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例外》经典读后感10篇
日期:2022-03-12 15:14:3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例外》经典读后感10篇

  《例外》是一本由毛尖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例外》读后感(一):出柜书

  作者阅读了不少史料吧

  只是看了几篇总觉得是一本老牌影星八卦周刊。

  并且帮每一个明星出柜。。。

  .S.我就知道葛丽泰嘉宝一生未嫁有点问题,小学时候阅读嘉宝的生平说她因为深爱一个男人,此男人去世后就终生未嫁,深居简出。。。现在。。。一切都。。。明了了。。。

  《例外》读后感(二):太多的例外

  原先看毛尖的《非常罪非常美》,看她在《万象》上的文章,有瞬间惊艳的感觉,这个世界上,怎么会有这样的人,怀着如此强大的八卦之魂,写出这么动人的影评。接着陆陆续续买了很多她的书,出的几本随笔很烂,到了《例外》,前面几篇还不错,后面就不行。前面的几篇,发表在万象上,有考据,有八卦,很好玩,毕竟是鲜活的人生道路。后面的大部分,观点陈旧,仅仅是影评,与一般没什么两样,与之前的巨大期待相比,很失望。

  《例外》读后感(三):阅读•毛尖电影笔记

  阅读•毛尖电影笔记

  个人推荐指数两星。

  作者是一位在香港读书,后来留学美国,有着博士学历的女士。我猜测她学的不是专业电影有关的学位,而是在美国期间看过许多电影,其中主要以好莱坞的电影为主。照理说,这样的人写出的影评我是满怀期待的,看了之后,我却不大喜欢。我问自己为什么不喜欢她的电影笔记?

  1书的前百分之三十讲的是好莱坞七十年代的大腕的情感纠葛史,浓墨重彩的写了好莱坞的同性恋的几对名角,后面的部分穿插着是国内的几部影评,最后面部分也是日本导演和其他好莱坞演员的生平笔记,总体上排版构思比较乱。

  2毛尖的文字风格就是引用非常多的电影的名字和电影明星,这一点让人看的头晕,让你仿佛觉得她很专业,而她关于电影里面故事情节,镜头剪辑手法,配音的分析几乎没有,又觉得她走的不是走专业影评之路。

  3作为一个看影评的人,我是抱着毛尖能写出她关于电影本身代给她的思考的目的来看她的笔记的。而不是需要她向我炫耀她有多么了解好莱坞的过去,如果我需要专门了解好莱坞的过去,我会看专业讲好莱坞电影史的书。她关于自己对电影思考的部分少之又少。

  4现在的我是电影小白,电影的过去与将来我都没有去系统的了解,也许现在的我看她的书对她所做的言论是一种偏见,将来也许我看了更多的电影和书会改变现在的观点。

  《例外》读后感(四):普普通通的愿望

  《例外》的最后一篇叫《普普通通的愿望》,“我的愿望是,有一天,还能走进一家普通的电影院。”所以呢,普通的电影院都成了例外——照毛尖的意思,“电影院也自暴自弃了”,以至于人民只能自己服务,自己买碟,“而看电影在今天的全部意思,就是高消费”——我们还敢奢求什么普通的电影,连福尔摩斯和华生都能腐得泉水叮咚,回头要说柯南看上了毛利兰的——老爸小五郎,又有什么不可以?

  没有什么不可以。不是小说,也不是小品,一次次刷新我们下限的最大功臣,就是当代电影。毛尖带着Q宝看《龙门飞甲》,母亲想立马回家温习《龙门客栈》,儿子呢,却嚷嚷着要再看一遍,因为《龙门飞甲》比喜羊羊和米老鼠都好看。毛尖说她“心虚了”,颤悠悠地质疑,“这是电影的白话文时代吗?”白话文的意思,就是我们不必在乎电影的叙事手法或性格铺陈,直勾勾欣赏片中的美色就好,而这美色多半指的就是镜头前那几具耀眼的肉身。可当伊丽莎白•泰勒的那句“我只跟和我结婚的男人上过床”,“隔了岁月,简直可以当作爱情誓言了”,如果影星的大志也这么一落千丈,我们除了接受毛尖的建议,“用看色情片的心情来看所有的电影”,还有什么力量能让我们在黑暗中沉醉两小时?

  因此,你可以把《例外》当作观影指南,也可以认为毛尖念兹在兹的,是电影人的道德姿态,或者说,我们这个时代的姿态。对热爱的小津安二郎,毛尖说,“认真吃认真喝”于导演而言,就是一种道德标准。对毛尖来说,不拆穿她和表弟逃票的电影院看门老头,就是圣诞老人。毛尖没说穿的是,小津或看门老头,在青年三分法的谱系中,都算普通青年。普通青年看《午夜巴黎》,睡着了,因为如今“星巴克里就坐着很多海明威打扮的人,上流社会下流社会走动着成群的达利和曼雷,那么多2B青年离家那么近”,而普通青年的小清新占领运动,也终究敌不过HBO对《反击》第二季施加的色情压力。

  《例外》读后感(五):毛尖《例外》作者后记:不例外

  大概是在我的第一本书《非常罪 非常美》出来以后吧,我出去开会,主持人会介绍我说:影评人。那些年,我自己觉得也挺骄傲的。影评人,听上去蛮酷的不是?

  现在不酷了,尤其电影院里的大片常常就是全民口水收集站,说自己是影评人,不过表明自己更能骂,其他,还有什么呢?豆瓣里的骨灰粉一个个都是福尔摩斯,看得出汤姆克鲁斯在《碟中谍4》中的思维模式和《谍3》有区别;电影课上的学生一个个都是佐藤忠男,说起小津说起费里尼说起希区柯克全跟自己亲戚似的。一个影评人还有什么呢?

  为了寻找这个“还有什么”,我不再热衷于用“非常罪非常美”的方式写电影,我在报纸专栏上用文化批评的方式写电影,在文学杂志上用随笔杂感的方式写电影,在评论刊物上用半论文的方式写电影,在不同的形式中,我试图找回昔日的荣誉感。也是为了让读者检阅我这些年的变化,不同形式的文章我都选了一些,所以收在这个集子里的文章有长有短,有松有紧。

  常常会有读者跟我提意见,说我现在文章没以前的好看,中心思想是,我从前比较腐朽,如今比较健康。我知道健康不讨好,可有时也想,三妻四妾就一定好看过一夫一妻吗?这个事情,其实我自己也说不准,因为电影有电影的道德,电影有电影的美学。所以,我仍选了一些“万象”体文章,一些发在香港和上海的电影随笔,和几篇电影论文,在此感谢董桥先生、林道群兄、陆灏兄和钱亦蕉,也要感谢我的同门师兄师妹,没有他们的督促,我就是个贪图冬暖夏凉的人。

  感谢郑树森先生为本书赐序。我在香港科技大学读书的时候开始写影评,全是因为科大的影像资料馆让我有了最初的底气,而这个资料馆,就是郑先生一手建立。毕业回校我去听过郑先生一次课,他头亮人亮鞋子亮,后排同学时不时呻吟一下,老师这么风度翩翩,中外电影手到擒来,令人觉得自己再努力也不可能了。

  感谢刘瑞琳老师,这是我在广西师大出的第三本小书。感谢责任编辑杨静武为本书所做的工作。本书策划雷淑容在这本书上,前前后后费了两三年的神,目录换过三四次,书名换过三四个,她的耐心和识见我会一直铭记,这也让我感到,遇到一个好编辑是多么幸福!感谢最美的设计师朱赢椿先生,他的设计定义了“例外”。

  最后,不例外,感谢读者。

  《例外》读后感(六):观影有例外

  读毛尖的电影随笔《例外》,让我想起一位美食家费雪。虽是谈美食,却文笔老练机锋毕露,美食之外延伸开去各种历史、人文、自然、哲学的话题,让人在烹美食之余,一享不同国度生活价值观的盛宴。说起也蛮巧,读《例外》,让我有同感:分明是在说着电影的事,可偏偏读着却不仅仅是电影,还有许多电影之外的人、事、情境。拉拉杂杂呈上来的,就像妙手偶得的好书名《例外》一样繁乱中别致。

  37篇文章,37份电影情怀。一半是对逝去影人的追忆与缅怀,一半是好片坏片的纵横评点。在这些变着法子坦诚以见的影评中,她嬉笑怒骂大聊巨导巨影的百般性情与八卦史:弗里茨-朗是雄性朗、霸道朗,也是风流朗;情种加利-格兰特让人“一边情肠绵绵,一边捧腹大笑”;同志哥维斯康蒂;抒情又伦理的阿莫多瓦,温情和柔软及回归----对看他的电影,作者建议“不要调动你的智力和常识”。特吕弗在电影中书写“一辈子最痛苦的阶段”----“童年痛苦”。希区柯克,将阴暗面转化成银幕寓言“越阴暗,越动人”。怀着最后的乡愁的伍迪.艾伦是个文艺青年。温和的候麦。总是拍出最影天书的戈达尔,“像年轻时候一样弹药十足,拒绝甜腻,拒绝讲和,拒绝受摆布,拒绝被沟通”,也正是因为他对资本的不妥协,他有如同影像救赎般的存在。意大利电影里程碑式分水岭的费里尼,以及自始至终探索人类软弱的小津安二郎。声名显赫的大导巨导的八卦和曾经炙手可热的电影一起,共同堆积起毛尖的观影史。

  在毛尖杂乱看片中,是观影,也是梳理影人影事。她的文字机灵古怪,对各种电影毫不留情的批评,为烂片开批斗会,也纤毫具现地直言好片好导好影中细微之处。对中国电影,尤其是女导如许鞍华,更多了一些女性的同理心和倾心的问候。曾俏皮直言喜欢王家卫的文艺腔,也理直气壮地批评他的电影中一些用力过猛的细节铺陈。希望吴宇森再“土”一点,也以玩乐的心态重看徐克电影。又因为喜爱张爱玲的作品,找来根据张爱玲作品改编的电影《小儿女》《一曲难忘》,并为读不出剧本的好而“内心惶恐”。甚至直批张的剧本写得“极为干枯,被影评界所称颂的几个细节,在我看来,也无甚新意,比之张爱玲的小说,简直是两个作者”。郑树森则评价毛尖“皮里阳秋的机锋”,“因为看完烂片的郁闷,一读她的尖酸辛辣,不无化解之功”。确实如此,言辞锋利,也正是对好电影那份不加掩饰的垂青。

  《例外》读后感(七):无一例外中的例外

  为毛尖的书写评,是一件会让人凝神屏息的事情。

  其实读她的文字,非常的轻松,就像邻家的大姐姐,絮絮叨叨不停地给你说着不为人知的电影故事:这个导演最喜欢用镜头虐女演员,而且每一个都被他折腾得疑神疑鬼,当之无愧“天才的阴暗面”;这个演员总爱标榜“好女孩需要大钻石”,不过现在已经不流行啦;这个电影真是烂啊,烂到彻底,完全没有导演当年的水准,不过你不觉得只要开心就好嘛;还有还有,你知道格兰特和斯科特还有段恋情么?哎呀,真是不好意思,我这什么都没听说过呢,你说的都是真的么?这些八卦边角料你都是从哪里找出来的?——还没等我回过神来,又有一个毛尖式“影评”诞生了,别想啦,赶紧读下去。于是,这本书就在半信半疑,轻松娱乐的气氛里,读完了。

  读完之后,反观久负盛名的毛尖,顿时沉重了起来;就像那个大姐姐笑眯眯地说,我的故事讲完了,该你啦!这个时候,我再说任何话都像是画蛇添足——毛尖说的如此生动,还用你来评价她么?

  我当然可以灰溜溜的保持缄默——和大多数看完这本书的童鞋一样;可惜,我还是想狗尾续貂地说点什么,因为毛尖为我打开了一扇不可复制的影评人之门。

  影评不好写。写得好了皆大欢喜,好片子配好评论,让人有立即再看一遍电影的冲动;烂片子配好评论,则会让人觉得酣畅淋漓,狠狠地出了一口恶气,总算捞回点什么。可如果换成糟糕的评论,无论怎样都觉得是在浪费时间。所以,纵观大部分不那么面目可憎的影评,似乎已经形成一个固定套路:首先捋顺一下电影脉络,把故事用文字的方法再记录一遍,数数得奖了没有;然后拿导演开刀,看这次是好片还是烂片,导演之前有哪些作品,一贯的风格如何,这次有没有什么突破下限,和以往的电影有没有什么承接关系;继而捉到几个主角,挨个儿分析性格;同时象征性的点几个做炮灰的配角;最后上升到生活的高度,来个指点人生、普及价值观;偶尔有个小清新小文艺的,会再加一点自己的感情进去。这几个不是必要条件,但如果一点都没沾上,那估计和烂影评就差不离了。

  可惜,毛尖给这个无一例外的好影评模式来了一个惊天大逆转。

  她的评论没有那么多厚重,反倒更像是随心所欲地写。她很少关注故事,注意力更多的放在了导演身上——从导演身上寻找诸多影片的灵魂所在。她又大爱帅男靓女,和一个花痴影迷一样感慨那两个人怎么就没在一起。遇到糟糕的片子,她全然没有影评人该有的严肃,做一点上纲上线的批评,反而在嘻嘻哈哈中好像还在为烂片说好话,什么“这个是他从小到达七年来看过的最最最好看的电影!”。毛尖的评论无规律可循,那些大师、佳作在她看来只在弹指一挥间,那些轶事、传闻似是信手拈来,却足见其功底深厚,那些本该枪毙的烂片,被她一说却总能搔到痒处,击节称快——只可惜这些都不能复制。

  所以,毛尖的《例外》也就在一堆平庸的影评中独树一帜了。不过,对于我们这些听故事的人来说,还是这句话最好——“最美好的记忆都和电影有关……”

  《例外》读后感(八):十分钟年华老去,倒也经得住这么情意绵绵

  四五年前第一次看毛尖老师写鲍嘉,她说“这样一个男人不英俊,不乐观,也没有前途,但代表着一种内敛的精神,不崩溃的尊严和不狼藉的痛楚”。当她一转笔锋深情地说着“一年又一年,只有死亡可以带走鲍嘉的影迷们”,当时崩溃的爱意就狼藉喷涌了一地,愣生生傻呵呵地依着铅字又新鲜如初地把鲍嘉爱了个遍。

  中途断断续续追了毛老师的文章这些年,多的是一拍大腿的浪笑,也有乱来时落空的失望,但回归到信手拈来的影评,总还是娴熟的活色生香,招招见血没有例外。

  夏日晚上最过瘾的莫过于捧着半只冰西瓜,看毛老师不急不缓地掐指算着那四五十年前的八卦。阿考斯塔一步步攀上嘉宝女皇的冰雪高峰,希区柯克拖着三百多磅的身体在摄像机后藏匿起他阴暗又柔软的欲望,梅·惠斯特大果冻似的身体包裹着子弹般的词句喷射而出。

  陷在沙发里看着这些鲜辣却又深情款款的段子,耳边好像有了胶片机咔嚓咔嚓的声音,才发觉当年不知天高地厚地说自己是个影迷时的理直气壮早就散得只剩自嘲了。楼下四家热火朝天明目张胆的盗版碟店现在只剩一家了,颤颤巍巍地搭了三层小阁楼,我的vip打折卡也再也没用过,堆积的碟片也就囤着三大白箱,不涨也不瘪了。当年放学后从店里扫荡出来,拎着一沓贾木许,昂着傻逼兮兮的高傲的头颅的样子,现在想想,也就惹人发笑了。感谢妖妖舞,感谢pt,我们看到了更多当年碟店老板皱着眉擦着满是灰尘的手说没有的片。但我发现现在这么两小时都浮躁地令我坐立不安了,而这让我多么沮丧。

  毛尖老师的底子撂那儿,自然古今往来都摆得平,但就是热爱看她写那些逝去的旧时光,那些在视野的废墟中闪闪发亮的黄金时代。以前爱顶撞,大人们总一锤定音地嗤之以鼻,侬阿是电影看多了啊。其实小屁孩虽然嘴上硬,神马是真神马是假心里清楚得很,但有时候我还真他妈愿意自欺欺人一下地相信了,瞧,这里面的日子还真他妈不错呢。

  “想起来多么伤感,特吕弗已经离开我们,安东也足够当我们的叔叔,让娜·莫罗,凯瑟琳·德纳芙,阿佳妮,范妮·阿尔丹都渐行渐远了,电影史上最惊心动魄的一个时代淡出了。而我们,也永远告别了偷偷溜进电影院的快乐,虽然如此,我们都曾付出过不小的代价,但是所有的结果当年都不过是加剧了我们对电影的爱。“

  以此作结,跑题久许,借毛尖老师新书一抒尘封已久的情怀,也算是抛玉引来的砖吧。

  《例外》读后感(九):毛尖《例外》序——鄭樹森

  四十年前在加州大學聖地牙哥校區唸博士,在當助教的教室隔壁有門電影課。想到有電影看,立刻成了擁躉,每堂必到。至於老師是誰、什麼背景,一概不知。一個學期下來,都是好萊塢老片,西部和警匪為主。至於講解,更是「一句起兩句止」。最好玩的是有時乾脆無聲放映,好讓大家注意構圖和場面調度。當年初到美國,對最新的理論無不趨之若鶩。要不是有電影看,還真不會去上這種「毫不理論」的課。就這樣從一班看到另一班,最後甚至幾個人聊天,才弄清楚老師叫Manny Farber(曼尼‧法芭),曾經和James Agee一道在《時代》寫影評,後來成了畫家,半隱於聖地牙哥。James Agee倒是知道的,對Mr. Farber自然刮目相看。

  但也一直要到很多年之後,才理解到他那種「試金石」(touchstone)式的影評,其實是厚積薄發,和當年迷戀貌似客觀的理論迥然不同,因為後者是就算一輩子祇看過一部電影,也可以條條框框照套,頭頭是道,論文照出;至於電影藝術本身的突破和價值,不免「明察秋毫」。前幾年Phillip Lopate替美國文庫編了本《默片以降美國影評人選集》(American Movie Critics: An Anthology from Silents until Now),Mr. Farber 在序論中被譽為三強之一,餘二位為Dwight Macdonald 和Pauline Kael,還真嚇了一跳。Mr. Farber那種不作高論、日常用語、毫無「夾槓」(jargon)的評點,有這麼利害嗎?後來細想,在法國《電影筆記》派和美國的Andrew Sarris 大談「作者論」(auteur theory)之前,Mr. Farber就標舉William Keighley、William Wellman、Raoul Walsh、Anthony Mann、John Ford,並痛斥不少導演將「嚴肅」等同「藝術」的「大白象」思維(white elephant art),在當年的影評界還真是開天闢地。此外,電影本來就是最庶民的藝術,今天更是日常生活的一部份,影評本就不宜「高蹈」,是影評人以一以貫之的心中一把呎,替大眾指點迷津,也給影迷一個說法。

  毛尖寫影評多年。早年的影評集《非常罪,非常美》頗多「舊夢重溫」,是對大家傑作的致敬,但不少篇章盡顯洞見,更見修養。這本書之後的大量影評,又多了份坦率,不怕「名牌」,無畏「強權」,常常讓我想起Mr. Farber,尤其是他對某些「大白象」的嗤之以鼻。

  而毛尖筆下不時令人眼前一亮的比喻,加上皮裏陽秋的機鋒,每回都不禁憶起當年最愛看的Pauline Kael(寶琳‧凱爾);因為看完爛片的鬱悶,一讀她的尖酸辛辣,不無化解之功。Kael對每部片的優劣成敗獨具慧眼之外,對片子在導演的軌迹如何安置,亦不下於一部迷你電影史。她那本《電影的五千零一夜》(5001 Nights at the Movies),雖是濃縮精煉版的指南,至今尚是案頭必備,重看電影後翻翻,又是一頓「心靈雞湯」。毛尖這本《例外》,很遺憾,才是她第二本影評專集。看來要和Pauline Kael看齊,還要生活得像她第一本影評集的名字:《我迷失在電影中》(I Lost It at the Movies)。

  【二○一二年三月】

  《例外》读后感(十):为了影评人的荣誉

  毛尖的随笔杂感写到现在,已经不再去挑剔电影了。无论遭逢多么烂的电影,她还可以写写烂片笔记,顺势调笑一番。仅此一招,就让那些吞下无数烂片苦果的无辜观众心下畅快。

  这是一个职业影评人、一个超酷的影评人所能达到的最好境地,也就是所谓的——从艺术的腻歪到世俗的康健。她可以挑逗李安、陈可辛、徐克、张艺谋,连眉头也不皱,更不怕下次遇见时,冷冷静静地等着对方看过来,大大方方地自我介绍,说:我就是毛尖——嘿嘿!影评人!

  别提那些大名鼎鼎或最犄角旮旯的好莱坞故人,导演、演员、写剧本的,什么纳粹案底不清的弗里茨•朗,什么影视圈里的“萨福”梅塞德斯•德•阿考斯塔,什么爱拿“七英寸”开玩笑的豪放女神梅•惠斯特,还有那些暧昧不清的——永远在荧幕上折磨俏佳人的希区柯克、高大丰满却永远神情迷糊落寞的英格利•褒曼和永远心不在焉的祖父级“师奶杀手”加利•格兰特之间亲情般稳定的三角关系。

  这些,是毛尖扎根以来的最为擅长啊。那些刻刻板板、只看了一部《大地在波动》、《偷自行车的人》或者《大路》,就敢对意大利的新现实说上三五万字的论文达人,再怎么也整不出这样多的蕾丝花边啊。这等毒辣的眼光,这等至极“万象体”颓朽八卦,可真让我担忧人心不古啊。

  咱们一清二白的影视圈,本来不过是些土生土长出来的“潜规则”,又有严格的审查,可私下再染上这些资本主世界(连北京的蓝天都在向资本主义国家的蓝天靠拢)隐秘变态的臭毛病,可又怎么好。可又一想,咱们什么没有?——只有你没想到的。

  如果真有这样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力,真是影评人的骄傲。多一点儿戈达尔,多一点儿小津安二郎,多一点儿费利尼,多一点儿希区柯克,咱们才算真有福气,别动不动three D,别动不动说投了多少钱,赚了多少票,那真不是好电影的标志——可是,没人听,那就说些有人听的——嗯?就算这样——也不影响拍出好电影,好电影才是真金白银、万世不朽、人性之光。光一清二白没用,光隐秘变态、八卦蕾丝也没用啊。

  无论多么新现实、新浪潮,都不怕,只要让咱们再温暖踏实一点,再多种可能一点,再高智商一点,不被臆想成弱智、混蛋、暴徒和色情狂和轻贱之徒就万幸了。如此这般,再催生出十个、八个的毛利、毛锐、毛锋什么的,都算好。

  我看到毛尖不仅茁壮成长,与时俱进,而且一派天真烂漫,职业范儿十足。对一个职业工作者最大的肯定不是他的蹑手蹑脚和精明有加,而是他的巧笑顾盼放浪形骸和,都可以被世人宽容接纳。连豆瓣上都已经催生出那么多的言语纷纷的影评人(包括本人在内),其中不乏令人叹为观止的骨灰级评论,但是,“毛尖”的印戳铺天盖地地敲上来,成为最好的眼球保证,也就使得毛尖的跳脱格外过瘾,格外引人注目。

  跟香港没关,跟上海无关,跟《万象》无关,唯一有关联的基础色是香港科技大学的影像资料馆——那些已经成为映画中人的男男女女,在永恒的电影世界里摸爬滚打的世间爱恨情仇以及永不懈怠的观众,而毛尖同学,就是那个瞪着大眼睛、偶尔嘿嘿冷笑一声的观众之一。

  这本《例外》,毛尖例外而不意外地放肆,但是,出发点是好的(套用一下张奶奶和胡兰成的语气),为的是“影评人的荣誉感”。她倒也不偏心,一样去犒劳那些口味纯正的读者,忘不了拿出两篇足以乱真的论文《例外:论小津安二郎》和《大路变窄:费利尼的新现实》。

  刊登于《中国图书商报 阅读周刊》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例外》经典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