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移动浪潮读后感精选10篇
日期:2018-08-20 05:34: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

移动浪潮读后感精选10篇

  《移动浪潮》是一本由迈克尔•塞勒 (Michael Saylor)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275,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移动浪潮》读后感(一):掌上的革命

  Anchalee Kongrut/文 袁梦瑶/译

  不要低估智能手机力量,它或许终将改变世界。至少,微策略公司的CEO及联合创始人麦克·塞勒(Michael J.Saylor)希望大家意识到,我们正走进移动工具改革的新阶段——移动浪潮。

  移动浪潮不仅会改变产业格局,甚至会“引发国际形势阶级状况,和社会结构连锁反应”,塞勒在自己的新作——《移动浪潮:移动智能将如何改变一切》中写道。“有了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手机发射台,发展中国家正跳阶式地融入21世纪发展潮流。如今,人们可以以过去千分之一的花销发达世界的教育重要的时效性信息传递给近乎每一个人,我坚信这是终将改变整个世界经济能力。”

  在众多国家中,中国仍旧是最大的获利者,因为这个国家拥有极其宝贵资源——大量的受教育人口。“如果没有能够助其发挥才能的工具,这些受教育人口并不具有太大的价值。而一旦赋予这些人资本工具,他们就会成为最具价值的资源,”塞勒在一次与中国的视频会议上对记者说。移动浪潮同样会改变政治审查制度的形势。“我相信中国对谷歌、脸书、推特等西方网络平台竖起的屏蔽墙终将倒塌,因为这些平台中蕴含的产能会使几亿中国人口获益,而中国政府也不可能忽视这份巨大利益”。

  即使像Facebook和Twitter这种充溢着照片无聊八卦网站可以被无视,“像谷歌地图这种可以用以获得完美卫星图像导航工具的应用不容忽视。这个网站可以为人们指路,告知天气交通状况,甚至提供近乎所有地点的卫星图像,”他对媒体说。“决定放弃这种工具前最好斟酌再三。”

  毋庸置疑,谷歌和脸书一类的平台蕴含着难以计量的可供管理者政治家商人使用的关乎大量人口的信息。“若执意与之隔绝,银行保险公司、政治家和政府机构终将损害其自己的利益”,随着对外贸易投资增加,中国不可能像朝鲜、伊朗、古巴一类的国家那样孤立于世界,“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强大到抵御另外五十亿人口共同参与的浪潮。”塞勒说。《移动浪潮》是塞勒的第一本书,毕业于麻省理工学院的他在仅24岁时就创办了微策略公司,同脸书、德意志银行这种为用户提供数据挖掘和商业智能的公司一样,他的公司拥有着大量的高端客户群体。塞勒也创办了“塞勒基金会”,为公众提供免费的在线大学公开课。拥有这样的科技背景,人们很容易把塞勒的这本书视为又一本由CEO写的科技读物,认为它的目的不过是说服投资者和公众。在移动浪潮中,智能手机会变成生活必需品,大量的实体商品服务将会被取代。人们可以用手机来存钱,取款,信用卡和密钥也会演变成专门手机软件中的数字化存档,付款时只需轻轻摇动手机。然而移动浪潮的真正影响却是在政治和社会层面的。医疗服务行业可以通过手机应用软件提供医疗服务,诊费支付,甚至是在线诊断理论上,落后地区的人们也可以凭借这种技术进行在线远程学习。世界上的边缘人群由此可以获得医疗保健和教育服务。

  初读塞勒的书,人们很容易怀疑他是否过分估计了智能手机的能力。但是在经历了阿拉伯之春——中东国家由智能手机和病毒性推特消息引发的大规模抗议活动见识报纸行业的式微和在线电视时代的来临后,他的畅想就显得并不那么遥不可及了。然而让这本书引人注目的最根本原因还是它成功的惊慑了读者。这本书的野心远不止于探讨科技发展趋势和智能手机科技,塞勒分析,论证了科技发展的历史和对于世界的改变以帮助读者更加深入理解科技的进步。全书重点更在于讨论社会的结构和贫困的消失,这使得这本书比同类的科技趋势预测作品更加的深刻

  没有科技背景的读者同样可以阅读这本书,它包含了基本概念介绍作者行文幽默清晰,十分易读。对于更加理性的读者,这本书又显得有些缺乏思辨而太过乐观专业人士难免质疑,移动风潮是否会引发更多的隐私纠纷,因为产权法和隐私法完善速度不可能跟得上科技发展。

  移动浪潮中,私人和公众的界限会变得模糊,比如人们分享朋友们图片很可能会被大量传播成千上万的人看到。美国某大学的一名女学生写的她与10个男性朋友故事被分享到了社交网络上,点击量达到了2500万。罗姆尼私下对他的选金筹措者声称奥巴马一半的支持者都是靠政府津贴度日的视频片段被泄露到网上后,他的选举之路也大大受挫。“每个政客都会在私底下说一些不利于自己形象的话,而如今,这些片段极有可能会被他的对手挖掘出来并大肆利用”。从这个角度来说,生活在过去的人们似乎更加幸运。“因为如果智能手机在过去的几百年里一直存在,政客们受到的打击会更加严重而且更加多样”。

  《移动浪潮》读后感(二):移动不够,浪潮不大:深度浮光掠影蜻蜓点水

  【总评】这本书写的深度以及理论性不强,应该算是科普读物。虽然叫移动浪潮,但全书对移动技术作用蜻蜓点水,深度不够;对浪潮的展望太短视,比如说谈到医疗和教育,只是简简单描述一个图景而已,干货比较少。毕竟是趋势展望的书,要求不能太高,只适合非互联网行业的人,科普科普看看新鲜

  【有价值内容评论还行是觉得其中的有些内容还是有价值的,虽然中间各章阐述性的东西比较多,有一些理论指导意义的话也是掺杂在文中不容易发现感觉书的内容很散,逻辑性与系统性还不够;但是,第一章浪潮移动的力量和最后一章新世界解放人类能力,对我比较有启发,这两章是从人类历史变革的角度阐述了每一个革命阶段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建议读书方式】:如果要读这本书,详细看看头围,捋一捋人类社会的变化,中间内容就比较水了,简单看看标题,简单浏览一下就可以了,不值得细读。

  【感悟】:人类社会从农业革命到工业革命到信息革命演进过程中,人类社会形态的变化,人类能量分配,以及满足人类的什么需求结合马斯洛需求曲线,你会有所启示。顺着这个逻辑展望下去,再联系黑客帝国》的场景,人类从物质满足到精神满足的过程。农业社会解决了人类生存问题工业革命解决了人类生活便利性问题,信息革命解决了人类舒适问题,信息革命过后人类要追求终极的精神独立灵魂私有,可能就是精神革命了。

  《移动浪潮》读后感(三):移动浪潮汹涌袭来

  5年前,绝大多数人并不知晓智能手机这个词语,更不知道3G到底能干嘛,大家似乎都在质疑,3G 会有多少人用,可仅仅5年时间,智能手机以及平板电脑和3G网络的完美结合,以其随身携带、全球联网的优势,让我们看到了我们的生活正在发生怎样的变化,这种移动智能技术促使软件取代实体产品和服务,正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飞快发展,改变甚至颠覆大家习以为常行为并影响消费者、公司、政府和全球经济的各个机构。

  作为一个通信出身的伪通信人,在看完《移动浪潮》这本书后,我竟然激情澎湃、热血沸腾。它给我们展示了信息革命,第5次信息浪潮——移动信息技术给我们未来生活方方面面所可能带来的变革,。作者从娱乐到社交、从教育到医疗、从纸张钱包具体阐释了移动浪潮会让未来的行业和生活发生何等的变化。也许这些变化现在看来很不可思议,但是我相信,那一天很快就会来临,而且很可能比作者所能想象到的更宽广深远。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没有哪种发展会比移动信息技术给我们带来的发展更迅速、更快捷、更方便

  如果你是个APP创业者,这本书也许会给你开发灵感点子,让你设计出更能影响大众生活APP,赚的盆满钵满;

  如果你是个企业家,这本书或许可以让你跳出固有的物理空间,走进一个软件主导的网络空间,用无边的想象力思考自己的行业可能发生的变革,从而站在行业的前沿,提早做出更符合未来发展的战略规划

  如果你是个银行从业者,这本书中所描述的未来银行或许会让你震惊,从而更快的调整自己适合未来银行业的发展;正如作者所述未来银行将无需自动柜员机网络、实体的网点贷款办公室信用卡等等,银行将成为一个关系业务。而阿里就在前不久认购了天弘基金51%的股权,利用自己充足的客户关系资源,正一步步以飞快的速度入主金融行业,书中所描述的未来银行正在现实生活中上演。未来注定是互联网金融更是移动金融的天下

  如果你是个商人,那么这么书或许你能看到更好的推广模式和推广途径学会如何更好的提升服务,从而提升销售额;

  如果你是个股票投资者,那么对与移动浪潮相关的云计算大数据、4G通信、移动支付、移动金融、移动互联网等等相关的细分行业会有全新而具体的认识;这么书会让你明白在主板萎靡不振时候,为什么创业板会大放异彩,频频翻番,比如北纬通信、浪潮信息等等,

  ……

  正如作者所说,在这场移动浪潮中:抵抗的越坚决结局就会越悲惨,因为它们会落后很多。“你可能无意发动战争,但战争会自己找上门来,无论你愿不愿意,这场变革已将袭来!

  《移动浪潮》读后感(四):重新书写世界

  “PC将亡”这是个伪命题吗?不用太久,大概十年前吧。微软、IBM这些商业巨擎都在活跃在这些商业领域,独霸一方的时候,我们何曾会想到PC现在的光景。工业革命之后的高速发展,对于拥有了互联网之后的信息爆炸而言,是几何倍数的突增。如果将“PC将亡”成为真命题的吗?我想,互联网是不死的。

  C作为互联网的接口,将慢慢被其他的接口逐渐取代,平板电脑、手机,由于方式的改变,便携、随时随地,人们更喜欢用这种方式来取代原来的传统方式。

  回首互联网的发展,大概会发现有五次浪潮的变化,大型PC、小型PC、台式PC、互联网个人电脑、移动互联网,在书中阐述了在五次浪潮中技术变化以及发展的历程。直接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娱乐,无孔不入无处不在,所有的行业都正在被这种变化当中去主动改变和被动改变。

  「信息媒介的改变」信息的传播方式、新闻媒体的变化、出版行业的变化

  习惯了过去传统行业的新闻媒体,会发现越来越多报纸、杂志办不下去了。是内容变得没有人关心了吗?显然不是。我们会发现,在现在这个社会,人们对于知识和信息的渴求比原来更甚。人们习惯了早上起来看微博、看手机上的APP新闻频道等等。信息的流动也更快,八卦也更多。虽然现场书店还是有很多人光临和购买,可是中小书店也正在一个个的关门。只是人们更加习惯于用便携的方式(手机)来查看新闻。同时通过查看,还可以分享到朋友圈,在朋友当中相互讨论。这种生活的方式,也更加符合兴趣小群体化的集中。更多志趣相投的人,更容易的集结在一起。

  「支付的革命」支付宝、手机支付、商业形态

  “亲”,一个红遍大江南北昵称。改变了中国商业社会的格局。谁还会想到几年前,黄光裕借巨资收购国美股票,争夺控制权的事情。如果当时,以国美的财力,拿出几十分之一,就能轻轻松松拿下现在风光无限的京东。再看,现在的市场份额转变。人们更加习惯于在网络购物,在公司或者家中签收商品。女性喜欢通过购买,来讨好自己。第一,网络的购物能让更多人通过比较让自己感觉占了便宜;第二,下单之后的等待和签单的喜悦,更像是给自己的礼物。这两种心理需求,也使得人们越来越喜好通过这种方式来进行交易。对于商家而言,特别是中小商家。在传统商业社会,同巨头交锋的时候,没有优势。可如果换成互联网行业,“小而美”成为了现代商业的“另类风景”。

  更多的转变还在继续

  「娱乐生活的改变」DVD、相机、传统广告和互联网广告

  「社交网络」关系、圈子

  「教育」网络视频课程、BBS的论坛学习、百度经验

  冲击对于个人和企业来说,都是需要转变的。转变一直都在继续和持续,会发现各行各业的悄然变化,更多的广告涌向了互联网的在线视频,更多的精英也涌向了WEB行业,很多行业也正在面对洗牌和将要洗牌。信息方式的转变,包括大众消费需求的引导,都在发生了一些变化。

  对于转型中的中国来说,传统制造型企业也很多逐步在向技术集中性进行转变,对于资源需求大,污染性企业的数目也要逐步减少。未来人们对于消费和服务的需求也发生改变

  看着这些变化,我们可以要想几个定见,来做几个断言,如何在变化之中处乱不惊

  一、全民参与的艺术创造必将成为未来趋势

  这些年的草根文化,平时选秀节目愈演愈烈,不是偶尔,而是天地人的三者合一。全民创造时代,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到全球化的扁平行动当中。设计、创意、电影、服务、技术,这些行业都不再是大企业的摇篮,更多小而美,富有创意的行业将会冲击更多的擎天柱。

  像微信对传统行业的叫板,像淘宝对传统百货的叫板,像微博对传统媒体的叫板,都是转变,未来的发展,需求会更加细分,普通人也更加有机会。

  二、接触方式的转变,服务的转变

  从传统店面到电话服务,不过匆匆几十年,而随着技术发展,时间的加速度将飞奔。

  以传统的人机交互的电话形式,到互联网形式,虽然有不变的人对于机体的存在,可是接触的方式会不断变化。就像短信、微博、微信对于人的影响和改变一样。需求虽然不变,方式会更加体现在随时随地的多点呈现。

  好比,多元数据的汇聚,形成大数据。通过大数据的影响,对于企业来说,是营销,是机会,是良好的数据沉淀。对于用户来说,是个性化,是惊喜,也是便利。在技术不成熟的时候,小说家们只能想想,猜猜。当天时人都凑到一起的时候,则是大爆炸。好比从鼠标的左右键到MACBOOK触摸多点技术的变化一样。物流网、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时代、个性化的原点还原,都是未来技术带来服务的变化。

  我们这一代人走在飞速发展漩涡的中间,不用害怕,因为能狰狞双目看着变化,揪着机会。在每一次巨大变革中,都没有这次来的更加具有平面、扁平。整个移动浪潮带给全民的,将是重新书写世界。

  《移动浪潮》读后感(五):学而知不足

  迈克尔 塞勒的《移动浪潮》描绘了一个智能化时代。通过移动智能载体(手机)以及相关的应用软件,手机可以成为个人的身份识别、通行钥匙、移动银行、移动医院、信息源……移动智能让人们可以联系全球任何一个地方的医生看病,可以到全球任何一家大学的网络课程就读,可以瞬间了解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可以随时随地办理银行业务……移动智能将麦克卢汉提出的“地球村”实践推上了巅峰。

  根据书中的推断(预测),他所描述的世界正大步向我们走来,当然,现实世界的发展事实,也正不断证明着他推论的正确性。

  书中,让我感触比较深的是他对“钥匙”的定义:钥匙不过是确认身份和准入的一种方式。是啊,何必介意钥匙的形态是怎么样的呢?是铜制的,还是铁制的,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是拿在手里的还是穿在身上或者长在身上的,是眼前的还是远程的,有什么关系呢?只要能实现身份确认,予以准入就是钥匙了。因此,钥匙的形态可以是手机、可以是虹膜视网膜瞳距,可以是指纹可以是暗号,当然也可以是远程编码指令,不是么?

  有时候,我觉得我们很容易被世界上现存的事物误导,让我们有了先入为主的偏见或刻板印象,认为事物非此即彼,事实上,在这个世界里,事物的形态是千千万万种的,可以是任何形式,在任何地方,不受限制。于它们而言,唯一受到限制的,使我们人类的思维与认知,让它们只能成为某一种,或者某几种形态。

  因此,对于这个大千世界,我觉得我们是不是应该更多的包容与接纳,包容物品的千姿百态,也接纳人类自己的局限性。知道自己的不足,减少自己的刻板印象,才能有谦卑的心态敬仰万事万物,接受世间的所有精彩,并因之开阔改造世界的视野。

  科技让世界进步,也让我们人类更加懂得自己的不足。我相信麦克尔塞勒描绘的世界肯定到来,人类肯定能走到全球化无障碍的那一天,也正是这样空前的发展机会与科技实力,我们就应该更加谦卑谨慎,在日常生活中不设限,不刻板,包容万事万物以及未知的一切。

  《移动浪潮》读后感(六):勿怪,我只是在泄愤而已。。

  周末Happy的玩儿回来,告诉我们北京研发中心要关了,靠,突然从自我感觉还不错的外企小员工变成失业人员,这落差有点接受不了啊。这一切都是这个家伙搞得,没有搞清市场需求,没有搞清自己的实力,盲目扩张,这就是典型的步子迈大了扯到蛋了。俗话说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我们就是典型的跟一个不靠谱的CEO,据说这家伙天天吃喝玩乐泡妹子,还做过假账。请一大推不靠谱的管理层,前天还说这个产品很好,有市场要大卖,要继续扩张,第二天就把整个产品线砍掉。整个公司100多个vp,把我们都裁了,就让你和VP们去改bug,加feature去吧。害的我刚入职半年就失业,祝福你早日把整个公司拖垮。

  总结,这种人写得书,还是别看好了。

  《移动浪潮》读后感(七):蜻蜓点水很肤浅

  如果你和我一样希望通过这本书来深入了解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的话,那我建议你不要在这本书上浪费时间了。

  这本书通篇写了三件事。移动浪潮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关于过去,作者花了很大的笔墨,跟我们普及人类文明发展史,电子书那一章,冗长地介绍了人类从粘土到羊皮纸到到印刷纸到电子书的历程。写作的风格简直和毕业论文的copy paste一样。走马观花扫过一眼。

  过于现在,作者更是现有情况的堆砌。讲述facebook、twitter这些是怎样拉近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怎样让信息传递更加迅速……好吧,如果我生活在朝鲜,可能会对这些感兴趣,但是这些不是理所应当的常识吗。

  关于未来,好吧,我想这才是我们应该真正关心的吧。但是本书再一次让我们失望了,移动互联网能消除腐败、能普及教育、电子病历将推行、移动支付将更便捷,所有的话题都是点到而止。说了个大实话,但是毫无意义。

  关于移动互联网的书籍挺多的,但是这本,姑且算个入门级的科普书……

  《移动浪潮》读后感(八):站在出风口,连猪也会飞

  《移动浪潮》一书深入浅出地解读了信息革命第五次浪潮即将为人们生活带来的巨变。首先论述移动的力量,它是一股无法阻挡的浪潮,将引发颠覆性的革命,随后从电脑逐渐小型化,纸张的消失,娱乐的自由,钱包,社交网络,医疗,教育乃至工农业等方方面面论述移动互联的影响,酣畅淋漓。

  《移动浪潮》的作者迈克尔.塞勒敏锐洞察到移动技术的功用已经远远超越个人层面,它必将对整个社会和人类文明产生深远的影响,而这种影响注定是颠覆性的......http://blog.csdn.net/lsh_2013/article/details/49934353

  《移动浪潮》读后感(九):看得见的未来

  如果考虑移动浪潮深刻地改变了哪些规则,恐怕最有意义的就是:改变了一个国家,甚至全球的经济地理和经济地图。

  我坚信这将改变全球经济的游戏规则:能够以极低的成本将第一世界的教育和即时重要的信息,传递给世界上每个人。根据目前全球制造和消费智能手机的速度来推测,到2015年,我们将有45亿部智能手机覆盖全球,联结你我他。移动通信能够改善大多数人的生活质量,尤其是那些生活在交通不便的偏远地区的人们。这让所有期待进步的人们激动不已。

  先行者将获得消费者应用的极大占有率,尤其是在社交网络和病毒营销的影响下。就像各公司20世纪90年代争抢好的互联网域名一样,如今的胜者将会是那些应用软件图标出现在消费者手机前两页界面的公司。

  移动技术改变着软件的本质。 它使得软件从“固态”变为“气态”。在台式电脑时代,软件以固态存在,仿佛一块大石头搁在桌上,人们必须在桌边使用软件。这严重限制了人们使用软件的时间和地点,但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很开心能够拥有那些“石头”。 到了手提电脑时代,软件以“液态”存在。它存在于好似河道和绿洲的咖啡馆,人们通过Wi-Fi(终端无线互联技术)这个“出水孔”获得。 直至移动智能的到来,软件终于挣脱束缚成为无处不在的气态。与访问“石头”或者在“出水孔”止渴截然相反,我们如今可以随时随地使用气态的移动软件了。

  移动计算技术促使软件取代实体产品和服务。它可以为大多数人提供一个全球通用的智能平台,而且它能激发无数新应用的产生,而这些新应用离不开每个人随身携带全球联网的电脑。

  信息革命同样是利用能源,正是“信息能源”使我们的经济运行产值更高且更有效率。电脑是信息革命的核心,它帮助我们掌控和管理全球资产,而且让很多目前耗费人力和时间并易出错的业务自动化。移动计算技术以其全球通用的平台,将信息革命推动到一个崭新的水准。正如电力曾是推动工业革命超越石化能源和蒸汽动力设备的临界点技术一样,移动智能就是推动信息革命超越传统信息处理局限的临界点技术。

  尽管未来变幻莫测,我们生活的时代却是历史上极为辉煌的时代之一。软件将密布整个地球,充满每个空间,激动人心的机会将无处不在。

  事实上,“快速开机”是人们和移动设备关系的核心。这是工具和个人配件的最大区别。

  每个为消费者服务的公司都应该把一个提供其核心服务的应用软件植入消费者的手机。 如果他们不这样做,他们的竞争对手也一定会先行一步。

  手机可以了解这个世界,甚至为你做得更多。你可以将手机指向星星,它会为你呈现每个星座的地图。由于回转仪知道你手机的倾斜度,而GPS知道它的位置,手机可以将这个图像与一个天文数据库作比对,然后选出正确的地图。这样你就可以缩放和拍摄了。想要知道南方这颗最亮的星星的名字?触摸一下,你就会得到答案。 而且一旦它识别这个世界,通过那些被称为“改变现实”的软件,智能手机还可以为你改变世界。例如,如果你在墨西哥城,盯着一个西班牙语的指示牌,通过一个叫“文字镜”的软件,你可以将手机对着这段文字。它会闪两次,然后你就可以读出它的英文内容了。

  手机可以了解这个世界,甚至为你做得更多。你可以将手机指向星星,它会为你呈现每个星座的地图。由于回转仪知道你手机的倾斜度,而GPS知道它的位置,手机可以将这个图像与一个天文数据库作比对,然后选出正确的地图。这样你就可以缩放和拍摄了。想要知道南方这颗最亮的星星的名字?触摸一下,你就会得到答案。 而且一旦它识别这个世界,通过那些被称为“改变现实”的软件,智能手机还可以为你改变世界。例如,如果你在墨西哥城,盯着一个西班牙语的指示牌,通过一个叫“文字镜”的软件,你可以将手机对着这段文字。它会闪两次,然后你就可以读出它的英文内容了。

  经济是以信息为基础进步的,而纸张让信息的传递更便宜、更快捷。抄写员的需求量大增,于是很多抄写员离开修道院进入城镇,他们的到来也加速了城镇的繁荣。书籍数量不断增加,大学出现了,14和15世纪的国际贸易在价值和数量上都有显著增长。

  信息是微妙且容易被忽略的,但它却是一切的基础。它像幽灵一样存在于市场、经济和社会的运行中。古登堡的创新带来了一个新时代,预示了一些我们可以从移动技术中期待的东西。

  19世纪的美国小学生所用的可擦写的石板,现在成了古董。

  “如果你想让书店继续存在,那么你就得延缓电子书的发展进程。”出版商顾问麦克•谢智肯这样说,“延迟电子书业发展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别让它们定价太低。”

  实体图书馆即将消亡。它们不会变成电脑中心,因为人人都有自己的随身电脑。出借电子书也会停止。很多公版书已经免费,而其他书由于电子书本身非常便宜,人们大多选择直接购买。图书馆本身的消亡就是它最辉煌的成功。

  “这就是我全部的故事——当他人还在世时,我无法讲述的事实。”当你的墓志铭可以在虚拟空间永久存在时,它就不需要在实体世界存在了。

  虚拟空间正在包围实体空间。过去,所有维基百科的信息都被限制在电脑里,而在这之前,信息被限制在图书馆的纸质书里。随着移动技术的出现,维基百科现在可以进入现实世界,解答你的疑问,为你提供关于你所看见的事物的各种信息。

  如今,印刷报纸不过依靠惯性继续存在。美国现在有大约1 400种日报,以及几千种周报和双周刊,而它们的逐渐消失说明科技让世界运行得更高效。

  报纸的战略十分简单:别在你报道不出新意的领域浪费版面,专注于你能做到最好的内容。

  一本引人入胜并受欢迎的杂志的前景可不仅限于广告收入。假设你是《摩托车》杂志的编辑,你受到一群消费者的关注,而且你可以成为一个引领潮流的人,将流量带到音乐网站、书籍网站和商务网站。由于你和客户建立了直接联系,你可以不仅仅局限为一本杂志,还可以开办一家摩托车店。客户们因为了解和信任你而从你的店里买东西,并且大家可以公开评论你的信誉。 比起街边的摩托车店来说,你承担的风险更高,当然收益也更高。

  这样巨大的变化对控制台游戏制造商十分不利。2010年的一个调研显示,38%的iPad用户说他们不会购买便携的游戏设备,而27%的用户说他们不需要全功能的游戏控制台。游戏控制台市场是一个萎缩的市场,而且随着平板电脑的功能越来越强大,游戏控制台将像当年的乒乓球游戏一样消失。

  正如“票进票出”系统所证明的那样,金钱并不一定要以实体的形式存在。货币完全可以成为纯粹的信息、一堆可以来回交换的数字。如果我从你那里买东西,我的账户会减少20美元而你的账户会增加20美元。硬币、纸币甚至过去的贝壳都不过是这些账户的实体象征物而已。如果我们相信这些账户本身,我们就根本不需要这些象征物。

  “只有穷人才用现金。”作家阿纳托尔•法朗士在20世纪初说过这样的话,“这并非出自美德,而是因为他们没法获得信贷。”低收入消费者进行小额消费更多,于是他们占据了现金经济。然而,同样这个人群已经将移动设备用作上网的廉价工具。这相当于把自动柜员机放在他们手上一样,于是他们能否获得信贷不再重要。

  “美国人的生活水平是由分期付款实现的。”历史学家丹尼尔•布尔斯廷说过,而电子信贷将为对此一无所知的世界贫困角落带去财富。

  通过数码信贷,你可以用你的移动设备访问一家荷兰的网上银行。如果这家银行愿意为你提供按揭利率为4%的贷款,而你的本地银行只给你提供利率为5%的贷款,那么本地银行也许就不是最佳选择了。我们正快速进入一个新时代,阻碍金融全球化的只有规章和法律,而不是物理定律。

  苹果公司比起其他公司来说有着更直接的客户付款关系。iTunes商店拥有2亿用户,而每个用户都使用信用卡,这样苹果公司可以直接从2亿人的信用卡上划款。这个数字超过亚马逊和沃尔玛,超过任何一家电话公司,甚至超过任何一家银行。

  而且苹果公司现在所处的位置很有意思。如果它可以从信用卡账户划款,它也可以提供贷款。由于每个iPhone都联通iTunes,它就是一张信用卡。这样,苹果公司可以绕过维萨卡。它可以成为一家比美国银行大很多的消费者银行,因为每天都有新的用户加入这个网络。按现在的进程继续发展下去,不用太长时间,苹果公司将会有5亿用户并且可以进入他们的账户。它们今天是信用卡账户,明天就将成为直接的银行账户。如果这真的实现了,苹果公司将允许你通过手机输入别人的号码,实现转账汇款。 每个iPhone都可以成为另一个iPhone的自动柜员机。 当然,这样一个由苹果或Google主导的变化(它们逐渐变成一个全球化的不受管制的银行)不经历一个颠覆性的挣扎是不可能实现的。传统银行和信用卡公司可能不愿加入近距离无线通信网络,或者和一家高科技公司分享利润。然而,它们即将失去增值功能,从而失去影响力和经济实力。最终,它们会在这样的挣扎中精疲力竭,束手就擒。

  它们抵抗得越坚决,它们的结局就越悲惨,因为它们会落后得更多。

  折扣券还实现了经济学家所称的“价格歧视”。统一定价不一定适合每个人,对于同一商品,不同的人愿意支付的价格并不相同。如果你能够找到不愿多花钱的人并且只提供给他们较低的价格,你仍然可以从这群人身上赚到利润。折扣券恰恰能够让你做到这一点。

  教育是理解现代生活复杂性的门户。大脑形成对世界的理解,而学校则为其增加深度。对世界理解得越充分,这个人就会生活得越好。从生物学的角度看,这些理解不过是大脑细胞之间的联系。广义地说,人类有两种记忆: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短期记忆让我们处理即时环境,并随即删除这些细节——这几乎包括所有事情。但是,当神经元受到强烈的或者反复的刺激时,它也可以形成长期记忆或者知识。它们会形成额外的突触(即和其他细胞产生的一些额外联系),然后海马体将记忆和大脑的其他部分整合在一起。

  学习本身可以加速信息的流动。每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都倾向于了解同伴们所不知道的事情,而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则倾向于了解那些人尽皆知的事情。于是,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可以分享更多信息,不管是在工作团队中、讨论中,还是在社交网络上。因此,他们的技能得以增强,收入也随之提高。

  教育激发创新,而创新创造财富。技术创新通常需要一个像硅谷这样的社会网,在这里人们的创意可以互相影响。平板电脑就是一个绝佳的例子,它是汇集了上溯到大型电脑甚至更早期技术的智慧结晶。如果没有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社交网络,创新就会失去活力。

  在太平洋的另一边,韩国宣告“淘汰”笔和纸,开始实施一个计划到2013年为所有学生提供数字教材的项目。 数字教材比纸质教材内容丰富,而且是多维度的。以前播放电影需要一个胶片投影仪和一个下拉的屏幕;如今,它们都在书里,学生们不仅能读到关于罗斯福总统的文字,还可以观看一段他演讲的视频。他们可以立即查找 “托苞”一类的术语,并且通过最好的方式,即通过上下文看(和听)这些词语,并建立自己的词汇库。他们可以观看并旋转胰岛素分子的电子模型。他们可以按章节回答问题,立刻发现错误,然后不断改进直到纠正所有的错误。他们可以进行多项选择测试并马上看到分数,而老师可以了解全班哪些内容没学好。他们可以通过无数的示范在家里练习外语,包括发音标准的音频教材。他们可以参加研讨会,利用其他资源,寻找资料。而且像音乐这样的特殊科目,他们可以立刻听到老师讲课时提到的音乐资料。

  我们的教育机构有极大的惰性,而通过移动技术创新改变教育现状的理念与实践也承受巨大的压力。在未来的20年里,我们将到达一个拐点。

  在普林斯顿大学,学生平均每年花费2 000美元购买教材。教授们指定教材,但是自己并不需要买,于是学生们就陷入了微观经济学的牢笼,即所谓的“刚性需求”。学生们需要这些教材完成功课,所以出版商知道,即使把100美元的书标价200美元,他们依然能销售同样多的教材,价格便水涨船高。通过flexbook免费教材和公共领域的材料,有竞争力的大学可以削减这些费用。

  什么将阻挡文明的进程?最终,1个人就可以完成100个人的工作。把农民从田地里解放出来之后,我们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出更多的食物;将经纪人从办公室里解放出来之后,我们以更低的成本推动了更多的投资项目。而当我们将老师从教室解放出来之后,我们将以更低的成本带来更多的教育机会。

  文化程度是分层次的。认得25个单词的人仍然是文盲,只不过比大字不识的人强一点儿。但是,在这个超越民族和国家的世界里,不懂英语是另一种程度上的文盲,它阻碍人们参与国际对话。然而,移动技术在教授英语方面十分擅长。

  沉浸式学习是学习外语的最佳方法,而视频可以将埃及农民和西伯利亚药剂师以及任何人聚集在英语聊天室里。数字教材提供内置的词典,不仅有单词的定义和例句,还有视频。想知道“枫香树”是什么意思吗?一本纸质词典只能告诉你它是一种树,但是一本移动技术词典就可以直接展示出这种枝叶茂盛的观赏植物在微风中摇摆的样子。

  从更高的层面上讲,每年用200美元就可以培养出一个工程师,这仅仅相当于购买美国一本教科书的开销。而且,通过共用一台平板电脑,学生们还可以进一步降低开支。世界上最穷的30亿人每年生活费不足900美元,所以200美元这个价格还算合理(特别是通过有针对性的援助)。我们以同样的方式还可以培养出其他专业人士。例如,截至2010年,一个名叫“BridgeIT”的项目已经用数字课程为坦桑尼亚和菲律宾几百所学校的老师提供培训。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除了某些公共卫生运动之外,对贫困国家的外国援助在过去50多年里并不成功,因为全球至今仍有9.25亿人食不果腹。今天有捐助的食物吃,却不知道明天吃什么,给予消费性援助可能是帮助贫困人口最低效的方式了。然而,给他们一个可以学习的工具,建立贸易,让他们拥有收入来源,这样你就能把经济带动起来了。

  这就像太空飞行,全靠推动力。但是,在信息经济里,我们已经有了一个这样的引擎——中央处理器。这大大提高了全球人口的智力水平,而且它即将把被忽略的贫困落后地区纳入全球对话体系。通过电脑,我们将第三世界的大众教育提升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随着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逐步取代普通手机,市场会变得更加高效。船长们不必每天早晨接听六七十个电话也能即刻知道价格,市场也将从沙滩市场延展到互联网上任何想要竞价购买的人。

  由于市场效率低,在第三世界国家,从经济价值链中获利最多的往往是中间商。

  中间商负责协调市场。他们将买主和卖主联结起来,然后获取中间利润。很多市场如果没有中间商根本无法运作,但是一旦他们可以被省略,生产方和消费者都会获益。在不透明的市场,中间商可以了解到关键细节,并盘剥买主和卖主。这样的机会主义者在第三世界国家的农业经济里比比皆是,而移动技术是剔除他们的良方。

  信贷推动整体经济发展,它不仅让人们可以在工资不足时应急,还可以用于消费和发展业务。如果没有信贷,你就无法估计未来的资金流,并将它变成当前的投资机会。例如,如果没有房屋贷款,那么人们在存够钱之前就买不了房子,那么住宅市场就会萎缩。如果没有学生贷款,那么高等教育就会萎缩。在这两种情况中,人们可能会失去工作,流通的货币量会减少,而我们将陷入通货紧缩。 停止信贷业务,经济将严重受损。 如果你画一张全球降水量分布图,低降水量数字描述的肯定是极地和热带两侧分布的广阔荒漠(撒哈拉沙漠、卡拉哈里沙漠和澳大利亚的荒漠)。这些区域的分布很规则。 如果你画一张全球信贷分布图,低信贷数字将形成一个非常不规则的轮廓:它们勾勒出第三世界。 第三世界就是一个信贷的沙漠。从全球来看,53%的成年人即246万人没有银行账户。他们处于正规的金融体系之外。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最高比率达80%(即3.26亿成年人)。在中东(67%)、拉丁美洲(65%)、东亚(59%)以及东南亚(58%),这个比率也很高。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高收入国家,只有8%的成年人没有银行账户。

  当他们需要贷款时,他们依赖于非正规渠道,例如朋友、放债人、店主和房东。一项对13个发展中国家进行的调研显示,穷人向正规渠道(例如银行)借款的金额只占他们资金的6%。印度尼西亚除外,因为它刚启动了一个大规模的小额信贷项目。大部分其他资金来源于非正规的渠道,而且这些借款成本很高。例如,在印度的海得拉巴,非正规借款的平均年利率为57%,这是颇具代表性的。

  如果你想在第三世界国家开公司,你需要用你自己的资金,并从朋友那里借款。

  根本的问题是交易成本。

  创业者只好用成本更高的方式借款。因此,信贷流动缓慢,甚至在整个经济体系中信贷几乎不流动。第三世界国家的金融推动力并没有到达整个经济体的大部分地区。

  移动技术可以为保险带来类似的好处,即降低交易成本。一个农民可能需要花费1美元购买10美元的旱灾险,但当旱灾发生时,理赔员需要到农场勘查受损程度,保险公司需要在付款前做大量的文书工作。所以,1美元的保险费可能都不抵行政费用。但由于行政成本是固定的(无论保险费是1美元还是1 000美元,所需要的行政费用是一样的),保险公司就会将服务转向别处。 但是,移动技术可以缩短这个流程。在肯尼亚的西南部,Kilimo Salama项目(即斯瓦希里语中的“安全农业”)截至2011年已经为22 000位农民投了保险。保险公司在饲料商店销售保险,商店店主拍照记录购买这一过程,客户会收到短信通知。不用逐个农场勘查旱灾受损情况,保险公司将每个客户联到附近的计算机控制的气象站。当气象站显示低降雨量的时候,所有相联的农民都会按照雨量的高低自动得到赔偿。农民们不用再申请理赔,而赔付资金会直接进入他们的M-Pesa账户。 交易成本大幅下降。这个项目最大的支出是向每个客户发送的欢迎电子邮件。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有了资信可靠度,商品价格将会下降。由于他们能获得更多的保险,因此会有更多优质的业务存活下来。人们将愿意承担更多合理的风险,就像有了天气预报的渔夫们一样。整个社会都会获益。

  要想发展必须消除腐败。 非洲联盟估算腐败侵蚀了全非洲年度国内生产总值的25%,而在墨西哥这个数字是15%。根据世界银行的记录,每年人们大约付出1万亿美元用于贿赂,而其中大部分发生在第三世界国家。相反,新加坡成功的秘诀之一就是从根本上消除腐败,而直接交易也推动了智利和博茨瓦纳的经济发展。

  研究证明,政府办公环节自动化可以减少部分腐败。

  1750~1950年,第一世界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为每年增长2%~3%。更高的稳定增长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但是我们看到,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每年的增长率居然高达9%。起初,这个增长让经济学家大吃一惊,而它现在还在继续增长。 从第三世界发展到第一世界主要是靠出口,而像日本这样的国家制定了立足全球贸易协调发展的超赶战略。最初,它生产石化产品和钢材,然后转向下游行业,例如造船业和汽车业,最终进入塑料业和电子行业。在日用消费品方面,它沿着阶梯式模式发展,从类似于服装这样的简单商品开始,然后进入更加复杂的行业。目标是让日本公司在海外盈利,然后将资本带回国内,而它们确实做到了。中国台湾和中国大陆的公司也同样做到了。

  移动技术可以产生信息交流中心(类似于亚马逊网站上的“土耳其机器人”),利用海外的廉价劳动力完成一些简单工作,如转录音频文件或者在照片上识别物体等。它只用付给孟加拉达卡贫民窟里的某个人一天几美元,这对于生活贫困的人来说可是笔不小的收入。

  全球贸易可以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深入地延伸到小型企业领域。全球范围内,微型和小型企业的数量远远超过大公司,而且贡献了国内生产总值的大部分。随着移动设备渗透到这些领域,信息、生产和交通的国际联络将得到拓宽,全球化本身将会向前迈进一大步。 而移动技术将催生更多的微小型跨国公司(无国籍的初创企业)。这些公司可能非常小,所以极端灵活,可能只有五六个人分布在三四个国家。当公司覆盖全球时,它们就可以充分利用各地不同的市场优势。例如,图像标记公司Viewdle在乌拉圭有2个员工,在加州有4个员工,在乌克兰有3个员工。创始人劳伦特•吉尔是个法国人,他称自己的公司在乌克兰发明了这项技术,在加州获得资本,在乌拉圭找到了优秀的工程师。 而且,这样的虚拟公司可以节省大量的房租成本,因为它根本不需要办公场所。在网络泡沫时代,旧金山教会区的一些初创公司曾花费每平方英尺77美元的价钱租用办公室,用来摆放价值1 300美元的赫曼米勒公司生产的艾伦办公椅和台球桌,并为大家提供“玩乐空间”。加拿大电信公司北电网络将一个郊区的工厂改造成类似于小镇的办公区,里面有街道、公园、咖啡厅和一个禅意花园,这是一种奢华的浪费(通常花的是投资人提供的风险资本)。网络公司的企业家试图改造办公室,而今天的科技初创公司试图消灭它。 除了房租的考虑之外,办公室还有很多阻碍生产力的因素,包括干扰、闲聊、派系斗争和通常并无价值的会议。员工们的时间和精力被浪费在上下班的路上,他们还得花钱保养汽车和加油。年纪大一点儿的人会认为办公室更重要,也许是因为他们更加习惯在办公室上班,但从全球来看,很多新的企业家可不这么想。办公室所产生的一系列费用有可能造成盈亏成败的天壤之别,特别是在公司创立的初期。 当第一批公司于19世纪成立时,它们需要办公室,因为人们必须互相靠近才能沟通。如今,他们可以将办公室放进口袋。

  白领的工作就相当于传真机、联邦快递、电话、复印机、纸张、机打报告、宽带和互联网。

  随着第一世界的服务离开实体的限制,逐步变成数字信息流,所有无线信号覆盖的地区都有机会获得这些服务。

  我相信移动智能是能带来更大规模信息革命的临界点技术。信息革命始于15世纪印刷术的出现,但是直到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技术出现,信息革命对社会的影响才日益显著。移动智能是计算机技术的第五次浪潮,它将成为信息革命为社会带来巨变的催化剂。

  经济的复杂程度越高,产生的货币流通量也越大,人们也由此变得更加富有。

  富余的人类能量是人类进步的关键。在非洲农村的很多地方,妇女们每天要走好几英里的路为家庭运水。平均每户每天要花134分钟完成这项杂务,既耗时耗力又容易积劳成疾。在城市里,自来水设施使人们不必再艰苦跋涉。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做其他事,并因此变得更加富有。

  水磨之于工业革命就像大型电脑之于信息革命,两者虽然都强大且重要,但是无法移动。相反,蒸汽发动机就像是工业革命时代的小型电脑。有史以来第一次,人们拥有了可以移动的机械能,就像小型电脑带给我们可以移动的计算能力一样。

  [让机械能轻便可携带]石油是又一个推动工业革命向前发展的重要进步,它带来了汽油机和柴油机。这些新的能源装置就像信息革命时代的个人电脑,它们把动力的移动便携提至全新的水平,并催生一系列新应用,例如汽车、卡车、摩托车和链锯。

  美国的这一数字却相当平衡:大约1%的农业劳动力贡献了大约1%的国内生产总值,大约20%的制造业劳动力贡献了22%的国内生产总值,大约79%的服务业劳动力贡献了77%的国内生产总值,这几乎实现了劳动力和生产价值的完美平衡。

  在2010年之前的3年里,移动数据使用量年度环比增长3倍,而到2015年移动数据流量将比2010年增长26倍。过去一年,智能手机用户个人数据流量平均增加了2倍多,而到2015年将增加16倍。于是,作为智能手机用户,在2015年你所使用的数据是你在2010年所使用的16倍。这些数字清晰地说明移动技术如何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且即将成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无线网络技术的进步对上述增长贡献巨大。4G长期演进技术在2010年面市时,所提供的峰值下载速度为100Mbps,比先前的3G提高了5~10倍。4G的升级版(增强型长期演进技术)于2012年推向市场,提供1Gbps的峰值下载速度,这注定又是一个巨大改进。这些重大的速度改进,连同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易用和廉价,将使得超过7.88亿人将移动设备作为他们访问互联网的唯一渠道。 目前,全球有4 800万人生活在缺乏电力供应的地区,但他们拥有手机;到2015年,我们将看到全球人均拥有一部移动设备。

  科技是酸性的。释放科技,它将烧毁在经济、工业和产品中累积的低效率。它溶解了产业链中多余的环节,缩短它,减少成本和时间。它删除了层层中间环节,并且让人们看到腐败。科技的酸性腐蚀了所有多余的东西,改造事物,然后只留下能够承受它的核心和精髓。 移动技术具有非常强大的酸性,它已经被释放出来,它也将改变一切。

  在互联网时代,移动应用软件在每消灭1个工作的同时创造了2.6个新的工作机会。尽管如此,你个人的技能是否足以胜任新的职务呢?

  《移动浪潮》读后感(十):你不可不知的移动浪潮

  《移动浪潮》作者迈克尔•塞勒是一位科学历史学家,他从童年开始就对托马斯•库恩的“科学革命的结构”非常着迷。“儿时的烙印”在这本书中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塞勒在展望趋势时不忘对IT行业历史背景的介绍,同时对于关键技术的沿革也做了详尽的解读,这些都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行业与技术的发展脉络。百科全书般的写作方式着实为本书添彩不少。

  作者首先带我们回顾了电脑演变的四次浪潮:大型电脑、小型电脑、台式电脑、互联网个人电脑,而当下我们已进入第五次浪潮,即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时代会带来哪些巨变呢?作者在书中预言了纸张的消失、即时的娱乐、智能钱包、超流动的社交网络、全球可达的医疗与教育以及新兴世界的变革……他认为移动技术和社交网络的合力将在未来10年提升世界50%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每一个趋势类书籍的作者都一定是一个乐观主义者,本书的作者当然也不例外。他的预言有多少会实现呢?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不可否认的是移动互联网确是当下最重要的趋势之一,奇虎公司董事长周鸿祎在年会的发言中就明确指出:“未来不会再有无线互联网公司了,因为每个公司都必须是基于无线互联网的,没有无线互联网策略和产品的公司将会被淘汰。”是时候开始思考我们的组织以及我们个人将如何赶上这一趋势,不至于被时代的浪潮所抛下。

  2012年末,《新闻周刊》宣布将在年底结束为期80年的纸质发行史,全面转向数字化版本。在塞勒看来,纸质媒体的消失或许只是时间问题,报纸会首当其冲,而纸质书籍也会沦为“奢侈品”。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任何企业都需要像软件公司一样思考问题,不被物理定律和规模所束缚。人们通过阅读纸张上的信息获益,而没有从被砍伐的树木或运送过程所消耗的汽油上获益。在无处不在的移动设备世界里,新闻传播是即时的、全球化的,而且几乎是免费的。这意味着我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得最前沿的新闻,本地质量平庸的新闻就注定失去市场。本地新闻业只有紧紧把握独特的市场机会并做到最好,才有生存机会。令人感到困惑的是,股神巴菲特在2012年向报业投资大约3亿美元。一种理解是巴菲特对报业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从1973年开始就一直是《华盛顿邮报》最重要的股东,并且和前发行人凯瑟琳•格雷厄姆是挚友。但我们并不认为股神的每一次投资都是明智的。

  任天堂的新一代主机Wii U已经推出了,索尼的Playstation4和微软的Xbox720等下一代游戏主机也会很快问世,但全球游戏行业格局已经有了根本性改变。根据Videogamegeek.com的统计数据,iPhone、iPad已经占据了很大的市场份额(不包括安卓系统数据),而主机企业(任天堂、索尼与微软)一统市场的局面很难再现了。我们看到主流游戏生产厂商如EA、Ubisoft正在为移动终端大量开发新游戏,并且将经典之作移植到这些平台上。随着社交游戏的兴起,游戏行业的盈利模式也在改变,“应用内购买”正在成为游戏厂商的主要营收来源,通过销售虚拟商品它们可以从每个玩家身上获得14-20美元的收入,而游戏本身大多都是免费的。塞勒在书中不无调侃的提到,约翰•迪尔公司(成立于1837年,是全球领先的农用机械设备制造商)在现实世界每年销售大概5000辆拖拉机时,开心农场在虚拟世界每天销售500000辆。移动、社交与游戏化的结合还开创出了极富创新的营销模式,Nike+(专为慢跑者设计的移动应用软件,通过游戏方式来激励达成锻炼目标,并通过社交平台与朋友比较、分享)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如今,宝洁、星巴克与欧莱雅的营销活动都在效仿这一模式。

  当我们出门,总会提醒自己带上钥匙、手机和钱包这三样必备的东西,但在未来也许我们只需要带手机就够了,钥匙和钱包的功能都将被整合到手机的应用中,并且更为安全。通过指纹识别技术或是虹膜识别技术,除非是我们本人,其他人都无法打开我们的手机,即使手机遗失和被盗也不会令我们财产有所损失。如果说把房子或者汽车的钥匙整好到手机中还是比较遥远的事,那么移动支付则已经接近于大规模应用了。作者认为苹果公司在移动支付领域或能占据先机,目前,已经有5亿用户将自己的信用卡账户同iTunes的账户绑定,这意味着iPhone(iPad)加上iTunes将很容易转变为移动钱包。同样在国内如果阿里推出移动应用能够将支付宝的快捷支付功能整合其中的话也是非常好的移动支付解决方案。当然我们也不可以忽略Google,安卓系统拥有大量的用户,且Google已经推出了移动支付服务Google Wallet。占据我们钱包的,除了信用卡和银行卡之外,还有大量的折扣卡。作者认为这些折扣卡同样可以被移动应用所取代,并且这样的应用如果同地理位置服务如Foursquare相结合,能够根据我们所处的位置自动为我们匹配折扣信息,那就更棒了。

  Facebook 的10亿用户中,移动用户已超过60%;Twitter约有60%用户通过移动设备访问该服务。移动互联网与社交媒体的结合或许是最具有颠覆性的,作者在书中将其同我们的神经系统做了类比。移动终端提供了一个社会版的生物中央神经系统,它将神经末梢伸向世界的各个角落,感知正在发生的一切,然后将它报告给“身体”的其他部分。当我们拍下一段视频并上传到社交媒体上,通过朋友们的转发就会将这一事件快速扩散出去。一个神经末梢可以感知到的一个事件,在极短的时间内,身体的大部分(也就是社会)就可以开始评估这个事情,并决定是否采取行动。我们不要小看这一扩散效应,一件并不起眼的小事:突尼斯小贩自焚的视频,就会引发“阿拉伯之春”,导致4个国家政权被推翻。如今,“自媒体”正变得蔚然成风,如果你的观点够“有料”,任何人都会成为“传声筒”。

  在全球各大经济体纷纷进入老龄化社会后,高额医疗费用就成为各个国家关注的焦点。移动互联网如何改善医疗行业的现状,作者在书中也举了大量的案例。一般,一个主治医师在一台手术中的核心作用只有几个关键步骤,其它大量工作都能由护士和初级医生完成。如果利用远程医疗手段,仅仅让这位主治医师参与这几个步骤而不是整台手术过程,那就会显著提升他的产出,并能够显著降低运营成本。在发达国家,很多慢性病的恶化都是由于没有规律吃药造成的,如果医院能够开发一个按时用药的移动应用,并且在每次发放药物时开启这个应用,那么移动终端便会像闹钟一般提醒病人用药,病情复发的情况也会减少很多。移动设备还能成为传感器,随时监控病人的病情并且在发生突发情况时向医生发出警示。不仅如此,随着语音识别等相关技术的进步,残疾人士也将在很大程度上受惠于移动设备。而在大部分欠发达地区,人们能够通过移动设备接受疫情信息,从而抑制传染病的大范围传播。

  教育对于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或许也不为过,当一个地区大学毕业生的平均数量增长10%时,该地区的平均收入则会增加7.7%。那么移动互联网又将如何变革现有的教育体系呢?首先是数字化教材的采用,数字教材比纸质教材内容丰富,而且是多维度的。音频、视频、图片。同时数字教材的成本也将更为低廉,英语课本中60%的内容是可以免费下载的,FlexBook平台已经可以提供免费且可定制的符合国家标准的教材。并且电子化的教材也更容易更新过时的内容。问题的关键是,我们的老师必须要习惯于运用iPad这样的移动终端来上课,并能发挥出它的作用来让课堂教育更为吸引人。在成人教育领域,企业已经能够整合全球最好的教育资源,来构建自己的E-learning平台,而员工通过移动设备可以随时登陆,并利用任何碎片化时间来学习。同时企业还可以在电子学习平台上嵌入Wiki或者Quora(知乎)这样的社交系统,员工可以就学习内容进行讨论、提问并形成知识库,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弥补电子学习相比课堂教学在思维激荡方面的不足。学习本身可以加速信息的流动。每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都倾向于了解同伴们所不知道的事情,而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则倾向于了解那些人尽皆知的事情。移动、社交与教育的结合将能拓展学习的方式,让人人都可以接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

  在很多第三世界国家,移动服务因为其基础设施和终端设备的相对廉价性,已经成为人们最可及的能够显著改善他们生活的现代技术。移动技术为他们提供了必要的气候与供需信息,并且减少了中间环节的盘剥,使他们的产品能够同全球的需求相匹配,逐渐改变其赤贫的现状。缺乏最基本的金融服务一直被认为是贫穷的根源之一,在撒哈拉以南非洲有高达80%的人没有银行账号,而在高收入国家中没有银行账号的人仅占8%。如今,移动技术正在改变这一状况,迄今为止最成功的项目是肯尼亚的M-Pesa账户,到2011年末,M-Pesa账户的数量达到了1400万,这些账户金融占全国存款的40%。未来,移动技术同小额信贷的结合将使得借贷流程简单化,大大降低交易成本,这样便能使金融服务在更发范围内变得唾手可得。移动技术无疑能够充分发挥这些地方的后发优势,当孟买贫民区的居民也可以通过移动终端阅读《华尔街日报》时,全球竞争的格局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并且这种趋势将很难被逆转。

  从农业到工业再到服务业,美国通过解放98%的农业劳动力,让他们的能量用于制造车辆、建设城市,以及发明电脑和软件,从而变得愈加富裕。如今,移动技术推动的信息革命将使得服务业也变得更为自动化,服务业转移出来的劳动力又将在哪些领域创造出更大的价值?作者在书的末尾打开了想象空间,让我们去憧憬一个新世界。就在不久之前,科学家们用来发射卫星与火箭的计算机,其计算能力还不及今天我们用来玩愤怒的小鸟的手机的万分之一。变化总是超出我们的想象,希望作者具有煽动力的布道能够起到作用,让你怀着激情与冲动投身到移动浪潮中,成为“弄潮儿”。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移动浪潮读后感精选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