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华尔街》是一本由[美] 伯顿 G. 马尔基尔著作,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6.00元,页数:348,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漫步华尔街》读后感(一):市场是不可能预测,坚信指数化投资
股票市场有两大理论,坚持基本面的“坚实基础理论”和技术分析面的“空中楼阁理论”。
市场是有效还是无效,作者的观点就是随机漫步,市场是不可能预测出来的,计算都是忽悠人用的
所以作者坚信指数化投资,而是中规中矩式的规避风险的方式。通过投资组合,指数化投资可以很好的分散风险。
《漫步华尔街》读后感(二):投资的经典入门书
作者的立足点很高,经典之处在于罗列了从技术面到基本面,及证券投资里几乎所有的流派和思想,然后给出了自己的结论: 都不靠谱。
真正靠谱的是你需要投资,且要早早规划,立足长远。简单起见,作者认为最靠谱的是投资指数,并要长期坚持,并基于年龄给予不同的规划和分散。我因为先看的《聪明的投资者》,会以为个人投资者在市场上存活很容易,如果入门先看这本书,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印象。
简而言之,像巴菲特那样长期跑赢指数的,几乎不可复制。唯一可复制的就是找个管理费低的指数标的,长期坚持,至少能跟上指数。
《漫步华尔街》读后感(三):吃的好还是睡的香?
对于没有一点经济基础的我,看这本书还有很吃力的。不过本书的基本观点我是记住了几个,留存。
1.拿钱投资的时候,你想获得多少利益,应该取决于你想吃的好,还是睡的香。
2.买入并长期持有投资于大型市场的指数基金,长期持有。
5.储蓄
6.购买指数基金,购买指数基金,购买指数基金。
《漫步华尔街》读后感(四):听书笔记
1.短期股价变动是随机的,因此不可能做到短期预测。那些所谓的技术分析图表是没用的,股票的未来与它的过去没有关系。 2.通过分析公司基本面,确定其价值,以此来预测股价。这方法也不行。因为短期变化是随机演变的,不是人为设计的。研究企业价值很好,但股价短期波动依然不可预测。 3.另外,想确定企业价值也不容易。你得看穿各种造假,以及避开各种影响你判断的利益冲突。 4.多样化投资的量化标准:在不超过50支股票的前提下,83%美国股票加17%他国股票组合最好。 5.人有很多很多非理性行为,投资之前一定要深入研究。 6.最简单的投资:长期定投(定时定额投资)指数基金。省心省力地捕捉了未来一段时间股票“均价”。买完之后看都不用看,节省注意力。 7.买定离手,尽可能减少交易次数,频繁交易是不靠谱的。
《漫步华尔街》读后感(五):费劲计算,不如随机漫步
作者使用大量的篇幅讲述了股市投资中的各种忽悠人的方法及当下流行的投资方法是如何不靠谱,即使部分理论真的有效,但当这个理论被大家所熟知并不断应用时,则这条原本有效的理论就会失效。一些方法短期内获得高额回报的原因不是这种投资方法很好,而是因为运气和概率。没有人能长期战胜市场,当然也有极少数例外,但大部分人还是无法战胜市场的。
本书的后半部分作者提供了一些投资策略,用现金储备和保险来保护自己,防止在急需用钱时囊中控控,同时根据自己的年龄、风险承受能力进行相应的投资(例如在股市及债券市场依据六四比例动态投资,在股票上涨时卖出部分股票,在股票下跌时卖出部分基金买入股票)(判断标准就是无论市场如何波动,自己在晚上是否能依然安然入睡),同时合理避税(好像在中国的参考价值不是太大),作者最后提出了成功选股的四条规则:
一、所购股票限于盈利增长看起来至少能够连续五年超过平均水平的公司。
二、决不能为一只股票支付超过其坚实基础价值所能合理解释的价格。
三、买入投资者可以在其预期增长故事之上建立空中楼阁的股票会有帮助。
四、尽可能少交易。
希望上内容对你能有帮助。
《漫步华尔街》读后感(六):最佳投资入门书籍,没有之一
1 本书分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先讲诉了股票历史几次疯狂的行为。
2 第二部分讲述为何纯技术分析(就是根据以往的历史表现预测将来趋势)和基本面分析(判断企业的真正价值,巴菲特采用的方法)为何不可靠。这这里为止本书似乎持有虚无主义者的观点。
3 这本书精彩就开始了,作者讨论了多样化投资组合为何有效,以为围绕它发展出来的一些投资建议进行讨论。这里开始,作者做到了有破有立。
4 最精彩在最后,作者讨论了各种投资组合的比例会如何影响我们的睡眠(其实就是个人的风险偏好和承受能力),以及在股票和债券在不同时期各自的收益率和风险对比,以及每个人一生中各个阶段应该如何分配投资组合。最后针对各种不同的投资渠道,给予建议。
5 本书不仅解释了思想和理论,而且给出了非常具体可靠的操作方法。所以值得每位股票和投资的入门者学习。
6 总结一下作者的观点:一 多样化投资以减少非系统性风险(通常购买50只股票,可以基本消除非系统性风险) 二 购买并长期持有,不要短期频繁操作 三 购买指数,包含小型成长性公司和新兴市场(比如中国)的那种 四 可以购买大部分普通股票,小部分债券,少量房地产信托和微量现金,不建议购买黄金,收藏品等。
《漫步华尔街》读后感(七):全书大纲整理
1章
随机漫步理论:指股票价格的短期波动无法预测。这个理论说明凡是试图通过预测股票涨跌而牟利的投资行为均是在浪费时间。
坚实基础理论:证券的价格必然在其内在价值的周围波动,因此最好的投资方法是买入估值较低的股票,在其价格超出内在价值时卖出。格雷厄姆,巴菲特。
空中楼阁理论:大众会在乐观时期将自己的期待建立成空中楼阁,从而抬高股票价格,因此,可以预估什么样的股票会被打造成空中楼阁并提前买入。凯恩斯。
有效市场假说:
2-4章:
机构是不理性的:增长型股票热,新股发行热,欺骗性利润,概念股泡沫,70年代漂亮50。21世纪初互联网泡沫。
技术分析:图表师认为股票曲线之所以存在规律是因为大众的心理本能,以及留有对之前高位/地位的印象。
基本面分析:
基本面分析五大原则:
1. 一只股票的股利增长率和盈利增长率越高,理性投资者应愿意为其支付越高的价格。
2. 一只股票的超常增长率预期持续时间越长,理性投资者应愿意为其支付越高的价格。
3.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家公司支付的股利占其盈利的比例越高,理性投资者应愿意为其支付越高的价格。
4.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家公司的股票风险越低,理性投资者(以及厌恶风险的投资者)应愿意为其股票支付越高的价格。
5. 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市场利率越低,理性投资者应愿意为其股票支付越高的价格。
基本面分析三个警示:
1. 对未来的预期目前无法证明。
3. 相同的条件,市场未必会给出相同的反馈。
综合两者:
1. 只买入盈利增长预期能连续五年以上超过平均水平的公司。
2. 千万不能为一只股票付出超过其坚实基础价值的价格。
3. 寻找投资者可在其预期增长故事之上建立空中楼阁的股票。
6章:待填坑
没有任何意义的玄学。通过投硬币也能获得同股市曲线类似的波动,我们试图总结规律是因为人天性
《漫步华尔街》读后感(八):随机漫步的意义何在?
说实在的,这本书的译名我是颇不喜欢。一开始还以为是介绍华尔街的书,看看了发现不是那么回事儿。作者的着力点在于“随机漫步”上,马尔基尔把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各打50大板,既然股价都是随机的,你们预测有个毛用!因此,A Random Walk Down Wall Street应该翻译为《华尔街的随机漫步》更加贴切!
实际上,从现在的学术研究来看,马尔基尔的一些观点,尤其是对于技术分析的观点过于激进。
不过我们还是回到正题,随机漫步意义何在?
既然价格是随机游走的,那么预测就毫无意义。因此你要做的就是跟上市场的节奏,最好就是买指数基金,买入持有,不要主动操作。
我以为对于散户而言,定期定额定投指数基金是不错的选择。就算价格不是随机的,但是对于散户糟糕的判断能力而言,价格变动对于散户无异于随机。散户的操作往往是瞎猫去碰死耗子,一般都是撞得头破血流。
定投指数基金,你也别老是看股市了,专心工作,让市场来为你盈利。这样当然不可能暴富。你必须将股票看做理财产品,股票就是帮助你保值增值的。
鉴于中国股市总体不行,局部火热的结构性特点,散户最好选择几个不同的指数同时投资,不错过任何结构性行情。沪深300,中证500都买入。
当然,股价的确不是随机游走的,这点是可以肯定的!
之前读“穷爸爸 富爸爸”写了一篇“希望你 早日实现财务自由”,这一篇“如何实现财务自由”算是同系列文章,可以两篇同时拿起并对比去读,这样就能知道不同书籍的侧重点,不同文章的侧重点,扩展自己的思维模式,多一个选择多条路,多一份保障多份心。
爸爸是主要是基于两位爸爸对待财富的不同理念和思维影响了下一代的故事,而这本“漫步华尔街”却是真刀实枪讲述如何选股如何进而实现获利。可以说,一个专攻思想,一个专注动手。术业有专攻,这样真的很好。
“漫步华尔街”我用心在豆瓣上面写了N多笔记,是因为本书虽然前半部分比较绕,以我文科生的脑袋理解起来着实有些困难,不过越往后看越舒畅越通透,很多东西平时也是一知半解的,却在这里找到详尽以及专业的描述,而且2015年内心的目标之一是为早日实现财务自由做准备,所以我很认真的把认同的观点等一比一画的在电脑登录,希望自己平时可以拿起来温故而知新。
这本书避免了以往老外书的最大一个毛病----明明一章内容可以说清楚的概念或者主旨,洋洋洒洒废话一箩筐的整出一本书来,可能老外的逻辑思维即是如此,总怕读者智商跟不上他所论述的结论吧。哈哈,没有批判国外书籍的意思,这只是我个人最浅显的一个看法和认知啦。如何闲庭阔步的漫步于华尔街,喝着上等咖啡坐在帝国大山俯瞰全球最阔气的金融中心呢,这才是重点吧。
作者一开始就义正言辞的对那些梦想着凭着此书就能平步青云一夜暴富的赌徒SAY NO,因为投资也好,实现财务自由也好,都需要一步一个脚印稳妥的种好自己的三分地,不急不躁不紧不慢,依靠科学以及自己的理解,不急功近利不做白日梦,一直分析一直解剖一直反省,方可能慢慢实现赚钱或者投资的目标。但也是有可能而已,作者自己都不能保证,投资了某股,买了某个基金,就一定会赚钱,不会亏。
所以心理因素至关重要,说到这里,反思下,又有几人能做到。但凡炒股炒基金炒期货炒黄金,又有几人是本着放长线钓大鱼的心思呢,谁都想一夜暴富一战成名,第二天尽快脱手潇洒转身过自己闲云野鹤的生活,可越是这样的心里,越是输不起或者输红了眼,亏舱补仓亏舱补仓,万劫不复没有尽头,无论是股神巴菲特还是作者,都有一个观点,对于某些亏的股,市盈率上涨的空间有限,整个大盘形势不好,就要及时止损,但我遇见炒股的遇到此类情况,第一时间想的都是补仓,防止更多的亏损,可见一斑。
除了心理因素之外,选择适当的投资组合也很有必要。但不同年龄阶段的人选择投资组合的比重又有所不同,比如三十而立的某金领和已退休的单位职工侧重点就不同。本书专门用一个章节介绍不同比例额度如何分配,以及这样分配的原因。不同的投资组合又根据自己的实际财务状况,有的放矢的去分配。保证救命钱,有固定存款和房产,必要的生活消费,之外的这部分钱拿来投资或者增值。但这部分钱去投资又要划分不同的等级,比如安全货币基本算一部分,比如指数基金算一部分,比如风险高收益好的某股票也算一部分。这个划分和组合,个人觉得适合很多方面。原则就是,一要安全,二要理性,三要宏观。
至于作者列举了如何有效的选择股票,选择这些股票的原则等都很适用,很多东西在觉得作者言之凿凿言之有理,结合自己的准确定位和思考后,一定要去实践下才知道是否真的适合自己。就像作者所说,看这边书的很多人,一边点头一边称赞作者的英明神武,但在股票市场或者电脑前面,还是该干嘛干嘛一如既往剑走偏锋,这点切记。
通篇读完,其余重要部分皆宜摘录,印象深刻的这两点留在这里,供你我参考。
《漫步华尔街》读后感(十):在市场长期不可战胜的前提下,如何投资自己的资产
本书提出的投资建议和俺认为重要的注意事项在文章的后半部分,前面不过是我的一些罗里吧嗦,大家可以省略!!
我研究生学金融的,虽然是半路出家,但各种金融学、经济学的知识也没少学——管理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财务报表分析、公司金融、权益投资、固定收益证券、金融衍生品、投资组合管理、其他类投资、国际金融、风险管理、金融市场与金融机构、行为经济学、博弈论等等。虽然不够精深(很多不过是自学),但或多或少也算了解入门了。但它们真的有用吗,当将这一切知识应用于现实世界时——简单的说来,可以从炒股开始——真的靠谱吗?举虾米如我的例子就算了,毕竟学艺不精。但自己喜欢的一位老师在哥伦比亚读到博士,坐着韩国银监会专家顾问的位子,他的投资也依然不过是时赚时赔(他最大的一次失败是买了投资中国股市的基金)。如此的例子比比皆是,甚至有人调侃说没有哪个经济学大师不在股市中赔过钱的,这让人不得不怀疑学的这些玩意到底靠不靠谱。
就个人投资来说,马尔基尔的《漫步华尔街》部分解释了这种不靠谱的原因,并且也给了我们一个相对有效的投资建议(应用于中国时还是要小心)。简单的说他推崇的是“随机漫步”理论——将来的步骤或方向是无法根据历史进行预测的(这也是本书名字的由来)。不信?无数的学院派专家已经通过统计学证明了这一点,综合美国百年的股市数据,几乎不存在什么投资策略可以一直成功预测股票的涨跌,进而长期战胜市场的平均收益率。不是没有例外,比如巴菲特,比如彼得林奇,不过股神就那么几个,而且也都失手过。所以别想着稳赚不赔、长期战胜市场,每一个投资者的收益率最终都还是会均值回归的。当然知道这定论就好了,不要想着探究人们为什么无法长期战胜市场,那可是无数学者喋喋不休几十年也讨论不清的东西,提出了一堆假说、推论、定理(有效市场假说、随机漫步假说、行为金融学里的认知偏差等等)。金融当然不只只是炒股、买卖债券这点事,但就如何防止自己腰包里的那点余钱,不被无良的学者和黑心的金融机构骗没这一点来讲,这本书无出其右。
说说马尔基尔在书中给出的建议吧,归根结底不外乎以下几点:
1、买被动型基金(股市指数基金和债券指数基金)——既然我们无法战胜市场,那我们就跟着市场走。
2、制定生命周期投资策略——年轻时风险承受能力强可以多投资股票,随着年龄的增长投资要逐渐偏保守。适当的调整资产权重既可以降低风险,有时也能提高收益。
3、购买并长期持有比频繁买卖要好得多,统计学通过对历史数据的分析已经基本证明了这一点。而且股票与债券的实际风险取决于投资的持有时限,时限越长风险越低。
4、不要把鸡蛋都放到一个篮子里面,投资的多样化既可以降低风险,也能提高收益。
5、风险与收益相关,越高的收益必定代表越高的风险,地上的百元大钞不会一直没人捡,而你也并不比别人运气好。
6、很多时候,对未来的预测(尤其对经济、股市、房市的预测)如同猜硬币,那些猜对的人不一定是水平高或理论正确,很可能只是运气好。
使用这些建议一定注意!!!!!!!
咱们是走在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的,外来和尚念的经实际上并不特别适合咱们国情的,在这俺还是想班门弄斧的提点注意事项:
1、中国股市十年零增长,你长期持有中国股市指数基金甚至都战胜不了通货膨胀,不过如果你投资主动型选股基金会输的更惨。当然,如果你觉得自己作为散户能在A股市场上一直挣钱的话,我只能甘拜下风,封你为股神了。
2、债券指数基金中国一共只有四只(中证50债券指数、中证短融50指数、亚债中国指数、易方达中债-新综合债券指数基金),它们的费率都比国外同类基金要高,所以扣除赎买费和管理费后,收益率比之债市的平均值还是有差距的。
3、投资需要多样化,但咱们中国的老百姓能够投资的渠道太少了,能分散掉的风险很小,市场一有波动买单的总是普罗大众。不过某个投资方式被炒出大泡泡来的时候(当年的基金、前段时间的黄金、最近总出问题的信托理财产品),你至少不会全赔掉,聊胜于无吧。
本书实际还介绍、探讨、批判了很多金融学的理论、方法和假说,在这俺就不班门弄斧的去解读了。毕竟我的专业知识浅薄的很,还是个读书“不求甚解”的家伙。我画了这书的思维导图,很是粗糙混乱,但是有兴趣的可以找我要,大家互相学习和促进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