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中国蓝》影评10篇
日期:2022-05-13 12:19:26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中国蓝》影评10篇

  《中国蓝》是一部由Micha X. Peled执导,纪录片主演的一部美国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蓝》影评(一):关于中国私人牛仔裤出口加工厂的纪录片

  这是一部纪录片,关于中国私人牛仔裤出口加工厂的纪录片。

  这是我所看见的事实,至于是不是真的事实,我都不想去相信。

  那些十四岁到二十几岁不等的女孩子们,十几个人挤一个宿舍,吃着没什么肉的食堂饭菜。

  没日没夜地在车间加班加点,赶制国外的订单。

  有单有钱,没单没钱。工厂的兴亡和她们个人的兴亡捆在了一起。

  虽然工厂老板开着小轿车,闲时端起毛笔修身养性。

  她们的善良顺从,被利用。如连善良诚实都失去,她们就什么都没有了。

  家里的人等着她们寄钱回去维持生计,长那么大怎么可以再连累已在田里忙倒的父母。

  大哥考上大学,要5000元,她们就顺利成章做出牺牲,离开学校。

  所以你怎么能怪她们文化低,怪她们接受教育少。

  第一个月的工资是扣在厂里当抵押,如果你离开了就拿不到,所以最后谁都没拿到这第一份工资。

  后来的工资,是盼来的,是苦来的,是血是汗,从等待到焦虑到乞讨到吵闹。

  你有压力,我也有压力。老板诉说着外国公司对于价格的压制和对员工福利的“监察”。

  一大圈,“监察”只不过是国外的维权机构、外国公司、中国厂房一起玩的游戏。

  被玩的人,微不足道,每一只在地球上都如蚂蚁一样小,被人踩。

  我们算一笔帐。老板说他一个月挣30万人民币。她们人均500多元,约莫100个人。

  老板若给她们每人加到人性化生活标准800元,老板就少挣3万人民币。

  老板若不算她们在工厂的水电费、食宿,老板又少挣1万人民币。

  如果老板给她们每人加三金,老板又少挣3-4万。

  零零总总,要做一个人,老板就要一个月少挣10万,一年就是120万。五年就是600万。

  600万让人变得不是人。这样的故事还有多少?

  下次见到made in china,以及一串串的关于出口增长的数据,你是感到骄傲还是感到耻辱。

  (2009年写的旧文。贴在这里留档。)

  《中国蓝》影评(二):China Blue (2005)

  首先,这部电影的纪录片方式不太主流,采取了一部分电影叙事的手法。因此,影片会有一部分摆拍的感觉。同时积极的强烈对比,中国小女孩Jasmine与工厂老板的对比,最后Jasmine在自己生产的牛仔裤中夹带自己写给美国顾客的信所产生的生活上的对比,都有比较强的煽情痕迹。非政府组织(NGO)当然是一群有激情和立场的人,所以他们的纪录片带有这种成分也是自然。只是对于我这样的观众来说,说服力稍有减弱,如果采用纯旁观的角度说服力会更强。

  实际上,由于本片主题所提示的问题太广太深,它所产生的效果即使被弱化也仍然强得不得了。在这之前我很难想象,一个每天平均工作10小时以上,一个月至少要上26天班的地方,工资可以只有300元人民币。即使这发生在约2003年,即使工厂包最简陋的食宿。人们大多以为广东的所谓血汗工厂就是类似富士康那样的,工资再少也有1000多。实际上,富士康的招聘的人流涌动,他可能是最好的血汗工厂。他们做的,是芯片,主板,议价能力稍强,而中国最大的出口应该更接近于服装类,也就是本片所述的工厂。

  如何减少影片这种情况的发生,如何提高这些20岁不到,有的甚至可能小到14岁的女孩们的生活水平?

  人们很容易会去道德谴责所谓资本家。消费者喜欢便宜的商品,商人和工厂面对激烈竞争需要降低成本来讨好股东。富人也并不比穷人更道德败坏。发生这样的事,几乎所有人都有责任。

  我们在淘宝上,Amazon上购物都想要最便宜的。我们看不到这种便宜意味着什么。去全球化,我们在买每个商品的时候能看到他们的制作者,能了解到他们的生活,能看到他们是如何一针一线的去生产这个产品,甚至能了解这个人的生活,我们会有很强的同情心,我们可能会为了平衡自己的心理选择贵很多的商品。但资本主义的公司制将这些商业行为去道德化了,如同证券化使得信用风险得不到有效评估,全球化、阶层化使得投资者和决策都更不会关注除利润之外的其他东西。

  一种纠正方法是建立连动机制,在社会文化上提倡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让这样的企业具有这种品牌溢价。通过透明的信息将社会责任感转移到消费者偏好上去,让市场去选择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

  另一方面是建立完善法律机制,全面约束工厂,这种约束不能有漏网者,不然逆向选择出来的工厂将会更遭。这种措施在提高部分工人待遇之后,必然会提高用工成本,导致一部分工厂破产,将这种低端劳力转移到国外,逼迫产业快速升级,同时会产生大量失业者,这需要完善的社保制度来做后盾。

  当然,最根本的,是让整个社会机会更平等,让穷人富人,有权人没权人的子女都等到一样的教育,不能每个人上最好的大学,但至少每个人都能完成最基本的教育。同时在教育上下功夫,减少结构性失业。至于说在中国即使你读了好大学,有能力,也不一定能有很多的机会,那就不仅是从经济或者教育层面上能解决的问题了。

  《中国蓝》影评(三):世界是公平的,一切都是有因果的

  不知道是导演剪辑功底厉害呢,还是那些被拍摄的人为了一点美元就可以配合着黑化中国,看得很让人讨厌...

  圣母婊们只喜欢说那些人的工作多辛苦,却没想过那些有舒适工作环境并且高薪的人,在他们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有经过了多少努力?

  世界是公平的,你在工作之前做了足够多的努力,那么你自然就会得到更“好”一些的工作,不然你只能找那些别人不愿意去做的工作!

  不要说那些山里的孩子穷,没机会上学,偏远地方出来飞出来的金凤凰并不少,我加载农村,周围有很多条件不好但是努力学习的,也有些家里,初中毕业,小学毕业就赶紧跟着爹妈去赚钱的,一方面是家庭教育问题,另一方面是他们自己就不爱学习,成绩一塌糊涂,最终走上体力劳动者的工作方向上,就无需抱怨了。

  这位姑娘小莉反映的就是那种梦想不劳而获,但最终不得不被现实打败的人的精神状态,潜意识里抱怨世界的不公,却不想着从自身找问题

  :我并没有歧视体力劳动者的意思,这都是工作,只是有些工作工作环境和收入让人更向往,有些让人不愿意去做,那么以此来判断工作的“好坏”,其实指的是这个工作的吸引力,与工作内容本身无关,每一位劳动者都是值得尊敬的!

  《中国蓝》影评(四):《女工哀歌》:在“讲述”与“被讲述”之间

  看的是美版DVD,包括20分钟的导演Q&A。

  记录一些拍摄背景与伦理问题。

  1 从一开始导演的立场和情绪表达就很明显:随着女工粗糙简单生活的出现,背景音乐是激昂的《走进新时代》,歌词逐句翻译,“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意气风发走进新时代”;小莉回忆农村生活时,她的描述是悲伤的、急于挣脱的,而画面是诗意的、田园的;工厂生活的艰难处境听起来都是易于制造悲伤氛围的二胡配乐。

  2 小莉、小兰是四川人,林老板是广东人,普通话都不是他们的第一语言,但他们在镜头前都“自觉”地使用了普通话。(导演访谈中没有提到语言问题,我的疑问是,如果导演不懂中文的话,被拍摄者说普通话还是方言对他来说都是无所谓的,但镜头前呈现的都是普通话,那么这种相对于自己日常生活方言的“第二语言”能在多大程度上接近真实呢。)

  3 原先拍的是女工小鱼,拍了一年多的时间,因为小鱼家人的反对和外力介入,不能再使用小鱼的故事,这一条线完全作废。小鱼拿掉之后,主角换成了小莉。对导演来说,一方面他对女工的生活已经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因此拍小莉时很难再像拍小鱼一样又重新开始慢慢进入;另一方面因为政府相关部门的关注,整个拍摄过程问题不断,也很难有时间再给剧组慢慢拍:基于此,我们最终看到的小莉的故事就呈现了非常多导演的“set”。也就是说,小莉的故事除了是镜头前的自我讲述,更大程度上是对导演观念的再现。

  4 在这个前提下,对导演来说小莉的“表演”就是为了表现一种普遍性。比如说小莉在镜头呈现出来的似乎有点儿不自然的胃痛,是为了说明在工厂环境中至少一半以上的工人消化功能都有问题,至于具体痛的人是谁,是小张、小王还是小李,并不重要,以及小莉是否真的胃痛了,也不重要。

  5 小兰带男友回家一同庆祝生日的那场聚会也因为警察的介入拍摄得很不顺利,最终导演只身一个人悄悄返回小兰家,在完全听不懂拍摄对象在说什么的状态下拍摄了聚会。在这一段里,意外地拍到了村民关于国家政治话题的讨论,这一段四川话的听译后来是找的一个川籍厨师。

  6 林老板之所以会答应被拍是因为他对自己的工厂感到骄傲,相对其他工厂的环境与条件,他这里已经相对“很好”。同时导演告诉他的是拍一个关于工厂老板、关于中国第一代创业者的故事,且许诺为他的工厂拍摄一个几分钟的国际宣传片。影片上映之后,林被政府相关部门调查,原因不是关于工人的生存境况,而是他未经允许便和国外媒体合作。(看到这里想起了《太阳之下》Under the Sun,策略也是以拍政府宣传片为名来“揭示”真相;而更有意思的对比则是《杀戮演绎》The Act of Killing,被拍摄者主动展示“表演”,但“表演”出来的却是另一种“真实”)

  7 小莉没有对抗资本的能力,她的释放就是写日记,在日记中描写“香香的故事”。香香是她想象出来的侠女,学了武功之后有了对抗不义的能力,她想如果她能有香香的能力她就可以把组长点穴,看她还骂不骂自己。林老板在国际贸易中也很“委屈”,一方面,他的工厂一个月产20万条牛仔裤,每条他挣2毛(美金),一个月的利润就是40000美金;另一方面,他的利润在国际客户的面前几乎不值一提,一条牛仔裤在他这里4块钱(美金)出厂,去到美国欧洲价格都在15到20块(英镑/美金)。工人的工资不低,产品价格没有竞争力,没有订单;订单多,生意好,就要日夜加班赶货。工厂的墙上写着“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

  8 导演支付了被拍摄者工资和拍摄完成之后的bonus,具体多少不知道。看这片子是一位做Gender Study朋友的邀请,看完之后我们聊了很多没有答案的问题。她是第二次看这个片子,多年前第一次看这个片子的时候被深深打动,也潜在地影响了她如今选择labor/body/gender作为自己的课题,第二次看的时候,也看到了一个西方/白人/男性导演在这个复杂问题中微妙的位置。

  9 纪录片的伦理问题实在是一个最不想去讨论,又根本无法从眼前抹去的话题,尤其是在涉及到政治/经济问题的时候。在这个片子里,一个西方白人男性导演对中国农村女工的观察,这种遥远的距离使得话题变得更加复杂。自然永远没有中立的纪录片,因为(对被拍摄对象的)“叙事”也就是(导演的)叙事,但个人认为再现的尺度还是有界限的,这也是Grierson在First Principles of Documentary中所强调的。因此,尽管能够理解导演的所有困难与对拍摄的处理,且敬佩导演的努力和付出,但还是认为,这不能算是一部合格的纪录片。

  《中国蓝》影评(五):当我们谈论他们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突然发现我的评论竟然被删了…还好放在wordpress里。再发一遍哼。

  昨晚看完WTO和法哲学的reading已经12点多,但还是忍不住看了这部纪录片《China Blue》。接近两点了,看完躺在床上异常清醒,我开始回想起这些年来看到听到经历到的有关他们的一切。这是一个很长的故事,关于他们,也关于我们。

  高中的时候看过好多高考满分作文,现在大多回忆不起来,唯独忘不了上海那年的那篇《他们》。爸经常提醒我,我是农民的孙子,而这对我来说意味深长。从小到大,我都处在社会流动性的upward spiral中,迎面吹来的是高等教育和精英氛围,但生活里始终晃动着“他们”的身影。爸妈都是深山老林里的孩子,一些奇特的联结点改变了他们的命运,于是才有我今天坐在美帝的小洋房里打字的一幕。是的,对我们家来说,这就是个典型的屌丝逆袭。但我们本就嵌入在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描述的熟人社会,因而生活始终跨在两个社会阶层,那种时不时的撕裂的痛感让我在这个世界保持清醒。

  二舅是个特别实诚的人,很早就独自来温州打工,现在在一家有名的服装公司里当保安,他常常开心地跟人说自己运气不错。04年回老家过年的时候,我爸特别欣赏他儿子(也就是我表弟),在我们看来是个好苗子。由于二舅和舅妈都在温州打工,表弟一直由外公外婆抚养。我爸大概是看了曾国藩的什么书颇受启发,就一心要挽救一个旷世奇才——我们都深知,城乡教育差距越来越大,农村的教育条件和环境是要阻断99%的天才之路的。于是那年表弟跟着我们来温州上小学了。不说挽救一个奇才,至少能改变一个留守儿童的命运。这对整个家都是个欢乐的事,外婆不用操心带孩子,二舅能经常见到儿子了。表弟和他爸是很久没见面了,疏忽得很,也谈不上什么父子感情。表弟是个山里来的野孩子,实在不好带。他在我家待了3年半,我妈是很辛苦。但后来因为种种无法挽回的原因,我们把他交给二舅自己抚养了。于是他就从我们家搬到了二舅和舅妈的贫民窟里。那里我去过一次,印象深刻。几户人家住在一个房子里用一些木板隔开,二舅家三个人挤在五平米的房间里,床、炊具和床头柜(表弟就坐在床上靠着床头柜写作业),厕所是外面的公厕,阴暗、油腻、污秽,电线接头要触电一般散在各个角落,这些廉租房早被政府列为危房。那些怵目得要落泪的景象我都记在心里。我们家心里都清楚表弟从天堂到地狱的感受,但是前面说了,考虑到一些更深层的原因,留守儿童需要的是父母。后来表弟因为异地高考的原因不得不回老家读书。

  二舅在我高中时周末常来我家喝点小酒,聊聊近况。舅妈在温州的服装厂做衣服,虽然没去过,但是估计跟片里的东莞没多少差别。老板一般都会扣押几个月工资,这样你若跳槽就相当于帮原厂白做几个月。由于工资太低,表弟调皮需要人带,舅妈只好辞职陪着表弟读书。于是一家人的生活来源就在二舅身上。二舅是个特别勤劳的人,他经常帮公司里的爱玩乐年轻保安代班,尤其是节假日,他可以一天赚3倍的钱。但是经济压力实在挺大,他就买了辆电动车,下班后载人,直到晚上十一二点。他跟我们讲这些的时候总是笑眯眯的,对他来说苦不算什么,能挣到钱才是正事儿。但有一次我不在家,我妈后来跟我说,某天晚上雨特别大,二舅半夜回到家时已经全身湿透。他就对他儿子说,看你爸多辛苦,你要好好读书。表弟深不以为然,倒怪父亲没出息。平常一直很坚强的二舅说着说着就落泪了。很难说都是孩子的错,没有一个孩子天生是这样的,究其原因仍是表弟小时候没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这也是我们家做出艰难决定的原因之一)。父子隔离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很深远的。自此可窥见留守儿童问题的严峻性。有一次表舅两千多元的电动车被人偷了,为了这事他整整难过了一个月,每次来我家都得提一遍。表舅自己虽苦,待人却很大方。每年过年都给我红包,上大学前还给了我两千块钱,让我在外别舍不得吃好吃的(但我们过几天都会退回去)。每次听他讲起那些艰辛,我都得一遍一遍地思考人生。被抛到这个社会场时,我就被赋予了太多幸运。也许有人反驳,也有很多精英们都是靠自己努力的。但是敢再深入一点么?难道天赋和努力的意愿不也是一种幸运么?看着他们的生活,我不知道现在享有的一切中,有什么是我应得的。曾经和同学讨论过关于“应得”产生的强烈道德负疚感,结果是他们根本连“我不应得”都不能理解,无怪,因为他们养尊处优的环境离“他们”太远了。可就连爱因斯坦也说,如果不能服务于他人和社会,我就没法justify我所得到的东西,man is here for the sake of other men. 不过现在倒也想通了,永远别指望所有人都超越洞穴。

  上学期期末由于没赶上动车,就到表姐打工的地方住了一晚。之前在豆瓣上看过一个相册《4.5平米生存法》,终于体会了一次。床是表哥买了几块木板和木条悬空架起来的,半夜里床下面的锅台上叮叮咚咚,是老鼠四窜找食物的声音。表姐倒也觉得自己的生活条件比有些人好多了。她唯一担心的是儿子的教育问题。夫妻俩都在外打工,只能把儿子留在老山沟里由他爷爷抚养。

  类似的故事实在太多,都真真切切地发生在我的周围。每次听到见到经历到就觉得内心不安。看着法社会学中心的主页上那张复杂的社会机制图,真是感到力不从心的绝望。哈耶克说“设计出来的社会”是不可欲的,可是自生自发的秩序又如何让我心安?但他显然也不关心我这种僭妄的事儿。

  这学期在国际劳动法课上讨论好多国际劳动标准之类的人权问题。老师让我们看纪录片Morristown,讲墨西哥migrant worker在美帝田纳西的地狱生活,讲罢工权和结社自由是多么重要。可是问题真有这么简单么?真的是赋予罢工权就能解决的?

  以前觉得这种压榨式的经济模式是资本主义的罪恶,把资本家都想象成丑恶嘴脸。可是看了《南方与北方》,发现事实并不那么简单,因为我们都深陷在整个复杂的机制中。假设一个“好”资本家和一个“坏”资本家,在经济困难时,工人开始罢工。“好”资本家同情工人,于是涨工资,“坏”资本家无动于衷。但结果是,“好”资本家的工厂由于涨工资维持不下去,倒闭了,所有工人都失业了。而“坏”资本家却渡过了难关,至少没让工人失业。那么到底谁好谁坏?血汗工厂的存在不是简单用资本主义伦理就能解释清楚的,有人评论苹果的血汗工厂:美国要求苹果改善中国的血汗工厂,表面上是为中国劳工争取权利,实际上如果中国没有血汗工厂,中国的国际竞争力会急速下降,工厂倒闭、工人失业,造成中国更加严重的问题。中国现状非常尴尬 几亿人口需要就业,其中大量的低端劳动力,没有受过良好的教育,没有一技之长,而中国经济大量依靠出口贸易。现实就是这样,就好像当初学微观经济学时,老师说政府的“最低工资”政策反而会让更多工人失业,是不效率的。

  来美帝前一天晚上吃饭的时候见到上海一些卖羊绒的民工。他们说他们一开始来上海开店的那几个月打了好几场架,因为羊绒厂没经验,客户定做的衣服都不合身,60%客户都来退货,一开始他们也都同意退货,可是你若把货都退了连店都开不下去了,拒绝退货几乎是唯一的选择。站在民工的角度,不是简单的蛮不讲理,而是两难问题。

  感觉这些问题实在太复杂了,亨廷顿写过一本《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虽然没看完,但是前几章有句话印象特别深刻:现代性的社会是稳定的,但现代化却是极其动荡的过程。有个叫张彤禾的作家在TED演讲过她关于《工厂女孩》的写作背景,当我们在用一个苹果工厂的工人要几个月才能买得起iphone来衡量他们的时候,我们根本不了解他们。他们需要的是什么?是教育和可期待的未来 。

  《Morristown》里一个黑人墨西哥女工的一句话很让人感触:我们没有希望。这就是我们的生活。我们现在的唯一愿望就是能活下去。

  简单地改善他们的生活环境只是一个方面,这种劳动密集型产业永远是race-to-the-bottoms。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我想劳工问题真的不是那么简单,它牵扯到世界的各个领域,而且充满了矛盾和两难。看到世界银行的报告说,全球化加速了世界脱贫的速度,其中四分之三归于中国。发展和人权是不可割裂的,如何协调?责任在谁?

  当我们谈论他们时,我们也在谈论自己,作为享受这个国家给你的最好教育资源的人。清晰记得宪法最后一节课的时候孙老师说,希望你们这一群法科生,能把光带到那些灰暗的角落。

  参考:

  1.张彤禾TED

  2.关于全球化和UN千年目标。

  3.《4.5平米生存法》

  4.苹果血汗工厂的复杂性

  《中国蓝》影评(六):全球化

  看了这部片子更多还是心酸,看到豆瓣上的很多评语,说电影“斧凿”的痕迹太明显,以偏概全。确实,我承认,这部片子在某些程度有些丑化中国的痕迹,但是我们要看到里面的一些声音。

  在影片中可以看到,这部片子所要反应的不仅是中国廉价劳动力的悲哀,更有对国际大品牌的呐喊,这些公司,虽然派了什么调查团来调查劳工情况,但是他们更看重的是利益,调查只是双方的一种形式,玩的一个游戏,在和英国客人洽谈的时候,0.1美元,也要计较,这些成本,老总自然转加到工人的工资。大公司一边派调查团关心劳工,一边又将加工费压榨到最低,这个不可笑吗。

  这部电影,更要考虑的是一个全球化的问题,以及中国的低端产业无限量的被压榨这个事实,没有品牌,没有上游资源,如何去改变这个现状。

  《中国蓝》影评(七):《中国蓝---血汗工厂》

  《中国蓝---血汗工厂》

  中国蓝,这个蓝是“石磨蓝”牛仔布之色。

  本片纪录视角,跟踪中国亿万打工者中一16岁川妹,前往广东中山沙溪镇某服装厂参工之事。

  要说的无非是血汗工厂之意!

  低工资、高强度、无休假、少睡眠!

  食不丰、生无彩、病无医、缺保障!

  这部2005年影片中晃过的工人工资一景,相信很多今天的工厂业主都内心苍茫!

  前些日去往苏南某镇,那边密集劳动型的产业雇工,日均工资已经上升到140元了!

  是啊,回望所谓血汗工厂,在痛述这些人对于人的压迫之同时,2008年以后的世界也在迅速发展与转移着!

  全球产业化,在中国这个世界低级工厂中,变数显著!

  就服装、鞋类而言,越南、柬埔寨、缅甸、洪都拉斯、海地等等、等等、等等,这些同样具有低成本国民优势,且该类人

  口总数依然不小的国家,他们在向发达国家出口的配额问题上,还没有中国面对的诸多限制!

  因此,产业转移,被我们看见,沿海地区相关产业萎缩、部分专业转移,都是事实了!

  中国蓝之石磨色依然畅销欧美,但是中国之标签可以随意改为越南、缅甸或者海地!

  竞争、竞争性!

  用什么来取得、保障竞争者在其中的基本优势与保障呢?

  转型之说,纸上而言简单,实际操持无力!

  从国民的基本性入手,恰如片中现任工厂老板、旧日该镇公安局局长所言:某些打工者其接受道德与文化启迪的程度,恰

  乎落后20年呢!

  中国,何尝没有想转型、想迎头、想飞跃?

  公车上书、洋务运动、教育救国,甚至猛药之全盘西化!可谓从无止步,唯独精进滞后、甚至不进而退!

  当我们转型之时,欧美之发达亦然更趋理性上扬,平行线交叉点被逐渐延长了!

  中国,改革开放才有了今日之成就。也唯有继续改革才有早日达到交叉点的那一刻!

  从整体国民而言,共同努力,才是真!

  《中国蓝》影评(八):很感动,很励志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中国蓝》影评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