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世界史的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8-24 05:46: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

世界史的读后感10篇

  《世界史》是一本由[美]威廉•麦克尼尔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616,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世界史》读后感(一):千年不变是文明

  可以说,我们之前的历史课本,不过是应试考试工具,是一些知识堆积成的压缩饼干,没有营养,更别提趣味了。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些冰冷的千年不动的年代数字,只是一些机械人名,只是一些枯燥事件。除此之外,我们实在难以从历史课本中学习到什么。

  社会是个大课堂,走出学校,仍要学习,有空的时候看看书,当然不能再看学校里规定的必须完成教科书了,要看一些其他的东西。据说在美国,很多学校学习历史都是从一些文学名著中完成。我们现在可能还达不到这样的有趣水准,那么看一看别样的历史书或许会有一些不同认识

  威廉·麦克尼尔的这本《世界史》号称是美国一些名牌大学的指定教科书,只能这么说,像美国大片中国电影那样,还是跟我们之前了解的国内的历史教科书有差别

  差别在于,之前我们学习的历史课本,是相对静止孤立的,是自成格局,自成一派的,好象世界的各个国家和各个时代的国家彼此只是很少的来往,只有战争的时候,才互相“亲近”起来。这本书却有些不一样,其从文明互动角度下手,将世界看成动态和交互影响的一个整体,这点尤为难得。没有开阔眼界丰富的知识以及周全思考,是难以有这样的结论的。

  没错,相对于那些在人类发展长河熠熠生辉的历史人物以及惊天动地的战争,文明是在暗地浮动的,是看得见又难以描绘以致不由主自地给予忽略了的。但文明是个潜流,其力量沛不可御,是人类历史纵横交织的万千气象下的冰山底座,决定了历史的方向,掌控着人类发展的航向

  从这个意义上说,对全球文明的书写,作者实在别具慧眼,在纷繁过往烟尘中是抓住了历史的血脉和命门。因此论述起来,自然有的谈,自然有营养,自然有因果过渡,自然让人信服。像书中提到的古代苏美尔的宗教,包括宗教的观念仪式,影响所及,先后被希腊、罗马、凯尔特、日尔曼、斯拉夫人奉为准则。从中可以看出文明的力量是何等威力,亦可以想像,上千年来,人类实则万法来自一地方,那些所谓的纷争和分化,应不应该再那样大张旗鼓地再上演下去呢?

  《世界史》读后感(二):继全球通史之后的另一部精彩的历史书

  转发:《世界史》是一部浩瀚辽阔的史书,且纵观自己短短一生都觉得经历了无数难以忘怀故事,对于世界来说。每个人渺小沧海一粟,微不可辨。而人类的共和创造了历史,创造了文明的开始与发展,直至现在仍生生不息

  本书从一个简单视角—文明的互动出发,对世界历史的叙述一以贯之。着重以文明的起源发展及文明中心变化线索,贯穿上下五千年,简括全球人类历史从古至今形成。“以文明为单位,书写文明的互动,强调文明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认为人类历史有整体性,而关系则而是整体性的体现。”正是这部书的特点

  文明一词源于拉丁文"Civis",意思城市居民,其本质含义人民和睦生活于城市和社会集团中的能力。引申后意为一种先进的社会和文化发展状态,以及到达这一状态的过程,其涉及的领域广泛,包括民族意识技术水准、礼仪规范、宗教思想风俗习惯以及科学知识的发展等等

  文明的出现前提条件是城市的出现,可以说城市是文明的发源地。文化变迁对于文明的产生有很大的作用农耕方法改变劳动的分化,统治阶级,也就是中央政府的出现以及社会阶层的出现都是文明产生的重要特征

  此书关于人类起源与历史的开端,作者的解释一下让我茅塞顿开----在完全意义上的人类与在他们之前繁衍的类人的生物之间,一个主要的区别就是人类有更长的婴儿期和儿童期。从孩子的角度来看,缓慢成熟意味塑造过程的延长和学习能力的大大提高。当出现这种情况时,文化演化就开始超越了生物演化的缓慢步伐。而这种超越占据首要地位时,严格而恰当意义上的人类历史便发端了。其实这也解释了人与动物的区别,仅仅说人的大脑发达不够的,至少,我非常认可他的这种说法。而文明,由于人类的进化,开始为生存而发展农业以获取足够甚至丰裕的食物。与神有关或的专业人员脱离劳动成为具有多项技能和知识的专业人员。随着文明的进一步发展,不再以农业为基本求生方式的人兴起了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员。人类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层次化,多元化,而贫富悬殊也逐渐显露,出现阶级,出现国家,出现国家管理机器,出现政治。国与国,文化与文化之间相互碰撞,争夺。使得世界性的文明中心在几千年的历史间经历多次变化。

  最早的文明诞生于中东的谷物种植和动物驯养,中东的发展也处于领先地位。在公元前500年到公元1500年的2000年里,中东、印度、希腊和中国文明保持了自主,其间关系可谓势均力敌,没有一种文明取得从根本上打破四大文明整体平衡规模实力。但这种平衡终于经受了一系列震荡,首先希腊文明、印度文明先后在发源地之外得到广泛传播;而伊斯兰教的兴起,则大范围地影响了世界闻名平衡的格局。第四次动荡来自西欧,最终颠覆了世界文化的平衡格局。这个过程始于公元1500年之后,欧洲人首先打开了美洲的大门,直至1850年,西方世界终于取得对世界上其他主要文明的绝对优势,从而是其他非西方社会的领袖放弃祖先酒精考验的方法,放弃他们传统的文化独立,以便通过借鉴西方的技术竭力实现“现代化”。各种文明相互作用,并同周围非文明社会群体彼此影响。这种涉及技术、文化和经济交换等领域的接触是导致各文明内部演变和发展的主要动力

  作者眼中的“世界史”,焦点就在四大文明(中东、印度、中国、欧洲),他特别致力通过地理交通、技术、文艺等等人类文明的诸要素结合考古发现描述它们相互之间联系。“科学、技术以及衰弱国家和民族借鉴强大富裕国家富强秘密’的自然渴望倾向于将世界统一一体。地理差异语言障碍和保持何种地区文化传统的愿望则处于相反的一面。因此,在未来时间中保持何种程度多样性与统一性或许仍是个问题。在世界所有地区中前代所具有的地方文化的连续性遭到了根本性挑战新生的日常生活城市化、工业化、官僚化和自治化转变影响非常深远。迄今为止还无人能够预测可以显现出人类稳固适应新生活环境的状态。”

  历史是无法回溯的时间的深渊,而世界历史则赋予它更加广阔的地理范围。历史本就是要集中在某一段文化里慢慢读,细细研究的,尽管《世界史》是一本有着500页文字的厚书,仍就只能在历史长河里蜻蜓点水而过。但因为它着重于文明发展的角度,使我们有了提纲挈领的线索,而浓缩也是精华所在。世界是平的,很久以前,这句话非常流行,在全球化高度发展的今天,很难说今后的文明中心会怎样改变,如果你有心预测,也许这本书里所涉及的人类文明变迁的足印会给你带来一些启示

  《世界史》读后感(三):恢宏而凝练的世界史

  威廉·麦克尼尔这本《世界史》的风格可以用“恢宏”和“凝练”这两个词来形容。按麦克尼尔自己的评价就是:“我的这种世界史观,尽管不完美,但优点是一以贯之、清晰明了,能够被掌握、被记住,过后可以品味。”正是“凝练”才使其“恢宏”可以品味。而且它会赋予你一种强大的才能:就像站在开阔的田野里仰望满天星斗,在静谧大气中发现宇宙宏伟运动;而且你可以用望远镜任意跟踪聚焦于某个星球,然后退回到全景仍能准确地指出其位置

  威廉·哈迪·麦克尼尔(1917—)生于加拿大,父亲是一位神学家教育家得天独厚学术条件使他很早就对历史产生浓厚兴趣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的三卷本《历史研究》曾让他大受启发,他发誓写出一本真正的世界史。他的历史观也是对汤因比历史观的演进。后者强调世界文明的隔离,而他则强调世界文明的交流,并在这种交流中提炼出一种简明的、务实进化论

  麦克尼尔的进化论和达尔文的进化论有相似的地方。只不过达尔文的论述对象是“生物”,而麦克尼尔论述的对象是“文明”。文明的生长和灭亡也符合“物竞天择观“。所有竞争力强大的文明都与其生存的环境以及人类对环境的利用息息相观。麦克尼尔构建的世界史就是文明进化史。不过,他并不认为现代文明优于古代文明,也不认为现代文明是古代文明的堕落。他只是客观地描述这种变化,最主要的是揭示其变化的机制

  麦克尼尔笔下的文明至少分为三个层面,第一是军事,比如兵器铠甲对矿产的依赖战马牧场的依赖,军队对给养的依赖;第二是文化,这包括人类的生存或者说创造财富的方式,以及保证财富分配合理的社会法则,先进的文化会从民间偷偷地输入到其它文明中,这种征服很隐蔽;第三是宗教,它掌管人类重大事务,并在最尖锐精神冲突中占据主导地位,同时它本身也就是文明的凝聚力所在,没有凝聚力的文明是脆弱的。所有在竞争中取得胜利的文明必然在这三个层面上优于其它文明,并且自身亦拥有强大的生命力

  既然是用文明之间的交流和竞争构建一部世界史,麦克尼尔的眼光就总是聚焦于征伐中的军队、游牧民族、商人水手海盗、僧侣、工程师、传教士、某种思想的奠基人或启蒙者,以及瘟疫。而对和平时期朝代更迭不屑一顾。因此他笔下的世界史更像一条气势恢宏河流,河中心的流速极快,但靠近两岸的地方则流得较迟缓。麦克尼尔的成就就在于标定了一条璀璨的河道。这是他在世界史方面真正的奠基工作,其他史学家似乎只能延着他定下的航道寻觅新发现。

  这本书的写作策略是一方面提供一幅幅全景图,另一方面又遍历每一次重大事件的中心,这就是本书的结实秀美骨架。而文明的形成和交流的细节则是本书的血肉。整本书又像一部隽永智慧小品集。造成这种奇妙效果原因是:其内容不仅铺叙史实,而且在每一章提炼出一个明确的主题,将物质的进化和文明的更新密切结合,提供一系列雄辩的论述,充分显示其深思熟虑的特点。

  比如第三章论述制铁技术对文明发展的影响:“这次技术进步的第一个重大后果是新一轮蛮族入侵,他们在公元前1200~前1000年,包围了古代中东地区的大帝国并一个接一个地推翻了它们。铁器时代蛮族的军事胜利依靠的是原始平均主义共同体的同心同德,在这种共同体中,每个人都是强大的战士,因为那里不存在世界文明地区长期盛行的主人和臣民之间的鸿沟人数稀少的战车贵族,被愤怒的臣民所包围,被传统的内讧所削弱,所以不是这种群体性攻击的敌手。”

  在这段论述中,麦克尼尔没有把蛮族取胜的原因简单地归结为冶铁技术的出现,而是归结为铁器在不同文明中的使用方式:把武器分散开要比集中起来更有威力。喜欢军事的读者很清楚,历史上出现的任何新兵种都会遇到分散和集中两种战术选择,而这又与文明的特征有紧密的联系。麦克尼尔总是仔细地研究每一种文明的鲜明的特征,并把其变革和灭亡归因于其内在缺陷。再如第五章论述希腊的军事方阵与斯巴达奴隶起义之间的关系:

  “军事战术的一个重大变化为参与政治生活的农民奠定了稳固的基础。这就是方阵的发明——大量密集的步兵阵形……由数千名身披铠甲、行动如一、训练有素士兵组成的冲锋能够横扫战场上的骑兵或敌方的任何其他力量。当这种优势变得明显时……任何不利于加强方阵力量的事情都会危害城邦。如果危险迫在眉睫,如公元前7世纪斯巴达发生的奴隶反抗多利亚统治者造成的灾难那样,那么对它的反应将是十分剧烈的。”

  尽管麦克尼尔注重文明之间的交流和影响,但是他却不认为人类最终会形成统一的文明。他曾在《纽约时报》上发表过一篇批判弗朗西斯·福山的《历史终结和最后一人》的书评。福山认为人类社会的进化会以西方式民主自由终点,并在这个终点结成一体。麦克尼尔批驳了这种思想,认为人类将保持文明的多元化。他给出的理由是:”团体就是靠他们与外人的差别来定义他们自己,而人性是变化的,所有从基因遗传的倾向和能力都会自动形成各种各样形式。”这个理由其实并没有太大的说服力,但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麦克尼尔的强劲有力乐观主义,这种思想大致解释了这本《世界史》的强劲笔锋何以从头到尾长盛不衰

  《世界史》读后感(四):世界历史:是分割还是联合

  如果你只需要“一本”关于世界历史的书,只一本,那么我会给你推荐这本,威廉·麦克尼尔的《世界史》,如果你非要我说上什么推荐语的话,我也只有一句“去读吧”。——当然,这或许是我的毛病,只要遇到喜欢的东西,往往语无伦次,也说不上喜欢哪一点,仿佛全部都喜欢,所以也就不知道如何说。但让我调整一下自己的思绪,我想,我还是可以借着这本书谈谈对世界历史的看法。

  威廉·马可尼尔写作《世界史》的原因是想准备一本教材,当然,一开始只是谦虚而老实地称之为“世界历史简论”,不幸的是,这本教材一出世并没有得到多少认同,对这最直接的回应就是:有世界史吗?

  当然,所谓的”有世界史吗?“不是针对世界有没有历史,而是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是否值得关注,在反对马可尼尔的观点中,人们普遍认为,世界在”全球化“之前是单独割裂的,你不能说凯撒与秦始皇开展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你也不能说孔子影响了文艺复兴。

  然而,马可尼尔却赞同汤因比的观点,世界历史本来就是相互联系的。从最初的智人开始,马可尼尔就认为,人类共同发源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而在论述蛮族入侵与战车时,虽然马可尼尔没有找到直观的证据,但还是将中国夏商之际的战车与罗马战车联系到了一起,”在中国不知从哪里掌握的战车技术,使得战争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非原文引述)。

  其实,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了这个观点,世界一直就联合在一起,东西方世界并没有一直被隔绝,比如麦子就是从西域流传到了中原,而这个也早发生在”丝绸之路“开拓之前(观点引自某纪录片)。也就是说,人是一直在流动的,只是没有现在这么发达,但正是由于有了人的流动,东西方也一直在沟通。

  我想,这个”互动“的世界史,或许给我们最大的启发就是,世界一直以来就没有中心,无论是现在的西方中心论,还是过去的华夏中心论。去掉四方来朝的虚伪自信,我们才能更加平心气和的去探讨如何取长补短,到底有没有一种规律、一种价值是全世界都可以行得通的。

  《世界史》读后感(五):他们的世界

  我不大读书,但这本世界史,还是翻了翻,因为那么多人说好。结果呢,也许欣赏水平问题,一点没有觉出好来。回过神来想想,倒不如看看什么人在写书评,还能品出些一二三来:原来不过是一个他们的世界。

  他们的世界,首先就是西方人的世界,比如近东、远东,一个圈接一个圈的,把西方围绕在中心,当然,1500年前,谦虚了些。其次,就是书商的世界,比如这好、那好,如果作者自称“清晰明了”没有用错地方的话,那就只能质疑翻译的水准了。再次,就是江湖的世界,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旁边人莫去凑热闹。

  人类起源于非洲的神话还没有破产,世界大同于西方的想象仍然富于魔力,这样一本开山之作也就有阅读的价值,如此而已。有些人特意挑出文明互动和思想传播部分来隆重加以推荐,有些人说细节如何生动阅读如何有趣,呆逼如我,禁不住起匪夷所思之叹,比如,单纯想一想武士道怎么生出茶道来的,就让我百思不得其解。

  《世界史》读后感(六):“全球通史”及“世界史”之对比

  转发二:应该说,我对世界历史类书籍一向颇有兴趣。中学时代曾读过《世界五千年》,后又通读过斯塔夫里阿诺斯那部著名的《全球通史》,受益颇多。如今,在“世界史”领域可算与斯塔夫里阿诺斯齐名的威廉·麦克尼尔的《世界史》终有中文译本,自然是不容错过。

  本书是麦克尼尔开世界史领域先河之作《西方的兴起》的教材版,作为教材,自然会体现一些特点。比如相对而言篇幅不算太长,当然,只是“相对而言”。以整个世界的历史为论述对象的著作,不可能是“短篇”。读完这本厚达500多页的书本,也着实花了我一个多月的时间。又比如教材的行文总是比较正统,中规中矩,面面俱到之余自然也深度有限。对此,每一章结束作者都列出了扩展阅读的图书名单,算是一种补充。只是对国内读者而言,这个书单的实用性比较有限。

  书以“世界历史”这一宏大情景为叙述对象,自是颇有野心。纵观全书,麦克尼尔应该说也表现出了与这种野心相称的构建能力:高屋建瓴,总揽全局;脉络清晰,论述合理;史料详实,观点凝炼。阅读此书,犹如将一幅人类历史发展概况的全景图铺展在眼前,令人印象深刻。而且,相比其他同类的世界史学作品,本书还有一个极其鲜明的特色,如其副标题所示,麦克尼尔对各文明“互动”的强调力度可谓前所未有。

  一般而言,对于世界历史,人们公认的是在史前几大文明发展期,文明处于相对孤立的状态。到近代航海时代以后,文明之间的交流才开始频繁。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就以“公元1500”年为一个分野。然而在麦克尼尔的作品中,文明间的互动从其初始期便已经开始,不曾断绝。两河文明、埃及文明、欧洲文明,因地理距离较近而联系紧密,自不用说。即使是相对较远的印度文明和中国文明,彼此也一样存在互动。在麦克尼尔眼中,文明的发展和历史的演进,其实就是各大文明间的动态平衡不断打破,又不断建立的过程。例如汉朝对匈奴战争,导致后者西迁,又进一步挤压更西部的游牧部落,其传导结果最终波及欧洲。这种扰动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国家政策、军事技术、宗教思想乃至农业作物。于是,在他的笔下,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整体的,互为影响的世界。比起局部孤立的历史研究方法,麦克尼尔的构建无疑更适合放在“世界”的框架之下。对此,也无怪乎其《西方的兴起》甫一问世,便能引起西方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其治学思想,确有不凡之处。

  不过,本书也自然有其缺点。作为教材,浅尝辄止在所难免,这点之前已经说过。何况本书虽强调各文明间的互动,但本质上仍然是一部传统的“政治文化”史。其关注层面依然集中在政治、军事和文化之上,且更为注重描述而非深层次原因的探究。于是虽然你能从书中知道“发生了什么”,但“为什么发生”依旧尚待解决。麦克尼尔对技术进步不乏论述,但技术进步为何出现却往往是一种“自然发生”式的观点,这一点上,倒是和《大国的兴衰》作者肯尼迪有些类似。而在经济方面,只能说麦克尼尔还不如肯尼迪。他在本书中的经济论述杂乱而缺乏主线,时而突出中央管理的重要,时而又对计划经济的问题不置可否。这种状况在叙述进入近现代后更加明显。此外,这毕竟是一本写于半世纪前的教材,虽经数次修订,但仍不免有过时之处。这都是在阅读时需加以注意的。

  那么,这本书对现代读者,尤其是中国读者来说,又有何意义?在我看来,其意义恰恰就在于本书的特点,即“互动”地看待一个“整体”世界的角度。而这正是国人所普遍缺乏的。

  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度,中国从不缺乏历史研究和思索。但这种关注却往往带有明显的自我中心倾向。从“中国”这个名字的内涵“中央之国”里,我们就可以看到这种倾向的表达。长久以来,说起历史,我们知道夏商周秦汉,唐宋元明清,知道朝代更迭,政权兴替。但这一切都是发生在“中国”的地理和文化版图之内的。至于版图之外的活动事迹,则记载寥寥。即使有也多是冠以“蛮夷”之名的蔑视而已。这种文化孤立主义和自傲情绪深深镌刻于每个中国人的集体潜意识中,即使是自诩“视角开阔多元”如我,也难以摆脱其影响。因此,看到如本书中因为“商朝”的战车而推断其先民可能来自西亚时,我也自是对此类“中华文化西来说”置之一笑而已。虽然“线粒体夏娃”假说已证明人类均起源于非洲,亚洲人种也一样从别处迁移而来,但我能接受“种族迁移”,却依然执着于“文化自发”。其实仔细想想,抛开彼此“文化优越”的偏执,这种观点也未尝不是一种可能性吧。

  这种自我中心式的历史观一直持续到近代。直至西方凭借坚船利炮叩开中华帝国的国门,国人才惊醒于自己并非“中央之国”,而只是列国之一罢了。而且由于技术和文化的落后,中国的国际地位被一再边缘化,沦为列强分割的对象。于是对中华民族来说,这段融入世界的过程痛苦难捱,不堪回首。而如今,中国是否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答案并不像表面上那么明显。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世界格局”往往是不为刀俎,便为鱼肉。于是对自己国家的定位,便也在重回“中央之国”的野心与沦为“他国傀儡”的恐惧之间剧烈摇摆,在自傲与自卑之间来回震荡而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华文明依旧还在“融入”整体的过程之中。

  但是在如今这个日益一体化的世界中,中国也已经不可能再回到固步自封,独善其身的老路。虽然如今的“全球化”只是西方主导下的全球化,且有太多待商榷之处,但这不能成为拒绝这一大势的理由,而且这也不是想拒绝就能拒绝得了的。那么,在各国家、民族、文化交往日益密切的今天,如何给自己找到一个定位?如何评价自身文明对世界的贡献,以及自身文明发展过程中受到的影响?今后的中国,又如何对待外来的影响和冲击?此类问题的解决,必然要求打破孤立的视角和思维,去建立一种全局、整体、连贯、互动的历史观。而这,正是本书所基于并倡导的历史观念,虽然其依然难免带有西方的视角。当年麦克尼尔写作此书,主要是为了让受到孤立主义影响的美国能够放眼看世界,如今,中国人在经济和文化领域日益融入世界的过程中,也许同样需要补上这一课。

  这恐怕正是本书对于当代中国的意义所在。

  《世界史》读后感(七):给你一双看世界的眼睛

  历史,对于我这个文科生而言,留下的并非是美好的记忆。至今我都清晰地感受到,当年死记硬背历史课本时的那种抓狂。时间、事件、意义,模式化的历史记录方式,枯燥的重复,磨光了担负着巨大压力的学子的热情。

  读威廉•麦克尼尔《世界史》,瞬间打破了我一贯以来跟历史之间的隔阂感,原来历史可以这样写。阅读历史,特别是通史类的教科书,绝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但同样是历史教科书,厚厚一本《世界史》却不是一块砖头。庞大繁复的人类文明历史,在一本500多页的书中得以展现。读者会发现自己进入了一个立体、鲜活的历史世界。通常的历史学家,一般以时间为轴,或辅以地理位置、民族薪传,或杂以文化传播、政治体制,甚至穿插财政制度、科学艺术,力图从各个侧面绘制历史长卷。可是很少有人有这样的雄心和功力,将泱泱地球之上,纵横两千五百余年的主要文明及其变迁、互动纳于一书之内。作者的视角既穿越时间、空间,也关注文化、社会和科学,给读者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广阔眼界。

  这也正源于威廉•麦克尼尔独特的历史观。跟之前的史学家不同,威廉•麦克尼尔认为文明之间一直是互相联系的,这些联系通常是社会变化的通衢。威廉•麦克尼尔指出:在任何一个时代,世界各文化之间的平衡都会轻易地被打破,扰动可能来自一个或多个文化中心,那里的人们成功地创造了魅力非凡或者强大有力的文明。进而,它们的邻居,抑或邻居的邻居,被诱惑或被迫失去改变自己传统的生活方式,有时候是直接移植一些技术或观念,但更多的情况,是加以调整和改变,以便更为顺利地适应当地的环境。

  正是基于这种架构,威廉•麦克尼尔打破了西方学术界根深蒂固的“西方中心论”,而转向全球史观。英国历史学家巴勒克拉夫认为,威廉•麦克尼尔的《世界史》是体现了“全球史观”的代表作之一,在历史学术界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在《世界史》的年表上,读者会清晰地看到,各大文明的确立和互动,正是全书的主线:以时间为纵轴,《世界史》跨越了史前、新石器时代一直到当代的,我们所知的各个历史时期;以空间为横轴,欧洲和美洲、中东和北非、南亚和东南亚、中国等重要区域,如同瀑布流泻,缓缓淌过千百年;以各大文明之间的互动为轴,铁器时代、佛教的传播、黑死病流行、欧洲航海大发展等历史事件,突破了时空限制,清晰地展现给读者。作者所着力构造的,是一个多维度的同时也是动态的世界,一如用现代动画技术重构的古画《清明上河图》。而这种写法,正是打破时间、空间,不再把各个文明视为孤立的、可以自行说明的事件来对待。

  同时,《世界史》不单纯是历史事件的堆砌,其清晰的历史脉络,正是威廉•麦克尼尔独特历史观的展现,是其侵淫在浩瀚的历史长河后,为读者奉上的几杯甘冽的清泉,有几个细节可以作为明证。《世界史》的某些章节,仅仅是图片展示,寥寥文字作为图片说明概括了当时的文明,帮助读者理解历史;每一大部分最后都附有进一步阅读书目,不同于其他教课书单纯拉单子式的推荐书目,威廉•麦克尼尔将书目选定的原因和意义一并加以说明,既补充了和丰富了基本内容,更重要的是帮助读者延伸阅读。

  《世界史》,不是普通的一本世界历史教科书,宏伟洗练的叙述能力、丰富的学识以及严谨的论证,使其成为当之无愧的“全球通史开山之作”。《世界史》,是威廉•麦克尼尔奉献给世人的一双看世界的眼睛。

  《世界史》读后感(八):历史是胜利者的故事?

  从希罗多德开始,西方就开始试图撰写关于世界的历史。当然,这样的历史并非如史记一样,要将各民族汇合成统一的国家,而是试图用历史的眼光展现世界的图景。当然,这并不是绝对的,也有哲学家试图通过理性来论证历史的发展轨迹,比如黑格尔抑或是马克思。这种世界史的眼光,到了二十世纪开创了历史学研究的全球视野,无论是汤因比的《历史研究》,还是斯宾格勒的《西方的没落》,都试图讲述一个世界发展的历程。

  真正将这一理想变为现实行动的是法国的年鉴学派,他们通过大量的社会历史调查,从而形成了一套社会历史学写作方式。当然,这种写作方式可以运用在一个村庄,也可以运用到一个国家,更可以运用到整个地中海地区,最后也可以运用到全球的历史。这种历史写作摆脱了传统人文历史写作那种以人物事件为中心的编年史写作方式,突出文明自身的演进和发展,从而为摆脱民族国家的视野,展现全球历史的维度。这种写作的尝试,最早有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和麦克尼尔的《世界史》。

  对于前者,由于是很多高校世界史研究生的专业参考书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后者对于国人来说,则稍显陌生。麦克尼尔的成名作《西方的兴起》,在这部讨论西方现代崛起的著作,是可以与保罗肯尼迪的《大国的兴衰》相媲美。而这部书《世界史》正是在前者的基础上,从历史的源头来探讨西方崛起的过程。虽然,其中涉及到了印度和中国,但撰写的重心显然仍然是以地中海沿岸,即西方文明的源头。所以,这部世界史依然是站在西方的视角来观察周边世界的作品,就像希罗多德曾经描述的一样,希腊人认为自己是文明的中心,周围则是蛮族的世界。麦克尼尔正是继承了希罗多德的世界眼光,来描述这样一个文明与野蛮的世界及其历史。

  虽然说是老生常谈,但的确在西方崛起前的历史,写的比较没有特色,主要是各个文明的简介,从物质生活到政治文明,有些断烂朝报的味道。从第三部分开始,整部书才开始走向高潮,西方的支配地位到全球世界的开端。如果前两部分还能保持历史叙事的平衡的话,这两部分则完全是西方世界崛起的故事。西方成为了世界历史的主角,可能才是麦克尼尔想要告诉我们的内容。

  当然,这肯定是希罗多德式的史学家们的历史,也是胜利者书写的世界历史。只不过,他忘了世界的东方,还有一个国度,他曾经在十五到十八世纪,一直是东方的主宰,世界的白银源源不断从世界涌入到东方。当然,我们也看不到蒙古帝国对于亚洲与欧洲的世界征服之旅。同样也看不到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对于中亚的扩张和伊斯兰世界对于欧洲的步步紧逼。这些历史通通从麦克尼尔的眼中消失了。

  对于中国学者而言,世界历史是无法书写的,我们自己撰写关于自身的历史都自顾不暇,如何能够撰写材料浩如烟海的世界历史呢?所以,我们能够看到二十四史,却很难看到一部标准的世界历史。但是,中国是否真的没有世界史了呢?我想,这很难说,毕竟曾经的外部蛮族世界,今天早已经成为了中国的版图,过去的世界已经融化到中国之中。所以,中国史有一种至大无外的氛围,而缺乏的是敌我的区分。在这个意义上,我想历史还是应该是文明的历史,而非简单的对抗史或者征服史。否则,历史不免沦落为弱肉强食的野蛮世界。

  朱熹曾经反对弟子阅读历史,认为这会玩物丧志。我想,这并非是一个杞人忧天的想法,而是已经成为现实。今天阅读历史,特别是世界历史,并不能给我们带来多少启示,反而会让没有判断能力的人接受一种似是而非的历史观念,特别是这种强调胜利者书写的历史,往往会掩盖历史发展的真相。对此,我还是劝告缺乏历史判断力的人,还是先学好自己的历史文化,再进行历史判断,否则不免贻笑大方。

  《世界史》读后感(九):一本好书,被翻译毁了

  写评论之前,先对本书的翻译批评下:我想问下,你们在完成翻译后,是否再通读一遍你们翻译的内容,书中很多翻译明显不符合汉语表达的逻辑,都没有纠正,对一部本来就晦涩的书籍简直就是灾难。我不知道下边那些好评是出于什么目的,我就让大家摸着良心说,你们真的看明白他翻译的内容了吗?

  入正题——

  靠着坚强的意志力,终于读完了这部像字典一样厚的书,虽然内容量巨大,但是原作者为了概览人类世界发展的全貌,很多地方其实都是一笔带过,即便这样,这部书还是以它连贯,详实的记录,为我们读者展示了公元前年后两千年中,人类从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演变到制度发达的现代生活所经历的一段段过程吧。

  书实在枯燥与晦涩,无法与我已有的知识储备建立联系,所以我只能说说我大概的感受。整部书大概花了四分之三的篇幅讲述了宗教活动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直到19世界中页,才由于科技进步,才揭开宗教神秘的面纱,神性变得不再重要,才逐步退出现代文明社会,但是世界上依然还有对宗教充满信仰的人类。

  说到这里,我想说一下,为什么会有宗教,为什么会有政治,起初他们的出现,是为了更有效的管理人类群体,是他们服从管理与安排,集中力量进行农业生产,或者是抵御外敌。从这一方面来说,这两种意识形态在人类社会最初,确实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不管是宗教也好,政治也好,都成了一部分人类统治另一部分人类的工具。部落,城市,甚至是国家间的斗争,就是为了更好宣传各自崇拜的神明,获取更多人的信仰罢了。基督教、伊斯兰教、印度教其实本质上都是这种东西。

  我们现在的世界发展成现在这个样子,是这段漫长时间,在人类认知世界的过程中,因为种种必然因素而形成的必然结果。你从单一角度看到的国家制度,宗教信仰可能觉得匪夷所思,但是把他放进整个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时,你就能知道他为什么是今天这个样子。

  接近五百页的内容,基本上概括了人类世界发展的全貌,不难看出,真正的文明世界,其实是从十八世纪中叶开始的,距离现在也就三百多年的时间,人类对世界的认知从迷行回归到了理性观察与科学推论,因为这种新的认知手段,才给世界带来的新的机遇与生存增量。就像起初创造了宗教与政治一样,使人类的生存空间进入了新的纬度。

  通过这位外籍历史学家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新世界的崛起,其最重要的动力来自于欧洲航海技术的发展,全球化的探索,开阔西方人类的眼界,他们没有闭关锁国,而是抱着开放的态度接受这些新的事物,并将它们融合,发展,甚至发展出新的科学技术,提高了生产力,改善了人类生活,欧洲的文明发展影响了整个世界。生活在相同时代的东亚,中华帝国。一直沉溺于自身发展起来的儒家文明,对外来事物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中华帝国对于世界文明的演进,所起到的作用,并不是特别重要。

  历史就是一面镜子,它可以反映过去,也可以照射未来,人类文明的发展,从过去的经验可以看出,一次次发展,对应的是一次次全新的认知,新技术,新科学的发现,对人类发展其实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比如犁的发明,是人类可以更加高效的耕作,青铜器的发明,是游牧名族更加具有战斗能力,火药,蒸汽机,火车,电力等等,一次次技术飞跃,让人类有了新的生活机遇。我想未来的人类的发展,还将延续这种预言,可能很快,就会到来。

  我也感到担忧,人类文明的进步,已经超出了自然的掌控,我们可以对抗疾病,对抗风暴雷电,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人类可以掌控自己的命运,那人类万一不生不死,世界迟早一天会迎来满载的一刻,那个时候,我们会不会像当年的恐龙那样,突然在世界上灭绝呢?

  这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话题。

  再次鄙视一下,这本书的翻译,反正我没有看懂。

  《世界史》读后感(十):人类的现在和未来,是从历史中创造出来的

  并非历史专业学生,偶然在书店看到这本书,翻看几页觉得并不是特别晦涩,于是购入。目前读到第一章结束。讲到印度佛教的诞生以及与印度教之间的差异。之前还讲了犹太教的诞生。归根结底,这些宗教的诞生,其实就是为了更好的管理人类。各种教义的宗旨,其实就是一种说服力,让愚昧的大众信奉这种教义,达到统治与被统治的目的。

  虽然是一本冷静的历史教科书。这部世界史其实也是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从最初的狩猎生活,到接下来的刀耕火种,人类一次次文明的飞跃,其实都是由一次次技术的革新作为驱动的。从另一个侧面来说,先进生产力的出现可以迅速对原始生产力形成优势,形成统治或者淘汰的关系。

  因为犁的发明,是人类提高了耕地的使用效率,因为少部分人对天气历法的研究,使得农业生产更有效率,因为文字的出现,使得一些经验得以传播与流传,因为青铜器的诞生,使得野蛮人口能更有利的扩张,因为战车的出现,使得野蛮人拥有更强的侵略能力。

  从这些发展,我深刻的感受到,人类个体要想在群体竞争中形成优势,必须抢占技术革新的前锋,越早战力技术制高点,才能让自己越早形成竞争优势。脱离被统治被博学的命运。

  还在进一步研读中,后期逐步更新。。。 。。。

  我给2.5颗星,因为从各个历史节点的深度来说,作者聊的并不是特别透彻,但是对于我这种只希望浅尝辄止的读者来说,已经足够。

  2017年12月26日 续

  表达下我对国内外文翻译的批评,一部经典的著作被三流的翻译给毁了。我不知道这些专业译者在翻译后自己是否再次读过,汉语表达的逻辑完全不通顺,他们也可以安心将此书出版,这是国内翻译界的悲哀。

  目前已经看到了公元前希腊文明的建立以及中国周朝的建立。在希腊,神在部落管理中的地位已经变为其次,政治行政的初级管理体制在希腊城邦出现。大体了解下来,可以看出,无论是神还是政治,核心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更加便捷高效的管理与统治,这在国家产生的初期确实提高了群体间的合作,抵抗住了野蛮者的入侵。

  2017年12月27日 续

  公元前500年~公元前336年,希腊击败波斯(大流士及大流士儿子薛西斯),稳定的环境换来文明的空前繁荣

  戏剧,诡辩学,以及建筑学;

  由诡辩学演化的哲学代表人文依时间先后顺序为: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诡辩学的发展,使得柏拉图为代表的群体怀疑统治的合理合法性问题,(苏格拉底因此事喝毒酒死亡),进而使得希腊国内产生内部矛盾,统治集团内部出现裂痕脆弱不堪。

  后来被马其顿王朝消灭,马其顿后来被罗马消灭,代表人物有尤利西斯.凯撒,他的儿子继承统治权,发扬光大。整个地中海受希腊文明影响深远。法律体系直到现在依旧影响深远。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世界史的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