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格里芬教授的烦恼经典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8-21 05:12: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

格里芬教授的烦恼经典读后感10篇

  《格里芬教授烦恼》是一本由[美] 理查德·拉索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288图书,本书定价:29.80元,页数:2013-3-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格里芬教授的烦恼》读后感(一):抗拒中又下意识地接近

  格里芬在烦恼什么?一辈子在“买不起”与“白送也不要”之间徘徊的父母?虽然签了“特鲁罗协议”却依然过不好日子?判不完的学生作业?还是总是不顺利的剧本创作事业

  不厚的一本书,我足足读了两周——意味着这本书不有趣,但也还没到读不下去的地步平心而论,格里芬的烦恼确实不少。

  正常时间线上,整本书涉及的时间不长,只有两年间的两场婚礼前后的日子,全加起来也就一周左右,但格里芬不断回忆不断思考,这几天的时间里便几乎回顾了父母以及自己一生乱七八糟的、虽有快乐但也令人晕头涨脑的一生。

  格里芬的父母有个理论世间房子分为两种,要么买不起,要么白送也不要。于是他们一直在其中徘徊,似乎永远都在试探、永远都在寻找,而他们的生活也是如此,永远在凑和着过日子,永远也不能停下来安心享受生活

  格里芬痛恨这样,竭力想摆脱父母的影响,不愿妻子与父母有过多接触,老早前就与妻子签订协议。但年龄越大,他就越是不可控制地,与父母相像,似乎父母身上的影子永远笼罩着他。尽管不愿相信,但他迟迟无法摆脱父母的影响,而他下意识里,似乎也不愿真正摆脱父母,否则为何迟迟不愿抛撒父母的骨灰,为何在母亲去世之后还总能听见她的喋喋不休

  格里芬的生活、他的婚姻,也与父母的一样惊人相似年轻时爱得死去活来,老了越发不能相互理解,但其中的爱又确实存在

  格里芬不愿、却又在下意识里自愿地与父母带给他的影响纠缠不清。

  最好的、最坏的,所有让人印象深刻事情发生在家里。

  但究竟日子,是要怎样过下去?

  最终,格里芬与父亲一样撞了车,打算处理方式也与父亲如出一辙,但总算抛撒了父母的骨灰,不再听到母亲的唠叨

  那么未来的日子,或许也终能不再按照父母的方式去生活,而是做出真正出于自己的决定了。

  2015/5/24

  《格里芬教授的烦恼》读后感(二):每个 人最终都要成为自己最不想成为的那个人

  有些事情无法避免,尽管我们不愿意,但还是无可逃避。比如,不管我们是多么努力不想变得和父母一样,但终于总会在自己身上找到父母的影子。

  格里芬教授也有同样的烦恼:

  从不顾及他人感受的母亲像往常一样突然来电,正开着车的格里芬只好变成静止不动的靶子,惨遭海鸥投下的“重磅炸弹袭击——就在刚才,他还下意识地哼起父母最爱的小曲《那个古老海角魔法》。

  糊涂父亲遗传的丢三落四,让原本好好地批着作业的格里芬,变身在风中“追稿纸的人”——糟糕的 倒车技巧,时不时傻站在原地失神,父亲的毛病他还有不少。

  ——那时我长得的确不像父母,

  但这二十年间发生了太多事情,

  我的头发已经变得跟父亲一样稀疏

  我开始认同母亲的观点

  “世间的幸福和房子一样,要么买不起,要么白送也不要。”

  《格里芬教授的烦恼》读后感(三):努力着,努力着,我们成为比父母更为复杂的人

  不要成为父母那样的人——孩子眼睛,看着这个纷繁世界,和嫌隙不断的父母,于是生出这样的念头。这个念头,存在于很多人的童年信念中。

  然而,当父亲的骨灰坛在汽车后座上,或者当它在被海浪冲走后失而复得时候,格里芬才意识到,他逃不开。

  努力着,努力着,我们并没有办法摆脱这个命运,即,成为像父母那样的人,甚至,借着这股从小的愿力,我们成为了比父母更为复杂的人。

  开始读它的时候,我在回家的路上。读完的时候,我在离开家的路上。

  期间的很多细微反思,很不错。毕竟是小说,结尾是美好的。通过陪伴父亲的骨灰、陪伴养老院的母亲,格里芬接受进入了夫妻关系中的父母,他接受了自己,也挽回了自己的妻子。然而,现实往往没有那么美好。

  母亲在养老院里面的那一段离奇故事,将格里芬记忆中的父母之间的关系完全颠覆,改写。我看着也分不清楚,孰真孰假。记忆中的那个部分,给格里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而努力地希望自己不要像父母,不要过父母那样的婚姻,而母亲在注射吗啡后心满意足的复述,一对以离异来保持爱情鲜度的神奇夫妻,虽然远远超出了格里芬的接受程度,却真实表达了母亲对父亲的爱,以及她对两人关系的期望

  女儿婚礼的那一个场景中,格里芬有着“应该发生点儿什么”想法事实上却没有发生。表面上该发生而没有发生的事情,却在心里留出了一个空,那个空的地方,才是他真正的需要

  生活有的时候,通过没有发生的事情,在告诉我们一些东西

  《格里芬教授的烦恼》读后感(四):摒弃先天不快乐,直面现实

  这个世界最大的吊诡在于,你越不想成为什么人,就越会不自知地变成谁的样子,比如父母。这跟孝顺感恩没什么关系,只跟成长过程必然经历的自我重建与对幸福生活的预设有关

  普利策文学奖得主理查德•拉索再现辛辣讽刺功力,由两场婚礼串联起格里芬教授“剪不断理还乱”的中年生活。在格里芬教授一路的奔波中,我们也跟随着一起驰骋在路上,在寻找完美房子的过程中去寻找什么是完美的幸福生活。 □文/晓 雪(书评人)

  剪不断的无形脐带

  格里芬教授一直拼命想要摆脱父母的遗传。他认为从小到大父母在他的生活中没起过重要作用,为了躲避家庭,一遇到机会他就匆匆离家,在自己和父母之间插进两千英里的距离。从不顾别人感受的母亲、糊涂的父亲,他所有生活的选择,其目的好像就是想让父母明白他要拒绝接受他们的价值观,和他们那让人无法忍受的自命不凡。他总是担心自己遗传了父母最糟糕的品性。可现实是,二十年发生了太多事情,他的头发已经变得跟父亲一样稀疏,年轻时精巧鼻子现也占据了脸上最显著位子,而母亲的性格也正显而易见体现在他身上。他和妻子乔伊的理想生活也像他的父母一样寄托在一套理想房子上。

  作者透过格里芬与父母的纠结关系其实是让我们反观自己的成长轨迹。这种与母体千丝万缕的关系一直伴随我们成长。小时候,父母是那个我们崇拜敬佩的人,象征保护我们的力量智慧青春期,开始叛逆认识到我们以为的世界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完美,人生第一次想要脱离母体,摆脱“束缚”;一路成长,开始慢慢认识到成长的责任;随着父母的衰老位置调转,我们变成了那个保护他们的力量。有形的脐带从我们呱呱坠地时就已经剪断,可是无形的脐带却将我们和父母牵连一生。

  这种情感联系是无法割断的,即使在你长大独立之后竭力摆脱。一路的生活波折让格里芬终于意识到其实他一直在假扮他的父母,他一直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对他父母生活方式的一种否定,他努力想把父母挡在外面,但还是尴尬愚蠢失败了。因为他自己也不得不承认,“虽然他排斥他们的价值观,但他却允许许多原创性的假设探入自己的意识,比如幸福是一个你可以拜访却永远不能拥有的地方。他摒弃了他们的恃才傲物和不相称权利感,但却全盘吸收了这些价值观的基本原理——‘买不起’和‘白送也不要’”。

  幸福从来不是“天上掉馅饼”一样的好运

  “买不起” 白送也不要、“反映追求幸福生活这件事上,多像我们面对生活欲求而不得的酸葡萄心理。就像格里芬的父母一样,一辈子想要一套科德角的完美房子而不得,因为它在现实里从未存在过。

  为这虚幻的完美,我们时常陷入一种杞人忧天的自我怜悯中。格里芬的妻子乔伊” 管它叫做“先天不快乐”,那种对世界,对他人,对自己,对美好生活太没信心状态结果有时因此错过了一些更重要的事情。劳拉问她的爸爸格里芬教授,会不会觉得自己不是人们所认为的那种人,还要假装成人喜欢的样子?而最糟糕的是他们还都相信你。这到底是先天使然,还是教育所致?很难说清楚。只是在努力独立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无法抹杀成长胎记,因为那已渗入骨髓,成为我们的一部分。

  那就接受现实和自己的样子吧。格里芬总算明白地告诉女儿劳拉,那感觉像原罪一样,如果因为害怕人而什么都不做,那也追求不到幸福了。

  幸福也许像格里芬所说的存在于不清晰的未来,但如果不从当下开始走入现实去面对,就永远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理想房子。最终,格里芬的烦恼终于有了出口,“完美的圣诞树很像科德角的完美房子,首先是因为它在现实世界里并不存在,其次是因为所有不完美的圣诞树也都能被分成两类。第一类是再熟悉不过的‘白送也不要’,而第二类只适用于一棵树,好吧,就是它了”。

  你可以说这只是种妥协的态度。但除了面对现实,从自我预设的理想世界里走出来,接受过去和现在的自己,接受自己从何而来之外,也许更应该意识到,幸福从来都不是“天上掉馅饼”一样的好运,我们只能勇敢投入现实去直面和解决问题

  理查德•拉索(1949-)

  美国作家、剧作家,拥有纯艺术硕士心理学博士学位,并有在大学英语系任教的经历。他的作品包括《格里芬教授的烦恼》、《莫霍克》、《危险池塘》、《没有人是傻瓜》、《直率的人》、《帝国瀑布》等,其中《帝国瀑布》获普利策文学奖。

  [美]理查德•拉索 著张 敏 译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

  (载于2013年4月10日《时代报》时代书评http://newspaper.jfdaily.com/isdb/html/2013-04/10/content_1004338.htm)

  《格里芬教授的烦恼》读后感(五):世间的幸福和房子一样,要么买不起,要么白送也不要

  写在前面:这本书是我在买《教授与疯子》时商家赠送的,毕竟是赠品,一开始没打算看,但是封面上的一句话打动了我:“世间的幸福和房子一样,要么买不起,要么白送也不要。”因为这句话我硬撑着看完了这本书,实话实说,作者的文笔非常犀利,让我想起了伍迪·艾伦的讽刺电影,所以值得一看。另外,看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在脑海中自动代入了好几部电影的画面,它们分别是:《美国丽人》《克莱默夫妇》《安妮·霍尔》《资产阶级审慎魅力》……下面是书评人晓雪的一篇文章,个人觉得写的很好,引用在此。时候不早了,我也就不赘言了。

  文/晓 雪

  这个世界最大的吊诡在于,你越不想成为什么人,就越会不自知地变成谁的样子,比如父母。这跟孝顺啊感恩啊没什么关系,只跟成长过程中必然经历的自我重建与对幸福生活的预设有关。

  普利策文学奖得主理查德•拉索再现辛辣讽刺功力,由两场婚礼串联起格里芬教授“剪不断理还乱”的中年生活。在格里芬教授一路的奔波中,我们也跟随着一起驰骋在路上,在寻找完美房子的过程中去寻找什么是完美的幸福生活。

  【剪不断的无形脐带】

  格里芬教授一直拼命想要摆脱父母的遗传。他认为从小到大父母在他的生活中没起过重要作用,为了躲避家庭,一遇到机会他就匆匆离家,在自己和父母之间插进两千英里的距离。从不顾别人感受的母亲、糊涂的父亲,他所有生活的选择,其目的好像就是想让父母明白他要拒绝接受他们的价值观,和他们那让人无法忍受的自命不凡。他总是担心自己遗传了父母最糟糕的品性。可现实是,二十年发生了太多事情,他的头发已经变得跟父亲一样稀疏,年轻时精巧的鼻子现也占据了脸上最显著的位子,而母亲的性格也正显而易见地体现在他身上。他和妻子乔伊的理想生活也像他的父母一样寄托在一套理想房子上。

  作者透过格里芬与父母的纠结关系其实是让我们反观自己的成长轨迹。这种与母体千丝万缕的关系一直伴随我们成长。小时候,父母是那个我们崇拜敬佩的人,象征着保护我们的力量和智慧;青春期,开始叛逆,认识到我们以为的世界并不如想象中那么完美,人生第一次想要脱离母体,摆脱“束缚”;一路成长,开始慢慢认识到成长的责任;随着父母的衰老,位置调转,我们变成了那个保护他们的力量。有形的脐带从我们呱呱坠地时就已经剪断,可是无形的脐带却将我们和父母牵连一生。

  这种情感的联系是无法割断的,即使在你长大独立之后竭力摆脱。一路的生活波折让格里芬终于意识到其实他一直在假扮他的父母,他一直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是对他父母生活方式的一种否定,他努力想把父母挡在外面,但还是尴尬而愚蠢地失败了。因为他自己也不得不承认,“虽然他排斥他们的价值观,但他却允许许多原创性的假设探入自己的意识,比如幸福是一个你可以拜访却永远不能拥有的地方。他摒弃了他们的恃才傲物和不相称的权利感,但却全盘吸收了这些价值观的基本原理——‘买不起’和‘白送也不要’”。

  【幸福从来不是“天上掉馅饼”一样的好运】

  “买不起”、“白送也不要”,反映在追求幸福生活这件事上,多像我们面对生活时欲求而不得的酸葡萄心理。就像格里芬的父母一样,一辈子想要一套科德角的完美房子而不得,因为它在现实里从未存在过。

  为这虚幻的完美,我们时常陷入一种杞人忧天的自我怜悯中。格里芬的妻子乔伊” 管它叫做“先天不快乐”,那种对世界,对他人,对自己,对美好生活太没信心的状态,结果有时因此错过了一些更重要的事情。劳拉问她的爸爸格里芬教授,会不会觉得自己不是人们所认为的那种人,还要假装成人们喜欢的样子?而最糟糕的是他们还都相信你。这到底是先天使然,还是教育所致?很难说清楚。只是在努力独立的过程中,我们始终无法抹杀成长胎记,因为那已渗入骨髓,成为我们的一部分。

  那就接受现实和自己的样子吧。格里芬总算明白地告诉女儿劳拉,那感觉像原罪一样,如果因为害怕人而什么都不做,那也追求不到幸福了。

  幸福也许像格里芬所说的存在于不清晰的未来,但如果不从当下开始走入现实去面对,就永远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理想房子。最终,格里芬的烦恼终于有了出口,“完美的圣诞树很像科德角的完美房子,首先是因为它在现实世界里并不存在,其次是因为所有不完美的圣诞树也都能被分成两类。第一类是再熟悉不过的‘白送也不要’,而第二类只适用于一棵树,好吧,就是它了”。

  你可以说这只是种妥协的态度。但除了面对现实,从自我预设的理想世界里走出来,接受过去和现在的自己,接受自己从何而来之外,也许更应该意识到,幸福从来都不是“天上掉馅饼”一样的好运,我们只能勇敢投入现实去直面和解决问题。

  《格里芬教授的烦恼》读后感(六):《危险的基因》

  作者以幽默,尖锐的文字讲述一个知识分子的中年危机,刻画一个人由家庭事务引发的困境,一如封面上愁眉苦脸的漫画像,却又不失深刻。

  两段婚礼宴会,两次美国东部沿海旅行引出格里芬教授历时50年的私人与家庭烦恼。读完本书,至少让我知道两件事。其一,家族性格埋藏在基因里,作为遗产你无论怎样都甩不掉。其二,如果你天性缺少快乐感,那么千万别指望能为婚姻幸福做贡献。故事里,格里芬教授苦苦地拒绝与反抗父母的价值观,到头来却发现自己一直在不可避免地接近他们,即便一个躺在了骨灰盒里,另一个带着监视电话呆在世界另一边的养老院里。因为被迫的经济依赖被捆绑进妻子的家庭,一边按时出席家庭节日聚会,一边想着下一次成功躲开消失的借口,夸大岳父家庭影响的同时却未注意到自己如何照搬了父母的那一套,在早年的独立生涯里重复着父辈从一间房子搬到另一间屋子的游牧生活。旅途中重拾当初缘自蜜月之旅的宏大梦想-——未成型的小说《布朗宁一家的夏天》,却发现原本作为道具来写的父母已是作品中最具真实性的人物,因为他们造成了一个12岁男孩挥之不去的孤独,以及单独面对性骚动和成长困扰,并让男孩在开始谢顶之后方通过虚构领悟真实。在精神状态每况愈下,心绪紊乱时,母亲就会乘虚而入,在他体内展示其腹语术。除了来自双方父母及家庭的问题,婚姻也是制造麻烦的另一个基地。小说描述了格里芬教授如何在夫妻缠绵之夜过后的早晨因为过去合作伙伴的电话,而引出妻子乔伊极力回避的婚外情,从而走上婚姻破裂的不归路。又写了他面对来自母亲的干扰,如何独自一人走进房间然后关上门,而把妻子挡在生活之外,让等待求援信号的妻子失望并因此加深了婚姻的伤口。还有他如何被妻子定义成天性不快乐的人,即便有过快乐,也总是担忧会被人偷走大好心情。因为性格缺陷,注定了格里芬无力维持幸福的家庭关系。何况对幸福的认知,也是舶来自母亲充满悖论的观点:“世间的幸福和房子一样,要么买不起,要么白送也不要。”这样一个空中楼阁似的幸福观自然不能支持格里芬组建可圈可点的人生。所以,既然性格基因的地基有误,在其上所建的幸福之屋自然要偏离垂直线,哪怕只是微小的半个气泡的距离,也足以让三十层巍峨的华丽大厦变成岌岌可危的危楼。

  小说里有诸多配角,读罢令我印象最深的是激起教授好感与共鸣的韩裔移民二代的桑尼。该角色喜欢长篇大论,拒绝即时网络聊天工具。写邮件时认真仔细,几易其稿的态度,咬文嚼字并避免拼写错误,绝不使用缩略语或是俚语的风格,显示出一个与人交流时会习惯性注入其严肃性的形象。虽然学习成绩优异,毕业后顺利进入律师行业成为令人羡慕的中产者,但依然无法让人摆脱儿时参加同学聚会时,那个孤零零一个人呆在一旁,被白人同学指手画脚地嘲弄而不知所措,却又伪装镇静的男孩印象。人物身上所集中的特征,使我看到移民美国,并选择为人生艰辛奋斗却又不被主流社会所吸收接纳的亚裔移民的典型标本。

  《格里芬教授的烦恼》读后感(七):别向自己低头

  家,家,家,这就是“格里芬教授的烦恼”。我们所经历的最好及最糟的事情,都发生在家庭里。

  ——《纽约时报》

  【书中发生的都是一些简单的小事,是格里芬经历的,同时也是我们经历的。他逃避烦恼的结果虽然不尽人意,但过程却是妙趣横生。】

  主人公格里芬一辈子都在想怎么摆脱来自父母的阴影:他恨母亲的蛮横霸道、无中生有,却不得不对她百依百顺,一直到母亲逝世仍旧活在她的絮叨之下;他恨父亲的唯唯诺诺、一本正经,却一直不愿抛洒父亲的骨灰。

  他无时无刻都在痛恨父母给了自己一个糟糕的童年,却永远向生活妥协,将自己的痛苦与不甘,心无旁骛的传递给了周围的人:

  格里芬从不让妻子参与到自己的家庭里,也抗拒融入妻子的家庭。他脑补着妻子与好友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却不愿张开双手给哭泣的妻子一个安慰的拥抱。他的大脑飞速的转动,永远拒绝用实际行动去接受周围的人捧在手心里的爱意。

  格里芬害怕给女儿留下如自己童年一般的阴影,却选择了用逃避与谎言来安慰心中的天使,在看到女儿结婚后,自我欺骗一般叹息道:她总会明白婚姻的不容易。

  格里芬将生活比作学生的作业,随便找出一段文字都能与别人的文字组合成一篇文章,明知道杂乱到没有任何衔接,依旧要花费时间与精力去批改。他仿佛看透了每个人的本质,以为自己将永远沉浸在不幸之中。

  事实上书中出现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仍将格里芬折腾的狼狈不堪:他拒绝成为一个像母亲一样繁琐、向父亲一样的呆板的人,却在生活零零碎碎的事件中,拒绝了靠近幸福的机会,成为了自己最抗拒的那类人。

  他将自己的生活搅得一团糟,活在自己编织的沉重枷锁里,妄图装作无忧无虑的继续生活。然而到最后却不得不妥协:“虽然他排斥他们的价值观,但他却允许许多原创性的假设探入自己的意识,比如幸福是一个你可以拜访却永远不能拥有的地方。他摈弃了他们的恃才傲物和不相称的权利感,但却全盘吸收了这些价值观的基本原理——‘买不起’和‘白送也不要’。”

  烦恼和感情是人们无论如何的无法摆脱的,它源于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触碰。每个人都在追求惬意的生活,从而理所当然的放弃掉原有的安逸。谁也无法保证自己会变成什么样的人、躲避掉什么样的烦恼,但请尝试保持初心,宠爱与接纳爱自己的人,也永远,别向自己低头。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格里芬教授的烦恼经典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