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日本足球的明治维新》经典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9-04 05:32: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

《日本足球的明治维新》经典读后感10篇

  《日本足球的明治维新》是一本由应虹霞著作,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的287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012-7,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日本足球的明治维新》读后感(一):张斌与刘建宏对本书的推荐很有诚意

  中央电视台体育评论员张斌亲自为本书作序,他在序言里面表示,“学习日本,中国足协历任班子是有这个心愿的,大家其实都是明白人,在这方面糊涂。学不好原因复杂了,揪住足协不放是得不出结论的。”他还提到,“……郑重地向作者致敬。这样的书早该有,似乎也只有应小姐有此担当、优势能力。”

  《日本足球的明治维新》读后感(二):文笔欠佳,但书目内容值得推荐

  看过两遍,史实方面我不好置喙,因为不是很了解日本足球历史,但感觉作者记述一些事情,或者改进思路,过分依照时间顺序,而非内在逻辑,有些东西翻来覆去介绍部分内容过于细节, 如长友佑都和本田圭佑的发展史,而部分内容过于简略,如冈田的执教思路,有些抽象

  但不管怎么说,内容还是很新的,思路不错,值得思考和推荐

  《日本足球的明治维新》读后感(三):内容充实严谨不够

  作为一本少见全方位深入解读日本足球的书籍本身是很难得的,读起来也很过瘾,但是有些较为明显错误着实让我这个狂热追捧Samurai Blue多年的球迷很不爽。

  比如日本是从98年法国世界杯至10年南非世界杯连续4届打入决赛圈,但是作者却写成连续5届;

  比如94美国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令日本功亏一篑比赛结果应是1:2负于伊拉克,而不是作者所写的1:1平局;

  再有就是南非世界杯亚洲区10强赛被作者写成8强赛,这些错误或许是作者在处理海量资料疏忽造成的,相比于整体素质而言是瑕不掩瑜,但作为一本公开销售价格不便宜的商品读物还是应该严谨一些。

  《日本足球的明治维新》读后感(四):有偏差但值得一读

  得益于日本人复杂完善的资料保管系统,本书得以从19世纪末写起——尽管90年代之前的部分比起之后实在太少,但不局限于联赛职业化之后的历史时期,而是将柏林奇迹二战打击,釜本邦茂,奥寺康彦都写进去,也算殊为不易

  对于日本足球的成功经验,以及之间走的一些弯路,对于中国足球该向日本足球学些什么,这些宏大命题我自是没什么可说。得益于日本足球近几年标准螺旋上升势头,本书得以形成一个非常典型正面结构——如同励志一样美中不足是一些外文译名不恰当,此外就是作者看样子对欧洲足球不是非常了解——这可能使得日欧对比出现主观的偏差,如果是一个研究组来写,应该更好一些。

  反正不管怎么说,对于希望了解日本足球的人和希望探寻中国足球出路的人,此书还是值得一读的。

  《日本足球的明治维新》读后感(五):我们与世界渐行渐远

  在搜达足球微信推荐上断断续续地读过十余篇这本书的节选文章中肯地讲,本文的文笔欠佳,但所说所讲都是作为每一个足球人、足球爱好者值得深刻学习与体会的。

  同为东亚国家,我们有着相似文化相同肤色,甚至与日本人相比,我们拥有更为出色身体条件。但就像是"美丽人性来源美好制度",其实“强大的足球同样来源于科学健康的制度”。与他们相比,我们的足球是功利的,我们的足球组至今仍没能脱离企业财团的管制与束缚,甚至与中国的经济一样,早已被房地产行业绑架。同样,我们的足协仍然不能学会开明,学会放下手中的权力,把足球交给真正喜欢它的、懂它的人手中。书中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一个伟大的构想必然是基于最平凡的人性才能一呼百应。”日本足球十年一剑,我们却还做着一年十剑的美梦。不知从何时开始,中国人变的急功近利,变的容不得失败、容不得失败便不会正视失败、不正视失败便会永导失败的覆辙。

  碰巧今晚国足在亚洲杯预选赛上与印尼踢成了1:1。当日本足球骄傲完成脱亚入欧,走在冲击世界杯八强四强的路上之时,我们的队伍却要与羸弱不堪的东南亚国家争夺一张渐行渐远的亚洲杯门票

  里皮说中国人爱看足球的人多,但真正踢足球的人少。其实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没有足够机会、足够的时间、足够的场地进行我们所喜爱运动。这其中的原因不是只言片语可以解释清楚。足球在中国似乎成为了整个社会缩影忽然觉得这本书所讲述的已不仅仅是足球,而更像是一面镜子照射出这个人心越来越浮躁、文化越来越土豪、人性越来越堕落的社会。

  《日本足球的明治维新》读后感(六):地域密着型和高元宫亲王

  跳着看了约七成,碍眼的是有个作序者是加藤嘉一。几个印象:

  1 人名和队名

  作者精通日语,可能受日语发音影响,书中一些人名队名跟汉语习惯不同,如德国教练“克拉玛”,中文里习惯称为“克拉默”,同为德国教练的“赫尔贝加”,中文一般翻成“赫尔贝格”,西甲球队“马约卡”,中文通常翻作“马洛卡”,这几个倒还好,著名球星莱因克尔被称作“里内卡”很不应该。

  2 史实疏忽

  法尔考拿意甲冠军是在球员时代,也就是1983年,教练是利德霍尔姆,他没执教过罗马,不可能如书中所说,“出任教练后也曾率领罗马队夺得过意甲冠军(第98页)”。

  将萨基视为意大利混凝土风格代表,不恰当。萨基和泽曼等人大打攻势足球,单看防守战术,他钟爱区域防守,逐渐让意大利足球放弃自由人和人盯人。

  2010年南非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是十强战,不是“亚洲区八强赛(第257页)”。十个队分成两个小组,每组前两名直接晋级,第三名打附加赛的胜者跟新西兰踢。

  另外,在第108页,“以2000年为例,剖析一下其(J联盟)年度收支的内容构成”,我看完后,自然而然想知道最新情况,以及有哪些变化延续

  3 草津温泉

  书中有很多豪言壮举,如长友佑都所说的,“我是日本男儿,日本的路就让我来开拓吧!”这让我想起萨拉米海战,“前进啊,希腊的男儿,快救你的国家,快救你的妻儿,快救祖先的神殿和坟墓!”

  我印象最深的是草津温泉,从业余联赛一步步跻身J联赛的故事好看众人齐心协力,如阿信般奋斗不可思议实现奇迹。叙述不是特别详细,我感觉,是理想主义商人务实努力,有一技之长者的才干民众纯真热情,还有日本足球的人才培养竞争体系,一起实现了这个非凡梦想

  4 转圈看孔雀

  孔雀开屏再好看,背面也是那个样子。每个人,每个组织,都有不愿提及乃至难以启齿经历,J联赛不例外。我听人说起过日本足协高层的派系,J联赛中的默契球和人情球,书中着墨不多。

  我想看全方位的,无码的。

  5 地域密着型和高元宫亲王

  地域密着型是J联赛的最成功经验之一,“确保与地域居民、自治体和企业的三位一体化”,俱乐部扎根于某一地区,小至一个城市,大至一个县(相当于中国的省),跟所在地区形成尽可能亲密纽带,乃至融为一体,获得当地居民的认同热爱,不能只关心本队的战绩和营收,还要肩负起为当地荣誉而战的使命

  喜爱足球的高元宫亲王是明仁天皇的堂弟,从1987年起担任日本足协名誉总裁,在申办世界杯和对外交往过程中,凭借自己身份语言能力和音乐才华,做出难以复制的贡献。他还“关心青少年足球,倡导公平竞赛”,以自己名号命名青少年赛事和公平竞赛奖。

  “地域密着型”可借鉴,想找类似高元宫亲王的人物就难了,中国没有贵族世家

  《日本足球的明治维新》读后感(七):“复兴之日”遥遥无期

  “复兴之日”遥遥无期

  严格来说,这样的文章并不能叫书评,因为我觉得这本书写的并不是很好。但我一直觉得,如果话题有价值,即便一本书写的不好,我们依然可以从中吸取一些东西。所以,我写了这篇文章。

  如我在《寒溪笔谈》 写到的,我关注日本足球是在1996年前后,那是一个足球热遍中国大地的年代。人们从1980年代开始希望用专业足球和举国体制敲开世界杯的大门,十年的努力付诸流水。于是大家转而将希望寄托于职业化足球,如日本人一样,大家认为,只有职业化才能救中国足球,但截至今日,我们依然未能和同时代的日本人一样让足球腾飞。同样是职业化的足球,同样有巨大的足球热潮,同样在东亚,我们的人口是日本的数倍,但我们的足球在日本足球面前却如蚍蜉撼树。看过这本书,我也批评了自己之前对日本足球的了解不够深入。以前我认为我们二十年可以追上日本,但现在我认为这个时间或许要拉大到三十至五十年。

  雍正登基之后,在一次内阁会议中,张廷玉抛心置腹地告诉雍正,“你和你父亲康熙老爷子有三大不可比:第一、您父亲幼年登基,您现在四十奔五,时间上比不过他;第二、他的长兄幼弟都是窝囊废,您这些哥们弟兄,没一个省油的灯,论闹心,您也比不上他;第三、他登基的时候危机四伏,用的都是合法雷霆手段,现在承平日久,这些手段不可行也达不到效果,您需要另辟蹊径。”张廷玉是由内而外地分析客观情况,我们也可以如法炮制来说一说中国足球和日本足球三大不可比。

  (一) 足球传统不可比

  甲子园是日剧动漫必不可少的话题,却鲜有人知甲子园源自于何时。1924年。我们国家那时候连棒球都没有呢,人家高中联赛已经普及全国了。这是第一个让我觉得心里骤凉的原因。今年超级碗之后,有人在虎扑上面问了个问题——中国什么时候能拥有春晚级别的体育赛事?这是一个很打击人的问题,因为它不是说有就能有的,赛事宁肯花千百万就可以办一次,但观众却是自发的,能让收视率高达79%,从总统平民都不约而同地观看,这没有三五十年的固本培元是绝难做到的。这样的差距是全方位的。中国并没有日本那样的学校体育体系,不同体育项目之间也无法互相促进。日本人会看《足球小将》而走上绿茵场,在中国,体育和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也不可和日本同日而语。中国的体育是在孤军奋战,每一个体育项目也在孤军奋战,每个运动员还是在孤军奋战。这是中国和日本体育的第一大不可比——传统和积淀我们差太多。

  (二) 足球起点不可比

  日本有所谓的墨西哥铜色巨塔——他们的国奥队在1960年代就拿到过奥运会第三名,即便是在专业足球时代。这对于我们国家又是一大打击。在大赛名列前茅,不是某几年的训练档次上去了就可以达到的,这说明日本的足球根基比中国厚上一个量级。在利用专业足球所能达到的高度上,我们是0,日本是60。大家惊异于大和抚子的奇迹,但这样的奇迹在五十年前就出现过了,只是我们未曾留意,和他们相同的喜悦竟被我们用来庆祝进入某一届世界杯或奥运会。

  其实起点还有另一个解释,那就是我们的体系和别人现在差太多。日本现在比较著名的球员本田圭佑其实并不是足球学校出产的名品,而是业余足球选拔出来的。在日本,足球学校体系的整个核心技术委员会会长由J联赛一名常务副主席担当,如此可以保证足球培养的连贯性。在职业培训道路之外,还有业余培训,将足球培训的使命同样赋予学校,并在全国普及。

  在日本这两条路是有交点的。

  我们的记者曾经把足协杯和天皇杯相提并论,殊不知这是彻底的谬误。中国的足协杯只允许职业球队参赛,而日本的天皇杯允许业余队伍参加比赛,和职业队享受同样的待遇。我认为这才是体现日本足球培育体系的一大亮点——整个足球培训是由完整的体系构筑而成。我们还差的太远。

  (三) 足球产业化不可比

  和这点有关的,其实我在前面的《寒溪笔谈》中已有所述,在这里仅做几点补充

  我是很喜欢日本J联赛的,因为它是一个很好的研究对象方方面面都能满足你对这一问题的好奇心

  日本J联赛的俱乐部来源于专业足球的企业队,但进入新的联赛后,所有俱乐部都变成了经营法人,接受公众财务监督,J联赛部更是非营利性经营者,同样需要公开财务。中国的联赛也是这样做的,为什么还有假球呢?从制度的角度来讲,中国的金融市场还是混乱的,日本的监管会更严,所以第三方的监督更加有效。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日本足球俱乐部加入J联赛要交会费,盈利绝大部分来源于球迷,所以J联赛的最初入门标准就是“地域密着型”,一个地区的球队,要有自己的体育场,要有自己的球迷协会,球队和球迷之间要有固定联系。这样的氛围让所有的球员像装配车间出产的商品一样,大多极具职业素养,并极为重视联赛和俱乐部在球迷甚至普通百姓心中的形象。这不是球星对球迷的态度,而是一个公司对顾客的态度。J联赛的先驱者是在用这样的方法为联赛添加新的驱动。

  香川真司已经进入英超了,乾贵士也要开始新的旅欧生涯。他们每一代球员都会在上一代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当我们的旅欧球员全部凋零之后,他们反而觉得这样的事情已司空见惯。令我极受触动的是,日本球员无论在哪个联赛,只要看到本国记者采访,一定会等到所有问题都问完为止,他们对记者的态度,可以用如鱼得水来形容,不仅仅是极为照顾,简直待如上宾。我认为,这就是日本联赛的成功之处——将联赛的发展的能动性充分赋于每个球员。在这方面,我们比日本又不如。

  综此三点,我虽并不认为我们绝对不可能追上日本,但也绝不会轻松。除此三点之外,中国足球当然还有一个最大的缺陷——没有人才。日本J联赛之父川渊三郎是体育专业出身,但又修过经营学,这是日本独特造就的经营型体育产业人才,但中国足球的管理层,除了政工人才,就是体育专业人才,没有一位能够站在全局的角度分析并解决问题。这些中国出产的医生,莫不是为了解决短期问题而操刀,手术最后做成什么样子,可想而知。所以我说,别看俱乐部层面,中国已经压上日本一头,但中国足球离日本足球的距离还是很远的,何况我们还没开始追。

  宋晶路

  5/1/2013

  《日本足球的明治维新》读后感(八):以史为鉴,无言以对

  本书虽着重笔墨于日本足球的近代改革,却也可以称为半部日本足球史了。个人认为,对于日足历史不用深究的球迷们来说,看过本书也算对日本足球的发展知道个七七八八了。

  看过本书,最大的感受是:一个中国人,竟也能从足球引入开始,如数家珍般将这项运动在外国几十年的发展娓娓道来!或可认为这是作者所从事职业的原因而水到渠成之事,但我更为赞叹的是,如果没有日本人对于足球运动相关资料的系统收集和保存,缺少依据可查,作者是绝难写成此书的。

  从此自然地想到中国足球的寒颤。且不说没有一个外国记者写过中国足球发展史类的书籍,即便是本国人也未见有此类专著问世。一方面原因大概是始终阴暗、萎靡的中国足球真心让人无力去追究其来龙去脉,即便真的有人愿写,却也会为收集全面、详实的资料而磨碎了心智。

  起初很在意本书前紧后松的结构——对于JSL之前的历史过于概括,而J联赛之后的叙述有时却繁复累赘了,这也是大多数历史专著的通病,恐怕也是越近的历史所知越明的原因。但想到这不是日本足球史,而是日足改革发展的专述之书,也就释然了,毕竟日足的改革也是从川渊三郎上任及之后的J联赛创办开始的,多着墨于此是正确的。

  本书所述日本足球的改革可以大致概括为:

  1.管理机构,日本足协从传统的日本体育协会体系中脱离出来,使其摆脱传统体协业余体育属性的束缚,专心的操办以职业联赛为依托的足球发展框架;其公益性质的财团法人身份则确保足协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管理组织,其全部盈余可以持续投入到日本足球的可持续发展中。

  2.国家队,从最初学习德国、再模仿巴西到最终确定要“踢日本自己的足球”,日本足协充满自信的为国家队确立了一条打造自己风格的技术足球道路。选帅注重与国家队风格的匹配;选拔队员不依赖旅欧球员,注意其与J联赛球员之间的平衡。以使职业联赛和球员深造都能够得到促进。设立如“2050世界杯夺冠”等长远目标,并持续为之努力。

  3.职业联盟,职业联盟是日本职业联赛的主办者,与足协是平级关系,这保证了足协无权干涉职业联赛的事务从而独立自主的发展。公益社团法人的身份也使联盟本身成为为各俱乐部队服务的非营利性管理机构,盈利大都还于俱乐部队,为联赛持续供应血液。

  4.职业俱乐部,本书作者反复强调了日足协倡导的职业俱乐部的“地域密着型”,即俱乐部的本地化。这种在中国球迷看来理所当然的事情却因为日本体育以企业为主导的传统而需做出一番改变。J联赛从创立伊始即要求参加队必须以地方为依托,股份多元化及队名去商业化,使俱乐部与所在市、地区能够密切地融合在一起。因为日本职业足球俱乐部不只是参加J联赛的职业队这么简单(中国职业队则仅此而已),其同时承担了搭建本地居民开展足球运动平台的角色,这一使命使“地域密着型”初见成效后即大大促进了日本各地足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使职业俱乐部成为日本足球体系中最为重要的发展基石。

  5.联赛体系,除却J1、J2职业联赛,日足协也设计了各级别、各地区完善的业余联赛体系,使得不同地域、不同水平的日本人都能够参与进足球运动中。同时也打通了职业、业余间升降级的通道,使得联赛作为一个整体能够良性发展。

  6.后备培养,创办职业联赛后,日足协并没有舍弃传统的校园人才培养渠道,而是在建立俱乐部后备梯队的同时双管齐下,保证通过这两种方式将优秀人才尽可能的收罗帐下。同时建立了多重的挖掘人才机制,保证有能力的年轻人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显露出来(书中述本田圭佑即是以类似于捡漏的方式被职业俱乐部淘换出来的)。

  日本足球通过自身改革并崛起固然是应该大书特书,但本书以时间为序反复着墨于上述几点,避免不了内容上的重复,同样内容有时以相同、不同的方式连篇累述,自然给人啰嗦之感。我想,如果仍以编年体叙具体的事,同时夹以主题的形式做重点的讨论会剔去无用之处,取得更好的效果。

  这样的写法我想亦会避免本书的两处缺陷:

  过于讴歌日足的改革,而对这一过程中产生的问题绝少提及。这种单纯正面的叙述,使本书的可参考价值打了折扣;对日足改革的分析深入的不够,没有跳出这个圈子将日本足球与整个日本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看。足球绝不是孤立的运动,也不是某个人某个组织想下决心搞就可以搞好的,所有的努力只有契合了社会的节奏才会厚积薄发。而作者却忽视了足球背后的社会因素,为论足球而只论足球,论述单薄缺乏多元化,没有能够触到最根本的点上。如果不能汲取到近邻改革的精髓,那这种变革见多了与走马观花又有何异呢?

  同时,作为一本剖析体育运动发展的著作,以旁观者、客观的角度去看待是十分有必要的。但在对个别事物、个别人的叙述中,作者明显带入了浓重的个人感情。如冈田武史第二次执教日本国家队经历一段,作者竟然将其写出了传奇色彩!我想如果冈田真如作者所描述,怕早已成为世界名帅而不会现今仍在亚洲足坛耕耘吧?当然,充满感情的写人,人的形象才会丰满,但此书中个别处已经超过了这个界限。

  最后说说作者的写作风格。

  很多人评论作者文笔不好,我并不这样认为。我觉得其实只是叙事方式的过于日本化让读者非常难以适应而已。日式的那种充满过多定语、复杂的句子结构、冗长的单句、日式词汇的照搬无疑加重了阅读的难度,印象深刻的是有一句话竟然写满了三行最后只有一个句号!同时正如大家所说,一些人名的翻译直接用了日式说法而没有转换成国内的称谓,这造成了相当的阅读困难。以一名职业体育记者的标准来要求,作者这样的著述是失职的。

  阅读中我一直在思考,作为一个中国人,作者为何要用这么难读的异国语句来著述——或是因为旅日背景养成的习惯?或是直接引用资料的表述而没有彻底汉语化?抑或作者认为写异国史用异国风格才会使读者有代入感?不得而知,但这种风格始终是我阅读过程中心里的一个疙瘩,不快却又难吐。

  “日本足球的明治维新”,多么切题的名字!当年日本,明治皇帝改革,卧薪尝胆二十多年,通过甲午战争、日俄战争的胜利,宣告日本崛起,脱亚入欧正式步入强国之列。一百年后的今天,历史在足球界重演。日本人用二十年改革足球,从亚洲二流成长为以世界杯16强为底线的世界二流强队。人家总是在弱势中奋起追赶,而中国继续扮演着妄自尊大中被远远赶超的悲催角色。

  读罢本书,你感叹的不只是一只足球,怕有更多是你我应该思考并失落的。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日本足球的明治维新》经典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