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是一部由王家卫执导,章子怡 / 吴亦凡主演的一部剧情 / 历史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繁花》影评(一):吴亦凡出演王家卫新作,他是否能成为下一个刘德华?
王家卫大概是整个华语电影圈里最“慢”的导演。 当年的《2046》足足吊了影迷五年的胃口,本以为这会是华语电影最慢记录,谁知道他拍《一代宗师》用了十年,轻轻松松打破自己的记录。 自2013年的《一代宗师》后王家卫手中有两个项目。 一个是把张嘉佳的书《从你的全世界路过》里其中一个章节《摆渡人》制作成电影,不过王家卫并没有选择亲自执导而是担任监制和编剧。 说来也有趣,虽然导演是南京人,《摆渡人》班底却几乎是清一色的金像奖香港班底,胡大为、张叔平、还有连奥斯卡都拿过的鲍德熹,王家卫也贡献出梁朝伟和金城武两枚爱将,电影成品出来更是充满了浓郁的老港片怀念风格。 更甚的是不少人猜测《摆渡人》就是王家卫亲自导演的,不过是真是假我们这些行外人判断不了,但王家卫另一个项目就是他要真真正正要导演的《繁花》已经有消息了。 吴亦凡经纪人陈震宇在微博的评论上称吴亦凡将要演王家卫导演的新作《繁花》,随后有媒体联系到陈震宇,他确认了吴亦凡出演《繁花》消息的正确性。
甚至已经有网友扒出章子怡的旧微博,猜测章子怡可能会出演《繁花》的女主角。
吴亦凡和王家卫已经够新奇的了,要是再搭配个章子怡,不知道会产生点什么“化学作用”呢? 不过这次吴亦凡将出演王家卫《繁花》的消息公布后也在微博上炸了锅,不少王家卫粉丝大呼不能接受,纷纷脱粉,书粉更是一篇哀嚎。 毕竟吴亦凡和过往王家卫电影中演员的演技差距还是放在那里的。 金宇澄原著《繁华》浓浓的上海味道 先不就吴亦凡个人主观评价,我们来拿数据说话。 吴亦凡豆瓣上最高分的电影是戏份不多的《老炮儿》,除去客串的《美人鱼》,他主演的片子没有一部是超过6分的。 《西游伏妖篇》(5.7分), 《有一个地方只有我们知道》(4.9分), 《夏有乔木雅望天堂》(4.7分), 《致青春》(4.1分), 《爵迹》(3.8分)。 按照吴亦凡目前电影水平和演技去拍王家卫实在堪忧啊! 不过王家卫最出名的就是调教演员,当年演技笨拙的张曼玉在王家卫的圣手调教下成了拿奖拿到手软的国际影后,梁朝伟五个金像影帝中四个出自王家卫电影。 还有一个例子就是刘德华,年轻时的刘德华就是位全民偶像,知名度绝不亚于今天的吴亦凡。 那时刘德华出演过大量卖座电影,票房高评价却参差不齐,当时的影评人对他的评价就是有名气没演技。 后来刘德华遇上王家卫的处女作《旺角卡门》算是在演技上开了个窍,最好的证明就是他首次提名了金像奖最佳男主角。 刘德华过往在流水线上拍电影的一味耍帅,求量不求质使得表演方法千篇一律。为了带出演员对电影的感觉,王家卫会放音乐,要求演员跟着音乐节奏来演戏。 听起来是很轻松,但做起来可难,毕竟要对着虚无缥缈的音乐来用身体语言演戏,加上一个神经质的无剧本导演,对演员来说也是一种折磨。 别以为只有拍动作片才会特别受苦,拍王家卫也会,王家卫还会把演员逼到死胡同里面。华仔最怕老鼠,王家卫却找了个满是老鼠的房子去拍戏,还一拍就是好几天。 就算你再差,王家卫总是有办法能把演员的演技给逼出来。换成今天身娇肉贵的小鲜肉也挺难想象的。 至于吴亦凡能不能成为王家卫调教出来的第二个刘德华还得拭目以待,而当年王家卫在《阿飞正传》后没再找刘德华的原因是华仔太忙了,不能配合他的节奏。没想到王家卫来到内地的合拍片大环境后,在资本追逐下还是起用了吴亦凡这种人气高,演技不足的演员。 说回《繁花》这部电影,是改编于金宇澄的同名小说,小说获得2012年度中国小说排行榜长篇小说第一名、2013年首届鲁迅文化奖年度小说奖、第九届茅盾文学奖等奖项。 整部小说都是以沪语完成,描写上海市民生活。 而早前王家卫也曾表示,电影会全程以沪语(上海话)拍摄,这算是电影史上的一次大胆尝试了,这也就是说吴亦凡将要学习沪语后才能投入拍摄电影。 侯孝贤指导、全沪语演出的《海上花》改编自张爱玲的小说 想起很久之前王家卫的一个访谈中提到: “我拍老上海,从来不拍夜总会的,最多拍到门口就不进去了,要找一批人化妆梳头、还要找人花一个月时间训练他们的仪态,找到老上海人的脸是很难的,那些经理、侍者、乐队,不是弄几个油头就可以对付的,你看阮玲玉、胡蝶电影里经理、侍者那种油、活,现在群众演员是模仿不了的,要我拍群众演员都要训练一个月,更不用说主演了。” 所以真的很是好奇王家卫会如何训练演员,以及呈现出来的旧上海会是怎么样。 至于担心香港人王家卫能不能拍好旧上海题材电影,其实王家卫就是上海与香港共同哺育出来的电影人了。 一向以香港为事业重心且一直拍着被观众称呼为港产片的王家卫其实出生于上海,童年也是上海渡过。 王家卫的童年时期正是中国历史很特殊的一个时期,文革前期。 于是王家卫的父母打算离开上海前往香港生活,但政府却只允许带走一个孩子,所以父母决定带走当时年纪最小的王家卫,计划之后再接走留在上海的两个孩子。 后来文革爆发后,王家卫的哥哥姐姐被迫留在上海,而王家卫则在香港成长起来,一别就是十几年。 当时的香港还是一个十分多元化的社会,很难区分所谓的香港人和外地人。所以即使来到香港后王家卫和家人生活的地方是上海人聚集的大院子中。里面的上海人还操着上海话,保持着旧上海的礼节,加上思乡和父母,王家卫从小就对上海有着不可言喻的情结。 深受两地文化影响的王家卫在成为导演后,他拍摄的《阿飞正传》和《花样年华》被视为港产文艺巨作,但其中这两片却是最能表达王家卫剪不断理还乱的上海情结。 电影发生在香港,但里面的旧物件、氛围、老歌、名词却无时无刻透露着上海气息。 王家卫也不是第一次改编小说了,《东邪西毒》便是改编金庸著作,但看过电影的都知道除了人名,电影剧情几乎和小说无关。 《花样年华》和《2046》王家卫也曾表示过灵感是来源于香港作家刘以鬯的《对倒》和《酒徒》。 而拍惯港产片的王家卫会如何处理这部“上海电影”,有强迫症的王家卫呈现出来的旧上海会不会震撼到观众,还有吴亦凡会被调教成怎么样,以及还有什么演员会出演也是我很是期待的。 《繁花》估计也不会是电影最终名字,不信你翻阅过往王家卫的电影名字,有哪一部不是四个字的呢?
因为本人很懒,懒得插图,有兴趣的请移玉步到这个链接里面欣赏
《繁花》影评(三):从王家卫力主吴亦凡主演《繁花》所想到的
《一代宗师》11年磨一剑,票房4亿,Leo觉得这已算是难得卖相好的文艺片。接着问题来了,老王58岁了,还有几个11年可以磨几把这样的绝世双刃剑?监制代言超级烂片《摆渡人》并拖着梁朝伟一起下水,不少人怀疑老王是不是打牌输给张嘉佳几千万卖身还债,而我认为老王是不是转变思路要开始捞钱了。 以前老王的电影,走的都是非常自我的文艺路线,拍的是情怀,不会为了票房刻意逢迎大众口味。换句话说,我拍电影跟我墨镜从不离身一样酷,就是喜欢高逼格,看不懂或者觉得不好看没人逼你看。 《旺角卡门》、《阿飞正传》、《东邪西毒》、《重庆森林》、《堕落天使》、《春光乍泄》、《花样年华》、《2046》、《蓝莓之夜》、《一代宗师》这十部片子老王一部部拍来业界口碑都不错,什么金像、金马、戛纳拿奖横扫欧亚,担任戛纳和柏林电影节的评委主席更是终身成就的体现。 老王的文艺情怀从不缺少电影人圈子的认同,可票房并没有那么风光。很多片子收回成本都难。一个最好的梨子就是当时云集了张国荣、林青霞、梁朝伟、刘嘉玲、钟镇涛、叶玉卿、张学友、王祖贤、梁家辉、张曼玉、杨采妮这些超级巨星阵容的《东邪西毒》和《东成西就》,投资方很清楚地认识到前者叫好没问题,票房太危险,于是前者原班人马除了导演换成刘镇伟,一起拍出了这两部片子。 《东成西就》仅用了27天就拍摄完成,王家卫拍《东邪西毒》时追求完美,拍了一个月依旧在拍最初的镜头。最后追加了很多计划外投资和拍摄档期才完成。刘镇伟曾在采访中说道,那段时间所有演员在两边同时演戏,非常痛苦。晚上去王家卫那里做戏,很忧郁的,神情好像快要死掉的那样。到我这里,则要发疯式地做喜剧。演员简直要精神分裂。 结果《东邪西毒》素质之高震撼香港影坛,获奖无数,各路巨星演技惊为天人,剧本台词几乎每一句都可以拿出来当做金句,票房却凄惨可怜(直到过了二十年后投资方还不死心,拿出来炒冷饭推出个终极版重新上映,依旧叫好不叫座)。大众喜闻乐见的明星荟萃大闹剧《东成西就》票房热卖,投资方赚到了钱,明星们收获奖项和片酬,两个导演也都各取所需,三赢。 大众的审美还是贴近生活的,换个说法就是接地气,比较Low。艺术片的艺术价值虽然高,能欣赏的毕竟是一小部分人。王导拍片喜欢大手笔用演技派明星、用近乎铺张浪费的档期一遍遍去追求完美,这些成本不是叫好不叫座的文艺片能消化得了的。 相信老王也认识到了这一矛盾,经过8年的筹备和3年的拍摄,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并获得了成功:《一代宗师》。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这部片子确实做到了艺术价值与商业价值的双赢。 58岁的老王,已过了知天命的年纪,Leo看这部《一代宗师》正是老王知天命之作,也是老王全力以赴对其导演生涯的一个阶段性总结。一代宗师这个名号,Leo觉得老王配得上。 “人活一世,有的成了面子,有的成了里子,都是时势使然。”功成名就的老王,收获了无数荣耀,却没有换来很多金钱。捧红了那么多名利双收的明星,将近晚年也该为自己和下一代考虑一下现实的东西,香港一套半山花园别墅少说也得几千万真金白银不是。而作为一个导演,电影票房无疑是最佳的捞钱工具。 冯小刚开窍了,《老炮儿》里不止有北京老炮情怀,还有吴亦凡、李易峰和什么掏粪卖萌BOYS。 滴!粉丝卡!9亿票房。 徐克想穿了,《西游伏妖篇》有了面瘫吴亦凡。 滴!粉丝卡!16.6亿票房。(其实我觉得这TM就是个烂片,再一次说明大众审美多么接地气) 墨镜王,大概也是想明白了吧。 “管他什么宗师不宗师的,追风赶月别留情 。” 其实不管老王以后的片子拍成什么模样,Leo觉得前面那十部就已经够我们“念念不忘,必有回想”。后面的,有期望,也会有理解吧。 往好的地方想想,要是吴亦凡被王家卫用心调教成材,演技脱胎换骨。那可真是帮了一个现在只会卖脸、演技却令人捉急的孩子一辈子。
《繁花》影评(四):王家卫50后的都市现实爱情观能还嗨到00后的爱情观吗?
《繁花》2020年上映,那个时候我可能已经嫁出去了,或者已经有了孩子,那个时候我再回来看这篇影评不知道是什么感受。还有我对没有上映的电影打两星已经是因为王家卫拍电影认真的奖励,给张艺谋、陈凯歌没上映的新片都是一星。这代表了我对中国电影的失望态度,希望有好的电影来打破这些烂片。希望有人在烂片的环境中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但显然王家卫已经老了,他不可能做到。《繁花》影评(五):以王家卫的拖延症 大家要做好心理准备
《阿飞正传》结尾梁朝伟对镜梳头,再将钞票,手绢塞进上衣口袋,然后转身出门。当我观看这一幕时,完全意识不到竟会成为金宇澄在《繁花》序言中上海味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