如同钱塘江大潮的巨浪,一波接着一波。镜头语言也极尽于精致,在倒叙的结构中,老年迪克一个回眸一个悠远的眼神,一场淅淅沥沥的雨,都能看尽那年少时代看得见又看不见的放纵荒唐,美眷贪欢。时空在意识层次中翻转,赫拉巴马原著中精彩的独白统领着故事,时而进入,时而抽离。

  对生活的旁观感,淋漓尽致。

  在经历了南柯一梦般的富贵荣华之后,迪克经历了15年的牢狱之灾,镜子面前,已经两鬓斑白,告别了酒店老板的理想,做起了一条不知通向何方的路上的一名养路工人。老迪克德面孔是安详的,哪怕追逐着那个激起他早已埋葬的年少时对美的欲望的巧克力工厂的年轻女工,他也依然从容不迫,他的目光悄悄停留在女孩洁白的肚皮,那被邋遢的衬衫遮掩住的青柚子一样饱满而又青涩的胸脯,迪克说:要让一个女人爱上你,莫过于你让她发现自己肯定自己开掘自己,包括身体。他认为丽莎之所以置那些有权有势的军官于不顾,而选择他,是因为对于女人,“我懂得爱情和床上的游戏。” 的确,迪克不关心政治,不参与现实,他看不见也听不见,他只是努力上进着,上进的最终目的,也只是他从小熟悉的饭店。对于迪克而言,侵略,军队,胜利,公共财产,这一切都只是他个人命运轨迹上的一道道路标,他别无选择,只能沿着路的方向前进,而在这条不知道通往何方的路上,迪克什么都没有看见,却又什么都看到了。他说,“我的幸福往往来自我所遭遇的不幸。”“人总是在意外中成为真正的人,在崩溃、出轨、失序的时候。”

  这是一种李煜式的“胭脂泪,相留醉,几时重?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借用一句话:反讽是有力的,反省却没有答案——对于历史与个人都是如此。

  《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影评(二):换酒店变富翁,看风云得美女——我的一生,跟英国国王关系不大

  很奇怪的片名,第一眼看到时赶脚有点山寨,但是看完简介和其成绩后不明觉厉啊!

  资料馆推了海啸奇迹来换这个,刚好,看看很少看的捷克片子。

  首先说一点:如果你要带着这个片名去看那你就会超级失望的,里面没有华丽的白金汉宫,没有重兵把守的阵势。

  整部片子通过多种的闪回和回忆的切换讲述小个子“传奇”的一生,中间穿插各种细节和故事,信息量超大。

  从最开始的小酒店到最后到曾伺候过英国国王的师傅(这也是唯一和片名有关系的)的大型豪华酒店,小个子一次次的成功升职,一次次的亲眼见证权势金钱的好处和腐败,一次次的看到色情服务的糜乱。同时,小个子的手法也逐步渐长,一次次的打败身边的“敌人”(干涉自己的同事),慢慢的攒钱变富,当然还有那令人印象深刻的女体“盛宴”!

  多处镜中闪回,相同镜头切换变化,在一次次的回忆中,小个子逐渐成长:从最开始的不找人钱到最后的分文不差人,从开始屡试不爽的扔钱币到最后的放回口袋,而始终不变的是他对生命中的每一位女人都用了那甚为浪漫的一招,包括最后的德国妻子。

  自己的乐于助人使其认识了妻子,也使自己变成了叛徒卖国贼,而好战爱国的妻子毅然选择投奔战场一线,留他自己在旅馆改造的种马人类研究所。

  电影的最后,之前很在意的华丽奖牌放在了动物身上,极具讽刺意味。

  电影虽平缓但是讲述的内容很多很多,必须推荐一下。

  《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影评(三):角落里的人有勋章

  好久没有写影评了,今天去禅e茶社看了一部捷克电影《我曾经服侍过英国国王》,说实话电影名字并不吸引我,看过后却觉得出乎意料的好看。

  整部影片以诙谐而荒诞的基调贯串始终。以默片的形式开场,让我不由得想起了卓别林的久远年代。主人公迪特是个小个子男人,他在二战这个大背景之下,让原本平凡的人生带上了些许的传奇色彩。影片以现实和回忆双重线路穿插叙述,迪特从监狱出来之后流放到了森林的一处荒凉房子里,同样流放到这儿的还有一个年轻姑娘,她说,来到这儿的通常都是有故事的人。当晚,迪特独自坐在荒凉的屋子里,看着地板,过去的故事一幕幕开始浮现在眼前。

  年轻的迪特在一个小饭馆当服务生,呆坐在椅子上看着老板自豪并享受的把钞票铺满整个地板,他欣羡无比,梦想着有一天自己成为百万富翁,娶一位美丽的妻子,买下一个豪华旅馆做老板。但老板对他说,你是个小个子又没背景,很难出头。但幸与不幸总是同时垂青着迪特,每次迪特被迫离职之后都会又更好的机会降临,从小饭馆到豪华富人会所,再到布拉格最奢华的巴黎饭店,机灵的迪特凭着自己的小聪明当上了巴黎饭店的首席服务生。男人的欲望在金钱和美女面前总会得到无限的膨胀,迪特也不例外,无论在哪间旅馆和饭店工作的过程中,看着所有蓄着胡须,挺着大肚子的百万富翁们享受着美食和美女的同时,小个子的迪特能靠着富翁客人们的小费游刃有余的与曼妙的应召女郎或者侍女们发生关系,然后竖起一面镜子,他用花束,金钱或者餐点精心装饰着女人们的身体,然后透过镜子展示给她们,这招在迪特与女人们做爱之后很受用,屡试不爽,或许是身为服务生的迪特深知客人们的内心和需求。他通过这种独特的方式温柔的装点着应召女郎们难以触及的内心,让她们透过镜子感受着不一样的自己。

  其中的一个片段,十分的讽刺,在巴黎饭店做了首席服务生的迪特,服侍着顶级客人们用餐,都是一群有着一样表情,一样的胡须肥头大耳的胖老头子们,我几乎看不出他们长相上有明显的区别,难道这就是那个时期所谓富人们的标志么。他们花着高昂的餐费,享用着精致的美食,在圆桌中间,是一个妖娆性感的应召女郎,他们边看着她的身体边意淫的吃着食物,用餐结束后排着队付给迪特似乎客观的小费,然后离开,当最后一个贵宾离开之后,迪特关上门,收起所有的小费,爬到餐桌上和那些花着昂贵餐费的贵宾们去只能观赏的美女做爱。小个子迪特每天接待的都是声色犬马,生活颓靡的富翁们,他也妄想着某天成为其中的一员,但身为服务生的他却享受着愚蠢的富翁们花高价却只能流口水的美女。

  随着战争的爆发,迪特也遇到了他的真爱,德国女教师丽莎在迪特的解救下摆脱了捷克人对她的欺凌,英雄救美是永恒的爱情契机,即使是战争年代的街头,即使英雄长得不那么高大。在与比自己个子还小丽莎相爱后,迪特不再周旋于性感女郎的性爱中,他理解了真实的感情和逢场欢愉的区别,看来在小个子迪特内心深处,他也存在着大男子主义的保护欲,他强调了丽莎是他唯一一个比他矮小的女人,他想和丽莎结婚,但是有着纯正日耳曼血统的丽莎不能轻易嫁给迪特,种族的隔阂横亘在了他两人之间,执着的迪特克服了一切终于让丽莎嫁给了他,两人希望在战争结束之后,开一个叫作迪特的豪华旅馆。丽莎是狂热的希特勒崇拜份子,婚后不久在孕育未来的日耳曼领袖未果后,她加入了纳粹的行列投身于战争中,迪特回到曾经工作的旅馆做起了荒诞的男仆,服侍起需要像公牛母牛配种一样的日耳曼女人们。在她们的眼中,迪特不被看作男人,她们可以无所顾忌的在他面前裸体游走,在曾经与各式美女欢愉于性爱中的迪特而言,实为一种戏虐的表现。

  影片总是喜欢以侧面描写或者细节的捕捉来表现主题,会所里等待交配的女人们换成了战争中伤残的男人们,说明德国的战争逐渐转向弱势,丽莎厌倦了战争,回到了迪特身边,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在打仗的过程中从各地搜刮的价值连城的各式邮票,足够他们开几间巴黎饭店的钱。大喜大悲和大起大落总能把故事推向高潮,对迪特而言,一切似乎很美好的时候,丽莎在战火中为了取藏着邮票的盒子,而葬身在塌陷的房子中。呆住的迪特脸上是呆滞的表情,但是影片中被赋予了非常饱满而情绪化的配乐,波段式高涨的上扬音调,仿佛将悲伤推到最高点,盲目的为满足欲望而追逐所谓的金钱,迪特失去了他珍爱的妻子。

  二战结束,捷克变卖了邮票,成为了千万富翁,买了一间豪华旅馆,起名为迪特旅馆。将收集的各国钞票和债券作为展示和炫耀贴满一面墙。当生活把你推的越高,就越危险,意味着摔下来将会越狠。此时,两名执法人员突然来到迪特的旅馆,没收了迪特的全部财产,1600万和这间豪华旅馆的一切,并背叛入狱改造。二战结束,捷克进入了社会主义阶段,资本家的财产都被充公。讽刺的是,战争前资本主义当道,迪特是最底层的小人物,费劲心机希望得到尊重,战争后实行共产主义,迪特却成了所谓的资本家,被判入狱,再一次进入了最底层。

  其实,小人物迪特的内心深处是自卑的,即使他聪明机灵,处事圆滑,但是他依旧无法摆脱他小个子的弱势和地位低人一等的心理障碍,他迫切的希望通过与美女们发生关系来证明自己的魅力,赚取金钱加入百万富翁的行列,通过金钱的武装来垫高自己的地位,摆脱小个子服务生的既定形象。即使到最后,他也希望被划为百万富翁的行列而主动入狱,希望真正的成为富翁们的一员,事与愿违,即使是入狱,他依然在排挤在外。。。

  整个影片非常注重细节方面的刻画,它会通过人物的表情来反应内心的变化。也会通过一些侧面的描写来表现事物,像和老年迪特一起在森林流放的年轻女子,她因为频繁的享受周旋于喜欢的男人间而被社会排挤,就表现了当时捷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保守的生活作风,为了防止奢靡的生活再现,较为禁锢个人情感和生活。

  片子的最后,经历了种种的变故后,迪特看着房间里大大小小的镜子,看着镜子里的自己,似乎找回了真正的自我,他自己安静的生活在森林的一角,放下了所谓的世俗,镜头切到了国王授予的那枚勋章被戴在了狗的身上,象征金钱的邮票也被他肆意的散落在风中。。。

  《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影评(四):《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

  杰里·闵采尔 Jirí Menzel老而弥坚的作品,轻松而不乏厚重。借由一个人的眼光来描述一段历史不少见,因为赫拉巴尔的小说本身的魅力使得影片呈现出不同一般的味道,处处流露出布拉格帅克式的幽默和揶揄。

  影片很多时候给人以默片的感觉,表演、剪辑,特别是配乐的形式,已经很久没有这样感受到电影音乐的魅力,如同默片时期银幕下的钢琴伴奏,完全的服务于影片,却反而令人感到音乐无穷的诠释能力。

  影片的镜头完全不能想象是《严密监视的列车》的导演,也可以说是不像一个近七旬老人的镜头。其中的好些事物的选择形成很好的呼应:硬币、邮票、镜中女人的胴体、同一个商人……很多值得玩味的地方。

  2007-11-11

  《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影评(五):“我所有的好运都来自我的厄运”

  “我所有的好运都来自我的厄运”——有点像年少的我:丢三落四,每次丢了或者被偷了钱,就会自我安慰:就当是过年时谁谁给我的压岁钱少几张吧。然后,又有额外进账,就会后续安慰自己:看吧,上次丢了的钱,总是找得回来的。

  然而,一开场,主角在监狱门外说的话就引来观众们的笑声:我被判15年,获得大赦,14年零9月就出狱了。我看到了他的乐观和豁达。他被派发到边界,面对一间破旧的屋子,笑一笑,说:我喜欢这个新家。凭靠自己重新整修破屋、遇到可爱的新邻居、对新邻居风流女心中起了久违的涟漪、在屋里放了很多镜子反复审视自己、新邻居又离开了他……

  这一切,是在告诉我们:他成为了一个依然有欲望、但同时拥有人格的成熟的人。或许他在近15年的监狱生涯中,淡忘了自己的欲望。所幸的是,他反复审视自己之后,真正成为一个有欲望有人格的人。影片中不断切换华丽却浮夸的色彩的过往与灰暗但沉着的现在,正是主角一生的写照。

  整部电影中不断穿插的各式幽默,想必也是希望努力让观众在面对残酷的大背景下,作为无辜平民,尽量笑一笑吧。毕竟,何时何地,乐观精神必须有。

  人的命运因为不可预知而显得有趣。所有经历,只要记住并懂得;在我们老去的时候,回忆成一部电影,果断何其精彩。

  《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影评(六):《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值得一看的捷克好片

  前段时间用优酷看了《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这是一部捷克片,呵呵,让我想起了亲爱的《鼹鼠的故事》。我一口气看到凌晨两点才结束,这部片实在太棒了,根本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放眼影坛,反映二战的片子多不可数,控诉德国对犹太人暴行的更是其中翘楚,而这部片的故事发生在捷克。

  就像很多二战题材的影片一样——如《音乐之声》、《美丽人生》——它同样通过战争前后的对比,让那种物是人非的心酸来得更加深邃。

  伊利·曼佐这部改编自捷克文豪赫拉巴尔同名小说的电影作品获得了07年柏林电影节费比西奖,而作者赫拉巴尔非常喜欢老子的道法自然的东方哲理,许多《道德经》中的文字曾出现在赫拉巴尔的小说之中,在《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中,作者以小个子服务生戏剧化的人生,起起伏伏中就蕴涵了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的哲学思想。

  不过,这部片的主角立场不同以往。过去的主角一般是站在正义一方的被迫害者,他们都坚贞不屈地守护着自己的信念与人生。但《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的主角迪特是个底层的普通人,并非真是如题所说伺候过英国国王,真正伺候过英国国王的是他在巴黎饭店当差时的首席领班。迪特只是被一句偶然的赞赏点燃了成为“百万富翁”的野心,又因为爱上了一个狂热拥护纳粹的德国姑娘而站到了自己国家的对立面。当然,这部电影的重点是这个小人物迪特的自省与反思,并非谴责。

  影片许多地方那种适度的夸张,令人忍俊不禁、会心一笑,在第一个10分钟里我就已经深深相信:导演是一个聪明的、幽默的、会讲故事的人。从一开始,他就奠定了影片的基调:他要用美丽的镜头、用一个诙谐幽默的小人物的人生,带我们去经历那段沉重的历史——小人物,大历史。

  镜头里反复出现的是照镜子与抛硬币,这两条有趣的线索贯穿始终。

  我印象深刻的片段有:

  1、迪特在火车站卖热狗,却故意磨蹭不给找补,这让他发了一小笔财,也遇上了之后在他生命中那位重要的贵人,每到紧要关头都扶了他一把。这段的有趣之处就在于,导演借用了默片的方式去表现,很怀旧很适合。

  2、迪特无论在火车站、小酒馆、大饭店都曾恶作剧地把一把硬币抛到地板上,而无论身价几许的人在金钱面前(虽然只是硬币)都忘记了自己的体面,弯下腰甚至跪到地面去拣拾。我想,也许他想告诉我们人性的贪婪,是无论贫富的吧。

  3、在巴黎饭店里,那位真正伺候过英国国王的领班与那一干侍者,无一例外地骄傲地挺直腰板昂着头,即便德国人入侵后到这里成为食客,这些爱国者们都极有尊严地拒绝接待。那位懂得N国语言的首席领班,在德国食客面前故作不懂德语,让客人只得忿忿离去。真是大快人心。

  4、迪特与3个女孩子有过肌肤之亲,且事后会通过特别行为艺术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欣赏,从花到钱到果蔬,他为每一位女孩的青春胴体设计的点缀都有种油画般的意境,更重要的是,他会让她们从镜子中看到自己这一刻的模样。其实我不知道这些片段的用意如何,也许,是借镜子之手,表达迪特过去只专注看别人,而入狱出狱后,则通过镜子反省自我吧。

  5、埃塞俄比亚国王尤其满意巴黎饭店的优质服务,原本想给整个饭店授以勋章,但苦于自己太矮而首席领班太高无法授勋,且首席领班似乎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仍然高贵地——对,我看到他,直觉就是这个词:noble——挺直着腰板昂着他骄傲的头,这时识时务的迪特适时地放低了本来就不高的身段,于是,饭店的荣誉一个小小的跳跃就竟然变成了他一个人的荣誉——独吞了国王的两枚勋章。从这类小动作看来,迪特也是有些韦小宝般的滑头与无赖了(又如迪特给原来的首席侍者使了个绊子之类)。

  6、当时纳粹为保护所谓优等种族血统的纯正性,有许多可笑的要求,当时却被严肃地执行着。看到迪特爱上了那名狂热拥护纳粹的女孩,以及此外他们的婚姻被批准前后的事情,不由得联系起自己曾看到过的一些书籍。影片用风趣的方式嘲弄当时的社会现象,所有迷信着希特勒的人无异于傀儡,几乎总处于一种被催眠了的状态,镜头上,他们的狂热既可笑又可怜。尤其印象深刻的是,这个女孩在“造人”时都虔诚地盯着她的元首的挂像……太可怕了。

  ……

  这部片举重若轻地把这沉重的历史背景放到这个小人物跌宕起伏的一生中,诙谐之余,又有辛酸,五味杂陈啊。

  我希望,关于南京大屠杀的那段历史在诸多优秀导演不同角度的影片中,能够推出更多的精品,用我们的有感染力的电影语言在国际舞台上昭示更多历史的真相。

  历史不会忘记,我们更应该用自己的努力让世界勇敢真诚地面对史实。

  《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影评(七):人生不過一個圓

  提到捷克導演伊利·曼佐,他之前的作品如《嚴密監視的列車》、《失翼靈雀》等等都是廣為人們熟知又頗受好評的佳作。而06年的這部《我曾侍候过英國國王》也同樣是一部水準之上的好片,雖然沒有能夠斬獲什麼重大的國際電影獎項,但丝毫無損該片的出眾品質和極佳的可看性。

  要談這部電影,不得不先說說它的同名原著,由捷克著名作家赫拉巴爾先生於1968年僅花了18天時間創作的中篇小說。當時的赫拉巴爾因為不願公開表態支持入境佔領的新上臺的權力當局,其作品慘遭下架,而由他的小說所改編的電影也遭禁映,赫拉巴爾深陷於憂鬱的心情之中,也因此更心無旁騖的在無人來訪、孤寂的林中小屋內創作了一系列包括《我曾侍候過英國國王》在內的巔峰之作。他看著他的國家被納粹佔領過,被前蘇聯涉政過;他的人生也曾經風光無限過,後來卻落得因被雪藏而避世,這一系列起起落落都能在小說的主人公身上找到明顯的線索,包括他對人生的思考,對人性的思考甚至對政治的思考,深入淺出,舉重若輕。

  電影與小說其實還是不太一樣的,因為時長的限制,電影簡化了很多對人性刻畫的細節,同時加入了使影片更詼諧的戲劇效果,可謂有得有失。就好比影片好幾處採用了默片模式,既符合故事的時代背景,又能簡潔迅速的概述完可能過長的篇幅。還有一樣就是原著中並未反復提及的道具——鏡子,在電影中則貫穿始末,成為極具象徵意義的所在。在電影裏,你可以看到鏡子是兩段時空交替敘述的转换媒介,還是迪特俘獲床伴芳心的重要工具,也是年邁的主人公獨自在林中自言自語的對象。鏡子讓回憶呈現過去的景象,接著它開始對自己演講,詰問自己,像檢察官一樣控訴自己,又為自己辯護。鏡子代表的都是毫無保留的自我反省,到最後發現想控訴卻又無力辯駁的其實是自己掙扎的內心。

  如此複雜的內心世界當然和主人公迪特的奇特经历不無關係,他從一無所有的小跑堂成為坐擁千萬資產的資本家,又一夜之間淪為落魄的階下囚,他的人生仿佛一個圓形的軌跡,從無至有,最後重又迴歸。正如迪特對自己的評價:我的幸福往往來自我的不幸。小個子迪特最初的夢想和大多數年輕人一樣很簡單——錢和性,成為百萬富翁並過上上流社會聲色犬馬的生活。當然他也比大多數人多了一點點小聰明,多一點點進取心,他懂得察言觀色,他能夠進退得宜,他瞭解如何取悅於人,因此即使在做服務生的時候,他已經纍計下一筆不小的財富。而他的納粹妻子帶給他的那些價值連城的郵票,是他人生至關重要的轉折點,因為這些被掠奪來的財產他一夜暴富,也因為可能已經帶上詛咒的東西他永遠失去了妻子,還加贈十五年的刑期。正可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有意思的是,這十五年刑期是迪特自己“爭取”來的,他當然不是智商出了問題,而是在擁有財富之後,他依然沒有被認同的感覺。這點在小說裏描述的比較詳細,他實現夢想成為百萬富翁,他憑藉獨特的創意開出了布拉格最好的酒店,儘管如此,他始終不被上流社會所容納,連對百萬富翁的勞動改造都忘了他,迪特不得不出示存折“求”當局把他和那些資本家關在一起。回顧迪特的前半生,他表面上是在孜孜不倦的賺錢,可實際上還是在尋求認同感和歸屬感。他身材矮小,甚至只到一般女性的胸口那麼高,因此被大多數女人認定無攻擊性,甚至可以自由自在的裸身在他面前,迪特為了追求認同,用精緻不菲的服裝讓自己看上去成熟而有魅力,用浪漫的小情趣取悅每一任女伴。他在巴黎飯店的領班是曾經侍候過英國國王的能力出眾的資深侍者,迪特為了追求认同,也喜歡把“我曾侍候過衣索比亞皇帝啊”掛在嘴邊。他和德國妻子結婚,也感受不到其他德國軍官對他的認同,他們甚至不願看在他老婆的面上和他敷衍客套。所以,迪特才義無反顧要和曾經的資本家成為獄友,就算充公財產也無所謂。可事實是,就算同為階下囚,他還是打不進他一直渴求的“有錢人”的圈子,那些富貴了許多代的“資產階級”就算如何落魄,他們的尊嚴也是不屑與暴發戶為伍的。想要被認同,可敬的是理想,可悲的是現實。

  人常在意外的時候成為一個真正的人,在崩潰、出軌、失序的時候。經歷過人生的浮沉,認清了現實的無情之後,迪特才進入迴歸本我的人生階段,這也是電影比較弱化的階段,只用穿插的方式敘述了大概。不再年輕的他選擇了反璞歸真的生活方式,在邊境,在人跡罕至的密林深處,一人、一屋、一馬、一羊、一狗、一貓,不用擔心被排擠,用簡單的勞作代替骯髒的資本交易,用和靈魂的對話代替人與人的猜心遊戲。誰會想到這個粗鄙的山间老头擁有衣索比亞皇帝賜予的勳章,誰會知道他的破舊皮箱內堆滿價值連城的財寶,而此時,這些對於迪特來說只是回憶,僅此而已。

  人生也許就是如此,跑了一輩子,追了一輩子,到暮年才發現也許迴歸原點才是一個完滿無憾的圓。

  《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影评(八):原著与电影的对比

  两天时间,读完了捷克作家赫拉巴尔的小说《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并看完了获得柏林金熊奖的同名电影。

  小说一气呵成,果然是“轻盈的无意识状态”下的产物,18天完成所言非虚。读时如行云流水,不知不觉已读一半。更喜欢后半部分,尤其是从拘留营出来之后,进入深山一个人生活的部分。白天修山上的公路,晚上镜前反思,梳理自己的人生之路。

  电影虽然不少改动,但表现仍然可圈可点。有几个镜头表现力很强,很喜欢:

  与德国女孩丽莎散步时小个子不断要上路边石努力与之平等。

  与丽莎上床时的表情、动作、被覆盖的肉体,和第一个妓女如出一辙,不过妓女的位置换作他本人。既可笑又可悲,印象深刻。

  以及开头默片形式、漫天飞舞或者贴满墙壁的钞票、夸张的非洲皇帝接待宴会,裸女演奏替换为伤兵演奏,与妻子制造高贵血统小孩的过程,让人眼前一亮,忍俊不禁,种种细节体现出导演的功力不凡。

  两个改动的地方与原著差别较大,电影中小个子在这两处显得游刃有余、聪明狡黠,一处是给老板喜欢的服务员使绊子,一处是授勋章时“比矮更矮”。这个改动使人物形象更立体,但也弱化了他作为小人物的坎坷和挣扎。可怜的小个子在每个阶段都竭力跻身于他渴慕的人群,但总是被无视。最后为证明自己是百万富翁的一员,即使坐牢也在所不惜,但仍未被人群接纳,自始至终,他都是一个孤军奋战的,被边缘化的角色。

  原著更多是反思自我,电影更夸张,更具艺术式反差。在原著里,小个子眼睛里更多关注到人,反思的是人内心,电影里更突出战争背景,和在这个背景下的众生相。

  原著从与鸽子的感情开始了“悟”的过程,全书214页,这个过程占了40页,是全书最精彩的部分,电影没有呈现出来。回顾一生,小个子在不断追求尊重平等的道路上走了很长很长的弯路,成为百万富翁成为他的终极目标,达成后却发现他仍然没有得到任何东西。最后在失去毕生为之奋斗的一切之后,才真正找到自我,明白只有拘留营的鸽子、法语教授、山村村民、猫狗马羊,这些给予他思考、依赖、爱、尊重的事物,才是人所必需,才是人之本质。

  《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影评(九):最不像影评的影评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杨绛先生的《一百岁感言》

  7月的最后一天,忽然有了敲写文字的兴趣。

  特别喜欢杨绛先生的《一百岁感言》里的这句话,一位老人家,在百岁时,写下了这样朴素却意义深刻的话,没有波澜壮阔,没有大张旗鼓,有的只是一种淡淡的感觉,让我们原本浮躁不安的心,就这样的平静下来。

  想起了一部电影——《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 ,一部很老的电影,我不懂各种拍摄技巧,但是,却感觉到电影的构图很美,迪特,小个子,长相英俊的男主人公(电影大概是想极力的想表达迪特的英俊吧,所以把其他男演员都选的特别丑,个人审美问题,哈哈)。

  迪特一直想要过上百万富翁的日子。用尽各种办法,从一个小酒吧的服务生一路做到了布拉格最大的酒店的首席服务生,他一直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当情绪积攒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就会果断的离开,去往更高的地方,这个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职业规划吧。不断努力的同时,懂的所谓的伺候之道,使得他步步高升。

  混迹在充斥着富翁的上流社会,环绕着金钱,美女和无休止欲望,衣香鬓影,纸醉金迷……这一切,都吸引着迪特,他拼命的想要向上流社会靠拢,并且,一直在付诸努力。

  剧情一直波澜不惊的前进着,各式琐碎的镜头,迪特一直是一个小人物,但是他主动的靠近德国人,与德国姑娘结婚。直到二战期间,德国入侵捷克,没有我们想象中战火弥漫的镜头,导演展示给我们的是,战区后方,德国为士兵们准备的各式美女,镜头毫无遮掩,处处裸体,但是,画面美的要命。却也残忍的要命,捷克人民用不动声色的讽刺,讲述着那个时期的残忍。

  当他的妻子,从战区回来,并带回来了价值千金的各式邮票的时候,迪特知道,他离百万富翁的梦想又近了一步。然而,一次无情的轰炸中,妻子为了抢出那些珍贵的邮票,被压死在废墟中。

  影片的最后,迪特被释放后,对着镜子回顾自己的一生,现在的他,已经完全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了,整个世界也随之安静了下来。“我的幸福,往往来至于我所遭遇的不幸”。电影中最点睛的一句话。

  是呀,我们都曾经多么多么的想要得到外界的认可,多么多么的想要那么不平凡的一生。可是,最后的最后,都要归于平静,归于沉静……

  7月的最后一天,写下了最不向影评的影评~

  《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影评(十):时代下小人物

  班上冒出个ABC同学听摄影课,挺好看的女生,之前在布拉格电影学院学电影~~捷克的电影一点也不比中国差啊,为啥还要跑回来学呢?想起《鼹鼠的故事》,忘了问她见没见过伊利·曼佐……

  传说一部片子的好坏看转场就知道,这片子里的转场可棒!镜子,面容,铁门,提琴,啤酒杯,窗户……每个都值得拉出各种效仿。

  但这片子印象最深的是开头~~最近一直在想,怎么才能让一个片子的开头就充满趣味吸引人,但是又不是那么的恶搞呢?看了太多的网络短片、视频、微电影、大电影……经常是一个片头出来就能猜到电影的大致调调。有些会心想,恩,这是个文艺调调,耐心看。有些却一看就根本没兴趣在往下……开头真的是很重要!尤其是在这样一个信息超级发达的时代!把人拉进电影院很难,但人们一旦进去只要不是太操蛋的片子,多半都会耐着性子看完。可如果在网络上播放,前30秒~~3分钟这段时间要是不能把人揪住、系上扣,大概没人会坚持看完……哪怕是10分钟、15分钟、45分钟、或者长片……

  回到这电影,充满了趣味。这片子同《阿甘正传》有点异曲同工,应该写的不是人物而是历史。里面情节的推进都是符合历史的脚步,谁会管人物的经历是不是离奇呢……只是对最后在流放地遇到的女人和音乐家感到困惑,不知道这两个人的意义。他们的出现和存在是为了什么?

  没有读过原作小说太遗憾了。赫拉巴尔写大时代下的小人物~~充满了幽默感的小人物。说起小人物总会不由想起国产片中的小人物,大概代表的就是冯小刚的“葛优”和“张大民”了吧~~葛优之所以深入人心可能也是因为那些与生俱来的幽默感。但之后在没有一个这样的形象出现了…………在出现的底层小人物都“残酷”“肮脏”……无论黑色幽默或者纪实风格,都不该这么描写小人物!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影评精选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