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档案 第十季》是一部由克里斯·卡特 / 黄毅瑜 / 达林·摩根 / 格伦·摩根执导,吉莲·安德森 / 大卫·杜楚尼 / 安娜贝丝·吉什主演的一部科幻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X档案 第十季》观后感(一):X档案 第十季
谁也不曾想过,七十年前那期神秘的罗斯威尔事件,时至今日仍对全体人类产生着如此巨大的影响。并且鲜少有人窥见真相的全貌,即使它就在那里。某天,过着颓废
生活的前联邦探员福克斯·穆德(大卫·杜楚尼 David Duchovny 饰)以及他最为信赖的搭档——正在某某教会医院担任医师的丹娜·斯科莉(吉莲·安德森 Gillian Anderson 饰)重新聚在一起。原来一档旨在揭露政治黑幕节目的主持人找到他们,希望二人披露政客利用外星人来控制人类的真相。以此为契机,关闭已久的X档案重新开启。一度对各种离奇事件
失去信心的穆德,在斯科莉的陪伴下重新踏上征程。
而这
一路上,层层隐藏起来的真相以及人类可怕的
未来,将相继呈现在他们的眼前……
《X档案 第十季》观后感(二):这不是一篇影评
小时候同学们一起瞎聊天,说着那些从不着调的大人哪儿听来的
捕风捉影的东西(最
经典的就是迈克尔杰克逊的肤色了,当然这个谜知道他去世才揭开)不管是真是假,有些小伙伴们就成了那个时代的“小灵通”,当然不是说的那个奇怪的打电话工具。这些
道听途说也分档次,有些人逼格很低,就是一些时事的吐槽笑话,比如泽东怎么样了,小平怎么样了;有些逼格高的会谈论一些只有宾馆或者什么地方才能接到的卫星节目的内容,比如x档案。当然
阳春白雪下里巴人
相辅相成,逼格高或低前提都是逼。
说起x档案无非就是
恐怖啊吓人啊灵异啊闹鬼啊神秘现象啊外星人啊,不过外星人也是被提到的最多的一种议题,我觉得就是两点原因,第一外星人很神秘几乎谁都没见过就跟天上的龙地上的神兽一样,当然鬼谁也没见过,不过
感觉上外星人比鬼要科学的多。第二外星人多少有些惊悚的成分,虽然鬼的惊悚成分也有可貌似成本比外星人要低很多。除去以后才知道的蠢萌蠢萌的et以外,外星人几乎
无一例外都是往异形那个角度去发展的。再加上一个当时几乎
没什么人
理解的单词UFO,这就更增加了这个
话题的逼格。无论何时有个小伙伴能在 众人中
侃侃而谈x档案,那绝对都是全场的焦点,那场面特像现在某个
莫名其妙的明星发个莫名其妙的新闻发布会,台下那些莫名其妙的记着莫名其妙的提问的场景。只不过
孩子们的讨论从来都是善意的。
我相当迷恋x档案,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我没机会看,第二我胆子小,看个孙悟空都吓得够呛。记得有一次看龙门客栈,看到最后拔腿就跑,那场面成了
童年阴影系列之一。不过机缘巧合的后来在某个地方看过一两集,一开始绝对很刺激很好玩,抓外星人这种事儿绝对是地上最刺激活动了。再加上,九十年代那种从来没见过的浓浓的西方资本主义制作水准简直是看一集都
疯狂一集。不过我记得后来高中在家看柯南好像也挺兴奋的。不过毕竟看的少,就那么一两集,还没头没尾的,再加上美剧那个调调都是挖坑不止的,所以很
期盼,很神秘,很恐怖,但很好玩,就成了我对x档案的理解和唯一的印象。只不过之后几年就是上学考试上学考试,这个印象也就慢慢淡去了。
时间一晃就是六七年,大街上随处都能找到卖盗版光盘的,可神奇的政府和警察叔叔竟然苦心费尽都找不到一个,以至于每每报上刊登了一条消息破获了一起重大盗版案件后,我都担心是不是盗版盘就会涨价了。。。。。。神奇的是,当时我并没有买一套x档案回家安度假期,我估计主要原因就是没钱,跟现在看到一套好的ps游戏感觉
差不多吧,而是入手了一套叫做taken的十集电视剧才两张盘!封面上还特别标注是大导演史匹堡监制!!!那时,看了一些科幻题材,认为会有外星人,会有一个叫做希曼的开着神龙斗士跑到月亮上去对抗格德米斯。没错,那时真的认为
世界上一切都是可能的,一切都是唯心的,一切都是充满希望的。可惜,看了这部剧之后,我的世界观第一次被改写,准确的说是第一次被刷机了!我开始倾向于
不相信外星人的存在,我开始倾向于
相信一切都是有唯一真相的(这个估计是柯南的功劳)我开始倾向于相信只有
想不到的没有做不到的,但外星人是不存在的想法直到现在。
x档案的大叔过了这么久又跑出来侦查案件,放咱这儿早就
自己下海开公司做房地产了。看来人家还是
真爱这个工作没有转行。不过大叔的
思想似乎受了打击,从以前的狂热神秘现象拥护者变得极为理性。
想想也是,二十一世纪了,虽然当我们真正踏入二十一世纪那会儿就是傻傻的
欢乐一下,甚至都不知道为什么,假如那会儿就有淘宝或者乐视什么的估计非得把网络整瘫不可。二十一世纪头十年过的就跟上世界九十年代差不多,直到科幻电影里的时间点一个个开始对应,天网没有启动人类没有毁灭之后,人们发现人们自己已经变得
聪明多了。移动
互联网的发展已经高速的提升了人类获取知识的效率和手段,从而深刻的
改变着人类的生活甚至属性。对不起竞聘报告的词儿串了。现在看起来二十几年前哪怕十几年前哪怕几年前的一些科幻电影都是那么的
幼稚就跟当年的格德米斯大战克赛一样,(PS:我到现在也不明白十一区的人们怎么就那么
喜欢看奥特曼)人们早就不是被一些所谓的神秘现象所蒙骗的那一批人类了,
各种各样的网上的猎奇视频甚至恐怖视频都被大伙儿做成了来找茬的游戏。所以,想想大叔有了这种质变也是
情理之中的事情,当然更是一件比较
悲哀的事情。哀莫大于心死嘛!
可是,这世上根本就没有那么
简单的事情,一个
人生都会
经历几次沉浮,更别提一个小到六集的电视剧了。编剧也是很用心的在
一本正经的胡说,尤其是那个蜥蜴被人咬了变人的
故事,那种暗黑的程度似乎不亚于黑镜头的理念吧,话说一个
开开心心的壁虎误闯人类世界,被一个莫名其妙的疯子咬了一口,第二天竟然发现变成了人,哈哈哈哈,我很赞这个编剧,对于圣经的颠覆简直是残忍啊,哈哈哈哈!大叔
顿悟了,wtf!我乐大叔,我早就顿悟了,连wtf这个网站都有年头不上了。因为人生本就悲惨,看着别人的悲剧来使自己
幸福快乐的人生简直就是地狱的边缘。
大叔的改变似乎也影响到了
奶奶探员了,老了,大伙儿都老了,虽然
音容笑貌都在,但是能看出心已老,已不再是那种碰到
大风大浪就拿出手机拍照的年纪了,感觉自己看破
红尘,每天卧看
夕阳西下,似乎有那么一种神隐于世的惆怅,其实,不是你改变了生活,是你在被生活玩了无数次后,等生活缓过劲儿来,又准备玩你的前奏。
我
很喜欢这个看似无厘头的
结局,就像lost那个无厘头的结局一样,因为它从
某种意义上来说符合逻辑。逻辑!也是奶奶探员始终
拥有的东西,我们所做的一切都在逻辑二字之中,跳出了逻辑,我们就是疯子,就是傻子,就不是人,就什么都不是。人们常说天才跟疯子只在一线之隔,没错,不过那是
哲学表达,都是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东西,说实在的,还是不符合逻辑的,都是感性的认识。当我们坚信逻辑,我们就变得
成熟,我们就成了一个被
社会所奴役的人,但作为回报,我们会有一份稳定的生活,一个圆满的结局,还有一个默默无名的名字。
古今中外,好的作品都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无数作家编剧都是为了这一句而
绞尽脑汁。当然那些艺术的不行的一些人觉得拍个如何给狗打针也是特文艺的事儿,这我不理解不评论也不搭理。可是戏如人生也好还是
人生如戏也好,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几乎都是每个人的故事,可我们似乎从来不会注意这些好玩的故事,我们只是认为那只不过又是一个
家长里短而已。因此,我们得花钱买票,花钱整网买电脑装一堆视频软件看那些小鲜肉怎么恶心我们的智商。也许这就是人的逻辑使然吧。
前些日子,popogo那款游戏卖疯了,大伙儿玩的
不亦乐乎,当然大伙儿不包括天朝。我有些不理解,一帮人举个手机抓一只根本就不存在的电脑程序的
意义在哪里?当然人多一起嗨算一个意义,不过这似乎动机不纯,
单纯就游戏性来说,这很颠覆,这很没有逻辑,但这有
很现实。存在即合理。不知道电视剧里,大叔发现有了
危险第一反应不是掏枪而是举手机拍照这个真的就是我们当今社会的
真实写照?我们
追求的那些莫名其妙的东西太多了,而真正的那些会触动我们的是不是已经被我们的麻痹而麻木了?今年有一部特别棒的韩国电影釜山行真是虐到不行最后一刻相信当年那个宿舍的
男生们都会
泣不成声,今年有一部喜剧小品也是虐到不行,相信那个宿舍的男生都得泪流成河。不管是真的还是假的,不管是生活还是凭空杜撰,好的东西就是好的东西,没那么多逻辑没那么多
情怀,不需要你掏枪也不需要你掏手机,就坐下,看一会儿,如果你愿意的话,就那么过?
当然,结尾通常都会有大反转,比如,停电了!
《X档案 第十季》观后感(三):情怀还在,但时代变了!
《X档案》,绝对是本人接触的第一批美剧之一,遥记2003年寒假,安徽影视频道不知道突然发了什么疯播起了美剧,先是《X档案》,再是《
兄弟连》、《反恐24小时第一季》,那个惊喜啊,看到这么精良的剧集,电影感十足的画面,紧张刺激的情节,脑洞大开的剧本,对我一个农村青少年的刺激是相当巨大的!当初看这些剧压根就没有季的概念,以为美剧就跟
中国电视剧一样是一下子拍完就OVER了,看完《X档案》,当时播了大概40多集,感觉怎么没结局啊.....多年后才了解,其实的仅仅是前两季。
在《X档案》播完之后的
一段时间,我一直在寻找相关题材的影视剧,奈何在那个不知道互联网为何物的年代,俺又是村儿里的穷少年,看节目连个有线电视都么得,只能在市级电视台看电影《天地雄心》、在县级台看盗播的TVB《卫斯理》来解渴....
——————————————————前边是废话————————————————————
《X档案》重启版,从第一集来看延续了前作科幻和阴谋论的风格,连叙事手法都是典型的老派美剧风格,在如今这个美剧追求快节奏、神转折的时代,叙事风格、故事铺展稍显沉闷....
第一集的阴谋论在我看来不仅不高明,反而显得很可笑,有一种为了黑而黑的感觉,个人感觉,好的阴谋论最起码能让观众信服,让观众产生“啊!原来如此!我也这么认为”的感觉,而不是“切!唬谁呢,瞎掰”.....
本以为第一集仅仅是开端,后面会好起来,没想到看了第二集以后发现第一集还不错.....那后面的剧情还能看吗?
第三集,
可爱的搞笑集,有反转,有恶搞,有致敬,有自嘲,尽管不少人都表示喜欢这一集,但是,我还是喜欢严肃的X档案风格
第四集,有人说氛围好,有人说这是凑数的,我感觉——这集就是凑数的,拍摄水平演员表演都是低成本电影水平的,甚至是AV水平的!
第五集,出来俩新人,一个是神神道道的科幻迷有神论者,比较愣头青版的穆德,一个是满脸痘白得吓人的女汉子,凶悍偏执版斯嘉丽,这俩果断是来抢戏的,或许以后能顺利盗走
男女主角的位置,或许还能搞个衍生剧集啥的,反正,他俩以后有戏
好吧,第六集,跟第一集联系最紧密的,上下集关系,片名很唬人:this is the end,但是看完之后,却发现这集可以改名叫做:this is beginning!因为它压根就不是结束,也没有结尾,反而挖了一个更大的坑。
上一集出现的那俩新兵蛋子果然在最终集里又出现了,戏份很吃重,很紧密联系了第五集,但是却好像又发生在第一集结束不久,中间西装笔挺的穆德,又变成了第一集胡子拉碴
不修边幅的那位大叔,这中间的时间顺序到底怎么了?好吧,你可以说是因为穆德几天办案子忘了刮胡子,随你去吧。
总结一下,这部重启的剧集,情怀什么的都在,但是现在看起来不合时宜了
剧情方面,美剧发展到编剧水平已经很高了,起承转合不讲,各种集内各种暗示照应和巧妙安排已经
屡见不鲜了,可是这部重启剧集却看起来很死板,编剧风格还停留在上个世纪
拍摄手法方面,如今直逼好莱坞大片的美剧
比比皆是,各种剪辑手法拍摄角度画面构图都已经成熟,但是到了这部重启版剧集,拍摄手法老套、角度死板,画面调色、剪辑手法都很简单,画面就是拍完你的脸拍我的脸,原谅我,电视剧都喜欢拍脸,但是有些美剧各种景别细节都会有兼顾,但是这6集我感觉还不如一般美剧拍摄的好,
说白了就是粗糙(好吧,你可以说这就是传统X档案的拍摄手法)
特效,好吧,X档案之前吸引人的并不是特效,但是作为一部21世纪的科幻剧,特效水平做成这个样子(那个外星人还有那场爆炸戏,真的是手机软件都能做出来),真的没办法跟现代观众交待啊!豆瓣短评里有位豆友说这部剧是“SYFY小电影水平”,别说,就这特效这剧情,还真是像SYFY的低成本科幻片。你作为一部经典剧集,重启了您要拿得出手吧,FOX作为公共电视台,不跟财大气粗的HBO比特效,你跟CW这种小破台比特效也比不上啊(俺仅仅是说特效)
《X档案》当年很火,那个年代,它的制作水平是顶尖的,但是到了新世纪,所有的档次都应该有所提高才是,不能仅仅为了拍出当年的效果而这么拍,或者打着“X档案就是这种风格”而抱残守缺
当年那个信息闭塞的时代(相对于现在),我把流行的都市传说、民间故事、怪兽传说弄进剧集里可以唬唬人,让人吓一跳,但现在是互联网时代,如果真有灵异事件,估计大家不会去关注俩FBI怎么去调查的,而是点开网页看大神的分析贴.....
情怀啊情怀,注定那份感情只能留在过去啊
《X档案 第十季》观后感(四):怀旧情怀大爆发:你爱的老剧重启了吗?X档案、24小时……
他们都老了吗?他们在哪里呀?
或许是怀旧情怀的集中爆发,或许是所谓经典IP的有利可挖,我们就这样,在近两年,不仅开启了国产剧一窝蜂改编中小学生时期流行小言文的大趋势,也同时迎来了各部欧美老剧的重启热潮。对于
X档案第十季是这几天临睡前用乐视会员看的,虽然不是死粉,但我对这片一直很有好感也有期待。片头音乐放出来时难免内心小激动,一见男主我不禁感叹“哎呀,果然性瘾纵欲是不行的,沧桑得来”,然而认真看下去这剧情实在是有点不能细看。X档案的魅力,除了美好的童年记忆蒙的一层柔光外,除了男女主CP外,剧情上还是慢节奏单季故事+不时出现线索串联主线的叙事模式,缓缓将观众带入故事,梗也是铺得稳又好那种。
问题是重启这季上来就是想搞个大新闻,用热播节目主持人角色(PS这个演员在情景喜剧Young and Hungry《浪女大厨》里演过男主,有点让人出戏)来披露大量线索,我还没一一消化好呢,第二季就开始用对话推理直接得出阴谋论,推导到人类暴动、社会动乱、秩序重组……我……Excuse Me?能不要那么赤裸裸么?思维也太跳跃了一点。而且,毕竟已经2016年了,说好的与时俱进呢?
整体剧情都经不起细看,小bug也很多。Scully这位演员最适合衬衫、西服套裙的FBI探员工作装,虽然她在本季已经转演医生了,但除了上班时医生制服外,她下班所有时间都是西服套装+细高跟,强拗当年扮相,如此严格自律,让《实习生格蕾》里基本下班就休闲服的医生们情何以堪。不过女主姐姐的魅力和演技依然在线,基本我就是抱着看CP的心看下去的。
重启的黑人男主版《24小时》普遍评价不错,许多人都说很燃。没了小强杰克·鲍光环的《24小时》,终于解决了为啥总统一换再换,按4年任期计算时光飞逝,男主却不会皑皑老去的世纪大难题。毕竟2014年的那部《再活一天》里面,小强+克洛伊两人眼角的皱纹让人实在唏嘘不已。新男主Eric演员剪掉了《行尸走肉》里的脏辫子,估摸也顺便减掉了一些肥肉,变身黑小强超能打。有人吐槽男主不够帅?唉,想想当年的杰克·鲍那么矮,你们不也迷得不要不要的?角色魅力啊,我看好这个黑黑小伙子。
关键还是剧情节奏依然靠谱,《24》小时的精华还在,紧凑、抓人的氛围如故,不知不觉就看下去了!就像豆瓣排名第一的影评说的:即使经典无法再现,碾压近期其他同题作品也绰绰有余。不然你仔细想想,近期能让你看下去的主旋律热血谍战剧还有啥?还有啥!
欢迎关注我,公众号“怀旧美剧””
《X档案 第十季》观后感(五):那些花儿,那些话
上一次在电视里看到Mulder & Scully,已经是九季结束后的不知第几次rerun了,那时老二还在肚子里,如今她都已经十岁,会害怕也知道抵制看这么creepy感觉的剧啦。家里没电视频道好多年了,从来没像今年年初那样后悔过,因为不能第一时间追X档案。
好在,等到下半年,就有了DVD,更有许多花絮。这一季,本来就是对原来的剧集的大致敬之作,每每对台词和细节会心。看到许多熟悉了名字的幕后工作人员,相隔多年后又聚在了一起,他们像是老友重逢开party,观众也有着多年后恍惚闪回旧时光的感喟与欣喜。
其实我不是严格意义的X-phile,因为从来不喜欢阴谋论那条线,我主要是Duchovny 粉,所以第八第九季,我基本没看。我也更爱那些stand alone的剧集,第六季Duchovny自己编导的打棒球的外星人那集,是我 all time favorite x-files episode. 这一季也不例外地喜欢蜥蜴人那集,爱其幽默有趣,还有点儿小温馨小哲思,并显眼地向Mulder的红色speedo,Scully 的小狗狗Queequeg,致了意。----花絮里看到更多观影时miss掉的致意。
难过的是,看熟了名字也对样子有印象的导演,Kim Manners,名字出现在了墓碑上。我喜欢这位导演。花絮里看到那里,脑海里不禁蹦出了《那些花儿》里的歌词:
……
……
他们都老了吧?
他们在哪里呀?
我们就这样各自奔天涯
……
……
TA们已经被风吹走散落在天涯
有些故事还没讲完那就算了吧
那些心情在岁月中已经难辨真假
……
……
有些人走了,有些人老了,Mulder 的腰围比以前粗了两圈儿,而Scully的脸颊则瘦了两圈儿。他们俩,一个已经找不到二十年前那个spooky眼里曾经的热忱和渴望(偏执与异想),早已是 Califonication 里 cynical-eyed 中年颓丧男模样;另一个,没了baby fat,也少了tenderness,无奈和沧桑爬满脸庞,更像是从Bleak House走出来的一样。第一集里,Scully 说话的速度,慢得奇怪,仿佛还没找回美语感觉似的。对了,天花板上的铅笔有了,小狐狸的瓜子呢?
第六集就这样结束了全部X档案吗?美国,甚至世界,就那样陷在危机中,你们就不管了吗?他俩永远不说出口的话,就永远不说了吗?
也许,这本来就是一场迟来的“为了告别的聚会”吧。
《X档案 第十季》观后感(六):Still have you, Still have myself
额,等了好久X File终于在16年复活了,好鸡冻!第十季,作为陪伴我二十年成长的神剧,回想二十年前那些夜黑风高的夜晚,我和弟弟两个傻B卷着被子窝在一起取暖看Star TV引进的午夜档Xfile的日子,两个小屁孩半夜被吓得尖叫的日子,今天听到Fox5台的片头曲时已然内流满面[流泪][流泪],太多的回忆,太深刻的人生影响,这一对为我诠释了地球人最完美两性relationship,“mates in soul, partners in life ”穆叔和吉莲阿姨一路走来,历尽沧桑,到最后你会发现两个独立且有爱的人虽皱纹已爬上眉梢,确仍在上演最危险而浪漫的事...
当X迷们追了六年,终于等到穆叔对吉莲阿姨说第一句那三个字的时候,当时应该都哭了吧,可是吉莲阿姨回了一句:“Buddy!”后便把我们摔到了地上,多年后的现在才真的理解这个词“Buddy”的深刻含义了。
“Scully, I 'm not afraid of anyone , human or in humane . I still have u , I still have myself!”
《X档案 第十季》观后感(七):向经典致敬
前九季和电影版每集都看过不止一遍,想不到现在儿子都长得跟我看第一集时差不多大了,又出新剧集。
S1001和S1006还不错吧,其他几集除了蜥蜴人,貌似找不到原来看X-Files的感觉了。不知道是年龄大了,还是剧风变了,还是给5分吧,向情怀致敬!
拍了这么多集,如果再一如既往的就是悬疑、惊悚的个案不知道要放到猴年马月,第10集算隔着十几年后来个复习重温,期待再拍个11季来个完美的收尾吧,只是这季的坑挖得有点大…
前几天带着儿子旅游,在飞机上打开iPad追剧,儿子捂着眼睛在旁边偷偷看的表情让我想起小时候自己又害怕又想看的那种状态!
向这部陪着我少年、青年并继续步入中年的经典剧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