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艺术》是一本由【法】多米尼克•洛罗(Dominique Loreau) / 多著作,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90元,页数:2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只保留附合你灵魂特质的东西。”《简单艺术》里这句话抓住了我。
我本有整理家当的习惯,几乎每周一回。不过,所谓的家当,也只是一些衣服和书。曾经的整理,只是停留在这些东西摆放整齐,让它们有序排列。时间越久,东西越多。再怎么有序,也会显得臃肿。后来,断舍离风行一时,倒也是真是实践执行了,接下来每次整理,都不再只停留在摆放上,而是一次清理。把不需要的东西送人或扔掉,这种不囤积的感觉妙极了。
“只保留附合你灵魂特质的东西。”这句话在《简单的艺术》里的妙处并非只是我体会到的,它包含却并不仅止不需要杂物快乐,而是物质到精神的全方位多维度的洗礼和重塑。
法国著名随笔作家多米尼克在20世纪70年代,旅居日本,从禅学中获取灵感,完成了这本书的创作。在她生活在日本的25年时间里,她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体验、学习、实践,从身到心的感受,一步步总结出简单生活该有的样子。
全书共分为三章,分别是:一、物质主义和极简主义。二、身体。三、精神。
在第一章里,作者着重讲了拥有个人物品观念,如书中说:冰箱:只保留3天内的食物,一是新鲜,二是不浪费。厨具:只保留煮饭、炒菜等每天会用的锅、电饭煲即可。其他的什么咖啡机、榨汁机、面包机等一大堆,几百年都用不到一次的,完全不用备。餐具:只保留自己及定期会来的人的餐具。且选择功能多、中性化的餐具:比如几个够漂亮又可以喝咖啡、喝茶、喝开水的透明玻璃杯。而不是一种一套。该丢弃的衣服1)穿旧的衣服。2)所有不适合你年龄、你风格、你个性的衣服。 3)一整年没有穿过的衣服。
作者在这一章里从大到住宅,小到一个喝水的杯子,都有详细的解释该如做到极简。放掉多余的东西,并非让人变得贫穷,恰恰 相反,这才是富有的开始。如作者在开头就引用的梭罗在《瓦尔登湖》的一句话:“一个人赵是有许多事情能欨放得下,他越是富有。”
第二章的身体部分,作者从头到脚没有放过每一个部位。从头发的护理到指甲的修剪,都一一有科学简洁的方法。同是作为女性,读到此章实在有些惭愧,我似乎没有此番认真地对待过自己的身体,更没有花太多心思去呵护每一寸肌肤。在此章中,作者花了大量篇幅来讲一个对身体有极大影响的事件,那就是有关吃的问题。放眼当下,我们对于美食的渴望几乎疯狂。作者在书中说:感 到饥饿才吃东西,充分品尝每一口饮食,不再感到饥饿就停止 吃东西。
食物不是我们的敌人,而是我们最好的医生。要做到这一点,就是要做到克制。
在这本书中,我最喜欢第三章:精神。从字面上来看,有些空泛。作者从人的内在状态、身边人、阅读和写作、锻炼和自律等方面一一解说,一下就丰富了精神这个概念。 我喜欢这一章的原因,是因为作者在强调精神要简洁这一部分着重提到的阅读和写作、锻炼和自律,也就是打磨自己。我认为前面二章提到的物质的简洁、身体的克制,能做到这几个方面的源动力都来自于有一个与之相匹配的思维方式存在,这种思维方式又是从打磨自己的精神获得。
系统说来,整本书的内容并不算多,所说的概念也十分平实,非常好读。它读起来似一本生活操作手册,却并不枯燥。语言好读好记,易于实践,内容与主题十分契合。处处彰显简单。这种简单的气质所透露出的信号,不是让人走向空洞、贫乏,而是让人聚焦、丰富。
而想要做到简单,并非一朝一夕,它恰恰是需要一种非凡的生活能力和勇气。如同这本书的作者一样,看似是一本简单的书,但她在每一章里都引用世界各地名言名著,每一个物品、每一处心神都倾注心血和智慧。这种能把平凡之事做到完美的,才是简单的极致智慧。
《简单的艺术》读后感(二):生活的艺术就是做减法,保持必须、关注精华
近期在读《简单的艺术》一书,曾经有几本书影响了我的生活,如《创意,是一笔灵魂交易》,让我学会了撰写"晨间笔记”,《奇特的一生》让我学会了使用“时间账簿”,《时间,会用才能身份倍增》一书让我懂得了不仅要注重时间分配的轻重缓急,更重要是让明白了时间管理要的是将浪费和闲置的时间更多的投入到“投资”时间中去,而这本《简单的艺术》这本书,让我学会了如何让自己简单、生活简单,对于我近期一直探索了问题给了我一个直白的答案。我们现在的生活不是太少,而是太多,生活中有太多的“噪音”,生活的艺术就是做减法,“少即是多”,通过做减法从而让自己更加关注于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关注生活中的精华部分,让身心达到宁静和平衡。
《简单的艺术》读后感(三):感觉这些东西有意思
简单本身就能解决很多问题。
不要再拥有过多的东西,你省出更多时间来关注自己的生体,但对自己的身体感觉良好时,就能忘却肉体的存在,专注于精神发展,达到精神奕奕的生命状态。你将感觉到更加幸福!
简单,就是拥有极少,把空间留给必需和精华。
再者,简单是美的,因为它隐藏着令人赞叹的妙处。
用感觉丰富你的身体,用活力丰富你的心灵,用道德原则丰富你的精神,而不是用物品丰富你的生活。
不是我们占有物品,而是物品占有我们。
让生活变得简单,可以获得更多精力:这样就能更好地面对人与事。轻装上阵,此刻就充满热情;我们的一欣赏周围的一切:要做的事情少了,就有更多的时间来思考、梦想和悠闲。学着一整天呆在家里阅读诗歌、燃香、喝一杯好葡萄酒,并看看月亮。减少你的家务,并培养你的创造性,保养你的身体并维持你的精神。
《简单的艺术》读后感(四):寻找一片宁静之地
如今的生活,让我们很难如古代文人墨客那般,每天只要填饱自己的肚子,就可以享受一场精神的盛宴。
如今的生活节奏加快,生活压力很大,越来越多的人希望在都市中寻找一份宁静,让自己的心放个假。
读过这本书后,我找到了。
我发现,不是生活压迫着我们,而是我们要求的太多。我们信奉着物质主义,以为更多的物质才是保证我们生活快乐的基础。但是这无止境地追求,已经让我们疲惫不堪了。
回过头来看看现在的生活,其实都已经满足了我们的基本要求,我们需要的是少而精,极简的生活,才能让我们的身心得到更多的放松。
在世界上所有的事物中,我们最应该关心的,是我们自己的身体健康,而不是我们得到了多少东西。
在这本书中,我也学会了如何更好地照顾自己。女人不用花费很多去做spa,只要我们从心里开始放松,几个简单的步骤,就可以让自己变得很美。在快节奏的生活中,这不就是我们需要的吗?
这本书带给我最多的感触,不是简单的方法和技巧,而是一种生活态度。
少就是多。只要带着这种简简单单的生活态度,我们肯定可以一身轻松地继续生活在这个繁华的都市中,得到一份都市中的宁静。
《简单的艺术》读后感(五):所谓极简
作者是从女性的视角来写这本书,里面很多保养身体的方法都是从女性的角度讲的。
简单的确是一门艺术。要想生活的简单,绝非易事。对极简主义感兴趣的人,可以买来看看。
我认为极简主义是一种物质主义的精致,它不是强调对物质淡漠,而是强调物质的少而精,虽然里面参杂一些日本禅宗,印度宗教,佛教的想法,但是我认为还是有区别的,所谓极简主义,在我看来更多的是对资本主义近乎的无限的商品生产一种应对之策。
本身从资本主义的孕育出来,那么本身就不能从根本上否定一些物质主义的东西。跟宗教弃绝物质,而追求精神的境界还是有一些不同的。
最后,我又觉得极简主义又好像不是我想要的,它只是生活的某种改良,而远非全部。
《简单的艺术》读后感(六):如何选择极简的生活
极简主义贯彻的少就是多的理念,通过不断做减法,减少外界和内心的羁绊,达到超然的境地。
但如何才能做到极简呢?断舍离讲的是通过整理来解放心灵,而《简单的艺术》则更进一步,从物质、身体、精神三方面来讲述,如何通过自己的选择,达到极简的目标。
物质,只买绝对必须之物!
在决定是否购买之前,问自己:我是不是绝对需要?是不是离了它,我的生活就不能正常运转?如果答案是否,那就不要让它进入你的生活。与此相对应的,是要坚决清理掉生活中用不到的物品。记住,拥有而不是被拥有。生活中充满了过多物质、过多选择,只有不断摒弃,才能关注自己的内心。
那么,决定要买了,购物时如何做选择呢?物质的价值是在使用中得以体现的。要买经典的、品质好的;五色使人目盲,黑白灰是不错的选择。如果现在买不起,那就攒钱去买,不要接受次一等的替代品,不然,你会习惯过上与钱包相匹配的生活。拥有极少,但都要是最好的。
生活中围绕在你身边的,是绝对必须之物。因为节俭和简单,赋予你的生活以价值和风采。
身体,需要不断地清理!
首先是清洁。不要过度使用化妆品,而是用水,配合天然植物油脂,如橄榄油等,让皮肤得到天然滋润,洗澡时刷体益处多多。
其次,饮食要少而健康,不食用过度加工的工业食品。我们的肠胃需要清理,而油腻等食物无疑会加剧肠胃负担。维持身体所需并不需要那么多食物。适当时可以尝试下禁食。
精神,克制而独立。
绝对相信自己。不要怀疑自己实现愿望的能力,不要给自己设限,成功总是根源于精神,最终在现实世界里实现,而不会反过来。相信全部的自己,而不是活在别人的标准之下。如果头脑不被无益之事蒙蔽,你便达到了最好的状态。
要相信,当下即是。我们唯一拥有的是此时此刻,不要让对过的懊悔、对未来忧虑的心绪统治自己。我们厌烦的,不是当下的事情,而是即将要做的事情。
饮食少而精,睡觉宜早,锻炼身体,不断学习,接触人事,获得新思想,每天找到尽可能的快乐。面对充满可能性的未来,不要迷恋过去,成为自己的创造者。
原文 http://yzlun.com/essay/how-to-choice-the-minimalist-life.html
《简单的艺术》读后感(七):简单的艺术
生活的所需不用很多,在住宅,时间,金钱上,做到少而优质。
1.住宅
更换有问题的东西,只留下经常使用,令人满意的东西,其余丢弃。
没有寂静,音乐不复存在,没有空白,美感不复存在,家具少,让空间留白,让人掌握自身的存在。
2.时间
禅宗的关键,是尽量轻松地,仅做一件事,无论听音乐,阅读,还是看风景,做到专注。
让每个物品拥有自己的位置,整齐有序可以减少记忆,节省时间,洁净和井井有条的环境是高效工作的开始。
3.金钱
我们在无用的东西和短暂的快乐上浪费了太多的钱,让我们捉襟见肘的,不是深思熟虑的大笔投资,而是今天统统都记不起的小开销。
《简单的艺术》读后感(八):简单的艺术(笔记&感想)
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得下,他越富有。——《瓦尔登湖》
空间、阳光、整齐,这些是生活中需要的,与食物和床一样重要。——勒·柯布西耶
他所处的环境形成他的个性,影响他的选择。看到一个人生活的地方或生活过的地方,我们能更好地了解他。
最理想状态是:只拥有绝对必需之物,生活在一个梦想之地。居室无可指摘,身体经过了劳动的锤炼,灵活而保养得很好,同时还能完全独立生活。达到了这样的状态,精神将能保持自由,并对未知之事保持开放。
用旧衣柜换来一个柔软的沙发,用银器换来毒哥的洁具,用你从来不穿的裙子换来一件高档毛料衣服,用人际关系换来更多结交真正朋友的时间。
趁着一个快乐和充满生机的日子,重新安排你的生活,并说服别人分享你的生活……
告别萎靡不振、积攒财物的生活、告别伤感歌曲和阴沉乏味的人;因为,日积月累这些死气沉沉的压力将背负越来越多的错误价值观及盲目的习惯和负担,让我们无法集中精神发掘自己的思想、心灵和想象力。
挑选你的拥有之物,不要忍受它们。
为拥有甚少而欣喜吧。
在你的世界中,只接受满足你的感觉的东西。
花时间弄清楚你喜欢什么,这样才能弄清楚喜欢过什么样的生活。——萨拉·布雷斯奈克
如果有的东西不能让我们真正快活,把它们长期留在身边会让我们无精打采、郁闷沉重。
别满足于一只不错的沙发,而要买最漂亮、最轻柔、最符合“人体工学”、最舒适的沙发。
毫不迟疑地甩掉“差不多”,代之以完美的东西。哪怕这样做会让很多人认为你大手大脚。作出错误选择,才能发现最适合我们的,错误是我们的老师!
选择有用的、坚固的、符合人体工学和多用途的东西,用着顺手的东西看起来也舒服。
日用品既不能脆弱,也不能劣质,因为用途和美总是相伴的。无用的物品,即使看起来漂亮,也肯定存在某种缺陷。人们在购买的时候,其实总是在购买自己的一部分。
拥有美好的愿望,要好过安于平庸的现实。拥有优良品质的物品总是散发着更多优雅和美丽。
一旦尝试过品质的滋味,就无法再适应平庸。反映你的个性风格,最能代表你的形象。
如果一个空间中的所有物品都是同一颜色的,就会显得没那么繁杂,还会带来视觉放松和秩序感。
先考虑你喜欢和需要什么,再考虑价钱。
永远不要因为“很划算”而买衣服。
一日光阴比一座金山还宝贵,如果你憎恶死亡,就应该热爱生命。
每一天是我们唯一真正拥有的东西,我们的生命就是今天,不是昨天,也不是明天,时间是神圣的礼物,如果我们不能抓住现在的光阴,同样地无法抓住虚幻的未来。
但重要的不是拥有时间,而是不虚度光阴。
不要掉入这样的思想陷阱;如果现在不做你想做的事,以后就来不及了。你现在做的一切都是为你未来要做的事情而做准备。一切都是慢慢积累的结果。
人们想拥有时间,然后却想方设法把它浪费掉。
生活在某一刻给了我们每个人刹那时光,令我们在那一刻的所作所为像水晶一样剔透,像纤云不染的天空一样蔚蓝。
我们把太多时间用在对过去懊悔不堪,对当下无动于衷和对未来惶惶不安上面,我们糟蹋了那么多光阴……
禅宗的关键在于,尽量轻松地仅做一件事,无论是听音乐阅读还是观看风景,都要集中精力。如果活在当下,就不会感到疲倦:多数的时候,人们倾心的是将要做的事情,而不是正在做的事情,正是因为这样,懒惰的人往往情绪低落,无所事事会减缓代谢并降低血压,这在今日已得到证明。
改变一段时光的质量,是非常可贵的天赋。正如我们身上每一个细胞都含有所有细胞的基因,一段时光也是所有时光的折射。
一次只做一件事。
学会得体而坚决地拒绝别人。
节约是为了少工作,而不是为了花钱。减少一些补益药的开支让人变得积极和更加幸福,因为他对未来的担心减少了。
他怀着尊敬之意悉心照顾周围的一切,因为他知道生活依赖于这个世界,对他来说扫帚是神圣之物,当他拿起扫帚,首先打扫的是自己的灵魂。
清洁微不足道的一件小物品,也能给人带来瞬间的安慰,你的平底锅下面藏着神明,快把它们擦得铮亮如新。各种日常劳作是生命活动的一部分,每一天,每个季节都能做到最好。
把一套床品塞在枕套里
绝不接受你不想要的东西
丢弃东西或把东西送人时,不要有负罪感
不要接受次一等的选项,身边的每件物品越接近完美,你就越能获得宁静。
变化,保持住宅的生命力。
拒绝没什么用处的小玩意儿。
希望自己外在美丽,这并不是肤浅的想法,而是关乎对别人的尊重。美丽不总是上天的恩赐,它是一种自律,开始追求美丽意味着不再懵懂无知。外在美很大程度上离不开健康和自信。
充满活力的人更加积极,更适应周围环境,更加自爱。
因为僵硬的表情不仅流露出内心的紧张情绪,还会维持这种情绪,如果放松面部的紧张,内心的紧张也会消失。如果你努力对世界微笑,你会变得快乐,世界也会对你回报以微笑。
用心做这些动作非常重要,因为态度决定护理效果。护理肌肤事怀着对它的爱心,就像浇水时对着花儿说话,会让它开得更美丽:皮肤、头发与身体组织、环境,尤其是意念之间存在紧密联系。
在完成一个最最平常的动作时,他的角色们全神贯注于正在做的事情或说的话上面,没有丝毫杂念。
美好的生活,就是在生活的每一刻找到感觉。如果就餐环境恶劣,你会用过多的食物弥补美感需求的缺失。
你把食物端上餐桌前,厨房应该整理得干干净净。
蔬菜中已经含有盐了。只有饥饿时,进食才能成为一种愉悦。
睡眠之前3小时内不能进食,胃应该停止消化。
结束进餐后15分钟才能喝水,身体每次只需要一种食物。
首先吃最喜欢的食物,这样可以更快心满意足。
永远力求达到保持,不随时间和情势而变的唯一目标,就是自我。我们具有自我控制、自我改正和自我充实的能力。
我的所作所为皆出于个人兴趣,乃是因为我对自己的兴趣先于一切。
只有懂得如何过安宁平静的生活,你才能变得强大。
没有低谷就没有高峰,如果我们像过去一样该做什么就做什么,我们就像多去一样没有什么改变。
每当你开始感到担忧、失落、孤独、沮丧、心中充满怨恨、消极或愤怒时,拿起一本有趣的书,穿上一套焕然一新的衣服,尽你所能让周围的环境变得更加令人愉悦。最重要的是要阻止源源不断的思绪,直到新能量取代了旧能量。
早晨问一问自己想拥有怎样的一天,尽量提醒自己生活中有哪些美好愉快的事情。养成在睡觉前回顾一天中愉快事情的习惯。
不要看电视,做这些事情对你没有任何好处,只会浪费时间。沉默就像是个接待中心,让它做你的指引。
在学习、钻研和工作时,我们该有一些独处时光,凝神定思,心无二用。
躲开不聪明的人,你永远无法确定他们的想法和对你的影响,不懂孔融体谅的人可能会阻止我们进步。对于你不喜欢的人,不要花哪怕一分钟的时间去想他们。
不要为了拉近跟某个人的关系而向他毫无隐藏地袒露心曲。
一个自由的人就是能够不假任何借口就拒绝晚餐邀请的人。
当你做了好事,不必把它讲出来:这种感觉是奇妙的,因为你没有冲淡这份快乐,而是自己完整地保存了它。
不要把自己的不幸向别人吐露,这样做不仅让你感到疲倦,也让你的对话伙伴感到厌烦,另一方面,我们说得越多,就离别人和我们自己越远。
与其纠缠别人的缺点,不如多关注你自己的缺点。与其想着别人的坏处和不幸,不如想想更美好的事情。如果我们不授人以柄,没有人能伤害我们。
排斥自己“常有理”的病态念头,不要对别人指手画脚,只有你认为有必要时才这么做,其余时候不要这样做,保持沉默,能得到更多的尊重。
在别人那里碰一鼻子灰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如果你试图维护自己的立场,只不过是空耗力气罢了。
居所虽窄,亦可坐卧其间,足以供我独居,平静使我享受,午休与观赏四季景色乃是最大快乐。世界不过是我们的感知。内心平和不啻为最宝贵财富。只有独居者自己才能品味它的妙处。
我们是用梦想织成的。——莎士比亚
对自己拥有信心,你将发现一切(或基本一切)皆有可能。如果你按照自己的渴望和梦想来生活,你将美梦成真。如果你向着一个明确的目标加倍努力,你将取得惊人的成绩,相信好事会降临到你头上。
“成功”人士(事业有成和家庭幸福)不会怀疑自己实现愿望的能力,成功总是根源于精神,最终在现实世界中实现,这个过程从来不会反过来。为了实现事业繁荣发展,需要预先在头脑中谋划这番事业,思想的力量是令人难以置信。
我们都拥有这件利器,因此要好好利用。每个人都有能力自我筹划,只需保持思想的开放性,对一切事物持欢迎态度,我们就能利用潜意识中存在的一切智慧。
不要怀疑你的计划能否成功,为了找到一条新途径,你首先要抛弃此前所有思想路线图,尽量不要怀疑自己,你能够成为自己希望成为的人,怀疑是在浪费时间,阻碍计划的实现。
如果你下不了决心实现梦想,你担心的事情将会发生。我们会创造和看到自己预料中的事情。如果面临某种状况时顾虑重重,你将自食其果。
现实中的我们,是我们所有曾经存在意愿的结果。
在一生中,我们身上没有一样东西是保持不变的。愿意改变,证明我们还没有僵化,还没有变老。停止改变意味着走向死亡。
饮食要少而精,睡觉宜早,锻炼身体,不断学习,接触人事,获得新思想,每天找到尽可能多的快乐。
懂得如何穿着简单,选择诚实和适合你的朋友、知识丰富的书籍和优良的环境,尽量做到在各种场合中通情达理。
我们阅读的一切都成为自己意识的一部分,大多书面的东西都基于某个人的个人观察。因此,我们能够用一下午的时间收获别人历经一生观察、劳作、研究、磨难、经验等所获得的劳动果实。
用写作表达个性
逃离宏大的主题,写出日常生活提供给你的东西。描述你的忧伤和愿望、头脑中穿过的想法和你对美的某些形式的信仰。怀着不事张扬的谦卑的真挚之情,用随手可得的词语、梦境中的画面和记忆中的事物来描述这一切。如果生活在你看来乏善可陈,请不要责备生活,而应该责备你自己。你要承认自己没有足够的诗意逗引招来绚烂华丽。因为对于造物主来说,贫乏、贫困者或无足轻重的地方都是不存在的。——里尔克(德国诗人)《给青年诗人的信》
早晨,当你不愿醒来时,不妨这样想一想:我醒来是为了完成人的使命,热爱职业的人不惜牺牲沐浴和用餐的时间扑在工作上。
简单的生活,不能仅满足于粗茶淡饭,还应憧憬更高层次的思想和生活方式。
感:发现自己的阅读方式就是书上建议的那一种很欣喜,而我的追求也是顺着自己的心意的。
这本书太棒了,让我开始审视自己的观念,把房间打扫干净也是对心灵的净化,体验当下的生活我才能获得幸福,做任何事情都该一心一意,因为每一天都是独一无二的,它不该充斥着悔恨和乏味,我们应该亲手把它变得更美。
我总在犹豫和彷徨,因为自己的不确定,但是其实所有的时光都应该被珍惜,早起的清晨有它独到的美丽。
室内的装饰品并不是拥有的越多越好,对于衣服的需求也是这样,对所有的产品都应该追求质量,因为生活本该如此,既然有想过的生活,那不如从现在开始一点一滴的积累。
迷茫了一阵子,丢掉了一些一直以来坚持的事情,但我并不害怕,因为一切都还来得及。
我要过好今天!2015.5.14
《简单的艺术》读后感(九):简单生活是一种态度
繁杂的当代生活,不断地使人感觉有些混乱、迷惑。于是开始探索自身的清净,不被世事所困扰。
刚好碰到赠书试读,喜欢此书的标题和内容。拿到手中,从书里到外都是简单的感觉。
简单是一种生活的态度,它不是要求你必须如何,只是希望可以帮助改善物质、身体、心里,让人活的更快乐、有意义。此书宗旨也是如此,并且用极其通俗的语言来探讨一种方式、方法。
翻译也很是到位,让人感觉不到丝毫的卡顿,第一遍通读仅用了2个多小时,可谓一气合成。
书中从外物,身体,到本我的寻找,设计可见精致。并提供了各种作者自身实践的方法和建议,帮助进行实践,不像很多书仅仅作为探索,而不提供可实践方法。简单不是说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让我们一起来让生活更简单~~~
《简单的艺术》读后感(十):引起共鸣的生活方式
曾经跟一个朋友说过这样一句话:”为什么会有很多人去无止境的追求物质,是因为他们的心灵太空虚。“她说,每当她要很奢侈的去买一件东西时,耳边便萦绕着我这句话,心中泛起一种罪恶感。
其实我并非完全抵制对美好东西的拥有,如一件品质很好衣服或者包包,谁不喜欢呢?只是比较反对那些没有搞清为什么要买这件东西而盲目去追求名牌甚至为了去彰显自己爱慕虚荣的做法。
看了《简单的艺术》这本说,越来越觉得自己的理念是对的,现在越来越喜欢简约的服饰,穿起来舒服、大方,最近特别喜欢无印良品的东西,简约、品质、实用,我可以花500块钱去买一套盖起来很舒服的被套,也可以花几十元买一个很不错的喷头,那都是因为这本书里反复提到的,买少而精的东西,这些品质好且用起来很舒心的物品,会让人有一种幸福感。
少极是多,这个理念最早在我们家李老师身上特别能体现,他时常收拾屋子,会扔掉很多东西,之前还因此跟他吵架,后面因为腾空了地方反而让生活更舒适,慢慢也认同他这一理念,再后来在这边书中看到,又再次说明了这个道理。坚持留下有用的东西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在你下一次购买东西的时候,你会更谨慎,想得更长远。
这本书,通过生活态度的描述,其实反映了对人生和生命的态度,内心去追求自我的平静,要知道自己最想要什么,而不是人云亦云,做自己内心的主人,让自己更享受当下的幸福,去体会生活中点点滴滴小事所带来的幸福感。当你爱自己时,便能给周围人带去更多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