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罗布泊里的守墓人
日期:2020-01-09 02:34:58 作者:殷红超 来源:意林 阅读:

罗布泊里的守墓人

  在罗布泊沙漠深处死寂荒芜里,几万平方公里不见人烟。难以想象,除了搏命的盗墓者,还有人遵从内召唤,孤零零誓守在此处。罗布泊镇是全世界最大的镇,没有常住人口周边地区均为高度盐漠化的盐壳,寸草不生气候变化无常

  2016年5月,我途经此处,准备摩托前往中东。躲避肆虐沙尘暴时,我认识了老许。

  他是东北人,46岁了,某个清晨从吉林山出走,辗转到了罗布泊。

  出走前,他是白山一家儿童服装店老板,卡里有200万,人们喊他“许总”。这一切在妻子离婚后都已成过往云烟,加上当地同行结成联盟打压生意落败。

  一夜风沙之后,罗布泊恢复平静,我和老许下到路边的盐碱地上,地面石头坚硬,降水量几乎为零,生命力再强的植物也无法生存。

  “真是可惜了这么一大片地,要是能在这里种上树,”老许捡起一块结晶物,“如果每一个来罗布泊的人都带一包土,死亡之海也是能见到绿色的。”

  我没当回事猜想他很快就会离开罗布泊。结果第二天他说,在镇子外面发现了一个地窝子,“比旅馆便宜,才30块一天。而且,那里有一片地适合种菜。”他已经把地翻了一遍,大蒜洋葱也泡好了,土堆被风吹散就完了,让我赶紧骑着摩托跟他一块去。

  “种菜?这是走火入魔了吧,种出来又怎样,有意思吗?”

  “怎么没意思,出门就可以看到一片绿,难道这不足鼓舞人吗?没时间解释了,快开车吧。”

  地窝子也叫地窖,是戈壁荒漠中最简陋居住方式,地面挖个坑,再弄泥巴盖顶。住进地窝子的第二天,沙尘暴又开始了,这一次比几天前更为猛烈

  老许拉着我出门。顶着风骑车,呜咽着的沙尘暴吹起沙砾,打在脸上生疼天地间一片昏黄,魔鬼似乎再次统治了黑沙漠。

  老许全然不顾被风扬起的灰尘,抄起一个啤酒瓶,使劲把土刨进塑料桶。把土运到地窝子后,老许用铁锹翻土、洒水,将一把大蒜和几个洋葱埋了进去。整个过程相当熟练

  老许看着这不到一平方米的土地,下面埋着一个中年男人孩童纯真想和倔强。“等着吧,七天后,这里将诞生罗布泊的第一片绿,”老许说,“我要请全镇的人来看,所谓的死亡之海,照样可以绿起来。”

  离开的前一天晚上我才知道,老许的47岁生日就要到了,而他的愿望便是在生日时看到自己种出的绿色。

  “人要是不想,活着就没有意义。我要把罗布泊都种上树、庄稼蔬菜,后半辈子守护这些绿植,到时候这里就不是死亡之海了,而是一大片的绿洲。”

  在老许种下大蒜的第二天,罗布泊漫天的黄沙终于偃旗息鼓。我在一条指示“楼兰村”的路牌下驻足。“楼兰村”其实并不存在,沿着这条路一直往前走上100多公里,穿过无人区腹地,在雅丹风蚀岩的映衬下,有片残破不堪的城阙,便是传说中的楼兰遗迹

  和楼兰保护站那两个孤独坚守汉子比起来,老许不是最不可理解的人。

  在罗布泊深处死寂的荒芜里,楼兰古城以及神秘墓葬群的光芒吸引幽灵般穿梭其中的盗墓贼。由于缺乏保护,一时间,楼兰的盗墓之风盛行。

  2002年,央视摄制组进入楼兰古墓拍摄,居然“偶遇”七个盗墓贼。他们正躺在一个被掏空的贵族墓里睡觉,墓室里到处是散架的干尸、棺材板,陪葬品已被同伙运走。

  2003年,一个探险队发现一辆逃窜的无牌白色汽车留下几座被盗的古墓,彩棺被劈开,干尸及绸缎碎片散落地面,精美绝伦壁画惨遭损坏

  这两起轰动一时的盗墓大案发生后,为了反击日益猖獗的盗墓贼,失落的楼兰古国在千年之后,迎来了第一座人类建筑——楼兰保护站。

  保护区内,几万平方公里都是苍茫的无人区,谁会愿意驻守这里,忍受难以想象的寂寞呢?

  一间老旧平房上挂着“楼兰工作站”的牌子,保护站里那两个汉子是方圆数百平方公里仅有的居民

  杨俊和崔有生要在保护站整整蹲两个月,才能返回若羌县城,过上一个月的现代人生活,然后又返回楼兰,如此反复。

  漫长的值守岁月里,狗成了保护站工作人员最亲的“家人”,最老的那条已经陪伴他们八年了。

  到了晚饭时间,崔有生给我端来一碗泡面,里面加了两块馕饼。“一碗泡面两个馕,两个馕一碗泡面……”崔有生念叨着,多年以来,泡面和馕是他固定的无人区套餐。所有的补给都是换班时一次性从380公里外的若羌县拉过来的,一路顛簸,到站里时已经坏掉一小半。罗布泊夏季地表温度高达六七十摄氏度,即使是冻了一夜的羊腿,立刻用车送往保护站,也会在路上腐烂。所以夏季的保护站里没有肉,食物是蔬菜、米饭、泡面以及馕饼。

  崔有生和杨俊还要在这里待上四十多天,才能调班回若羌县。而都市繁华,由于离开太久,更像是一片虚妄的海市蜃楼

  当晚我住在保护站里,夜间风声大作,呜咽之声不绝于耳。在只适合死亡生存的地方,你不敢去想明天,更不敢回忆过去,最孤独的守候莫过于此。

  修路队一个月前驻扎进来,要修一条从保护站直通若羌的公路习惯了寂寞的崔有生和杨俊,并没有因为人多而变得兴奋

  “这方圆几百里,平时连个鬼都没有”,最长的一次,由于没人换班,崔有生在无人区待了八个月,出去后蓬头垢面的他三天没说过一句话。而杨俊则连续坚守过整整半年。

  白2003年设站以来,很多看护人员都被艰苦环境吓跑。有人第一天来了,第二天跟着补给车回去了,有的人连工资都不要就辞职了。

  眼前的老男人已经在这片无人区孤独守护了13年,没有人知道这13年里,面对茫茫荒原以及两千年前的楼兰遗迹,他会生出怎样的情绪

  四十三岁的崔有生直到最近才结婚,几年前,每次从无人区回到县里亲朋都会给他介绍一个女朋友,可是等到他再次返回,女孩已经选择了别人。

  年复一年面对荒芜,时间已经死去,而他依然在这里坚守。

  近年来,随着百米高的瞭望塔建成,加上工作人员巡逻设备加强,盗墓现象越来越少。但在此之前,杨俊和崔有生面对的可不只是进来采石头的人。

  2009年12月13日晚,崔有生夜间瞭望时发现墓葬群方向车灯。次日一早,他便开始寻找盗墓贼,终于在下午两点多找到了两辆摩托车。四个盗墓贼弃车步行至五六公里外盗墓,三人挖墓,一人用望远镜望风。

  “这伙人鬼得很,摩托车放在远处,这样我们即便发现摩托,却找不到人。”崔有生把盗墓贼摩托车的气、汽油全部放掉,行李也烧掉,回到保护站打卫星电话文物汇报。由于路太烂,接到报警后,汽车开了8个小时警察深夜才到保护站。

  当他们第二天赶到盗墓贼停放摩托车处,却发现车不见了。经验丰富的盗墓贼在来的路上,每隔几十公里都藏有汽油和食物。

  沿着摩托车的车痕继续追赶,盗墓贼却故意在小型雅丹间穿行,甚至来回行驶,制造混乱的车痕。这场生死追捕持续了四天,终于,苍茫的戈壁滩上出现了两个黑点,正是那两辆摩托车。警察鸣枪示警,终于将二人抓获。当时他们已经吃完了食物。几天后,另外两个逃脱的盗墓贼也被抓获。

  自建站以来,他们一共抓获盗墓团伙五个,缴获盗墓所用车辆三辆,驱赶盗墓团伙四个。若不是他们,整个楼兰早已被盗掘一空

  第二天一早,崔有生和杨俊便起床了,检查越野车,准备出发巡逻墓葬群。

  我打算和他们一起去,但崔有生拿着一部卫星电话走过来:“刚接到电话,部队和文物局今天下午要来视察,你赶紧走,被他们逮到,车子都给你没收了。”

  我没有办法,毕竟这里名义上仍属于军事禁区,我也没有任何申请单,只好匆匆离去。离开之前,我问了杨俊最后一个问题:“你后悔来这里吗?”

  “有啥可后悔的?这地方总得有人保护。”杨俊淡淡地答道。随后老崔发动了越野车。

  在两个平凡孤寂灵魂的守护下,楼兰古国又迎来了崭新的一天。

  (常鑫摘自微信公众号真实故事计划”图/点点)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罗布泊里的守墓人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