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旧制度与大革命》的读后感10篇
日期:2022-04-07 03:33:36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旧制度与大革命》的读后感10篇

  《旧制度与大革命》是一本由[法] 托克维尔著作,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旧制度与大革命》读后感(一):224年前的法国和如今的中国

  知道这本书是因为换届之后,新任总理推荐了该书。

  几十天之前虽然买了,一直放在那里没看。

  前2天拿起来看了之后,对那段历史有了更多的了解,也能干理解为什么总理要推荐这本书。

  当今的中国社会很像1789年的法国,大家越来越漠视公共利益,底层觉得上层在压迫,虽然和N年前比已经好很多了,但是当人民看到希望的时候,就会觉得虽然痛苦减轻了,但是却越发不能忍受了。上层甚至只想着移民。而中产阶级在房子和通货膨胀的压迫下迅速贫穷化。

  当时的法国的上层完全漠视下层的呼吁,因此甚至是一手促成了大革命。我想总理既然在推荐这本书,至少他们在思考怎么避免那段历史。

  如果能够避免的话,相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会成为现实吧。毕竟人多力量大!:)

  《旧制度与大革命》读后感(二):今天所谓政府管理监督乃是旧制度的一种体制

  值得历史大加蔑视的是,这场伟大的革命在并无任何政治目的情况下完成了。

  正如刚才所说,不管城市政权的根源如何不断变化,每个城市仍旧保留着古老体制的某些残余,而且还有各自的运用方式。

  人民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轻信徒有其表的自由,当时各地人民都不再关心市镇事务,而像局外人一样生活在家墙之内。

  过去他过问这些事以维持自己的力量;随着他的力量进一步削弱,他已不屑于这样做。今天若邀请他参与这些事务,反倒会刺伤他的自尊心。他已不再统治;但是他在教区的存在和他的种种特权却起着妨害作用,以致无法建立一个有效的教区管理机构,以取代他的统治。一个如此与众不同、如此独来独往、如此得天独厚的特殊人物,在教区内破坏或削弱一切法规的权威。

  几乎所有富裕而有知识的居民由于他的插手而陆续逃往城市,这点我在下文中还将详述,教区内除了领主以外只剩下一群无知粗鄙的农民,他们根本没有能力领导治理公共事务。蒂尔戈说得对:“教区就是一片茅屋和与茅屋一样被动的居民。”

  真正使农民感兴趣的唯一公共事务,就是教区自由。有人将全国的政府置于一个主子之手而心安理得,却因不能在村政府中畅所欲言而大为不满:最空洞的形式竟然还有这么大的份量!

  革命没有目的性,人们对政府管理漠视,移民潮,现实意义大于历史意义。

  《旧制度与大革命》读后感(三):稍微看了点

  当民众有了土地,有了部分自由,有了文化,看到了不公,却没有民主,没有办法改变现状,那么总要寻找出口,然后革命就爆发了。

  英国比法国自由更少,但是他们通过一次革命,有了民主权;

  德国比法国对农民的压迫更重,但是贵族更强大,所以也没有先爆发革命。

  敌我实力最接近的时候,即是革命爆发之时,因为弱的一方有了赢得可能。

  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并不导致革命延缓发展。

  另革命未必催生新事物,无非雨后春笋,萌芽早已埋下。

  税收公平(对穷人与贵族征税、徭役、兵役的差异)、司法公平、再分配制度(对穷人的救济)、城乡差异、参政议政权利都将影响政权的稳定。

  《旧制度与大革命》读后感(四):大革命的反思

  读了这本书之后,我更加坚定了对于历史启示作用的认可。从古至今,人类社会虽然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各种社会、各个国家之间都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的,这些都是历史给我们的馈赠。如果不能够很好地去了解过去的时代,我们就无法理解当下的社会,也无从对未来的世界抱有坚定的希望。

  下面附上读这本书的时候一些感触最深的地方:

  不能说法国大革命当中提出的思想是全新的,因为历史当中的一些失败的革命中也会把天赋人权作为噱头,只能说在法国18世纪那样的社会环境下,人们的地位和风俗习惯的变化使得人们更容易接受这种思想。就像是读《红楼梦》,没有经历的年轻人读不出红楼梦的味道,只有有了经历才能了解其中的奥妙。所以改革也应该是顺应时代的,太超前的改革人们无法理解,不会造成强烈的社会反响。

  这本书并没有从历史事件发生的过程出发探究法国大革命,而是从历史环境的的积累和发展以及法国大革命发生的必然性上面去探索最深层次的革命原因。历史没有偶然,也许这样的分析方法才是最合情合理的。

  最专制的政府也可以和一些民主形式结合起来,表现出很民主的样子。

  “历史就像是一座画廊,原作很少,更多是复制品。”很多相似的事情在历史上都不止一次的发生了,我想着来自与人类社会的共通性,也许我们的技术和生产能力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但是社会心智却鲜有变化。

  特权会使得团队产生分离,如果有人在团队中享受特权,团队中的其他人就会产生排斥的感觉。这在大革命中也很有体现,大革命中贵族和资产者的不同特权使得他们彼此之间以及和农民之间的裂隙逐渐扩大。

  从极简欧洲史中了解到的一些欧洲国家的形成渊源可以看出,欧洲大部分国家形成的时候,君主就是作为首领,而不是作为主子,这对于人们心中的王权观念会产生很深的影响。也是产生近代革命的一种历史原因,当君主想要改变自己的地位让平民无条件臣服的时候,人们站了出来。

  随着贵族地位的没落,贵族反而更看不起新兴的资产阶级,认为他们是暴发户。可能这也反映了人们的一些本性特征,对自己越是不自信,越是喜欢用一些虚无缥缈的表面文章来压人一头。“贵族发现资产阶级原来是他们的竞争对手,然后是敌人,并且最终成为了主人”,这种状态也许可以解释目前香港某些市民对于大陆市民的排斥感。

  “当国民被错误的引导时,他们就会一心追求独立,但是这种对独立的热爱仅仅源自于专制主义的一些特定的暂时性弊病,会随着催生他的偶然事件一起消失”“人们看上去是热爱自由,实际上只是痛恨主人。生而自由的民族所容很的则是依附的弊病本身”有的时候人们对所谓的自由和民主的强烈热情有可能只是受到了错误舆论的强烈引导,人们喜欢把自己生活中遇到的真正问题归结为不自由,却不去想事情的根源是什么,完全的自由就真的有效吗,怎样才能找到更有效的方法。

  “英国的强盛不在于法律制度的优良,而是在于推动整个英国立法的精神。就像是某一器官的不强大不影响整个目标的实现,因为生命的力量是强大而有力的”制度固然重要,但不一定是国家强盛的根源,更可贵的是制定这种制度的决心,这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力量。

  一个社会最有可能爆发革命的时刻不在于压迫最为惨烈之时,而在与压迫渐退,由专制走向变革之时。

  《旧制度与大革命》读后感(五):于德清:《旧制度与大革命》是本好教材

  2012-12-22 22:35:45

  于德清

  《旧制度与大革命》确实是本好教材。这部书出版于1856年,至今已经有146年的历史,而汉译本问世才11年。这不能不令人心生感慨,如果此书早一些得到中国人的重视,或许,我们会少走很多弯路。不过,认认真真地学习好的东西,永远也不晚,关键还是,我们能从这本书中读懂什么?

  托克维尔写完这本书的时候,法国大革命已经过去了很多年,据他写出《论美国的民主》,也过去了很多年。然而,革命与旧制度的复辟似乎仍然轮番上演,法国仍在苦难中轮回。这让托克维尔开始深入反思这场革命的原因,以及其局限。

  《旧制度与大革命》虽然给予了法国大革命以高度的历史评价,但是,这本书也是对大革命进行了祛魅。因为,他发现法国大革命并没有解决问题,那些看似腐朽的老欧洲的旧制度在被革命摧毁之后,仍然保存了下来。“不管大革命怎样激进,它的创新程度比人们普遍认为的却少的多”。

  按照今天的说法,大革命可以说是,破坏有余,建设不足。于是,托克维尔试图向人们解释,为什么法国要经历一场“痛苦的痉挛”,也就是大革命何以发生,为什么发生在法国。托克维尔看到了,法国和英国同样有他们的贵族阶级,但是,英国贵族搞成了“光荣革命”,完成了君主立宪,而因为政治自由失去,法国的贵族无力制衡国王专制的权力,而难以左右政局,最终眼睁睁看着大革命发生。

  托克维尔既有历史的探幽,去上溯法国大革命发生之前数百年的历史,也着眼于革命发生的当下。路易十六是个开明的君主,同情美国革命,致力于改革,而在那个时代法国农民的生活已经大大改善,法国的繁荣远远胜过欧洲的绝大多数国家,但是,人们因为获得的自由越多,被压迫感和被剥夺感越强。人们对君主的改良越来越失去耐心,开始自己动手改造一切,甚至不惜为这场改造而放弃自由。

  托克维尔认为,“没有充分准备的人民自行动手从事全面改革,不可能不毁掉一切。专制君主本来可以成为危险最小的改革家。”所以,在他看来,“这场革命摧毁了那样多与自由背道而驰的制度、思想、习惯,另一方面它也废除了那样多自由所赖以存在的其他东西”。

  在托克维尔之前,写法国大革命的是英国的辉格党人伯克。伯克是个信奉自由主义的保守主义政治家,除此之外,他还有个快笔头,在法国大革命发生不久,他就写出了《法国革命论》。伯克充分洞见了这场革命不同以往的本质,因为,法国大革命试图把老欧洲的一切连根拔起,既包括陈腐的政治、法律制度,也包括宗教、习俗。因为人们的权利和自由恰恰来自这些所谓的传统,毁灭了老欧洲的一切,自由也将不复存在。

  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中,处处可见托克维尔对伯克的批评,但是,这并不妨碍,托克维尔和伯克政治观点上的接近,面对大革命的激进,以及带来的灾难和破坏,他们都宁可选择保守。

  看《旧制度与大革命》颇为有趣的一点就是,托克维尔对伯克颇有些“瑜亮情结”。尽管,英雄所见略同,但是,托克维尔还是处处给伯克“穿小鞋”,认为伯克并不懂得法国的制度和民情。因而,伯克“法国人向英国学习”的那些建议,都是空洞而不切合实际的。

  每个国家、社会、时代都是不同的,因此,如何准确把握那个时代的脉搏,除了需要洞见,还需要对制度和民情的具体分析和深入考察。托克维尔也是这样写出了《论美国的民主》,他的前辈孟德斯鸠写出了《论法的精神》。《旧制度与大革命》除了带给我们以观点,还提供了一套认知框架和分析方法。这恐怕是更加实用的东西。

  《旧制度与大革命》读后感(六):博弈下的制度崩溃

  托克维尔所著的旧制度与大革命从多个角度深入的描写了法国大革命。而由于写作计划中关于大革命部分尚未完成托克维尔就已经去世,使得书中描述的现象和问题作者能指出和阐明,但关于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或许存在于未完成的那本书里吧。

  这本书的结构很清晰,主要从各个角度分析了法国当时的旧制度,为大革命发生的原因做了一个解释。

  在法国的旧制度中,贵族,民众,国王和官员构成了旧制度的体系,彼此互相掣肘。在旧制度中国王更像是作为调和和连接的中央枢纽,而这套体系的运行也依赖于国王本人的威望与实力,当国王的实力能够压服众人,无论是通过合法或不合法的手段,体系总能运转下去,而当国王的实力不足,则这个体系的运转就全靠约定成俗的规矩和不为人知的尝试了。

  在路易十六的时候,国王已不足压服众人,面对崩坏的局面,正如每一个末代王朝所言,不改等死,改了速死,对于一个濒危的政府来说,最危险的时刻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在王朝末期,制度的改革必然牵涉到权利的调整,旧制度中已经固化的各个阶级将发出不同的声音,国王有国王的想法,官员有官员的主意,民众有民众的声音,那么谁来决定改革的程度呢,国王和贵族站在了对立面上。

  在旧制度中,最突出的矛盾莫过于贵族和民众,贵族引领人民,而贵族引领的权利被国王派遣的总督夺去了,但作为交换,其仍保留着最开始的特权。当贵族的职责一旦失去,对民众而言,其特权也就成了多余。而民众能做的唯一反抗,就是舆论。当三级会议被解散,民众参与不进国家的政治决策,由于缺乏广泛的政治生活使得旧制度中的各种矛盾被长期掩盖。而贵族认识不到这一点。利用民众的舆论来遏制王权。

  在这场博弈中,国王用官员制衡贵族,而贵族则用民众来遏制国王,民众则同时对贵族和国王报以恨意。

  这本书仍然有着自身的一些局限,托克维尔由于当时思潮和自身身份更加推崇地方自治代替部分中央直管,其对中央集权制度的反感和对理想贵族的想象使得本书有一定的倾向。不过不失为一本好书,其某些形象对现在仍有启示意义、

  “专制制度把人们禁锢在个人的生活之中,这就使得原本就不怎么相互关心,只顾及自己的人们,变得更加冷漠无情,互不往来。在在这种社会中,没有什么永恒不变的东西,人们区别贵贱尊卑的方法,毫无例外选择了金钱。在这样的社会中,对于物质利益和享受的追求,对于商业的沉迷,以及想法设法赚钱积累财富的欲望,将成为人们普遍的共同情感。这种情感,使人消沉,使人的思想一再地远离公共事务。并使他们对革命产生恐惧。从本质上来说,这种情感是得到了专制制度的帮助和支持的。”

  《旧制度与大革命》读后感(七):旧制度、大革命与新政治秩序的形成

  师兄推荐《旧制度与大革命》这本小书,开学这两周断断续续翻了一遍。热读热议的浮夸着的喧哗并不能给作品带来经典的光环,历史与现实轮回般的相似也不能说明它的伟大,只是当那以往世代幽微的烛火或多或少照亮了今日眼前的混沌时,折服而击节赞叹便很自然了。

  推荐这本书时,人们往往这般介绍:托克维尔回答了为何旧制度是在它最开明的时候覆亡,给予人们一个更好的时代为何反倒激起人们去彻底推翻它;以及人们在暴力推翻旧制度之后,又如何在其废墟上继承它的政治遗产建立起一个与过往本质上神似的建筑。人们惊叹于十八世纪法国与今日中国的相似,赞叹托克维尔的深入观察记录对当今时代醍醐灌顶般地提供了前车之鉴。

  只是也许我们可以挖掘更多。

  社会发展总是沿着这样的链条:经济发展推动了社会的变迁,而社会变迁又带来政治秩序的重建。当人们站立与地球之外审视人类文明时,大概不会太在意每个时代各不相同的物质繁荣,不会迷恋于众多面目相似而又有着根本不同、形态迥异而又带着某些神似的漂浮着的制度,兴许会对每一与众不同的个体,不同个体构成的群体,以及众多群体组织成一个彼此关联、相互影响的社会产生浓厚的兴趣。也就是说,人们竭尽所能去探讨的,链条两端的得失之原,都集中在可感知而难以描述的“社会”之中。托克维尔以历史学家深邃的眼光和社会学家敏锐的感知写到“唯有阶级才能占据历史”,在这么本小册子里,小心翼翼地揭开了旧制度向新世界的政治秩序过渡的最隐秘的钥匙——它命名以“贵族”的阶级。

  也许出于无知,也许是出于忌讳而故作不见,他关于这历史胜负手的叙述,似是要湮没在当下热列的讨论当中了。

  在前言中,托克维尔指出三条历史规律:1. 社会总是“被一种无名的力量驱使,……推动人们去摧毁贵族制度”。2. “最难摆脱专制政府的社会,恰恰是那些贵族制已不存在和不能存在下去的社会”。3. 专制是最坏的社会制度。联立起来其实不难得出这样的表述:人们出于某种原因、情感(例如嫉妒),总是要追求平等,摧毁贵族制度,而在一个没有贵族的社会人人平等的社会中,往往形成不了自由的政治结构,往往会孕育出专横、极权的社会,而在这样的社会中,个人特质泯灭,道德崩溃,最终走向或者极权而至愚昧,或者动荡而至倒退的极端,走入人类文明不可遏止的倒退的深渊。

  抛开托克维尔费劲心力地记叙不写(但只有从这些叙述的现象里你才能感知和发现一些根本性的东西,而不是接受其他人的论断),他的基本逻辑也就还算简单了。不妨拆分成两个问题:为什么贵族会愿意以自己的利益为代价去构建一个更好的社会?为什么一个平等社会下的当权者却做不到这些?

  成长于不平等制度下的贵族,与生俱来享有更丰裕的物质基础。所以,他们目光辽远,更远离生活琐事和计较,愿意关注更虚无、更高尚的原则和情感。良好的教育与自我教育,使贵族作为当权者,面对依附于自身的平民,一方面更有行政经验和能力完成良好的治理和正义的权力行使,另一方面也更有意愿为平民付出以完成自我价值的实现及自身心灵的救赎。我始终相信——人类最高尚的情感都来自于强者——也正是如此,作为强者的贵族,是更有可能为了信念而做出卓有成效的努力的。

  与之相反。在极平等的社会里,最初人们也许能保持极高的政治热情和思想觉悟,但一旦权力结构划分完成,执掌权柄者便逐渐累积起了自身的利益,新兴的得利者往往更难放弃自己的所得去捍卫一些抽象的原则和取悦虚无缥缈的人民,相反,在一套以平等为目的设计的体系中,人们会很轻易地利用政治基础将社会巧妙的改造为一个极权的、压制思想的、固守既得利益的人们统治的、僵化死板的国度。甚至可以丝毫不用怀疑初创者的纯良意愿和道德情操,但不幸的是这些没有经验、没有基础的人们,要面对的是政治学最根本的矛盾,权力的行使与限制,解决不了,也不似贵族长久以来熏陶所拥有的克己本性。

  也就是说,托克维尔的历史论调有这样一种悲观色彩:对平等的企望使得人们往往会丧失自由,历史要向自由的未来前进,依靠的不是普罗大众追求平等的努力,而是不平等下贵族骄傲的优越感、虚无却确实存在的道德力量。

  深夜辗转难眠的时候,我会爬起来整段整段地抄写托克维尔的那些句子——“永远值得惋惜的是,人们不是将贵族纳入法律的约束下,而是将贵族打翻在地彻底根除。这样一来,便从国民机体中割除了那必须的部分,给自由留下了一道永不愈合的创口。多少世纪中一直走在最前列的阶级,长期以来发挥着它那无可争议的伟大品德,从而养成了某种心灵上的骄傲,对自身力量天生的自信,惯于被人特殊看待,使它成为社会躯体上最有抵抗力的部位。它不仅气质雄壮,还以身作则来增强其他阶级的雄壮气质,将贵族根除使它的敌人也萎靡不振,世上没有什么东西能完全取代它;它本身再也不会复生;它可以重获头衔和财产,但再也无法恢复前辈的心灵。”——台灯下的寂静里,隐约听得到十九世纪传来的叹息,目光所见的社会图景,心里贵族血液的骄傲,以及担当。

  读这样的书,总是不能自制的将目光投向今天的现实。悲观的情绪告诉自己,这已经是一个没有贵族的国度。

  我们无法理解骑士为了荣誉而甘愿一死的价值观,不再具有先忧后乐的胸怀,理想主义备受嘲笑,个人特质逐渐丧失。人们或者物质匮乏,或者恐惧于财富取得的原罪而竭力逃离这个社会甚至不惜代价维持自己的利益,不论贫富,不论贵贱,始终在生活紧张而逼仄的状态之中。庙堂高处,既无光风霁月的情怀和仁以为己任的担当,又无“刑不上大夫”的豁免、宽容以激励贵族的重生;江湖渺远,人们受困于生活,变得彼此相似特质丧失,逐渐形成了扁平、同质的社会结构。人们消极地以解构的态度面对社会发展的种种,而始终不愿以建构的精神和担当参与到公共生活之中。个人利益为中心的价值体系,最终培育出了一种狭隘、偏激而有攻击性的“屌丝文化”,人们愿意作贱自己、攻击他人,将对世界的不满转化成一种满不在乎的态度最终将群体的道德拉至极低的水平。雄壮、奋进的气质开始沦陷,坦荡、担当的胸怀将要死去。——借着托克维尔的目光,我才猛然醒悟,这样的公共生活发展不是健康良性的趋势,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人们或许能有更高的政治参与,但却难有有效的新秩序的构建。悲观的看,这预示着一个政治衰朽时代的到来。

  可是,我们曾经有那些高尚而美好的感情,又有多少人记得?

  原标题:托克维尔的历史忧思:从民主政治到“多数人暴政”

  《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这本书也因此备受关注。《旧制度与大革命》是法国历史学家亚历克西·德·托克维尔(Alexis de Tocqueville,1805-1859)的名著,原著出版于1856年,中文译本在1992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冯棠译,桂玉芳和张芝联校。。

  就《旧制度与大革命》的思想内容、价值与对当代中国的启示,本报专访了已故张芝联先生的弟子、北大历史系主任、我国著名法国史专家高毅教授。

  法国大革命与美国的民主

  《21世纪》:《旧制度与大革命》是托克维尔的最后一本书,这本书在托克维尔个人思想史上和法国思想史上具有什么样的地位?

  高毅:托克维尔的主要著作有三本,即《论美国的民主》(上下卷,分别出版于1835年和1940年)、《回忆录:1848年法国革命》(1848年革命后不久即写就,但1893年才出版,其时托氏已去世34年)和《旧制度与大革命》(1856年)。

  一个中心问题意识贯穿了托氏的这些著作,那就是如何面对正在席卷全球的政治民主化这个时代潮流,或者说如何在政治民主化的现代社会保障个人的自由。《论美国的民主》探讨的是在他看来是相当成功的美国经验,然而这种经验在旧大陆却也相当难以推行他关于自己亲历的1848年革命的《回忆录》,其实就昭示了在欧洲(首先是在法国)建立这种美国式民主的艰难。他悲观失望,也气急败坏,《回忆录》中于是不乏对当时政坛名人的苛评,以至于该书只能在他辞世多年后才得以问世。至于《旧制度与大革命》,其实就是托氏对1848年法国民主政治失败的历史原因的一种追根寻源的考察。

  《旧制度与大革命》主要讨论的是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的起源,尤其是法国革命那种特殊的暴烈性或狂暴性的原因。实际上托氏想说的是,法国大革命的民主政治实践,体现了一种为追求社会平等而不惜牺牲个人自由的政治文化,而这种政治文化恰恰是从革命前的“旧制度”政治文化中蜕变出来的。由此,托氏首次揭露了旧制度与大革命之间的内在联系,开辟了大革命研究的一条新的思路:它试图在事实与思想、历史与历史哲学相结合的基础上,回答如下几个主要问题:为什么革命在法国比在其他欧洲国家更早发生?为什么路易十六时期是旧王朝最繁荣时期,这种繁荣却加速了革命的到来?为什么法国人民比其他欧洲国家人民更加憎恨封建特权?为什么在18世纪法国文人成为国家的主要政治人物?为什么说中央集权体制并非大革命的创造,而是旧制度的体制?等等。

  这本书的学术性很强,虽然语言很平实,像是一种娓娓道来的聊天,但要读懂它还是需要有点世界近代史、法国革命史的知识准备;而且它微言大义,内涵极深,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收获,因而要读很多遍才行,仅“看一下”是不够的。

  《21世纪》:为什么在英、美、法三国的革命中,只有法国革命把革命前的制度称为“旧制度”,也只有法国革命才被称为“大革命”?

  高毅:这是由法国社会特殊的社会历史条件决定的。较之革命时代的英国和美国,革命时代的法国不仅阶级矛盾太尖锐,或者说社会不平等的状况太严重,而且经过启蒙运动的洗礼,社会各界已普遍产生了彻底纠正这种不平等状态的强烈渴望。

  简单说来,英国1066年才进入封建社会,封建贵族的势力发展不够充分。美国原本只是一些英国的殖民地,其居民都是身份平等的平民,根本不存在什么贵族势力。而法国就大不一样了。法国在中世纪就是一个典型的封建国家,贵族势力特别浩大,封建割据的状态极为严重。当时法国的大贵族,都是独霸一方的封建主,财大气粗,豢养了自己的军队,能和国王分庭抗礼。这种骄横的贵族也只承认暴力的逻辑,从来不屑于使用理性的方式,比如使用法律的武器来和王权作斗争。这样就导致法国始终没能出现像英国1215年《自由大宪章》那样的约束王权的法律文件,因此没有能够培养出自由主义的法治传统。这种情况下法国国家统一的任务也只能由国王用秦王扫六合的暴力征服方式来完成了。这种暴力征服之后形成的法国的绝对王权,也由此成为欧洲最典型、专制程度最高的君主制。特别强大的法国王权,很自然地会成为传统的贵族特权的有力保障,从而为后来法国革命增添了许多困难。

  革命前的法国的社会结构,被划分为三个等级。这三个等级实际上也就是两个等级,一个是特权等级,一个是非特权等级。特权等级就是第一、第二等级,教士和贵族,无权无势的人就是第三等级,也就是平民等级了。特权等级,位高权重,在法国中世纪它享有各种优惠,不仅基本上垄断了法国的政府、军队和教会的高级职位,还拥有极庞大的土地财产,而且他们还不用怎么纳税。

  可是,到了18世纪末这个时候,法国贵族还想在中世纪那样维护他们的特权已经行不通了,因为时代已经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法国的平民等级,尤其是平民的上层资产阶级,在经济实力上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已经有能力向贵族等级、贵族特权说“不”了。如此一来,一场异常激进的革命也就在所难免。而人民大众一旦被动员起来、被推上了政治舞台,这个革命也就小不了了。因此,法国大革命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真正的、民主的革命。

  如何看待和评价法国大革命

  《21世纪》:出身贵族的托克维尔是如何看待法国大革命的?

  高毅:托克维尔是19世纪最聪明的法国人之一,是富有前瞻性的自由主义政治思想家、历史学家。他出身贵族(文官型的“穿袍贵族”),其家族在大革命中蒙受了巨大的苦难,但仍能对大革命持客观、公允甚至部分肯定的态度,因为他深切认识到,自启蒙运动、美国革命以来,王公贵族的独占统治再也难以为继,民主已经是不可抗拒的历史大潮,法国大革命是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必然要发生的一个事件,具有不容否认的历史必然性和正当性。

  但作为自由主义者,托克维尔内心深处最珍视的还是“自由”的价值,并且终其一生,他都对民主政治对平等的重视有可能导致对自由的侵害,有一种深深的隐忧。这一点早在《论美国的民主》中就有所体现:一方面,他承认民主是世界潮流,另一方面他也担心,民主政治强调人人平等,搞得不好很有可能导致“多数人的暴政”。

  他在《回忆录:1848年法国革命》中坦言:“在思想上,我倾向民主制度,但由于本能,我却是一个贵族这就是说,我蔑视和惧怕群众。自由、法制、尊重权利,对这些我极端热爱但我并不热爱民主。……我无比崇尚的是自由,这便是真相。”

  在美国革命和法国革命之间,托克维尔当然更认同美国革命,因为他感到美国革命建立的制度有效地削弱了多数的暴政,而法国革命在这方面则完全失败了。在《旧制度与大革命》一书中,他就明确表达了他对法国大革命的这种失望情绪,认为法国大革命没有处理好自由与民主(平等)的关系。在他看来,大革命本来是要建立一种能够保障个人自由的平等社会的,而这也正是“民主政治”的真谛,但是人们很快就忘记了自由,却甘当独裁者拿破仑统治下的“平等的奴隶”。

  《21世纪》:作为我国研究法国史的著名学者,您如何评价法国大革命?

  高毅:尽管法国大革命开启了政治民主化的世界潮流,但是法国革命并没有为我们提供一个实现政治民主化的理想模板。为什么?就是因为他们的革命太激进了。法国大革命充斥着一种平等主义的梦幻,还有一种“民族再生”也就是要实现“人尽舜尧”的道德狂想。同时,强劲的贵族社会传统还使法兰西民族养成了崇尚暴力的习惯,结果这个民族在它的革命中,自觉不自觉地总要诉诸专制的、专横的暴力手段,最终导致了其民主实验的流产。法国大革命的确一贯地带有某种和现代民主格格不入的专制主义气质,不是搞“议会专制”,就是搞“群众专制”,后来还滑向了拿破仑的个人独裁。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法国革命的这种激进性也有一个不容抹煞的历史功绩,那就是通过对平等价值的执着追求,大革命不仅彻底捣毁了法国那种特别根深蒂固的封建制度,从而为人民主权在法国的实现开辟了道路,同时它还在世界历史的层面上,做出了一项英美革命所不能企及的贡献,这就是它以空前的力度高扬了人民民主的正当性。这正是英国革命、美国革命这种“小革命”做不到的事情。为什么人们公认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也就是开创了政治民主化的世界潮流的革命是法国大革命而不是英美革命,原因就在这里。

  由此看来英美式革命和法国式革命各有自己的短处。英美式革命的短处在于,它片面地倡扬了自由的价值,而法国式革命的短处则在于它过于迷恋平等的价值。因此,这两种革命的经验实际上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也许只有将两者的思想原则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建成比较健康的现代民主政治。

  《旧制度与大革命》的现实意义

  《21世纪》:您认为,《旧制度与大革命》这本书对我们今天有哪些启发意义?

  高毅:就中国当下的形势和问题而言,《旧制度和大革命》主要能为我们提供这样几点启示:

  第一,旧制度最大的弊端是统治者的腐败,只是在旧制度末期的时代条件下,这种腐败没有带来经济的凋敝,相反却促成了前所未有的物质繁荣(因为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专门从事生产活动的被统治者即第三等级创造财富的效能的增长),然而也正是这种繁荣加速了大革命的到来腐败的旧制度下的经济繁荣就这样成了大革命的催生婆。

  第二,旧制度统治者的腐败,主要表现为贵族阶级的没落这个中世纪以来的社会统治阶级,此时已随着王朝集权(绝对王权)的发展失去了它过去的社会管理职能,脱离了人民,却仍保持着种种令人憎恶的特权(主要是免税特权)和占据着高官显爵的尊崇地位,而且还越来越顽固地维护之,从而加剧了社会不平等这个旧制度的顽症,而这也正是引发法国大革命的根本原因。

  第三,法国大革命的激越浪漫、血雨腥风,很大程度上缘起于其间法国特有的“文学政治”即一帮在旧制度下没有政治自由也没有政治经验的文人掌握了权柄,这些人无知无畏,勇于标新立异,也“更热爱那些普遍的思想和体系,更蔑视古代的哲理,更相信他们个人的理性”,而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又应归结为旧制度言论自由的缺失按托克维尔的原话来说,就是“政府的种种罪恶所造成的所有政治反对精神,既然不能在公共场合表现出来,就只能潜藏在文学之中,而作家已成为旨在推翻国家全部社会政治制度的强大政党的真正首领”。

  《旧制度与大革命》读后感(九):旧制度与大革命

  《旧制度与大革命》,托克维尔著,冯棠译,商务印书馆,2012年8月第1版。

  由于领导推荐,此书大火,而此前对此书最多评价集中在所谓“坏政府最危险的时刻通常就是它开始改革的时刻。”如此理解未免失之片面。放在今天,甚至有误导之嫌。

  据说,当年有记者问周总理对法国大革命如何看,周深思片刻道,现在评价还为时尚早。读罢此书亦有此感觉,也就是说,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法国大革命自然有不同观点,不会仅仅得出上述一种结论。

  托克维尔是贵族,在书中对法国贵族地位变化多有着墨,这是一个角度;法国中央集权加强对革命发生之促进作用,这又是一个角度;农民赋税负担的加重,还是一个角度;革命的暴力倾向与走向,又是一个角度。因此,我宁愿认为,作者并未给出关于大革命的结论,而是启发或引导读者去思考。况且,写作时间距今已150余年,若说那时的经验对现在真具有什么十分契合的指导意义,未免牵强附会。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我赞赏作者在书结尾处的话:即使没有这场革命,革命所作的一切也会产生。。。革命只不过是一个暴烈迅猛的过程。是的,所谓革命,只是那最后一张骨牌、最后一根稻草,所有变革的因素蕴藏在一点一滴、每日每时中。根本不能想象,某一个单一事件造就了革命。如果说革命要来,它早晚会来,差别只在引发革命的那个具体事件是什么,可能是巴士底狱,可能是莱克星顿,也可能是武昌兵变。

  就我们自己而言,有孤立看待历史事件的习惯,特别是把一些标志性事件单独挑出来,然后不断赋予其更高的意义,最后把这些事件变为石破天惊、开天辟地、扭转乾坤之举。国内的便可一把数出若干来,如辛亥、五四、遵义。。。建国以后就不说了。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要关注的不是革命本身,甚至也不必过多探究革命发生的原因,而是历史大势为何、如何滚滚向前。因为我始终笃信,形势比人强。路易十六不比十四更昏庸,但掉了脑袋,那是因为大势使然,历史的合力就在那里。就如同崇祯不比天熹昏庸,光绪与慈禧从中国历史上看其实也算不得亡国之君,但国毕竟是亡在他们手中,因为历史大势不以个人意志与能力为转移。时势造英雄,总是超过英雄造时势。因此,要感谢大革命的,是拿破仑;而上了断头台的那些人,也怪不得大革命。

  最后,说实话,这书实则没看太懂,因为背景不熟,因为语言晦涩,因为离我们太远。所以,不必过多抬高本书的意义。它到底是国家主义还是自由主义的逻辑,留给学者们去评说吧;政治家么,就不必了。

  《旧制度与大革命》读后感(十):你能说出新中国有多少旧制度吗?

  社会主义应该说是新制度,以此为标准,达不到社会主义的就应该是旧制度。

  先看新中国的经济制度,国有经济似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其实不是,中国的国有经济是国家资本主义所有制,现在的国有经济和发达国家的国有经济没什么差别,工人都不能决定企业领导的选择,都不能决定企业的发展方向,都不能支配企业利润。因为公有制是工人当家做主的所有制,所以,工人不能当家做主的国有经济不是公有制,而是官僚资本。在今天的中国,工人头上仍有三座大山:官僚资本、私人资本和外国资本。

  再看新中国的政治制度。按照马克思的设想,社会主义应该实行无产阶级专政,即无产阶级民主体制,因为普选权是社会主义的措施,所以马克思说:“在这里,实行普选权的必然结果就是工人阶级的政治统治。”但是,新中国至今也没有实行普选权,实行的是党治而非民主制。比如,宪法规定了结社自由,可现存的所有政党都是解放前成立的,解放后未见成立一个新党,何来结社自由?宪法规定言论自由,说是没有新闻检查制度,实际上是各新闻传媒单位的党组织自审。有新闻检查制度是一个机构检查多个单位,没有新闻检查制度是一个自审机构检查一个单位,结果是:没有比有检查的还彻底、还厉害。诸如此类的现象还有很多,你也能说一些吗?

  《旧制度与大革命》正切中当前中国的时弊,发人深省,我觉得这本书值得认真去读!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旧制度与大革命》的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